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以成莲

荷花以成莲

发布时间: 2022-06-13 14:01:21

A. 荷花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荷花代表的象征意义是和平、和谐。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

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

荷花的传说: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B. 关于荷花

关于荷花的古诗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子夜吴歌(其二) 唐
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越 女 唐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关于荷花的歇后语

并蒂莲——香菱

并蒂莲——联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

七月的荷花---一时香。

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关于荷花的传说故事

(二)三月三的传说(荷花传说)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和一个庵。庙里一个和尚与庵里的一个尼姑相好,随着日子的长远,两人的恩爱与日俱深。可是,同是出家人,不能结成夫妻,只能时常暗中相会。
有一年的三月三,他们在一个湖边相会,被一个叫花子发现了。那叫花子本也是无意中路过,无奈黑夜里那叫花子的形象颇似她庵中的住持,尼姑吓慌了,一慌之下竟跳湖自尽了。和尚见尼姑跳到湖里去了,他也不知那湖水的深浅,一心只想救起尼姑,结果也被淹死了。叫花子撞到和尚与尼姑的好事后,难为情地急急走开了。可是紧接着听到两阵水响,又听到和尚在水中呼唤尼姑的声音,料是尼姑含羞自尽,想想全是自己的过错,于是就急忙转身,赶紧跳到湖里救人。怎奈他们都不识水性,最后都被淹死在湖里。这一幕悲喜剧,世人谁也不知,唯有土地菩萨全都看在眼里。他同情他们的遭遇,可是却不能救活他们,因为那和尚与尼姑毕竟犯了佛门的戒律!
和尚与尼姑的尸体很快被湖里的大鱼吃掉了,骨头飘到一块儿,渐渐沉入湖底的淤泥中。鱼儿嫌叫花子身上有股臭味,而没有吃他的尸体,叫花子的尸体便浮到了水面上。和尚与尼姑都觉得自己死得冤枉,双双向土地菩萨诉冤,说:“我们在人世不能成为夫妻,能不能让我们沉入淤泥的尸骨节节相连,并给予一点生机?”土地菩萨说:“因为你们违犯佛门的清规,死后只能与污泥为伴。但念你们都是人,人世间男女相爱并无过错,故准许你们的尸骨在污泥中节节相连,恢复生机。”
和尚与尼姑的魂灵见土地菩萨应允了,又得寸进尺,要求每年出来看一看世界。土地菩萨心肠软,竟也答应了,但是规定他们不能离开污泥。每年要到他们的忌日三月初三才能钻出水面探看世界。
叫花子的魂灵见和尚与尼姑都获准恢复生机,也前来向土地菩萨说:“虽然和尚与尼姑的死是我害的,可我是无意的,能不能也让我恢复生机,每年到世间玩一段时间?”
土地菩萨觉得叫花子言之有理,便说:“好吧,你就变一条水蛇,每年三月初三去看世界。”
后来,和尚与尼姑的白骨长成人类喜欢吃的莲藕,节节相连,节节有孔,以示他们心心相通,节节之间长满细丝,即使折断,也可相连。和尚让自己长成荷叶,尼姑让自已长成荷花,每年三月初三,荷叶先卷成尖角钻出水面的,然后才慢慢舒展开来。荷花本来也是在三月初三钻出水面的,怎奈她对过去的事感到难为情,要待荷叶长大了、长多了,她才从空隙里羞答各地钻出来。
水蛇当然不会害羞,每年三月初三,他便迫不及待地从土洞里钻出来。
因此,便有了“年年有个三月三,蛇出洞来藕出簪”的谚语。

关于我国的赏荷胜地

1:西湖2:钱塘3:苏州园林4:晋祠5:华清池(赏荷胜地)

莲花峰:1:黄山。2:武夷山。

关于荷花的谜语

荷叶里包着一个咸鸡蛋.(打一食品) 荷包蛋
荷叶的孩子,常躲在水下,粉粉可好吃,掰开有张网.(打一食品) 莲藕
双子叶植物,想想可煮汤,不但是药草,味道也很香.(打一植物) 薄荷
荷叶的泪珠. 荷珠
荷花灯里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养鱼----------一举两得

关于荷花的成语
碧盘滚珠 皎洁无瑕 亭亭玉立 嫩蕊凝珠
清香袭人 风姿绰约 玉洁冰清 出水芙蓉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C. 咏夏日荷花五言诗句

晋·张华《咏荷》

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

回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

不愁世赏绝,但畏盛明移。


这是一首歌咏荷花的小诗。

“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两句,描绘出荷花的生存环境及荷叶之状。荷花生长在碧绿的泉水中,翠绿的叶子整齐得如同圆规一般。泉水在绿色荷叶映衬下呈现出绿色,故曰绿泉。规,指符合圆规。荷花的叶子大而圆。“齐如规”三字,极形象地描绘出荷叶之状。荷叶碧绿,婷婷如盖。历代不少诗人对荷叶之状作了极为形象的描绘。唐代郭震的:“碧玉盘中弄水晶”,宋代欧阳修的“谁于水上张青盖”,杨万里的“千层翠盖万红状”、“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些诗句中的“碧玉盘”、“青盖”、“翠盖”、“碧伞”等与张华的“齐如规”,可谓异曲同工。这贴切形象的比喻,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到满湖荷叶、田田如盘的境界之中,与诗人一起去欣赏那出水荷花,真可谓是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回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两句,则转笔写水面之景之状。回旋之风吹荡着水面上流动的雾气。荷叶上翻跳的水珠好象在追逐着垂直的荷花的茎干,真可谓形态逼真,活灵活现,使得满池荷叶荷茎具有活的、动的意境。流雾飘渺的水面,垂条为水珠所逐的景象,既新奇又美妙,怎不令人心驰神往!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二句,以含蓄之笔写荷花的鲜明繁盛之貌。照灼、藻曜,均为光彩耀眼的样子。在那碧绿的水面上,层层翠盖,朵朵红妆,加之水气萦绕,红日相映,怎不鲜明耀眼,使美丽的湖光山色更加妍美! 为此,吸引了多少文人游士,向它投之以赞赏不尽的目光。面对荷花的美容丽姿,鲜明夺目的色彩,使诗人深有感慨,为此引出“不愁世赏绝,但畏盛明移”的慨叹。

荷花以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美德,凌空绝世的丽姿香色,而享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引起历代无数文人写诗咏唱。此诗的作者与其他咏荷诗人不同之处,则是在咏唱荷花的同时,不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担忧荷花“盛明移”,花落色衰。一“畏”字表明诗人心境的变化。花开自有花落日,蓄芳待来年。这是自然规律,照灼金塘的荷花也毫不例外。那么诗人赏荷情感的急转直下,更加表明其对荷花的无限喜爱,只是将喜爱之情寓含蓄之中,给人以言尽意无穷之感。

D. 荷花的含义、象征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扬和平文化、和谐文化的进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扬中华"和"文化,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在江南苏州一带,农历6月24日为观莲节,称为荷花生日。届时人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观赏荷花。特别是佛教徒对它最为尊崇,如观音菩萨坐的就是莲花。1990年被人暗杀的印度总理拉吉夫,其名字就是他的外公尼赫鲁在狱中时给他取下的,按印语为“洁白无瑕的白莲花”之意。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也用莲花为图案,表达当地人民特别崇尚莲花,以象征纯洁和高贵。由于荷花是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它经群众评选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1989年在北京专门成立中国荷花协会,促进它在中华大地上碧波万顷,香飘无涯。

E. 有关荷花的传说和故事

荷花之神话故事

(一)莲荷花
荷花是人人皆知个个喜爱的花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池塘、湖泊等浅水中。它依靠上年留存在水下泥土中的根茎即莲藕,在每年的春天生根发芽,在夏天展叶开花,在秋季膨根为藕结子成莲。
荷花的根茎最初细瘦如人的手指一般,它的白色入泥部分称为藕,俗称莲鞭,莲鞭有一个个的节,节再生出新的莲鞭,盘根错节,形成它的水下世界。每个节向下生出须根,扎根于水下的淤泥之中;时当每年夏秋荷花生长末期,莲鞭入土部分膨大成藕,可用作明年春天萌生新株之用。
荷莲向上伸展荷茎,抽出一片片叶子和一个个花苞,形成它的水上世界。荷茎上有又细又密的茸毛,绿色的叶片成椭圆形,花有淡红色、白色等数种,花瓣有单瓣、复瓣之分。花谢后形成莲蓬,内生多个坚果,俗称莲子。
荷花全身都有益于人类:莲藕可供食用,莲子是滋补佳品,花叶能供人们观赏,它的藕节、莲子、荷叶等是中医治病的好药材。荷花生长的地方,还有净化水质优化环境美化风景的作用。
荷花凭藉它的绿叶红花,形成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风格,是一种受人们欢迎的观赏花卉,被历代的文人誉为“翠盖佳人”。与人间佳人不同的是,荷花的美是天然的美、自然的美,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工装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就形象地概括了荷花的这一特性。不仅如此,荷花还以它“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被众多的墨客称为“花中君子”,常常以它为喻,赞誉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
(二)三月三的传说(荷花传说)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和一个庵。庙里一个和尚与庵里的一个尼姑相好,随着日子的长远,两人的恩爱与日俱深。可是,同是出家人,不能结成夫妻,只能时常暗中相会。
有一年的三月三,他们在一个湖边相会,被一个叫花子发现了。那叫花子本也是无意中路过,无奈黑夜里那叫花子的形象颇似她庵中的住持,尼姑吓慌了,一慌之下竟跳湖自尽了。和尚见尼姑跳到湖里去了,他也不知那湖水的深浅,一心只想救起尼姑,结果也被淹死了。叫花子撞到和尚与尼姑的好事后,难为情地急急走开了。可是紧接着听到两阵水响,又听到和尚在水中呼唤尼姑的声音,料是尼姑含羞自尽,想想全是自己的过错,于是就急忙转身,赶紧跳到湖里救人。怎奈他们都不识水性,最后都被淹死在湖里。这一幕悲喜剧,世人谁也不知,唯有土地菩萨全都看在眼里。他同情他们的遭遇,可是却不能救活他们,因为那和尚与尼姑毕竟犯了佛门的戒律!
和尚与尼姑的尸体很快被湖里的大鱼吃掉了,骨头飘到一块儿,渐渐沉入湖底的淤泥中。鱼儿嫌叫花子身上有股臭味,而没有吃他的尸体,叫花子的尸体便浮到了水面上。和尚与尼姑都觉得自己死得冤枉,双双向土地菩萨诉冤,说:“我们在人世不能成为夫妻,能不能让我们沉入淤泥的尸骨节节相连,并给予一点生机?”土地菩萨说:“因为你们违犯佛门的清规,死后只能与污泥为伴。但念你们都是人,人世间男女相爱并无过错,故准许你们的尸骨在污泥中节节相连,恢复生机。”
和尚与尼姑的魂灵见土地菩萨应允了,又得寸进尺,要求每年出来看一看世界。土地菩萨心肠软,竟也答应了,但是规定他们不能离开污泥。每年要到他们的忌日三月初三才能钻出水面探看世界。

F. 是不是荷花谢了就成莲子了

荷花谢了授粉成功的才会成莲蓬。莲蓬里面是莲子,也就是种子

G. 写荷花品质的短篇散文

对荷的钟爱可谓久矣! 虽然生在南国,却很遗憾没能生活在江南水乡,不能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藕花别样红”这样的壮观美景,也无从享受“荷香随坐卧,湖色映黄昏”这样的悠然心境。然而,这并不能影响我对荷的钟爱。与荷的亲近感,最早的是来源于“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这些优美的诗境。“漫无边际的水乡泽国,荷叶田田;亭亭玉立的荷蕾荷花,清香悠悠。间或有一只青红鲤鱼一个打挻,在莲叶丛间跃起,划出了一道美丽耀眼的弧线,溅起的水滴在阳光的照耀下便成为一道道七彩的虹,转瞬即逝;戴着荷笠的少男少女划一叶莲舟,穿梭于莲叶间,款款蜻蜓频点水,隐隐还闻采菱歌,几只水鸟扑棱着翅膀飞起,荷花摇曳,暗香浮动……”这就是我少年时想象中的关于荷的美景,就是这样地简单图案,也就这样的在我的脑海里保存了许久,并不曾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模糊,反而一天一天的愈发清晰明丽起来,有时连自己也觉得吃惊,仿若与荷真有着某种与生俱来无法割舍的情感;仿若与荷真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心缘。 我爱荷!荷扎根于民间,她的美在于她的从容大度。美得雍容华贵,却不盛气凌人,荷开放在春花之后,不与群芳争艳,她自有几分的自信,只要有一泓清水,一抔黑土,就可以傲然的挻立她娉婷的身姿,于山乡村落间,绽放她的芬芳蓓蕾,散发她的一抹清香。莲叶捧珠摇碎玉,雨荷含露散幽香,见过盛开的夏荷,深深地为她的美与高雅的气质所折服,觉得那朝阳映日的花瓣骨朵其实就是我今生的牵挂。 不卑不亢的花之君子,淑雅娴静。荷用她的纯洁端庄感化众生,她的美包含着另一种庄严。生于浊世,却自有十分清高;落于风尘,却仍有几许矜持。想想观世音的莲花座,与佛家的莲宗,荷与佛有着不解的渊源。但荷却不安逸于极乐的世界,她沐浴绵绵法雨,聆听梵音,而后跻身尘世,普渡众生,既有超然世外的达观,更有悲悯苍生的情怀。“荷深风水阔,雨过清香发”,不以屈居于山野村陌而吝啬她的芬芳,她的几缕清香,随着悠悠清风,飘进了寻常百姓家。我爱荷!她的美在于她的博爱与仁兹,她昭然令人心悦诚服的大家风范,是人间游子的精神寄托。 我爱荷,尤其喜欢盛开的夏荷。还是在我十八岁那年,家乡开凿了一个人工湖,湖里种满了荷花,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荷相近相亲,我每天上学从那荷塘边经过,都不免驻足流连,却总觉得看不够那绝色的荷塘美景,并且省吃俭用的凑了几个零花钱,以那盛开着朵朵荷花的莲池为背景,留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稚气未脱,两手扶着青石栏杆,微侧着身体,身后绽放着的就是朵朵盛开的夏荷。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荷是这样的美,她的美总是撼人心魄。而今,我知道,在荷美丽娇羞的花朵下面,其实隐藏着藕断丝连的生死恋情,那娇艳的朝天微笑的花朵,是执手不语的无言真爱,是历经风雨的从容笑靥,是坦然面对的淡淡容颜。这样的美是沁人心脾的人性化的人间恩爱,千丝万缕,风情万种,真是美得执著缠绵,美得激情奔放,美得让人魂牵梦萦! 对荷的钟爱可谓久矣!虽说时时难免会有“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的黯然心绪;而荷亭亭玉立的身姿,竟是已深刻在我的心间了,看着那一张十多年前的照片,使我觉得自己与荷已然有着某种宿命的因缘。 我爱荷,遂作此《荷花心缘》。

H. 关于荷花的故事

生辰花传说
六月的荷花神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这一年,西施的国家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越王卧薪尝胆,派人四处搜寻美女,准备送给吴王,以涣散他的斗志。西施被万里挑一的选中了,三年后,她被训练成一名非常出色的美女。越王把西施送给吴王,吴王被西施的美艳惊倒,整日与西施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吴国越来越衰弱,最后被越国打败。被俘的吴王后悔至极,拔剑自杀了。越王把西施接回越国,但王后十分嫉妒西施的美貌,把西施抓到江边绑上巨石沉入江底。老百姓都不相信西施会死,传说她做了荷花神,住在一个小岛上,每年采莲节,就能在湖边采莲的女孩当中看到她。
荷花花语传说
荷花亭亭玉立于随风摇曳的田田荷叶间,远远望去秀美绝伦。在我国,流传着许多关于荷花的动人传说。相传元代有一书生,偶遇一素衣红颜的少女,他把一个玉环赠给了少女。一日,池边有朵荷花开了,他走近观赏,发现莲房内有一玉环,正是他送给那女郎的,大惊之下,他折断了那荷花,而那女郎也就从此不见了。
荷花仙子的传说
从前,百里洪湖水患无常,民不聊生.一天,美丽的荷花姐妹驾着祥云,赶赴蟠桃盛会,路过此地,只见黎民饿殍遍野的惨境,不禁潸然泪下,毅然将胸前的珍珠项链撒了下来。蟠桃会上王母娘娘发现她们胸前的珍珠不见了,当问清缘由后,即将荷花姐妹派到人间拯救百姓两位仙子下凡后,一片汪洋的洪湖便变成荷花争艳,鱼跃鸭栖的鱼米之乡。

热点内容
盛开花一朵歌词 发布:2025-09-14 05:34:36 浏览:167
立体樱花的折法图解 发布:2025-09-14 05:28:37 浏览:674
玫瑰液补水 发布:2025-09-14 05:27:18 浏览:989
油茶花果子 发布:2025-09-14 05:25:12 浏览:738
用纸做的玫瑰花怎么做 发布:2025-09-14 05:10:17 浏览:829
梅花客车 发布:2025-09-14 05:08:59 浏览:584
木本海棠花图片大全 发布:2025-09-14 05:05:29 浏览:967
七夕磕cp 发布:2025-09-14 04:58:29 浏览:100
海棠花砸养 发布:2025-09-14 04:48:34 浏览:436
干荷花的英文 发布:2025-09-14 04:48:33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