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荷花特写
① 荷花怎么拍摄
有水的地方多有荷花。盛夏时节,荷的枝枝绿茎,以其高贵挺拔的身姿,亭亭立于明镜般水面;如伞的绿叶上突兀出一片片如雪团似胭脂的荷花,那是一种奇特的粉红颜色,白中带粉,粉中透红。含苞待放的花朵,总有着一种欲说还羞的情状,叫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含苞待放的花朵,总有着一种欲说还羞的情状(图片来源:艺龙博主 李忠海) 含苞待放的花朵,总有着一种欲说还羞的情状(图片来源:艺龙博主 李忠海) 含苞待放的花朵,总有着一种欲说还羞的情状(图片来源:艺龙博主 李忠海) 看到电视把荷花作为告别夏日的标记,一点点感慨。现在还是拍荷花好季节,在公园里也还可以看到一个个拿着红圈白炮的摄友们。 究竟怎么才可以把这傲骨的荷花拍的更漂亮些呢?再过一阵我们还能拍些什么呢?就拿前两天在圆明园拍的片子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荷花的种类很多,开花时的花形不一样,在拍摄之前认真地观察,进行周密细致的构思,不能见着荷花就拍,结果拍摄了许多照片,但有用的并不多。在选择上可选择含苞欲放,停停玉立的花蕾;也可以选择盛开之时拍摄;还可以选择花瓣已经部分脱落的花形来拍摄,有时候拍摄的残荷比拍摄盛开的荷花更有意境,更具有趣味性。在选择上还需要注意拍摄角度,一般来说有低角度仰拍,高角度俯拍和水平角度拍摄。采用低角度仰拍,能显示出荷花那种出污泥而不染高洁品质。采用高角度俯拍,使绿色荷叶浮于水面,荷花点缀其中,并能很好地表现出花瓣的层数和花芯的形状与颜色。采用水平拍摄视角,要注意画面安排,如果有水面,最好将荷花的倒影一并拍入画面,倒影和荷花上下对称,相映成趣。 拍摄荷花可以展现一朵荷花的全貌,给观众一种直接完整的视觉印象,也可以让荷叶挡住部分花瓣,半遮半露,这样的作品更能引起观众的联想,也更有情趣。 在画面格式的确定上,多采用竖画幅格式,以显示荷花高洁的品格;有时也采用横画幅格式,在采用横画幅格式时一定要注意荷叶和花茎的形状,否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1.光线的运用 拍摄荷花以前侧光、侧逆光。逆光为好,这些光位都能很好地将荷花高洁,娇嫩的风韵表现出来。在拍摄时注意对光比的调节,其光比不可太大。调节光比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拍摄环境中的反射光;二是用反光板或电子闪光对荷花的暗部进行补光照明。 2.注意拍摄时间 拍摄荷花在一天之中,以清晨和上午为好,到了下午花朵就开始逐渐收缩,傍晚就会完全收缩了,这时就难以拍摄到理想的荷花。 荷花拍摄进阶技巧 1.充分利用叶片。荷花不但花朵漂亮,而且叶片也相当具有美感,所以在拍摄时候要充分利用叶片来构图。以叶片为主角,在适当位置上安排花朵进行艺术创作。为了达到比较简洁的构图,借助荷花硕大的叶片为主,让红花在画面中画龙点睛。这种场景根据叶片亮度曝光,就可获得比较好的色彩还原。 2.保持背景的简洁。荷花本身线条很简洁,无论是花是叶片还是茎,都简简单单,不枝不蔓,所以在拍摄时要根据它的特点,做到以简洁为主。往往是构图越简洁,画面效果就越好。一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背景来达到目的。利用逆光时水塘边树丛阴影或者其他荷叶的阴影等都获得以暗衬明的效果。若摄影者方便接近荷花,还可在岸边蹲下拍摄,将天空作背景,则可获得浅色调背景效果。不过就数码摄影而言,在考虑简洁构图的同时,还要将自己需要的内容安排得相对完整些,因为多余内容可在后期修整去除,而在需要修改时发现内容残缺再要弥补就比较麻烦了。 3.适当利用点缀物。在拍摄荷花时,常常可以看到有蜻蜓栖息在花上。其实蜻蜓荷花可以说是天生绝配,有了蜻蜓的点缀,荷花会显得更加富有生机。发现蜻蜓时不要快速靠近,最好预先将相机的曝光量等设定好,同时将焦距调节到长焦一端,然后逐渐靠拢。一旦蜻蜓受惊飞走也不要气馁,可静止不动在原地等待,因为蜻蜓等会儿还会飞回原来栖息的位置。看好了一个镜头后,你只要有足够耐心,完全可能拍摄成功。当然充分利用连拍的功能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说快拍王7D 和1DIV 之类的)。有些人喜欢拍摄蜜蜂在花上飞舞的镜头,拍摄这样的内容特别要注意,蜜蜂在花上的位置和比例,因为荷花很大,蜜蜂很小,要是位置和形状不恰当的话,弄不好给人的感觉像花上粘了垃圾一样,反而不美。 4.花上洒水要科学。有些人喜欢在荷花上洒水,拍摄花瓣上凝聚着露水的镜头,其实,荷花的花瓣非常薄,盛开的花朵会因为水的重量而下沉,给人以衰败的感觉,形象反而不佳。除了在含苞欲放的花蕾上可以适当洒水外,在花瓣上洒水效果未必好。荷叶其实根本粘不住水,你要是人工往上洒水只是徒劳,它马上就滚落,要拍摄到荷叶上“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镜头,只有在下雨后拍摄。如果当天晚上下雨,次日上午就可以拍摄到叶片上有水珠的镜头。 5.拍摄各种不同的“零部件”。拍摄荷花其实就是拍摄关于花卉自然形成的构图,是拍摄荷花叶片、花蕾、莲蓬等的不同组合。使用数码相机的好处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拍摄各种不同的“零部件”,最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它们整合成满意的画面。因为花卉摄影属于艺术创作,完全可以放开手脚“移花接木”,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效果。有心收集素材者可以有意识地拍摄一些相对独立完整的叶片,造型符合需要的花朵以及各种形状的花蕾、莲蓬等,最好在拍摄时能注意到光线方向性,不要有杂乱的环境光,同时要注意避免将光线不一致的内容整合在一起,避免阴影及投影不协调等问题。有大量素材后,今后处理画面就会有得心应手之感。 6.不要顾忌小缺点。自然生长的荷花往往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它们有时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特别是荷花叶片因为各种原因常常会有不同颜色的斑点,小的折痕破碎或者虫咬的痕迹等等。要是以往使用传统相机拍摄的话,即使其他内容很好,摄影者往往也会极力回避这些缺陷而放弃拍摄。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就不必计较这些缺陷,因为这些小缺陷后期用“橡皮图章”作修改很容易。所以从传统相机向数码相机过渡的朋友特别要注意改变观念,在取景拍摄时既要考虑拍摄时按动快门的一次性成功率,也要考虑后期修改处理的因素,对于有把握修复的缺陷不必太在意,这样你在拍摄时更加会有左右逢源的感觉。 7.关于测光和曝光。即使是使用数码相机,在拍摄时同样要讲究准确曝光。一般来说,拍摄荷花有大场面、中景、特写等,如果是拍摄大场面,可以按相机平均测光自动曝光,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红色或粉红色的荷花与叶片亮度差不多。拍摄中景时按相机指示问题也不大,据叶片亮度曝光,也可获得相对准确的曝光;要是拍摄特写,以花朵为主体,可以借助点测光或者中央重点测光功能(有关点测基本好一些的单反机都具备,而像佳能1D/1DS 系列的顶级机还有多点测光,和埋伏对焦拍起来就更方便了),直接对花朵(除了白色花朵)测光,根据主体亮度来曝光效果就更好。在拍摄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就要灵活处理。 8.灵活用光。有经验的摄影者在进行花卉摄影时都很讲究用光,而且大都喜欢使用逆光或侧逆光等来表现花卉,这样做固然不无道理。但是荷花的特性有点像向日葵,具有明显趋光性,正面向太阳,所以花形好的一面往往是顺光,而侧光或者逆光时的花朵往往只能拍摄到花朵的侧面甚至背影,光影效果好的花往往形态差些。所以要在现场多方位观察取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用光,不可强求。而且荷花是每天上午开得最旺盛,靠近中午时,花朵不是逐渐收拢就逐渐衰败,下午几乎看不到盛开的荷花,因此看到形状和光线合适的花就要及时拍摄,不要延误时机,使用数码相机只要有足够的电源,完全可以在不断拍摄的过程中不断筛选好的素材。 9.利用微距拍摄细节(我用过的百微和新百微都是这一类拍摄得不错选择)。就一般普及型数码相机而言,在使用长焦距拍摄荷花时未必比传统摄影有更大优势,因为一般有传统相机的摄影者大都有200mm长焦镜头。而普及型的数码相机到了相当于200mm焦距时,几乎都已经进入了数码变焦,显然对成像质量有影响。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不妨多多使用微距来拍摄。只要你与荷花有足够近的距离,拍摄荷花的花蕊、花蕊上的水珠等细节特写也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有些荷花的花蕊色彩很鲜艳,颜色为嫩黄、嫩绿、浅粉红色等,相当有特点。此外还可以对花瓣的脉络等作精雕细刻的描写,全方位地反映荷花之美。 10.注意个体和群体的表现。一般摄影者在拍摄荷花时往往只注意拍摄局部场景。拍摄最多的是花朵的特写,拍摄中景就比较少了,拍摄大场景的就更加少了。其实表现荷塘的景色,就需要一些点与面结合的内容,因为像这样的荷塘绿色具有特别的审美价值。如果摄影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寻找一个拍摄点,利用一年四季的不同时候,拍摄下四个不同的画面,一定会别有情趣。 尝试多角度拍摄荷花 一般拍摄荷花都是在很远的距离进行的,往往需使用长焦镜头,这是因为荷花生长环境所决定的,其实拍摄荷花也要开阔思路,常拍常新,绝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拍摄特写等。 1.仰角拍摄别有风味为了获得简洁的背景,将相机放到荷花叶片的下面取景,为了防止出现曝光误差问题,需将相机设定在点测光上,拍摄时先对准荷花测光和对焦,然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根据自己的经验,要防止天空对曝光的影响,一般来说将拍摄模式设定在“M”挡上,要是按照正常曝光的话,必定导致曝光不足。其实像这样以天空为背景的构图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你可以将它去色后制作成黑白照片,再在合适的地方安排适当的题词和印鉴,然后使用各种特技手段可以形成具有传统国画中的墨荷效果。 2.微距摄影精雕细刻。当距离荷花特别近时,细心地去观察荷花,会发现花蕊中的色彩相当柔和,而且具有很复杂的结构,一个个花蕊都是淡雅的暖色调。利用微距模式,数码相机镜头可以直接拍摄到花蕾内部。这可是拍摄荷花时难以遇到的。从镜头中可以看到空心的花蕾内部有细致的组织和丰富微妙的颜色。因为花瓣折射的原因,花蕾内部呈现为橙红色的暖调,再加上黄白色花蕊,显得色彩和谐而又富于生命力。由于微距摄影的景深很小,在对焦的时候只能选择某一个范围。 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花瓣或者花蕾上适当地喷洒一些小水珠,这样在欣赏微距摄影的时候更加给人细致入微的感觉。 3.利用广角体现野趣。将荷花生长的环境拍摄出一些野趣来,最好不要让人感觉是在公园中拍摄的沙龙味特浓的照片。因为一般摄影者的思维都会拍大特写之类的照片,其实那些能够反映出荷花生长具有野趣特点的照片,也会有很不错的效果。在拍摄时用了中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将荷叶和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同时适当地将水面的浮萍、水花生等杂草作适当的点缀。在取景的时候还注意了避免将水面人物倒影等摄入,尽可能达到如拍摄于无人区的效果,从画面上看,还真具有一定的野趣。 平时拍摄荷主要是拍摄荷花,其实拍摄荷叶也很有意思,因为荷的叶片千变万化,风情万种,所以建议在必要时不妨使用广角镜头来拍摄一下,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觉。(本文作者:艺龙博主 小吉) 赏荷地推荐: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里荷塘中的荷花种类不是很多,但却引来许多路过的人观赏,一张张笑脸和阵阵赞美还有那欢声笑语在荷塘的那片天空中回荡。荷花盛开时,徐徐南风送来阵阵荷香,清香沁人。 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上海市东北部杨浦区军工路2000号, 公园分为南北两园。除观景之外,游人也可在园内骑马,烧烤和垂钓,成为节假日旅游的好去处。
② 用白描的手法描写荷花
荷花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花,世世代代 民族情感,历史流传,把荷花誉为纯 洁,高尚,吉祥版的象征,权赞美它“出污 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历代文人,画 家吟诗,著文,作画,讴歌荷花。在 欣赏荷花的过程中,会被荷花优美的 天质所感动。这里有花头的特写,有 荷花枝叶的组合,有从晨曦到晚霞开 合的姿态,也有风雨中的飘逸,呈现 着荷花万千姿容,情趣
③ 荷花拍摄技巧有什么呢
一、非常规天气的选择
早上、下午、雨后、阴天、雨天都是拍摄荷花不错的时机,我个人喜欢雨后去拍荷花,因为雨后的荷花看起来更艳。像阴天、早上、下午光线很柔和,此时拍出来的荷花照也很好看。而光线太强的时候不建议去拍,因为在强烈的光线下荷花看起来没“生气”。
四、构图均衡,避开杂乱无章的背景
当荷花盛开时,荷叶与花朵、篷与杆之间会相互穿插、拥挤密集。大家在构图时需要注意,尽量避开杂乱无章的背景。
想要拍出背景干净、主体突出的荷花照有两个常见的办法:一是在构图时选择干净、简洁的背景;二是使用大光圈或者长焦压缩空间,从而虚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④ 描写荷花景色的段落
1) 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夏日的骄阳里竞相盛开,争奇斗艳,迷人的水韵,醉人的荷香,形成了夏日里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
2) 夏天,荷花长出花蕾。那花蕾渐渐地开了一点儿,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那粉红色更加鲜艳夺目了。看,那边的那一朵已经悄悄地绽开了,在一阵清风的轻拂中,轻轻地摆动着。荷茎托住了荷花,花凋谢后结的莲蓬仍是充满生机的翠绿,莲蓬一但成熟了会变成灰色。
3) 荷叶又大又圆,绿荧荧的,像一块碧绿的翡翠盘;又像把插在水中的大伞,一片接一片。怪不得宋朝诗人杨万里在《晓初竟慈寺送林子方》中对荷花有如此的赞美“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澈的湖水与荷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好看极了。
4) 一个难忘的傍晚,我来到水塘边,生平第一次见到荷花。那桃形的花瓣比西方的霞光还要明艳,那碧绿的荷叶比西湖的水还要高洁。衬着如镜的水塘,如诗,如画,如歌,如梦,使那“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群芳们也相形见拙。
5) 只见几朵白莲已绽开笑脸,荷花瓣上仿佛被一位画家几笔点了一点红,煞是好看!老爸笑吟吟的脸上布满了汗珠,手拿像机拍个不停。我轻轻拉了拉荷花的茎,只见那嫩黄色未成熟的小莲蓬,正娇羞地躲在盛开的花中,还穿起了“小草裙”哩!
6) 月夜,我又游向水塘。我是一条鱼,完全被荷花迷住。水光映着月色,波光粼粼。水面上那俊俏的身影,如同十六岁的罗敷女一般,亭亭玉立。那微微颤抖的身躯,那脉脉含情的双眸,那高雅清秀的姿态,那超凡脱俗的气质,无一不流露出“出水芙蓉”的本色。我抛入水塘一颗石子,水溅到荷叶上,形成一个个水珠,滚动嬉戏,闪着晶莹的月光,洁净如同珍珠,明亮好似天上的星。
7) 走进池塘,散发出一股股清香。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放在碧波上,似一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美丽的荷花,身旁的荷叶为它打了两把碧绿的小伞。美丽的荷花有着红扑扑的花瓣儿,好似涂了胭脂的脸蛋,一层叠着一层,而且,中间托着一个嫩黄色的小莲蓬。那莲蓬黄中带白,白种泛绿,就像一个个要融化的冰欺凌,所有颜色都混在一起。
8) 一阵微风吹过使人感到无比的凉爽,湖面上也泛起了层层波纹。莲蓬偷偷的将头探出了水面,碧绿的莲子像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莲蓬上。远处的小鸭子躲在荷叶下悠闲地游玩。
9) 有的荷花,由于才长出来,花瓣上面是粉红色的,到下面的时候慢慢变成白色,花蕊黄澄澄的,中间有一个黄黄的嫩嫩的小莲蓬;有的荷花,由于出来的比较早,花瓣开始褪色,只有上面的一点点儿花尖是嫩嫩的粉红色;有的荷花已经开始凋谢;还有的“荷花”,已经没有花瓣了,只有小小的绿色的莲蓬。放眼一望,似乎四处都是荷花池,美丽无比,令人惊叹,但是似乎没有人能够发现荷花四周那一片又一片的荷叶上透漏出来的美丽。
10) 荷花亭亭玉立,像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嫩蕊凝珠,而且清香阵阵,沁人心脾。荷花的花瓣一层一层往外展开,下面洁白如玉,顶上有淡淡的粉色。荷花托着绿色的莲蓬,莲蓬上有许多小孔,一颗颗莲子就睡在里面。
⑤ 怎样描写荷花
池塘里开满了许多荷花,有粉红色的也有白的还有紫的,有含苞待放的,还有版娇羞的露出半个“黄脸”的。权一朵朵饱满的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摇曳在风中。一张张绿绿的伞覆盖在水面上像一个个大圆盘。荷叶上面滚动着的小水珠像一颗颗透亮的珍珠圆润。
红花绿叶,真美!蜻蜓不时从水面掠过,我想起了妈妈教我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深深的淤泥中藏着人们喜爱的美食—连藕。人们欣赏荷花的美丽,更赞美它的品格。妈妈告诉我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让我懂得做人要洁身自好,不要爱慕虚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⑥ 描写荷花池塘的优美句子
1、 来到池塘边,荷花一株株挺立在那儿,它们姿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张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盛开了,有的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有了荷花,当然少不了荷叶的映衬,荷叶像一把把大伞,为这些少女遮风挡雨,使得这些荷花更加粉嫩,更加秀美。
2、 湖面上那一张张荷叶,翠绿的墨绿的,颜色不一。它们挨挨挤挤,有的紧紧“帖”在湖面上,有的出水很高。还有的卷着卷儿。那些高高挺立着的荷叶,犹如婷婷玉立的少女跳舞时高高飘起的裙摆。而浮在湖面上的荷叶,好似一个个玉盘。偶尔,几只青蛙跳到荷叶上,溅起的一朵朵水花落在了“玉盘”里,变成了一颗颗圆滚滚的珍珠。可爱透亮的“珍珠”在“玉盘”里滚来滚去。几只青蛙瞪着鼓鼓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害怕了,又“呱”地叫了一声,跳到水里去了。
3、 荷花可真美丽啊!红的像翔云火炬,白的像雪,粉红的像早上初升的太阳。这么多的荷花真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4、 荷塘不仅荷叶漂亮,荷花也有着自己的特点。荷花的形状就像一个个小摇篮,只有你仔细地闻它,才能闻到它那清新淡雅的幽香,荷花有粉色的乳白色的,但是乳白的荷花却很稀少,荷花有单瓣复瓣半重瓣。微分吹来,荷花和荷叶左右摇来摇去,像一位位仙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风停了,荷花又在水面上亭亭玉立。
5、 荷花拥有粉红色的花瓣,细细的根。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荷花。不知道为什么,荷花从骨子里就透露出高贵淡雅的气质。
6、 荷花像一位舞蹈家,河水就是他们的舞台,任由它们尽情发挥。荷花像一位医生,它能使烦恼的人变得快乐,使快乐的人更加快乐。瞧!一只蜻蜓依偎在荷花身上,呼呼地睡大觉了。我真想上前说一句:“蜻蜓妹妹,是不是很舒服呢!”
7、 荷花是一种纯洁的花朵。人们常说它,“出污泥而不染”。荷花长在湖里的淤泥里,它的根就深深地扎在那里。荷花冲出水面后,却一点也不脏。而是秀美的、干净的、大方的。人们爱荷花,或许就正爱这一点吧!
8、 荷花全身上下都是宝!它的根是人们常吃的藕。它的叶子可以熬粥、做荷叶鸡、有的还可以沏茶呢!它的莲子也能吃,能去火、健脾……荷花自己也可以熬粥,做菜!荷花的这种性格、精神,难道不正是人们爱它、赞美它的最主要的原因吗?
9、 荷花绿油油的,像一个大圆盘,又像一把遮阳伞。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碧珠,一朵朵荷花从荷叶里冒出来,有粉红的,有白色的。有的花只有花骨朵儿,有的花开出了二、三片花瓣,还有的已经完全盛放,像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蜻蜓还在荷花没开放的时候就来了。微风把荷叶掀起一片片碧浪你也可以投稿,荷花翩翩起舞,真是美不胜收!
10、 荷花池里有很多荷花,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荷花有的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开了,像一个个小姑娘,穿着粉红色的衣服在水里跳舞,上面还有小蜻蜓自由自在的飞着,好像在和我们一起看荷花,小鱼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我们慢慢的走过,还看见很多人在池边钓鱼,我个小伙伴都静静的看着,恐怕惊动了小鱼。
11、 我爱荷花池,它虽没有西湖那样浓妆淡抹,没有长江那样气势磅礴,没有瘦西湖那样宁静柔和,就是这样一个小池子,带个人们的感觉却是无景能比的。
12、 我喜欢荷花不仅仅是因为它舞姿优雅动人,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用途广泛具有实用价值。而是因为它象征着在污浊环境中仍能洁身自好的人;象征着追求自由、理想、不受世俗羁绊的独立的自主的生活。
13、 我摘下一片荷叶,往里面滴一点水,只见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水珠在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特别好玩!我顿时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话,荷叶不易吸水,又有香味,可用来裹食物。有一种荷叶包得粉蒸肉又香又嫩,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荷叶的用处可真大呀!
14、 夏天,池塘里有一片荷花,其中有一朵最美丽。它的茎是碧绿色的,上面有很多墨绿色的斑点。荷花的花瓣有两层,外面的一层向四面展开,内部的花瓣围着一个圆圆的淡绿的还没有成熟的莲蓬。花瓣的顶部是生红色的,渐渐往下就是粉红色的了,好像画家用一支画笔饱蘸了,分红从上往下有深入浅画出来的。而且一片花瓣都像一个大勺子。旁边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像一个熟透的大桃子。荷花周围尽似伞状的荷叶,上面有许多小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晶莹透亮的珍珠。
⑦ 荷花外貌描写怎么写
荷花外貌描具体如下:
荷花花大叶丽,花瓣有粉的,白的,黄的。圆圆的大叶子好像小姑娘的裙摆一样。细细的梗上面还有许多小毛刺。
夏天,小花蕊被包在花瓣里秋天,等到荷花的花瓣落下了就露出淡黄色的小花蕊,小花蕊长在莲蓬里面慢慢的就结出许多莲子,整体一看好像一位荷花仙子。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都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花及种子的苤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夏天,骄阳似火,富贵的牡丹失去了神采,牵牛花偃旗息鼓,不过圆明园里的荷花还非常精神,时不时还有一条鱼蹦出水面溅起的一颗颗水珠落到荷叶上,好似美丽动人的珍珠。晚上有一种荷花还可以发光呢!
我爱那美丽的荷花也羡慕它的那么多神奇作用,荷花用自己身上的东西来帮助别人,默默奉献。我们要学习荷花这种品质来帮助别人。
⑧ 荷花怎样描写荷花
1、荷花像羞花闭月的少女,迎着风尽情歌唱。
2、荷花像动情的少女,一下就红了脸庞。
3、夜色中,荷花像一盏盏莲灯静静绽放出迷人光彩。
4、荷花很美,长出花骨朵儿后,外面的花瓣慢慢的张开,然后中间那一层花瓣也会展开,最后里面那层花瓣随之打开,等到花瓣凋落,就会长出小莲蓬。
5、这朵荷花在池塘里,像一只公鸡一样,金鸡独立。
6、荷花像高洁的雅士,典雅而高贵。
7、在池塘里,数十朵荷花随风飘荡,好像跳起了集体舞。
8、在那碧绿的荷叶中,隐隐约约有几朵雪白的荷花在悄悄的绽放,她们那么的美丽,仿佛是一位羞花闭月的少女,朝着迎面吹来的风尽情歌唱。
9、荷花像高贵的大小姐,被荷叶紧紧的保护在身边。
10、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
11、荷花像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
12、映日的荷花,如同被朱红渲染一般!
13、荷花一年四季各具风韵:春有凝翠、夏有娇艳、秋有厚重、冬有凄美。一岁一枯荣的只是荷的枝叶,永远不死的是荷的精神。
14、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15、荷花像一盏盏莲灯静静绽放出迷人光彩。
16、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17、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
18、那晶莹剔透的荷花,犹如人间最洁白无暇的白玉,在池塘中亭亭玉立!
⑨ 描写荷花的
关于荷花的优美句子汇总如下
1、湖里的荷花轻悄悄地开着,虽不是白天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番胜景,但桨声灯影里她别具一番韵味。
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就像那水荷花不胜清凉娇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便是荷的情致与风格。芊芊伫立于一池碧波之上,傲然挺拔于绿叶簇拥之中。
4、清浅池塘淡淡荷,红粉娉婷赛嫦娥。莫道红尘多纷扰,独守清幽于菏泽。淡定于红尘纷扰之外,傲然于狂风暴雨之中。
5、满塘荷花满池绿,微风淡淡拂面来,清波荡漾随风起,独有清凉在亭台。独坐荷中亭阁赏莲,置身于满池绿叶粉黛之中,若置身于水墨丹青之中,如梦如烟。
6、清风如许,碧波荡漾,池水盈盈,微风过处,送来荷香缕缕。荷叶随微风卷舒,荷花随清风摇曳,揽一朵莲花入怀,晶莹剔透。
7、荷花似红粉佳人,含蓄温婉,娇俏动人,又似美姬轻歌曼舞,袅袅娜娜,清心雅致的韵味与纤弱姿态,一如处子,喜一分,爱一分,怜一分,朵朵幽香入心田,丝丝柔情潜心底。
⑩ 荷花有什么特点文学家用它象征什么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千百年来,古今文人对荷花十分推崇和厚爱,并写下了无数咏荷的名篇佳作,为荷花树立了美好的文学形象。若细细品读这些名作,作者大多给荷花以人格化,采用比兴、借喻、衬托等艺术手法,来刻画荷花那美艳独绝的姿色;或吟荷薰人欲醉的清香;或赋荷叶无私奉献的情操;或借荷花表达吉祥如意的祝愿;或将荷花比作爱情坚贞的象征;但更多的还是赞美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正如霍松林先生所说,这些咏荷名作“形神俱佳,物我浑融,启人心智。”为此,笔者就荷花的文学形象,以叙一二,诚望文化界、荷花界师长与同行,不吝赐教。翠盖佳人天姿丽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千古绝唱,既朴实客观地描写了荷花的自然之美。我们知道,自然美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是人类通过物质或精神力量改造过的自然,人可亲近,人可欣赏,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联的自然,亦是自然美的特征之一。人类只有初步征服了自然,才能开始欣赏自然之美,并在生活中发展这种美。如“花”字,由“草”头、“人”旁和“七”(即化)所合成,即包含了人化之意。其实,现在人们所观赏的各种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荷花品种,无一不是通过劳动生产,经过多少年代的辛勤培育所获得。然而,艺术美又是自然美的集中反映。一部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作者通过周密的构思,凭着生活中的灵感,艰辛地创作,把自然美升华到艺术美。从园林美学的角度,荷花的美有两种。一种是群体美、意境美。如宋代杨万里《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幅千顷碧绿的荷叶连天边,娇姿的红荷映衬艳阳的画面,美不胜收,蔚然壮观。又如明代徐渭《荷九首》诗其一:“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这又是一幅荷浪翻卷,荷花吐娇、荷香袭衣的万亩景图,尤其是图中“蝴蝶和鸳鸯”两组特写镜头,充满了美好的生活情趣;另一种是个体美、姿色美。如南朝·梁沈约《咏芙蓉诗》曰:“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紫叶是卷曲尚未展开的荷叶,而朱房指含苞未放的红色蓓蕾。在作者笔下,摇动的紫叶与凝露的红蕾互相映衬,格外艳丽夺目,仪态妩媚动人;唐代皮日休《咏白莲》诗曰:“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美女西施在吴王台上,身着素罗,翩翩起舞,她那袅娜的身姿何等美丽动人,诗人把朵朵晶莹高洁的白莲比作西施,是何等的贴切;宋代王沂孙《水龙吟·白莲》词:“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裳舞。”姿态秀美的白莲,像杨贵妃在烛灯前踏着旋律,向唐王呈献裳姿;诗人将白莲比贵妃,不仅描摹了白莲的形态,更透出了莲之神韵;还有近代朱自清《荷唐月色》一文描述:“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等等。作者都巧妙地运用借喻或比拟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美人,使得荷花的自然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由此,荷花被示为美的象征。荷香染衣薰人欲醉西方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说过:“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荷花的美正是这样,它既有和谐的颜色,又有比例合度的形态,人们用眼睛都可看得见;而荷香则不然,它只能随风飘动,以鼻闻之,才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荷花潜有的一种内在自然美。因而文人们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自然美,则采用了各种虚拟且夸张的手法,咏诗赞颂。如南朝·陈祖孙登《赋得涉江采芙蓉》诗吟:“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瞧!人面与荷花相映,衣裳也染上了荷花的清香,真是妙极了;唐代温庭筠《莲花》诗吟:“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看来,莲蕊上的浓香是洛神步行于水波之上,由罗袜扬起的尘土而留下的,可见作者构思非常,出神入化,别具一格;唐代李峤《荷》诗吟:“风采香气远,日落盖阴移。”清风与荷香是一对孪生姐妹,风送香来,香随风远,互生互辅,意趣盎然。这情景使读者仿佛也体验到那种徐徐薰风,阵阵荷香,沁人肺腑的感受;唐代崔橹《莲花》其一:“轻雾晓和香积饭,片红时堕化人船。”(据《维摩诘经·香积品》载,古时有一众香国,佛家称为积香。因此国的香气最多,故用众香钵盛满香饭给化菩萨。)诗人巧用典故,借喻荷香,真是别出心裁;宋代林景熙《荷叶》诗吟:“乘露醉饥浑欲洗,无风清气自相吹。”荷花荷叶,清香袭人;即使风平浪静时,荷叶也静静地散发出菲芳,你也会感到有股清香气息迎面扑来,令人欲醉。一般荷香是随风浮动的,而作者则匠心独运,选择无风时刻来写荷香,不仅具有荷香的神理,而且含有一定的深意。说明荷香不必借助于风吹,也仍然浓香四溢。这正是荷花内在自然美的表现。因此,历代文人对荷香常以“香远益清”“荷香染衣”“薰风”“远香”等词语来美称。而风景园林里的建筑如“远香堂”“薰风阁”“瑞香亭”等以荷命名,是赞颂荷香的有力佐证,更富有文学艺术感染力。倘若你来到这远香堂前,即使没有荷香,也意味着阵阵清香袭来,为荷香树立了一个无形的文学形象。 甘愿扶持无私奉献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可不是,荷叶正是以它碧绿的本色衬托荷花的红艳,让荷花获得“凌波独叶红”的盛誉;则以自己通过光合作用所得的养料供给莲藕,使藕儿享有“根是泥中玉”的美称。而自己却默默无闻,与世无争,把荣誉让给荷花,又把享受送给莲藕。甚至自己连最后剩下的残体,留给了泥土,变成肥料,繁衍下一代。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诗人屈原的《离骚》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又《九歌·少司命》诗吟:“荷衣兮蕙带,攸而来兮忽而逝。”荷衣指隐士之服,后则象征着人的志行高洁。如北周宇文毓《贻韦居士》诗咏:“香动秋兰佩,风飘莲叶衣。”而南朝·陈江总《游摄山栖霞寺》诗曰:“荷衣步林泉,麦气凉昏晓。”这都亵扬了荷叶高尚贞洁的情操。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诗,却有力地印证了荷叶甘愿扶持荷花红艳的关系。“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盘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看来,到了翠减红衰,令人愁绝时,荷叶仍映衬着荷花,真乃君子之风度也!吉事有祥良好祝愿在中国民间文学文库里,不难发现与荷花有关的寓言、成语或吉祥语,表现荷花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周易·系辞下》曰:“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吉祥一词就源于此。)。我国民间常以荷花为主体,与某些吉祥物搭配组合,因物喻义,物吉图祥,表达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及良好祝愿。如“本固枝荣”,是以荷花的地下茎、花、叶,具有繁殖快生长茂盛的特点,示喻家族世代绵延,家道昌盛之意;而“连年有余”、“连生贵子”、“连登太师”、“一路连科”、“路路清廉”、“因何得偶”等,则以连、何与荷、偶与藕之谐音,寓意生活富裕,或官运亨通,或婚姻美满等。除此,莲花常成为某些事或物的代名词,亦寓意着某种吉祥之意。据《南史·齐废帝东昏侯记》载:“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后以步步莲花形容美女步态轻盈;亦喻人的生活渐入佳境。如宋代孔平仲《观舞》咏:“云鬟应节低,莲步随歌转。”而宋代刘辰翁《宝鼎现·红妆春骑》曰:“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又唐代裴廷《东观奏记》(卷上):“上将命令狐绹为相,夜半,幸含春亭台对,尽蜡烛一炬,方许归学士院,乃赐金莲花烛送之。”后以“金莲花烛”美称翰林学士。如宋代舒雅《答内翰学士》诗云:“金莲烛下裁诗句,麟角峰前寄隐沦。”而《南史·庚杲之传》载:“(王俭)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绿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人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以“莲花府”为幕府之美称。如唐代韩偓《赠别王待御赴上都》诗吟:“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另《初学记》(卷廿二)曰:“秦客薛烛善相剑,越王取鱼肠等示之,薛曰:‘非宝剑也。’取纯钩示,薛又曰:‘光乎如屈阳之华,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湖,观其文台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于塘。此纯钩也‘。“后以”莲花“为宝剑的代称。如唐代李峤《剑》咏:“锷上莲花动,匣中霜雪明。”还有清代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曰:“玉怒余以目,掷花于地,以莲钩拔入池中。”古称女子的脚步为“莲步”,故谓女子的缠足为“莲钩”。并蒂同心美满姻缘有人说,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密。在爱的长河里,并蒂莲给男女婚姻爱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如晋乐府《青阳度》咏:“下有并根藕,上生并蒂莲。”唐代王勃《采莲曲》诗吟:“牵花怜并蒂,折藕爱连丝。”宋代李清照《瑞鹧鸪》词:“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明代蒋山卿《采莲曲》云:“搴花怜并蒂,拾予同爱心。”作者都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并蒂莲比作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生动地突出了并蒂莲的形象。原来,荷花在生长过程中,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常见到一茎双花的并蒂莲现象。然而,古代文人则抓住了这一自然特征,咏诗赋词,大肆渲染,并视其为吉祥物,常被冠以“嘉莲”、“瑞莲”之美称。于是,民间许多有关荷花和并蒂莲的神话传说,也就应运而生。神话是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并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而花神故事的特点,就是花神与人间少男少女恋爱,对青春的歌颂,对爱情的向往。因此,在古代小说或笔记中,有关“荷仙”“莲妖”的神话传说,,就不胜枚举。如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荷花仙子”;明代冯梦龙《情史》中“并蒂莲”;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荷花三娘子”;和邦额《夜潭随录》中“藕花”;朱梅叔《埋忧集》中:“荷花公主”;宣鼎《夜雨秋续录》中“莲塘春社”杨凤辉《南皋笔记》中“莲卿”;近代王韬《淞隐漫录》中“莲贞仙子”等,其中“藕花”,就是歌颂藕花仙子的高洁而执着的爱情,又惋惜她在污浊的尘世中太脆弱。她既受到了风霜严寒的摧残、狭隘环境的困厄,又常常受到凡夫俗子的干扰和迫害,最后遭到毁灭,酿成悲剧。这些荷仙莲妖的故事,正是我国人民爱美的心理和民俗文化与民间宗教文化的反映。它是神秘文化的瑰宝,古典文化的奇葩。洁身自好君子之花古今文人爱荷赏荷,都具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他们对荷花之所以热衷于吟诗赋词的赞颂,正是因为荷花那洁身自好的形象,则显示了人的生活美、精神美和性格美。故此,文人们常以荷的高尚情操和品格而自勉。“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从来不着水,清净本因心”等,这些都是作者咏荷言志的佳作,有的喻示自已节操不渝的情怀;有的却寄托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有关荷花“出泥不染”“洁身自好”的文学形象,应源于早期的佛教文学。佛教认为,大彻大悟、高洁善美的佛是从污浊丑恶的人世间,经过修行后而超凡入圣的,这就是如同高洁艳美的荷花是从污浊水中长出来一样。故佛经《大智度论》曰:“譬如莲花出自淤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于是佛教与荷花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荷花亦被尊为佛门圣花。由于佛教的传入,中国的道家、儒家很快接受了佛教思想,并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同发展。在道教文学故事中记有:关令尹喜降生时“其家陆地生莲花”,这与佛教文学中释迦牟尼降生时“地涌金莲华”,竟同出一辙。可见,道教也视荷花从尘世污泥之中,捧到光明清净的九天之上。而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也将荷花与仁义道德紧相连,认为荷花是花中最美的圣洁者。自宋以后,理学成为儒家思想的正宗。而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借荷花大讲其理,写下了被后世赞不绝口的名作《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正是道出了荷花的真谛,也是荷魂之所在,使得荷花的文学形象有了进一步的升华。从此,荷花被标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德规范之化身。荷之精神另辟新意历来,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被世人所赞杨。然而,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却一反其意,驳斥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批评其只孤立地赞美荷花,而忘却它是从藕根中生长起来的。强调荷花之脱尽污泥而显示自己的清高,却鄙弃满身污泥的藕根。认为周氏的认识有片面性,只取其一点,不计其余。所以,郭沫若在1958年写下《荷花》一诗:“宋朝的周濂溪曾做文称赞,/他说我们是‘出污泥而不染’,/这其实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只嫌泥污,别的功用完全不管。/藕,我们的根,满身都是污泥,/莲藕与莲花难道不是一体?/谁要鄙视污泥而标榜清高,/那是典型的腐朽思想而已。”这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口吻,借荷花的形象传诗人理智的托寓诗。以诗言理,表达了荷花与藕根各有独立表现而又不可分割的辩证观点,以及只有藕根淤于污泥,才有荷花的清香与高洁,这二者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由此,指那种脱离胼手胝足的劳动群众,而自以为超凡脱俗的人,其思想腐朽,是不足取的。因而,此诗道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高尚思想情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郭沫若的《荷花》诗,并不是否定周敦颐“出淤泥不染”之说,只是陈述荷花与藕根的辩证关系,借题发挥而已。其实,早在1942年郭沫若写的《题画莲》咏:“亭亭玉立晓风前,一片清香透碧天。尽是污泥不能染,昂首浑欲学飞仙。”其意与《爱莲说》一脉相承,且超过其内涵。但是,我们并不能以郭氏的《荷花》诗去否定他的《题画莲》和周文《爱莲说》,其原因正在于作者当时写诗的立意和时代背景不同。很明显,《荷花》诗是让人知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勉励同工农群众相结合之更高的精神境界,也是作者赋予荷魂之新意。荷魂,荷之精神也!荷花既然有精神,就会给人生活力量和勇气,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可不,当今世界,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公务员的廉政建设更是有紧无松。不妨这样试想,在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我们提倡以荷花的高洁而自勉,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人,无疑是件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