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的诗苏
A. 苏轼的海棠诗
海棠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内妆。容
【按】这是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一作“东风…,香雾霏霏月转廊。只…,高烧银烛照红妆”
【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袅袅】风细貌
【崇光】月光或花光
【霏霏】迷蒙状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写出了海棠昏昏欲睡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表达了诗人爱花,惜花。
B. 海棠这首诗的大致诗意
海棠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C. 如何赏析苏东坡《海棠》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 楚辞· 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D. 苏轼的《海棠》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海棠》这首诗的释义如下: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E. 关于海棠的经典诗句
海棠
宋-黄庭坚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
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家园
宋-陆游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坞
宋-杨万里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细雨初怜湿翠裳,新晴特地试红妆。
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花
宋-洪适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雨濯吴妆腻,风催蜀锦裁。
自嫌生较晚,不得聘寒梅。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曾园见海棠
宋-邹浩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簇簇弄繁英,随分相逢眼自青。
一种风流似西蜀,何须心着展江亭。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
宋-黄庚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脸晕轻红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时。
杜鹃叫落花梢月,独倚东风睡不足。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家园散策二绝
宋-张侃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山容娟丽青无尽,心地宽闲乐有涯。
春讯不应梅占断,风流犹有海棠花。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雨中惜海棠花四首
宋-廖行之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点缀春容特地妍,艳妆金缕脸霞嫣。
无端风雨妒颜色,半吐芳心向晚天。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
宋-任希夷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花上问春归,岂料春风雪满枝。
应为红妆太妖艳,故施微粉着胭姻。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雨中海棠
宋-张九成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玉脆红轻不耐寒,无端风雨苦相干。
晓来试卷珠帘看,蔌蔌飞香满画栏。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惜海棠开晚
宋-程敦厚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今年春色可胜嗟,二月山中未见花。
长忆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纱。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咏海棠
宋-韩淲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撩乱蒙笼黯淡中,海棠收叶尚藏红。
燕支肯负匀妆浅,翡翠何贪剪刻工。
酒病未苏还懊恼,春愁才解易怔忡。
流芳催得年华老,又见啼莺转小丛。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美人图
明-唐寅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咏海棠
近代-袁世凯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海棠带雨湿红妆,乞护重阴昼正长。
蛱蝶不知花欲睡,飞来飞去闹春光。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如梦令-海棠
近代-潘榕
【诗词鉴赏】风流犹有海棠花,古诗词里的海棠花,娇艳无比!
窗外海棠开了。明媚韶华正好。
花艳嫁东风,荡得吟魂颠倒。
心祷。心祷。人愿与春不老。
F. 海棠诗句苏轼
东风袅(niǎo)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泛:摇动。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空蒙:一作“霏霏”。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宋代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G. 苏东坡写海棠花的诗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容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希望能帮助到你
H. 苏轼的《海棠》全诗意思是什么
清风微微的吹拂着云朵露出了淡淡的月光,花香与朦胧的雾气融合在一起而月亮已经移过院中的回廊。只是害怕这深夜花儿已经睡去,因此点燃高高的蜡烛去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样子。
I. 苏东坡的海棠诗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诗人首先刻画微风中的海棠,着意表现海棠的色彩。 “东风”就是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这句诗的意思是:微风轻拂着海棠,海棠泛出华美的光泽。一个“泛”字,写出了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中,海棠花朵闪烁不定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月下的海棠的清香。 “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的意思是说,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既然这样,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暗的夜幕里,散发幽香了。显然,此时的海棠花就如同诗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却得不到重用,真是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啊!所以,这里的空蒙幽寂的夜景描写,暗示的是诗人幽寂孤独的心理。
最妙的是三四两句。句中“恐”是担心的意思,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爱花的心理活动和依依不舍赏玩的情态;“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这两句诗被后人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爱花更惜花的感情。“巧”在诗人又以花喻己,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显然,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于黑暗中的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的写照。“只恐夜深花睡去”隐含顾影自怜的意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颓唐萎靡,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豁观、洒脱的胸襟。
综观全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J. 关于海棠的诗句
1、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宋·周紫芝《好事近》
2、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宋·王淇《春暮游小园》
3、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4、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5、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6、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7、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宋·葛胜仲《蝶恋花》
8、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宋·李弥逊《虞美人》
9、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0、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苏轼《海棠》
11、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唐寅《题海棠美人》
海棠花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北宋 ——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吴氏园海棠现代——陈寅恪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