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矮化
① 下山蕙兰怎么养叶子才会矮化
下山蕙兰光线充足能使其叶片短粗,不易光线过阴出现叶片徒长纤细的现象,氮肥少施以防氮肥过量出现叶片徒长,氮、钾肥多施能使叶片粗短。
② 兰花这是怎么了
一般兰花叶子上如果出现边界清晰、有扩散症状的黑斑,大多是得了炭疽病,又被称为兰花黑斑病,是兰花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兰花得了炭疽病不能等,越等情况越严重,甚至导致整盆兰花死亡,要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处理。兰花炭疽病容易传播,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带病叶片都清理干净。如果有植株的茎部也被感染,就要完全剔除,避免旁边的健康植株被感染。如果舍不得剪掉病叶,炭疽病发展迅猛,黑斑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糕。其实炭疽病造成叶片有斑是不可逆的,舍不得把叶子剪掉留着就算把病情控制住了,也很难看。直接剪掉节省养分,更有利于新叶萌发。导致兰花炭疽病的真菌不但存在于叶片、茎部,还可能存在在土壤、根部,也就是跟这盆兰花相关的一切物质,都可能存在致病真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花友发现兰花长黑斑用了杀菌药没有得到改善的原因,杀菌药一般叶面喷施只是杀掉部分叶面的真菌,并不能彻底将盆土中的真菌杀掉,等药效一过就又卷土重来。所以想彻底杀菌就要脱盆,将烂根和空跟适当修剪一下以后,用托布津溶液全株浸泡30~60分钟,达到全株杀菌效果。杀好菌的兰花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水分和伤口,然后用干净土壤重新栽种,原来的土壤要抛弃。如果用原花盆,可以放在太阳下暴晒几个小时,或者用杀菌溶液浸泡以后再用。最好是重新换个花盆,原来的花盆留着暴晒多一些时间以后栽种别的花草。
③ 大叶寒兰能矮化吗
寒兰 一、选好植料植料是否适合兰的特性,是否有利于兰花的正常生长,是养好兰花的关键。 二、合理遮阴寒兰原生地林木茂密,有高大的树木为它们挡阳遮阴。 三、控制浇水严格控制浇水,平时尽量做到盆土潮润而不湿,微干而不燥是养好寒兰的关键。 四、保持湿度寒兰喜欢盆土稍干,空气湿度大的生长环境。 五、严防污染寒兰叶片长薄,气孔多,与空气接触面大,故特别需要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生长环境。 六、科学施肥大多数寒兰因假鳞茎相对较小,储存的养分有限,再加上易开花且葶高花多朵大,消耗养分较多。 七、防虫防病搞好兰园卫生,彻底清除虫、病源及传染源是防虫防病的关键。 八、力戒急躁养兰如养性,要有耐心,切不可急功近利,过于急躁。
④ 施过矮化剂的兰花会开花吗
施过矮化剂的兰花也会开花,只是不让兰花长高。对开花没有作用。
⑤ 兰花的特点是什么
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
⑥ 矮化的兰花开花是不是开花不太香
不会啊 ~
⑦ 兰花的形态与一般花卉有什么异同兰花的形态与一般花卉
中国兰花是指兰科(Orchidaceae)兰属()的一些种,它们包括墨兰(C.sinense)、寒兰(C.kanran)、四季兰〔夏兰或建兰(C.ensifolium)、春兰(C·goeringii),(现在有人认为应该包括兔耳兰C.lancifolum等种,品种及其变种和变型)。除兔耳兰外,它们的叶一般为剑形或狭剑形,叶端尖锐,质地近纸质或薄革质。成株叶长细叶类一般为20~70cm;宽叶类为40~80cm甚至达150cm。由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与本种形态特征差异的品种,而矮种奇叶类就是它们典型的表现型。矮种是指它们的成株形态比它们的原种矮化了许多,但叶片不一定比原种窄,甚至更宽。而奇叶类的形态比原种产生了异化,甚至偏离了原来形状,也比原种矮化了。因此,往往矮种也兼具奇叶的特征。矮种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尺度来衡量,因小苗或环境不适造成弱小株与正常植株在高度上有相当距离,只能在其表现形态上来识别。其主要表现在叶片短厚,叶幅宽阔,叶柄短壮,叶尖圆钝,特别是叶裤(叶甲)尖端圆钝紧缩方为“珍品”。叶形矮种一般在整片叶的形态上具有三个特定的条件:(1)叶尖突然收缩为顺尖形态,平伸或紧缩成小尾尖向叶背倒钩。多数叶片具有手指头般圆钝。(2)叶幅宽阔,其最宽的地方为叶尖下方1/3处,一般宽度与叶长之比为4:1~9:1。因为矮或短是相对而言,而叶长与宽之比就较好地描述矮种叶片形状。(3)叶的整体形态呈龙船肚形或纺锤形,甚至是“汤匙”形状。后出的叶具有这种形状尤为重要。叶厚度矮种的叶片多为厚革质。观感上为叶质肥厚,比一般叶片厚1~2倍。有些矮种叶片较“硬”,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不易失水而产生脱水状态。就是一些具有矮种叶形而叶片较薄的“矮种”在品质上就打了折扣。甲形“甲”指俗称的叶裤,是判断一棵兰林是否为矮种的一个主要参考性状。一般认为,矮种的叶甲必须短而尖圆钝。甲与甲之间距离较小,相互之间紧凑,大小差异不大,且所有叶甲紧抱叶柄,甲尖与叶柄紧密相靠。而有些矮种的叶甲向外叉与叶片分离者,在品质上就差一些了。而叶片具矮种叶片形态,但叶甲尖长而外又者,可能为“炮艇”了,当来新芽时,叶片就会产生了非矮种的正常形状。叶甲的形态与花艺也具有一定相关性。故而矮种的叶柄的短圆一定要与叶片短钝相配合,方能控制到整个植株的形态。叶柄矮种的叶柄短壮且宽,俗称矮脚。一般其为“指环”(叶片与叶柄接合部)不露出叶甲,这样才能显得整个植株矮而壮。奇叶类往往与矮种联系在一起的。因矮种有许多品种的叶形的表现上具有“奇形怪状”,当然也有许多奇叶类具有一些矮种的特征,而植株相当“高大”。总之,奇叶类的叶片形状与原种正常形态出现在高度、排列及直曲的差异,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皱纹指叶面不光滑而高低起伏,具有相当粗糙的直观感觉。皱纹的起伏并不是叶片的底与面的平行起伏,而是由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不整齐而有些细胞向上凸起排列而使叶面高低起伏,形成了“丘”形突起,俗称“蛤膜皮”,如“慈龙”、“龙梅”等。皱纹有多种形式,有的细幼紧密均匀,有的粒粗深厚如龙鳞起伏,很具“质”感。皱纹在叶片前部较为突出。高瓢叶片的形态犹如日常使用于舀水的“瓜瓢”而称之。这种叶片叶柄较长,而叶片下半部较窄小,但从“指环”处逐渐向叶尖增大,到近叶前端最膨大后而突然紧缩收尾形成钝圆。这种奇叶类的叶甲也较长但较为钝圆。具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而富有艺术感染力。水晶体水晶体有否是造成奇叶类品种的主要因素。它在叶片组织中不含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而呈透明状形似水晶矿而得名。它不均匀地分生于叶脉、叶的栅栏组织或叶桶内。在叶柄内尤为大量。因它的存在而造成了叶片的生长不均衡,产生皱折,起伏、扭曲、皱纹而造成奇叶形态。这种叶片虽然较尖,叶甲也尖长,但由于水晶体在叶基部生长而限制了其叶片增长,故含有水晶体植株较矮,如“言龙”(新品种)。水晶体有时呈“线艺”形状分布,造成叶片纵折。如“安龙”(新品种)。但水晶体分布于叶片项部而形成“水晶项”。“水晶体”在兰株体内的机理尚不清楚。虬蜷这是由于叶片纵向“行龙”造成。叶片的叶肉组织在叶片纵向上生长不均匀,产生“行龙”使叶片严重扭转生长,在叶片的整体排列产生“紊乱”而无序的感觉。这是非均衡的艺术构图,具有相当的动感和力感。如“文山佳龙”是这一奇叶类的代表作。这些奇叶类品种在叶片、叶甲方面多数具有矮种所应有的特征。矮种奇叶类在形态的归类上细分尚有许多类型。但是,我们从兰株的整体组合上观察,要考虑它们之间形状叠加或涵盖,当然,所有的特征集中于一植株上那是“理想”或“完美”,而矮种奇叶类的艺术欣赏的源泉也就源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