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蝉羽

兰花蝉羽

发布时间: 2022-05-11 08:51:59

㈠ 每年的一月叫(正月)那么二月到十二月都叫什么月呢

一月:正月、端月、元月、初月、嘉月、开岁、新正、隅月、孟月、始春、元春、陬月

二月:杏月、丽月、花月、柳月、仲春、酣春、艳春、芳春、如月、早春

三月:桃月、蚕月、莺月、暮月、鹂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绸月

四月:梅月、麦月、清和、初夏、桐夏、余月、桃月、孟夏、纯月

五月:榴月、蒲月、仲夏、飘香、皋月、郁月

六月:荷月、玉绳、且月、伏月、季夏、焦月、 署月、 精阳、 溽暑、 季暑

七月:瓜月、巧月、砧月、兰秋、新秋、银磺、飞星、相月、霜月、孟秋、桐月

八月:莹月、虹月、吟秋、鸦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壮月

九月:菊月、苔月、琼月、霜序、三秋、霜秋、季秋、 暮商、朽月、玄月

十月:露月、良月、孟冬、霜华、阳月

十一月:仲冬、寒艳、畅月、蒹月、葭月、龙潜月、辜月、葭月

十二月:腊月、冰月、严月、除月、残霜天、星回、嘉平、季冬、嘉平、穷节



(1)兰花蝉羽扩展阅读:

月份的来源——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㈡ 十二个月份的别名是什么如六月又称荷月

1、一月

别名:正月、陬月、孟月、端月、孟春、征月、华月、新正

我们现在已知的历法,大约从夏朝开始。这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夏历”的由来。夏历是农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阴历。

因此,中国传统的一月也就是夏历的正月。一年的起始从正月里的立春开始。正月里有新年,过新年时的习俗是折柳枝放置在水瓶中,所以正月也称“柳月”。正月为春之首月,所以又称为孟春之月、新正之月、孟月。

2、二月

别名:杏月、仲春、令月、如月、丽月、酣月

二月春来,为仲春之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二月杏花已开,故又称杏月。

3、三月

别名:寐月、桃月、李月、蚕月、桐月、季月、晓春、莺月、樱笋、桃浪

夏历三月又称暮春、季春之月。三月桃花开,李花弄,花海一片,莺飞草长。所以又叫莺月、桃浪、李月、樱笋之月。天气变暖,人容易犯困,所以又称寐月。

三月桃花粉面羞,桃月是三月的花名。

4、四月

别名:余月、槐月、孟夏、阴月、梅月、初夏、正阳、麦月、清和月

夏历四月即进入夏季,所以四月是孟夏、初夏、正阳之月。

农历四月麦子成熟,四月便称麦月。

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所以四月又叫梅月。

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槐月是四月的花名。

5、五月

别名:皋月、仲夏、榴月、蒲月、郁蒸、天中

农历五月排行夏季之中,故称仲夏之月。

《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五月又称为皋月。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到了这个月份,石榴花盛开。所以五月又称榴月。五月榴花红似火,是它的花名。

6、六月

别名:季夏、荷月、伏月、焦月、暑月、精阳、且月、晚夏、暮夏、杪夏

《易·系辞》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六月是夏末之月,又称暮夏、季夏、杪夏之月。

六月三伏,烈日当空。植物在太阳之下无精打采,惟荷花亭亭玉立,因而六月又称伏月、焦月、荷月。

六月白天长,黑夜短,天亮的早。所以又称旦月、精阳之月。

7、七月

别名: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兰月、凉月、瓜月、初秋、早秋、桐月、肇秋

从七月开始就进入秋天了。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孟秋、早秋、肇秋之月。《尔雅》说七月为相,所以叫相月。

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月。

七月第一个七日,是两个“七”字的巧合,所以有“七巧节”之说。七月初七,上天的牛郎星织女星最为明亮,带给相思的男女无穷的想象。又有巧月之说。

七月凤仙节节开。凤仙花开,所以凤月是七月的花名。

8、八月

别名: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秩、仲商

《尔雅》:八月为壮。故称八月为壮月。

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故称桂月。

八月十五,乃秋季的正中,所以是仲秋、中秋之月。

9、九月

别名:季秋、穷秋、杪秋、玄月、菊月

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故称季秋、穷秋、杪秋之月。

农历九月,落叶纷纷,但见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

10、十月

别名:孟冬、阳春、良月、初冬、寒月、开冬、正阳月

进入十月,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所以十月成为孟冬之月。也叫初冬。

十月白露为霜,所以又称露月。这个月中,芙蓉花开却又显出小阳春的景象,所以又叫阳月、小阳春。

十月,天气转寒,故称寒月。

11、十一月

别名:冬月、仲冬、畅月、葭月、辜月

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月,又称仲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意思是:冬季的第二月又叫畅月,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葭月是农历十一月的美称。因为冬月里葭草才会吐出“绿头”,所以十一月称之为葭月。

冬月葭草发新芽。葭月,是十一月的花名。

12、十二月

别名:涂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冰月、严月、暮岁、梅月

十二月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滴水成冰。所以又称严月、冰月。

是一年的尽头,故为暮岁、暮冬、季冬之月。

腊月为祭祀之月,“腊”即“猎”的旧称,到了这个月,要祭祀先人和鬼神,所用的贡品即为“腊”。现代人所说的腊肉,其实就是古代人为了腊月祭祀而准备的牺牲之物。

㈢ 梅月,蒲月分别指几月

梅月是指农历十二月,十二月梅花吐幽香,故而十二月又称梅月。

蒲月是指农历五月初。来自民间门窗挂菖蒲的习俗。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3)兰花蝉羽扩展阅读

中国农历月份别称:

1、一月:寅月、陬月、柳月、正月、征月、元月、端月、冠月、初月、新月、太月、王月、上月、早月、嘉月、泰月、谨月、睦月、隅月、杨月、三微月、十三月、三之日、孟月、孟春、首春、始春、初春、肇春、元春、上春、早春、开春、献春、发春、岁首、首岁、开岁、发岁、献岁、肇岁、芳岁、华岁、正岁、岁初、岁始、春王、孟王、孟陬、孟阳、首阳、初阳、新阳、春阳、青阳、三阳、元阳、正阳、新正、夏正、三正、建寅、太簇;

2、二月:卯月、如月、杏月、花月、酣月、丽月、令月、命月、跳月、婚月、媒月、同月、四之日、仲月、仲春、中春、半春、盛春、酣春、艳春、芳春、绀香、花朝、竹秋、仲阳、中和、大壮、火壮、建卯、夹钟;

3、三月:辰月、寎月、桃月、桐月、稻月、蚕月、莺月、鹂月、绸月、炳月、禊月、夬月、桃李月、花飞月、暮月、季月、季春、殿春、暮春、杪春、末春、晚春、深春、春残、春阑、春归、春枯、晓春、阳春、三春、木少春、樱笋时、莺时、鸢时、桃浪、桃缘、花饰、青章、雩风、上巳、寒食、建辰、姑洗;

4、四月:巳月、余月、阴月、槐月、梅月、麦月、荒月、乏月、畏月、槚月、农月、云月、和月、纯月、乾月、孟月、孟夏、首夏、始夏、初夏、上夏、早夏、维夏、槐夏、桐夏、麦秋、麦候、麦序、槐序、清和、花残、梅溽、六阳、纯阳、正阳、朱明、建巳、中吕;

5、五月:午月、皋月、榴月、蒲月、毒月、恶月、雨月、炎月、橘月、忙月、鹑月、星月、皇月、姤月、熏风月、仲月、仲夏、中夏、半夏、盛夏、超夏、长至、芒种、端阳、浴兰令节、郁蒸、鸣蜩、小刑、天中、启明、建午、蕤宾;

6、六月:未月、且月、荷月、莲月、荔月、暑月、伏月、焦月、遁月、溽月、梓月、秀月、旦月、蝉羽月、季月、季夏、暮夏、杪夏、末夏、晚夏、深夏、夏残、夏阑、长夏、三夏、木少夏、季暑、极暑、烦暑、溽暑、徂暑、征暑、精阳、小吉、玉绳、天贶、建未、林钟;

7、七月:申月、相月、兰月、瓜月、巧月、霜月、凉月、鬼月、楝月、否月、砧月、文月、七夕月、文披月、大庆月、孟月、孟秋、首秋、始秋、初秋、肇秋、上秋、早秋、开秋、新秋、嫩秋、素秋、萧秋、兰秋、桐秋、孟商、初商、瓜时、烹菽、银璜、飞星、流火、太乙、中元、建申、夷则;

8、八月:酉月、壮月、桂月、叶月、获月、爽月、鸦月、萤月、虹月、柘月、观月、阖户月、雁来月、燕去月、仲月、仲秋、中秋、正秋、盛秋、清秋、秋半、秋高、桂秋、蟾秋、吟秋、商吕、仲商、竹小春、迎寒、天罡、虚宿、建酉、南吕;

9、九月:戌月、玄月、菊月、苔月、朽月、长月、去月、柯月、剥月、贯月、咏月、琼月、青女月、小田月、季月、季秋、暮秋、杪秋、末秋、晚秋、深秋、穷秋、严秋、余秋、霜秋、凉秋、秋残、秋阑、秋晏、三秋、木少秋、季白、季商、暮商、桑落、肃霜、霜序、菊序、重阳、授衣、太冲、天睢、终玄、建戌、无射;

10、十月:亥月、阳月、露月、寒月、吉月、良月、檀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子春、孟月、孟冬、始冬、初冬、上冬、早冬、开冬、元冬、玄冬、玄英、霜华、岁阳、阳止、六阴、纯阴、正阴、魁冈、建亥、应钟;

11、十一月:子月、辜月、葭月、冬月、雪月、畅月、复月、周月、周正、达月、鸭月、栆月、章月、纸月、龙潜月、天正月、一之日、叶蛰官、仲月、仲冬、中冬、正冬、盛冬、冬半、短至、亚岁、阳复、阳祭、水正、天泉、建子、黄钟;

12、十二月:丑月、涂月、腊月、蜡月、严月、除月、荼月、冰月、凋月、殷正、临月、残月、栎月、椒月、地正月、二之日、季月、季冬、暮冬、杪冬、末冬、晚冬、深冬、穷冬、严冬、隆冬、苍冬、冬残、冬底、冬素、三冬、木少冬、暮序、暮节、穷稔、穷纪、穷天、穷阴、穷节、星回节、岁终、岁尽、岁竟、岁晏、岁暮、岁莫、岁尾、岁杪、岁木少、残霜天、腊祭、土牛、清祀、嘉平、星回、玄枵、神后、建丑、大吕。

㈣ 二字词语大全1000个

夕颜 秋恋 蝉羽 浴兰 沉鱼 落雁 闭月 羞花 幽然 静微 艺雅 卉馨 轩然 子茹 萦绕 流萤 静谧 流 凨 羽翼 蔓延 浅唱 轻盈 清芳 黯淡 纯洁 涤荡 皓月 思琪 绚烂 郁葱 寂寞 尘世 词语 疼痛 猜测 奔腾 丑陋 长久 模仿 固定 寒冷 恐惧 奇怪 整齐 漂浮 特殊 虚假 遥望 微弱 消灭 珍贵 祝愿 缠绕 颤抖 抚摩 拉扯 柔软 明亮 宽敞 黑暗 破旧 美好 飞翔 挖掘 搜索

㈤ 有几种花是秋天开放

兰花,有秋天开花的吗?有!叶落草枯,时令进入秋天,有几品幽兰迎着秋风、沐着秋雨、望着秋阳而开,给秋的天地漫溢清香。
朱砂兰,家养历史悠久。叶宽而柔垂。白露节令花苞拱出土表,秋分节令花秆抽高,寒露节令,即中秋时段花朵开放。花朵暗红如朱砂色,一秆花开少则2朵多至6朵,香气清纯。
虎头兰,家养历史悠久。叶宽长。深秋时段开花,一秆花开10余朵,多则20余朵。花朵有麻紫黑斑迹,状如扑山而下的虎首,唇盘长白色绒毛刺。气味蜜香。
秋芝,叶中宽而长,斜立而尖部弯垂。深秋开花,一秆花开5~10朵左右。花枝高出叶面,花朵淡绿略带紫晕。有两个品种,硬叶秋芝和软叶秋芝,两个品种中均有开纯绿色花朵的品系,称秋芝素。气味清香。
沉香兰,叶宽长,一秆花开l0余朵。深秋开花,直开到入冬。花朵绿中翻黄,唇盘爽红,气味如蜂蜡香。
黄蝉兰,叶宽长,深秋开花,一秆花开10余朵。花朵麻黄色,花脉紫黑色,唇盘长白色绒毛刺,唇腮纹路如蝉羽,十分生动绝像。蜂蜡香气。另有一种兰花,叶状花容与黄蝉兰相同,花朵麻绿色,秋日开花,俗称青蝉兰,后期色转麻黄。
缅桂兰,又名莎草兰、谷穗兰、麦穗兰。叶宽长,柔曲。深秋开花,一秆花开20~30朵,花朵白色,形如未放开的缅桂花朵,成串而开。花瓣脊梁有浅显紫色带。花串经开,有淡青草香气。
除了以上所述兰花是秋天盛开的花,秋天开的花还有巴西铁树、茉莉、大岩桐(落雪泥)、万寿菊、山茶花......,还有桂花也是秋天盛开的花,有句话说的好是里桂花香!

㈥ 求1篇五下的自由题目语文作文

向日葵有比较粗壮的茎,毛绒绒的,好像撒了一层白粉,手掌形的叶子,翠绿欲滴,圆圆的花盘最外面是层层叠叠的小叶子,细长的花瓣呈椭圆形,微微下卷,有黄色、金色、橙红色,真是美丽极了!中间是葵瓜子,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就像是一群辛勤的小蜜蜂筑的蜂巢,又像是一群小朋友友围在一起,窃窃私语,更像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聚在一起,尽情的舞蹈,奏响了一支丰收的交响曲。整个花托面向太阳,多么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灿烂的笑脸!风儿吹过,她弯下腰,好像在给风姑娘敬礼,真有礼貌啊!
我喜欢向日葵!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小小的向日葵便抬起了头,脸向着太阳公公灿烂地笑。太阳转到哪儿,它也跟着转到哪儿。向日葵总是那么生机勃勃、灿烂多姿。(动态)
向日葵的花可美了。花苞开放时,细长而娇柔鲜艳的花瓣似开未开,像娇羞的小姑娘低眉含羞,半遮半掩。挺直而细高的杆,宽大而碧绿的叶子,烘托着金黄的花朵,风致无限。
微风吹来,向日葵微微摆动,好像莲花在水面上荡漾,像是穿着绿裙子的少女,在轻轻地舞蹈。(风中之态)

那一片片花瓣像是用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淡黄柔嫩而花瓣淡淡,透出鹅黄,好像被轻纱笼罩着,美得叫人击掌叫绝。(细致描绘)
秋天到了,向日葵慢慢成熟了。娇黄的花瓣虽已零落,但一粒粒葵花子却日渐饱满。这时候的向日葵不再似娇羞的姑娘,它低着沉甸甸的头,轻摆着摇曳多姿的身躯,在初秋的田野上,在乡居人家小小的院落里,在村边,在田埂,向日葵传达着丰收的消息。(多修辞)
我再看看向日葵旁边的植物:南瓜花在烈日进攻下不得不打退堂鼓;牵牛花正努力地收缩着,想把自己的身体藏在叶子中。而在猛烈的太阳下依旧笑得那样灿烂的,只有向日葵。(对比)
向日葵的热情奔放,它的积极向上,它的勇往直前,它的知难而进。向日葵。它们挺立在中央,笔直笔直的,显得特别精神,格外生机勃勃。而那些娇嫩瘦弱的五颜六色的花朵,似乎只能在勤劳的栽培者的无微不至的关照下才能生长着。
(抒情)
蓝天下,一朵一朵的向日葵笑得像个孩子,嫩嫩的黄色在风中传送着甜甜的香气,朝着太阳的光辉散发着自己灵动的生命。(多角度:形、色、味,态)
太阳透过蝉羽般的云朵发出灿烂的光辉,点染在雨露上,点染在向日葵上。雨露便折射出晶莹的光辉,逐渐从向日葵上落下,顽皮地滑落到草上,然后便在天地间销声匿迹了。向日葵察觉出阳光的存在,便悄悄地抬起头来,争先恐后地沐浴着阳光。向日葵那宽大的叶子拼命地向四面八方伸展,像一个绽开的笑容。几片叶子像小手一般托起沉重的脸庞,有的还含蓄地遮盖起自己的脸,不愿向他人展示他的娇容。粗直的茎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身体,即使面对风雨也毫无惧色。
(雨后的向日葵)

㈦ 中国古代对月份还是节令的别称

月份的别称 (通俗版)
一月: 正月 端月 初月 嘉月 新月 开岁 陬月
二月: 丽月 杏月 花月 仲月 仲春 酣月 如月
三月: 桃月 绸月 季月 莺月 晚春 暮春
四月: 阳月 麦月 梅月 纯月 清和 初夏 余月
五月: 蒲月 榴月 郁月 呜蜩 天中 仲夏 皋月
六月: 荷月 焦月 署月 精阳 溽暑 季暑 且月
七月: 瓜月 巧月 兰月 兰秋 肇秋 新秋 首秋 相月
八月: 桂月 仲商 竹春 正秋 仲秋 壮月
九月: 菊月 暮商 霜序 朽月 季秋 玄月 青女月 三孟秋
十月: 良月 露月 初冬 开冬 阳月 冬 飞阴月
十一月: 畅月 葭月 仲冬 幸月 龙潜月
十二月: 冰月 腊月 严月 除月 季冬 残冬 末冬 嘉平 穷节 星回节
2、夏历月份别名
一月:正月、元月、端月、孟月、征月、初月、嘉月、三微月、陬(zou)月、孟春、开岁、发岁、献岁、芳岁、华岁、早春、春王、孟阳、孟陬、首阳、新正、夏正、三之日、青阳、三阳、初春、始春、元春、大簇、首春、元阳、正阳、寅月、泰月。
二月:杏月、丽月、花月、令月、如月、仲春、酣春、仲阳、竹秋、四之日、中和、花潮、夹钟、大壮、卯月。
三月:桃月、桐月、蚕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miao)春、莺时、桃浪、雩(yu)风、樱笋时、上已、寒食、三春、阳春、故洗、央月、辰月。
四月:梅月、麦月、仲月、阴月、乏月、麦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维夏、槐夏、麦候、麦序、纯阳、正阳、朱明、麦秋、仲吕、乾月、槐序、已月。
五月:榴月、蒲月、恶月、皋月、午月、仲夏、天中、郁蒸、小刑、鸣蜩(tiao)、满月、端阳、端月、蕤(rui)宾。
六月:荷月、季月、焦月、暑月、溽月、且月、伏月、季夏、精阳、徂(cu)署、荔月、天贶(kuang)、林钟、遁月、未月。
七月:兰月、瓜月、凉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时、兰秋、肇秋、中元、夷则、否月、申月。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吕、酉月。
九月:菊月、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凉秋、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霜序、重阳、菊秋、无射、菊序、元月、剥月、戍月。
十月:良月、小春月、阳月、孟冬、开冬、上冬、初冬、小阳春、梅月、阳春、应钟、坤月、亥月。
十一月:葭(jia)月、龙潜月、畅月、辜月、子月、复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长至、黄钟。
十二月:冰月、除月、腊月、蜡月、严月、涂月、嘉平月、季冬、末冬、暮冬、杪冬、残冬、穷节、星回节、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吕、严冬、临月、岁杪、丑月。
=========================================================
1、农历四季的别称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
2、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
正月——柳月 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 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 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 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腊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3、农历各月份的又一别称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
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
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
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
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
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
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
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
附文:
农历月份的别称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人张旭描写的景致为暮春季节,落英缤纷,好似溪水流霞,于是三月的别称又为桃月。此外三月还有晚春、暮春、蚕月等别称。
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 孟夏之月 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的别称还有叫余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本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 同高也 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 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篷,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礼记·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礼记·月令》:“ 仲冬之月 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已把寒冬梅花倔强的风骨和报道春之将至的信息描写得恰到妙处。从周代开始,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杜甫《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热点内容
红籽籽盆景 发布:2025-09-18 11:21:01 浏览:329
兰花草歌 发布:2025-09-18 11:10:51 浏览:586
樱花粉的美甲 发布:2025-09-18 11:04:30 浏览:771
数学一朵 发布:2025-09-18 10:20:16 浏览:854
盆栽吸水器 发布:2025-09-18 10:19:16 浏览:579
南京玫瑰花墙 发布:2025-09-18 10:10:49 浏览:529
七夕节愿望 发布:2025-09-18 10:10:45 浏览:921
菏泽盆栽牡丹花价格 发布:2025-09-18 10:10:43 浏览:342
紫色风信子插花图片 发布:2025-09-18 10:09:19 浏览:659
范县陈庄荷花节时间 发布:2025-09-18 10:00:22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