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孤兰
A. 看各种兰草图片及名兰名称和值价多少
1、春兰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Makino)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假鳞茎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株型修长健美,叶姿优雅俊秀,花色艳丽多变,香味清醇久远, 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为国兰之一。
观赏价值:寒兰的花瘦而长、匀称、飘逸,充满生机和神秘色彩。花色匀称,色泽艳丽、鲜美,肩平,唇瓣平直,素心或少有紫色斑状,花大,花梗花色相一致的即是好品种。寒兰要讲究整体美,匀称,协调,修长、美艳。
不同品种的兰花,也有着不同的花语。文心兰是隐藏的爱,代表着希望对方一生吉祥如意,快乐无忧。剑兰是长寿和康宁的象征,很适合送给年纪大的长辈。春兰则总会用来形容各种美好的事物。
兰花的特点是“空谷幽香,与世无争”,花语是高雅与淡泊。它颜色淡雅香气清丽,在幽僻之处生长,因此总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品格高尚,不沦于世俗。
《兰花诗》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C. 唐代诗人的关于兰草的千古名句
《孤兰》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辉,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幽兰》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幽兰操》 唐 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而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 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王 勃《春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D. 兰花的诗句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兰花的象征意义——美好、高洁、贤德。
1、《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作者: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译文: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2、《题杨次公春兰》
作者: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3、《高山幽兰》
作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译文:千古年间最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就连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愿意让他们看见,藏在高山后面遮蔽着自己。
4、《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5、《种兰》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E. 李白兰花,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没怎么读
是李白的《古风》,“没”读mo,去声。
F. 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很多:
1、《兰花诗》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广群芳谱》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4、《兰花》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
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等等还有很多。
5、《高山幽兰》清·郑燮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6、《咏兰诗》现代·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7、《兰花》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8、《咏兰》现代·朱德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9、《着色兰》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10、《兰花》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11、《兰花》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12、《兰花二首》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13、《写兰》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14、《折枝兰》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15、《山顶妙香》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G. 兰花在古代诗词中充当什么样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意象有着多元的内涵。诗人常常以兰喻君子,以兰为爱国者的化身,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
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
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7)兰花孤兰扩展阅读
一、兰花简介: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二、兰花象征: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H. 兰花的花语、功效果、特点、诗词
兰花的花语是幸福美好、典雅、宁静、朴实无华之意,因此它也寓意着一种高雅、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高贵品格,十分令人之向往。
兰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它的花朵组成部分;第二个是它会抽生出长长的花葶;第三个是它的每个花朵外面都会包裹着一层外衣,也就是苞片。另外,它的养护只需要给予它合适的土壤、水分和肥料之后,就能将它养好。
《兰花诗》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I. 古代描写兰花的诗
1、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元·余同麓《咏兰》
2、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唐·王勃《春庄》
3、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李峤《兰》
4、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5、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明·董其昌《兰》
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清·郑板桥《高山幽兰》
7、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明·刘伯温《兰花》
8、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9、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10、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1、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明·徐渭《水墨兰花》
12、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
13、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14、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宋·释文兆《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