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昌吉荷花

昌吉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5-15 17:58:14

① 家乡昌吉的一角人民公园,200字

你去过美丽的人民公园吗?那是一个美丽的公园。
进入人民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池荷花,池里的荷叶好像是一块蜻蜓的停机坪,又像是鱼儿的遮阳伞。绿色的叶子中间亭亭玉立着粉红色的荷花,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古代的诗人常用荷花形容那些高尚的君子。漫步在荷花池边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钓鱼乐园也很美。在水上有一个非常小的岛,一棵小树在岛上茁壮地生长着。在水中,有许多鲤鱼在绿色的水草下,自由自在地穿梭、游玩。
最美的是那美丽的百鸟园。百鸟园里有各式各样的鸟类,比如说:孔雀、鸵鸟、鸽子……在百鸟园里最壮观的就是孔雀开屏,每当孔雀开屏的时候,百鸟园外就会聚集众多的观众来看那壮观的孔雀开屏。
这就是人民公园,美丽而快乐的地方。

② 昌吉杜氏旅游景区好玩吗,都有些什么风景,有人能给我做下介绍吗

就是宣传到位,什么AAAA级旅游区,什么赏千年名花,就是湖里种了些荷花。其实就是个农家乐,可以划船,骑自行车,还有泼水的,射箭(限次数),有些水上拓展的项目套票的价格不一样,玩的项目也不一样,最贵的套票120,还不包吃住,吃住都不便宜。去过一次绝对不会再去第二次,没什么意思,要去的话一天足矣,带小孩玩还凑活吧!

③ 新疆昌吉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④ 美丽的昌吉400字作文

西湖,是我们中国无人不知的旅游景点,那里风景秀丽,是个可爱的地方。
春天,西湖边的柳树抽出了小芽,梧桐树吐出了嫩绿的叶子,香樟树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路边的花坛里,迎春花打开自己黄色的花瓣,像是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夏天,荷花开了,粉红的花芯和嫩绿的荷叶在美丽的西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随波荡漾,好看极了。
秋天,桂花开了,黄色的花瓣散发着让人陶醉的香气。桂花被秋风吹落,成群结队的桂花在空中飞舞着,好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又好像下了一场“桂花雨”,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如果你这时正好在西湖边散步,就可以捡一些干净的桂花,回家泡桂花茶,烧一只香甜可口的桂花鸭。
冬天,道路两侧堆积着一层厚厚的积雪,空中的雪花,飘落在刚开放的腊梅上,腊梅的红脸蛋被白白的雪花挡住,看起来白里透红,美极了!

⑤ 维族与回族舞蹈特点的比较

我就在回族自治州回族舞蹈根据地域的不同!特点也就不一样毕竟民族历史较短!
主要的特点就是跟所在地区的舞蹈相近,
在一点就是跳舞时男的为主女为附〈有的地区〉,
其实回族舞蹈就是近年来才发展的!他就是当地舞蹈和阿拉伯舞蹈的融合体!你的题目太大了你要写清楚你问的是那的回族舞蹈〈回族是1个宗教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就是回族了那么他的舞蹈就肯定有当地的特点所以没办法详述〉
其他的你可以参考一下材料!

《尕妹子送哥》

“尕妹子送哥” 主要流传在阜康、吉木萨尔县一带。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回族民间歌舞,一般在婚礼或其他喜庆的日子里演出。

歌舞由一男一女(男扮女装)表演。通常回族女子是不允许在分开场合进行演唱或舞蹈的,节目中如有女角均由男子来扮演。舞者自演自唱,没有伴奏。表演者都是当地有名的“唱家子”,是应邀参加或自愿前来助兴的艺人。歌舞的大意是:阿哥要出远门了,尕妹子送了一程又一程,仍然依依不舍。歌词大多以物喻情,通俗易懂,表现了回族青年男女真诚而又储蓄的恋情。

新疆地区的回族与当地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交流,形成了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舞蹈,如摇头耸肩、耸肩拧头挤眼、打响指、单双或双手抚胸行鞠躬礼等。新疆的许多回族民间艺人还经常参加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不仅会唱维吾尔民歌,还会跳维吾尔舞蹈。潜移默化的影响,反映了回族舞蹈中不仅仅是动作上的某些变化和丰富,也增加了热烈豪放的气质。
该舞由女角主跳。男角的动作简练,主要是给女角伴唱,并根据唱词内容做即兴表演,与观众交流。

《莲花落》

“莲花落”,当地回民多称“落莲花”,是回族民间歌舞中舞跳性较强的表演节目。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吉木萨尔县、米泉县等回族聚居区颇为流行,而以米泉县长山子乡、昌吉市榆树沟乡尤甚,是深受回族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之一。

回族的民间歌舞多在远离宗教中心的边远山村活动,其承传形式,只能是艺人们一代代地口传身授。回族老艺人韩生元,祖籍青海,本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生于新疆呼图壁县,七岁成为孤儿,被一个善唱河州(今甘肃临夏)“花儿”的马姓老人收留,他所表演的莲花落即由马老人处传承而来。另一位回族艺人马成英,祖籍甘肃临洮,是三代相传的花儿世家,他所掌握的莲花落也由其祖辈传承而来。而《莲花落》的曲调与流传在甘肃临夏等地的宴席曲《十绣》十分相似,很显然,《莲花落》曲调是由《十绣》发展演变而来。

《八字大开头》

“八字大开头”,回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阜康等县市的回族聚居区。多在喜庆之日于室内表演。因该舞上场、退场均迈八字步,又放在喜庆活动的开始表演,故得此名。

八字大开头的表演热烈欢快、滑稽诙谐,放在喜庆活动的开头,可起到调动众人欢快情绪的作用,并含有祝愿凡事都有一个如意开端之意,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

八字大开头是回族艺人赵德仓(生于1940年)的家传,他曾听祖辈讲,该舞最早由“小红拳”演变而来。回族男子普遍尚武,故在男子所表演的民间舞蹈中,融入武术动作技巧,或将武术套路、招式稍加变化运用到民间舞蹈中的现象是较普遍的。

《八大光棍》

“八大光棍”普流传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阜康等县市的回族聚居区,现已不多见。

据回族老艺人马占吉讲,该舞原流传于青海化隆一带,后随回族移民传入新疆,距今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舞蹈由早年结伙外出谋生的男子在劳动间隙,或夜晚群体就宿时的自娱自乐形式发展而来。因其情感表达的直露,从不在男女老少聚集的婚宴等场合表演。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表演场合不再受任何限制,舞蹈也由侧重自娱发展为侧重表演。

八大光棍的舞蹈结构形式相对稳定,多由八名中青年男子(其中四人扮女)表演。动作整齐划一,构图简练,节奏明快,情感质朴、坦露,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表现了青年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狩猎舞》

“狩猎舞”流传于米泉、阜康县一带。据回族老艺人韩生元(1921年生)、马为良(1925年生)介绍,在少年时期就看到过父辈们表演狩猎舞。而他们的祖辈都是清乾隆年间从甘肃、青海一带迁至新疆屯田的,此舞也随之传来。据此可知,该舞在新疆流传了已有二百余年。

口 弦

宁夏山区的回族妇女喜欢口弦,这是一种衔在嘴边弹奏的小乐器,有竹制和铁制两种。竹制的有3寸长,扯线弹奏。铁制的约一寸半长,以手拨勾簧,中间的勾簧里外颤动,用口腔作共鸣箱并利用口腔变化调节声的变化,形成音阶。姑娘们用这种简单小巧的乐器,传情达意、弹唱歌谣,丰富文化生活。

《天山北坡踏歌人》

舞蹈《天山北坡踏歌人》,大型回族音乐舞蹈《天山北坡踏歌人》,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采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民族特色的的回族音乐舞蹈形式,艺术地展现了昌吉人民在新世纪的火红年代,狠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争当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排头兵的豪迈气魄和“富则思源”、“富则思进”的精神风貌。

《回回女,踏足汉》

一出独特的回族舞蹈,通过恣意纵横、刚劲潇洒的舞步,表现了生活在盐亭县大兴回族自治乡的青年男女欢乐、豪迈的情景。

热点内容
黑百合猎手 发布:2025-09-18 03:31:00 浏览:350
论插花艺术txt 发布:2025-09-18 03:27:14 浏览:981
最后的玫瑰泰国电影 发布:2025-09-18 03:13:22 浏览:450
情人节公益广告 发布:2025-09-18 03:03:31 浏览:432
虎跑梅花开 发布:2025-09-18 02:53:00 浏览:772
香蕉盆栽叶蔫 发布:2025-09-18 02:36:31 浏览:461
花艺民工 发布:2025-09-18 02:34:54 浏览:807
牡丹江蔬菜 发布:2025-09-18 02:27:46 浏览:209
绿植加工工序 发布:2025-09-18 02:22:41 浏览:801
七夕轶事 发布:2025-09-18 02:20:30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