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称为海棠
㈠ 《红楼梦》中 林黛玉、薛宝钗的海棠诗各是什么又各自表现了什么
薛宝钗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钗这诗,写尽了豪门千金端庄矜持的仪态。作为豪门闺秀,有着白海棠般的风姿。她十分爱惜自己,恪守妇德,保持身份。薛宝钗是封建社会的淑女,她满脑子封建正统思想。从“珍重芳姿昼掩门”就可看出。她笔下的白海棠是贤淑而端庄的。像花一样身居深深的庭院之中。白天也要关上院门不与外人接触。手提水罐浇花洗草,修身养性。换来冰雪般的灵魂鲜花般的面容。于白海棠自喻,同时也说明她喜欢一些清新淡雅的东西,“洗出”“胭脂”就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尽显豪门千金那种美丽幽雅且富于智慧的形象。“愁多焉得玉无痕”这里面的“玉”指的应该就是黛玉和宝玉两个人,带有嘲讽之味地道出他们两个成天多愁善感。最后的这两句话,于花,是描绘花的晶莹如雪,于宝钗,却是凄冷孤寂。她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却被封建礼教所毒害至毁灭。但这诗总体来说,写得雍容华贵,符合她的态度矜持,深藏不露的性格。 咏白海棠(林黛玉) 先看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说明海棠并非是寻常向陌可见的野花,而是深院大宅的香花。“碾冰为土玉为盆”,碾冰和玉是何等美好高洁的事物!海棠既然生长在这样高洁美好的环境中,可谓是得先天优势。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说明它具有冰清玉洁的品质也就不奇怪了。从首联和颔联可以看出海棠既出身高贵又具有雅洁的品质,可以说是内外兼修的美好之物了。那么,这样美好之物的命运如何呢?中国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曲高和寡”之说。也就是说,越是美好的东西,了解它的人越少,而想摧残它的人就越多,而美好的东西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昙花一现”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美好的东西盛景不长的意义了。) 接下来表现“曲高和寡”的心情。“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月窟仙人指的是嫦娥。夫嫦娥缝衣与怨女涕泣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一个相同点是她们都是孤独的,所以天上的嫦娥用缝衣来排遣心灵的孤寂,而人间的怨女用涕泣来发泄内心的愁苦。虽然我们不知道她们为何孤独,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她们的孤寂,而这种孤寂表现出来是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敦厚高洁的品质。虽然说“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但既然有怨有伤,则固然高洁如海棠,也不得不发出“娇羞默默同谁诉”的感叹了。这里面,就有上文所说的“曲高和寡”的意思,夫知音既然难寻,而若来日方长尚还有一线希望。但是海棠面对的却是“倦倚西风夜已昏”。时间永是无情的流驶,转眼夜已昏,花已倦。虽然今日还是“梨蕊三分白,梅花一缕魂”的冰肌玉骨,但从来“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可怜“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通观全诗,无一不是作者自己的心声,无一不是作者的感慨。只是她的抒情比较含蓄比较委婉,与我们平时看惯的许多直抒胸臆的抒情诗不同。这正是此诗的动人所在。试想林妹妹若是直接说我出身名门品质高洁但苦于知音难寻而生命短暂岁月无情我怕遇不上知心人有谁能了解我的一片冰心呢?那么诗岂不流于叫嚣了吗?而读者也定不会读下去了。
㈡ 简述红楼梦“海棠社”
海棠社是《红楼梦》大观园里众姐妹和宝玉等人建立的诗社的名字,后更为“桃花社”。海棠社出现于《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探春倡议起个诗社,获得大观园众人的同意。探春急于当日开社,适逢贾芸送宝玉两盆白海棠。遂取作题目,并韵牌匣中抽出了盆、魂、痕、昏四宇限作韵脚。众人因首社以海棠诗起端,就议定社名为“海棠诗社”。 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 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
海棠社 - 诗作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堂》(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说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白海棠和韵》(其一)(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白海棠和韵》(其二)(史湘云)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咏白海棠》 (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㈢ 《红楼梦》中黛玉,宝玉,宝钗等写的海棠花的诗
薛宝钗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版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权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说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㈣ 林黛玉在海棠诗社中的别称是
《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诗社中被称为“潇湘妃子”,且林黛玉爱哭,潇湘又泛指水,所以“潇湘”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被用作林黛玉的代名词。
㈤ 林黛玉咏白海棠的全文翻译
译文:
梨花伸进庭院里,卷开竹帘,打开门,她把冰块当做泥土,把玉当版做盆。
她比梨权花还要白了三分,又有梅花的一点傲骨。
她像月宫中的嫦娥缝制的白色的舞衣,又像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
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5)黛玉称为海棠扩展阅读
原文: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赏析:
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
㈥ 红楼梦中有个诗人社叫什么.林黛玉在社中被称为什么
诗社名字不记得了
黛玉叫“潇湘妃子”因为她一来住在潇湘馆,二来黛玉好哭,借了娥皇女英二妃洒泪成斑竹的典故。
㈦ 《红楼梦》里,林黛玉又被称为什么
在所办的海棠诗社中号潇湘妃子
初入贾府时宝玉给其取字颦儿后薛宝钗也叫其颦儿
本身是绛珠仙草下凡,还灌溉之恩
㈧ 林黛玉咏海棠那诗是怎么写的
林黛玉和薛宝钗为海棠诗社中文采最盛之人物—当然,还有一个创社时缺席的史大妹子,诗才之高,足与潇湘妃子联诗於凹晶馆。海棠诗以风格论,黛玉清新而宝钗温厚。二人所作如下: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蘅芜君 (宝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潇湘妃子 (黛玉) 都是作者所创,葬花词和芙蓉女儿诔更是作者用力摹写的文字,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文字功力。 至于评价,可以参考这个: 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 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反,黛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视贵族小姐的身分。“碾冰为土玉为盆”,表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月窟仙人”不就是“绛珠仙子”吗?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怜。满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黄昏。 诗社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宝钗)稿。”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李纨从“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稳的宝钗的诗评为第一了。只有最理解黛玉的宝玉理解了她的诗的内蕴,要求重新评价薛、林诗的高下,被李纨顶了回去
㈨ 《红楼梦》中黛玉、宝玉、宝钗等写的关于“海棠花”的诗有哪些
《咏白海棠》
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专洁,雪为肌骨易属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
薛宝钗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贾宝玉诗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沼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
史湘云诗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价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