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君子也

荷花君子也

发布时间: 2022-05-30 00:54:09

1. 古人说的荷花是君子吗

不是。
“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内花、兰容花、翠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

2. 莲花为什么象征君子

莲(荷花)被视为君子之花,源于宋代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释义: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这里对莲花品性的独到评述及称其为“花之君子者”,千百年来得到人们广泛认可并产生深远影响。一下子把荷花的一般意义上的世俗之美提升到精神畛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释义: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荷花被赋予君子的品格,高洁自守,独立不俗,从此腾博众口,深入人心。

(2)荷花君子也扩展阅读: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出现描写莲的诗句。如《诗经·陈风·泽陂》咏道:“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释义: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荷。有个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没奈何)”蒲即蒲草,荷即莲花,诗中以蒲喻男,以荷喻女。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咏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释义: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扶苏,指枝叶茂盛的大树,荷华即荷花。子都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狂且指疯狂愚蠢之人。

诗中以扶苏喻男,以莲花喻女,起兴和比喻手法与前诗一样。而屈原则开启了以荷言志的先河。《离骚》中的“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释义: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已将荷花比作君子。

3. 为什么说荷花是“真正的君子”

因为荷花是圣洁的代表,同时也是佛教的象征,人们常常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德来歌颂和激励自己,同时也是古代王朝臣子们的座右铭。

4. “莲,花之君子者也”是什么意思

“莲,花之君子者也”的意思是: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5. 为什么荷花又称君子之花他们有什么共性

莲以其卓越风姿,也参与到了文人学子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人生体验的表述者、旁观者、寄托者。

王维在临湖亭上把酒言欢,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面对四面绽放的荷花,而举酒开怀,美景如此,何等惬意。

姜夔写范成大晚年退隐石湖的生活,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次石湖书扇韵》),在人迹罕至的石湖退隐,门口有荷花点缀风景,既写出了心态之平静,又暗喻了内心的清净。

杨万里送别友人,见西湖六月美景,便写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浄慈送林子方》),颇有气势,而此处荷花之美较于他处更显视觉冲击。

莲,有很多别名,比如荷花、芙蕖、芙蓉、水芝、泽芝、水芸、菡萏等等。如何来区分呢?《尔雅》中这样解释: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

可见,在古人的眼中,莲花就是荷花,也就是芙蕖,这是对整株植物的称呼。若细分,菡萏为花、莲为果实、藕为根。再细分,花未开时为菡萏,花已开则为芙蓉。

事实上,在文学作品中,莲、荷、芙蕖、菡萏等是通用的,所指向的都是我们熟知的荷花,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异往往被忽略,而统一为中国文学中一个君子意象:莲。

先秦屈原以荷为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以荷为盖: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湘夫人》),都是借助莲之清洁不染、芳香纯洁,来表达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在浊世中不同流合污,心向清洁。

魏晋曹植写莲: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以擢茎。将莲的优雅形态和清洁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唐代郭恭写秋天的莲,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秋池一枝莲》),独立坚强,而意志坚定。

宋代苏辙的邻居送他莲根几许,苏辙栽之于盆,花开后,只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高洁之态跃然纸上。

而在众多的咏莲作品中,最能概括莲的品性、最能体现文人的人生追求的,恐怕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了。莲的君子意象,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作品中,若隐若现。而周敦颐此作,可以说是奠定了莲的君子意象。

他在这篇小文中,这样写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比德如何比?周敦颐将菊比作花之隐逸者,把牡丹比作花之富贵者,而把莲比作花之君子者。花之君子者,象征着对高尚情操、高逸品格的追求,直指内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莲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的形态,并且高度概括了莲的形象和品格,有形有神。在这里,莲清洁、高洁、端正、端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我德之清其清也,我德之芳其芳也。周敦颐为官三十余载,但他不慕钱财,淡泊名利。黄庭坚称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其为人也如此,其所爱之莲亦是如此。宋代柴中行说一诵爱莲说,尘埃百不干(《敬题濂溪先生书堂》其二),仿佛读此文就可以产生激浊扬清、荡涤尘垢的力量。

几千年来,经过文人画家不断地书写、描绘,莲的内涵不断丰富,在历史长河中慢慢沉淀,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莲。在当代,莲更是谐音廉,在其君子内涵之中,又格外突出清廉之意。如此,在莲的身上,融合了高雅、清洁、淡泊、清廉等等意蕴,在文学中、在生活中展现出格外的风姿。

6. 莲,花之君子者也什么意思

因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和君子高洁的品格相同,所以有花之君子之称.

7. 荷花为花中君子的典故出自何处

周敦颐《爱莲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子君子者也的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散文《爱莲说》。

《爱莲说》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作者娴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贵者的形象;而莲花则是美的理想的化身。

(8)荷花君子也扩展阅读

《爱莲说》赏析:

《爱莲说》中,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

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莲花为座。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9. 为什么荷花是花中君子

荷花是圣洁复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制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

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9)荷花君子也扩展阅读:

作多层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国园林在配置植物时十分注意层次的变化,以形成远近,高低不同的丰富景观。柳荷并栽就是典型的手法。

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园春季柳絮纷飞,小荷露尖;夏秋花叶亭亭,柳丝翠绿;冬季柳丝批雪,残荷有声,不失为佳景胜地。

作工业三废水污染水域的“过滤器”:由于莲藕地下茎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后的产物,所以荷花可帮助污染水域恢复食物链结构,促使水域生态系统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10. 为什么说荷花是真正的君子

荷花,又名莲花。在古人诗文中,荷花也叫芙蕖、水芝、水华、玉环、芙蓉、泽芝。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荷花集素淡与秾艳于一体,融清雅与富丽在一身,被誉为“花之君子”。古人喜爱荷花,常把它当作美的化身,屈原就曾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宋代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脍炙人口。
最早见到成片的荷花还是在老家。上世纪70年代,我们家附近有一个水湾,大约有1000多平米。由于这个水湾靠近蚕场的一个古庙,村里人都称其为“庙湾”。在大集体时期,这个湾属于我们第三生产队的,在湾里种了荷花。每年夏天,满湾翠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好看极了,成为我们这个小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荷花凋谢长出莲蓬后,为了防止顽童下湾采摘,生产队都安排专人守护。待莲蓬成熟后,便采摘下来,每家分几个。当然那时种荷花不是为了赏花,主要是为了长藕。每年秋后生产队就安排人员将泥中的藕挖出来卖掉。挖藕时特意将一些小的留在湾里,明年春天就又长出新藕了。后来随着雨量的减少,这个湾也逐渐干涸了,再后来被填平盖上了房子,这湾荷花也就彻底消失了。
第一次见到大面积的荷花是在2004年8月,到成都参加中国关工委宣传工作会议。会后,应好友之邀,顺便到彭州市游览,尽管当时已过了盛花期,但也领略了蜀水荷乡千亩荷园的独特风光。
近日到石家庄参加战友聚会,到“华北明珠”白洋淀游览,正值举办“荷花节”,粉色和白色的荷花竞相绽放在翠绿的荷叶之中,处处荷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见此美景,不由使我想起了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有人说,自从开了博,人人都成了摄影家。我也不例外,尽管摄影技术很业余,但看到美景总喜欢“咔嚓”几下。也把我在白洋淀拍的部分荷花晒一晒,敬请各位方家指教。

热点内容
百合花瓣能吃吗 发布:2025-09-16 02:31:57 浏览:334
贵港牡丹 发布:2025-09-16 02:06:56 浏览:879
魔都花艺包花束 发布:2025-09-16 01:51:17 浏览:598
盆景师父 发布:2025-09-16 01:44:35 浏览:867
茶花女的作者是谁 发布:2025-09-16 01:42:32 浏览:939
女黑侠木兰花地狱门 发布:2025-09-16 01:42:00 浏览:55
七夕节节日太多了 发布:2025-09-16 01:37:45 浏览:665
汾酒荷花酒 发布:2025-09-16 01:24:04 浏览:762
鬼盆栽神奇宝贝 发布:2025-09-16 01:22:40 浏览:622
十七的姑娘一朵花 发布:2025-09-16 01:06:36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