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粗嚎秋海棠

粗嚎秋海棠

发布时间: 2022-05-23 01:12:43

㈠ 秋海棠的生态习性有哪些

多年生草本花卉,品种繁多,有的全身密被细茸毛,有的又光滑无毛。秋海棠块茎球形,茎干直立,株高大约40~70厘米,节间萌发新枝,从茎干枝节间抽生粗壮的、长生的叶柄,颜色比叶色深。叶片斜心状卵圆形,顶端渐尖形,基部斜心形,边缘呈现细波浪状,有细尖锯齿,表面有的有茸毛,色泽变异大,大部分品种的叶背和叶柄均为紫红色。秋海棠花期为8~9月,花色淡红,聚伞状花序,雌雄花同株,花后坐果,蒴果有三大翅,可作为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秋海棠原产我国,亦见于日本、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常见的有四季海棠、彩叶秋海棠、红叶秋海棠、棕叶秋海棠、竹节秋海棠、毛叶秋海棠、玻璃秋海棠、银星秋海棠、峨嵋秋海棠等。

春秋冬三季,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秋海棠,以利植株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特别是秋季,光照适宜,肥水合理,植株体内营养充分,不但花繁叶茂,还可提高植株冬季的抗寒能力。夏季要进行散射光照,否则骄阳会灼伤叶片,失去观赏价值。

秋海棠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夏季气温高于30℃,冬季气温低于15℃,植株的长势便明显减弱。冬季应把盆花放入温室,把室温控制在15~18℃,夏季要把盆花放在凉爽、荫蔽的地方。

㈡ 秋海棠花期如何管理

球根海棠是天然的喜阴盆栽花卉,喜欢遮荫和高湿。从3月末至10月都需要遮荫,勿暴露在阳光下。遮荫的设施,用30%~60%透光率的遮荫网,主要用透光率50%的遮荫。球根海棠喜欢冷凉,16℃~18.5℃的低温将达到最佳效果。玻璃温室生长季节夜间温度下降相当快,但最低温度需要维持在13℃以上。现代杂种球根海棠,叶片相当柔软,易被直射光灼伤。球根海棠基质的透气性相当重要,最好将气孔度维持在15%~20%。温室高度要求能够保证充分的通风。当植物的株形足够大时,需摘掉生长点。

球根海棠在上盆两周后,需要使用立柱来支持球根海棠的主茎。在基质中茎的背后插入60cm长的支柱,粗度1.3cm较为合适,为以后的生长提供支撑。主茎增粗很快,经常需要松动绑绳,避免伤害主茎。绑绳时要绑到节间,不可绑到节上,以防节上增粗后绳子勒进去。盆花进一步养大后,需要使用小棍来支撑侧枝。这种处理有时将持续到6月。

球根海棠栽培类型为1个主茎,带着两个侧枝。这种类型易处理,不会占用空间,花朝向一致。所有强壮的基部枝,在超过5cm~7.5cm高时去掉。主茎超过1个,花开放时,朝向不同。总体上,球根海棠的花对的方向和茎上叶尖面对的方向一致。不同主茎的花朝向或是相同或是相反。当主茎多于4个时,其花的朝向各个方向都有。每个茎上的花有120度的观赏角。这样,4朵花,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任何朝里的茎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去掉。

球根海棠的茎多汁、脆弱,5~6片叶前,应当去掉所有的花芽,直至销售前的第8周。提前8周~4周间,所有的花芽,当大于3cm直径时去掉。在销售前第4周,检查并去掉任何直径超过5厘米的花芽。包括去掉侧枝在内的生长点。以后,所有主茎和侧枝上的芽要留下,可发育成好的花。任何比这更小的花芽,将保留下来成花。留在植株上的最大的花芽(直径为3cm),需要5~6周充分开放。

花中间雄花的两边侧生有两个花芽,常为雌花,这两个侧芽应当摘掉。不要接触到雄花。侧芽去掉后,中间的雄花长得更大。雄花芽长得更大时,需要使用支柱把花头支撑起来。所有的侧枝,长到7.5cm长时,去掉其茎尖。

大部分大花球根海棠在叶腋形成花芽,花芽继续发育,最终也形成花。总体上,头4片叶,将产生侧枝同时形成花。4片叶以上叶腋将形成花,但是没有侧枝形成。大多数品种,花茎从第4到第5个叶腋长出。一株有两个侧枝的球根海棠将形成最有吸引力的盆花。事实上,开花前的花芽越大,则花可能越大。良好的光照、低温有助于延迟花的开放。

理论上,需要5~7周来形成直径3cm的花芽,使之达到最大的花径。形成花,平均需要42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花芽达到最大的所需的生长时间,品种间有差异,但主要依靠以后4周的气候。气候变凉后,5cm的花芽可能在4周内完全开放。开花前两周,每个主茎和侧枝上的生长点要去掉,将植株营养用于花芽的生长。当气候温暖和光照充足时,大的花芽将提前开,最多可提前两周。

开花两周前时,停止所有叶面肥,以避免灼伤花,形成斑点。花瓣不喜欢高湿,空气湿度需降到50%。所有颜色品种都是这样,但红色最糟,湿度大,花的边缘都将变为褐色。球根海棠的花触摸后,特别是红色花,将会留下斑点。

㈢ 铁甲秋海棠有什么药用

秋海棠可以用抄于调理月经的,月经超袭过七天之后不来属于月经不调的情况,所以你的月经超过十多天之后才来那么属于月经不调的。秋海棠可以调理月经,但是不一定会对你的这种症状有效果的。秋海棠有散淤血,调经跟止血也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的作用。

㈣ 秋海棠怎么栽培

秋海棠类花卉因品种而异,可分别采用播种、扦插和分割块根、根茎等方法繁殖。

播种球根秋海棠、四季秋海棠等容易结籽的可以播种繁殖。1~2月在温室(家庭室温低,可在3~4月)播种,宜选用新浅盆,播种前将素面沙土找平,洇透水,把种子与细沙混合均匀撒播,不必覆土,上盖玻璃,放半阴处,保持盆土湿润。室温18~21℃,约15~25天出芽。长出2~3片小叶时,可裸根分植到浅盆中,盆土用素面沙土和培养土各半混合,间距2~3厘米。待苗长到3厘米左右时,再带土坨用培养土上盆,倒盆时逐次加大盆径。

扦插繁殖通常在20℃左右的湿润环境中进行,温度超过25℃,容易腐烂。插床可用大花盆、木箱或苗床,选粗沙或蛭石效果最好。

枝插多用于竹节、银星等须根类大株秋海棠。从优良健壮的母株上剪枝条作插穗,长8~1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扦插深度为插穗长的1/3左右。插好后,上罩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空气湿度,遮荫50%~70%。用粗沙做扦插土的,每日需喷水;用蛭石等保水强的扦插土,可2~3天喷一次水。温度21~25℃,约2周可生根上盆。也可将剪好的插条下半部泡在清水中,水混浊发白时,用与原水温度相同的水更换,3周左右可以生根,用素土上盆。叶插:多用于叶片有毛的秋海棠,如毛叶秋海棠。选用健壮、成熟的叶片,每隔2~3厘米,将主叶脉用小刀划断,把叶片平铺在洗净的素沙土插床上,叶柄埋入沙中,并在叶面压一些沙粒,使叶背与沙接触贴实,注意经常喷水,保持插床湿润。温度21~25℃,约40天在叶脉横切口处会生根并长出幼苗来。另外,也可将叶子沿主叶脉切成三角形小块,垂直插入沙床中,亦可生根长出幼芽。叶插技术要求较高,成活率不高。

分割块根和根茎分割块根,如球根秋海棠,宜在早春幼芽生长以前进行,将块根分割成数块,每块带一两个芽。切口涂木炭粉或硫磺粉,待切口稍干后,再行栽植。根茎类毛叶秋海棠也在春季分根。因分割法繁殖率较低,除极好的品种外,很少应用。

㈤ 秋海棠的主要变种

单翅秋海棠Begonia grandisDry subsp.grandisvar.unialataIsmsch.
蒴果单个翅特大,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长15-17毫米,中部宽6-7毫米,顶端微急尖,上方之边呈平的,下方之边从上向下斜,其余2翅极退化呈窄檐状或几消失。花期9月,果期10月。
产四川(会理、雅安)、云南(中甸)、甘肃(文县)。生于林下潮湿处,海拔22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雅安。 中华秋海棠(原变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珠芽秋海棠(云南植物名录)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sinensis
中型草本。茎高20-40(-70)厘米,几无分枝,外形似金字塔形。叶较小,椭圆状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2(-20)厘米,宽3.5-9(-13)厘米,先端渐尖,下面色淡,偶带红色,基部心形,宽侧下延呈圆形,长0.5-4厘米,宽1.8-7厘米。花序较短,呈伞房状至圆锥状二歧聚伞花序;花小,雄蕊多数,短于2毫米,整体呈球状;花柱基部合生或微合生,有分枝,柱头呈螺旋状扭曲,稀呈U字形。蒴果具3不等大之翅。
产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甘肃(南部)、陕西、四川(东部)、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昆明一带有栽培。生于山谷阴湿岩石上、滴水的石灰岩边、疏林阴处、荒坡阴湿处以及山坡林下,海拔300-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北京西山。
刺毛中华秋海棠(变种)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puberulaIrmsch.
叶片上面被两型毛,密被极短小刺毛,毛长约0.3毫米和散生较长硬毛,毛长0.8-0.9毫米。
产湖北、四川(巫山)。生于阴湿地方,海拔12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柔毛中华秋海棠(变种)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villosaKu
叶片上面仅被柔毛,毛有时微卷。
产四川(雷波)。生于水边阴处潮湿地,海拔1200米。模式标本采自雷波。 全柱秋海棠(亚种)Begonia grandisDry subsp.holostylaIrmsch.草本。茎高(12-)20-40(-60)厘米,细弱,常不分枝。叶片三角状卵形,长度变化较大,长3-13厘米,宽2-10厘米,先端稍长渐尖,基部宽侧下延呈圆形,长0.8-3.5厘米,宽1.3-6厘米。花序呈短伞房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基部有明显膜质大苞片,下部通常有小珠芽,花较小,雄蕊较少,(15)20(-30),雄蕊柱长0.3-0.8(-1)毫米。蒴果顶端有短粗之喙,花柱不分枝,柱头头状,稀呈肾状。花期7-8月,果期9-10月。产云南(东川、富民、嵩明、中甸和丽江)、四川(木里)。生于灌丛阴湿处石上、阴湿处石灰岩石缝中、山坡常绿阔叶林下和潮湿的岩石边,海拔2200-2800米。模式标本采自木里和丽江。

㈥ 秋海棠的扦插方法!

秋海棠扦插繁殖通常在20℃左右的湿润环境中进行,温度超过25℃,容易腐烂。插床可用大花盆、木箱或苗床,选粗沙或蛭石效果最好。

枝插多用于竹节、银星等须根类大株秋海棠。从优良健壮的母株上剪枝条作插穗,长8~1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扦插深度为插穗长的1/3左右。

插好后,上罩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空气湿度,遮荫50%~70%。用粗沙做扦插土的,每日需喷水;用蛭石等保水强的扦插土,可2~3天喷一次水。温度21~25℃,约2周可生根上盆。

也可将剪好的插条下半部泡在清水中,水混浊发白时,用与原水温度相同的水更换,3周左右可以生根,用素土上盆。

叶插:多用于叶片有毛的秋海棠,如毛叶秋海棠。选用健壮、成熟的叶片,每隔2~3厘米,将主叶脉用小刀划断,把叶片平铺在洗净的素沙土插床上,叶柄埋入沙中,并在叶面压一些沙粒,使叶背与沙接触贴实,注意经常喷水,保持插床湿润。

温度21~25℃,约40天在叶脉横切口处会生根并长出幼苗来。另外,也可将叶子沿主叶脉切成三角形小块,垂直插入沙床中,亦可生根长出幼芽。叶插技术要求较高,成活率不高。

(6)粗嚎秋海棠扩展阅读

秋海棠小知识

种植秋海棠主要为了它们的叶子的形状,纹理和各种颜色而种植。 秋海棠的叶子可以裂片或复合。

顾名思义,秋海棠具有根茎。 根茎是厚茎,节间非常短。 根据物种的不同,它可能是地下,爬行或直立。

根茎的大小可以在0.18到8厘米之间变化。 大多数根茎秋海棠从中冬到晚春开花。 开花程度从一个物种到另一个物种差别很大,对生长条件很敏感。

蒙特利尔植物园的大部分根茎类物种来自美洲,但我们也有西印度群岛,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第一个毛皮叶种海棠,于1830年在墨西哥被发现。

成熟时叶子的直径可达30厘米。 在这组植物中,我们发现了秋海棠,其直立的根状茎,体积大,具有复合网状叶。 该物种原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于1822年被引入圣彼得堡植物园。

但是今天种植的根茎秋海棠并非都是在19世纪被发现的。

对于根茎秋海棠的兴趣,真正源于托马斯麦克杜格尔于1948年发现的秋海棠 。 从秋海棠开始 ,它有一些小绿叶,其主脉与两条黑带接壤,已经创造了130多个品种。

托马斯麦克道格尔是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于1973年在墨西哥探险时去世; 他定期去这个国家收获植物。 他发现了几种新的秋海棠。

在20世纪40年代,他从墨西哥带回了秋海棠在19世纪从来自洪都拉斯的植物所描述的物种,但从那时起它仍然是未知的 。 这种秋海棠具有大的复合网状绿叶,其叶柄长度可超过1米,宽度可达5厘米。 花序高度可达两米多。

1667年在蒙特利尔植物园创建了最美丽的秋海棠杂交品种之一。 在玻璃容器中生长的秋海棠有小的红葡萄酒色的叶子。这种秋海棠有大的,革质的绿色叶子,中心有一个棕色的十字形斑点。

我们还发现非洲根茎秋海棠,非常有趣,虽然它们在培养中不太普遍,例如B. quadrialata ,这种秋海棠必须在玻璃容器中生长,具有小叶子,具有天鹅绒般的上表面。 在自然环境中,它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在岩石的墙壁上。

虽然种植很差,但已经知道很长一段时间了,因为它是由JD Hooker在1811年描述的。这种非洲雨林有一种匍匐的根茎,叶子上带有绿色的叶子。亮泽。 花是淡黄色的。

另一种非常有趣的秋海棠来自亚洲i 。 在这种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和缅甸的秋海棠中,雄花和雌花被放置在不同的植物上。 在花园里,我们只有雌性植物。 它们有直立的茎,上面有闪亮的绿叶。

㈦ 虎斑秋海棠的育苗技术

砧木种子的处理
嫁接的砧木为普通海棠或山丁子,砧木种子采用种子层积处理。层积处理前,将海棠种子漂洗干净,去除杂质及瘪籽坏籽,将种子倒入干净的湿河沙中,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手缝见水不滴水为宜。选地势高燥、背阴的地方,挖一条深1米、宽0.8米、长度依据种子量而定的沟,沟底部铺上一层湿沙,沙子厚度为20厘米左右,用玉米秸做一草把,垂直插在湿沙内,一直通到地面以上20厘米作为通气孔。然后将拌好的湿沙种子混合物倒入沟内,距离地面20厘米时为止,最后盖一层湿沙并使地面成一沙丘,不要盖住通气孔,以防影响通气。我地层积处理的时间为11月6日,亩用干种量为1.5千克。沙藏期间,要检查一次湿度,以防腐烂,第二年3月即可播种。如果当年冬季温度高,早春要经常检查,发现种子露白,说明已经打破种子休眠,开始发芽。
播种
种子通过休眠期后,立即播种,一般采用条播的方式。如果想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可采用小拱棚或温室播种。播种时先将地湿透,早春水要小,以防延迟播种期。土壤水分达到黄墒时,用镐开沟,深度2厘米左右,沟底要平;播幅宽度20厘米左右、行距40厘米。撒种子要均匀,播后用平耙盖土。如果采用小拱棚育苗,播种以后用竹篾或柳树条作拱杆,拱高40厘米,盖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严。也可以平铺地膜,但要及时放风,以防烫伤芽。春季防治绒毛金龟子的为害,可用神农丹防治。
出苗后的管理及嫁接
出苗后,要及时放风,当外界晚上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时,可撤掉拱棚。撤掉拱棚后立即间苗,苗木之间的距离以8厘米左右为宜,过密的苗木带土移栽。当苗木达到6片叶子时追肥,亩施尿素15千克,施肥后浇水,中耕除草。6月海棠苗木离地面5厘米处粗度达到0.6厘米以上时,即可嫁接。因为接穗较细,一般采用带木质芽接成活率较高。嫁接后10天检查,叶柄一触即掉,说明已经成活,在接芽以上1厘米处剪砧,抹掉其他的芽,促使芽的萌发,如果没有嫁接成活,立即补接。在芽生长期间,要及时抹掉砧木的萌蘖。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锄草,防治病虫害。秋季落叶时,苗木可达1米以上,即可出圃。

㈧ 关于“秋海棠”的古诗词有哪些

1、宋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唐唐寅《题海棠美人》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3、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4、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5、清袁枚《秋海棠》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6、宋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7、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8、清曹雪芹《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9、清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10、清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㈨ 秋海棠可以通过扦插繁殖吗怎样提高扦插的成功率

扦插直接用草炭珍珠岩配好的土,把粗壮的顶芽剪下来,用甲基托布津消毒后晾干,在配好的生根剂溶液里浸泡一分钟,插到土里。之后盖上塑料布提高温度,这样便于发根。秋海棠的繁殖有播种法、扦插法、分株法三种方法,下面依题主要介绍扦插,它四季都可以扦插,但是以春季、秋季扦插最好。夏季高温多湿,又是休眠期,扦插穗容易腐烂,成活率低。也可将剪好的插条下半部泡在清水中,水混浊发白时,用与原水温度相同的水更换,3周左右可以生根,用素土上盆。

茎插繁殖在室温条件下,全年皆可进行,但以4-5月效果最好,成活率高,生根快,成活率高,叶插繁殖以夏、秋季节效果最好。当然在室温下栽培,冬季也可进行,但生根相对缓慢。四季秋海棠属于喜阳型家养绿植,因此一般都是建议阳台露养。除了炎热的夏季,其他季节秋海棠都可以都可以直接在阳台露养。

秋海棠叶片扦插施是这三种扦插中最不容易生根,但是扦插最容易的。扦插的叶片宜选择肥厚、当年、有光泽、一个枝条中间的叶片。叶片扦插和多肉比较相似,采取平插最为普遍。插好后,上罩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空气湿度,遮荫50%~70%。用粗沙做扦插土的,每日需喷水;用蛭石等保水强的扦插土,可2~3天喷一次水。温度21~25℃,约2周可生根上盆。

㈩ 秋海棠要怎么栽培管理

秋海棠的栽培,以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和腐殖土及微酸性土壤为主。每年春季最好翻盆换土一次,置于室外莳养。可用森林腐叶土3份、腐殖土3份、山泥土2份、砂质菜园土2份,并适当加入腐熟的厩肥,使土壤疏松肥沃,利于植株根系的伸长。室内莳养,可用珍珠岩、蛭石和泥炭土,充分混合,作无土栽培,定期浇灌营养液。

1.合理施肥,秋海棠喜肥,每年春季翻盆换土时,要施足基肥,如腐熟的磷、钾类肥料、干杂粪肥等,使培养土具有较高的肥力。2~4月,应根据各地的气温情况,如果植株开始萌动,宜施稀薄的淡肥,每7~10天追施一次。5~6月是秋海棠的花芽分化期,应施以磷、钾元素为主的肥料。必要时,可结合浇水增施0.1%的磷酸二氢钾,每星期施一次,促进花芽的分化和花蕾的形成,使花梗粗壮、花色鲜艳。8~9月为盛花期,这时施肥要清淡,实行浑水浇灌的方法。

无土栽培的秋海棠,主要施用营养液,4~5月,也可施一次颗粒状的复合化肥,6~7月应以促花肥为主。

2.浇水方法,秋海棠喜欢土壤干润,透气性好,空气相对湿度大的生态环境。春季浇水,以盆土稍为湿润的半墒为好。4~5月气温升高,植株生长加快,需要逐渐增加浇水量,晴天,可在每隔两天的下午4时浇水一次。夏季天气炎热,在每天傍晚浇水一次。立秋以后,3~5天浇水一次。冬季,每隔十天半月浇水一次。

热点内容
绿植行业利润 发布:2025-09-17 03:08:13 浏览:691
女司机七夕 发布:2025-09-17 03:06:54 浏览:938
一朵花老王 发布:2025-09-17 03:02:27 浏览:332
花艺毕德 发布:2025-09-17 02:39:38 浏览:949
室内花卉馆 发布:2025-09-17 02:38:25 浏览:666
七夕银杏湖 发布:2025-09-17 02:26:53 浏览:237
刀剑乱舞小说插花集 发布:2025-09-17 02:24:43 浏览:824
张植绿小武 发布:2025-09-17 02:14:30 浏览:690
小米七夕券 发布:2025-09-17 02:11:29 浏览:241
海棠和飘絮 发布:2025-09-17 02:05:49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