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矮珍珠
A. 矮珍珠和爬地珍珠区别是什么
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存在叶片上,矮珍珠的叶片的颜色呈现为深绿色,摸一下比较有质感,感觉比后者要厚一些,并且排列分布比较整齐,看起来很规整。而爬地珍珠的叶片颜色看起来浅一点,没有深。叶片摸起来也比较的单薄,质感性较差,长势不整齐,比较杂乱无章,哪里有空余的地方就往哪里爬着生长,看起来一点也不规整。
矮珍珠(Cymbidiumnanulum)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兰花,低下有肉质、粗厚的根状茎而无假鳞茎,常单株生长而不聚生,花葶明显短于叶(10-13cm),具3-4朵花,萼片与花瓣有5条深红色纵脉纹,唇瓣中裂片上有U形紫红色斑,花期6月,产海南和云南。
B. 日本矮珍珠最低多少温度会冻死
20度以下。
任何生物都怕低温,超过生理极限都无法生存。矮珍珠在国内多数地区种植必须加温越冬。低于20度生长受限,低于17度有可能死亡。
冬天温度低于20度水草基本上就没有状态了,温度过低会影响水草的生长,会被冻死。矮珍珠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兰花,低下有肉质粗厚的根状茎而无假鳞茎,常单株生长而不聚生。
C. 通常说的兰花指的是什么植物如何界定常见种类有哪些。养护特点是什么
通常所指的兰花,是指兰科植物中的大多数物种。
兰花一般是附生或地版生草本,权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兰花主要以花的形态结构界定,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兰花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D. 兰花怎么分别品种
纹瓣兰
●
纹瓣兰(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 [7]
硬叶兰
硬叶兰
●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 [8]
垂花兰
垂花兰
●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 [9]
莎叶兰
莎叶兰
●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10]
冬凤兰
冬凤兰
●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11]
落叶兰
落叶兰
●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 [12]
独占春
独占春
●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13]
莎草兰
莎草兰
●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14]
建兰
建兰
●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 [15]
长叶兰
长叶兰
●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16]
蕙兰
蕙兰
●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17]
多花兰
多花兰
●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
春兰
●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
虎头兰
●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
美花兰
●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
黄蝉兰
●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
寒兰
●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
兔耳兰
●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
碧玉兰
●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
大根兰
●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
大雪兰
●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
珍珠矮
●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
邱北冬蕙兰
●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
墨兰
●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
果香兰
●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
斑舌兰
●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
西藏虎头兰
●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
文山红柱兰
●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
滇南虎头兰
●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E. 这是什么兰花
很像---珍珠矮
珍珠矮,是近些年发现的地生兰中的一个新种。大约分布于横断山区与云贵高原之间过渡 地带内的某些特殊小环境,是一个区域性的特有种。
F. 爬地矮珍珠冬天能种吗
爬地矮珍珠冬天不能种的。冬天温度低于20度水草基本上就没有状态了,温度过低会影响水草的生长,会被冻死。矮珍珠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兰花,低下有肉质粗厚的根状茎而无假鳞茎,常单株生长而不聚生。
花葶2明显短于叶10-13cm,具3-4朵花萼片与花瓣有5条深红色纵脉纹,唇瓣中裂片上有U形紫红色斑,花期6月产海南和云南。
简介
矮珍珠它来自澳洲和新西兰,矮珍珠一定是最后的前景类地毯式植物。在强光照射和CO2施肥下,它会在整个前景位置长成浓密的一个毯子,柔化了所有强硬的边边角角。它可以产生好像河床脚的效果。它的高度一般不会超过1.5厘米。
如果长得好,你可以看到它小小的片形叶子如何套牢光合作用中生成的氧气。刚开始可以小群的栽植,然后你就可以看到它慢慢生长成一大片。
G. 雨林的床是什么颜色
雨林缸, 在国外也叫做vivarium,是以热带雨林风光为主题的造景缸。以热带雨林的林床,林间甚至林梢植物为主景,配合枯木,石头,藤蔓等,营造出丛林一角,或者临水丛林的景色,并且为了体现造景的生动性,也会在其中饲养体型微小的动物,比如昆虫,蜥蜴,蛙类等等,但也有纯粹以植物景观为主,以动物动物模型点缀的例子。
雨林缸基础知识:全面的了解雨林缸
很多人对热带雨林的印象是遮天蔽日的丛林,给人以无限神秘之感。但其实热带雨林不但神秘而且美丽,它是地球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地方,孕育着众多令人惊叹,艳丽无边的动植物。热带雨林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还在生长过程中向大气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因此热带雨林也被称为“地球之肺”。
“雨林缸”的造景就是以雨林地以及附生植物为主,着重于模拟热带,亚热带的丛林景观。它是热带雨林在寻常人家中的缩影,是家中的微雨林。
在进化史上从第一批蕨类植物诞生开始,植物花了整整2.6亿年才进化出第一朵花,或许一般人很少去思考花出现的意义,但花的出现改变了植物的繁殖方式,使得植物的足迹能遍布整个星球。雨林缸中的相对稳定的微环境可以满足许多开花植物,甚至于满足难养的兰花对环境苛刻的需求。
雨林缸基础知识:全面的了解雨林缸
植物不单单只有花才有颜色,许多林床植物叶的颜色出奇的美丽,堪称雨林中的宝石,但是市面上却很难见到他们的影子,原因在于这些植物很娇嫩,既怕干也怕涝,还需要很高的空气湿度,唯有在雨林缸中这些植物才能生长。
雨林缸的封闭环境适合蛙类,守宫,变色龙,以及各种昆虫。在这里养动物绝不会有臭味,因为这是个生态系统。缸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处和新鲜的氧气,动物的粪便被微生物快速分解后直接为植物吸收。
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地域特殊性,为了维持缸中相对高湿度的小环境,雨林缸一般采用封闭式的结构。而且为了满足一部分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动植物,雨林缸对灯光,通风,温湿度控制等设备也有要求。
雨林缸的结构
一个标准的雨林缸从下至上可以分成以下结构:
储水层
这是雨林缸最基础的结构。这个结构一般称为“假底",可以是一层火山岩,陶粒或者是格子板架空的空间。高度为2-5公分。假底的作用是容纳一部分水的存在,并且使陆地部分和这部分水不产生直接接触,以防止陆地部分的土壤介质含水量过高。假底中的水可以是预留在缸底的池塘,也可以容纳喷淋或者雨淋设备下渗的多余水分,但不管是什么形式,水土分离是必须的。
介质层
位于假底上部,是种植地面植物的土壤介质。由于雨林缸的密闭环境,相对湿度较高,因为种植介质不宜选用保水性过好的介质,比如泥炭,园土,山泥,腐叶土等等。尽量选择颗粒介质,比如水草泥,赤玉土,桐生砂等等,混入少量的粗沙,泥炭,树皮即可成为合适的介质。
地面层
可以选用的地面植物很多,常见的有迷你矮珍珠,网纹草,秋海棠,观音莲,钮扣蕨等等。地面植物不宜过高,越是低矮的品种越好,并且选择的植物最好有一定的耐涝能力,所以各种多肉植物不适合放在雨林缸中,相比之下反倒是各类水草的水上叶很合适。但是水草一般都是速生类植物,所以一定记得定期修剪。
种植时应按照布景的规则分前后景来种植,低矮的植物种在前面,高的植物种在后面,前低后高可以营造出大景深的效果
背板层
附生植物是雨林的精髓。在雨林缸中一般会有高高矗立的背板以及各种沉木的枝杈来支持各种附生植物,这样雨林缸中的植物密度才会提高。一般可以选择的附生植物有:苔藓,薜荔,络石,球兰,风不动,各种空气凤梨,积水凤梨以及各种附生类型的兰花。
可以用细鱼线,包皮的铁丝,甚至胶水来固定这些附生植物,通过定时的喷淋系统来给这些植物补充水分。
缸顶层
缸顶可以针对缸内的环境安放不同的设备,比如喷淋,加湿,通风,灯光,控制等
H. 兰花有那些品种
纹瓣兰
纹瓣兰(学名: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5]
硬叶兰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6]
垂花兰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7]
莎叶兰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冬凤兰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兰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8]
独占春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莎草兰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9]
建兰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10]
长叶兰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11]
蕙兰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兰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I. 这个是什么兰花
兰花品种多,很多品种形株叶片相近,只能待开花后你自行辨认。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是国兰、墨兰、跳舞兰、君子兰、蕙兰之类。
J. 什么是前景水草
楼主的鱼缸应该很大把,我外婆家的一个大的鱼缸就是这样的,有前景草,中景和后景草,这样看起来回事鱼缸错落有致,更加的漂亮,前景草呢,是那种相对于中景和后景草比较矮小一点的水草,楼主可以加点草坪哦,在缸里面加点虾虾也好哦,和鱼畅游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