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规模化
1. 兰花有哪些珍稀品种
物以稀为贵,目前所发现的品种中,已经不再有珍希品种,如今兰花的组织培养技术成熟了,高品质的兰花都可以实现规模化大批量繁殖了,因此这些兰花都不再是稀有之物了。
2. 关于兰花的文字资料
中国兰花大王饶春荣的种兰故事
享有“生物物种基因库”美称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三分之二面积在福建连城境内,野生兰花资源丰富,是春兰、建兰和寒兰的主产区和种植原生地,民间养兰历史悠久,说起连城兰花,就不得不说连城兰花公司带头人饶春荣。1982年,饶春荣高中毕业回到远离集镇20多公里、深处梅花山麓深山老林的小山村桂花村。他看到广东一带客商经常慕名前来收购兰花,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兰花资源,在村里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兰花基地,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培育兰花。
为种好兰花,他想方设法贷款,改变兰田环境,设置兰棚,到深山老林采挖珍兰、奇兰,并将兰花移到棚中培育。他多次自费出国到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地,学会了无土栽培兰花等先进技术。而他的精心培育的兰花也深受客户喜爱,买兰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2006年饶春荣培育的“寒梅报春”兰花珍品获得“中国福建花王”称号,这一盆兰花被南靖一老板以35万元高价买走。
饶春荣的发财故事在村里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很多村民也效仿,一起走上了养兰之路。现在的桂花村,全村141户几乎家家户户种兰花,全村种兰年产值超过10万元的有20余户,仅这一项人均增收3000元,兰花让桂花村人脱贫奔小康,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兰花专业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朋口镇积极发挥饶春荣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各村农民到他的兰花基地参观学习,请他到各村进行技术指导。现在,朋口及周边乡镇发展了兰花种植户1800多家。
建好兰博园推动规模化
船大好闯洋。连城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兰花产业要发展,就必须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连城成立兰花产业办,出台《关于加快兰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规划用地、基地资金补助、市场推广、展览、信息、科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为全县兰花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供求信息服务。筹措专项政策扶持资金,成立兰花产业发展担保基金,解决村级兰花圃规模发展、种植大户产业升级的贷款难题;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出租和转包的方式,促进土地向农民兰花专业合作社流转,兰花种植区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09年,在该县大力引导、扶持下,饶春荣对连城兰花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当地兰花种植大户入股,引进香港中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集生态休闲观光、喜庆礼仪、农家乐、美学教育为一体的兰花博览园。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朋口兰花一条街”,依托朋口兰花生产、销售一条街,建设连城兰花销售市场。
到目前,该县仅投入兰博园钢架大棚、兰花桥等建设扶持资金就达260万元,帮助博览园建起生产基地20万平方米,拥有300多个品种的兰花,年产兰花达600万株,年销售额达1亿元。朋口镇有5亩以上种植大户共有29户、面积801亩。
由广大农民自发组织成立了“连城兰花协会”和“协会党支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富饶花卉专业合作社”,成为龙岩市首家花卉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连城兰花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社,以“共同组建生产基地、企业负责种苗、技术、销售,农户负责生产管理,产业由企业以保护价收购”的形式,将广大种植户组织起来,采用“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运作模式,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使花农抱成团,共同闯市场。合作社不仅为兰农提供种苗,对兰农进行技术指导,提供销售信息,还积极为兰农多方面拓宽资金渠道,带动2419户农民从事兰花种植与营销,在农户与市场间架起桥梁,带动农民结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建立起大规模的兰花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使连城兰花以朋口为中心辐射全县各乡镇。去年2月,朋口镇内山片的小饶想扩大种兰规模,需要贷款3万元,正当小饶找不到担保人发愁时,饶春荣找上门替他担保。在他的帮助下,小饶种兰从3000多株发展到3万多株,一年纯收入七万元。
唱响品牌实现产业化
“连城兰花,价值连城”名不虚传。2010年,第二届“福建花王”——饶春荣精心培育的寒兰珍品“冠豸朵云”,以58万元的高价被龙海的郭先生买走。
连城狠抓品牌带动,积极唱响连城兰花品牌,提升连城兰花知名度和价值,推动兰农种兰效益倍增。积极参加全国盆景展、花博会、兰博会,定期举办兰交会、年宵花会、兰花节等专业展会,加强兰花产业对外交流于合作。连城兰花共获各类奖牌226枚,连续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福建花王”的称号。注册“连城兰花”集体商标。在因特网上正式开通连城兰花网,以“连城兰花”品牌全面走向海内外花卉市场。在广州设有连城兰花物流配送中心,在厦门设有直销中心,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大连、青州等40多个城市设立了“连城兰花”专卖店,不断拓展连城兰花市场销售渠道和领域,让连城兰花卖到全国各地。
同时,该县大力推广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引导兰农精心培育名兰、奇兰。依托兰花龙头企业组建兰花研究所,负责兰花栽培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破解兰花培育技术难题,创
3. 兰花秋季如何养
一、养植兰花要面临四大风险
在兰花养植过程中,养兰人往往要面临各种风险,笔者认为,主要风险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买着假花的风险,二是兰花被盗的风险,三是兰花价格波动的风险,四是兰花被养死的风险。在上述四大养兰风险中,前三个风险不一定每个人都遇到,而第四个风险,每个养兰人均要面对。从笔者近几年来的调查结果看,在大理州范围内,从所调查的110多个养兰人的养植情况看,没有养死过兰花的人没有,只是存在着死得多和死得少的差别,而且,越是好花、名花越容易出问题。仅从2005年4月~8月的5个月中的调查看,在大理州内,仅因兰花茎腐病发病,而造成的损失估计在1亿元-5亿元人民币之间,具体损失多少,只有大知地知了,根本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损失金额一定是很大的。今年全省、全国兰花的茎腐病发生均较重(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茎腐病,即因假鳞茎腐烂而引起的病,包括细菌、真菌等各种病因引起的),要是把全省、全国的损失加在一起,那么损失金额一定是巨大的。因此,如何把兰花养好,而不把兰花养死,这是每个养兰人都要面对的大事。为什么会出现兰病暴发的局面?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养兰人在兰花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对措施不当,长时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的。现将笔者多年来调查的兰花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二、兰花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诊断不准,是兰花病虫害发生重的根本原因
在我们到医院看病时,最需要的是医生将病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这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在兰花病虫害的防治上,很多兰友往往是没有将自己的兰花得什么病、虫诊断准确的情况下,而急于用药,这样的防治,药效是不好的。诊断不准,这是兰花病虫害发生重的根本原因。
2.兰花病虫害发生条件复杂,是兰花病虫害发生重的客观原因
从近几年的调查看,有100个养兰人,大体就有100种养兰方法,这主要是因各人的养兰条件,经验及对不同养兰方法看法不同引起的。因为养兰方法多种多样,养兰人条件千差万别,造成养兰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因为不同养兰人养兰技术不一样,养出的兰花壮弱也就不一样;因为有这些不一样,造成兰花病虫害发生环境条件也就很复杂,为兰花上的病虫害发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最终所造成的兰花病虫害发生种类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仅从兰花的茎腐病来看,如果单凭兰花的假鳞茎腐烂这一条,是无法作出准确诊断的。对有经验的人来说,也必须要看到实物,并且分离病部组织,作适当的室内培养以后,才能借助仪器,作出初步结论。一般兰友仅仅借助于兰花病虫图谱,诊断害虫也还可以,要是诊断兰花病害,结论就不一定是很准确的。否则兰花茎腐病(腐烂病)也就不会在全国发生这么严重了。
3.对农药的特性、作用机理、防治对象了解不够
从调查中看出,对兰花的防病药剂,很多兰友只知道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两种,种兰时,兰株消毒用这两种药,预防兰病也是这两种药,兰花得病后还是用两种药进行防治,这样做,往往在兰病发生重的年份要吃亏。这是由于这两种药本身就同于苯并咪唑类的杀菌剂,长期使用,病菌易产生抗药性,且对其中一种产生抗药性,则对另一种也就相应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在使用某种农药时,一定要明确该种农药的作用机理和防治对象,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在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上,要明确该药对病菌主要是起到预防作用、治疗作用、还是铲除病菌的作用,同时还要了解该药是有内吸作用,还是有触杀作用等等知识均应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用药。事实上,在兰花病虫害防治上使用药剂是很讲究的。什么病虫,需要用什么药剂防治,这是必须搞清的。如兰花细菌病害,若用防治真菌的农药去防治,一般效果很差或无效;而同样是真菌引起的病害,也不是说什么真菌防治药剂都有效,必须有针对性的使用,才能提高防治效果,这是防治兰花病害用药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有少数药剂如可杀得等含铜的杀菌剂,对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这类广谱性的杀菌剂,一般主要用于预防,在发病高峰期使用,则不管防治什么病,防效一般都不高,以这类广谱性药剂为主来防治兰花病害,往往易造成重大损失。
4.对兰花中上部病虫害较重视,而对假鳞茎和根部病虫害重视不够
从栽兰实践中看,很多兰友对兰株假鳞茎病害和根部病虫害重视不够,而在事实上,对兰株死亡最具毁灭性的是后两者;一般兰友多数是在兰花得病虫害,并且已经表现出症状以后,才采取措施,这对兰花中上部病虫害而言,急救多数时候还有一定效果,而对假鳞望病害和根部病害而言,则往往己经为时己晚了。另外,需要引起广大兰友重视的是兰盆中的害虫问题,盆中害虫种类很多,危害事实上是较重的,需及时防治(本人另有专文讨论)。
5.缺乏系统性的预防措施,施药不及时
在养兰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的人今天施这种药,明天听别人说那种药好,又换成另一种药,结果,防效往往不理想。因此,防治兰花病虫害,要想达到较好的防效,针对某一病虫,必须要用防效好的同一药剂,连续施药,病害至少连施3次(7-10天1次),虫害至少连施2次,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效。在防治时期上,一定要掌握虫害在发生数量较少时施药,即通常说的治早、治小;而病害则必须牢记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施药;若兰花己发病的,则必须抓住发病初期这一关键时期连续施药;另外,在病虫害的预防上,可以根据当地常见的病虫害(诊断正确的前提下)提前用药,牢记一年中的高温高湿季节(5-9个月)是兰花病虫害的发生高峰期,需要及时预防。
三、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种苗和植料的消毒措施
新引进的兰苗,必须采取相应的消毒杀菌和灭虫的方法尽量杜绝和减少病虫害的传括,切断传播来源。种植兰花时,对兰花分苗用具、植料、兰盆应进行消毒处理。经多年实践,笔者认为除兰花外,较好的措施是进行高温消毒,高温消毒能杀死病菌和害虫,并且比较彻底。具体方法可以将养兰用品、用具、植料等放入开水中煮10分钟,或用蒸气在水烧开后持续蒸30-60分钟。其他方法比如用太阳暴晒、用锅炒等方法都可以,但不一定能将病菌、害虫和虫卵等100%杀死。这是栽兰的第一步,必须走好。
2.定期预防病虫害
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化、现代化养兰者的增多,很多名兰精品价值很高,做好这一条,就显得特别重要。2005年8月中旬,笔者在国内某知名兰花网上看到,某某兰友就因兰花发生茎腐病,在15天之内一次病死富兰名品程梅50多苗价值60多万元,这是可惜的。试想除少数大户外,绝大多数兰友能经得起这种打击吗?因此,做好兰花病虫害预防,特别是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的预防,是很有必要。在具体预防措施上,在大理州内,大体来说,春季以预防害虫为主,病害为辅,高温高湿的夏季,则以防病为主,防虫为辅,秋季则病虫兼预防,冬季一般病虫发生较轻,可根据各人的情况进行挑治。但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护兰花根系,若冬季盆上湿度大,兰花最易烂根,养植兰花有谚语:冬季养根,夏秋季养叶,是很有道理的。
3.对症下药
前面己说到,现在兰花病虫害发生重、难防治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对症下药,主要就是诊断不准。其解决方法,就是自己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自己不知道的或拿不准的病虫害,则就近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也可以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请教,务必诊断准确,才谈得上对症下药。现在很多人在谈论兰花茎腐病时,就有盲人摸象、各吹各打的感觉。
4.及时施药
该项措施主要包括二层意思:一是防治要及时,除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外,要在兰花病虫害发生初期用药;二是前面己说过,针对所发生的病虫害,特别是病害,在诊断准确的前提下,选准药剂,连续施药,病害至少3次(7-10天1次),虫害至少2次,才能确保有一定的防效。及时施药,是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
5.正确掌握农药的使用浓度,并均匀喷施
目前在兰花病虫害防治上,对于农药使用,有两种不正确的用法:一是使用浓度过高,如有些人在防病时,直接使用商品药剂不经兑水直接涂在病部。这种方法对兰花来说,易出现药害(直接药害则兰株枯死,间接药害是伤害兰花的叶片、生长点和兰根菌),对病虫来说,易产生抗药性,直接后果就是以后使用相同药剂,防效很差或者是防效没有。现在很多人说甲基托布津杀菌效果很差,原因就是使用时间太长和用法不当造成的。二是部分养兰人害怕使用农药伤着自己的兰花,很少用药或使用浓度太低,没有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上述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各种农药的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结合自己的或别人的成功经验,确认某种药对某种病虫有效果,且无药害后,再进行使用。在喷药时,要叶片正面、背面及盆土表面都要喷到,才能有较好的防效。
6.交替用药
针对某一地方的主要病虫害是那几种,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农药,每种病虫害要选择3种以上有效农药,至少1个月轮换一次,才能有效的减少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同时延长某种有特效农药的使用年限。这项措施也应引起广大兰友的注意。
7.加强通风
广东清代兰家区金策说:“养兰以面面通风为第一义”,“通风为种兰之先务”,“阳多花佳、阴多叶佳,此为通风者而言之,若不通风,则阳多晒死,阴多淤死,无不死也”。这是养植兰花关于通风的至高论述,是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养兰环境要通风、植料要疏松通气、富有营养、兰盆也要通气,才能养好兰花。通风在养好兰花,防治病虫害,特别是病害上,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每个养兰人均应重视
4. 发展兰花产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小源荣次郎新著的《兰华谱》的记载,详尽记述了他溯瓯江至小港(即现今的港口村至大东坝镇)沿岸,寻访调查寒兰的事实。
1978年日本国日中友好知名人士、松村谦三先生之子松村正直先生,率团到杭州花圃兰苑,参观访问时,杭州兰苑回赠了一批从松阳、龙泉收购的寒兰给日本客人。这批寒兰在日本开花时,花色丰富多彩、花葶直立出架、萼片飘逸,一时轰动了日本兰界。此后,东南亚地区多次从杭州兰苑进口寒兰。瓯江沿岸及松阳县的寒兰,就被定名“杭州寒兰”走出了国门,飘香海内外。
2、丽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而拉开了丽水市兰花产业由庭院式、花圃式的分散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精品效应进军的序幕,推进了松阳县兰花产业开发进程。2004年5月,松阳县《凝碧苑》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松阳县凝碧苑兰花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提高松阳县兰花的知名度、透视度。
5. 普通兰花可在市场销售吗
完全可以,目前处于兰市低谷,如果规模化经营只有普通草能真正赚钱。
6. 兰花的果实可以播种吗
兰花,包括所有兰科植物的种子,都缺乏胚乳。自然萌发率极低。需要共生菌提供萌发的养料。因此,一般人不具备播种种植的能力。
只有在无菌组培的条件下,由人造培养基提供养料才能保证萌发率。所以一般兰花规模化种植都是组培的方式。除了一些狂热的爱好者具有组培知识和设备,可以开展这类育种之外,通常的个人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
所以,兰花果实对一般爱好者来说,应该剪掉,不要留着浪费养分。自家养兰,分株的方式去繁殖就好了。种子是不用想的。
7. 兰花种植有前景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东西主要看有没有大佬愿意炒了,比如前几年天价君子兰
8. 兰花真的需要产业化吗
目前兰花的种植在“让兰花进入千家万户”口号下出现了盲目跟风,盲目上马现象。通过目前所了解到的长江沿岸地区及沿海地区,兰花种植有几十亩或几百亩的搞规模化种植的越来越多。像这样大家一窝风地搞有没有考虑未来市场如何去消化?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种植出来的苗子光靠邻近的岛国市场是难以承受的,兰花不是蔬菜积压滞销只有一个生长季,产销不对路造成的损失也就当年,调整战略改种其它的速度快,故损失相应也就小得多。兰花产业化摊子一旦拉开,当年是出不了货的,经过几年的种植投入,花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换来的却是市场滞销,如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起?
据我所了解在第三波兰市的高峰期间,就四川成都郫县大田种植兰花达2000多亩,一个县就搞成了如此大的产业化种植,后来结果如何呢?继天价兰花之后市场日渐衰落,这2000亩的兰花归宿又如何了呢?90%以上全部毁掉改种绿化苗木,源自那个时候由于房地产火爆苗木走俏,这直接导致了近2000亩的兰花被人为地销毁,这浪费了多少资源?回想起来触目惊心啊!
如今兰花的总种植面积那是远远地大于2000年初,像福建、广东、浙江、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河南、湖南、江苏等地的规模化种植的又有多少?吹起兰花规模化种植号角的,有没有对未来所产出的兰花苗销往全球打开通道?如果没有那么几十亩的种植户们既拿不到政府补贴其未来损失将是自己直接消化。
有人告诉我农业补贴是针对百亩千亩万亩的大农业项目而言的,难道规模化种植兰花就是为了农业补贴的套现?
如果大规模种植兰花在没有全球的巨大订单来消化作保障下,那么未来就是一个字“死”,并且死得很难看。
花卉爱好群体中的兰花爱好者是小众的,甚至于小众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微量了,故兰花在花卉中的销售量比更是微乎其微的,由此来看兰花是不易作为产业来进行规模化种植的。
9. 兰花种植怎么快速扩大规模
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批量化、规模化繁殖幼苗,从而快速扩大规模。
10. 生态养殖在兰花种植上的应用
生态养殖在兰花种植上的应用
我很喜欢养兰花,家里也种了许多兰花,在控制好根部通风、水分适当和肥料合理的情况下,兰花养殖上还是碰到一些问题:兰花经常得病,平时要频繁地杀虫杀菌,连根部也要灌根消毒,在此之后兰花的抵抗力也就会越来越低。这对兰花和环境都有不利的影响,也增加了种植的难度。经过一番冥想苦思后,我想到了一点:如果在兰花养殖中融入生态养殖,那么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于是,我在兰花种植的过程中引入了生态养殖的实验。
兰花种植中要控制湿度适当是很重要的,而湿度的控制要用到水池、水帘和吸水泵。平常水池是空置的,而水泵要长期运行。结合这一点,我有了一个设想:在水池中养鱼来制造一个生态系统。
根据兰苑的规模来种植兰花,并在兰苑中修建大小鱼池,上网或查看书籍来了解小鱼(这里用的是小锦鲤)的生活习性。在兰苑的鱼池中养殖一定数目的小锦鲤,用少量的酸奶和醋增加鱼池中的益生菌,并用鱼池中的水浇灌兰花。通过一段时间的照料,观察并展示兰花和小锦鲤的生长状况,通过实验的对比,得出结论。
我通过查找资料,得知生态养鱼系统包含以下四个系统:
1. 自动补水控制系统。包括自动上水阀和上水管两部分。
2. 自动过滤系统。包括水泵、过滤材料、排污管三部分。
3. 安全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高水位溢水口、低水位自动控制阀两部分。
4. 水泵控制系统。包括过载保险等组成。
得知这些知识后,我请来了专业师傅用PC塑料板做了一个池子,并装上上述的系统,用在兰苑里。
池子做好后,接下来就是怎么生态养鱼了。生态养鱼最重要的是培养水里的有益菌,因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池子的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具备更强的鱼儿抵抗生病的缓冲能力。稳定有效地符合微生物生态系统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在过滤系统第一格用毛刷过滤鱼类,第二格用海绵过滤,第三格用种兰花用后的颗粒植料(因为兰花颗粒植料中有很多像海绵一样的细微小孔)。
接下来培养有益菌。拿一瓶酸奶和半瓶醋(因为酸奶和醋里有天然的有益菌)倒在水里,开动水泵使水进行循环。培养有益菌是要使有益菌在数量上和作用强度上占绝对优势,并占据观赏鱼肠壁上的靶细胞,形成生物保护屏障,这些有益菌的繁殖和代谢,大大地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繁殖,从而保存菌群的正平衡,有效防止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对建立良好的池子做生态环境(包括鱼体外、体内的微生态环境)进行鱼类健康养殖是十分重要的。
正常的池子微生态环境一旦失去平衡,要重新修复很不容易,养鱼爱好者都有这种体会,池子使用消毒剂后会使水质发白,需要很长时间水色才能恢复到理想状态,这是因为消毒剂在杀灭病原生物的同时也杀灭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长期或大量使用对观赏鱼生长十分不利(比如用带漂白粉的自来水来养鱼,很难把鱼养得很健康,只有经过改造后的水才能真正是活性水,才能养好鱼),还有杀虫剂及抗生素、激素的大量使用使鱼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免疫力降低,所以一定要使生态的有益菌正常了,鱼儿才能自然健康地生长,而不是以毒攻毒走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里。
整个过滤系统做好后,该放鱼下去了。我跟我爸去花鸟市场,买了二十几条10厘米左右的小锦鲤放进鱼池中。
经过一段时间培育,两个兰苑的兰花生长情况对比如下表:
我同时观察到鱼儿已经长大了许多,而且生长速度很快。现在一年多了,鱼儿都长到50cm左右了,而且,鱼儿们的色泽也变得更鲜艳。我想池子的水越来越清澈,小鱼更有光洁度了,这应该是生态系统在起作用吧!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三个兰苑都使用池中的水浇灌。相比以前用自来水浇灌,有以下几点益处:
①无须浇肥太多。因为鱼粪经过生态系统的分解后,微量元素多了,并产生了硝酸铵,硝酸铵对于鱼儿是有害的,但对兰花确实是有益的。于是我就把这种水用来浇兰花,一来这对兰花有益处,二来减轻了池子里的硝酸铵浓度,对鱼儿有益。浇完花后水池里缺少的水由自动补水系统自动补充。
②兰花不易生病了,也不用打药了。因为有益菌的有利优势,使养鱼的水充满活力。而用这些水去浇灌兰花会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以前有几盆怎么种都种不好的兰花,经过一年多时间,慢慢恢复了生机。从中我悟出了一些道理,以后不管种什么养什么都要尽量去接近它们的自然状态。
③兰花的繁殖率高了。花长得又壮,开的花也比以前更加幽香,跟以前在山里挖野兰花的时候闻到的味道十分相近。
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很多方面需要家长的支持才能完成自己的研究。根据自己养兰花的初步成效,下阶段想办法继续扩大规模,包括鱼池的建设等,使其生态更加稳定,同时在兰花的养殖上达到规模化、精品化。并且,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继续开展兰花的研究,开发兰花的新品种,使兰花更幽香。
通过对兰花的系列研究,使我深深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也让我对兰花有了更深的了解,从爱好兰花到研究兰花,兰花赋予我的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趣,而是一种追求、一种方向。相信今后凭自己继续努力增加更多的知识,在兰花研究中会有更大的发展,有更高的成就。
来源:第二课堂(初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