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哪个画家擅长画兰花

哪个画家擅长画兰花

发布时间: 2022-05-14 19:30:36

❶ 画国画中的兰草,根部需要遮住吗怎么处理好

没有定法
常见的兰草图,一般是不画根。因为通常兰花根植土中,不会暴露在地表。而且兰在传统文化是美好品德的象征。画家通过画兰花淡雅朴素的花和修长飘逸的叶来体现兰的典雅气质。画出根多少会破坏这种美感。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留白,或者用淡墨点胎、渲染,或者在根处画岩石和其他花草掩盖。
当然,也有例外。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宋灭之后,元朝统治者慕名请他作画,结果竟被严词拒绝。此后他画的兰花,一直都是露根的,且不着地,旁人问其故,他答曰:“国土之不存,兰根焉能着地?”借以抒发其爱国之心与亡国之痛,传为千古佳话。
所以,艺术没有定法,临摹学习阶段要根据约定俗成的套路画,等到技法成熟,可以寄情丹青的时候,就不妨主观能动地作出创新,将刻画的对象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意象。

❷ 郑燮号什么擅长画什么

郑燮(zhèngxiè),字克柔,号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卒于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郑板桥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他书画上常用的印章印文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乾隆东封书画史”,“七品官耳”等,可说是其生平的纪实。
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同情底层群众。在潍县任上的头两年,适逢山东大灾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痛景象,郑燮采取应急措施,不及申报上司批准,动用官仓粮食借贷给饥民,秋后灾情仍重,他又焚烧了所有贷券,采取以工代赈办法,修城凿池,招徕远近灾民赴工就食;责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和积粟之家平粜囤粮,使饥民得以度过灾荒。但这些措施,却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离潍县时,囊橐萧然,仅有图书数卷,百姓痛惜挽留,甚至为其立生祠。郑燮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主要是以兰竹为主。

❸ “扬州八怪”是文人画家,他们分别都是哪些人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常听到老师说“扬州八怪”“竹林七贤”,那么“扬州八怪”到底是什么呢?八怪又是哪八怪呢?

郑燮:称为八怪之首,大家可能更为熟悉的是他的号,号板桥,大家都知道郑板桥的竹子以及”胸无成竹“的典故,他怪在传奇。高翔:他更擅长画花草等,据说其晚年右手残废,全靠左手作画,令人敬佩,因此他怪在淡泊。金农:他最擅长画梅花,作品有《墨梅图》、《月华图》等。 他怪在才气。李鳝:他擅长泼墨作画,并且在画作完以后题上诗歌或者句子等,让书画看着别有意境。黄慎:他擅长人物写意,常作神仙故事,怪在他的悟性上。李方膺:擅长画梅、兰花、竹、菊花等。 汪士慎:他也是特别擅长画梅花。罗聘:画人物、佛像、山水等。

❹ 潘天寿笔下的兰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潘天寿笔下的兰构图很美,表现力超群。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兰为香草,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对象化。古往今来,书画家以兰花为题材,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

诗、书、画、印俱佳的潘天寿,也非常锺情于写兰草,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潘天寿的绘画,上承南宋马远、夏圭,近取石涛的苍浑、朱耷的奇崛冷逸。尤其是朱耷的超俗风貌,更与潘天寿的气质相宜,因而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他于近代画家中唯取吴昌硕,令吴昌硕发出了“天惊地怪见落笔”的感叹。但潘天寿不满足于对古人的吸收,而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创立了自己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

潘天寿 墨兰图

中国画中的大虚大实,大疏大密,是为求画面的清楚明豁,主体之点突出。所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画家作画只要着眼于一丛兰花,除此再无任何杂草峻石,背景一片虚空,令兰之姿态更为清楚、突出,给人极为深刻的视觉印象。而在兰的表现中,墨色之浓淡变化,也显示出虚实的互相衬托。

中国画讲究气脉,既画面上的形体或空白所标示和贯穿起来的脉络走势、感觉趋向。画中气脉布置得好,就能统领全局,使画面整体而有变化。潘天寿作画,往往用一些大的曲折回环,力图在有限的画面上让气脉运行最长的路线。这一幅兰花中,兰叶整体呈上升姿态,但并不是单调的直线向上,而有曲折迂回,这样既显示兰叶迎风摇曳的灵动之姿,又可将气机包裹在画面中,加强自身的圆满性。

❺ 水墨画中谁画的兰草最好

朱耷的兰花画得好。抄 朱耷在创作上他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三百年来,凡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清代张庚评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他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他的书法具有劲健秀畅的气格。篆刻形体古朴,独成格局。
朱耷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又自辟蹊径。他的花鸟画,远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画风和宋文人画家的兰竹墨梅,也受明林良、吕纪、陆治的技法影响,尤致意青藤白阳的粗放画风。

❻ 中国现代画家,谁画兰草最有名

清代,郑板桥,明代徐谓,现代霍春阳.

❼ 谁的兰花画的最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代浙江美院教授-卢坤峰(花鸟画家,擅画兰竹)

❽ 古代 梅兰竹菊 画家

宋代杨无咎,善画墨梅,南宋郑所南,画兰花,赵孟坚,画梅兰竹:元代柯久思,画菊;郑板桥,梅兰竹菊等

❾ 郑板桥画了那么多竹子、兰花,为何他不爱画梅花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到扬州之前住在苏州。他在苏州城的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当时在桃花巷的西头,画家吕子敬也开了一家画寓。吕擅长画梅花,并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

郑板桥来到苏州后,只画竹子,山石,就是不画梅花。而且若有人请郑画梅花时,他总是笑道:“我画的梅花比吕先生差远了。走吧,我领你去找吕先生求画去。”

板桥精通书画,推辞生意,不画梅花不是因为梅花画得不好,而是要与邻友善。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处处出风头,为他人着想更是一种气度和修养的表现。

❿ 做为清代画家的任都,他的笔调是怎样的

任都(1840-1896),原名润,浙江山阴人(今绍兴)。父亲任声鹤是一位民间画家。老大任熊,老二任熏,是著名画家。任伯年的画源于民简逸术。他十分重视继承传统,综合各流派的优势,吸收西方绘画的素描和着色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丰富、新颖生动的绘画风格。任都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擅长肖像创作。

1、人物画:

在人物画的早期,他向萧云聪、陈洪绶、费晓楼、任熊等学习,仕都的工笔画接近费晓楼,大了陈洪绶雄伟的人物画手法,而装饰性的街华岩究任颐样。之后,他练习铅笔素描,变得又快又容易。

19世纪80年代,任都的创作达到顶峰。扩大了创作范围,以晦涩的方式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厚的感。上世纪90年代,作品数量众多,在意识形态方面没有超过80年代。他们的艺术技巧娴熟,大胆而通俗,尤其是花鸟画,达到了“画得完美”的目的。

热点内容
黑百合猎手 发布:2025-09-18 03:31:00 浏览:350
论插花艺术txt 发布:2025-09-18 03:27:14 浏览:981
最后的玫瑰泰国电影 发布:2025-09-18 03:13:22 浏览:450
情人节公益广告 发布:2025-09-18 03:03:31 浏览:432
虎跑梅花开 发布:2025-09-18 02:53:00 浏览:772
香蕉盆栽叶蔫 发布:2025-09-18 02:36:31 浏览:461
花艺民工 发布:2025-09-18 02:34:54 浏览:807
牡丹江蔬菜 发布:2025-09-18 02:27:46 浏览:209
绿植加工工序 发布:2025-09-18 02:22:41 浏览:801
七夕轶事 发布:2025-09-18 02:20:30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