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海棠
A. 请问这几种是什么花
左起:红粉扑花、龙骨(开花的是虎刺梅)、仙人掌。
红粉扑花(学名:Calliandra emarginata(Humb. & Bonpl. ex Willd.) Benth)是豆科,朱缨花属半落叶灌木。株高为可达2米,二回羽状复叶(互生),具有1对羽片,而其小叶只有1对,其形状如肾脏形。红粉扑花在正午或晚上时,其叶子和花朵均会闭合起来。盛开的花朵其头状花序腋生,有密集且细长的花丝聚合而成“束状”,颜色为鲜红色。花期最长为11个月。
B. 海棠树叶有黑斑,叶子底部长毛怎么办
四季海棠叶斑病:病斑红褐色至深褐色,边缘深褐色,中央红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晰,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潮湿时病斑上有小黑点或红色小点。防治方法:采用托布津、百菌清、井岗霉素等防治。
C. 木瓜海棠长毛
如果叶片上也有毛,那就是——锈病。
网络看一下:锈病
D. 这是哪种秋海棠
这个属于红叶秋海棠
是一种人工引种栽培植物,多年生草本,根内状茎球形容,地上茎短缩,直立。
根状茎球形,直径1-1.5厘米,周围发出多数纤维状之根。地上茎短缩,直立,高3-5厘米,粗1-2毫米,仅具1-2叶并常无茎。基生叶1-2,具长柄;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长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6.5厘米,宽5.4-1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窄侧圆形,宽侧下延伸长1-1.2厘米,呈宽耳状,边缘具不规则浅疏带短芒的锐齿和不规则5-7浅裂,上面红褐色,散生带白色略卷曲刺毛,下面色淡,被白色卷曲刺毛,在叶脉基部较密,掌状6-7条脉;叶柄长7-20厘米,幼时密被淡褐色卷曲长毛,逐渐脱落减少;托叶膜质,早落;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稍小。
E. 四季海棠花土长毛了怎么办
松土通风。望采纳
F. 四季海棠怎么长毛了
发霉了?枯叶可以及时摘除,通风,控制浇水。
四季海棠性喜阳光,稍耐荫,怕寒冷,喜温暖,稍阴湿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但怕热及水涝,夏天注意遮荫,通风排水。四季海棠对阳光十分敏感,夏季,要调整光照时间,创造适合其生长的环境,要对其进行遮阳处理。室内培养的植株,应放在有散射光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晚间需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G. 先开花后长叶的树是什么树
大部分蔷薇科植物都是先开花后长叶,蔷薇科的如下:
贴梗海棠
落叶灌木,枝无毛,有刺。叶缘有尖锐锯齿,叶表面无毛,有光泽,背面无毛或脉上稍有毛。花3~5朵簇生于2年生老枝上。萼筒钟状,无毛,花梗粗短或近于无梗。萼片脱落,花先叶开放。果卵形,径4~6cm,黄色或黄绿色。
海棠果
小枝幼时有毛,叶缘有细锐锯齿,花白色或稍带红色,单瓣,萼片比萼筒长而尖,萼片宿存,有毛,果近球形,红色,径2~2.5cm。
海棠花
小枝红褐色,幼时有毛。叶缘具细锯齿,叶背面幼时有柔毛。花在蕾时甚红艳,开放后成淡粉红色,重瓣或单瓣,萼片较萼筒短或等长。果近球形,黄色,味苦,果基部无凹陷。
梨
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叶有尖锯齿,幼时两面有毛后变光滑。花白色,花药常带红色,花萼脱落
苹果
小枝幼时密生绒毛,后变光滑,紫褐色。叶缘有圆钝锯齿,幼时两面有毛,后变光滑。花白色略带红晕,花梗与萼均具白绒毛,萼片长尖,宿存。
李
叶无毛,花白色,花梗长1~1.5cm,无毛。果无毛,外被蜡粉。
杏
小枝红褐色。叶无毛,叶柄多带红色。花白色至淡粉红色,萼鲜绛红色。果有短毛,果肉离核,核无凹点。
梅
树干褐色,小枝细而无毛,绿色。叶卵形,先端长尖,叶背脉上常有毛。花梗短。果有细毛,果肉粘核,核面凹点甚多。
桃
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无毛。叶披针形,窄长,叶缘为单锯齿,两面无毛,幼叶对折状(李、杏、梅幼叶为席卷状)。果面密被绒毛。
榆叶梅
小枝无毛或幼时稍有毛。叶椭圆形,幼叶对折状,先端尖有时有3浅裂,叶缘具重锯齿,叶两面多少有毛。花粉红色,开花繁茂。
樱花类
果实外面无沟槽,树干上有斑驳横纹(树皮上的孔呈横状列排,沿树皮一圈圈)环状剥落。花柄多为绿色。
以上提到的蔷薇科植物不具备典型先花后叶特征,基本都是花叶同放的类型。
先花后叶的植物相当多。早春到户外走走就可以发现。
比如,腊梅,梅,紫荆,白玉兰,山杏,山桃等。草本植物也有开花时没有叶子的,比如石蒜。
比较典型的有:
红玉兰、白玉兰
、榆叶梅、梅花
、杏树花
、桃花
、报春
、连翘
、迎春
。
H. 这种是什么果树
白玉兰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3月开花,6-7月果熟。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实生起源的大树常主干明显,树体壮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种往往呈多干状或主干低分枝状特征,节短枝密,树体较小巧,但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妖娆万分。故不同起源之白玉兰园林应用中情趣各异,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而风景游览区则宜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白玉兰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于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I. 海棠树叶长“毛”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些海棠的叶片感染上了锈病。黄褐色的长毛是致病菌的锈孢子器。这种致病菌叫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是真菌的一种。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胶锈菌属。 海棠叶片刚受到感染时会产生油亮的桔红色小圆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点。进一步发展,病斑变厚变硬,叶背隆起,长出许多丛生的长毛,就是前面说的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内含大量褐色粉末状锈孢子。锈孢子不在海棠叶上寄生,却专门在柏树的小枝上寄生。柏树小枝染病后,在小枝上形成瘿瘤并度过冬天。来年春天,瘿瘤开裂产生褐色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水或潮湿会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很小,而且不在柏树上寄生,只在蔷薇科(例如海棠、梨)的植物上寄生。当担孢子随风飘扬,遇到海棠树时,就落在叶片上。萌发后侵入叶片。重复上面所说的感染过程,直到秋天产生锈孢子,再侵染柏树。 像这样生活史中各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叫转主寄生。海棠树所得的这种锈病叫苹桧锈病。除海棠外,梨树、苹果树也能传染苹桧锈病。引起苹桧锈病的病原菌还有梨胶锈菌(G.haraeanum Syd.)。 发生苹桧锈病的地方一定是柏树和蔷薇科植物(比如海棠、梨、苹果等)种植得比较近的地方。所以,为防止苹桧锈病,这两类植物一定不能种植在一起。发现柏树上有瘿瘤要及时剪掉、烧毁,并喷洒波美3°~4°石硫合剂。发现果树染病可喷洒 25%粉锈宁1500~2000倍或12.5 %烯唑醇3000倍。也可以用其他抗真菌药物防治。
J. 毛叶秋海棠的版本三
长毛秋海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毛叶秋海棠(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多年生中型草本。根状茎伸长,长柱状,直径可达5-15厘米,节明显膨大,具多数细长纤维状之根。茎匍匐,下部逐节生根,上部直立,具纵棱,密被褐色交织长硬毛。基生叶未见。茎生叶互生,具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宽卵形至卵形,稀长卵形,长9-15 (-19)厘米,宽7-13 (-17)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极偏斜,深心形并向外开展,窄侧宽3-4厘米,圆形,宽侧下延,达2.5-5.5厘米,宽5-10厘米,呈长而大圆耳状,边缘窄侧有不明显3-4浅裂,宽侧在中部以下不明显分裂,中部以上明显3-4浅裂,裂片宽三角形,全边具密而浅、大小不等的三角形之齿,齿尖带芒,芒长可达2毫米,上面深褐绿色,密被褐色长毛,毛长在2毫米以上,下面淡褐绿色,密被褐色长卷曲毛,沿脉更密,掌状6条脉,窄侧2条,宽侧3条,在下面突起;叶柄长4-10厘米,有纵棱,密被褐色交织长硬毛;托叶膜质,长圆状卵形,长约10毫米,顶端有长芒,边缘和外面均被褐色长毛。花粉白色,通常2朵,呈二回二歧聚伞状,长15-17厘米,密被褐色卷曲长硬毛;花梗长2-3厘米,和分枝被褐色卷曲长毛;苞片早落,被毛;雄花:花被片4,外轮2枚宽倒卵形,长12-14毫米,宽8-10毫米,先端圆,外面被褐色长毛,内面中部被短毛,内轮2枚宽卵形或近圆形,长、宽各5-7毫米,先端圆,外面被长毛,内面被短毛;雄蕊多数,整个呈圆球状,花丝长1.5-2毫米,离生;花药椭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尖;雌花:花被片4,近等大,形状多样,长8-10毫米,宽6-8毫米,外面被褐色长毛;子房椭圆形,长8-10毫米,密被褐色卷曲长毛,2室,具中轴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花柱2,基部合生,柱头呈螺旋状扭曲,密被乳头状突起。蒴果下垂,梗长2-3厘米,被长毛;轮廓椭圆形,长9-11厘米,直径6-7厘米,密被褐色卷曲长毛;具3翅,一个翅大,呈镰刀状,长约2毫米,基部宽11毫米,中部宽8毫米,先端尖,两面密被褐色卷曲长毛,网脉明显,另2翅小,近等大,呈新月形,长约5毫米,被褐色长毛;种子极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光滑。花期5-7月,果期7月开始。
产云南(屏边、马关、麻栗坡)。生于疏林中潮湿地、河边灌丛下岩石上,海拔1100-1400米。模式标本采自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