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果兰花
㈠ 百香果汁加水可以用来浇灌兰花吗
不建议,百香果汁含糖,不建议用来浇花,兰花也不合适,容易招虫子。
㈡ 兰花的先关资料
兰科(Orchidaceae)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1科,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与豆科的第3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一个十分进化的支系,大多数都是虫媒植物
形态特征
单 叉柱兰
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1科,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的第2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一个十分进化的支系,大多数都是虫媒植物。 花常美丽或有香味,一般两侧对称;花被片6,均花瓣状;外轮3枚称萼片,有中萼片与侧萼片之分;中央花瓣常变态而成唇瓣,唇瓣由于花序的下垂或花梗的扭转而经常处于下方即远轴的位置,基部常有囊或距;雄蕊与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蕊柱。蕊柱顶端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个柱头凹穴;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来,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团块,有时一部分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块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变成固态的粘块,称粘盘,有时粘盘还有种种柄状或片状的延伸附属物,称蕊喙柄;花粉团与花粉块柄是雄蕊来源的,而粘盘与蕊喙柄则是柱头来源的,两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块,但花粉块也并非都由这4个部分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进化的类群中才有;花粉团质地有粒粉质与蜡质之分,数目一般为2~8个。兰科植物凭借这种特殊构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适应于昆虫传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传粉的。染色体基数x=6~29。 花粉大多为四合体,仅少数原始类群中为单粒。无萌发孔,具一薄壁区,1槽或2小槽,或具3~4个略呈圆孔状的萌发孔。地 兰科
史中无关于兰科花粉的记载,但大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始新世(意大利北部),称Protorchis,接近于今日的红门兰属。 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附生兰,亦即附生于岩壁或乔木之上。这一类兰花主要见于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中透光处,如金蝶兰属、卡特兰属等。它们的茎常变态而成肥厚的假鳞茎。叶也常常有厚的角质层,有时变成肉质,也有变成圆柱形的。气生根通常比较发达,外面复以肥厚的根被,间有小孔相通,在下雨时能迅速吸收水分。少数种类的气生根甚至变成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除附生兰外,还有地生兰与“腐生兰”。它们生于地上,多半见于腐殖质丰富、荫蔽、排水良好的地方。“腐生兰”没有叶绿素,如天麻,靠蜜环菌取得养分。兰科植物由于种子很小(每个蒴果可含 0.3~400万个种子),胚乳极端退化,胚也没有分化,多数需要靠真菌共生来促进其萌发,尤其“腐生兰”与地生兰更是这样。
编辑本段生态分布
兰科共700 脆兰
属20000多种,分布遍及全球,主要在热带地区。中国产1171属约1247种,以云南、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种类最多。主要的属有:石豆兰属、玉凤花属、石斛属、羊耳蒜属、虾脊兰属、舌唇兰属、毛兰属、角盘兰属和杓兰属等。中国特有属和特有种比较丰富,有些特有属非常原始,如进兰属、无喙兰属等。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附生兰,亦即附生于岩壁或乔木之上。这一类兰花主要见于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中透光处,如金蝶兰属、卡特兰属等。它们的茎常变态而成肥厚的假鳞茎。叶也常常有厚的角质层,有时变成肉质,也有变成圆柱形的。气生根通常比较发达,外面复以肥厚的根被,间有小孔相通,在下雨时能迅速吸收水分。少数种类的气生根甚至变成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除附生兰外,还有地生兰与“腐生兰”。它们生于地上,多半见于腐殖质丰富、荫蔽、排水良好的地方。“腐生兰”没有叶绿素,如天麻,靠蜜环菌取得养分。兰科植物由于种子很小(每个蒴果可含0.3~400万个种子),胚乳极端退化,胚也没有分化,多数需要靠真菌共生来促进其萌发,尤其“腐生兰”与地生兰更是这样。
编辑本段经济意义
中国产的兰属、万带 无叶兰
兰属、石斛属、蝶兰属、兜兰属等为重要花卉;天麻、白芨、石斛等至今仍供药用。此外,香果兰属中有少数种类可提取香精,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㈢ 果香兰花几月份开花
花期7-8月。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suavissimumSanderexC。Curtis):附生植物;假鳞茎近卵球形。叶通常5-6枚,带形专,坚纸质,长22-50厘米属,宽2-3厘米。花葶自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近直立或外弯;花序通常在50朵以上;花苞片小;花较密集,直径3-4厘米,有水果香味;萼片与花瓣红褐色,唇瓣白色而在侧裂片与中裂片上有紫红色斑,褶片黄色;花瓣狭椭圆形,长1、4-1、6厘米,萼片近等宽;唇瓣近卵形。蒴果近长圆形,长3-4厘米,宽1、3-2厘米。
㈣ 生长在大树上的兰花叫什么名
这有好多的兰花都生长在大树上,尤其是洋兰的很多品种都是寄生兰花。
都生长在大树上。
如虎头兰,老虎兰,香果兰等等。
㈤ 这是什么花 兰花
对是兰花,你看这个花是个样子的,基本上都是兰花的。
兰花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亦叫胡姬花。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绍兴是兰花的故乡。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 2~3片成一束。兰的根、叶、花朵、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㈥ 兰花有什么意义急!
幽兰生前庭,抄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㈦ 这兰花是什么花
你既然你说它是兰花了,那你干嘛还要问说软话是什么话?嗯,他那应该是兰花的版一种,因为兰权花有很多种,所以说你一直等过一段时间它开花之后,你才能看看他到底是什么品种的兰花,因为光头叶子上的可能是看不出来吧。
㈧ 是什么兰花
这是惠兰。
蕙兰[huì lán]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Rolfe):是兰科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假鳞茎不回明显。叶5-8枚,带形,直答立性强,叶脉透亮,边缘常有粗锯齿。花葶从叶丛基部最外面的叶腋抽出,总状花序具5-11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线状披针形,最下面的1枚长于子房;花常为浅黄绿色,唇瓣有紫红色斑,有香气;花瓣与萼片相似,常略短而宽;唇瓣长圆状卵形,蕊柱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蒴果近狭椭圆形。花期3-5月。
蕙兰生于海拔700-3000米的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蕙兰常作盆景观赏 。
㈨ 兰花是指什么花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形态特征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四季名花春兰(C.goeringii): 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春兰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国宝蕙兰(C.faberi): 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生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 品种1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状。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 品种2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㈩ 中国兰花的种类各自有什么特点
国兰常见种类 1、春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 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 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兰 蕙兰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地生兰,和春兰一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将其特征介绍如下: 根:蕙兰的根较粗短,长21-35厘米,直径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 茎: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高1.4-1.8厘米,直径0.8-1.3厘米,呈椭圆形。 叶:5-8枚丛生,长30-140厘米,甚至更长,宽0.6-1.3厘米,狭带形,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7-15厘米;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黄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 蕙兰由于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已经被栽培的传统品种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关顶、程海、元字、潘绿、老极品、瑞梅、雀梅等。 3、建兰 建兰又称四季兰、夏蕙、夏兰、秋兰、秋蕙、剑蕙等。 建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兰的根粗壮,长20-25厘米,直径0.6-0.9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椭圆球形,微纵扁;高1-1.5厘米,直径1.2-1.7厘米。 叶:叶2-6枚丛生,狭带形,叶面略带光泽,长20-65厘米,宽1-2厘米;叶直立刚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质,质地较硬;叶面平展,深绿色。 花:建兰花期7-10月,通常分两次开放,前后相隔约一个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开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迟开,则第二次花将晚至8月下旬初开;9月上旬盛开,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着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开花时子房纽转180度,有浓郁香气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径约4.3-6.2厘米;花色变化较大,常呈黄绿色,有紫色、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 建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名品多,近年来还有许多新品种在不断地被发现。总的来说建兰可以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常见名品有:银边大贡、十八学士、仰天笑、金丝马尾、宝岛仙女等。 4、寒兰 根:寒兰的根较细,长20-30厘米,直径0.4-0.6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高2-4厘米,直径1.2-2厘米,长椭圆形或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人。 叶:叶3-7枚丛生,带形,薄革质,深绿色,有或无光泽;叶片长40-80厘米,宽0.9-3.5厘米,叶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全缘或先端具有细齿,叶先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10-12厘米。 花:寒兰花葶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长25-60-(80)厘米,圆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长5-7厘米,膜质,半透明,贴抱花葶,常有浓烈而持久的香气;花朵较大,直径6-9厘米;花色多种多样,有黄绿、紫红、深紫等,通常具有杂色脉纹和斑点。 寒兰花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开花,但也有7月和1月开花者,甚至还有4-5月开花的,故近年来人们认为,寒兰应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等之分。 寒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台湾、日本等地。有许多好品种,如:灿月、素丰、不老白、日向白龙等。 5、墨兰 根:墨兰的根粗壮而长。 茎:假鳞茎椭圆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丛;直径1.4-2.5厘米。 叶:叶3-5枚丛生;带状,全缘,近革质,暗绿色,有光泽,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关节;长60-90厘米,宽2-4.2厘米。 花: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通常高出叶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径4-5厘米,花色各式各样,但多为紫褐色具深紫脉纹,花常具香气;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覆于蕊柱之上。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人岁兰。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区,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若干代兰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筛选,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传于世,如:大屯麒麟、富贵名兰、吉福龙梅和十八骄梅、彩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