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七月兰花别名

七月兰花别名

发布时间: 2022-05-14 06:02:15

『壹』 古人对兰花的别称有哪些

古人对兰花的别称:国香、古香、香祖、王者香、第一香、心馨、轻重香、秀质、幽客、待女、高标、灵根、与善人居、馨烈侯、引凤雏、丹颖、朱蕤、红荣、幽色、被径、如美人、紫翘、晴芬、继落梅、秋芳、滋九畹、树百亩、空谷仙子、 香祖。

(1)七月兰花别名扩展阅读:

兰花的种植环境

要选择一个比较温暖的环境来种植它,这样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具体来说,最好选在3-4月份,气温回升到15℃以上的时候,再进行种植。种植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强光,不要在烈日下进行种植,在室内有明亮光线的位置进行种植即可。

『贰』 七月开花的是什么兰花值钱吗

7月开花的是建兰。
建兰的价钱一般来说是比较大众的。
要说值钱,夏皇梅内100-200 每苗吧,红月也算不容错的。
再高一点的国魂,赤诚,墨宝,这个价钱浮动较大,一般也还是在1000内吧。
一盆几万以上的建兰应该是一些最近开发的新品吧。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叁』 荷花满池放,荷月是我国农历哪月的别称

一月的别名:正月、二月、孟月、端月、孟春、征月、渡边一树乐师、新郑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历法,始于夏朝。这就是人们过去所说的“夏历”的由来。夏历就是阴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阴历。因此,中国传统的一月是夏历的第一个月。一年从第一个月的立春开始。正月有新年,过年的习俗是折柳枝放在水瓶里,所以正月也叫“刘悦”。正月是春天的第一个月,所以也叫孟春芝、新郑、孟玥。随着天气变暖,人们很容易犯困,所以也被称为“睡在月亮上”。三月桃花羞,桃月是三月的花名。四月别名:于岳、怀岳、夏梦、殷悦、岳梅、初夏、正阳、麦岳、何晴岳。夏历四月入夏,故四月为夏梦月、初夏月、正阳月。小麦在农历四月成熟,这被称为小麦月。

冬天,草长出新芽。谭跃是十一月的花名。十二月别名:土月、腊月、董纪、木东、董灿、去年冬天、冰月、燕月、晚年、岳梅十二月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滴水成冰。所以也叫燕月和冰月。这是一年的结束,所以这是黄昏、黄昏和冬天的月份。腊月是祭祀的月份,“腊”是“猎”的旧称。这个月祭祖祭鬼,用的贡品是“腊”。现代人所说的腊肉,其实是古代人为腊月祭祀准备的祭品。

『肆』 十二个月份的别名是什么如六月又称荷月

1、一月

别名:正月、陬月、孟月、端月、孟春、征月、华月、新正

我们现在已知的历法,大约从夏朝开始。这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夏历”的由来。夏历是农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阴历。

因此,中国传统的一月也就是夏历的正月。一年的起始从正月里的立春开始。正月里有新年,过新年时的习俗是折柳枝放置在水瓶中,所以正月也称“柳月”。正月为春之首月,所以又称为孟春之月、新正之月、孟月。

2、二月

别名:杏月、仲春、令月、如月、丽月、酣月

二月春来,为仲春之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二月杏花已开,故又称杏月。

3、三月

别名:寐月、桃月、李月、蚕月、桐月、季月、晓春、莺月、樱笋、桃浪

夏历三月又称暮春、季春之月。三月桃花开,李花弄,花海一片,莺飞草长。所以又叫莺月、桃浪、李月、樱笋之月。天气变暖,人容易犯困,所以又称寐月。

三月桃花粉面羞,桃月是三月的花名。

4、四月

别名:余月、槐月、孟夏、阴月、梅月、初夏、正阳、麦月、清和月

夏历四月即进入夏季,所以四月是孟夏、初夏、正阳之月。

农历四月麦子成熟,四月便称麦月。

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所以四月又叫梅月。

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槐月是四月的花名。

5、五月

别名:皋月、仲夏、榴月、蒲月、郁蒸、天中

农历五月排行夏季之中,故称仲夏之月。

《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五月又称为皋月。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到了这个月份,石榴花盛开。所以五月又称榴月。五月榴花红似火,是它的花名。

6、六月

别名:季夏、荷月、伏月、焦月、暑月、精阳、且月、晚夏、暮夏、杪夏

《易·系辞》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六月是夏末之月,又称暮夏、季夏、杪夏之月。

六月三伏,烈日当空。植物在太阳之下无精打采,惟荷花亭亭玉立,因而六月又称伏月、焦月、荷月。

六月白天长,黑夜短,天亮的早。所以又称旦月、精阳之月。

7、七月

别名: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兰月、凉月、瓜月、初秋、早秋、桐月、肇秋

从七月开始就进入秋天了。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孟秋、早秋、肇秋之月。《尔雅》说七月为相,所以叫相月。

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月。

七月第一个七日,是两个“七”字的巧合,所以有“七巧节”之说。七月初七,上天的牛郎星织女星最为明亮,带给相思的男女无穷的想象。又有巧月之说。

七月凤仙节节开。凤仙花开,所以凤月是七月的花名。

8、八月

别名: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秩、仲商

《尔雅》:八月为壮。故称八月为壮月。

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故称桂月。

八月十五,乃秋季的正中,所以是仲秋、中秋之月。

9、九月

别名:季秋、穷秋、杪秋、玄月、菊月

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故称季秋、穷秋、杪秋之月。

农历九月,落叶纷纷,但见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

10、十月

别名:孟冬、阳春、良月、初冬、寒月、开冬、正阳月

进入十月,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所以十月成为孟冬之月。也叫初冬。

十月白露为霜,所以又称露月。这个月中,芙蓉花开却又显出小阳春的景象,所以又叫阳月、小阳春。

十月,天气转寒,故称寒月。

11、十一月

别名:冬月、仲冬、畅月、葭月、辜月

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月,又称仲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意思是:冬季的第二月又叫畅月,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葭月是农历十一月的美称。因为冬月里葭草才会吐出“绿头”,所以十一月称之为葭月。

冬月葭草发新芽。葭月,是十一月的花名。

12、十二月

别名:涂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冰月、严月、暮岁、梅月

十二月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滴水成冰。所以又称严月、冰月。

是一年的尽头,故为暮岁、暮冬、季冬之月。

腊月为祭祀之月,“腊”即“猎”的旧称,到了这个月,要祭祀先人和鬼神,所用的贡品即为“腊”。现代人所说的腊肉,其实就是古代人为了腊月祭祀而准备的牺牲之物。

『伍』 从一月到十二月的别称都是什么

我国对农历月份除了数字顺序的正常称呼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别称。

七月别称相月,“相”是“引导、向导”之意,此时阴气渐渐强盛,遂导引而升。

八月别称壮月,“壮”即“强壮、强大”,此时阴气大盛,因此而称之为壮月。

九月别称玄月,“玄”就是黑色,九月阴气物毕尽,阴气侵寒,其色皆黑,故称之为“玄月”。

十月别称阳月,此月纯是阴气用事,于是嫌其无阳,故以“阳”名之,加以匡正,又叫“小阳春”。

十一月别称辜月,“辜”与“故旧”之“故”同义,十一月阳气复生,正欲革除故旧以更新。

十二月别称涂月,“涂”同“除”,即“去”也,意思是一年将要终结。

『陆』 十二个月的别称或美称

1、一月:柳月

正月的时候,人们通常习惯将银柳插在瓶头,故正月也称为柳月。

2、二月:仲春

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

3、三月:桃月

桃月是指农历三月,又称季月、晚春、暮春、季春、蚕月。 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9、九月:菊月

农历九月是菊花开放的时期,古人称之为"菊月"。

10、十月:露月

指农历十月,因秋去冬来的十月,露水多生而得名。

11、十一月:仲冬

仲冬,也称中冬,指的是冬季第二个月,即子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对应农历十一月。

12、十二月:岁终

岁终指年底,一年快完的时候,因为十二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所得叫做岁终。

『柒』 兰花的古代雅称

兰花从古至今都深受人喜爱,因此别称也很多。有九畹,九畹花,兰苕,国香,幽兰,服媚,芳兰,侍女,古香等等。古人用兰花来形容温婉,温纯,贤德的女性,也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和友情。别名。《采兰杂志》:“兰待女子因种则香,故名侍女。侍女花,宜男草,是绝对也。”

第一香

《广群芳谱》:“兰无偶,称为第一香。”

古香

兰的别名。兰以清香文静,古朴雅洁而著称,故有此说。元 萨都刺《兰皋曲》:“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

国香

语出《左传 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人因称兰花为国香。宋 黄庭坚《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宋 张炎《清平乐》:“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宋 杨泽民《浣溪沙》:“一径栽培九畹成,丛生幽谷兔欹倾。……馥郁国香难可拟,纷纭俗眼不须惊。”

静姿

喻兰花幽静娴雅的姿容。宋 杨万里《蕙花初开》:“灯梦得幽馥,月写传静姿。”

九兰

指兰草。语出《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唐 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谈丛散馥,韫余气于九兰;笔海流涛,骇洪波于八水。”

九畹

《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 注:“十二亩曰畹。”一说,田三十亩曰畹。后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唐 杨炯《幽兰赋》:“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元 张昱《赵松雪墨兰》:“玉庐墨妙世无同,九畹高情更所工。”明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五更飞梦环巫峡,九畹招魂费楚词。”清 秋瑾《兰花》:“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九畹花

指兰花。清 陈维崧《采桑子·题兰花小册》:“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花。”

孩儿菊

兰的一种。元 方回《订兰说》:“古之兰,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儿菊者。”元 方回《秋日古兰花》:“绿叶梢头紫粟攒,《离骚》经里古秋兰。时人误唤孩儿菊,惟有诗翁解细看。”

红荣

喻兰花。唐 李白《赠友人三首》:“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蕙兰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花,色黄绿,有香味,庭园栽植,可供观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晋 阮籍《咏怀》:“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晋 陆机《鳖赋》:“咀蕙兰之芳荄,翳华藕之垂房。”宋 邹浩《四柏赋》:“蕙兰馥郁乎亭槛,锦绮焜煌乎涂泥。”

兰黄

兰花。以其蕊黄,故称。三国 曹丕《秋胡行》:“府折兰黄,仰结桂枝。”

兰英

兰花。汉 王逸《九思·悯上》:“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唐 崔日用《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汉 枚乘《七发》:“兰英之酒,酌以涤口。”谓同兰花一样香美之酒。后因以借指美酒。唐 上官昭容《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媚世

兰花别名。谓其清香四溢,悦人媚世,故称。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兰》:“《退居录》:‘兰,一名媚世。’”

女兰

指兰花。兰性温纯,颇女性化,故称。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兰草》:“《淮南子》云:男子种壮,美而不芳,则兰须女子种之,女兰之称,或因乎此。”

十步

唐 韩伯庸《幽兰赋》:“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薄秋风而香盈十步,凡皓露则花飞三田。”元 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则花飞九畹。”故以“十步”作为兰的别称。

水香

泽兰的别名。宋 洪刍《香谱·兰香》:“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泽兰》:“吴普《本草》一名水香,陶氏云亦名都梁,今俗通呼为孩儿菊,则其与兰草为一物二种,尤可证矣。”

王者香

汉 蔡邕《琴操·猗兰操》:“〔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后因称兰花为“王者香”。清 孔尚任《庚辰元日题翁岩求兰谱》:“百花头上春正月,王者香传第一枝。”

心馨

兰的馥香沁人心脾,舒畅愉悦,故谓兰为“心馨”。元 郝经《幽兰诗》:“猗兰郁幽姿,心馨忘目悦。”

馨烈侯

《清异录》:“唐保大二年,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令取沪溪美土为馨烈侯拥培之具。”于是“馨烈侯”成了兰花的一个雅号。

『捌』 一年12个月的名称 我只知道四月孟夏 六月季暑 七月兰秋 八月桂秋几个 求全部!

四月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暑、七月兰秋、八月桂秋、九月青女、十月孟冬 一.农历月份的别称:1、农历一月 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正月:正阳之月。 A、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B、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 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C、献春:《魏书·乐志》:“自献春被旨,赐令博采经传,更制金石。” 《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春。”D、太簇: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太簇,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清黄宗羲《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E、肇春:([zhào] :1.开始,初始:~始。~生。~端。~基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A、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B、令月:指夏历二月。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二月曰仲阳,曰令月。”C、大壮:《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D、花朝: 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据明末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1597—1679)在《陶庵梦忆》中所记载:“西湖 香市,始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即所谓‘百花生日’)。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传说此日为百花之神生日。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与八月十五的中秋,分别称为“花朝”与“月夕”。E、竹秋:宋·赞宁《笋谱》:“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二月》:“二月为竹秋。”3、农历三月:暮春、晚春、季春、桃月、蚕月、花月、姑洗、杪春、竹秋A、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B、蚕月:夏历三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C、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春末,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 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D、杪春:miǎo chūn 暮春。 唐 李端 《送友人游江东》诗:“ 江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E、姑洗: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第五为姑洗。4、农历四月:乏月、槐月、梅月、初夏、孟夏、夏首、麦序、A、乏月:农历四月的别称。其时青黄不接,故名。《太平御览》卷二二引《四时纂要》:“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B、初夏: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又称孟夏。唐 孙逖《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诗:“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升》:“时值初夏,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天柱峯绝顶。”C、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四月: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D、梅月:.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 前蜀 贯休 《寄王涤》诗:“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南唐 李廷珪 《藏墨诀》诗:“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5、农历五月:仲夏、端阳月、榴月、蒲月、皋月、恶月、蕤宾、鸣蜩、芒种、吹喜月A、仲夏: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阴历五月份。《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北齐书·方伎传·宋景业》:“还至并 , 显祖令景业筮,遇《乾》之《鼎》。 景业 曰:‘《乾》为君,天也。《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鼎》,五月卦也。宜以仲夏吉辰御天受禅。’” B、皋月:皋,同高。谓五月阴生,欲自下而上,故称皋月C、蒲月(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D、榴月: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E、恶月 (古代迷信对五月之称。《太平御览》二二东汉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F、郁蒸: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G、蕤宾: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合称律吕。蕤宾属阳律。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 .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 晋·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H、.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水浒传·第十三回》:“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I、鸣蜩:诗经·豳风》中《七月》里写得可真是准:“五月鸣蜩”。字库里还真有这个字:蜩(tiao条)。鸣蜩:蝉鸣叫。蜩:蝉。有意思。K、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6、农历六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溽暑、A、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伏月”或“荷月”。B、溽(rù)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7、农历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七夕月、巧月、初商、孟商、女郎花月、文月、夷则、兰秋、兰月、A、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B、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C、兰月:七月兰花清香溢,又称兰月。指农历的七月,因许多品种的兰花在七月吐芳,馨香无比故得名D、夷则: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夷则为其一也。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又,奇数各律又称为“律”,偶数各律称为“吕”总称为“六律”,“六吕”,或简称为“正律”,乃对其半调(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8、农历八月:仲秋、秋半、秋高、清秋、正秋、桂月、桂秋、获月、壮月、秋风月、仲商、雁来月、月见月、叶月、红染月、爽月、A、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人们争相吟颂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实了。B、商吕:在民间,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商吕。C、壮月:指农历八月。《尔雅·释天》:“八月为壮。” 郝懿行 义疏:“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金石萃编·唐阿史那忠碑》:“我壮月以控弦,候朔风以鸣镝。” 9、农历九月:菊月、授衣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残秋、凉秋、素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霜序、青女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A、青女月:《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后以“青女月”借指秋月。 唐 杜审言 《重九日宴江阴》诗:“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B、朽月,中国古代对农历九月的一种别称。 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C、玄月:夏历九月的别称。《国语·越语下》:“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 韦昭注:“《尔雅》曰:‘九月为玄。’” 晋·郭璞 《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 《纂要》曰:“九月季秋……亦曰玄月。”D、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到了农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那婀娜多姿、热烈怒放的菊花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E、授衣月:.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马瑞辰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10、农历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神无月、拾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A、阳月: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B、阴月:十月叫成“阴月”的理由据说是源自古代阴阳学说,十月要“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之。” C、小阳春:中国在较长时间里, 使用的“夏历”, 是把十一月作为一年之开始,叫“阳”, 习惯上,把十一月叫“小阳春”。 我国有些地方把这时节的气候叫做“十月小阳春”的习惯,指的是立冬至小雪节令这段时间,一些果树会开二次花,呈现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 D、应钟是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应之。应钟与十月相应。E吉月:指正月。《后汉书·马融传》:“乘舆乃以吉月之阳朔,登於疏镂之金路。” 李贤 注:“阳朔,十月朔也。”按, 汉 初以十月为岁首。。《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何晏 集解引 孔曰:“吉月,月朔也。” 邢昺 疏:“‘吉月,月朔也’者,以《诗》云‘二月初吉’,《周礼》云:‘正月之吉’,皆谓朔日,故知此吉月谓朔日也。”11、农历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 A、辜月: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纳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阴生,欲革故取新也。” 冬月:冬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B、畅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12、农历十二月:腊月、除月、涂月、严月、殷正、清祀、星回节、嘉平月、冰月、地正月、二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大吕A、腊月: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梅花吐幽香,又称腊月。腊月是农历十二月,因在十二月里要摘腊祭,这种称呼在秦朝时就已家喻户晓了。B、除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除月、暮节、暮岁、穷稔、穷纪。” C、涂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 俞樾 《群经平议·尔雅二》:“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辜之言故,涂之言除也。一岁至此将除去故旧而更新矣,是以十一月谓之故,十二月谓之除也。”D、严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冬》:“《山堂肆考》:严月,季冬之月也。” E、冰月:冬季。《晏子春秋·谏下四》:“ 景公 令兵抟治,当臈冰月之间而寒,民多冻馁,而功不成。”《晏子春秋·谏下十三》:“古圣人制衣服也,冬轻而暖,夏轻而凊,今金玉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F、殷正:.殷历正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亦为殷历的代称。G、清祀:古代十二月腊祭的别称。始于 殷 ,后代因循未改。H、星回节:“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玖』 各农历月的简称

1、1月——正月、端月

是一年的开始。农历正月是中国传统节日较多的一个月份。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五,过破五,接财神,正月十五元宵节。

2、2月——如月、卯月

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又有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著夹钟、仲钟、仲阳、 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 竹秋、花朝的称呼。

3、3月——辰月、季春、桃月、桐月、蚕月

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诞辰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4、4月——孟夏、阴月、梅月

农历四月,农历第四个月份(如果之前没有闰月),一般进入夏季,气温回暖,槐夏,孟夏,建巳之月(蛇月),律中中吕。

5、5月——仲夏、中夏

农历五月,即一年中第五个月,最主要的节日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为仲夏之月。午,中夏之位,后天八卦离卦正南。

6、6月——季夏、伏月、暑月

夏天在中国农历六月进入了尾声,热浪袭袭、谷风阵阵、蝉鸣不止、莲叶田田。在六月中的人们希望送走酷暑,迎来凉秋。这一月,中国民间节日有天贶节,观莲节等。

7、7月——兰月

七月兰花清香溢,又称兰月。指农历的七月,因许多品种的兰花在七月吐芳,馨香无比故得名。七月另有巧月、瓜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等美名。

8、8月——仲秋、桂月、鸡月

农历八月,农历一年中第八个月份(如果之前没有闰月),仲秋,桂月,建酉之月(鸡月),律中南吕。

9、9月——闰9月、闰月

如果农历一年中有两个9月,则第二个9月叫“闰9月”。闰九月为较罕见闰月。

闰9月年份的下一年是春节最晚的年份,因为在8月及8月后闰月的年份的春节日期一般在1月31日或2月1日。

10、10月——猪月

农历十月,农历一年中的第十个月份(如果之前没有闰月),已进入冬天,初冬、孟冬,建亥之月(猪月),律中应钟。秦以建亥之月为岁首。

11、11月——冬月

农历十一月,也称“冬月”,是农历一年中第十一个月份(如果之前没有闰月),仲冬,建子之月(鼠月),律中黄钟。

12、12月——腊月

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

『拾』 农历七月开的兰花是什么兰

建兰,也叫四季兰,每年的6---10月开花。建兰最大的特点是有概率一年内多次开花

热点内容
七夕你为什么单身 发布:2025-09-18 04:38:39 浏览:627
樱花班的日文 发布:2025-09-18 04:37:58 浏览:789
铜梁玫瑰花节 发布:2025-09-18 04:21:16 浏览:220
玫瑰花怎么拼 发布:2025-09-18 04:20:31 浏览:697
樱花浪漫语句 发布:2025-09-18 04:15:23 浏览:106
印象百合 发布:2025-09-18 04:03:09 浏览:344
盆栽铁丝 发布:2025-09-18 03:57:32 浏览:400
黑百合猎手 发布:2025-09-18 03:31:00 浏览:350
论插花艺术txt 发布:2025-09-18 03:27:14 浏览:981
最后的玫瑰泰国电影 发布:2025-09-18 03:13:22 浏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