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扁竹兰花
1. 扁竹兰的形态特征
扁竹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直径4-7毫米,黄褐色,节明显,节间较长;须根多分枝,黄褐色或浅黄色。地上茎直立,高80-120厘米,扁圆柱形,节明显,节上常残留有老叶的叶鞘。
叶10余枚,密集于茎顶,基部鞘状,互相嵌迭,排列成扇状,叶片宽剑形,长28-80厘米,宽3-6厘米,黄绿色,两面略带白粉,顶端渐尖,无明显的纵脉。
花茎长20-30厘米,总状分枝,每个分枝处着生4-6枚膜质的苞片;苞片卵形,长约1.5厘米,钝头,其中包含有3-5朵花;花浅蓝色或白色,直径5-5.5厘米;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略长;花被管长约1.5厘米,外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顶端微凹,边缘波状皱褶,有疏牙齿,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倒宽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微凹;雄蕊长约1.5厘米,花药黄白色;花柱分枝淡蓝色,长约2厘米,宽约8毫米,顶端裂片呈繸状,子房绿色,柱状纺锤形,长约6毫米。
蒴果椭圆形,长2.5-3.5厘米,直径1-1.4厘米,表面有网状的脉纹及6条明显的肋;种子黑褐色,长3-4 毫米,宽约2.5毫米,无附属物。花期4月,果期5-7月。
2. 如何养扁竹兰
其实就是光线
湿度
温度
由于在原产地它附生在大树干上或阴暗湿润的石缝里,因而生长发育中需要荫蔽、潮湿的环境条件。它属于短日照植物,每天需日照8至10小时。
扁竹兰一年的生长过程中,有二次短暂的休眠期(一次在夏季最炎热时,一次在早春开花后),也有二次生长旺盛期(一次在5月中下旬,一次在10月上中旬)。秋季生长期,应注意把盆养扁竹兰放在向阳的窗口,让它充分接受阳光。最好在避风向阳的阳台角落搭建一塑料薄膜棚莳养,当太阳照射到塑料棚,棚内便形成了一种小气候,可保证足够的空气湿度,有利于扁竹兰生长。另一方面,用料薄膜棚可提高温度,起保暖作用,一般夜间要比室高5℃左右。如果有太阳时,温度要比室外高5-10℃。在寒冬腊月,傍晚可用废旧的棉花胎或毯子覆盖在塑料棚上,到第二天日出时掀开。这样,白天温度就能保持在15-20℃左右,夜里不低于5-8℃,有利于它的生长。
扁竹兰进入现蕾阶段,肥水供应要充足,特别需要增施磷钾肥,少施或不施氮肥,这主要是防止徒长,影响花蕾的形成。一般每周用充分腐熟的鸡粪、鱼腥水、骨粉等稀肥液施一次。浇水不宜过勤,以盆土见干再浇为宜,此外,要注意扁竹兰的疏蕾。花蕾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形成。茎节的顶端往往同时着生2-3个花蕾,此时就要进行疏蕾,保留最大的一个,其余摘除。有时,茎节的顶端还会同时着生一个幼茎和一个花蕾,要及时将幼茎摘酣肌丰可莶玖奉雪斧磨除,避免顶端劲节的花蕾因养料不足而萎蔫。
3. 大扁竹兰的介绍
大扁竹兰扇形鸢尾,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粗壮,黄白色,节明显;叶黄绿色,集生茎顶,叶片宽剑形,花蓝紫色,蒴果椭圆状,种子扁平,半圆形,棕褐色。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4. 扁竹兰有多少种类
常见的扁竹兰只有一种,4月开花,花朵多为淡紫色或白色。扁竹兰是鸢尾类植物,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于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种植环境喜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轻黏土,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为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5. 扁竹兰花草有什么功效
清热解毒。用于急性乳蛾,急性咽喉痛,咳嗽痰喘。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内
6. 扁竹兰的花有几片花瓣,几片恶变几个雄,蕊几个雌蕊
点出来的花一般有4片花瓣,这4片花瓣全部都是同一个性质的,假如是雄花上面,那就是雄花花瓣,假如在雌花上面那就是雌花花瓣。
7. 扁竹兰花有毒吗
扁竹兰(学名:Iris confusa)为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
【性味】:辛;专苦;寒;有小毒。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
【药理作用】:本品药理作用未见报道。同属植物中云南的黄花开口箭民间用以消肿。强心作用出现时间、作用高峰时间、中毒时间与心搏停止时间,均与洋地黄接近,因此可能属慢效心甙类。其生物活性(鸽法)较洋地黄小一倍。另外,从云南产同属植物T.fimbriata Hand.-Mazz.中提得的强心甙-开口箭素有典型的洋地黄样作用,但似属于速效心甙类。鸽用开口箭素24小时后已完全从体内排除。对鸽的最小致死量为1.394±0.069毫克/公斤,为毒毛旋花子甙G的1/8,而略大于黄夹甙;其治疗指数为3.12,较毒毛旋花于甙G(2.31)为大。开口箭素无溶血作用,对热稳定。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你。
8. 扁竹兰和蝴蝶花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是,品种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境分布不同,具体如下:
一、品种不同
1、扁竹兰
扁竹兰,别称扁竹根、扁竹。是百合目、鸢尾科、鸢尾属、扁竹兰种植物。
二、形态特征不同
1、扁竹兰
根状茎横走,黄褐色,节明显,节间较长;须根多分枝,黄褐色或浅黄色。地上茎直立。叶10余枚,密集于茎顶,基部鞘状,互相嵌迭,排列成扇状,叶片宽剑形,黄绿色。总状分枝;苞片卵形,其中包含有3-5朵花,花浅蓝色或白色。蒴果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的脉纹及6条明显的肋,种子黑褐色,无附属物。花期4月,果期5-7月。
2、蝴蝶花
根状茎可分为较粗的直立根状茎和纤细的横走根状茎,直立的根状茎扁圆形,具多数较短的节间,棕褐色;须根生于根状茎的节上,分枝多。叶基生,暗绿色,有光泽。花茎直立,高于叶片,顶生稀疏总状聚伞花序,分枝5-12个;苞片叶状,宽披针形或卵圆形,其中包含有2-4朵花,花淡蓝色或蓝紫色。蒴果椭圆状柱形,无喙,6条纵肋明显;种子黑褐色,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无附属物。花期3-4月,果期5-6月。
三、生境分布不同
1、扁竹兰
分布于中国广西、四川、云南。生长于林缘、疏林下、沟谷湿地或山坡草地。 喜阳光充足,也耐阴;对土壤和水分的适应性极强,耐寒。
2、蝴蝶花
在中国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坡较阴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3000-3300米处。喜温暖向阳或略荫处,忌晚霜与冬寒。土壤要求湿润无积水、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或轻黏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扁竹兰、网络-蝴蝶花
9. 大扁竹兰的植物形态
扇形鸢尾,多年生草本,高达100cm。根茎横生,粗壮,直径达1cm,黄白色,节明显;须根分枝较多,黄白色。地上茎扁圆柱形,节明显。叶黄绿色,集生茎顶,基部套叠,排成扇面状,叶片宽剑形,长50-70cm,宽5-7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花茎高30-50cm,有纵棱和浅沟;总状圆锥花序,有5-7分枝,每分枝处有3-5苞片,内含2-4朵花;花蓝紫色,直径7.5-8cm,花被管长约2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有深紫色的斑纹及条纹,边缘波状皱褶,中肋上具黄色鸡冠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雄蕊3,花药黄色;花柱分枝3,淡蓝色,花瓣状;子房下位,纺锤形,长7-8mm。蒴果椭圆状,长2.8-3.5cm,直径1.3-1.5cm,先端具短尖,有6条棱;种子扁平,半圆形,棕褐色,直径约4mm。花期4月,果期5-8月。
10. 扁竹兰的介绍
扁竹兰(学名:Iris confusa Sealy):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直径4-7毫米,黄褐色,节明显,节间较长;须根多分枝,黄褐色或浅黄色。地上茎直立。叶10余枚,密集于茎顶,基部鞘状,互相嵌迭,排列成扇状,叶片宽剑形,黄绿色。花茎长20-30厘米,总状分枝;苞片卵形,其中包含有3-5朵花;花浅蓝色或白色,直径5-5.5厘米;外花被裂片椭圆形,顶端微凹,边缘波状皱褶,有疏牙齿,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倒宽披针形,顶端微凹。蒴果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的脉纹及6条明显的肋;种子黑褐色,无附属物。花期4月,果期5-7月。生于林缘、疏林下、沟谷湿地或山坡草地。产中国广西、四川、云南。根状茎供药用,治急性扁桃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