螳螂头兰花
① 《昆虫记》螳螂的习性。
螳螂:好斗,有镰刀般的前足(捕捉足),交配后母螳螂通常会吃掉公螳螂。善于伏击猎物,身上的颜色通常是隐蔽色,而翅的内侧颜色用场较鲜艳,用遇到天敌时,突然打开翅膀,露出鲜艳的内侧,恐吓敌人。
(1)螳螂头兰花扩展阅读
拟态行为
拟态成花。热带有一种螳螂,它的前足拟变成花瓣状,体色变为紫白色,它隐在像叶丛中,乍看像一朵紫白色的兰花。马来西亚有一种花螳螂,身体粉红色,看上去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引来蝴蝶采蜜而上当。
拟态成叶。另一些螳螂把胸腹、胫节、褪节上长出叶片和突起,拟态成树叶、树枝和树疤来迷惑小虫。
拟态成水滴。热带沙漠地区有一种螳螂,身体绿色,头部有一个扁平突起,光滑明亮,伏在草丛中,在阳光下头上突起物如一滴晶莹的露珠,引来干旱地区小虫前来取水而被捕。
拟势恫猎物。法国生物学家曾看到一只螳螂遇上一只大灰色的蝗虫拟势的现象。当螳螂看到蝗虫时,便立即张开双翅,抖向两侧,后翅直立起来,像只帆船,旁体上端穷曲,发出毒蛇喷气的声音,全身重量放在后面四足上,身体全部竖立起来,一动不动地站着,两眼立盯住蝗虫。
蝗虫稍移动,螳螂头部随即转动,蝗虫被这架势吓蒙了,缓慢地伏在地上,不乱逃跑,甚至还向螳螂移动,当它移动到螳螂够得着的时候,螳螂猛扑过去,蝗虫毫无反抗地成了它口中食。
② 兰花螳螂的简介
学名: Hymenopus coronatus
原产地: 马来西亚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
体长: 全长3~6公分
适温回: 摄氏25~30℃
有一种螳答螂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有昆虫中明星之称的兰花螳螂,在若虫阶段有背面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朵如假包换的兰花。兰花螳螂若虫的身体会随着成长改变颜色,从血红转为粉红再到白色,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3、4龄最漂亮的阶段。
③ 如何饲养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很娇嫩
因为属于热带昆虫
一定要注意温度
在30度左右
但不要超过
建议你买版个加温器权
至于容器,没有水的小鱼缸可以,附上攀爬纸
要有攀付物
比如说树枝
拿小刀刻上划痕,便于螳螂攀爬
而且便于蜕皮。最好不要总是上手玩弄
会耗费螳螂精力。
。
给兰花螳螂最好要喂杜比特
樱桃蟑螂
饲料苍蝇,千万不要喂蛐蛐
黄粉虫
水生昆虫,其实大腹园蛛也可以。保持容器干净,及时清理粪便昆虫尸体
注意湿度,喷上一些水
或者放上沾水纸巾三四张
望采纳
这是我原来养过得
④ 兰花螳螂的特点
1、野生兰花螳螂生活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是昼行性的昆虫,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类,也一样互相捕食。幼体也会自相残杀。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
2、伴随着雌性兰花螳螂逐渐变大,它们将能捕获更多类型的昆虫猎物。螳螂进化的第一阶段是形成深绿色体色,从而使它们很难被掠食者发现。下一阶段将出现于雌性兰花螳螂,它们体色趋向于黄色、白色和粉色。这意味着雌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大,体色更鲜艳,通过模拟花卉更能有效地吸引昆虫。相比之下,雄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小,很容易伪装隐蔽起来,从而使它们可以避开掠食者的攻击,更好地寻找交配对象,伏击猎物。
3、兰花螳螂从出生就具有掠食本能,只要是活的昆虫,如苍蝇、蜘蛛、蜜蜂、蝴蝶、飞蛾等它们都会捕食。因为兰花螳螂主要是在兰花上等待猎物上门,所以它们捕食的对象多半也是围绕花朵生活的小型节肢动物、爬虫类或鸟类。
⑤ 兰花螳螂一只多少钱
今天,打开师长发来的一组图片,我与同事开始以为是玉器制品,一起欣赏了一番......。
我突发奇想这可能是真的,是活的玉螳螂呢?带着好奇心,我就开始网络和谷歌搜索起来,世界上竟然真的有这种螳螂,它的名字叫做兰花螳螂。我们可真是孤陋寡闻了......。
兰花螳螂,学名:Hymenopus coronatus,原产地:马来西亚,栖息环境:热带雨林区,体长:全长3-6公分,适温:摄氏25-30度。
兰花螳螂是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生物,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
有一种螳螂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的很难令人相信,昆虫世界伪装技术之高超的程度,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有一位网友这样说道:哈哈!……这个我知道,上周刚看到!北京的回龙观的城北市场里就有,在花鸟鱼虫那个厅,最边上的一排有一家专门卖奇怪昆虫什么的店,多少价钱没有问……。
网络搜索这样介绍:台湾……隐身在鸿禧大溪别馆的昆虫花园最近开张了……有昆虫中明星之称的兰花螳螂,在若虫阶段有背面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朵如假包换的兰花。
导游的廖智安老师说,兰花螳螂若虫的身体会随着成长改变颜色,从血红转为粉红再到白色,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3、4龄最漂亮的阶段。这种螳螂在台湾是找不到的,这是昆虫花园花费40美金从海外买回来饲养的。
兰花螳螂应该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抢眼的一种了。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最适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⑥ 兰花螳螂适应环境的特点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昆虫的体色往往与它们所处环境中的枯叶、绿叶、树皮、土壤等物体的色彩非常相似。生活在草地、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活动在山间溪流石块上的棘胸蛙却是深褐色的,而树蛙则随着它所栖息的不同树种而具有不同的体色。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有些动物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保护色。例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有些蝗虫在夏天草木繁盛时体色是绿色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色。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例如,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就是一种警戒色。据有人研究,鸟类被黄蜂螫一次,会记忆几个月,当它们再见到黄蜂时就会很快地避开。有些蛾类幼虫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身上长着毒毛,如果被鸟类吞食,这些毒毛就会刺伤鸟的口腔黏膜,吃过这种苦头的鸟再见到这些幼虫就不敢吃了。再比如蝮蛇体表的斑纹,瓢虫体表的斑点,等等,都是警戒色。警戒色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拟态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例如,竹节虫的形状像竹枝,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翅的背面颜色鲜艳。在停息的时候,两翅合拢起来,翅的腹面向外,现出枯叶的模样)。有的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若虫的足像美丽的花瓣,可以诱使采食花粉的昆虫飞近,从而将这些昆虫捕食。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相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传粉。
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有一种螳螂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的很难相信,昆虫世界伪装技术之高超,真是让人赞叹。
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
有一种螳螂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的很难相信,昆虫世界伪装技术之高超,真是让人赞叹。
⑦ 兰花螳螂的外表是什么
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专色的深浅调属整自己身体的颜色。有一种螳螂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的很难相信,昆虫世界伪装技术之高超,真是让人赞叹
⑧ 兰花螳螂的身体不仅颜色与兰花一致形态也与兰花很相似这种现象叫什么生物
这种现象叫“拟态”生物。
兰花螳螂属于昆虫纲、螳螂目、花螳科、花螳属,体长3-6厘米。长得专像朵粉红淡雅的兰属花。类似一朵兰花的花,其四条行走的腿像花瓣。主要生长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热带雨林中,因外貌酷似兰花,因而得名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将自己整个身体转变为既充满美感,又极具欺骗性的伪装。它们完美模拟了兰花的形态,既有利于躲避天敌,也为捕食其他昆虫创造了优异的条件。这种伪装方式称为“拟态”。
兰花螳螂
⑨ 兰花螳螂的介绍
兰花螳螂产于抄东南亚的马袭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都会生长着各种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兰花螳螂应该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抢眼的一种了。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最适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⑩ 兰花螳螂的外形和兰花一样而得名,那么它是如何呈现出兰花样子的
兰花螳螂Hymenopuscoronatus,是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原生的一种螳螂,有几点可能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同:虽然叫做“兰花”,但它们并没有直接模仿任何一种兰花,把它们叫兰花,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称呼。兰花螳螂并非永远站在花卉上,相反,它们更多的是站在树叶上捕食。如果站在花卉上,兰花螳螂会比花卉更吸引昆虫,可能会释放一种不为人知的化学物质,让昆虫误以为是流满花蜜的罐子或者是雌性昆虫,使得一些昆虫无法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