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明水荷花

明水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6-18 10:09:32

① 济南哪有荷花要景点名称,具体位置。谢谢(大明湖除外)

从全福立交桥下面走向北300米往东的路口,荷花路沿线,华山下面有大片荷专花池,如果属还不过瘾,继续沿荷花路向东一直走到荷花风情园,前段时间去过两次,买了莲子回来,种到鱼缸里,已经有好多荷叶了。祝玩的愉快。

② 用古人的诗句赞美下面的名山明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咏怀》)

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长江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其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更多西湖的诗句,详见:
http://www.xlfd.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95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游船轻入西湖中。碧波方圆五公里,满湖诗句惹秋风。”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
杭州楼外楼菜馆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
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
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
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
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
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
泰山
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③ 金银莲花在几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露天栽培了

春分出室,清明平盆。清明节种藕最好,种莲子则要夏季高温。用塘泥装入不渗水的盆中,选三节长的藕,藕尖朝下,顺盆壁盘绕,一盆种两条藕,朝土面儿弄成凹型。浇水先保持泥状一周,再保持有明水,静待生根长叶。种子种用木锉,将种子硬壳磨开,不要伤芽放入半水半泥的盆中在30度以上环境静待发芽。


盆或缸栽时,可选用口径50厘米左右、不浅于20厘米的不漏水容器。盆土以肥沃而粘质的土壤为宜,如塘泥、腐殖土加黄土。室内盆栽荷花选顶芽完整无损的藕段节,(藕两头不能透,否则进水后会腐烂)每盆栽1—2只,每只种藕粗细要相近,然后将其种在盆中。种植时,每段藕的头部应向下埋入土中,尾部略上翘,与土面相平或略高于土面。

荷花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5月份,荷花的种植时间在5月份以后种苗会长出小荷叶,但不影响成活,只是不好运输,荷花种植时要保护好种芽,小心别弄断。荷花种植时3-5月份是种苗发芽的季节。选取种苗2-3节藕,带两个种芽,平行或者藕头向下一点埋在泥土里即可。

既然花友已经有了一段藕,那就容易多了,不过在种植之前需要我们准备好塘泥,或者是自制塘泥,塘泥就是池塘里没有被污染的淤泥,直接挖回家使用即可,如果是自制的话,可将园土添加少量基肥,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周左右才能使用。

④ 章丘哪里的女孩最好

您好,章丘马浩书法工作室为您解答:看您的这首诗句就诠释了许多:就是每个地方的女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辨识度,唯一可以辨别的您遇到的女孩子是一个什么人品的人,人品、为人处事最可以反映一个人。

⑤ 描写秋天的荷花,或者是残荷的诗句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内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竹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水清、竹秀、亭静,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然而,也正是这幽静清廖的,远离了尘嚣的境地,牵引出诗人绵绵的相思。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清幽环境中诗人的孤寂;“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只能借助于风、于云,将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飘向远方长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间隔中的契合了。

⑥ 济南市章丘市明水街道荷花路三号,

瑞琪商务酒店 地址:荷花路9号

⑦ 明水镇的历史沿革

明水始称镇,源自宋金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注:“明水镇在章丘南二十余里,金时旧镇也。”明清两代属东锦乡。民国时属第七区。
1946年上半年建明水区。
1958年3月24日,撤区建明水乡。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 体制,明水乡改为明水公社。
1983年1月,明水公社划分为明水镇政府和绣江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2月, 绣江公社与明水镇合并,正式成立明水镇。白泉、横沟两村划出,东琅沟、西琅沟、李家埠、马安4村划入。
1986年4月,明水镇绣水中学开工建设,1987年8月建成招生。
1987年10月,明水镇在全县率先实现“中小学校改六配套”,并通过省级验收。
1988年5月4日,明水镇举办第一届“明水文化艺术节”。
1991年,明水镇跨入全省经济百强乡镇行列,居33位。
1992年2月,在全市率先开展“村办企业年”活动。
3月,明水镇医院门诊大楼开工建设,1994年1月落成。
1992年5月15日,全县第一个农业技术市场在明水成立。
1992年8月18日,孟加拉国外宾7人到明水镇王白庄参观液体酒精生产饲料、沼气综合利用工程。
是月,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柏油路。
是年,明水镇在全省乡镇综合经济实力评比中居18位。
是年,明水镇通过济南市首批“小康乡镇”验收。
1993年1月,明水镇被评为“全省农村基础教育先进单位”。
4月,《明水今古备览》出版发行。
是月,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成立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6月,明水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快,对社会贡献大”的先进单位。
9月,镇教委总支书记王化杰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94年1月,明水镇司法所被国家司法部评为“优秀法律服务所”。
2月,率先在全省乡镇中设立明水镇籍大学在校生奖学金。
4月, 中共明水镇委被中共山东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年、2000年又被命名为此称号。
5月,明水镇在全省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前200强评比中居45位。
6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到明水镇视察指导党建工作。
9月,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及省卫生厅厅长张青林到镇医院视察工作。
1995年2月,明水镇融资6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镇级“教育发展基金会”。
1995年5月15日,全国章丘大葱技术交易会在明水举行。
7月, 明水镇医院眼科开展的“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两点缝线固定植入术”,填补济南市空白,并获省科委高新技术生长点称号。
10月,明水镇第一届金秋农民运动会举行。
11月,全省乡镇中首家开放式公园--荷花公园开工建设,1996年10月建成。
是月,明水镇通过省级验收,成为“两基”达标单位。
1996年10月,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防盲工作代表团43人到明水镇医院视察工作。
11月, 明水镇实施赭山水土保持工程--万亩生态观光林果园开工建设,2000年11月基本完成。
1997年3月, 明水镇购买两架农用飞机用于农田、林园药物喷洒。在全国乡镇中尚属首次。
10月,明水镇成立济南明水眼科医院。
1998年5月,《明水撷英》出版发行。
9月, 世界卫生组织亚太防盲总干事甘三和一及全国防盲办公室孙葆忱主任来明水镇视察防盲工作。
10月,占地500亩的明水镇大型农资市场--章丘市农资市场开工建设,1999年4月建成,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农资、农机专业市场。
11月,在全市率先推行镇村医疗一体化管理。
1999年3月,明水镇贺套、双山、李家埠、东琅沟划归开发区管理。
9月,柬埔寨农业发展联合会组织主席倪文德来明水镇参观考察。
10月,明水眼科医院“劈核乳化法治疗成熟期白内障”技术填补济南市空白。
是月,绣江中学开工建设,2000年12月建成招生,成为全市建筑标准最高的学校。
11月,明水镇在柬埔寨设立了第一个农业育种基地,走上跨国经营之路。
2000年3月,开展“引进引办年”活动。
11月,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包文辉来明水镇视察农村卫生工作。
12月,引资总额4200万元的天泰轴承、德泰装饰两大项目建成投产。

⑧ 明水镇的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北宋初年,历城人田浩定居明水,设馆授徒,从学者数百人。1840年,绣江书院始建,1847年建成,成为闻名齐鲁的著名书院。1912年,开始建四营、浅井等完小。1929年,兴办第七区第九小学(校址王白庄)。1943年,建山东私立绣江中学(校址侯家庄),招生131人。至1948年章丘解放时,境内有小学17处,在校生1318人。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发展,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各项教育事业空前发展。80年代以后,全镇掀起全民办学的热潮,尊师重教蔚成风气。1987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改6配套, 被济南市评为校改先进单位。1989年,创建镇成人教育中心,并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标准。截至2000年7月,累计招收培训学员83期,78 50人次。1990年,明水镇成为全市率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四乡镇之一。1993年,明水镇被评为全省农村基础教育先进单位,教委总支书记王化杰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荣誉称号。1995年11月,成为省九年义务教育达标乡镇。1995年,镇6所幼儿园被章丘市托幼领导小组命名为“示范幼儿园”。同年,在全省率先融资60万元,建立明水教育发展基金,促进了全镇教育事业的发展。1978年至2000年底,全镇义务教育投资累计达5400多万元, 新建改建学校30处。 投资460万元,建教师公寓楼5幢共138户。全镇共有幼儿园36所,小学26处,在校生4700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70.2%,位居章丘市第一。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均达到了省级标准。
建国前, 全镇有中医32人,大药铺4个。1956年,明水中心联合诊所成立,卫生技术人员有20余人。1957年,改为明水卫生院。六七十年代,各村设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 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92年,明水镇投资150万元,新建35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1座, 职工宿舍楼2座。投资100多万元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眼科的医疗技术、设备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开展了多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研究,其中,“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获章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开展的“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两点缝线固定植入术”获济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委“高新技术生长点”称号,并填补了济南市空白。1996年10月,全国防盲办孙葆忱教授陪同世界卫生组织亚太防盲总干事甘三和一先生参观了明水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对明水镇的防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1997年10月,济南明水眼科医院成立。1999年,该院开展的“劈核乳化法治疗成熟期的白内障”的临床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央电视台、山东法制报、齐鲁晚报分别予以报道。眼科医院院长党光福多次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模范、济南市青年科技带头人。到2000年底,明水卫生院(含眼科医院) 占地21亩,建筑总面积2万平方米, 医务工作者305人,床位200张,年门诊病人79910人次,住院5000人次。1998年11月, 全镇开始实施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投资200多万元建村中心联合诊所29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0人。2000年,全镇有科研机构6个,科技人员130人,开展科研项目13项, 取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3项。与省内外25处大、中专院校挂靠合作,研制新产品5种。“激流”牌手提电泵创部优,“PT1230自动胶印机”获“七五”全国星火成果博览会金奖, 明水种子站研发的“高白”牌大葱良种享誉全国。1 994年、1997年、1999年被评为济南市科普先进镇,199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科普先进镇。
明水人杰地灵,文风蔚然。舞蹈、曲艺、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代代相传。1956年建文化站,1962年建广播站并开始播自办节目。1992年以来,电影放映队常年巡回放映,年均放映100余场次。主要村庄和机关、学校、重点企业建有图书阅览室,明水镇设有档案室。 1992年举办了明水文化艺术节。1993年3月,明水镇政协联络室主持编写的《明水今古备览》 出版发行, 1997年再版。1998年10月,该书的姊妹篇《明水撷英》与读者见面。两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内容详实,稽古萃今,雅俗共赏,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实为向人民群众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教育的好教材。
明水是山东省体育先进乡镇,体育设施达到省级标准。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竞赛形成制度。村居之间在假日举行的篮球赛已成为活跃群众生活的传统赛事。1990年7月,明水镇农民篮球队代表章丘县参加“丰收杯”农民篮球赛,获亚军。1991年5月,明水镇举办了济南市5县城关镇农民篮球赛邀请赛。从1996年至2000年,每年都举办镇“金秋农民运动会”,展现了新时期富裕农民良好的精神面貌。
人民生活
建国前,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建国后,全镇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人均收入92元,人均粮食148公斤,人均住房面积11.7平方米。80年代解决了温饱问题,面粉、大米成为家庭主食。90年代,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讲究营养搭配,有“天天鸡鸭鱼肉蛋,不如野菜玉米面”的说法。衣着方面,色彩斑斓、款式新颖、面料高档。2000年,全镇人均收入4045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1280元,全镇有彩电15584台, 冰箱5850台,洗衣机8385台,电话14454部,摩托车14369辆,汽车515辆。全镇村村通自来水、柏油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99.8%。如今,全街道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 有10个村居建起了总面积137900平方米的公寓楼,另有15350平方米的公寓楼正在建设中。
城镇建设
明水历来重视城镇建设, 先后3次派人参加建设部组织的镇村建设管理培训班。1994年4月,副镇长亓明代表明水镇参加了建设部召开的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做大会典型发言。 1994年,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王家寨等3个村居连续7年(1992~1998年) 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村”。到2000年底,全镇共拓宽改造镇村街道204条,总长473公里。1997年12月,完成全镇所辖村居建设规划, 确立了镇村建设总体思路。1996年10月,明水镇投资800万元建成位于济青公路明水段、 占地116亩的荷花公园,其中水面60亩,花木绿地40亩,年接待游客50万~60万人次,重现了“日暮归来风断续,满身犹带菱荷香”的美景。2000年,实施了占地160亩的辛庄小区搬迁改造工程,新建住宅楼16幢,共搬迁居民356户,建起绿地广场96亩。
获得荣誉
农村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乡镇第一名,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故里,在国内外颇有影响。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快、对社会贡献大的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组织、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小康镇、山东省经济百强乡镇(33名)、济南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济南市“三个一”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济南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先进单位、济南市党员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济南市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市科技兴农竞赛活动先进乡镇、济南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集体福利
1986年镇敬老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入院老人18名。绣水等16个村居为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自1992年上半年开始,全镇推行养老保险。到2000年,投保人数达3193人,同时实行养老补助金制度,总计发放补助金2027.1万元,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1%。全镇农村实行医疗补助金制度。通过交纳少量的合作医疗基金,可报销医疗费用10%~20%。1994年设立明水镇籍在校大学生奖学金。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3月, 明水杨胡村张其红在章丘县十区区公所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上半年,在中共章丘县委驻地--埠村建立第一届中共章丘明水区委员会。1946年底,在明水浅井村建立中共明水区第一个党支部。1978年底,57个村全部建立党支部,党员总数达982人。1984年2月,明水公社与明水镇合并,全镇共建党支部59个。1994年、1997年、2000年中共明水镇委被中共山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4~2000年中共明水镇委连续七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基层党委,1994~2000年明水镇党校连续七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1999年9月,贺套、双山、李家埠、东琅沟4村划归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支部减至55个。近几年不断调整充实各村的党支部,2000年底全镇党员数发展到2735人。199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基层政权建设
1946年上半年, 章丘明水区政府成立。1950年9月,改明水区为第八区。1958年3月24日,撤区建立明水乡。1958年9月,明水乡改为明水公社,行政机构称人民委员会, 实行政社合一。1961年称明水镇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9月建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恢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月明水公社分为明水镇政府和绣江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2月绣江公社管理委员会与明水镇政府合并,建立明水镇人民政府至今。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1946年上半年在明水区浅井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1964年成立了明水公社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1950年6月建立明水区民主妇女联合会, 1958年12月改为明水妇女联合会。1950年6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明水区委员会,1957年7月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区(明水区)委员会。1988年9月成立明水镇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1995年10月成立明水镇工会工作委员会。1980年6月成立明水镇计划生育协会。
人物简介
李清照(1084~1156) 自号易安居士,明水人。宋代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前期(即北宋时期) 主要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后期(南宋时期) 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她的全部诗作被收入吴连周编辑的诗歌总集《秀水诗抄》。
李冕(1490~1563) 字端甫,号脉泉,明水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浮沉于宦海30余年,官至云南右布政使。一生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廉洁自持,敢斗奸佞,时被升迁,又常被排挤,遭到贬谪。终因逆忤严嵩之流,被迫以老疾致仕。
刘昭一(1870~?) 号字峰,西营村人。曾任北洋政府国会众议院议员,与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是至交好友。1927年被张宗昌委任为山东自治筹备处处长。1930年韩复榘主鲁后,逐渐失势,退出政坛。
刘靖宇(1917~1974) 原名张西厚,杲家坡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直南特委四支队参谋长、冀南三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文城县委书记、冀南一地委组织部长、五地委宣传部长、大连市西岗区委书记、旅顺市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参赞、外交部苏联东欧司专员、副司长、代司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含冤逝世。
李振东(1918~1976) 山阳东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转战南北,参加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历任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解放后调北京卫戍区任副团长、团长。1968年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军委会主任,1973年任北京卫戍区后勤部副部长。1975年因伤在北京逝世。
程重远(1917~1991) 查旧村人,中共党员。历任冀鲁豫军区后勤部军工部长、国家燃料工业部基建设计司副司长、电力工业部设计司副司长、华东电业管理局副局长兼上海电力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后任中国军工史料编委和冀鲁豫军工史料编委主要负责人,组织编写了《中国军事工业历史资料丛书》、《冀鲁豫军工史料丛书》。
赵兴元 1925年生,中共党员,前营村人。14岁参加革命,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营长、团长、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政委,旅大警备区副司令、政委。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九次负伤,荣立特等功两次,大功六次,小功七次,33次幸福地见到毛主席。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赵兴元曾当选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方 1930年生,明四居人。1947年初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任明水区组织干事。调浙江省工作后,历任宁波地区组织干事、秘书、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刘捷 原名刘焕卿。1932年生,西营村人,军队离休干部。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入党。历任副班长、连队文书、区队长、军事教员、秘书、训练科长(正团职)、教务部副部长(副师职)、国防大学学员队队长(正师职)等职。多次受到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康煜宗 1932年生,浅井村人,北京北方交通大学教授。1950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专业。毕业后分别在铁道部国际联运局任翻译和在北京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学院任教。任教之余,参与编写了《核心法语》《大学法语》等教材。翻译出版了科幻小说《大木筏》等多种译著。
李家升 1934年生,西石河村人,著名爆破理论专家。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工程兵学校,1967年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军事专家组专家,此后在工程兵指挥学院任主任教员、教研室主任、教授。先后主编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工程保障经验》《爆破教范问题解答》《军事爆破工程》等书,研制成功了“七三式模拟火箭爆破器”教具,获工程兵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爆破》杂志特约编委,并被编入《全军院校名师大典》。
王广钰 1937年生,明三居人,中共党员。1957年入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学习,工作后历任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系田径教研室助教,运动系篮球队身体素质教练,山东省体育学校(现运动技术学院)政工科科长、办公室主任;1982年后任山东省体委人事处副处长、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山东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省体育总会专职副主席等职。主持研究的《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现状及对策》项目,获国家体委颁发的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项奖一等奖。
李善阶 1937年生,三盘村人,1958年参加工作,196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本科班。先后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委研究室工作30余年,后任山东建材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已出版的著作有《应用行政学》《省级行政管理》《机关行政研究》《中华古今旅游诗词集萃》等。先后发表各种论文30余篇,创作发表诗词500余首, 部分诗词收入《中华诗词》《中华诗魂》等。事迹收录《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词典》《中国大网络专家人物专集》《中国当代学者大词典》《中华诗词学会人名词典》。
赵芳清 1937年生,三涧村人,高级工程师。1953年于聊城地区粮食局参加工作,又先后到山东财经学院、山东商校进修学习。期满后历任山东省委财贸政治部秘书、山东省委办公厅秘书、胜利油田党委办公室主任、东营市委副书记、东营市政协主席等职。
李海绩 1938年生,八里辛庄人。196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又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进修,参加工作后曾两次赴国外任教,1975年调国家教委工作,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正司级巡视员、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正司级)等职,曾获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纪念奖状。出版专著《布鲁塞尔大学》(10万字)及自编诗词集《天涯万里歌行集》等。
李江吉 1938年生,三义村人,中共党员,现任青岛海洋大学技术科学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噪声控制工程协会理事长,山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振动和噪声控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多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与他人合作出版译著《海洋声学》(约79万字)。由他任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了16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青岛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二项。并多次获“青岛海洋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
张汝亮 1938年生,杲家坡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桥梁隧道专业,现任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数次主持科研公关,并多次获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篇, 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两篇。参加了电气化丛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应用》的编写工作,与他人合作完成《蛛网式平板型网架结构》《公路桥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多篇论著。
刘家瓒 1939年生,陔庄村人。1960年在本溪矿局工作,1969年调四川攀枝花矿务局任采煤队队长。曾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9年获全国能源部劳模称号,1 990年全国“五一” 奖章获得者,1991年被评为攀枝花市“十二英杰”,1993年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赵景江 1939年生,滕朋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副师长。曾先后三次入滇、入闽担负运输和作战任务,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
杲宪庆 1940年生,杲家坡村人。196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政史系,工作后历任肥城团县委副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新城镇党委书记、肥城县委书记等职。1986年调任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主持农业厅的工作,1988年任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现任省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韩乃寅 1947年生,杨胡村人,大学文化。现任鸡西市鸡冠区区委书记,东北地区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协理事。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稿件千余篇,出版了六部中篇小说,二部长篇儿童小说。其长篇小说《远离太阳的地方》(140余万字)三部曲第一部《天荒》获东北地区首届文学大奖一等奖。
徐建国 1952年生,王西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现任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经过不断发展和严格管理,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工交财贸系统百家利润大户企业”,1997年被山东省信誉评级委员会确定为特级信誉企业,还被省经委评为“管理示范企业”。
徐家镇 1967年生,鲍庄村人,体育运动健将。在上海体育学院学习期间,连续5年获67.5公斤级华东六省举重邀请赛冠军, 两次在上海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冠,全国城市运动会获第4名, 上海第九届运动会上获金牌。1992年,在山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获67.5公斤级举重金牌。现为济南市体校教练。
下辖村 下辖村: 浅井村 吕家村 查旧村 张家村 聂家村 侯家村 禹家村 孟家村 后营村 西营村 前营村 中营村 牛牌村 河南村 郑家村 三盘村 三义村 四盘村 宋家磨村 宫王村 绣源村 樊家村 辛庄村 牛王村 山阳东村 山阳西村 柳沟村 王家寨村 岗子村 钓鱼台村 杲家坡村 东石河村 西石河村 官道店村 太平村 王东村 王中村 王西村

⑨ 谁知道描写荷叶的诗句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幽幽湖水荷花躺,万山碧水接天沿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最全的描写文句

热点内容
盆景发源处 发布:2025-09-13 10:01:06 浏览:96
樱花诗和散文 发布:2025-09-13 10:00:56 浏览:234
樱花针筒笔 发布:2025-09-13 09:57:55 浏览:460
彩色满天星花语 发布:2025-09-13 09:46:06 浏览:774
香飞插花 发布:2025-09-13 09:45:15 浏览:164
2017coach情人节钱包 发布:2025-09-13 09:42:05 浏览:25
情人节惊喜意外怀孕拿津贴800元 发布:2025-09-13 09:42:05 浏览:579
一朵黄花的图片 发布:2025-09-13 09:35:35 浏览:847
女神节花艺 发布:2025-09-13 09:25:45 浏览:452
荷花池扩写 发布:2025-09-13 09:25:37 浏览: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