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兰花
『壹』 牛舌头怎么做好吃些
材料:牛舌150克,洋葱半个,咖喱粉、干辣椒、
做法:
1、先把牛舌切成块,洋葱切丝。
2、用油将牛烧舌到外表变颜色,起锅。洋葱用油炒熟。
3、将炒过的牛舌洋葱放入锅内,放如300毫升水,大火煮开之后改小火煮5分钟。放入咖喱粉、辣椒、盐再煮。如果还有喜欢的蔬菜也可以放进去乱煮的,建议放西兰花。注意,从放入咖喱开始要不停的搅动。
4、煮到汤汁呈粘稠状态,就可以了!
『贰』 哪些植物有感情
对于你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所有的植物都有感情。
当你在植物的身旁吵架时,植物的电波会发生波动,就像人类在惊恐时会紧张一样。
下面有几个例子,很有趣:
【1】在 1966年 2月的一天上午,有位名叫巴克斯特的美国情报专家,正在给庭院花草浇水时,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古怪的念头,也许是经常与间谍、情报打交道的原因,他竟异想天开地把测谎仪器的电极,绑到一株天南星科植物的叶片上,想测试一下,水从根部到叶子上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测谎仪上显示出的曲线图形,居然与人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很相似。难道植物也有情绪?如果有,它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呢?这个推测太大胆了,但它也有可能成为科学上的待解之谜。于是,巴克斯特决心通过进一步研究来寻找答案。
巴克斯特做的第一步,就是改装了一台记录测量仪,并将它与植物相连。接着,他想用火去烧叶子,就在他刚刚划着火柴的一瞬间,记录仪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手持火柴的巴克斯特还没有靠近植物,记录仪上的指针便产生剧烈摆动,甚至超出了记录纸的边缘。毫无疑问,这表明植物已出现了恐惧心理。后来他又重复多次划着火柴,但都没有真正去烧灼植物,结果十分有趣,植物仿佛有所感觉,这仅仅是空洞的威胁,对自己不会有伤害。于是,用同样的方法再也不能使植物感到恐惧了,记录仪上反映出的曲线也变得越来越平直。
后来,巴克斯特又设计了另一个实验,他把几只活海虾丢入沸腾的开水中,这时。安放在房问的植物为上陷入训骰度的刺激之中,试验多次,每次都得到同样的反应。
巴克斯特是个非常谨慎细心的人,他为了排除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人为干扰,用一种新设计的仪器,自动地把海虾投入沸水。同时,他在三间房子里各安放一株植物,让它们与仪器的电极相连,然后锁上门,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到第二天,他去看试验结果,发现每当海虾被投入沸水6秒~7秒钟后,植物的活动曲线便急剧上升。根据这些,巴克斯特指出,海虾的死亡引起植物的剧烈曲线反应,决不是偶然现象,几乎可以肯定,植物和动物之间能够交往,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间也能发生交往。
巴克斯特的发现引起了植物学界的巨大震动,但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的怀疑,有的反对。其中有位坚定的反对者是美国科学家麦克,他根本不相信植物会有感情。为了寻找反驳和批评的可靠证据,麦克也做了很多实验。可有趣的是,他在得到实验结果后,态度一下子来了个大转变,由怀疑变成了支持,这是因为他在实验中发现,当植物被撕下一片叶子后,会产生明显的反应,而且植物还会对他干“坏事”和做“好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于是麦克大胆提出,植物具备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植物会思考,会体察人的各种感情。他甚至认为,可以按照不同植物的“性格”对植物进行分类,就像心理学家对人进行分类一样。
【2】不久之后,前苏联科学家维克多又做了一个更有趣的实验:他先用催眠术控制一个人的感情,并在附近放上一盆植物,然后用一个脑电仪,把人的手与植物叶子连接起来。当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维克多开始说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让接受试验的人感到高兴或悲伤。结果,有趣的现象发生了:植物和人不仅在脑电仪上产生类似的图像反应,更使人惊奇的是,当处于睡眠状态的人高兴时,植物便竖起叶子,舞动花瓣;当维克多在描述冬天寒冷,使试验者浑身发抖时,植物的叶片也会瑟瑟发抖;如果试验者感情表现为悲伤,植物也出现相应的变化,浑身的叶片沮丧地低头垂下。
一连串神奇的新发现,使科学家们越来越着迷。假如植物确实有丰富的感情,那么它也应该像人类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感情的影响。我们知道,精神生活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对于有些病人,精神的安慰,诙谐的笑语,往往能起到比药物更有效的作用。科学家由此而得到启发,想试一试精神生活对植物究竟有多少影响。
【3】1973年5月,加拿大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每天对离营做10分钟的超声波处理,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高产量。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史密斯,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20天后,每天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要比不听音乐的高出四分之一。这些实验证明,植物的确有活跃的“精神生活”,轻松的音乐能使植物感到快乐,促使它们茁壮成长;相反,喧闹的噪音会引起植物的烦恼,使生长速度减慢。有些“精神脆弱”的植物,在严重的噪音袭击下,甚至枯萎死去。
怎么样,植物也是有感情的,所以,好好对待植物吧!
『叁』 浙江兰溪有什么特色小吃啊
1、兰溪小萝卜。兰溪小萝卜”是兰溪的地方品种,原产于兰溪市云山街道十里亭、黄湓、陈店等沿江一带。“兰溪小萝卜”有两个品系,一是板叶,又称“牛舌头”“枇杷叶”;二是花叶,又称“兰溪花叶”。该品种皮色洁白、组织致密、皮薄,是一个理想腌制加工品种。
2、穆坞枇杷。穆坞位于女埠极北角的山坞之中,古称慕坞源,宋理宗御书“慕坞”二字,故名。穆坞种植枇杷已近百年历史。2009年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穆坞村也获得了“华东枇杷第一村的”的称号。
3、游埠酥饼。八婺酥饼数兰溪,兰溪酥饼看游埠。游埠酥饼是能拴住你的味蕾,它兼容了八婺酥饼的香脆等诸多特点,最奇特的是游埠酥饼里放的猪油干和野菜丝,趁热咬一口,满嘴流油,齿颊生香,味道妙不可言。
4、兰庆鸡蛋馃。兰庆鸡蛋馃选料制作:肉十分讲究、葱要粗细均匀、皮要擀溥、收口之处尤见功夫,最好掌握在一张纸那么厚,火候更是关键,煎出的鸡蛋馃外表通体金黄,皮又溥又脆内陷却是鲜嫩滑口。
5、兰溪杨梅。兰溪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兰溪市有6.5万亩杨梅林,主栽品种有荸荠种、东魁、木叶梅等。
主要分布于47省道兰浦公路沿线的云山、香溪、马涧、柏社等镇乡(街道)的黄土坡地及山坞坡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五十里杨梅长廊”。2008年,兰溪被评为“中国杨梅之乡”。
6、余粮山大红柿。余粮山村已有300多年的柿子种植历史,有“红柿之乡”的美誉。几年前,村里成立了山野大红柿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余粮山”商标。通过几年培育,“余粮山”已是省名牌产品,多次获省、市农产品金奖。
『肆』 植物有感情吗
植物有没有感情?这是一个经验命题,不能先验地否定或者肯定。 但按一般对“感情”一词的理解,现有的证据表明植物没有感情。声称的“有感情”,基本上源于一顶流传甚广的伪科学实验。
(补充:九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工程、第十八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美术片、大型科普动画系列故事片《蓝猫淘气3000问》(100集,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7-88479-004-1)中的第21集照抄了巴克斯特的伪科学实验,完全肯定植物有感情。以这种形式向广大青少年普及科学,实在不妥。这一科学传播案例印证了CSC的一个说法:传播什么与怎样传播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两个问题。前一方面不搞清楚,忙于后者可能南辕北辙。
顺便一说,我购买了一套百集《蓝猫淘气3000问》,发现这些“科普片”制作极为粗糙,配音也不好,更要紧的是画面不连续、跳跃过强,看几分钟眼睛就十分疲劳。)
沈阳一套地学丛书中的一本谈到植物的感情,女作家的描写竟与“李大师”的描述相似,原来都是道听途说。
现摘录《转*法*轮》第八讲中“采气”一节中相关段落,给大家看看。[1]李大师说的事,并不新鲜,而且可以说老掉了牙,又是讲那个搞测谎测试的所做的“实验”。
《转*法*轮》说:“我们告诉大家,树也是有生命的,不但有生命,还具备着很高的思维活动。”
“美国有个人专门搞电子研究,教人使用测谎仪。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将测谎仪的两极接在了一株牛舌兰花上,然后往花的根部浇水,之后他发现测谎仪的电子笔急速地画出一种曲线来。这种曲线正好和人的大脑在极短时间内产生一种兴奋、高兴时的曲线相同。他当时吃了一惊,植物怎么有感情呢!他几乎想上大街上喊:植物是有感情的。由于受这件事情的启发,紧接着他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做了许许多多的实验。”
这里的叙述与我评论的中国的另一本植物科普书中讲的同类故事差不多,差别在于,李大师把“龙舌兰”变成了“牛舌兰”!即把“龙”变成了“牛”。“牛舌兰”(爵床科的一个属)和“牛舌草”(紫草科的一个属)都是有的,但不是那个实验提到的植物。
接下去,李大师讲了植物能够从5个人中排除其中的4个,准确识别出来“践踏”它的那个学生。李的结论是,植物有思维有感情,“某些方面似乎超出我们今天的人。”
“有一天他把测谎仪接到一棵植物上,然后他想:搞个什么试验呢?我拿火烧它的叶子,看看有什么反应。他就这样一想,还没等烧呢,那电子笔就急速地画出一种曲线,就是人在喊救命时才能画出来的一种曲线来。这种超感功能,过去叫他心通,是人的潜能、本能,可是今天的人类都在退化,你还得重新修炼。”
李大师这一段讲述的植物故事别的书上也讲过。但后一部分关于“他心通”却是他加上的。关于“退化”,柯云路在《人体-宇宙学》一书中倒是有类似说法,但没说植物。
李又说:“各个国家的植物学家都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国家也在搞,这已经不是什么迷信的东西。”不知李先生说的是何时的事。在美国,的确有一段时间,人们因为怀疑那个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而做了一些对比实验,但都没有重现声称的结果。中国的情况呢?有一天,我给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打过一个电话咨询“植物感情”一类事情,回答是,他们不清楚是否有人在做,他们说龙舌兰等植物不可能具有感情。
李讲的这段故事在《转*法*轮》中并不特别,不过是他随便讲讲,用来宣传他的“高层次理论”。但要说李完全编造,也不准确。
还有一部《绿色魔术:植物的故事》,是这样转述这则瞎话的:“有一次,巴克斯特走进了纽约的时代广场,那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他随时记录下他进行各种活动的具体时间,比如他跑步、走路、下台阶的时间,甚至把他同卖报纸的人吵嘴的时间也记录下来,而在此同时他又让自己的同事记录下实验室内他精心培育过的三株植物在那段时间里做出的反应。结果发现他的情绪发生变化时,那三株植物也同时发生了变化,这就说明植物与培育它们的园丁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情感共鸣。”[2] 这段叙述中“时代广场”是误传,我印象中纽约没有什么时代广场,只有“时报”广场,那“时报”指的是《纽约时报》。不过,“阳光卫视”也一再讲纽约的“时代”广场。
再看一段:“后来巴克斯特又用海虾进行实验,他在三个房间里各摆放了一盆植物,而且都接上了测试电极,然后在一个随意选定的时间里用自动装置杀死了海虾,结果这些植物同时都表现了强烈反应。看来它们还真有点‘人道主义精神’呢。”[3]
不管动机如何,对这类有关植物感觉、感受性和意识的描述,我却是高度怀疑的。其中的人物我猜是指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多年前我就知道他。此人1968年在《国际超心理学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声称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有记忆力,有类似动物的感觉能力。1974年6月ASPP(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学学会)一次会议期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皮卡德(B.G.Pickard)组织了一个讨论会,描述了一个独立的可控的实验,试图复现巴先生的实验,结果不成功。[4]1975年1月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一个会议上巴氏与部分反对者E.L.Gasteiger和J.M.Kmetz面对面试图重复巴先生的实验,也没有成功。后来一系列实验也如此。
《绿色魔术:植物的故事》接着说:“接好电极以后,他把龙舌兰的一片叶子浸到恒温的热咖啡杯子中,这时记录仪的指针不动;过了几分钟,他在心里想了一下,要把接受电极的那片叶子烧掉。这时候他的头脑中出现了燃烧的景象,就在他要去拿火柴的时候,记录仪的图纸上出现一长串向上运行的图案。其实他根本没有移动,只是在心里想了想而已,难道龙舌兰猜出了他的心思?……后来巴克斯特又假装着要烧掉这片叶子,但这时的图纸上什么反应也没有。哎,这棵龙舌兰居然还能猜出人们的心理活动呢。”
看来,这植物有很高的“智能”,那神奇的植物就有测谎能力,比沈昌大师的“想像的理论”还玄。
植物科普书中经常出现有关巴氏实验的说法,却少有植物学家站出来澄清。人们喜欢讲和听离奇的故事,而不愿意听取对离谱故事的揭露。《文摘旬刊》摘编了《科学博览》上一则类似的故事:某人摘了3片榆树叶放在床边的一个碟子中。他集中思想,注视其中的两片,劝勉它们活下去,而不理剩下的一片。一周后剩下的那片枯死了,而“发过功”的两片仍然青绿着。据说后来他又与海芋属植物进行情感交流,而海芋还能对心怀歹意的心理学家表现反感。[5]这些耸听的叙述都没有确凿的根据,无法重复,属于一厢情愿。
我们喜欢植物,却没有必须编造植物与人相似的特别故事。植物因为是植物自身而得到或者理应得到人们的尊敬,完全不必因为看起来像我们人类而身价高起来。[6] 人其实有时并不高贵。
我们不知道植物一般地是否有感情,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巴氏等实验声称的那种感情。
-----------------------------
[1]见《转*法*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267-270页。其中268-269两页讲的全是植物有感情这件事。
[2]文朴编译,《绿色魔术:植物的故事》,团结出版社,2001年,第304-305页。
[3]引文同上,第305页。
[4]参见《科学》,189(1975):478-80。
[5] 见《文摘旬刊》,2001年9月14日。原载《科学博览》2001年9期。
[6] 植物与人无所谓谁更高贵。人是我们的同类,有时人可贵。但是,对于有些人,对于破坏自然的人,其德性远不如植物,如果植物造福于人类算作其美德的话。
『伍』 牛舌兰花叶子为什么发软
缺少营养,光照
『陆』 牛舌兰花有什么用处,有没有毒擦在伤口上有没有副作用
你好!牛舌头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牛舌头草学名叫车前草,因为它喜欢生长在路边的缘故。车马怎么践踏,它都能在路边生长。你用它檫伤口可以止血消毒的,但是,如果有肾虚和阳气下陷的人就不要直接用为好,再见!
『柒』 兰溪有什么特产
兰溪十大特产
第一名:兰溪杨梅
兰溪杨梅是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的特产。兰溪马涧杨梅品质优良,果大核小,甜酸适口,紫黑乌亮,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果胶、脂肪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兰溪是中国杨梅之乡,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全市现有杨梅面积6.5万亩,其中商品梅面积6万亩,09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1.26亿元。主栽品种有荸荠种、东魁、木叶梅等,
第二名:兰溪小萝卜
兰溪小萝卜是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的特产。兰溪小萝卜以其个小、色白、脆嫩、味美等特点赢得市场的青睐,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先后荣获第四届华东农交会金奖和2003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兰溪小萝卜,原产地在兰溪云山街道黄湓村、十里亭村、陈店村一带,距今有近千年种植历史。兰溪小萝卜”是兰溪的地方品种,有两个品系,一是板叶,又称“牛舌头”“枇杷叶”;二是花叶,
第三名:余粮山大红柿
余粮山大红柿是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黄店镇余粮山村的特产。余粮山大红柿果形大小适中,早熟、色泽鲜红艳丽,果肉柔软爽口,是涩柿中淀粉含量最低、鲜食最为宜人的品种。黄店镇地处兰溪西北部甘溪河谷小盆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十分适宜大红柿等农产品的生产。黄店镇是兰溪大红柿的主产区,以余粮山村为核心的大红柿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余粮山”牌兰溪大红柿系地方优良品种,其果形大小适中,
第四名:兰溪鸡子馃
兰溪鸡子馃鸡子馃也1蛋饼,金华各地均有摊店制作出售,而以兰溪鸡子馃最为著名。一只猪油、瘦肉和葱馅的油煎饼中,灌入一只打碎调味的鸡蛋,熟后各馅结成整体,入口醇香鲜美,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城镇居民则多作夜宵点心食用。特点:形态丰满,色泽金黄,蛋香扑鼻,鲜美可口。推荐店:兰溪老屠鸡子馃店的还比较正宗,
第五名:里山杨梅
里山杨梅金华市域内永康、义乌、兰溪等地都盛产杨梅,其中以兰溪里山杨梅为最著名。兰溪北山马涧、石渠、大塘、姚塘下、柏社一带俗称里山,盛产杨梅。清光绪《兰溪县志》记载:“杨梅穆澄源产者佳”,“源口产者尤佳”。穆澄源和源口,即今石渠乡的两个行政村。里山杨梅,因产地故名。它果大汁玉,味甜微酸,食后有回味,品质佳胜,
第六名:土索面
土索面土索面俗称(长寿面)产于金华地区兰溪市白露山下“土面之乡”下潘。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明朱元璋带兵路宿女埠真教寺,夜食此面,开胃增食,消烦安神,龙颜大悦,故而得名。至明成化年间,大教育家章枫山致仕回乡,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为尽地主之宜,以索面飨来客,客食之赞不绝口。本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然清香,口感纯正,特点柔、滑、韧、软、细、淡、鲜,是老少皆宜,
第七名:新世纪汤圆
今年47岁的吴素仙做汤圆已做了7年,她做的新世纪汤圆用料讲究,清香可口,在顾客中享有一定美誉吴素仙说,她母亲有一手好厨艺,她自小就受到熏陶。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嫁在农家,而汤圆是兰溪农家最传统的点心了,也是她最拿手的。用同样的原料,她做出来的味道就是要比人家鲜美些7年前她到城里来开店,专卖汤圆,后来又添了水饺汤圆馅采用传统原料,豆腐干,肉是少不了的,再加上落汤青或萝卜或笋或芹菜,
第八名:游埠酥饼
刚出炉的游埠酥饼是又酥又脆香喷喷,咬一口真是齿颊留香。如今游埠酥饼不仅飘香本地,而且名声在外,不少游埠人就是靠着出门在外做酥饼赚了钱的婺酥饼数兰溪,兰溪酥饼看游埠。游埠酥饼是能拴住你的味蕾,它兼容了八婺酥饼的香脆等诸多特点,最奇特的是游埠酥饼里放的猪油干和野菜丝,趁热咬一口,满嘴流油,齿颊生香,味道妙不可言。对于朱敏男夫妇来是说,他们4年前便来兰城做酥饼了,
第九名:兰庆鸡蛋馃
兰庆鸡蛋馃选料制作:肉十分讲究、葱要粗细均匀、皮要擀溥、收口之处尤见功夫,最好掌握在一张纸那么厚,火候更是关健,煎出的鸡蛋馃外表通体金黄,皮又溥又脆内陷却是鲜嫩滑口。擀皮,摊上一层肉陷再包上清翠的小葱,将压扁的馃子放入油锅中,接着敲碎鸡蛋,倒入碗中,再加上兰庆鸡蛋馃特殊调味品搅拌几下,然后,用筷子轻轻地在馃子上开一个小洞,将搅拌好的鸡蛋顺着筷子倒入馃内,一滴不漏,油煎片刻,
第十名:兰溪兰花
产品名称:兰溪兰花产品产地:浙江兰溪产品特性:四季开花,色香俱绝,惹人喜爱,叶长而狭,花序有鞘状苞片,有的直立,有的倒垂,花朵清雅芳香产品历史:兰花,为兰溪市花,史载明武宗皇帝在游江南时曾慕名专程到兰荫山欣赏兰花。产品简介:东阳种茶已有1100多年历史,“东阳春芽”名茶在唐代即负盛名,为朝廷贡品。天坛牌特级珠茶,在1984年西班牙马德里第二十三届国际食品评选大会上获金奖。
『捌』 植物有感情吗
植物有感情!
"在1966年2月2日前,我从来都没想过会涉足生物感应领域的研究..."
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美国测谎专家。年少即热衷于催眠,二次大战后为美国中情局(CIA)延揽,从事催眠相关活动;1966年巴克斯特偶然发现了植物的特殊感应能力。这个发现改变了他的一生,让他投入了全新的研究领域——生物的全域性通讯(Biocommunication)。
巴克斯特和他的试验 视频下载 (5.1M 强烈推荐)
新加坡育出可与人交流植物
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学生3月7日表示,他们已经对一棵植物进行了基因方面的改造,培育出了一种可以与主人进行交流的植物。当植物感觉“口渴”时,就会通过发光的方式将这一信息传达给主人。
据路透社3月7日报道,具体做法是将一种从水母体内提取的可令物体发出绿色荧光基因转移到该植物内。这样植物在缺水“口渴”时会立即变得“闪闪发光”,可以运用这些学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共同研制的一种光学感应装置观测植物是否发光。
“我的植物是有感情的!”
在有关生命的研究领域里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巴克斯特在过去的60多年里,一直在从事生物感应能力的观测和实验,他已经涉及到当代意识研究领域里的一些真空地带。
在1959年,巴赫斯特在纽约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测谎仪的专门培训和实验,并成立了当时的全美第一所教授使用测谎仪的学校。
测谎仪是根据人皮肤中的电阻变化而绘出的图线,来表达人的情绪变化状态。测谎仪的1/3部份是肤电反应器,用图线来反应人的情绪变化等。
1966年2月2日早晨7点左右,巴赫斯特在他的纽约实验室里,在给牛舌兰浇水的时候,发现了它类似人的情绪反应,进而对植物原始感应进行了历史性的实验观测。
他回忆说,我在给植物浇水,是一盆牛舌兰花。我想利用测谎设备测量它的电阻变化,还能测量出它的肤电感应。因为当水份到达叶尖时,夹在电极中间的叶子的导电性能会增强,我想我将看到画出的曲线会呈现向上的趋势。可是出乎意料,在浇水后,曲线的趋势却呈现着不断向下,我把指标移到了上端,曲线连续向下滑。
我得到了一幅标准的呈现向下的肤电图。如果是肤电反应,我们会解释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波动,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恢复。整个这个图曲线形状,显示了牛舌兰花和人相同的情绪反应,我当时真是吃了一惊。
随后我又做了另外的试验,得到了一个高质量的观察。他说,当时我不知道怎样能使那颗植物感到害怕,我不能和植物讲话,没办法和植物讲话。
我的头脑里突然闪出一念:我知道怎麽做,我要用火烧它的叶子。当时电极联着一片叶子。当时我只是动了一念,我要烧掉那片叶子。这一念头刚一出来,指标立即做出了剧烈的反应,一下子摆到了图表的顶端,显示了连续性的激烈波动,就仿佛用火柴真正在烧它的叶子,显示出植物极度的恐惧。
巴克斯特说:在那一瞬间,我没有碰那个植物,我离它大约15英尺,离仪器大约5英尺的距离,唯一的举动就是我的大脑里闪出一念:我要用火烧它的叶子,只是想象,因为我不吸烟,没有火柴,只是一种意向。当这个想法一产生,仪器指标一下子滑划到顶端,我相信,它当时知道了我在想什麽。
我差点儿在早晨八点钟跑到外面的大街上--纽约的时代广场大喊:“我的植物是有感情的!”。
这次观测对我,一个在科学领域里涉足很久的人震动很大,对我后天教育是很大的挑战。
生物的这种原始超感功能,远远早于任何后天形成的能力。有些人认为人类曾一度有过这种本能,可人类现在通过这种本能的现象反过来在研究它。不管是否有人承认它,植物是具有一种心理特征的感应能力,是能与人类进行某种双向性的生物交流的。
今年已81岁的巴赫斯特现住在美国加州SAN DIEGO。那颗具有历史意义的植物,现在在SAN DEIGO的实验室里已长得触及天棚那麽高。天花板已拿掉了几块。巴赫斯特说:每次拿掉一片天花板,它都要长高一英尺左右,即使他们出远门,不在办公室里,因为它的生长好象不受人的限制。
『玖』 叶子像牛舌头 开的蝴蝶形状的花是什么花
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除了具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用外,还有生长和光合作用。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