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香美篇
Ⅰ “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优作。
① 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春去秋来,叶落几许?庭院里的海棠树下,欢笑着曾经的白发苍苍。那些你告诉我的哲理,我只能慢慢地去理解。 一如既往的春天,空气中弥漫着海棠花古典、唯美的香气。暖暖的阳光透过碧绿的叶隙,撒到地上成了斑驳的碎片。我的回忆,再次飞回了那时那刻。 你如此爱着花花草草,一到春天,小小的院子里便盛开这姹紫嫣红的花。香气袭来,便醉了。你坐在吱吱作响的藤椅上,依旧是那颗海棠树,那时的阳光打在你的身上,尤其祥和。我悄悄拾起一片绿叶,走到你的背后,蒙上你的眼睛,然后亲切地叫上一声“爷爷”! 你摸了摸我的头发,然后半眯起眼睛,望着头顶的海棠花。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你说:“这花,迟早是要落的啊!”也许是年纪小,不懂吧! 多年后的秋天,院子里的落叶积了厚厚的一层。我躺在你曾经躺过的躺椅上,捡起一朵枯黄的花。衰败了,不再美好。春天时紫色华贵的色彩褪去了。我不理解,你为何要离去?难道你忘记了还要再看一眼海棠花的吗? “这花,终究要落的啊!”这上的落花如我的眼泪,你怎舍得离开正茁壮成长的树。理解你当时的无奈,的确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大雨滂沱的两天,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小院子。雨水肆意地打落盛开的花,而海棠花却在雨水的滋养下更加粗壮。那些美丽的花,终究要离开眷恋着的枝头,成为脚下的落红。即便是雨天,周围依然充斥那如梦幻般的海棠花香。即使摇摆着的藤椅依旧拉扯着思念,可我已经习惯了你无奈的离去,我理解了美丽的花为何终将离去! 你就如我生活的碎片,在回忆的时刻拼凑起完整的镜面,镜子里是你给过我的温馨与感动。 就像是灿烂的雨季,让思念携着童年奔跑。回忆你的点点滴滴,回味你给我的关怀。我理解,你不舍的离去;我理解,你无奈地叹息;我理解,那时你深爱的海棠花! 未来的路,我会好好地走。我想,下一个春天,海棠花还会盛开,那么,海棠树就不再孤单了。即使,还需要等待漫长的岁月…… 点评:这是一篇构思非常巧妙写心抒意的考场佳作,文章紧扣“海棠花”这一意象行文,立意深刻,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这篇作文让我们不仅想到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是这般用花点染,使得意蕴生动,优美动人。也是在花的落败的同时,暗示了“我”长大了,说明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唱响了一首自然和谐的人生之歌。全文形式新颖、独特,不仅显现出考生构思精巧,更见驾驭材料的功底。语言上的不虚夸、不做作、不矫饰,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② 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金灿灿的稻子涌动着,送来阵阵好闻的香气,让人不由陶醉。秋天又一次踱来了,我已经长大,我已经理解…… 小时候,我随奶奶到田地里插秧。那是春天,我坐在田埂上,环抱着膝,嫩嫩的小草拥着我的脚。我望着奶奶,她佝偻着身子,赤脚站在泥泞的地里,显得那样瘦小。我不明白她为何要那样急切地在这片土地上织出绿色,我不明白她为何在这样美丽的日子踏进泥地播种。奶奶的脸上却没有抱怨和愁苦,反倒有一份微微的惬意,我似有所悟,却又不明白那份惬意里掺杂了些什么。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夏天的日光晒得我喉咙口都要冒烟。我把自己小小的身子藏进那小小的树阴里,躲避那灼热的太阳光。颤动的气息里仍旧裹住了那佝偻的身躯,奶奶在田间锄草,她那样专注,汗水顺着她的银丝溜进田地里,滋润那已长到我小腿那么高的稻子。她又走到渠边,使出浑身的劲拉开闸门,让汩汩的水流灌进田地,我看到她舒了长长的一口气,眯着眼睛望着稻田,淡淡地笑了。我望着那蔫了的稻子重又焕发出绿色的蓬勃的生机,我也笑了。我好像理解了,这生命,这灼热的阳光,这美丽的夏天。 我飞快地奔走在田埂上,脚下的小草已略略发黄,秋来了。如洗的碧空纳入我的眼帘,天色蓝得让瞳仁里满是细碎的小蓝点在跳跃。奶奶在负面的秋风中挥舞着镰刀,在她身后,是一垛垛金灿灿的稻子。金黄的稻子把她的面容映得像是镀上了太阳的光辉。奶奶不言不语,眉宇间却充盈着欢愉和满足。我理解了…… 当稻子被晒好,被碾好,最后被送上餐桌时,我理解了: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呵护,需要守候,奶奶的辛劳换来秋日的丰收,换来我的生命的茁壮。我知道,理解也是一个慢慢的过程,需要去体悟那人那事,在心里慢慢酝酿。 我走在田埂上,手捧秋日的阳光低吟浅唱。我想,有些话,是不用说出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会慢慢理解,总会达到人生的秋天。 点评:小小的身影,渐渐地长大,成长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幼时的思考,逐渐地领悟,理解也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春播、夏忙、秋收,耕种的过程便是人生奋斗的过程,奶奶既是我人生道路的呵护者,更是我成长旅途的引领者,小作者将对人的理解和对人生的理解交织在一起,使文章构思非常巧妙,内涵深刻隽永。 走进那“踱”来的秋天,迎着那“负面”的秋风,捧着那“跳跃”的阳光,小作者的语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文中读者既看到了细腻的景色描写,又看到了生动的人物刻画,那季节分明的田园风光,那期望的、辛劳的、满足的奶奶,每一细节的刻画都入木三分。另外文章结构安排很是自然,首尾的呼应升华,过渡的巧妙衔接,可见小作者遣词造句行文都颇有功底。
Ⅱ 描写海棠花的诗词
朋友圈里看到一张插花的图,我最喜欢枝头上垂下一朵朵小小花苞的那种,但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后来在路边的花圃中又看到它们,才知道这花原来就是海棠。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就如清代诗人顾太清所描写的那样:“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
又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万点小蕾全部绽放,满树的淡粉色花儿簇拥在一块,宛如晓天明霞,煞是好看。海棠花以其风姿艳质赢得世人的喜爱,历代歌咏她的古诗词不胜枚举。
【宋】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写花前月下的失眠夜,意境尤美。在春风的吹拂下,烟雾慢慢升腾,海棠花香弥散在空气中,扑鼻而来。月色明亮,小院仿佛笼罩在一层薄纱中,空洞迷蒙。月亮已经从长廊的一侧转到另一侧,月色渐暗,花儿也要睡觉了吧。如此良辰美景,我却孤枕难眠啊!所以啊,我要点一根蜡烛照亮它们,多看它们一会。
这首诗没有正面描写海棠,而是从海棠花香,以及对海棠花的喜爱侧写。首两句写春风在吹,香雾在弥散,月亮在移动,月色在若隐若现,一幅动态的画面给人一种生生不息之感,这是来自对春色美好的喜悦之情。
后两句引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既是将海棠之美与杨贵妃的国色天香相提并论,又是以杨贵妃“醉颜残妆,鬓乱钗横”暗暗喻好景不长在,好花不常开。李清照词有:“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苏轼这首诗,我们是否也感受到苏轼对春逝的伤感呢?
Ⅲ 形容海棠花香的句子.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咏海棠的诗词
《留春令》
宋——晏几道
海棠风横,
醉中吹落,
香红强半.
小粉多情怨花飞,
仔细把、
残香看.
一抹浓檀秋水畔,
缕金衣新换.
鹦鹉杯深艳歌迟,
更莫放、
人肠断.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宋——刘辰翁
命薄佳人,
情钟我辈.
海棠开后心如碎.
斜风细雨不曾晴,
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
开时又背.
春寒只了房栊闭.
待他晴后得君来,
无言掩帐羞憔悴.
《海棠春》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
红映秋千院落.
归逐燕儿飞,
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
不忍频频觑著.
护取一庭春,
莫弹花间鹊.
《蝶恋花》
宋——姚云文
春到海棠花几信.
堠馆馀寒,
欲雨征衣润.
燕认杏梁栖未稳.
牡丹忽报清明近.
恨入青山连晓镜.
香雪柔酥,
应被春消尽.
绣阁深深人半醒.
烛花贴在金钗影.
《瑞鹤仙·海棠花半落》
宋——赵长卿
海棠花半落.
正蕙圃风生,
兰亭香扑.
青英暝池阁.
任翻红飞絮,
游丝穿幕.
情怀易著.
奈宿酲、
情绪正恶.
叹韶光渐改,
年华荏苒,
旧欢如许.
追念凭肩盟誓,
枕臂私言,
尽成离索.
记得忘却.
当时事,
那时约.
怕灯前月下,
得见则个,
厌厌只待窥著.
问新来、
为谁萦牵,
又还瘦削.
《满江红·问海棠花》
宋——吴潜
问海棠花,
谁留恋、
未教飘坠.
真个好,
一般标格,
聘梅奴李.
怯冷拟将苏幕护,
怕惊莫把金铃缀.
望铜梁、
玉垒正春深,
花空美.
非粉饰,
肌肤细.
非涂泽,
胭脂腻.
恐人间天上,
少其伦尔.
西子颦收初雨后,
太真浴罢微暄里.
又明朝、
杨柳插清明,
鹃归未.
《临江仙·种海棠》
宋——刘克庄
落魄长官江海客,
少年万里寻春,
而今憔悴向溪院,
断无觞咏兴,
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
等闲妆点芳尘,
他年绛雪映红云,
叮咛风与月,
记取种花人.
《卜算子·惜海棠》
宋——刘克庄
尽是手成持,
合得天饶借.
风雨于花有底雠,
著意相陵藉.
做暖逼教开,
做冷催教谢.
不负明年花下人,
只负栽花者.
《汉宫春·三和》
宋——刘克庄
酷爱名花,
本不贪妖艳,
惟赏幽姿.
乌台旧案累汝,
牵惹随司.
冰层雪积,
独伊家、
点绛凝脂.
应冷笑,
海棠醉睡,
牡丹未免丰肌.
舞殿歌台此际,
各新涂妆额,
别画宫眉.
那知有人淡泊,
不识虫儿.
春莺去也,
玉参差、
分付谁吹.
空传得,
暗香疏影,
琐窗卷了还披.
《摸鱼儿·海棠》
宋——刘克庄
甚春来、
冷烟凄雨,
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
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老,
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
石湖绝笔,
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
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
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
花共酒,
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绿叶成阴,
青苔满地,
做得异时恨.
《满江红》
宋——刘克庄
(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老子年来,
颇自许、
心肠铁石.
尚一点、
消磨未尽,
爱花成癖.
懊恼每嫌寒勒住,
丁宁莫被晴烘坼.
柰暄风烈日太无情,
如何得.
张画烛,
频频惜.
凭素手,
轻轻摘.
更几番雨过,
彩云无迹.
今夕不来花下饮,
明朝空向枝头觅.
对残红满院杜鹃啼,
添愁寂.
《满江红·海棠》
宋——刘克庄
压倒群芳,
天赋与、
十分秾艳.
娇嫩处、
有情皆惜,
无香何慊.
恰则才如针粟大,
忽然谁把胭脂染.
放迟开、
不肯婿梅花,
羞寒俭.
时易过,
春难占.
欢事薄,
才情欠.
觉芳心欲诉,
冶容微敛.
四畔人来攀折去,
一番雨有离披渐.
更那堪、
几阵夜来风,
吹千点.
《月上海棠》
宋——陆游
斜阳废苑朱门闭.
吊兴亡、
遗恨泪痕里.
淡淡宫梅,
也依然、
点酥剪水.
凝愁处,
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
折幽香、
谁与寄千里.
伫立江皋,
杳难逢、
陇头归骑.
音尘远,
楚天危楼独倚.
《月上海棠》
宋——陆游
兰房绣户厌厌病.
叹春酲、
和闷甚时醒.
燕子空归,
几曾传、
玉关边信.
伤心处,
独展团窠瑞锦.
熏笼消歇沉烟冷.
泪痕深、
展转看花影.
漫拥余香,
怎禁他、
峭寒孤枕.
西窗晓,
几声银瓶玉井.
猩红鹦绿极天巧,
叠萼重跗眩朝日.
《菩萨蛮》
宋——陆游
小院蚕眠春欲老,
新巢燕乳花如扫.
幽梦锦城西,
海棠如旧时.
当年真草草,
一棹还吴早.
题罢惜春诗,
镜中添鬓丝.
《宴山亭·海棠》
宋——王之道
微雨斑斑,
晕湿海棠,
渐觉燕脂红褪.
迟日短垣,
娇怯和风,
摇曳一成春困.
玉软酴酥,
扶不起、
晚妆慵整.
愁恨.
对佳时媚景,
可堪重省.
曾约小桃新燕,
有蜂媒蝶使,
为传芳信.
西蜀杜郎,
东坡苏老,
道也道应难尽.
一朵风流,
雅称且、
凤翘云鬓.
相映.
眉拂黛、
梅腮弄粉.
《点绛唇》
宋——王十朋
丝蕊垂垂,
嫣然一笑新妆就,
锦亭前后,
燕子来时候.
谁恨天香,
试把花枝嗅,
风微透,
细熏锦袖,
不止嘉州有.
《月上海棠·红妆艳色》
宋——姜夔
红妆艳色,
照浣花溪影,
绝代姝丽.
弄轻风、
摇荡满林罗绮.
自然富贵天姿,
都不比、
等闲桃李.
帘栊静悄,
月上正贪春睡.
长记初开日,
逞妖丽、
如与人面争媚.
过韶光一瞬,
便成流水.
对此日叹浮华,
惜芳菲、
易成憔悴.
留无计.
惟有花边尽醉.
《好事近》
宋——周紫芝
春似酒杯浓,
醉得海棠无力.
谁染玉肌丰脸,
做燕支颜色.
送春风雨最无情,
吹残也堪惜.
何似且留花住,
唤小鬟催拍.
《点绛唇·咏海棠》
元——张弘范
醉脸匀红,
向人无语夸颜色.
一枝春雪.
犹染嵬坡血.
庭院黄昏,
燕子来时节.
芳心折.
露垂香颊.
羞对开元月.
Ⅳ 头发枯黄没有活力,美多丝魔力瓶好不好用
应该有来很多妹子都苦恼过头发过于源干枯的问题,尤其洗完头几天之后,头发变得非常难看,上学的时候我还因此多了许多不雅的外号。大学有一段时间,头发被烫坏了,好长一段时间发丝变得特别脆弱、毛糙,一直掉发,坚持用护发素都不管用,在小红书看到别人说美多丝魔力瓶好用,才买了这个来改善我的发质。
觉得很有作用的,洗完头的时候坚持在头发快干的时候抹两滴在发尾上,发丝质感好很多,现在头发就是保持自然的状态,不做发型,随意披着都很有活力,看起来略带气质。
Ⅳ 可以用海棠花做哪些菜
1.海棠花炒猪肚
原料
海棠花15朵,熟白猪肚300克,猪油75克,葱头片克,番茄酱50克,黄油50克,鸡清汤100毫升,姜片5克,芫荽末25克,蒜片5克,味精2克,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将鲜海棠花取下花瓣,洗净;葱头去皮,鲜姜去皮,大蒜去皮,均切片;熟白猪肚切菱角片,放入清水锅内汆透,待用。
(2)炒锅烧热,化猪油,烧五成热时,投入葱头片、姜片、大蒜片,倒入猪肚片,煸炒后,放入番茄酱、鸡清汤、芫荽末炒匀,淋少许化猪油,撒上海棠花,出锅入盘即可。
特点与效用
猪肚软嫩,花香清芳,祛风清热。
2.猪蹄烩海棠花圆
原料
猪蹄500克,海棠花50克,面粉75克,牛肉末250克,猪油75克,姜末3克,葱头75克,面包渣25克,牛奶50毫升,面粉25克,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海棠花取瓣,洗净控水,待用。
(2)猪蹄刮去细毛后洗净,每只猪蹄斩成3块,撒上精盐和胡椒粉,用面粉拌和一下,然后将深锅烧热,用猪油把猪蹄煎黄,锅内余油沥出。
(3)再将葱头放入深锅内,加清水,要没过猪蹄块为好,大火烧开,小火烩烧至八成熟。
(4)将牛肉末、海棠花、姜末、牛奶、面包渣,搅拌均匀,做成海棠花肉圆。用热猪油将肉圆煎黄后,捞出控油,再放入猪蹄锅内,一起烩烧焖熟。
(5)肉汤过滤后,加清水、面粉、精盐、胡椒、海棠花片调好口味,浇在猪蹄海棠花圆上即可。
特点与效用
花香汁浓,浓而不腻,平肝和胃。
3.海棠花炒猪肝
原料
猪肝500克,葱头50克,鸡蛋2枚,鲜海棠花100克,奶油75克,白兰地酒50克,辣酱油25克,白糖25克,淀粉10克,鲜姜15克,味精2克,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鲜海棠花取瓣洗净,待用。
(2)鲜猪肝去筋膜,洗净擦干切薄片,放入瓷盆里加白兰地酒15克、精盐、胡椒粉、味精、葱头末、鲜姜末腌渍入味。
(3)瓷碗打入鸡蛋加少许淀粉调匀,成蛋粉糊;余下的葱头、鲜姜去皮,均切成末。
(4)炒勺烧热,油滑锅后,放入奶油,烧热,将蘸蛋粉糊的肝片,逐片煎成金黄色,断生后,捞出控油。
(5)净勺,放奶油烧热,将葱头末、姜末煸炒出香味后,倒入猪肝,烹入余下的白兰地酒、辣酱油、白糖、精盐、胡椒粉、味精,炒匀后,撒海棠花片,稍炒,出勺入盘即可。
特点与效用
芳香惹人,鲜嫩爽口,解毒生津。
4.海棠花珊瑚鱼
原料
带鱼400克,鲜海棠花50克,红干辣椒3个,黄瓜50克,水发木耳25克,白糖60克,醋15克,白葡萄酒50克,花生油250克(实耗50克),麻油25克,葱头15克,鲜姜15克,面粉1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1)鲜海棠花取下花瓣,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用。
(2)把带鱼去掉头尾,刮净白膜,去内脏,洗净,直刀切6厘米长的段,用盐、胡椒粉腌渍入味后,撒上一层面粉;干辣椒洗净,去蒂、子,切丝;黄瓜切菱形片;木耳洗净,去根,撕成小片;葱姜去皮,切丝,待用。
(3)炒锅烧热,放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时,逐段放入带鱼段,炸后捞出控油,待油温九成热时,复炸一次使鱼呈金黄色至熟,捞出控油,码入大平盘里。
(4)净锅烧热,放入麻油,用中火烧三成热时,放入辣椒丝、葱姜丝、黄瓜片和木耳片,炒匀,加入少许鸡清汤、白糖、醋、精盐、味精,烧开后,放入海棠花片,出锅,倒在炸带鱼段上即可。
5.海棠花拌鲍鱼
原料
鲜紫鲍400克,鲜海棠花100克,鞑靼沙司150克。
制作
(1)先制出鞑靼沙司:色拉油250克(生菜油),鲜鸡蛋黄2个,芥末酱15克,酸黄瓜250克,砂糖5克,辣酱油20克,醋精2克,茴香末5克,味精2克,奶油50克,精盐、白胡椒粉各适量。
取陶瓷盆1个,同抽条一起消毒,将鸡蛋黄放入盆内,加入芥末酱、砂糖、精盐,然后陆续放入色拉油,加油时,要一手持勺倒油,一手持抽条不停地搅拌,在加油时,同时倒入醋精。待搅成油酱时,把去皮、子的酸黄瓜丁放入,搅匀,接着再放入奶油、胡椒粉、茴香末、味精、辣酱油,搅和均匀,放入冰箱内冷藏室保存,待用。
(2)再将鲜紫鲍的软体部分取下后,去掉牙齿和肠子,用冷水洗净,由鲍鱼里面下刀,卷成厚1厘米的薄片,然后放在漏勺里,下开水锅里焯一下,待鲍鱼片打卷,立即捞出,以保持鲜嫩程度。
(3)鲜海棠花取瓣,洗净控干,撒入鞑靼沙司中,拌匀。
(4)鲍鱼片焯后,形如花瓣,整齐依次摆入盘中,再用勾兑好的鞑靼沙司拌渍食用。
特点与效用
鲍鱼鲜嫩,海棠花香,开胃健脾。
6.海棠花贴鱼片
原料
青鱼1条(约1000克),猪肥膘250克,鲜海棠花100克,生菜叶12片,鸡蛋3个,花椒末15克,葱末25克,醋油沙司200克,白葡萄酒200克,味精2克,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
(1)把青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控干,沿鳍切下鱼头,然后把鱼翻个身使切口处朝右,背部朝里,左手按住鱼身,右手操刀贴鱼脊椎骨片入,把鱼一剖为二,再把带脊椎骨的那半片背朝上,依上法剔除鱼椎骨。用斜刀轻轻片去肋骨,即成2片没有骨刺的鱼肉。
(2)把其中一片鱼肉朝上,用左手抓住其一头,右手持刀从鱼肉中央切入,切至鱼皮后,改为平推,换向后再抓住鱼皮,片下整块鱼片,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4块去皮骨的鱼肉和4块完整的青鱼皮。
(3)再把每一块鱼肉平片成3块豆腐干大小的鱼片,共12片鱼片。
(4)花椒炒熟,碾成末,放入瓷盆里,再放葱花、盐、胡椒粉、味精、白葡萄酒,搅拌均匀,将青鱼片放入,腌渍1小时,使其入味。
(5)鲜海棠花洗净,取瓣,泡在清水里;猪肥膘煮半熟,平片成与青鱼片大小一样的薄片,越薄越佳;把生菜叶洗净,擦干;鸡蛋打入瓷碗里,放少许水淀粉,抽打均匀,起泡。
(6)先把生菜叶逐片平铺在木板上,用腌鱼的葱椒酒汁抹匀,撒上干淀粉,抹一层糊,贴上一片青鱼片,再抹上一层蛋糊,铺一层海棠花片,再贴上肥膘肉片,然后,把菜叶子和肥膘朝外的面上,再抹上一层蛋糊。
(7)平底锅烧热,用中火,先把肥膘的一面贴在锅上,三分熟以后,翻身再烤,至八成熟后,依次取下,用刀修整齐,再把肥膘的一面重新贴在锅上,直至煎烤至金黄色,熟后出锅入盘。每片鱼上撒少许海棠花片。
(8)食用时,每份4片,醋油沙司随小碟单跟即可。
特点与效用
外脆里嫩,鱼鲜花香,祛风清热。
Ⅵ 北京市民赴“海棠花溪”之约,这般美景让你想到了什么
记忆里,只有在海棠花盛开的季节,我才感觉到与舂天真正来了。那时,海棠树郁郁葱葱,枝叶婆娑,那垂在挂在枝头的海棠花,似串串的珍珠,点缀于青枝绿叶间,风摆枝条,那静雅的花束:如串串铃铛。翩然摇曳,风情无限,颇具诗意,这是置身于都市的人无法寻求的古朴与自然。
那是我下乡的第二年春天,正是春耕播种时,一天上午正靠在一棵大树下歇气,一股淡淡的香气飘来,我用鼻子汲吮着,呵,这是什么香味?莫不是哪一位抹的化妆品吧?
忆起我初次写小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题目:我就用了《海棠之恋》做题目。也别说,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顺利,那份恬静淡雅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当时,我不禁大叹,散文竟能这样写。也许机缘巧合,后来喜欢我的几位朋友问起我:“你的小说用什么命题?”我的小说:用海棠来命题,将其书写得淋漓至尽,如痴如醉,读罢此文,感觉情味隽永。雅致之至,仿佛置身于悠悠的海棠花香之中,透着静趣,静则悠,悠则闲,令人忘忧弃烦,心境澄明,这一切也让我有了一种难以言述的海棠情结,我也常想:我写出的文字,要是能有海棠花飘香那样淡雅随意,那该有多好。
Ⅶ 描写海棠花开,刚开始的时候,继而,转眼间这三个连接词有什么作用
刚开始的时候像鲜红的樱桃,星罗棋布地布满整个树冠;继而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开着粉红色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令人产生乱枝纵横的美感;但转眼间又花团锦簇,整个树冠都变得白绒绒的,似乎看不到几片绿叶。花的颜色也由深及浅,短短的几天时间,先是从红变粉,然后由粉变白。就像有位魔术师在表演,令人称奇不已。
刚开始的时候像鲜红的樱桃,星罗棋布地布满整个树冠;继而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开着粉红色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令人产生乱枝纵横的美感;但转眼间又花团锦簇,整个树冠都变得白绒绒的,似乎看不到几片绿叶。花的颜色也由深及浅,短短的几天时间,先是从红变粉,然后由粉变白。就像有位魔术师在表演,令人称奇不已。
附原文
海棠花开的季节
2019-05-20 06:14:06阅读(中年级)订阅2019年4期收藏
刘雅利
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很多街道的两侧栽的都是海棠树,最茂盛、最灿烂的,当属我从前住过的那条街——中昌北路。
又是一年春天,几公里长的街道被海棠花装扮得分外迷人。多年来,我由于总是匆匆忙忙的,没能好好感受一下它的美,于是特意去观看这一动人美景。
海棠花的花期很短,前后也就十来天的工夫。刚开始的时候像鲜红的樱桃,星罗棋布地布满整个树冠;继而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开着粉红色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令人产生乱枝纵横的美感;但转眼间又花团锦簇,整个树冠都变得白绒绒的,似乎看不到几片绿叶。花的颜色也由深及浅,短短的几天时间,先是从红变粉,然后由粉变白。就像有位魔术师在表演,令人称奇不已。
清爽的晨风夹带着淡淡的海棠花香拂面而过,沁人心脾。宽敞的马路因为褪去白日的喧嚣而越发显得清新、幽静。两侧的海棠树笑得很美,高大的树冠上红的苞、粉的花、白的花,争奇斗艳。放眼望去,马路两侧的隔离带早已被海棠花装扮成粉雕玉砌般的长廊,成为一道格外亮丽的风景。和煦的春风里,海棠花在舞动,旁边的垂柳也伴随着翩翩起舞,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时而说说悄悄话。我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终于,我明白了苏东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心境。是啊,沐浴在春风里,徜徉于花海间,这里是海棠花的世界。它的纯洁美丽、大气优雅,的确令人心醉,令人流连忘返。
海棠花的生命很短暂,但它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却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绚丽多彩的生命过程。
Ⅷ 苏轼《海棠》的审美意蕴
当东坡遇到苏轼,就是“我”邂逅“吾”
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来到黄州才仅月余,尚寓居定慧院,一日晚饭后,百无聊赖,独自散步。他漫无目的,拄杖而行,见到撩发兴致的景观,如一丛修竹,就上前玩赏,为此不问人家与僧舍,径直上前叩响门扉。这份松弛的心境,惬意的状态,大概是苏轼伏窜黄州以来最难得的时刻。“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就在这个时候,东坡遇到苏轼,寻常的饭后散步变成一次精神历险之旅。
Ⅸ 海棠花有香味吗
有些有淡淡的清香,有些海棠几乎没有味道,【看品种】不过海棠长得挺好看的、有没有香味都无所谓啦!~~
Ⅹ 苏轼《海棠》的赏析
赏析: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
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第三句转句。诗人首先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
上面写 “月转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诗人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后是合句。
诗人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同时,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
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
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
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
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10)海棠花香美篇扩展阅读:
《海棠》原文: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当时已是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