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式笔洗

海棠式笔洗

发布时间: 2022-06-24 01:45:03

❶ 笔冼是什么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❷ 历史上各个朝代笔洗的典型特征和样式

笔洗为洗涤毛笔的器皿,多为敞口、浅腹.有圆形、葵花形、桃形、荷叶形、莲花形、蔗段形等.多以陶瓷、玉、铜等制成.洗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从传世品来看不会晚于唐代,宋元之时逐渐增多,明清时达到顶峰,各种质地、各种样式的洗不胜枚举.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15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笔洗(图)
以玉制作笔洗始于唐代,传世品甚为罕见.朵云纹单柄玉洗,为唐代器物.器为椭圆形,平底.一侧有朵云环形柄,外壁凸雕双排朵云纹,内壁光素.玉呈青绿色,局部有浸斑.其云纹极具流动感,飘逸感,特别是三歧骨内心凹进的朵云,为唐代玉雕的断代依据之一.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20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笔洗(图)
宋代以瓷质笔洗常见,玉质笔洗传世品不多.元代已有玉质仿生形笔洗,镂雕桃实形玉笔洗,形如剖开的桃实,外壁一侧以镂雕和阴文饰桃叶,并达口沿处成为洗柄.玉呈湖绿色,局部浸有褐色.此种形式的笔洗在明清瓷笔洗中较为常见,元代则极为罕见.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21 回复此发言
5 回复:笔洗(图)
明代玉笔洗较为常见,且形状各异,有桃形洗、方洗、圆洗、荷莲洗、螭龙把洗等.其典型特征是器型古朴,特别是纹饰给人以大刀阔斧的粗犷之感,较少有清代的精工细作.如青玉螭纹笔洗,洗为海棠式,平底,外口沿一侧雕有两条螭龙,另一侧雕一螭龙为柄,雕工细腻,但纹饰简洁粗犷,器物十分高雅古朴,玉质细腻.又如玉螭龙把洗,其洗式与朵云纹单柄玉洗十分接近,但纹饰简洁明快,较少有人工雕琢之痕.明代雕玉器物的特征十分明显.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32 回复此发言
6 回复:笔洗(图)
清代玉笔洗较明代明显增多,除明代所见器型外,更有叶形洗、瓜形洗等.其雕工极为精湛细腻,尽显华贵富丽,与明代粗犷简洁的风格明显不同,而且洗身所雕纹饰更加繁缛,有人物、植物、动物、山水等.如碧玉雕花卉纹圆洗,洗式较为普通,为圆形,敞口,平底,外口沿有双板沿柄,但所雕纹饰极为细腻,洗心为花卉纹饰,线条细密而流畅,板沿柄及外壁亦雕有花卉纹饰,纹饰的层次清晰丰富,为明代所无.清代玉洗的另一特征是观赏性远远超过实用性,与其说是文房用具倒不如说是文房摆件更为贴切.如青玉叶形洗,洗身为一狭长的叶片状,洗柄为对生的小叶片.其色泽青绿颇有树叶的颜色,而所雕的筋脉极为清晰细腻.如用来洗笔,岂不暴殄天物!又如青白玉荷叶洗,洗形为荷叶状,本无稀奇之处,但洗内却凸雕五婴戏莲图,雕工精湛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其观赏性颇强,但无实用性,如用来洗笔,水中颜色附着在纹饰之间如何擦拭?诸如此类的玉洗在清代极为常见,这也是明清笔洗的不同之一.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35 回复此发言
7 回复:笔洗(图)
以铜为洗虽然文献上有记载,如宋王君玉《国老谈苑》载:“太宗一日写书,笔滞,思欲涤砚中宿墨,顾左右,咸不在,因自俯铜池涤之”.此铜池即铜笔洗.但明代以前的实物甚罕,就目前所见清代器物来看,多为圆形,鼓腹,洗身光素,较少有纹饰,器身打磨极为精细,如铜洗为清代器物.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36 回复此发言
8 回复:笔洗(图)
以瓷制作笔洗始于唐宋,明清之际极为盛行,传世品丰富,并成为笔洗的主流,在文房用具中最具有观赏性.明屠隆《考盘佘事·笔洗》载:“今用作洗,最佳者有官哥元洗、葵花洗”.陶洗最早见于唐代的三彩印花纹洗,而宋代瓷洗则风行一时,哥窑、汝窑、龙泉窑、官窑、钧窑等均有传世品.其形制有圆洗、方洗、六棱花口洗、三足洗、鼓钉洗、板沿洗、蔗段洗、匜式洗等.或洗面光素以釉色取胜,或有暗刻纹饰,典雅大方.不仅为当时的宫廷重宝,亦为后世楷模,千金难求.玫瑰紫釉海棠洗,为宋代钧窑烧造,洗呈六花瓣口海棠式折沿,底承以三云头足.洗内为月白色,外为玫瑰紫色,为宋宫廷用瓷,此造型的洗与鼓钉式洗在宋代较为常见.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40 回复此发言
9 回复:笔洗(图)
洗在宋代出现后,迅速取代了其他材质,历朝历代烧造不衰,时代特征极为明显.金代瓷洗传世品极少,就目前所见胎体较为粗厚,纹饰古朴豪放.印花菊瓣洗为金代耀州窑生产,洗壁为菊瓣形,浅腹,平底.洗心印有葡萄藤叶纹饰,线条洗练,纹饰清晰.虽不甚精湛,却也有简洁豪放的艺术效果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54 回复此发言
10 回复:笔洗(图)
代瓷器以日常生活用瓷为主,文房用具也有烧造,但洗的数量极少,故具体面目不甚清晰.
明代瓷制文房用具迎来了自宋代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凡宋代洗式皆有生产仿制,并首创了十棱洗,造型新颖别致.青花云龙纹十棱洗为永乐年间烧造,洗呈十棱形,侈口,浅腹,平底,外壁及洗心饰有纹饰.胎白质细,青花色泽浓郁,此器型后代多有生产.明代三足洗的造型也别有新意,如素三彩海蟾洗,收口,丰肩,上腹外凸,下腹内收,下承以三云头足.明代的瓷洗与玉洗一样,多注重其实用价值,虽然洗身饰有华丽的纹饰,烧造颇为精致,但丝毫也不会降低它的使用功能.清代瓷笔洗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造型更加丰富,除承袭前朝外,新创烧了竹节洗、八棱洗、腰圆洗、扇式洗等.除圆洗外,以桃式洗、叶式洗较为常见,其造型优美别致,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如仿龙泉釉荷叶洗、仿汝釉桃式洗,分别为雍正、乾隆时烧造,造型新颖,构思巧妙.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0 回复此发言
11 回复:笔洗(图)
清代瓷洗的另一典型特征是观赏性强于实用性,这在一些特殊的洗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仿哥釉三足洗,洗呈八方形,如切开的半个桃子,洗底承以模拟树干的三足,树干盘附向上成双柄,造型极为别致,不仅实用而且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又如三彩笔洗,洗身为树桩形,口沿塑有松枝和松鼠,洗底平卧一水牛,其色彩艳丽,纹饰栩栩如生,作为文房用具实难让人忍心注水涤笔.
由于明清瓷质笔洗生产量大,传世品颇多,故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每一朝代的特征,方能准确断代.笔洗除上述介绍的材质品种之外,还有玛瑙,水晶等.由于传世品甚少,加之市场价格甚高,远非一般收藏者所能承受,故不在此介绍.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0 回复此发言
12 回复:笔洗(图)
1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2 回复此发言
13 回复:笔洗(图)
1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3 回复此发言
14 回复:笔洗(图)
1

❸ 笔洗的正常尺寸

笔洗的正常尺寸:直径15~20厘米左右的笔洗比较好。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

瓷笔洗传世量最多。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宋代五大名窑(哥、官、汝、定、钧)的产品。这些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如桃试洗做成半个桃实形,一段有枝茎,桃叶包绕,造型爆满,风趣,讨人喜欢。



相关信息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其中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如,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百折洗、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耳恭听、柳斗元洗、圆口仪棱洗等。

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哥窑海棠式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枢府釉印花洗都是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可见,笔洗的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巧拟古,虽在文房用具中不占有主导地位,但集一套不同性质的笔洗于书案前也蔚为奇观。

❹ 书法用具都有哪些

笔、墨、纸、砚、毛毡、镇纸、笔架、笔洗、臂搁、笔帘、笔挂、笔筒等。

1、墨

墨,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文房四宝之一,是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后亦包括朱墨和各种彩色墨。

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烟、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

墨的水分及胶的成分不同,会影响到墨的黏度。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墨,其黏度有所不同。另外,初制成的墨的水分亦较多。

另有存放时间较长的墨,其致密度较高,并经过长年累月的干燥,使墨色的立体感更高。这种墨在日本被称为“古墨”。

2、镇纸

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

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3、笔洗

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4、臂搁

臂搁是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5、毛毡

不论是传统书法中传承下来的宣纸,还是现代练习者通用的毛边纸,都易透,所以要有个垫子以防冗余的墨汁污染桌面然后再反过来污染纸。主要用羊毛制成,要有一定吸水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书法工具

❺ 笔洗的形状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其中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如,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百折洗、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耳恭听、柳斗元洗、圆口仪棱洗等。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哥窑海棠式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枢府釉印花洗都是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可见,笔洗的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巧拟古,虽在文房用具中不占有主导地位,但集一套不同性质的笔洗于书案前也蔚为奇观。

❻ 什么是笔洗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起源】

各种笔洗不但造型丰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古用贝壳、玉石制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明代还用铜制作的小盂作笔洗,历代多以玉、陶等制作,较为丰富多彩。型多为扁圆形、青花瓷为多,上饰各种花纺图案,极富朴素、文雅和庄重感。 如仿官釉桃式洗,清雍正乾隆两朝仿宋代官釉器极为成功,釉质多样,莹润凝重厚。此洗呈现桃形,外壁塑贴带枝叶桃实,洗内有大开片,外底中心有3个芝麻大小的支钉痕,周围环以14个支钉痕。通体施粉青釉,釉面滋润,造型别致,工艺精细,是瓷洗中精美之作。虽无款识,但明显具有雍正仿官窑器的特征。 如仿哥釉叶式洗,清乾隆,清代雍正、乾隆时,景德镇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等名窑作品非常成功。哥窑器中的朱色、粉青、灰青釉等,无不仿制。造型多为葵口碗、琮式瓶以及笔筒、笔洗、笔架等工具。这件呈树叶形,釉色粉青、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且深、细而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俗称"金丝铁线"。外底有芝麻大小的支钉6 个,外底中心青料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双行6字方款。此器造型典雅,釉面纹片富韵律感。

【形状】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其中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如,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百折洗、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耳恭听、柳斗元洗、圆口仪棱洗等。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哥窑海棠式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枢府釉印花洗都是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可见,笔洗的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巧拟古,虽在文房用具中不占有主导地位,但集一套不同性质的笔洗于书案前也蔚为奇观。

❼ 古代官窑笔洗是什么样子的

在中国古代,除了一支毛笔之外,还有不少“伺候”笔的用具,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老笔洗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其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友所认识.
大笔洗又被称作“笔海”
笔、墨、纸和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文房用具,除了这“四宝”之外,古代文人墨客用来“伺候”笔的用品还可细分为笔搁、笔舔、笔洗等,这些也一并属于文房用品.顾名思义,笔搁是用来放置暂时不用的毛笔的,笔舔是用来理一理笔尖的,这笔洗就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
“仅凭这各种各样的笔洗,就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墨客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一位资深藏家肖先生说,古人对文房用具非常重视.经过几十年收藏,肖先生手上有百件笔洗,从质地上来看,有陶瓷、竹子等,从外形看有圆形、六角形、仙桃形、田螺形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笔洗想要一件件仔细欣赏把玩,没有几天工夫是不够的.笔洗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受到许多藏友的青睐.据笔者了解,笔洗的质地除了最常见的陶瓷外,还有玉、玛瑙、象牙、犀角等名贵材质,贝壳、铜等也能作为制作笔洗的材料.
笔洗虽然是件洗笔用的东西,也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艺术性.肖先生的笔洗藏品,很难找出外形一致的两件.据肖先生介绍,笔洗的形制以扁圆的钵盂为基本形.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陶瓷的可塑性非常强,使得笔洗的外形有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像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方池洗等等.
在肖先生的笔洗藏品中,有一部分非常特殊,这些笔洗的“身材”非常硕大,比如说直径达到40厘米的福建龙泉窑笔洗,螺口部分直径20厘米的竹雕笔洗.在现代人的眼里,这些笔洗简直就是“盆子”了.据笔者了解,这一类大笔洗还有个形象的名字——笔海.在《红楼梦》中就有描写探春房间情景的文字:“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老笔洗蕴涵深厚文化底蕴
欣赏肖先生的笔洗藏品可谓一件美事.一款清代嘉庆官窑的桃式洗,整个笔洗的造型如同一只活灵活现的大桃子,在笔洗上还恰到好处地镶嵌着一只小桃子,粉嫩可人;一只清代乾隆官窑青花六角洗,竟然是双层结构,内层是洗笔的地方,外层做成菱形的镂空格子状,非常有意思.
“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般书房里至少有两个笔洗.”肖先生除了藏家身份,还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他说两个笔洗一个是装饰功能,摆着为的就是赏心悦目,另一个则侧重使用功能,样子可能简单一些但是非常实用.据介绍,从一些古代文献、名著上透露的信息看,古代文人在写字、作画时,还有沐浴、焚香、抚琴等过程.光是笔洗的样式已经这么讲究,洗笔的水也要求是泉水,为了取“清洁”之意,要用莲蓬去了外皮来刷笔.正是这些诸多讲究,才给现代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
古代笔洗有繁有简,有的虽简单却功能齐全.比如说有的笔洗,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舔;一款民国的白瓷笔洗,一面是笔洗,倒过来又可以当成砚台使用;笔海的功能也不只是给主人增添气势这么简单,因为主人用的笔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专家提醒,藏友在收藏笔洗的过程中,除了那些外观漂亮的,不妨多留意些功能丰富的特例笔洗,这些比较少见的笔洗也非常具有收藏和市场价值.
“文房用品最近几年越来越被藏家看好,笔洗算是其中的一大类.”肖先生说,他在早期收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笔洗,这主要是与他的艺术创作有关系.经过长年的积累,如今他的笔洗藏品已经成一系列,年代、窑口、器型等等都非常齐全.笔洗是文气很重的东西,藏家要懂得欣赏其中的气节.比如说,不少藏友会认为象牙比竹子珍贵,其收藏和经济价值要高,但是相同年代的一件文房用品,竹雕的价格未必会低于象牙,这是因为竹子本身的喻意受到文人青睐.
收藏笔洗有窍门
专家提醒,笔洗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艺拟古,若是出身几大名窑,身价自然不菲.据笔者了解,如今传世比较多是瓷笔洗,像清代的青花笔洗,还有就是民国时期的笔洗比较多.笔洗的收藏,早在清代、民国时期就有了.
藏家肖先生讲起这么一个收藏故事,那是在民国年间,北平琉璃厂雅文斋古玩铺掌柜肖吉农,被人邀请到一户人家鉴定古董,偶然间在这家人的廊檐底下看见一堆破烂的瓶罐,其中有一件海棠式笔洗.他问主人能否买下这堆“破烂”,主人应允.他找来一个收破烂的,把其他的瓶罐卖掉,自己只留下那件海棠式笔洗,然后给主人5块大洋.肖吉农回到雅文斋,把笔洗刷洗干净仔细鉴定,确认是件北宋哥窑式笔洗,至少价值600块银元.这个故事说的是捡漏的故事,但是也说明了名窑笔洗的市场价值.
不过,如今想要在收藏市场上捡漏可不容易了.收藏专家提醒,藏友不但别抱占便宜的心态,还要多带几个心眼仔细鉴别.作为一个种类的瓷器,笔洗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肖先生拿出一只清代康熙年间的官窑青花笔海,指着其中一处飞鸟的纹饰强调,这个时期青花笔洗上远处飞鸟的画法非常特别,身子是椭圆的,加上有一细横作为双翅,而不是那种“V”字形的飞鸟画法.后仿的很容易在这一点上露出马脚.
民国时期的笔洗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还能找到不少,价格也不算特别高.专家认为,藏友不妨留意名家的作品.此外,现在最常见的作伪方法是,用民国时期的白瓷笔洗,重新画上纹装,冒充是同时期的名家所出.藏友在鉴别的时候,要从胎、釉、包浆、画工、艺术特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❽ 海棠式笔洗可不可以说海棠式洗

完全可以这样说

❾ 笔洗的收藏故事

旧时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中,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爱。笔洗的材质中,有本来就非常名贵的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这样的笔洗,当然身价不菲。便是最为常见、传世量最多的瓷笔洗,也不乏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所以笔洗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 民国年间,北平琉璃厂雅文斋古玩铺掌柜肖书农,应邀去一家老宅门鉴定一件法花罐。鉴定之后,从上房出来,他偶尔一回头,只见廊檐底下堆着一堆破破烂烂的瓶瓶罐罐。而且其中有一件海棠式笔洗。于是他笑问送他的王老太太,“这堆破烂卖不卖?”王老太太说:“反正都是些破烂东西,也没人给我收拾,你愿意要你弄走。”于是,肖书农出了宅院,找到一个收破烂的,把一堆瓶瓶罐罐都卖给了他,自己则留下那件海棠式笔洗。然后给老太太留下了5块大洋。肖书农回到雅文斋,把笔洗用肥皂水刷洗干净,仔细鉴定后,确认是北宋哥窑式笔洗,能卖到600块银元。肖书农偶尔一回头,拣了个大漏。
老收藏家陈重远的《古玩谈旧闻》中,有一个“翠镯换钧窑笔洗”的故事。说的是民国时期,北平一位老翰林娶了位年轻的姨太太,这位姨太太私自将老翰林珍藏的宋代钧窑笔洗拿去换了一只她心仪的翠镯。当老翰林得知小老婆用笔洗换了翠镯后,不由得火冒三丈,浑身颤抖,高声喊道:“你太混啦!那宋钧窑笔洗是光绪爷赏的,是我的传家宝。别说一只翠镯,百副翠镯也换不到!‘钧窑一具千重厦’,你哪里知道?!太混!太混了!”小老婆也不示弱,跳着脚儿还口:“光绪爷赏你宝,你怎么去洪宪皇帝哪儿去磕头、称臣效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话像刀一样,戳在老翰林的心窝子上。“卖漏”让翰林一病不起,不久就命归西天。而换得这件笔洗的珠宝店主人,又与其他古玩商合伙,卖了1.4万元,买主又将它卖给美国古董商,得到了2.5万块银元,这些钱在1930年能购得京东平原上千亩好土地!
安徽藏家朱昌发,用6年时间诚心换取宫廷御用斗彩笔洗的故事,是古玩爱好者对珍品执著追求的典型。2000年,他听说肥西三河镇一名离休老干部家有个传世瓷器,他就慕名前去拜访了那位78岁的老人。老人家却斩钉截铁地说,“传世之宝”纯属谣传。朱昌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和老人交上了朋友。他经常去拜访老人,诚心终于感动了老人,2004年老人终于让朱昌发看了斗彩笔洗。这件笔洗,口径33厘米,高8.5厘米,有凤凰登枝、迎客松、梅花、葵花等图案,色彩鲜艳、品相完美。后来老人摔伤住院,他跑前跑后照料,像儿女孝敬父母一样,到2006年,老人终于同意将自己的传家宝转让给他。古玩因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显得倍加精彩。而古玩收藏的故事,反映了人世间的善恶美丑,同样给人一种咀嚼橄榄、回味不尽的感觉。

热点内容
汉江樱花子 发布:2025-09-12 16:09:48 浏览:828
盆栽最大的树 发布:2025-09-12 16:08:59 浏览:682
樱花日月觉 发布:2025-09-12 16:07:18 浏览:449
嫁接茶花图片 发布:2025-09-12 15:42:49 浏览:819
杜鹃花卉盆景 发布:2025-09-12 15:28:14 浏览:905
大蒜绿植怎么种 发布:2025-09-12 15:13:35 浏览:95
水培花卉市场 发布:2025-09-12 15:13:32 浏览:304
情人节地震预报 发布:2025-09-12 15:06:14 浏览:272
茶花武汉有吗 发布:2025-09-12 14:41:26 浏览:385
春天树枝插花 发布:2025-09-12 14:28:24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