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冠兰花图片
❶ 金凤冠属于什么兰,什么季节开花
全称叫 九龙金凤冠
春剑 、 4-5月份开花。
❷ 兰花东方美人和金凤凰哪个品种比较好
个人觉得抄金凤凰更好一些,花色为袭黄色,花型较大,花姿优美,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养护按照春兰的养殖方法进行就行,就可旺盛生长。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
养殖春兰不要用碱性土壤,最好是选择微酸性且透气性比较好的土壤,或是用腐叶土、珍珠岩和沙土混合成透气好的培养土。
二、温度
春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6~24℃,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冬季温度最好保持微3℃-8℃,或者保证土壤里不结冰,冬季最好是放在阳光照射的位置。
三、浇水
不同时期浇水量也一样,一般在冬季可以较少浇水量,5-7天浇一次即可。而在春秋季可以2-3天浇一次。在夏季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每天可以浇1-2次。
四、施肥
养殖春兰最好使用碧卡水溶肥或专用肥,施肥时要做到薄肥勤施,为了避免出现烂根的情况,一定不要用浓肥或未腐熟的肥料。
❸ 武汉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吗木兰草原怎么样
武汉有什么地方好玩,武汉市有什么地方好玩,武汉市内有什么地方最好玩-湖北康辉国旅中北路车家岭门市提供:武汉好玩的地方,武汉市好玩的地方,武汉市内最好玩的景点推荐!
黄鹤楼
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当黄鹤新楼落成之后,它的丰姿令人振奋,是很自然的事。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有一位名叫费伟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伟,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要雄伟多了,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约20米,为4车道。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670.4米,其中正桥长1155.5米,两端引桥长51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极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桥面两侧,是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有"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极具民族气息;在大桥两端是高约35米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桥头堡的堡亭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桥头堡内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厅之中有建桥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观看、欣赏,追忆逝去的岁月,感触英雄的博大气概。
与武汉长江大桥一并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和观景平台,他们与武汉长江大桥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余吨,南面镌有毛泽东同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观景平台则是游人赏长江、看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武汉东湖海洋世界于二00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开业,建筑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整体方案从设计到内容构思,充分借鉴东南亚地区和国内大型海洋馆的建设经验,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设计施工。海洋世界引进世界各地近千个品种约一万余尾各种珍稀海洋鱼类,建有热带雨林馆、热带雨林亚马逊河、海底隧道、海底世界馆、海兽表演馆、海洋生物标本馆、科普电教馆、家庭水族生态馆以及购物中心和分布各点的休闲游览区。突显海豹海狮表演、水下巴蕾表演、人鲨共舞表演,让游客在海洋世界里尽享亚马逊雨林的神秘莫测;海底景观的深邃迷恋;海洋生物的斑斓夺目;人鲨共舞的惊心动魄;海豹、海狮献艺的憨态诙谐,并寓教于梦境般的畅游之中,使海洋世界成为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和了解海洋、走进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窗口与课堂。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1953年筹建,1963年3月定为现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馆舍占地6.4公顷,现有建筑面积9600 平方米,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新建编钟陈列馆已于1999年2月对外开放。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占地6.5公顷。地6.5公顷。
馆藏文物20余万件,含一级文物812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
在近20万件藏品中,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崛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湖北省博物馆现在的主要陈列有四个:
一为《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展示的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发掘的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墓出土的精华文物。此墓葬距今2400多年,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高,保存之好,轰动海内外。陈列分祭厅、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联襟大壶、尊盘、鉴缶;迄今仍很锋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剑形的殳;包容文字资料颇多、又系我国最早的竹简;重达2156克的特大金盏;制作方式与风格迥异于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见的珍品。尤其是乐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铜编钟,更是无价之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为《湖北古代音乐文物展览》。展示的除曾侯乙墓乐器外,还有全省各地历年来发掘和采集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古老音乐文物40余件。展品中,既有距今万余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打击乐器黄、黑陶响之类,也有别具特色的楚国彩绘石编磐、虎座鸟架鼓、律管以及唐代伎乐组合等,体现了中华古代灿烂音乐文化成就。
三为《清宫工艺品展览》。展示的是5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拨交湖北省博物馆的、原储藏于故宫宝蕴搂及其它殿的80多件奇珍工艺品。代表着我国传统工艺品瓷器、玉器、漆木、雕刻技艺的一流水平。
四为《楚天风云百年》专题陈列。以200余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图片,通过祖国腹地湖北这一侧面,展示了中华众多仁人志士,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百余年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该馆现已收藏各类文物、标本9万多件。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具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博物馆中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矛与彩绘木雕鸟兽座屏,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楚国"聘礼行迎图"漆画与楚国司法文书竹简,云梦睡虎地出上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及武昌土地堂出土的南朝青瓷仰覆莲花尊等,均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又如,隋大业四年(608年)的敦煌写经,明清书绘大师江夏派吴伟,"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仇英,松江派董其昌、陈继儒,"八大山人"朱耷,"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及张裕钊、杨守敬等诸家的墨迹,都属稀世珍品。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时十八星军旗,著名革命先烈和革命领袖恽代英、陈潭秋、施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遗物、纪念物,均异常稀珍
湖北省博物馆中,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
战国时期的越王勾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
战国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
鹿角立鹤,战国时期青铜器,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铜鼓,商代打击乐器,1977年崇阳白霓出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皮鼓形铜鼓。
馆内所藏的一级文物还有:商朝的陶鸡、大圆鼎,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十六节龙凤佩、金盏,南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朝的乐俑,明朝的金凤冠等。
馆藏有反映本省从原始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类文物、标本近20万件。在近20万件藏品中,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崛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景点门票价格: 30元,学生票(不包括研究生)15元,编钟表演另外收取10元门票。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武昌东湖路156号
归元寺
位于汉阳归元寺座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侧。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取名"归元",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即归真,就是超出生灭之界,还归于真寂本源的意思。在佛教中,归元寺属于曹洞宗(该宗系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故又称归元禅寺。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归元寺创建以来,迭经战乱,屡败屡兴。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国初年陆续所建。新中国以来,**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文物古迹,不断对归元寺进行维护修聋,使归元寺的面貌为之一新。"文化大革命"中,在周恩来的关怀和保护下,寺庙没有遭到破坏,宗教设施及珍贵文物也完好地保存下来。从1973年至今,归元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大雄宝殿、藏经阁、五百罗汉堂、大士阁、钟鼓楼、翠微亭等建筑翻修一新。1983年,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归元寺现占地面积17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现有僧人数十名,住持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法师。寺内古树参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被称为"汉西一境"。这里还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
归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分别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
珞珈山樱花
武汉大学的樱花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满枝。樱花花期仅为一周,每到落花时节,落英缤纷的樱花又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浅浅的"花毯"。每年开花时节,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磨山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 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水在她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她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种成千上万。梅花、杜鹃花、樱花、兰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仅梅花品种就达206种,梅树、梅桩2万多株,为全国之最。栽培技术与研究水平均领先全国,"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就设在磨山梅园内。优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吸引了日本陆奥银行在这里投资兴建了与日本的弘前市、美国的华盛顿并称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的磨山樱花园,美丽的樱花灿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园林经典建筑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磨山杜鹃园品种冠中南五省之首,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满山遍野花海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间享有盛誉,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飘香"之说。 磨山朱碑:朱碑耸翠主要指以朱碑亭为中心的景区、朱碑亭位于磨山第一峰顶。 背靠楚文化的区、北有天然浴场,南有13个植物专类园。是纪念朱德同志为东湖题词的纪念性建筑。1982年兴建,为二层亭廊市建筑。亭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朱碑亭"匾额。上刻有朱德亲笔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东湖有很好的自然条件,配合工业建设,一定可以建设成为劳动人民十分爱好和优美的文化区和风景区"。登亭远眺,湖港稻畦,星罗棋布,舟楫往来,帆影飘流,长江如流金闪烁,隐约可见。 楚文化旅游:楚文化旅游区沿磨山第二峰依次展开。1987年动工兴建,历时速年,现已建成开放的景点有楚城、楚市、风标、楚天台、祝融观星雕塑、离骚碑、 楚辞轩等。 常春花苑:花苑位于磨山南麓,规划兴建梅园、杜鹃园、盆景园、樱花园、水生花卉区、紫薇园共13个以观赏、科普教育为目的的专类植物园。 翠帷蕴谊:该景区位于磨山南,北望朱碑亭,东对楚文化旅游区,南临月季园,西有杜鹃园,背靠刘备郊天台。是国交流中举行植物活动的场所。
长春观
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是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
相传在古代,此地为湖汊,因多松树而称之为"松岛"。楚地崇巫,甚有影响。秦汉以后,有"先农坛"、"神祗坛"、"太极宫"之称。道书记述,老子曾游历至此,建有"老子宫"。宋代理学家朱熹来此曾作记载:按政和五礼画为四坛。
该观始建于元代,为邱处机门徒所建,以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龙门宗的创始人丘处机(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在元军南下时"一言止杀"济世救民之劝德。始称"长春观"。长春观建后屡遭兵毁,清同治二年(1863年)依明代形式重建,使"庙貌森严,回复壮观";1931年再次修缮,布局重臻完善。全观面临武珞路,背依双峰山,依山而筑,层层递进,错落有致。中为5重大殿,现存4重,依次为灵宫殿(供奉镇守山门之神王灵富)、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七真殿(供奉丘处机等七位真人)、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像)。东西4院,原为乾坤两道清修之所,现保存部分建筑,全貌正在恢复之中。
长春观是我国古老的道教丛林之一,历史悠久,道学渊源,被武汉市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市道教协会均设在观内,每逢庆典之日,举行活动,甚为壮观。现增设素餐馆和道教特色门诊各一处,为各地游人和道家信徒又添一层风趣。而且该素食观是武汉各寺院味道做的最好的一家。
长春观是武汉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古建筑群。长春观建成之后,规模恢宏,屋宇千间,道友万数,历来为道教的丛林胜地,被誉为"江楚名区,道子云集之处,黄冠皈依之所"。
地址: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
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八七"会议会址
"八七"会议会址位于汉口鄱阳街139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叛变革命,实行"宁汉合流",革命处在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此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现旧址保存完好,1978年被辟为纪念馆。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门匾。纪念馆如实再现了"八七会议"及其前后的历史。二楼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一楼辟为陈列室,展出了会议通过的《告全党党员书》等重要文件的复印件和全部会议参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简介。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是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项目重要内容。项目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是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定位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将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楚河汉街不仅是商业,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效应十分显著。“楚河”贯穿武汉中央文化区东西,是文化区的灵魂。楚河”全长2.2公里,连通东湖和沙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首个工程。
楚河汉街绘就现代“清明上河图”。楚河汉街不仅是商业,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效应十分显著。“楚河”贯穿武汉中央文化区东西,是文化区的灵魂。楚河”全长2.2公里,连通东湖和沙湖,是国务院 批准的武汉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首个工程。水面宽度40至70米,加上滨河绿化及道路宽度达到150米。滨河景观带绿树成荫、步移景换,为武汉市民提供优美的休闲场所。万达集团重金打造五艘豪华、低噪音、零排放的环保游船,用于东湖、沙湖、楚河的水上旅游观光。“汉街”商业步行街位于楚河南岸,沿河而建,总长1500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集合200多个国内外一流商家。汉街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
楚河汉街的完美结合,堪称现代“清明上河图”。
❹ 请问这兰草是不是叫金凤冠,谢谢!
这叶长叶形状像建兰中矮种帝王妃什么的(叶末端比较尖),建兰矮种金凤冠叶子较短叶尖较圆一点,不是这种尖的形状。仅供参考,也不一定对,还是要多比较比较,问问行家
❺ 有关兰花的问题,金凤凰、火凤凰是墨兰吗
兰花---天下第一香
学名:Cymbidium spp.
英名:Cymbidium
别名:兰草
科名:兰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你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粉。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春兰(C.goeringii):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蕙兰(C.faberi):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变种有送春(C.faberi var.szechuanicum)俗称丝茅脚九子兰,叶片常排成两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变种有素心建兰(C.ensifolium var.susin),包括名贵的金丝马尾、玉沉大贡、龙岩素、大凤尾素、观音素、长汀素等。
兰花种类介绍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按生态习性主要分为地生兰、气生兰、腐生兰三大类。由于地生兰大部份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兰: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寒兰: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春剑: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品种鉴别要“三看”
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一看叶形“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艺兰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艺兰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稗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艺兰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三看开品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故一代艺兰大家吴恩元言:“因种法有好歹,致开品有高下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品种鉴别真学问。对兰花品种的鉴别应辩证的看、综合的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妄下结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品。
国兰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国兰的起源与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洋兰
洋兰是相对于国兰而言的,泛指除了国兰外的兰花,其实并非全部原产西洋,常见的有:卡特兰、虎头兰、蝴蝶兰、兜兰、文心兰、万代兰、石斛等,其讲究的是花型花色,一般原产热带和半热带,多为附生,栽培需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花卉。
❻ 兰花青叶金凤凰是什么品种
兰花青叶金凤凰是春兰品种。
是春兰与豆瓣兰的自然串种,叶形态版是春兰的,有权叶关节,春兰基因重,香味是清香型,花型端庄大气,颜色艳丽,黄色代表【富贵】,花在花苞里就已经是黄色越开越黄,花杆已是越开越高出架,是个不错的春兰色花,此花由于其性状优异,现在数量非常少。
❼ 金凤凰兰花与凤凰冠兰花有什么不门了
兰花凤凰冠是要开花的,而且开的花是很好看的,兰花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
金凤凰兰花是自然串种,可在一月到三月之间开花。它属于春兰品种,是春兰与豆瓣兰的自然串种,叶子的形态类似春兰,有叶关节,香味比较清淡。它的花色会越开越黄,颜色鲜艳亮丽,花型也很端庄大气。要想花开得好、时间久,就要用心养护,在浇水、光照、修剪和施肥方面多加注意,并且还要注意防酷暑和霜降。
兰花名为“凤凰冠”,它整体略显矮小,它不是“正宗”的兰花,而是半路子出身,属于“杂交”品种。不要看出身不正,这款兰花拥有很多优点,翠绿的叶片周围环绕着一圈金丝线,可大幅度提升整体的观赏度。
“凤凰冠”的根系比较健壮,整体显示出一种苍劲挺拔的状态。更加值得骄傲的环节在于它的养护方法十分简单,就算是没有养花经验的人来养护,也不容易出现“失误”。在日常浇水环节,我建议大伙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按着这种浇水方式,此环节一定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其次就是周围的大环境,要尽量保持一个通透且散光良好的部位,这样才能加快它的生长速度。
凤凰冠这款兰花,不仅漂亮,而且还会散发出阵阵幽香,拥有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魔力”。若是有幸在家中养护一株,一定会让我们印象深刻,那种花香飘满屋的感觉,肯定让人难以忘记
❽ 金玉满堂和金凤凰是同款兰花吗
我觉得这个金玉满堂和金凤凰是同一款兰花,而且它们的品种也是比较类似的,但是这两种植物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❾ 金凤冠兰花花芽从哪里出来
金凤冠兰花花芽从土里出来。
叶芽要阳刚一些。兰花花芽和叶芽也可以从芽的颜色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