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兰花香正好
1. 开国元勋朱德中写了哪些诗
朱德元帅一生酷爱兰花,视其为“国宝”。他养兰,咏兰,留下诸多诗文名篇,如“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物华;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他常说,兰花生性高洁倔强,有自己的脾气个性,养育时要顺着它。不然,轻则不开花,重则枯黄死。他曾把自己培育的兰花名品赠送给北京中山公园、成都杜甫草堂等单位,让国人共同分享。
1961年3月3日,正是兰蕙飘香时节,朱德元帅南巡广州,来到越秀山下游赏兰苑,有感而发,随口吟出“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1962年,全中国人民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在即。朱德在江南得春兰一株,联系风起云涌的世界形势,感慨万千地咏诗一首,“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用以赞叹兰花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1963年1月初朱德元帅视察海南岛时登上尖峰岭,在雨林中采得一株名贵兰花。他喜出望外地赋诗一首,“尖峰岭上产幽兰,古木林中朽树边;多费专家勤采掇,新种移出任人观”。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对井冈山的幽兰朱德元帅更是情有独钟。解放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时,他停车崖岭拜访兰花,在山林深处采得一株,爱不释手。随行的陈奇涵将军助兴赋诗,“祖香隐长在深幽,清香吐芳自风流;三三幸会逢知遇,淑人君子美胜收”。朱德看后称妙,随即吟诵“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诗中巧用寻香万重不辞远,反衬出井冈幽兰之珍贵,因为这里的兰花浸润过革命者的鲜血。
朱德元帅为兰花而写下的诗句很多,充分表达了他对兰花的热爱,也留给后人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佳话。
2.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是什么意思
意思:世间上只有兰花的香才是最好的最醉人的;在兰花盛开的时节,版在五羊城算是最名贵权的珍品了。
出自朱德《咏兰》。
原诗: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释义:越秀公园里花草树木繁盛,百花争妍斗艳,齐齐盛开。世间上只有兰花的香才是最好的最醉人的;在兰花盛开的时节,在五羊城算是最名贵的珍品了。
(2)惟有兰花香正好扩展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历来被人们当做高洁、典雅的象征,与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君子”。
1987年在全国十大名花评选中,兰花仅次于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兰花被中国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龙岩市、台湾省宜兰市、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保山市、广东省韶关市、广东省汕头选定为市花。
3. 赞美君子兰诗句
赞美君子兰诗句有:
1.《俏美人》
--华丽凡
吾家一株君子兰,
亭亭玉立群花间。
望眼欲穿俏美人,
含苞待放魅力显。
2.《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俏美人》
--白老师
吾友一株君子兰,
含苞欲放春无限。
今日君子献情窦,
明朝华容赛天仙。
4. 咏兰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什么意思
在美喻广州
5. 形容兰花香的诗句
写兰(二首)
明 ·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6.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是怎么解释的
世间上只有兰花的香才是最好的,最醉人的;在兰花盛开的时节,在五羊城算是最名贵的珍品了。
全文
咏 兰
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五羊城是指广州,越秀公园也是在广州,五羊雕像在越秀公园
7. 朱德写的兰花诗
朱德元帅一生酷爱兰花,视其为“国宝”。他养兰,咏兰,留下诸多诗文名篇,如“版东方解冻发新芽,芳权蕊迎春见物华;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
1961年3月3日,正是兰蕙飘香时节,朱德元帅南巡广州,来到越秀山下游赏兰苑,有感而发,随口吟出“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1962年,全中国人民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在即。朱德在江南得春兰一株,联系风起云涌的世界形势,感慨万千地咏诗一首,“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1963年1月初朱德元帅视察海南岛时登上尖峰岭,在雨林中采得一株名贵兰花。他喜出望外地赋诗一首,“尖峰岭上产幽兰,古木林中朽树边;多费专家勤采掇,新种移出任人观”。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望采纳
8. 陈毅的咏兰诗的大意,至于哪首诗,看下面。
这句话的大意是:兰花生长在幽远的山谷之中,本来不为人所知,只是由于她的芬芳,寻找她的人遍布高山。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8)惟有兰花香正好扩展阅读:
陈毅主要功绩
1、黄桥战役
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黄桥战役进行时,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民党军队1.1万余人,俘虏官兵4000余名,缴获军用品甚多。
新四军伤亡900余名。这次战役,对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2、孟良崮战役
1947年4月,蒋介石在进攻延安的同时,调动40万人向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陈毅、粟裕等率领的华东人民解放军作战,歼灭国民党2万4千多人。5月上旬,国民党军复由临沂、泰安一线,分左、中、右三路向沂蒙山区进攻,压迫华东解放军退至胶东狭窄地区。
华东解放军以部分兵力分别钳制国民党的左右两翼,而以主要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即选择了冒进突悬的中路敌人,实行猛烈的围攻,经过5月13-14日的浴血战斗,陈毅率军将国民党素有“王牌师”之称的整编74师全歼于孟良崮山区,此战共毙伤俘虏国民党3万2千多人,该师师长张灵甫亦被击毙。
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后来小说《红日》的历史题材。解放军打退国民党对沂蒙山区的第二次进攻,扭转了山东战场的整个战局。7月,陈毅率军再次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三次进攻,国民党被迫西撤。
3、淮海战役(1949年)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
这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解放军经过66天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
4、上海战役(1949年)
上海战役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指挥的最艰难的战役。国民党大部分军队退集到了上海,蒋介石要求指挥这三十万军队的汤恩伯坚守六个月,等待美国人出兵救援,陈毅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已经达到了上海。
陈毅担当上海市市长;共产党军队极力将国民党调到外围阵地加以歼灭,以轻武器攻占城市,付出了重大代价,取得了胜利,前后15天时间。上海战役,除汤恩伯率5万人乘军舰撤逃外,其余15.3万人全部阵亡。
9. 唯有兰花香正好,下句
世间上只有兰抄花的香才是最好的,最醉人的;在兰花盛开的时节,在五羊城算是最名贵的珍品了。
全文
咏 兰
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五羊城是指广州,越秀公园也是在广州,五羊雕像在越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