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因子

荷花因子

发布时间: 2022-05-11 05:09:37

『壹』 怎样能够让荷花在春节期间开放

1、你所说的这个技术,叫做荷花反季节栽培。当初澳门回归的时候,是作为专业公关项目,由国内的几家荷花研究机构进行公关,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在自然物侯环境下,荷花是夏季开花的观赏植物,长江流域通常清明前后莳秧,60-70天后初花,这是正常季节栽培。倘若让荷花在秋冬或春季开花,所采用的栽培技术,属非常规性的称“反季节栽培”。这种非常规性的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延长假植期,二次翻盆重新植藕,低温贮藏种藕至夏日种植,提前翻盆温室促成栽培,推迟播种期等等。可根据所需的特定开花期选用。

3、荷花在生长发育期间,除水是必不可少的外,温度的高低对开花有直接影响。荷花又是长日照植物,光照的长短、强弱影响荷花的生长与花期。了解荷花不同品种花期的早晚与外界因子的关系后,进行反季节栽培时,才知道设计配置那些设备,采取那些相应措施。无论秋、冬、春、夏均可使气温保持22℃一32℃,湿度达75%~85%,光照照射10~12小时,从而满足了荷花对主要生态因子的要求,反季节栽培自然成功,荷花在春节期间也就可以开放。

http://www..com/s?cl=3&wd=%BA%C9%BB%A8%B7%B4%BC%BE%BD%DA%D4%D4%C5%E0&fr=ikw1000

『贰』 荷花花期多久,荷花什么时候开花

荷花的别名也不少,又称“莲花”、“水芙蓉”,是所有的花中名字最多的花之一。荷花根茎肥壮,长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茎上有许多节,根状茎横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花托呈杯状,里面有十几个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叶、花梗、莲心、莲须可入药。那么,荷花是什么时候开的?根据生长环境和所处地狱的不同,荷花又分为不同的品种,主要是偶莲、子莲和花莲三种,由此衍生出来的品种也不少。由于品种、气候、地域、生长环境的不同,荷花的开花时节也是不尽相同的。总体来说,荷花的开放时间集中在每年的六月份到九月份之间,尽观开花的时间有些差别,但都会集中在这一段时期,因为除了这段时期,即使在很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荷花也不会大规模的开放,人工建造的环境不能完全代替自然的法则。
1、选用品种
可选:“白千叶”、“大洒锦”、“粉川台”、“红日”、“春晓”、“东方明珠”等长势较强,开花较旺的品种进行。
2、温度控制 春、冬都需要增温,即使在南方,调控荷花花期也需要在备有加温设施的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栽培荷花通常使用上口直径65厘米,体高45厘米,底部直径50厘米的水盆作定植容器。当室内气温降至25℃以下,夜间降至20℃以下,晚上应加水温1次,直至水温升至25℃时止。夜间气温应保持在26℃左右,白天可达32℃以上。如果天气晴朗,白天气温达30℃以上,夜间保持25℃,可不必加温。
3、光照条件
光照是荷花开花的重要限制因子,室内应安装补光的钠灯若干盏,一般在早春5∶30 8∶00开灯补光,阴雨天,在上午8∶00至10∶00增加1次。
4、湿度控制
室内湿度达不到70%时,应通过喷雾凋整,以达到80%左右为宜,喷雾调整湿度时,将塑料大棚门关闭,以保持室内湿度。
5、通风条件
室内气温常超过35℃时,应开排风扇和门窗通风,温度降至35℃时,关闭排风扇和门窗。
6、施肥操作
荷花需肥料供应充足,通常在定植时要在花盆中施以基肥,但是在其花期控制过程中最好靠施用追肥的方法来为其提供矿质营养,因为这样能更好地控制植株的开花时间。
7、病害防治
在荷花的常规栽培中,主要有斑枯病、黑斑病等危害,应该加强日常管理,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但在其花期控制阶段,仅有黑斑病发生较为严重。

『叁』 荷花有种子吗怎么种荷花

查找的资料仅供参考。 荷花栽培问答 1、厅室里为什么养不好荷花? 宾馆的大堂、家庭的客厅,为什么可以摆设棕竹、鱼尾葵、富贵竹、万年青等观叶植物,却养不好荷花?因为这些植物非常耐荫或较耐荫,可在散射光下正常生长,而荷花则是最喜光的长日照植物,一日之内没有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就生长发育不良,初期叶片减绿发黄、继之花蕾回枯,直至全株凋萎。故培养碗莲应置于全光照下的空旷地或阳台上。搬至室内欣赏,一、二日无妨,第三天必须移至户外阳光下养护。 2、荷花适宜什么土壤? 荷花对土壤的选择不严。长江、珠江两岸的土质都能生长。如山泥,即疏松的腐叶土、pH值5.6;城市垃圾土,pH值7.4;湖泥,即有机质丰富的粘壤,pH值6.5;以及中性的沙壤土等,均可用作荷花基质。当然最适宜的土壤当推微酸性的湖泥和稻田土。 3、荷花常用什么方法繁殖? 繁殖荷花,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兼用。通常用分藕和播种莲子繁殖,必要时也用插藕苫、挖藕鞭(亦称藕带,即新生的地下茎)等法繁殖。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组织培养荷花有所突破。而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还是分藕繁殖。 4、用藕繁殖有何优缺点? 用藕繁殖属无性繁殖中的分株繁殖,是培养无性系后代的方法。有三优点:①能相对稳定品种的遗传特性,保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②成活率高;③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增殖系数较小,生产时需要的种藕量大,运输麻烦,成本较高。 5、引种的藕秧暂时栽不下,怎么办? 首先,品种要选择。碗莲是微型荷花的总称,品种繁多,应选种其中多花性的品种,如‘案头春’、‘小碧台’、‘小天使’、‘桌上莲’之类。其次,种藕要健壮,种藕应具有一个完整无损的顶芽,2~3节壮实的节间,藕的大小无妨。第三,栽种要得法。栽时应顶下倾,沿着容器的内壁埋入泥中,让尾部上翘露出水面。第四,施肥要适量。碗莲喜肥又怕重肥,尤忌基肥过量。若基质较肥,可不施基肥,以免发生肥害。第五,阳光要充足。栽植场地应设在全光照下。第六,浇水要适时,生长季节切勿失水。第七,长江以北地区越冬要防冻。 6、栽培碗莲应注意什么? 原因是:藕苫萌发后,苫芽与缸壁成孤线平行,对新生的地下茎——藕鞭前进无阻力,它可沿着缸盆壁围圈生长,长度可达1-2m。若将藕秧横植于缸盆的中央,萌发的苫芽势必与缸盆壁顶撞,经过-段折回的道路才能沿着壁边前进,所遇的阻力,对荷花早期生长不利 8、藕苫可否用来繁殖? 藕苫即主藕、子藕和孙藕先端的顶芽,它们都是富有活力的分生组织。外被肥厚的鳞片包裹,内部组织层层相套,孕育着一级又一级的幼叶、顶芽、腋芽和花芽器官。切顶芽进行扦插育苗,是利用顶芽的不断生长而繁衍新一代的技术。关键问题,是要在春季气温回升到15℃时,芽开始萌动方可进行。用顶芽繁殖荷花,最适菜藕生产,不仅能节省大量种藕,方便运输,且可减少病害,是值得推广的繁殖技术。 9、生长季节也能繁殖荷花? 能。于生长季节,当荷花的藕鞭伸长,鞭节上长出许多立叶时进行。池塘栽者,可下池顺藕走向,摸至苫芽处,留2叶折断藕鞭取出,运至需要栽植的池塘或本塘的缺株处,立即栽种,是为"莲鞭扦插"或称"分蔤繁殖"。缸盆栽的荷花,可于6~8月花繁叶茂新藕初步形成时,翻盆取藕鞭、新藕、并保留几片荷叶,换盆移植,促使重新发花。但采用分蔤法繁殖,必须就地取材,就地栽种,保护顶芽和立叶不被折损,方可成功。 10、荷花能无土栽培吗? 土栽培在其它花卉中司空见惯,在荷花栽培领域尚处于中试阶段,20世纪90年代湖北荆州技工学校和杭州曲院风荷公园所作的试验效果较好。他们均认为荷花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基质的选择和营养液的配方,荆州人认为基质用蛭石+河沙+矾石者荷花生长发育最佳,营养液中以钾、镁、氮的含量高者,荷花生长良好;杭州人则认为基质以卵石+50%泥炭者较理想,营养液中氮的含量高于钾、锰的含量,最适荷花生长。 11、播种繁殖应掌握那些基本技术? 莲实是长命种子,无休眠期,只要老熟,可随采随选随播,也可用隔若干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莲子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应掌握以下基本要领:①采摘播种用的莲子一定要果皮变黑,完全老熟;②莲子要处理,破坏坚硬果皮组织,便于水渗进,提供发芽。又不得损伤莲肉;③池塘撒播前,要将水放浅,将莲子逐粒用泥团厚厚包裹,使莲子沉水后不致漂移,一旦发芽,幼根直扎泥中。 12、秋冬植荷,怎么叫反季节栽培? 在自然物侯环境下,荷花是夏季开花的观赏植物,长江流域通常清明前后莳秧,60-70天后初花,这是正常季节栽培。倘若让荷花在秋冬或春季开花,所采用的栽培技术,属非常规性的称“反季节栽培”。这种非常规性的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延长假植期,二次翻盆重新植藕,低温贮藏种藕至夏日种植,提前翻盆温室促成栽培,推迟播种期等等。可根据所需的特定开花期选用。 13、荷花反季节栽培应必备那些条件? 荷花在生长发育期间,除水是必不可少的外,温度的高低对开花有直接影响。荷花又是长日照植物,光照的长短、强弱影响荷花的生长与花期。了解荷花不同品种花期的早晚与外界因子的关系后,进行反季节栽培时,才知道设计配置那些设备,采取那些相应措施。无论秋、冬、春、夏均可使气温保持22℃一32℃,湿度达75%~85%,光照照射10~12小时,从而满足了荷花对主要生态因子的要求,反季节栽培自然成功,冬季观荷的愿望定能实现。 14、荷花有那些敌害?如何防治? 最主要的敌害,一是克氏原螯虾(简称螯虾)。外体肉红色至深紫红色,全长6-12cm,体形近似河虾。它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池塘、沟渠中,常在岸边打洞穴居,螯虾多夜间出来摄食莲苗、嫩茎、嫩叶柄、嫩花柄、严重时可使全池荷花覆灭。防治方法:勤除荷塘水草,破坏栖息地,设笼诱杀或垂钩捕捉;撒布敌杀死(每700m2,用量40~50mg),二是椎实螺和福寿螺,前者体形较小,后者大。主要为害荷苗、幼叶,睡莲、王莲均受其害。防治方法:主要用茶饼粉撒入莲池药杀,每667m2,用量为10kg。 15、盆、池中常滋生苔藓、浮萍对荷花有无影响? 怎么处理? 凡有荷花生长的沼泽地,必然孳生蒲草、芦苇、浮萍、藻类、苔藓等其它水生植物,这是自然水生生态物种多样性现象。所以即或由人工栽培的荷池,乃至缸盆栽者,往往有这类水草与之伴生,不足为怪。但由于它们的繁衍,势必要与荷花争夺养份。同时,水面被封盖,阳光不能透射,妨碍水温的提高,对荷花初期生长不利,有碍观瞻。用药物防治这些杂草,剂量难掌握,效果欠佳,故应尽早人工捞除。 16、荷花喜肥吗?喜什么肥? 什么时候施肥? 荷花喜肥。以子莲为例,翻耕栽藕前用厩肥作基肥,每667m2施2500kg。生长期内早施立叶肥:当荷花抽出第二片立叶时每隔10天施尿素1-1.5kg+氯化钾0.5-1kg;稳施始花肥:5月下旬花芽大量分化时,每667m2施尿素5kg+复合肥10kg,并加适量微量元素肥;重施花蓬肥:6月上中旬开始,每隔10~15天施复合肥15kg+尿素7-8kg+氯化钾3-4kg,连续3次;补施后劲肥:于7月下旬,每667m2施尿素5-10 kg,若这时叶浓绿则免施, 必要时喷1/1000尿素作根外肥,每667m2为1-2kg。 17、盆栽荷花如何施肥? 栽种碗莲的基质肥沃者,免施基肥,旨在先求成活。缸植大中型品种,视缸的大小,每缸用腐熟花生麦夫或豆饼0.5-1kg作基肥,与泥拌匀,然后植藕,生长期间,一旦显蕾,便可施追肥。每隔15-20天一次,每次每缸盆施复合肥5-15颗,或施豆饼块25--50g。操作时,直接塞人缸盆中央的泥中。因缸盆内新生的地下茎系沿缸盆壁环行,缸盆中心部位极少不定根,当肥料发热施放时,藕根可吸收,又不致于发生肥害。追肥可延续至未花期。 18、管理缸盆栽荷花为什么要摘叶? 摘叶的目的是减少养份消耗,有利通风透光,增进美观。缸盆栽荷花进入盛花期后,最初的浮叶和立叶,逐渐老化发黄,有的浮叶已腐烂,应逐缸逐盆检查,一一摘除。摘立叶时注意叶柄的断口不得低于缸、盆面,以免通气道进水而烂藕。与花伴生的立叶是直接提供开花结实营养的器官,应尽量保留。摘下的叶应集中烧毁,以防病菌传播。 19、盆栽荷花如何越冬? 最适宜荷花越冬的温度为3-12℃。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一般无需保护能露地越冬。长江以北地区则应采取保护措施。少量缸盆栽者,可移至不结冰的冷室连盆堆放,只需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北京北海公园是将全缸投入湖中深水处,翌春再抬上来。此法颇安全,但费人工,劳动强度亦大。济南和包头市园林科研所都是于冬季将缸荷的藕整支取出,入窖(温度3-10℃)置于缸内堆放。济南人于缸内盖草或缸中填泥覆盖,并保持湿润。包头人则在缸内将藕种与泥沙分层堆放,两地均可达到90%以上的保存率。 20、怎样砌小池植荷? 在庭院里选一处阳光普照,自来水能供应处,筑若干平米的小池观荷,十分惬意。挖浅池深30cm,池形随意,若不用水泥砌池,可在土池底部铺一层细沙,岸边用砖堆砌护坡,再用柳条布垫底接岸,上面加铺一层塑料薄膜,池边用砖压住布和膜,然后池内填土厚20cm,便可灌水植荷了。若不填土,投缸盆荷花散放池水中,只要淹没缸沿也很美观。这种简易人工小荷池,投入小,见效快,又可随时拆除。一般柳条布可使用3--4年,薄膜使用2年。 21、池塘植荷应注意什么? 挖池植莲置景,是造园家在堆山理水中常设的项目。但造园者多注重山的造型和高度,就近取土方便,将池塘深挖,有的超过1.5m,池底全为死黄土。殊不知这种超深新池,不适应荷花的生物学特性,若不返工填土,是无法栽培荷花的。适合植莲的人工池塘,池底不必铲平,听任起伏,池深30-50cm即可,但要有一层松软的沃土,水位相对稳定,随地形弯曲建成自然式荷池,沿池掘成缓坡与陆上草坪相接。偶而贴水埋石数处,非不得已才砌驳岸。总之,深荷池,高驳岸,是荷池建设的败笔。 参考资料: http://www.ailian.net/wenda.html

『肆』  植被因子及其主要环境问题

三江平原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夏季多雨湿润,针阔叶混交林和原生喜湿植物群发育,土壤肥沃、沼泽湿地和季节冻土广布,植物落叶和残体被细菌分解后产生腐殖酸,天长地久就使环境中堆积了大量腐殖酸,所以大量有机质作为一种还原标志,对岩石和矿物有巨大破坏作用,有利于地质环境的演化。

一、植被的生态功能

(一)森林的生态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成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和蓄水库,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维护陆地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草原植被的生态功能

草原是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第二个对人类生存具有巨大贡献的生物体系。草原植被的根、茎、叶等生物残体是土壤黑色腐殖的主要来源。草原植被年复一年地吸收日光能,通过强有力的根系和密集的地上部分,将这些能量保存起来,形成草原生态系统中所特有的地表茎枝叶覆盖层。这个覆盖层的物质量可以很大,质量较好,每亩可达2~3t。无机营养物通过覆盖层和腐生生物进行封闭式的循环,因而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很高。很明显,覆盖层的积累和腐烂是一般草原所需的一种自然过程,然而由于大量的放牧和割草而使覆盖层的积累受到妨碍,草原将发生退化,转变成杂草以致更耐旱的植被。

(三)沼泽的生态功能

由于沼泽湿地上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形式,是具有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特殊生态系统,有着极高的生产潜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是“自然之肾”。它具有巨大的蓄水和水分及气候调节能力。比如三江平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沼泽储水量相当于100×108 m3的大型水库。1hm2湿地可相当于1.7hm2森林的调节能力,对控制水土流失、拦蓄地表径流、削减河流洪峰、提高空气湿度、降低日温差、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制造氧气、净化环境及维持区域水、热、辐射、二氧化碳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图6-1)。

图6-1 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引自何勇田)

沼泽湿地独有的生态环境,还决定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特征,沼泽湿地不仅有水、土、草、苔、苇,且具有大量濒危和稀有物种。据调查鸟类有16目42科92种,兽类6目22科5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就有9种,包括鹤、猞猁、水獭等;植物有芦苇、小叶樟、乌拉草、沼柳、荷花等600余种,还有各种鱼类等。

二、植被的类型与分布

(一)森林植被的类型与分布

三江平原的天然森林是以柞树为主的杂木林和以山杨、白桦为主的次生林,乔木高8~11m,郁闭度0.4~0.6。灌木有榛桑、胡枝子,高约0.5~0.9m。草本植物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的杂草类,有小叶樟、羊胡草、透骨草、宽叶、山蒿、大叶滕等。在残丘背阴的山坡上分布着杨桦林,覆盖度0.3~0.5,禾木高约10~20m,林下植被与阔叶林相似。天然森林多分布平原中残丘、山前台地、河流两侧,呈岛状分布,以蒙古柞林为主。在江心岛,多生长柳树和灌木等。

人工林多为柳、杨、榆、槐树、落叶松、樟松等,分布于城市附近及公园,农田防护林和道路两侧。

(二)草原植被类型与分布

1.草原草甸植被

草原现有4.2×104hm2,是森林草原植被向草甸植被演变的过渡类型。其中除有部分灌木阔叶林以外,主要是草原草甸植物,俗称“五花草塘”,是三江平原面积较大的植被类型,分布于富锦、集贤、宝清、桦川等县的漫坡漫岗和松花江平原上。植物组成有牡蒿、裂叶蒿、小叶蒿、马兰、黄花菜、狗尾草、扁竹兰、野豌豆、野火球、千屈菜、落豆秧等。木本植物有柞、桦、杨等速生树种。这种植被的主要特点是植物种类繁多,生长繁茂,有机质累积量高,矿物质和生物循环量大,促进腐殖质化过程。对黑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这类植被区现已大部分被开垦成耕地,是三江平原主要产粮区。

2.草甸植被

分布在富锦、宝清、桦川、绥滨、同江、饶河、抚远等县的平原地带。草甸植物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有丛桦、水冬瓜、小叶樟、沼柳、芦苇、梯子茅。伴生种有野豌豆、小白花、地榆黄花菜、驴蹄草、柳叶绣线菊、修氏苔草、毛水苏等上百余种。构成小叶樟-杂草草甸;水冬瓜、丛桦、沼柳-小叶樟草甸;沼泽-小叶樟加修氏苔草草甸;小叶樟-芦苇沼泽草甸;梯子茅-中鞭草草甸;芦苇沼泽化草甸等6种草甸植物群系。株高0.3~1.4m,覆盖度90%。

由于土壤水分充沛,热量适宜,草甸植物生长繁茂,每年都遗留大量有机质。加上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季节变动频繁,为草化过程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在这种植被的影响下,发育成的土有草甸土、草甸沼泽土类。

(三)沼泽植被

沼泽植被分布在抚远、同江、绥滨、饶河、萝北及富锦、宝清县的低湿地上。沼泽植被有乌拉苔草、小叶樟、芦苇、三棱草、毛果苔草、漂伐苔草、泥炭藓等。伴生种有毛水苏、水本贼、金边小狸薄、灯心草、马先蒿、驴蹄草、小白花、地榆等,品种繁多。形成沼泽及苔草-小叶樟沼泽;乌拉苔草-塔头苔沼泽;毛果苔草-苇沼泽;芦苇小叶樟-泥炭藓沼泽等4个沼泽群落。

沼泽植物的生长对沼泽土和泥炭土的形成和属性有着重大影响,控制着潜育化的过程,由于土壤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有机质分解差,而且土壤中有机质大量积累加速了沼泽化、泥炭化过程而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沼泽土和泥炭土类。

三、主要环境生态问题

(一)森林资源减少

20世纪初,三江平原森林面积为6 765km2,森林覆盖率15%。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次大规模开采,林木面积锐减,到20世纪80年代,三江平原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5%,远远低于黑龙江省其他地区。其中富锦市不足3%,桦川县平原区仅为1%。森林极严重破坏的有桦川、富锦;严重破坏的有绥滨;中等破坏的有萝北、集贤、佳木斯市区、抚远、宝清;轻微破坏的有汤原;破坏极少的有鹤岗、同江、双鸭山、饶河、富锦。森林在生态地质环境中影响作用较大的有鹤岗、宝清;影响中等的有萝北、汤原、双鸭山;影响很小的有抚远、同江;没有影响的有佳木斯市区、桦川、绥滨、富锦、饶河。

在三江平原的森林地区,由于盲目地大量采伐,不重视植树造林,导致森林资源的重大破坏,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木材蓄积量锐减,成材林枯竭,森林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原来森林茂密的山地变成次生林及林木衡疏的灌木草丛,使草原植物体系侵入森林生态系统中去,在陡坡和土壤易侵蚀地区,已变成荒山秃岭,岩石裸露,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动植物种类数量显著减少。演替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次生林系统→灌木草丛生态系统→荒山裸石生态系统。当然由于森林破坏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地域间有很大差异,有些地区正处在这个地域的过渡阶段。

随着森林面积的缩小,林木质量的降低,出现林相不整,森林分布不均和结构不合理,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逐渐下降。特别是三江平原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面积很小的残丘上,森林在小区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的功能大大降低,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其对环境的保护效能也逐渐削弱,使生态日趋恶化,造成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三化”),温度升高,湿度下降,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水资源枯竭,洪涝灾害严重等。

(二)草原逐年退化

三江平原是我国十大牧区之一,历史时期曾经是蒿草丰美的草原森林地带。新中国成立初期草原面积为8 118km2,1983年减至6 666km2,1997年为4 040km2,如今仅剩420km2。主要分布于抚远一带,其他零星分布各地。

三江平原除草原面积近几十年来不断缩小外,单位面积的产草量近年来也不断降低。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单位面积的产草量为150kg/亩左右,60~70年代降低到100kg/亩左右,目前亩产已降低到60kg,低产地块更低,亩产才25~35kg。

草原环境演替过程,是草原向着杂草侵入、产草量降低、品质下降方向发展,以致变成劣质荒漠草场。地面覆盖程度降低,抗风蚀水能力减弱,草原生态环境发生改变,草原动物资源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减少,有的已濒临灭绝。

草原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循环,其维持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也减弱。主要是对天然草场开荒要粮,耕地不断扩大的结果。由于垦荒种植多在水草丰美的牧草场进行,加之耙搂草皮,故草原面积逐渐萎缩。近几年来,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开荒,但毁草开荒现象也不时发生。

(三)沼泽面积逐渐被蚕食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面积4 489.93km2(2002年)。主要分布于萝北水城子、挠力河中下游、浓江—鸭绿河—青龙河—别拉洪河一带、七星河一带、嘟噜河—蜿蜒河一带。

三江平原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垦了大量沼泽湿地,特别是80年代后期的农业综合开发,使沼泽湿地面积大大缩小。新中国成立初期,沼泽湿地34 000km2,占平原面积的2/3,60年代占一半以上,70年代占1/3,80年代占1/5,目前,沼泽湿地仅占平原的1/10。估计至2010年,除了少数几个保护区外,三江的沼泽湿地将开垦殆尽。据多年调查,对沼泽湿地的破坏大体有五个来源:一是水源不足,降水减少,水库等人为截流使流入沼泽水源锐减。二是垦荒种田,主要是把沼泽湿地当成农业开发地,毁湿种田。三是放火烧荒,三江平原开发初期,为了开荒,每年秋季农民放火烧荒,狼烟四起,草皮烧焦了,鸟儿赶跑了。四是游,即开发旅游事业缺乏规划和管理。五是渔,乱捕鱼,滥狩猎,胡乱采集,导致沼泽动植物资源日渐稀少。这样一来,必然导致气候干旱,蒸发量加大,水位下降,湖泡枯涸,沼泽逐年退化缩小。如饶河县,原有1×104hm2乌拉草,如今仅剩千亩。挠力河沿岸的毛苏草,曾有过波澜壮阔的奇观,如今已难寻足迹。水城子沼泽区鱼类资源丰富,现在由于人工排水,水位降低,沼泽减少,鱼类已近枯竭。

(四)保护区的破坏

萝北县南部嘟噜河苇场乡一带平原杂草丛生,泡沼星罗棋布,特别适宜如丹顶鹤、鹭、天鹅等珍禽生息繁衍。20世纪50年代,良好的生存环境,吸引众多水禽在此筑巢生息繁衍,其中尤以丹顶鹤数量为最多。80年代曾被黑龙江省定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但随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对嘟噜河、梧桐河流域沼泽湿地大面积的开发,原有的生态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绵延百里海洋般波澜壮阔的芦苇丛已难得寻踪迹,大量的湖沼干涸,代之而成为片片农田,昔日仙鹤飞舞、天鹅戏水等场面再也无处寻觅。目前,嘟噜河流域的沼泽湿地已开垦殆尽,自然保护区已不复存在。

1984年国家在洪河建立沼泽地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域,该保护区目前沼泽湿地得以完整的保护下来。但是,一些人为破坏保护区现象依然有所存在,由于保护区无明显的地域分界,在保护区周边开垦荒地规模在不同程度地上升,放火烧草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下去势必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此外,很多日益珍贵的沼泽保护区被逐年蚕食,幸存的沼泽也被包围在农田的“汪洋大海”保护区之中,有些被分割成一个个“孤岛”。比如萝北水城子一带,人工挖成一条从团结到黑龙江边的宏大排水工程,这一带的沼泽水正要被排泄干净。

『伍』 荷花在夏天在什么时间开

在海南各地植区从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是荷花盛花期,花芽分化,花蕾从露出水面的始花至终花一般持续15天,因地区、品种不一而有差异。荷花的单朵花期可分为初开(雌蕊群成熟)、盛开(雄蕊群成熟、花药开裂吐粉)、谢花(传粉受精卵已开始发育)三个性发育不同时期。

始花期启动于凌晨3:00左右,首先外层花被逐渐舒张,花蕾顶部内层花瓣随着松口,继而出现微孔,到5∶30左右,孔口扩张到2.5~3.5cm,直到9:00左右才合闭,15∶O0后花蕾完全回闭,犹如未开过的花蕾。始花期间雌蕊群的先熟性,柱头分泌大量黏液,表明卵细胞发育成熟,柱头已有接受花粉受精的能力。但未成熟的雄蕊群,花药不开裂且埋藏在花托与花被基部之间,惟有花药腺体露出花托顶部且散发出浓郁香气,招引蜜蜂进入花内来回爬动搜寻花粉,同时又把带来的花粉触落在柱头上进行授粉。显然,荷花雌雄蕊性成熟的时间间隔,是植物防止自交,体现不同品种遗传杂合性的表现,有利于人工杂交授粉。

盛花期在次日凌晨3∶00左右,花瓣自外往内舒张,到5∶30左右全部开放,雄蕊也随着散离花托,到4∶00花药开裂吐粉,到5∶30花药全部开裂吐粉,量多,芳香四溢,香味更浓,招来蜂群采粉,人工授粉杂交也宜在此时进行。翌日,开花到10∶00后花被又逐渐回闭,到15∶00后花瓣白行合闭。

谢花期在第3天清晨,时序推移,花朵重新开放,心皮柱头由黄褐色变为干枯发黑,散粉后的花药变为暗褐色且干缩,花瓣色泽消失,时序更换到16∶00,花瓣在重新回闭中逐渐凋萎脱落。

4 影响荷花绽开的主导因子~~温度

在海南岛境内阳光和照的情况下,无论东南部或北部植区,荷花绽放有其自然规律。

4.1 开花动态

一日内开花动态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开花历期,上午8:00后气温上升到21.0℃时,开始有少量开花,继续上升到24.0~26.0℃时,开花逐渐增多,当气温首次上升到开花的最适温度28.0~30.0℃时,出现当天的开花高峰。但日开花时间三亚、陵水长于琼山、澄迈,日最长开花时间分别为9.5h和7.8h。由于温度差异,低纬度、低海拔植区日开花时间要早于和长于高纬度、高海拔植区。

4.2 温度与花期

荷花感温性较强,单朵花从始花至终花时间,随温度的递增或升高而相应地变动或缩短。在三亚、保亭,花期每日10:30后的平均气温为29.0℃,30.2℃和30.0℃时,,单朵花的花期分别为7天,6天,6天;在琼山、澄迈植区当花期每日10:30后的平均气温为25.4℃,26.8℃和26.4%时,单朵花的花期分别为10天,8天,9天,从开花到莲果成熟,约需20~25天,此时便是莲子采收时节。

4.3 温度与开花速度

观察开花看出,无论在三亚、万宁,还是澄迈、琼山的池塘、水坑,气温20.0℃以下不见开花;21.0~23.0℃开花甚少;只占总开花数的2.4%;24.0℃以上开花逐渐增多,25.0~30.0℃有随温度升高而开花相继递增的趋势。此期所开的花占总花数的比例,三亚、保亭、陵水分别为90.2%、92.3%、91.8%。其中,以28.0~30.0℃时,产区各池塘的荷花普遍开花快而多。由此可见,荷花绽开的适宜温度为24.0~30.0℃,最佳为28.0~30.0℃。但随时序推移、季节更换,受低温阴雨的影响,对荷花开放授粉十分不利。

『陆』 荷花的开花时间

荷花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是盛夏优良蜜源植物。在自然变异的基础上,依瓣化现象和分化程度差别,可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千辨等不同生态花型。品种繁多,花两性、单生、色艳粉香、蜜淡黄且量多,蜂群爱采;花粉粒长球形,粉粗大小为78.8μm×40.9μm,有3个孔沟;开花过程分为始花、盛花、终花3个阶段;开花期间。深受温度影响。由于地域不同和温度差异,低纬度低海拔开花早于或长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关键词:水生蜜源植物;荷花演化;开花习性

原产于印度的荷花,又名莲花(Nelumbo mucifeva Gaevtn),系睡莲科睡莲属(Nymphaeu)多年水生宿根草本蜜粉源植物,性向阳、喜温湿,适应性较强,易于引种广栽。如今。我国莲花品(种)系多达100余种,广布大江南北,依其生态学特征,分为耐寒、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后者分布在热带地域。海南岛陵水、万宁、三亚、通什、保亭、琼山、澄迈等地山塘、水库、池塘、水坑均有野生或群植。据不完全统计,全岛近年来栽植面积已达1856hm2。

1 荷花色艳芳香、出水亭立,蜂群爱采

荷花品种繁多,色姿娇丽,粉香浓郁。两性花、单生、大型且雌雄同花、花器多样,如“佛座”、‘一品’、“并蒂”、“千叶”、“碧玉”等。花有红色、粉红色、瓜红色、黄色、白色和洒金色,分单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千瓣等。每年春分栽藕,清明展叶如伞。仲夏开花,红似娉婷,香远益清。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朝阳早开晚合,3次舒瓣,2次收缩,相继散发出阵阵幽香,招引蜂群飞来授粉受精,往和后花瓣枯萎凋落,其瓣中拱托出一个碗大的莲房,莲房中蕴藏着20~30粒青果。据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荷花粉丰蜜涌,植株一般能分泌36.26~43,71 mg鲜花蜜汁,其中以花色红艳、粉多且香、蜜汁甜的荷花泌蜜量多。荷花蜜色泽淡黄、质优、适口性好。

2 荷花花型结构、演化特征及其花粉形状

荷花两性、单生、雌雄同花,花芽萌发自地下茎蔓的叶腋,花蕾着生于花梗顶端。花的结构与众不同,自外向内依次为花被(尊片与花瓣)、雄蕊(群)多数,倒圆锥形花托及其埋藏于其中的雌蕊群,花后膨大为莲房。萼片与花瓣没有明显界限,其间有过度的尊片状花瓣,花被、雄蕊和心皮的数量因品种而异,雄蕊顶端着生一长椭圆形附属物,是引诱蜜蜂飞来传粉的“食物体”,表面分泌众多球形颗粒(腺体),雌蕊心皮包藏在花托海绵组织中。只有心皮顶部及柱头露出在花托的平面上。花器如此奇妙的结构,是荷花长期适应水生态环境而演变的结果。单瓣花具有正常雄蕊,没有瓣化现象,但随着品种的自然演化和人工选育,花丝加粗、药隔变宽,逐渐形成有色泽狭长的小花瓣,雄蕊出现瓣化现象(湘莲、白花建莲);半重瓣花是雄蕊进一步瓣化,花瓣数量不断增加至80枚以下者,如“百叶莲”、“白樱莲”和“锦边莲”;重瓣花色红,花繁密,雄蕊相继瓣化,花瓣数量激增至80~200枚的,如“红千叶”、“寿星桃”和花色白的“白干叶”;重台花是伴随雄蕊瓣化,长椭圆形的花托上的心皮突起且增大,雌蕊心皮瓣化在花托上面,外观其花形状似二层花;千瓣花是随着雄、雌蕊的瓣化而整个花托(莲蓬)也产生瓣化。花中间只有鸡冠状的不断增生的肉质花托,花瓣的自然增加达到1000~4000枚的,如开红花的“并蒂莲”。综上所述,荷花的演化规律是:单瓣花一半重瓣花一重瓣花一重台花一千瓣花。为适应水生环境繁衍后代,花尊保护花蕾出土和早期发育,让其出淤泥而不染;花瓣除色艳招引蜜蜂外,还维持花内相对恒温,促进大小袍子正常发育,即使低温(20.0℃以下)阴雨,花中仍保持28.0~31.0℃;雄蕊附属物(腺体)表面有球形颗粒,能分泌和散发大量香气.招引蜜蜂采粉酿蜜。

荷花粉粒形状为长球形,黄色,粉粒的大小为78.8(74.5~83.4)μm×40.9(36.5~45.3)μm,赤道面观呈长球形,极面观则为3裂圆形,具有孔沟3个,沟长,边缘不平,沟膜具颗粒,外壁表面有短棒状雕纹和细颗粒。成熟的花粉粒内外壁问积存着黄色半流质油脂状物质,外壁破裂时,内壁溢放出大量芳香油滴和原生体,招引蜜蜂采粉酿蜜。

3 荷花开花过程和节律的观测

在海南各地植区从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是荷花盛花期,花芽分化,花蕾从露出水面的始花至终花一般持续15天,因地区、品种不一而有差异。荷花的单朵花期可分为初开(雌蕊群成熟)、盛开(雄蕊群成熟、花药开裂吐粉)、谢花(传粉受精卵已开始发育)三个性发育不同时期。

始花期启动于凌晨3:00左右,首先外层花被逐渐舒张,花蕾顶部内层花瓣随着松口,继而出现微孔,到5∶30左右,孔口扩张到2.5~3.5cm,直到9:00左右才合闭,15∶O0后花蕾完全回闭,犹如未开过的花蕾。始花期间雌蕊群的先熟性,柱头分泌大量黏液,表明卵细胞发育成熟,柱头已有接受花粉受精的能力。但未成熟的雄蕊群,花药不开裂且埋藏在花托与花被基部之间,惟有花药腺体露出花托顶部且散发出浓郁香气,招引蜜蜂进入花内来回爬动搜寻花粉,同时又把带来的花粉触落在柱头上进行授粉。显然,荷花雌雄蕊性成熟的时间间隔,是植物防止自交,体现不同品种遗传杂合性的表现,有利于人工杂交授粉。

盛花期在次日凌晨3∶00左右,花瓣自外往内舒张,到5∶30左右全部开放,雄蕊也随着散离花托,到4∶00花药开裂吐粉,到5∶30花药全部开裂吐粉,量多,芳香四溢,香味更浓,招来蜂群采粉,人工授粉杂交也宜在此时进行。翌日,开花到10∶00后花被又逐渐回闭,到15∶00后花瓣白行合闭。

谢花期在第3天清晨,时序推移,花朵重新开放,心皮柱头由黄褐色变为干枯发黑,散粉后的花药变为暗褐色且干缩,花瓣色泽消失,时序更换到16∶00,花瓣在重新回闭中逐渐凋萎脱落。

4 影响荷花绽开的主导因子~~温度

在海南岛境内阳光和照的情况下,无论东南部或北部植区,荷花绽放有其自然规律。

4.1 开花动态

一日内开花动态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开花历期,上午8:00后气温上升到21.0℃时,开始有少量开花,继续上升到24.0~26.0℃时,开花逐渐增多,当气温首次上升到开花的最适温度28.0~30.0℃时,出现当天的开花高峰。但日开花时间三亚、陵水长于琼山、澄迈,日最长开花时间分别为9.5h和7.8h。由于温度差异,低纬度、低海拔植区日开花时间要早于和长于高纬度、高海拔植区。

4.2 温度与花期

荷花感温性较强,单朵花从始花至终花时间,随温度的递增或升高而相应地变动或缩短。在三亚、保亭,花期每日10:30后的平均气温为29.0℃,30.2℃和30.0℃时,,单朵花的花期分别为7天,6天,6天;在琼山、澄迈植区当花期每日10:30后的平均气温为25.4℃,26.8℃和26.4%时,单朵花的花期分别为10天,8天,9天,从开花到莲果成熟,约需20~25天,此时便是莲子采收时节。

4.3 温度与开花速度

观察开花看出,无论在三亚、万宁,还是澄迈、琼山的池塘、水坑,气温20.0℃以下不见开花;21.0~23.0℃开花甚少;只占总开花数的2.4%;24.0℃以上开花逐渐增多,25.0~30.0℃有随温度升高而开花相继递增的趋势。此期所开的花占总花数的比例,三亚、保亭、陵水分别为90.2%、92.3%、91.8%。其中,以28.0~30.0℃时,产区各池塘的荷花普遍开花快而多。由此可见,荷花绽开的适宜温度为24.0~30.0℃,最佳为28.0~30.0℃。但随时序推移、季节更换,受低温阴雨的影响,对荷花开放授粉十分不利。

『柒』 单方莲花精油的具体功效是什么。

我听我一个做芳疗的朋友说,莲花精油具有美白淡斑、消炎抗痘、滋润光滑、滋养修复、镇静抗敏、激励血液循环、加强记忆、提神的作用。天然的莲花精油抗敏因子将顽固的肌肤过敏因子消除与排出,能有效处理肌肤内的各种过敏原,彻底且无伤的解决各种皮肤过敏的现象,强化肌肤的自然保健排毒功能,让细胞保持接触性平衡的增生与再生,有效改善异常肌肤与老化肤质。
但是貌似莲花采摘期很短,而且要好几万朵才能提取一公斤,所以莲花单方精油很贵

『捌』 美的多因子组合

一、美因子来源于人类生理感觉舒适区

人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身对外来的声、光、空气、空间、形状、气味等都存在一种生理学的界限:恒定的舒适和不舒适区。没有光线时,人在黑暗中会感到压抑;光线太强时会觉得刺眼,甚至眼睛会受伤。香气令人舒心,恶臭令人恶心甚至窒息……当客观事物的性质与人感官的舒适区一致时,便能使人产生快感,从而成为美的因子。与事物的某种性质由无到有、由弱而强一样,在人体舒适区内,存在一个最舒适的临界点,过了这个临界点,因其强度增大,反而导致人的舒适程度下降,开始向相反方向变化。因而美的因子不仅来源于感官舒适区,而且存在舒适临界点。

二、美由多个美因子组合而成

前已述及花的美是由花的形状、颜色、光泽、香味等多种因子组成的。其实任何一种事物的美都包含着多个美因子。例如一件宝石饰品或玉雕艺术品,它的美包括生动的形态、逼真或奇特的样式、细腻的质地、鲜艳的颜色及良好的光泽和透明度等,如有晕彩、变色,在摇动时能有闪烁的光点更是上品。一幢建筑物的外形、气势、图案装饰、所用材质等性质之间以及整个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谐,构成了建筑之美,如武当山的建筑群、悬空寺的建筑,不仅其自身美,而且与山势融为一体,令人赏心悦目。风景也正是多种美因子组合的产物。

三、美因子的分类

中外美学家对美因子按性质进行了分类。西方美学的完形理论,把客观事物分为3个方面,即表现性、骨架结构、轮廓外形。轮廓外形是客体的外在形象;骨架结构是由主要特征形成的结构;表现性是本质性的东西,决定了事物的主要特征,也决定了所有细节。然而本质性的表现性不是实体的,而是虚体的。它是事物可感而不可求的生动气韵。表现性、骨架结构、轮廓外形是一个整体功能,可概括为“力的式样”。它的“力”是虚而无形的,“式样”却是实而有形的。力的式样来自骨架结构,更来源于表现性,而又反映于轮廓外形。什么是力的式样呢?省略大部分细节,用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人,这几笔就是依照力的式样画出的。

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将构成美的因素同样分为3个方面,称为形、质、神,也有人称为肉、骨、神。魏晋时不仅对艺术品用这3个因素进行评价,对人体的美也采用这3个因素评价。构成中西方美的3个因素中,大体“轮廓外形”与“形(肉)”相对应,“骨架结构”与“质(骨)”相对应,“表现性”相当于“神”。

上述三方面美的因素,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因素组合。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论“文章”时说:“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意思是说一篇文章写得好,首先是以情趣、兴致为灵魂,以新颖、独到的符合事实的论点和内容为骨架,以华美丰富的辞藻将文章渲染得富丽堂皇,使整个文章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这便是文章的4个美因子。苏轼论书法时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关于绘画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荆浩在《笔法记》中说:“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三国时刘劭的《人物志》将人体的美分为9 方面,即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所有这些美因子的类别,都是形、质、神三方面的扩展,而且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的美学家都主张在多种美因子中应以“神”为上。

在人体美的理论中,重要的不是人的实质外形,而是人物的姿态、仪容、神气、风采、气度。人体美属于物质性的自然美,书画文章是非物质的艺术美。将物质性自然美的评价标准,移作抽象性的艺术美的评价标准,尚且如此贴切,可见中外美学家研究之深,抓到了美的本质。美的因子可以非常多,上述实际上是一种归类,形、质、神是对美因子分类的高度概括。这种分类方法在本书应用于风景的美学分类时,在某些方面将有所扩展,以适应风景的特点。

四、美因子中的主因子

正如矛盾有主次之分,一个事物的诸多美因子中必定有一个因子最为突出,成为该事物美的主导因素。以花为例,牡丹、芍药、令箭荷花等,以花朵硕大、花瓣多、颜色鲜为美的主因子;杏花、梨花、樱桃花、桃花……以花朵多而密集、尚未出叶为美,繁花似锦,彩霞漫天;桂花、米兰……花朵细小,颜色浅淡又隐于叶间,单用眼睛观赏,根本无法与上面两类花相比,但她们香气浓烈,沁人心脾,香气便成为她们美的主导因素。张怀瑾评画认为:“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意即张僧繇的画,其美的主因子是形,陆探微画作美的主因子是骨架结构,顾恺之画作美的主因子在神。王安石写王昭君的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思是说王昭君美的主因子在神,毛延寿的水平有限,只能画出其形,无法画出其神。鉴于风景区美因子很多,在划分风景区美的类型时,将主要根据美因子中的主因子进行。

五、美因子的组合

狄德罗主张美在关系,认为事物自身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是事物实在的美。美的关系的实质是指美因子的结构,即不同美因子如何组合起来,才能更美。“安排”是说组织起来,“秩序”、“对称”等则是组织起来以后的结果。总量大于分量之和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几个事物组成一个系统时,如果系统的结构有利,系统的功能可以大于组成系统的几个事物功能的总和。可见系统的功能来源于系统的结构。因此,对于美的事物不仅要找到决定它成为美的美因子,而且要找到它成为美的诸因子的结构,即各美因子是如何组合以形成美的功能。只要各个美因子组织得好,则事物将呈现其最美的姿态。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美因子结构最优的事物。绘画不过是线条与色彩组织的结果,却能表现出盎然的生意、欣欣向荣或苍凉悲壮的各种意境。音乐只不过是几个音阶高低、强弱、长短的组合,却能表现各种忧伤哀婉、悠闲自得或积极上进、慷慨激昂的各种旋律。在黄山风景区,一座孤峰与其上松树的组合,悬崖与俯斜松树的组合,就形成著名的景点——梦笔生花与迎客松。悬崖与河流的组合成为惊心动魄的瀑布。狭窄的峡谷,两岸陡崖屏蔽日光,所以郦道元写道:“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加上崖上树木,谷内便形成宁静幽深的景色……这些例子表明,地貌不仅在风景领域是美的主导因子,而且是多种美因子的组织者、负载者。

六、美因子的层次性

对于单个物体的美因子,无层次可言,而对于风景这样的综合性事物,美因子的层次性却非常清晰。例如风景区可由山、水、植被、动物、建筑等多方面的景物组成,其中山、水等单个的景物即属于风景区的美因子;而山、水、建筑等这些单个景物又有它们自身的美因子,这样便有了两个层次的美因子。依此类推,美因子也可以有更多的层次。

多层次美因子在结合成美的事物时,其构成是否美的关键,在于不同层次间的谐和、协调,即不同层次美因子之间,也有结构的优化问题。

『玖』 美丽的荷花

荷花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是盛夏优良蜜源植物。在自然变异的基础上,依瓣化现象和分化程度差别,可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千辨等不同生态花型。品种繁多,花两性、单生、色艳粉香、蜜淡黄且量多,蜂群爱采;花粉粒长球形,粉粗大小为78.8μm×40.9μm,有3个孔沟;开花过程分为始花、盛花、终花3个阶段;开花期间。深受温度影响。由于地域不同和温度差异,低纬度低海拔开花早于或长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关键词:水生蜜源植物;荷花演化;开花习性

原产于印度的荷花,又名莲花(Nelumbo mucifeva Gaevtn),系睡莲科睡莲属(Nymphaeu)多年水生宿根草本蜜粉源植物,性向阳、喜温湿,适应性较强,易于引种广栽。如今。我国莲花品(种)系多达100余种,广布大江南北,依其生态学特征,分为耐寒、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后者分布在热带地域。海南岛陵水、万宁、三亚、通什、保亭、琼山、澄迈等地山塘、水库、池塘、水坑均有野生或群植。据不完全统计,全岛近年来栽植面积已达1856hm2。

1 荷花色艳芳香、出水亭立,蜂群爱采

荷花品种繁多,色姿娇丽,粉香浓郁。两性花、单生、大型且雌雄同花、花器多样,如“佛座”、‘一品’、“并蒂”、“千叶”、“碧玉”等。花有红色、粉红色、瓜红色、黄色、白色和洒金色,分单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千瓣等。每年春分栽藕,清明展叶如伞。仲夏开花,红似娉婷,香远益清。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朝阳早开晚合,3次舒瓣,2次收缩,相继散发出阵阵幽香,招引蜂群飞来授粉受精,往和后花瓣枯萎凋落,其瓣中拱托出一个碗大的莲房,莲房中蕴藏着20~30粒青果。据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荷花粉丰蜜涌,植株一般能分泌36.26~43,71 mg鲜花蜜汁,其中以花色红艳、粉多且香、蜜汁甜的荷花泌蜜量多。荷花蜜色泽淡黄、质优、适口性好。

2 荷花花型结构、演化特征及其花粉形状

荷花两性、单生、雌雄同花,花芽萌发自地下茎蔓的叶腋,花蕾着生于花梗顶端。花的结构与众不同,自外向内依次为花被(尊片与花瓣)、雄蕊(群)多数,倒圆锥形花托及其埋藏于其中的雌蕊群,花后膨大为莲房。萼片与花瓣没有明显界限,其间有过度的尊片状花瓣,花被、雄蕊和心皮的数量因品种而异,雄蕊顶端着生一长椭圆形附属物,是引诱蜜蜂飞来传粉的“食物体”,表面分泌众多球形颗粒(腺体),雌蕊心皮包藏在花托海绵组织中。只有心皮顶部及柱头露出在花托的平面上。花器如此奇妙的结构,是荷花长期适应水生态环境而演变的结果。单瓣花具有正常雄蕊,没有瓣化现象,但随着品种的自然演化和人工选育,花丝加粗、药隔变宽,逐渐形成有色泽狭长的小花瓣,雄蕊出现瓣化现象(湘莲、白花建莲);半重瓣花是雄蕊进一步瓣化,花瓣数量不断增加至80枚以下者,如“百叶莲”、“白樱莲”和“锦边莲”;重瓣花色红,花繁密,雄蕊相继瓣化,花瓣数量激增至80~200枚的,如“红千叶”、“寿星桃”和花色白的“白干叶”;重台花是伴随雄蕊瓣化,长椭圆形的花托上的心皮突起且增大,雌蕊心皮瓣化在花托上面,外观其花形状似二层花;千瓣花是随着雄、雌蕊的瓣化而整个花托(莲蓬)也产生瓣化。花中间只有鸡冠状的不断增生的肉质花托,花瓣的自然增加达到1000~4000枚的,如开红花的“并蒂莲”。综上所述,荷花的演化规律是:单瓣花一半重瓣花一重瓣花一重台花一千瓣花。为适应水生环境繁衍后代,花尊保护花蕾出土和早期发育,让其出淤泥而不染;花瓣除色艳招引蜜蜂外,还维持花内相对恒温,促进大小袍子正常发育,即使低温(20.0℃以下)阴雨,花中仍保持28.0~31.0℃;雄蕊附属物(腺体)表面有球形颗粒,能分泌和散发大量香气.招引蜜蜂采粉酿蜜。

荷花粉粒形状为长球形,黄色,粉粒的大小为78.8(74.5~83.4)μm×40.9(36.5~45.3)μm,赤道面观呈长球形,极面观则为3裂圆形,具有孔沟3个,沟长,边缘不平,沟膜具颗粒,外壁表面有短棒状雕纹和细颗粒。成熟的花粉粒内外壁问积存着黄色半流质油脂状物质,外壁破裂时,内壁溢放出大量芳香油滴和原生体,招引蜜蜂采粉酿蜜。

3 荷花开花过程和节律的观测

在海南各地植区从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是荷花盛花期,花芽分化,花蕾从露出水面的始花至终花一般持续15天,因地区、品种不一而有差异。荷花的单朵花期可分为初开(雌蕊群成熟)、盛开(雄蕊群成熟、花药开裂吐粉)、谢花(传粉受精卵已开始发育)三个性发育不同时期。

始花期启动于凌晨3:00左右,首先外层花被逐渐舒张,花蕾顶部内层花瓣随着松口,继而出现微孔,到5∶30左右,孔口扩张到2.5~3.5cm,直到9:00左右才合闭,15∶O0后花蕾完全回闭,犹如未开过的花蕾。始花期间雌蕊群的先熟性,柱头分泌大量黏液,表明卵细胞发育成熟,柱头已有接受花粉受精的能力。但未成熟的雄蕊群,花药不开裂且埋藏在花托与花被基部之间,惟有花药腺体露出花托顶部且散发出浓郁香气,招引蜜蜂进入花内来回爬动搜寻花粉,同时又把带来的花粉触落在柱头上进行授粉。显然,荷花雌雄蕊性成熟的时间间隔,是植物防止自交,体现不同品种遗传杂合性的表现,有利于人工杂交授粉。

盛花期在次日凌晨3∶00左右,花瓣自外往内舒张,到5∶30左右全部开放,雄蕊也随着散离花托,到4∶00花药开裂吐粉,到5∶30花药全部开裂吐粉,量多,芳香四溢,香味更浓,招来蜂群采粉,人工授粉杂交也宜在此时进行。翌日,开花到10∶00后花被又逐渐回闭,到15∶00后花瓣白行合闭。

谢花期在第3天清晨,时序推移,花朵重新开放,心皮柱头由黄褐色变为干枯发黑,散粉后的花药变为暗褐色且干缩,花瓣色泽消失,时序更换到16∶00,花瓣在重新回闭中逐渐凋萎脱落。

4 影响荷花绽开的主导因子~~温度

在海南岛境内阳光和照的情况下,无论东南部或北部植区,荷花绽放有其自然规律。

4.1 开花动态

一日内开花动态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开花历期,上午8:00后气温上升到21.0℃时,开始有少量开花,继续上升到24.0~26.0℃时,开花逐渐增多,当气温首次上升到开花的最适温度28.0~30.0℃时,出现当天的开花高峰。但日开花时间三亚、陵水长于琼山、澄迈,日最长开花时间分别为9.5h和7.8h。由于温度差异,低纬度、低海拔植区日开花时间要早于和长于高纬度、高海拔植区。

4.2 温度与花期

荷花感温性较强,单朵花从始花至终花时间,随温度的递增或升高而相应地变动或缩短。在三亚、保亭,花期每日10:30后的平均气温为29.0℃,30.2℃和30.0℃时,,单朵花的花期分别为7天,6天,6天;在琼山、澄迈植区当花期每日10:30后的平均气温为25.4℃,26.8℃和26.4%时,单朵花的花期分别为10天,8天,9天,从开花到莲果成熟,约需20~25天,此时便是莲子采收时节。

4.3 温度与开花速度

观察开花看出,无论在三亚、万宁,还是澄迈、琼山的池塘、水坑,气温20.0℃以下不见开花;21.0~23.0℃开花甚少;只占总开花数的2.4%;24.0℃以上开花逐渐增多,25.0~30.0℃有随温度升高而开花相继递增的趋势。此期所开的花占总花数的比例,三亚、保亭、陵水分别为90.2%、92.3%、91.8%。其中,以28.0~30.0℃时,产区各池塘的荷花普遍开花快而多。由此可见,荷花绽开的适宜温度为24.0~30.0℃,最佳为28.0~30.0℃。但随时序推移、季节更换,受低温阴雨的影响,对荷花开放授粉十分不利。

热点内容
地王花花语 发布:2025-09-18 12:43:46 浏览:345
上海情人节美食餐厅 发布:2025-09-18 12:12:06 浏览:545
花卉基地名字 发布:2025-09-18 12:08:06 浏览:57
广州樱花洛 发布:2025-09-18 12:04:55 浏览:301
学养兰花 发布:2025-09-18 12:04:03 浏览:33
红籽籽盆景 发布:2025-09-18 11:21:01 浏览:329
兰花草歌 发布:2025-09-18 11:10:51 浏览:586
樱花粉的美甲 发布:2025-09-18 11:04:30 浏览:771
数学一朵 发布:2025-09-18 10:20:16 浏览:854
盆栽吸水器 发布:2025-09-18 10:19:16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