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的理解
1. 如何赏析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恋人之间如果能像刚恋爱的时候那样。刚开始总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总能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长了,感情淡了,甚至变心负心(秋扇见捐)的情况了。一二句是一体的,这两句容易理解。
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开始时相亲相爱,后来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这两句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应该说理解成恋人、情人也不算错,但按字面的解释就有问题。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恋了很久的爱人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就这么就变了,几许无奈、几许悲哀)。后一句的理解问题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说情人间相处得久了,感觉无聊了,就不由得容易变心了。重点是这两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释成恋人、情人还不够吧。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将杨玉环赐死。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理解成李杨二人当初发愿立誓,后来虽然一方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感情忠贞,至死不渝。
何如:怎么样?理解成比较好象不合适。薄幸:这里未必是否定批判,古书中的此词多是爱语,相当于现在的“冤家”。当初的誓言就这么算了。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幸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
这里的柬友应该是写给一位朋友,根据纳兰的性格和词风,这首诗恐怕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然失恋的应该是个男性,这里是从女性的角度写一首词来安慰朋友。最后两句明写女子遭遗弃后的抱怨,暗写当初两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负心。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劝他,宽慰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
2. 木兰花和玉兰花的区别,你有哪些了解呢
木兰花想必很多人对它都不陌生,它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品种,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木兰花的观赏性很强,主要以花为观赏,其花朵的颜色一般以白色、粉色等比较常见。它和玉兰看上去很类似,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们两者之间做比较。
拓展知识:木兰花叶子发黄了怎么办?
1、空气干燥。处理办法:应经常使用与室内温度相近的水喷洗枝叶,对于一些名贵的花卉最好用塑料簿膜罩上,并在罩内放置一小盆清水,可提高室内湿度,让木兰更加舒适哦。
2、病虫危害。处理办法: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喷洒托布津或乐果等农药防治。
3、温度。处理方法:吊兰叶子发黄要小心呵护。每天将吊兰放在阳光下沐浴几个小时,夏季炎热时避免正午时阳光直射,以免弄巧成拙。
4、浇水。处理方法:立即停止浇水,或翻盆换土。
5、施肥。处理方法: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量,并去掉部分陈土,换入新的培养土,进行正常管理。
3.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解释和赏析
释义: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赏析: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据说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的路上,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又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就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句,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面说明主人公情感之坚贞。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原诗: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1、柬:给……信札。
2、“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3、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4、“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5、“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
(3)木兰花的理解扩展阅读: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4. 木兰花(宋祁)的意思
【原文】:
《木兰花》
作者: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专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属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译文】:
《木兰花》
作者:宋祁
城东渐渐让人感觉到风光美好,湖面漾起皱纱似的波纹,迎接游人客船的来到。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淡烟,拂晓的寒气在四处弥漫,唯有红艳的杏花在枝头簇绽,春意盎然,像火焰般闹喧。人生如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总是抱怨欢娱太少,谁肯吝惜千金却轻视美人的回眸一笑?为你我持酒盏劝说西斜的金色太阳,且为聚会的好友宾朋在百花丛中留下一抹晚霞夕照。
5. 纳兰容若的木兰词的理解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 》,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参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讲解”。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 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1984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1988年远流出版公司)
两个人相爱,如果都持久在第一次心动时的感觉,那以后分手就不会有睹物思情,感叹人生的必要了!有时候,你执著的认为当初愿意等你的人或你等的人,无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你的爱都不会改变,可是到头来却是对方加有新欢,早把你抛弃脑后。 解释的是前四句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补充给你的理解意思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太多人知道这一句,也有太多人喜欢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句话似泄露的天机,在浩淼如秦淮烟波的辞赋中,独绝于其他而存在,若实在要拿另一句去和它相提而语,只有李季兰的"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来比较,也才可以勉强相当.
天若有情,苍天才会有衰老的时候,这两句,都参透了红尘世情,问懵了苍生.
东方的神话中,太多的美好与光明,似乎只要坚心不移,上天总会有给予他恩惠的一天,若不然,那宁彩臣何以阴阳之隔中.执起小倩的手,诉下誓言,字字珠玑,如夜空的星光一样永恒.若不然,那牛郎一介莽夫凡子,何以能在鹊桥上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纤云流动其中,飞星传唱出亘古不变的情话.若不然,那董永的书生儒气何以将七仙女的凡心勾起,放弃清修永恒的追求,从天上下凡来与董永感受世间弹指一挥的短暂爱情.
中国的神话,真是美好.安顺和婉的中国人始终都太信仰着绵延千年的深细情素,风花雪月.因为现实过于滞重,才会代代延续三生石,奈何桥的传说.
微薄短暂的姓命,何以承载得起这三生不移的等待?
可见,我们遗憾深重,命运像名贵的丝绢,怎样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纹路,那些错落,是与生俱行的原罪.
时光如卵,一切的故事还没有破壳而出,来不及娓娓而道故事的开始,固然看不到结束,我们也来不及忧伤.
初见,在杭州的西湖,一个叫白素贞的蛇妖看上了一个叫许仙的弱冠少年,便蜕下蛇身化做人形,迁延顾步中,香泽一夜月色.一把折伞勾起两颗悸动的心魂.伞下的人儿,眉眼如斯,闪动着秋水双眸.荧屏花烛下托定终生,初识人间情.
初见,陆游着表兄娶表妹唐婉是天经地义的.那一年,他以一只钗头凤为聘礼,将她迎娶回家.那是一支钗,钗头是一只小小的凤.凤嘴上,似衔紧了一世的爱情,一生的厮守.
初见,一个叫何满子的绝世伶人初年入宫,因歌喉动听深受唐玄宗的殊宠.一言昆曲,揉酥玄宗木讷的心,纵情的扭摆化做不老的腔曲释放沉积百年的深情.
可是,后来的故事总是那么凄惨,许仙背叛了白素贞,孽海生波,人妖殊途,真情初如旦夕间的蒲苇,一朝断.
陆游休了唐婉,另娶王氏.十年后的沈园相会,相逢无语君应笑,轻声的问候,再也找不到十指紧扣的理由.沈园的影壁上,两阕词遥遥相看,叫人悲然.我曾以为他们会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玄宗忘了何满子,她到死都被这红墙黄瓦禁锢.
盛衰开谢,悲欢离合是轮回之道,无论是谁,都躲不过.
爱的可望不可及,如同野鹤入云,身后云影杳杳.
人心常常在时之洪流中起落,一切都存在变数,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猜得找故事的开头,却往往料不到最后的结局,我们都难逃出,尘世后那只翻云覆雨的手。
6. 木兰词的详细解释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中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一作《木兰词�6�1拟古决绝词柬友》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①人生句:恋人之间如果能像刚恋爱的时候那样。刚开始总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总能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长了,感情淡了,甚至变心负心(秋扇见捐)的情况了。一二句是一体的,这两句容易理解。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开始时相亲相爱,后来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这两句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应该说理解成恋人、情人也不算错,但按字面的解释就有问题。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恋了很久的爱人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就这么就变了,几许无奈、几许悲哀)。后一句的理解问题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说情人间相处得久了,感觉无聊了,就不由得容易变心了。重点是这两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释成恋人、情人还不够吧。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杨玉环赐死。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理解成李杨二人当初发愿立誓,后来虽然一方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感情忠贞,至死不渝。
⑤何如二句:何如:怎么样?理解成比较好象不合适。薄幸:这里未必是否定批判,古书中的此词多是爱语,相当于现在的“冤家”。当初的誓言就这么算了。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幸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
关于词牌,有人说疑为纳兰自度曲,这个恐怕未必。有这样的解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一般认为: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我理解的情况未必如此,这里的柬友应该是写给一位朋友,根据纳兰的性格和词风,这首诗恐怕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然失恋的应该是个男性,这里是从女性的角度写一首词来安慰朋友。最后两句明写女子遭遗弃后的抱怨,暗写当初两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负心。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劝他,宽慰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
7. 《木兰花》的解释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守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
【赏析】
宋祁这首词是在宴会上写给一位歌女演唱的,后来宋祁因这首词被人称为“红杏尚书”,可能宋先生始料未及吧。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写景的名句。春风多从东边来,所以古人写春风,通常都是东城春早,古人踏青也多去东郊,这个就跟写花必称“南枝”艳,“向阳花木早逢春”是一个道理。“渐”字得神,很有立体感,使人得感觉眼前得美景不仅仅是一幅平面风景画,而是一副扑面而来,绵绵不绝的动态画面。“縠皱”水的波纹,“棹”是船桨,读zhao,水的波纹是层层散开的,呼应前面的“渐”字,一副动态的早春图跃然而出,实在美妙。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远处杨柳如烟,虽是清晨,却因春意盎然不觉寒冷,这两句相互配合的很自然。“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闹”字成就了宋祁“红杏尚书”美名,却也招来了骂声。清代以研究戏曲得名的李渔便是其中之一。他说,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词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当见之诗词(《窥词管见》)。主张“境界说”的王国维却为“闹”倾倒,“‘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词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人间词话》)。”我想,宋祁这首词既然是席间应酬之作,“闹”字可能是押韵偶得的字眼,未必有太深的思虑。倒是后世人的争论,间接地炒作了宋祁吧。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也是名句。说的是人生惆怅太多,欢愉太少,李煜有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感慨的话。后句,化用了李延年“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意思是能得一笑何必吝啬千金呢。(这些都是有钱人的感慨,无阙这里偷笑下。)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君”指歌女,这句是对那位歌女说的。“为了你,我举杯劝说斜阳:你且留步,跟我们一起共渡这美好时光吧!(这里我没有直译诗句,而是我自己的理解,用了意译。)” 一种挽留夕阳,只愿时光在此刻停留的心愿呼之欲出了。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我暂时查不到有说服力的资料,宋祁“红杏尚书”之名,不会仅仅因为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我想跟宋先生人品风流也有关系。如果这首词,我们理解为宋先生的香艳故事,那么“红杏枝头春意闹”不是单独指景色,而是暗示了,宋先生与歌女们饮酒调情的欢愉场面,或者说,我们可以由此想象“红杏”句的由来了。“花间”非指景色,而是指歌女。不管怎么说,这首词遣词缠绵而不轻薄,造句华美而不浮艳,其含蓄的味道,后世文人品后,会心一笑,乃调侃宋祁为“红杏尚书”。
8. 请提供给我钱惟演的<木兰花>的翻译以及赏析.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 鸾镜:宾王有鸾,三年不鸣。夫人说悬镜照之,鸾见影则鸣。芳尊:酒杯的美称。
[译文] 城墙上到处传来鸟语,春水拍打着岸堤。芳草与绿杨相衬,如此美景年复一年何日终止?景色越美,我心中越愁肠百转,伤心流泪。我也感觉到自己渐渐意志萎靡,对镜自照,更加吃惊,眼见自己迅速变老。往年多病而有愿意饮酒,如今忧伤,反而不愿酒杯空着。
[词谱]
[简要评析] 这是钱惟演(977-1034)晚年遣怀之作。当时, 作者政治上失宠, 坐擅议宗庙被罢免平章事职务, 贬崇信军节 度使,谪居汉东,心中郁郁寡欢,因此处处流露出垂暮凄怆之感, 虽多“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脂粉之词,但实际上是借以抒写官场上失意的伤感,全词写景抒情,上片以美景乐境写愁情哀练,层层推进,直逼出“泪眼愁肠”之哭呼,下片以一“厌”一“恐”的反常心理和行为,深曲抒情,耐人寻味。上片以芳春美景衬托哀情,抒韶光易逝之感。下片发人生易去青春难再之慨。绘景生动逼真,抒情深婉感人。上片开头两句写春景之明媚可人。首句写高处莺语,为听觉形象,次句写低处水波,为视觉形象。两句词便描绘出整体的空间形象,很能显出作者的功力。三四句写惜春恋春之痛苦心境,暗寓痛惜自己青春已逝的感慨,为下片的抒情作好铺垫。下片写自己渐觉衰老,对镜自照更吃惊衰老之甚。后两句写无可奈何,只好借酒浇愁而已。情调虽低沉,却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又用明丽的景色来反衬自己凄凉的心情,以及对于所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写以借酒浇愁来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心境,又隐约地显示了他对生命的留意,尤其传神。
[作者简介] 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随父归宋,为右屯卫将军,累迁翰林学士、枢密使、同中书门下章事。曾参编大型类书《册府元龟》,是西昆派代表诗人,与杨亿、刘筠等唱和,编成《西昆酬唱集》,风靡诗坛。《全宋词》录其二首。
9. 各种花分别代表的含义
1、蝴蝶兰
蝴蝶兰花姿如蝴蝶飞舞而得名,花语为我爱你,象征着高洁、清雅。白花蝴蝶兰:爱情纯洁 友谊珍贵,红心蝴蝶兰:鸿运当头 永结同心,红色蝴蝶兰:仕途顺畅 幸福美满,条点蝴蝶兰:事事顺心 心想事成,黄色蝴蝶兰:事业发达 生意兴隆,迷你蝴蝶兰:快乐天使 活灵活现。
2、铃兰
花语:幸福归来。铃兰的美为天性浪漫的法国人所喜爱。从20世纪初开始,受宠的铃兰就有自己的节日,每年5月1日是法国的“铃兰节”。
英国人也是铃兰的超级粉丝,“谷中之百合”,便是英国人对铃兰的俗称,此外,铃兰在英国还有“淑女之泪”等雅称。
3、石斛兰
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有许多国家把它作为“父亲节之花”。父亲节送石斛兰,表示坚毅、勇敢。石斛的花语是:欢迎、祝福、纯洁、吉祥、幸福。黄色的石斛兰是在父亲节或父亲的生日时赠送父亲的花,寓意父亲的刚毅、亲切而威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4、郁金香
郁金香 ——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善良。郁金香(紫) ——无尽的爱、最爱。郁金香(白)——纯洁清高的恋情。郁金香(粉) ——永远的爱。郁金香(红) ——爱的告白、喜悦、热烈的爱意。郁金香(黄) ——开朗。
5、石竹
石竹的花语为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园林中可用于花坛、花境、花台或盆栽,也可用于岩石园和草坪边缘点缀。大面积成片栽植时可作景观地被材料,另外石竹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本领,凡有毒气的地方可以多种。
10. 纳兰性德《木兰词》全文及赏析。
原文: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赏析: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拓展资料:
1、释义: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2、诗人介绍: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