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馅包子

荷花馅包子

发布时间: 2022-05-16 15:15:57

Ⅰ 馒头是谁发明的

馒头 《三国志》:“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后明人郎瑛《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 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集韵》:“馒头,饼也。”《正字通》:“〔焙换成饣〕〔愉换成饣〕,起面也,发酵使面轻高浮起,炊之为饼。贾公彦以酏食(酏:酒;以酒发酵)为起胶饼,胶即酵也。涪翁说,起胶饼即今之炊饼也。”“韦巨源《食单》有婆罗门轻高面,今俗笼蒸馒头发酵浮起者是也。”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南唐时,又有“字母馒头”。唐人徐坚《初学记》把馒头写作“曼头”,《梦粱录》中,又作“馒〔设换成饣〕”。《集韵》:“〔设换成饣〕音豆,与饾同,饤也”。”“饤”又作“〔月丁〕”,《玉篇》:贮食之义。《玉海》:“唐,少府监御馔,用九盘装垒,名‘九饤食’。今俗燕会,粘果列席前,曰‘看席饤坐’。古称‘饤坐’,谓饤而不食者。按《唐书·李远传》云:‘人目为钉会梨。’今以文词因袭,累积为饾饤。”这就是说,“饤”其实从“钉”来,“饾饤”是指供观觉的看席。韩愈有诗;“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可见当时馒头是作为供观赏的看席。但“饾饤”指的是点心之类,也就是把馒头列为了点心。 宋时馒头成为大学生的经常食用的点心,所以《武林旧事》中称:“羊肉馒头”、“大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大学饱诸儒,薄枝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枚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牙齿辜大嚼,流诞才合慰馋奴。” 馒头成为食用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因为其中有馅,于是就又称作“包子”。宋人王〔木永〕《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猪羊牛肉、鸡鸭鱼鹅、各种蔬菜都可作包子馅。同时仍然叫“馒头”。如《饮膳正要》中介绍的四种馒头,又都可叫包子:“仓馒头(其形如仓囤):羊肉、羊脂、葱、生姜、陈皮各切细,右件,人料物、盐、酱拌和为馅。”“鹿奶肪馒头:麂奶肪、羊屋子各切如指甲片,生姜、陈皮各切细。右件,入料物,盐拌和为馅。”“茄子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嫩茄子去穰。右件,同肉作馅,却入茄子内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此以茄子作皮,上屉蒸熟。)“剪花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右件,依法入料物,盐、酱拌馅,包馒头。用剪子剪诸般花样,蒸,用胭脂染花。”《正字通》说,馒头开首者,又叫“橐驼脐”。 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盏许,于面内跑(疑是“刨”之误)一小窠,倾入酵汁,就和一块软面,干面覆之,放温暖处。伺泛起,将四边干面加温汤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干面温水和。冬用热汤和就,不须多揉。再放片时,揉成剂则已。若揉搓,则不肥泛。其剂放软,擀作皮,包馅子。排在无风处,以袱盖。伺面性来,然后入笼床上,蒸熟为度。” 不管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这样多种馒头,并附用处:“平坐小馒头(生馅)、捻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上尔下虫〕(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明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中记:“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鹤林玉露》曰:有士人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大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绿者也。’盖其中亦有馅,为各种肉,为菜,为果,味亦咸甜各异,惟以之为点心,不视为常餐之饭。”但《清稗类钞》又把有甜馅者称“馒头”。“山药馒头者,以山药十两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两,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湿手,捏成馒头之坯,内包以豆沙或枣泥之馅,乃以水湿清洁之布,平铺蒸笼,置馒头于上而蒸之。至馒头无粘气时,则已熟透,即可食。” 清代馒头有名者,扬州的小馒头。《调鼎集》:“作馒头如胡桃大,笼蒸熟用之,每箸可夹一双,亦扬州物也。扬州发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乃高如杯碗。”《随园食单》论“千层馒头”:“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其法扬州得半,常州、无锡亦得其半。” 馒头之称谓,今天仍很混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焰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现时不管什么样的有馅的无馅的馒头,其实都距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过远。馒头的馒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换成方〕”。卢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换成方〕头。”荀氏《四时列馔传》:“春祠有〔曼字的又换成方〕头饼。” 查唐赵〔磷字换成王字旁〕《因话录》,则有另外的说法:“馒头本是蜀馔(此说,似乎在诸葛亮之前已有馒头),世传以为诸葛亮征南时以肉面像人头而为之。流传作‘馒’字,不知当时音义如何,适以欺瞒同音。孔明与马谡谋征南,有攻心战之说。至伐孟获,熟视营障,七纵而七擒之,岂于事物间有欺瞒之举,特世俗释之如此耳。”

Ⅱ 莲花白包子素馅的做法

莲花白,这个你可以放点盐腌一下,去掉水分,然后跟那个肉馅搅拌均匀,包出来的包子非常好吃

Ⅲ 连花白素包子的做法

用料:来面粉、莲花白、香干、自香菇适量、木耳适量、葱适量、花椒粉适量、白糖适量、盐适量、香油适量、生抽适量、酵母适量。

1、先准备好面粉,向面里面加水,准备开始揉面。

Ⅳ 香菇莲花菜包子的做法

用料
面粉 300克
水 150克
酵母 3克
香菇青菜馅 适量
香菇青菜素包子的做法
温水版化开酵母后倒入面粉权揉光滑,发酵至两倍大。图中一个是发酵好的一个是刚揉好的面团

发酵至两倍大,手指沾面粉在发酵好的面团中间戳个洞洞不回缩就发酵好了

发酵好的面团再加入适量的干面粉揉至发酵前的状态,干面粉我是随机抓了两小把

这次包的比较大个,均匀分成8份

用擀面杖擀成中间稍厚四周薄的面皮

包入适量的馅开始捏褶子吧,包好后排入装好凉水的蒸锅再次醒发半个小时

开火蒸到上气后在蒸10分钟即可关火,焖3分钟后开锅取出包子

香菇青菜豆干素包子开吃

Ⅳ 牛肉莲藕包子怎么做好

主料:牛肉300g,莲藕1节,面粉300g,水150g,酵母3g ,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五香粉适量,糖1小勺。
步骤:
1.面粉加水,加入酵母,一小勺糖,揉匀光滑的面团,然后放温暖处发酵,趁发酵的时候来做皮冻肉馅。
2.洗净牛肉,用刀去掉上面的脂肪,切成小段,加入1大碗水,1大勺料酒,少量的盐,入压力锅里煮焖上15分钟左右。
3.压好后,连水一起倒入料理机里打成糊状,冷藏备用。
4.冻好了以后取出来切成小块。
5.肉馅里面加入切碎的藕。
6.加入调料,盐,味精,五香粉,顺一个方向搅匀后备用。
7.将发酵好的面团均匀的分成12个小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10分钟。
8.去一个面团,擀成中间厚四边薄的面皮,包入肉馅,加2小块皮冻包好。
9.包好后入蒸锅,醒发15分钟后冷水入锅,中火蒸上15分钟左右。
小贴士:
蒸好后的包子关火后3分钟左右再揭开盖子。

Ⅵ “包子”“粽子”“馒头”的历史来历

馒头的由来

《三国演义》: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后明人郎瑛《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

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集韵》:“馒头,饼也。”《正字通》:“〔焙换成饣〕〔愉换成饣〕,起面也,发酵使面轻高浮起,炊之为饼。贾公彦以酏食(酏:酒;以酒发酵)为起胶饼,胶即酵也。涪翁说,起胶饼即今之炊饼也。”“韦巨源《食单》有婆罗门轻高面,今俗笼蒸馒头发酵浮起者是也。”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南唐时,又有“字母馒头”。唐人徐坚《初学记》把馒头写作“曼头”,《梦粱录》中,又作“馒〔设换成饣〕”。《集韵》:“〔设换成饣〕音豆,与饾同,饤也”。”“饤”又作“〔月丁〕”,《玉篇》:贮食之义。《玉海》:“唐,少府监御馔,用九盘装垒,名‘九饤食’。今俗燕会,粘果列席前,曰‘看席饤坐’。古称‘饤坐’,谓饤而不食者。按《唐书·李远传》云:‘人目为钉会梨。’今以文词因袭,累积为饾饤。”这就是说,“饤”其实从“钉”来,“饾饤”是指供观觉的看席。韩愈有诗;“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可见当时馒头是作为供观赏的看席。但“饾饤”指的是点心之类,也就是把馒头列为了点心。

宋时馒头成为大学生的经常食用的点心,所以《武林旧事》中称:“羊肉馒头”、“大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大学饱诸儒,薄枝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枚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牙齿辜大嚼,流诞才合慰馋奴。”

馒头成为食用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因为其中有馅,于是就又称作“包子”。宋人王〔木永〕《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猪羊牛肉、鸡鸭鱼鹅、各种蔬菜都可作包子馅。同时仍然叫“馒头”。如《饮膳正要》中介绍的四种馒头,又都可叫包子:“仓馒头(其形如仓囤):羊肉、羊脂、葱、生姜、陈皮各切细,右件,人料物、盐、酱拌和为馅。”“鹿奶肪馒头:麂奶肪、羊屋子各切如指甲片,生姜、陈皮各切细。右件,入料物,盐拌和为馅。”“茄子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嫩茄子去穰。右件,同肉作馅,却入茄子内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此以茄子作皮,上屉蒸熟。)“剪花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右件,依法入料物,盐、酱拌馅,包馒头。用剪子剪诸般花样,蒸,用胭脂染花。”《正字通》说,馒头开首者,又叫“橐驼脐”。

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盏许,于面内跑(疑是“刨”之误)一小窠,倾入酵汁,就和一块软面,干面覆之,放温暖处。伺泛起,将四边干面加温汤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干面温水和。冬用热汤和就,不须多揉。再放片时,揉成剂则已。若揉搓,则不肥泛。其剂放软,擀作皮,包馅子。排在无风处,以袱盖。伺面性来,然后入笼床上,蒸熟为度。”

不管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这样多种馒头,并附用处:“平坐小馒头(生馅)、捻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上尔下虫〕(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明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中记:“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鹤林玉露》曰:有士人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大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绿者也。’盖其中亦有馅,为各种肉,为菜,为果,味亦咸甜各异,惟以之为点心,不视为常餐之饭。”但《清稗类钞》又把有甜馅者称“馒头”。“山药馒头者,以山药十两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两,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湿手,捏成馒头之坯,内包以豆沙或枣泥之馅,乃以水湿清洁之布,平铺蒸笼,置馒头于上而蒸之。至馒头无粘气时,则已熟透,即可食。”

清代馒头有名者,扬州的小馒头。《调鼎集》:“作馒头如胡桃大,笼蒸熟用之,每箸可夹一双,亦扬州物也。扬州发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乃高如杯碗。”《随园食单》论“千层馒头”:“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其法扬州得半,常州、无锡亦得其半。”

馒头之称谓,今天仍很混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焰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现时不管什么样的有馅的无馅的馒头,其实都距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过远。馒头的馒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换成方〕”。卢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换成方〕头。”荀氏《四时列馔传》:“春祠有〔曼字的又换成方〕头饼。”

查唐赵〔磷字换成王字旁〕《因话录》,则有另外的说法:“馒头本是蜀馔(此说,似乎在诸葛亮之前已有馒头),世传以为诸葛亮征南时以肉面像人头而为之。流传作‘馒’字,不知当时音义如何,适以欺瞒同音。孔明与马谡谋征南,有攻心战之说。至伐孟获,熟视营障,七纵而七擒之,岂于事物间有欺瞒之举,特世俗释之如此耳。”

【粽子的由来】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467—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参考文献:http://ke..com/view/4.htm

Ⅶ 晒干的莲花白蒸包子能熟吗

当然能,最终取决于你的时间与温度的掌握,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不要急于开锅盖,大火与小火灵活使用

Ⅷ 描写肉包子美味的句子

1、素味包,荤味包,包包喜运来。你来品,他来尝,常常满富归。

2、鲜肉切丁拌嫩葱,面皮填馅上蒸笼。添柴烧水火炉旺,出屉大包香正浓。

3、先开窗、后喝汤、一口光满口香。

4、小笼包子葱饼包,水蒸烧麦豆沙包;羊肉包子水晶包,枣泥包子荷花包;黄米枣儿蒸切糕,豆沙馅儿炸油糕;闻喜煮饼草纸糕,脆麻花儿炸油条;原平事要天天看,一天不看心痒痒。

5、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

6、包荤素甜咸,包山珍海味,包天下可包之物。容喜乐欢欣,容云淡风清,容世间能容之资。

7、热气热腾油嫩包,涎水涎流口咸水。望包喜包尝口吃,吃包油香喜可口。

8、模样生来任掇弄,偏偏大肚最能容。五荤八素浑不管,还是狗不理正宗。

9、包子嫩嫩滑滑香喷喷,大家津津有味闻一闻。

10、心比馒头多一窍,七荤八味真玄妙。能工巧匠狗不理,身在红尘多逍遥。

Ⅸ 莲花白包包子用焯水吗

莲花白。包包子要焯水的。不擦水或肉馅加进去以后旋子回花溪的,所以。还会冲淡。调味料。所以说,莲花白包包子要焯水的。焯过水的莲花白拌旋子,以后。不会发息的。味道。保留在莲花北里面特别好吃。

Ⅹ 莲花馍馍做法图片大全

下面鱼儿来教你好吃好看的白莲花馒头,步骤很详细的,基本上看一遍就学会了,暂时没有时间做,那就先收藏了慢慢再做吧!
主料3人份
面粉500克
温水260克
酵母(干)5克
白糖5克
辅料
红色枸杞子适量
步骤1莲花馒头的做法大全
面粉、酵母、白糖、温水一起加入厨师机搅拌桶内,安装到位,启动4档揉成面团。我用了厨师机,懒省事儿了,也可以把面粉、水放在盆子里用手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盖子,静置发酵。夏季温度高,随便放在哪里都会很快发酵的,冬季温度低,放在暖气旁或微波炉、烤箱等密闭的环境中,放一碗热水发酵,增加温度和湿度
步骤2莲花馒头的做法图解
面团发酵到两倍大,拉开面团,里面呈密集的蜂窝状态,闻一闻味道,是发酵后的香味,没有其他异味,这样的面团就是发酵好了
步骤3莲花馒头的家常做法
案板上撒上面粉,把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案板上,排净空气,仔细揉匀。面团不软不硬最好,如果面团太软会不成型,多加点面粉揉进去就好了。老妈告诉我:蒸馒头的面团揉得越多,蒸出来的馒头就会越白、越松软。所以面团需要多揉。揉好的面团就成大小合适的剂子,擀成圆形面片,面片的大小和包子皮儿一样大小就可以了
步骤4莲花馒头的简单做法
把面片对折一下,然后再次对折一下,做两个一模一样的面片,直刀在两个面片上各切上两刀,宽窄均匀一些
步骤5莲花馒头怎么吃
取出边上最长的两片,平行摆放在一起,薄厚、大小最好一致
步骤6莲花馒头怎么做
然后把第二片放在上面,最小的两片放在最上面,要记得最小的两片两个角对着放在一起
步骤7莲花馒头怎么炒
用一根筷子从中间向稍微用点力下压下去。要注意下压的力度,小心不要把面团压断了
步骤8莲花馒头怎么煮
好了,转过来,再用两根筷子一边向下压,一边向中间收紧,这样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朵漂亮的白莲花,中间放一颗红色枸杞子,看起来更漂亮。其他的剂子也都全部照样做好
步骤9莲花馒头怎么炖
全部做好了,放进蒸屉上,静置醒发20分钟,直到馒头坯子变得又白又胖,体积比原来大了许多,看起来非常轻盈,这样就醒发好了。开火,大火蒸15分钟就好了。我用的是臻米蒸汽料理机,出热气很快,10秒钟就上汽儿,所以15分钟就可以蒸好一锅了。如果你用的是普通蒸锅,一定要记得上汽后再开始算时间,还要根据馒头坯子的大小增减时间
步骤10莲花馒头怎么煸
时间到了,关火。为了防止出锅后塌陷,关火后要再虚蒸5分钟,然后再打开盖子,这样一锅又白又松软的白莲花馒头就做好了
步骤11莲花馒头怎样煸
馒头换个新花样,教你做好吃好看的白莲花馒头,步骤详细,要收藏

热点内容
松江绿植公司 发布:2025-09-18 00:01:49 浏览:480
盆栽巨树 发布:2025-09-17 23:50:31 浏览:543
秋海棠花软 发布:2025-09-17 23:33:44 浏览:941
马兰花那英 发布:2025-09-17 23:33:28 浏览:190
蔷薇花花语是什么 发布:2025-09-17 22:33:48 浏览:913
波萝密盆栽 发布:2025-09-17 22:33:46 浏览:201
盆景栽花 发布:2025-09-17 22:28:47 浏览:292
樱花校园模拟器游戏中的游戏 发布:2025-09-17 22:26:05 浏览:533
常州樱花路 发布:2025-09-17 22:25:03 浏览:710
谈马兰花 发布:2025-09-17 22:21:38 浏览: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