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玉蒋荷
❶ 《镜花缘》中花仙列表
司曼陀罗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书虫”史幽探
司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才女“万斛愁”哀萃芳
司洛如花仙子第三名才女“五色笔”纪沉鱼
司青囊花仙子第四名才女“蝌蚪书”言锦心
司疗愁花仙子第五名才女“雕虫技”谢文锦
司灵芝花仙子第六名才女“指南车”师兰言
司玫瑰花仙子第七名才女“绮罗丛”陈淑媛
司珍珠花仙子第八名才女“锦绣林”白丽娟
司瑞圣花仙子第九名才女“升平颂”国瑞徵
司合欢花仙子第十名才女“普天乐”周庆覃
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梦中梦”唐闺臣
司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女中魁”阴若花
司木笔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风月主”印巧文
司洛阳花仙子第十三名才女“回文锦”卞宝云
司兰花仙子第十五名才女“血泪笺”田秀英
司菊花仙子第十六名才女“玉无瑕”林书香
司琼花仙子第十七名才会“龙凤质”宋良箴
司莲花仙子第十八名才女“蓝田玉”章兰英
司梅花仙子第十九名才女“百炼霜”阳墨香
司海棠花仙子第二十名才女“花御史”郦锦春
司桂花仙子第二十一名才女“水中月”田舜英
司杏花仙子第二十二名才女”小太史”卢紫萱
司芍药花仙子第二十三名才女“玉交枝”邺芳春
司茉莉花仙子第二十四名才女“珊瑚囗”邵红英
司芙蓉花仙子第二十五名才女“玉玲珑”祝题花
司笑靥花仙子第二十六名才女“个中人”孟紫芝
司紫薇花仙子第二十七名才女“一剪红”秦小春
司含笑花仙子第二十八名才女“蕙兰风”董青钿
司杜鹃花仙子第二十九名才女“小嫦娥”褚月芳
司玉兰花仙子第三十名才女“锦绣肝”司徒妩儿
司蜡梅花仙子第三十一名才女“神弹子”余丽蓉
司水仙花仙子第三十二名才女“凌波仙”廉锦枫
司木莲花仙子第三十三名才女“小杨香”骆红蕖
司素馨花仙子第三十四名才女“赛钟徭”林婉如
司结香花仙子第三十五名才女“碧玉环”廖熙春
司铁树花仙子第三十六名才女“女学士”黎红薇
司碧桃花仙子第三十七名才女“鹦鹉舌”燕紫琼
司绣球花仙子第三十八名才女“天孙锦”蒋春辉
司木兰花仙子第三十九名才女“三面网”尹红萸
司秋海棠花仙子第四十名才女“小猎户”魏紫樱
司刺蘼花仙子第四十一名才女“女英雄”宰玉蟾
司玉簇花仙子第四十二名才女“梦中人”孟兰芝
司木棉花仙子第四十三名才女“织机女”薛蘅香
司凌霄花仙子第四十四名才女“女中侠”颜紫绡
司迎辇花仙子第四十五名才女“离乡草”枝兰音
司木香花仙子第四十六名才女”采桑女”姚芷馨
司凤仙花仙子第四十七名才女“芙蓉剑”易紫菱
司紫荆花仙子第四十八名才女“清风翼”田凤囗
司蔷薇花仙子第四十九名才女“广寒月”常红珠
司秋牡丹花仙子第五十名才女“鸳凤俦”叶琼芳
司锦带花仙子第五十一名才女“鸿文锦”卞彩云
司玉蕊花仙子第五十二名才女“夜光壁”吕尧囗
司八仙花仙子第五十三名才女“清虚府”左融春
司子午花仙子第五十四名才女“意中人”孟芸芝
司青鸾花仙子第五十五名才女“睿文锦”卞绿云
司旌节花仙子第五十六名才女“君子风”董宝钿
司瑞香花仙子第五十七名才女“五彩虹”施艳春
司荼蘼花仙子第五十八名才女“鸳鸯带”窦耕烟
司月季花仙子第五十九名才女“朝霞锦”蒋丽辉
司夜来香花仙子第六十名才女“水晶珠”蔡兰芳
司罂粟花仙子第六十一名才女“书中人”孟华芝
司石竹花讪子第六十二名才女“绮文锦”卞锦云
司蓝菊花仙子第六十三名才女“连理枝”邹婉春
司丁香花仙子第六十四名才女“玉壶冰”钱玉英
司棣棠花仙子第六十五名才女“锦帆风”董花钿
司迎春花仙子第六十六名才女”双凤钗”柳瑞春
司千日红花仙子第六十七名才女“雄文锦”卞紫云
司翦春罗花仙子第六十八名才女“画中人”孟玉芝
司夹竹桃花仙子第六十九名才女“罗纹锦”蒋月辉
司荷包牡丹花仙子第七十名才女“连城璧”吕祥囗
司西番莲花仙子第七十一名才女“比目鱼”陶秀春
司金丝桃花仙子第七十二名才女“峨眉月”掌骊珠
司翦秋纱花仙子第七十三名才女“鸳鸯锦”蒋星辉
司十姊妹花仙子第七十四名才女“花上露”戴琼英
司丽春花仙子第七十五名才女“如意风”董珠钿
司山丹花仙子第七十六名才女”尧文锦”卞香云
司玉簪花仙子第七十七名才女“月中人”孟瑶芝
司金雀花仙子第七十八名才女“瑶台月”掌乘珠
司栀子花仙子第七十九名才女“麒麟锦”蒋秋辉
司真珠兰花仙子第八十名才女“女蓓提”缁瑶钗
司佛桑花仙子第八十一名才女“龙文锦”卞素云
司长春花仙子第八十二名才女”比翼鸟”姜丽楼
司山矾花仙子第八十三名才女“持筹女”米兰芬
司宝相花仙子第八十四名才女“囗花石”宰银蟾
司木槿花仙子第八十五名才女“胭脂萼”潘丽春
司蜀葵花仙子第八十六名才女“镜中人”孟芳芝
司鸡冠花仙子第八十七名才女“同心结”钟绣田
司蝴蝶花仙子第八十八名才女“仁风扇”谭蕙芳
司秋葵花仙子第八十九名才女“眼中人”孟琼芝
司紫菜莉花仙子第九十名才女“铺地锦”蒋素辉
司梨花仙子第九十一名才女“荆山璧”吕瑞囗
司藤花仙子第九十二名才女“太平风”董翠钿
司芦花仙子第九十三名才女“潇湘月”掌浦珠
司蓼花仙子第九十四名才女“鹤顶红”井尧春
司葵花仙子第九十五名才女“海底月”崔小莺
司杨花仙子第九十六名才女“铁笛仙”苏亚兰
司桃花仙子第九十七名才女“赛赵娥”张凤雏
司草花仙子第九十八名才女“小毒蜂”闵兰荪
司菱花仙子第九十九名才女“笔生花”花再芳
司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才女“一卷书”毕全贞
❷ 这是蕙兰的哪个品种
亲,请对照此蕙兰分类:
1.上海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清嘉庆初李良宾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半合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花色翠绿,一字肩。盛开后,副瓣偶有后翻状。叶半垂。花葶细长。苞叶绿色。被列入老八种之一。
2.仙绿 瓣型 绿壳梅瓣,别名宜兴梅,因花形酷似老上海梅,故亦称后上海梅。 历史 民国初年由宜兴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狭长,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长不卷。在旧社会,兰贩常以此种混充老上海梅出售。苞叶绿色。常有梅形水仙瓣开出。
3.老蜂巧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康熙时由上海青浦县朱家角市民选出,当时苏州洞庭山金姓者在那里开设当铺,向买不肯,嘱贼偷出,为此曾引起诉讼。相传双方向官场行贿,逐级上诉,未获胜负,直上告至康熙皇帝,引起他的好奇,下令将此花送京,尔后,当观赏时,恰巧有一只蜜蜂飞落至花朵上,当即命名为蜂巧。
特征 三瓣文皱,收根细、放角,紧边,猫耳捧,方缺舌。花色微黄。苞叶浅绿色。为旧传名种中之珍种。
4.老极品 瓣型 绿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辛丑年由杭州公诚花园冯长金选出。 特征 三瓣圆头、长脚收根,分窠,硬兜捧心(有时偶有分头合背式),龙吞大舌,肩平。苞叶绿色。被列入蕙兰新八种。
5.江南新极品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1951年由浙江兰贩阿禄带至无锡杨干卿家,当时杨氏托荣文卿先生鉴审花蕾,确定日后必出好花品,其后由杨干卿买下。
特征 花形与老极品相仿。三瓣圆头收根,分窠半硬兜微合,龙吞大舌,肩平,细长花葶,风韵气色甚佳,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6.端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3年杭州卢长寿选出,由于花容端正,故命名为端梅。 特征 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或分头合背,蚕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较密。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为蕙兰中名种。
7.崔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杭州崔怡庭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且大,细收根,瓣肉厚糯,半硬捧心,分窠或分头合背,龙吞舌。色绿,肩平。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亦为蕙兰中名种。
8.仙蜨 瓣型 赤壳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庚子年由绍兴兰贩徐阿木选出,由杭州邵芝岩鉴定而命名。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紧边,厚肉,软蚕蛾兜捧心,大如意舌。各朵花柄微红色。花朵初开时略俯首,一星期后则挺拔。
9.翠萼 瓣型 绿壳梅瓣 历史 1909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短圆,紧边,硬兜捧心,分窠,小如意舌,肩平。有时开癃放门时,必须用骨针把勾搭三瓣挑开,否则三瓣皱,瓣幅中心有硬筋。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0.庆华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1年由浙江绍兴兰贩车庆选出,售予吴恩元先生,栽培六年后复花,时值推翻满清皇朝,为庆贺起见,念及车庆在华兴旅馆发现此花,故联系其人、其地,遂命名为庆华。 特征 三瓣短脚圆头、紧边,瓣厚,分窠蚕蛾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1. 涵碧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8年由浙江绍兴兰贩刘德林选出。 特征
三瓣短阔、紧边,瓣厚,分窠半硬捧(背基部微合拢),龙吞舌,花葶细而高。花色如碧玉。流传不多,由于花容端壮、秀丽,被视作蕙兰中杰出种之一。
12.荣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宣统元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分窠半硬兜捧心(有时捧瓣基部有合背形式),圆舌,五瓣质厚、糯,色绿。为新八种之一。
13.程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年间由江苏常熟程姓选出。 特征 三瓣紧边短圆,分头合背或分窠捧,龙舌,花葶粗壮高大,叶阔呈弓形。为老八种赤蕙之首。 14.关顶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时由江苏浒关万和酒店店主选出。故一名万和。 特征 五瓣短圆,豆壳,分窠,大圆舌,肩平。叶阔。为老八种赤蕙之一。
15.元字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年间由浒关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长脚,紧边,色绿,分窠半硬捧心,肩平,执圭舌,花葶粗壮高大,为老八种中赤蕙之一。
16.老染字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时由浙江嘉善阮姓选出。亦名阮字。 特征 三瓣短窄深,肩平,分窠大观音兜捧心,大圆舌,有时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翘或歪斜,故俗称为秤钩头老染字。花葶细长。为蕙兰中老八种之一。
17.后翠蟾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旧有翠蟾,在清朝乾隆时由江苏宜兴尤姓选出,其后已断种。咸丰七年富阳张圣林选出花形类似者,为怀念旧种,又命名为翠蟾,兰界遂俗称为后翠蟾,以示其别。
特征 外三瓣短圆、收根极细,瓣前幅形如汤匙罄口,瓣肉厚,半硬分头合背捧,小如意舌,肩平,花色俏绿如翠,花茎细圆挺直。不易生花,繁殖慢。为蕙兰中着名佳种之一。叶厚阔,呈弓形。
18.端蕙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由浙江杭州诸长生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紧边,长脚收根,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花葶细长。
19.解佩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民国初由上海张姓选出。 特征 三瓣翠绿,紧边短脚圆头,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细长。花蕾刚舒瓣时花形稍小,渐后越放越大,花姿挺劲。叶细狭,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20.碧如海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3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花形似上海梅,花色碧绿,花葶细长,健花,容易繁殖。叶细狭半垂。
21.天锡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三瓣圆头、紧边、收根,肩平,半硬兜捧,小如意舌,花葶上花序仅四、五朵。
22.戚氏第一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0年由戚之刚选出。 特征 花形近似老极品。
23.夏集圆 瓣型 赤壳类梅瓣(实则是梅形水仙瓣) 历史 抗战前选出。 特征
花形与春兰的集圆相似。
24.俞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由上海俞致祥先生选出。 特征 三瓣圆短、收根,软蚕蛾捧,小如意舌。花葶适中,挺劲,与花序形型相配。
25.万顷含翠 瓣型 水银红壳梅瓣 历史 194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简称万顷。 特征 外三瓣紧边、大圆头,细收根,色翠肉厚,分窠,蚕蛾捧兜,如意舌。
26.赓泉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于1930年由江苏武进何赓泉选出,当时命名为赓泉梅;于1941年复由苏州谢瑞山先生种植后复花,因其花形、容姿属罕见品种,遂冠以“珍品”新名;以后兰坛亦曾以“滴翠”称呼(与清朝末年断种“滴翠”是同名异物)。
特征 三瓣圆头、略有紧边带尖锋、收根,软兜蚕蛾捧,分窠,小如意舌,花葶细挺。为近代蕙兰中稀珍品种之一。作者于1934年以来,曾培植过多盆。
27.瑾梅 瓣型 水银红壳绿花梅瓣 历史 1948年由无锡蒋瑾怀先生选出。 特征
三瓣大头、紧边,收根细,蚕蛾捧,小圆舌。花色翠绿,花容端秀。
28.叶梅 瓣型 水银红壳绿花梅瓣 历史 1946年由绍兴兰贩王九,带去苏州,兜售予叶祖元、叶寄深先生。 特征 五瓣分窠,短脚圆头、紧边,瓣肉厚,软蚕蛾捧,肩平,色绿,大如意卷舌。叶阔、半垂。
29.定阳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五瓣分窠,头圆、紧边、收根,蜈蚣钳捧兜,圆舌。
30.东山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抗战前,由苏州洞庭东山艺兰者选出。 特征 五瓣分窠,瓣肉厚,圆头、紧边、收根,软蚕蛾捧,刘海舌,花色俏糯,形姿秀丽,为近代蕙兰中难得珍种,流传很少。
31.泮绿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清朝乾隆时由宜兴潘姓选出。 特征 外三瓣头稍圆、略带尖锋,有时开连肩合背、有时开呈分头合背;三瓣微皱,尖如意舌(大多紧缩在捧内或与捧瓣连成一块)。叶呈半垂。惰花性,花期晚。如在春盛多晒阳光,生发花蕾可能性较多。花形较差,由于当时细花上品者较少,所以亦被列入传统蕙兰老八种之一。
32.大一品 瓣型 绿壳类大荷花形水仙瓣 历史 按《兰言述略》载,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选出;另据《兰蕙同心录》载,为嘉庆初年由胡少梅选出。
特征
五瓣分窠,色翠绿,瓣挺质糯,大软蚕蛾捧,大如意舌。被推崇为蕙兰中荷花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传统蕙兰老八种之首位。
33.荡字 瓣型 绿壳类小荷花形竹瓣水仙型 历史 清道光时由苏州至荡口花船上选出。一名小荡、小塘。 特征 三瓣头圆细狭、紧边,分窠蚕蛾捧,如意舌,一字肩,花葶细挺。健花性,繁殖快。为蕙兰中典型小荷瓣水仙名种,被列入传统寒兰老八种之一。
34.培仙 瓣型 绿壳类官种水仙瓣 历史 清朝光绪甲申年由上海孙培先选出。 特征 三瓣大头、荷形,轻蚕蛾兜,大刘海舌,花期较耐久。
35.冠群 瓣型 赤壳类梅形水仙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三瓣头圆、罄口式,收根,瓣肉厚质感,半硬捧,大铺舌。
36. 大陈字 瓣型
赤壳类大荷花官种水仙瓣 历史 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兴陈砚耕选出。一名砚字或赤砚字。 特征 三瓣平边长阔,呈荷瓣形式,落肩,软浅兜捧心,大柿子舌,赤绿花,花葶细长。如叶束瘦弱可能开出无兜滑口水仙瓣式。
37.瑞华 瓣型 赤壳类绿花水仙瓣 历史 193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浅软观音兜捧心,大铺舌。五瓣分窠。花形大,为飘门水仙瓣中佳种。
38.厉志 瓣型 绿壳类水仙瓣 历史 1934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狭长,蚕蛾捧,小如意舌。
39.文华仙 瓣型 赤壳类荷形水仙瓣 历史 1936年无锡蒋瑾怀先生在上海选出。 特征 三瓣平边,收根放角,舒瓣后平整,瓣肉厚糯,微飘,浅兜,五瓣分窠,如意舌。为近代小型水仙瓣中俊俏品种。
40.楼梅 瓣型 绿壳类荷形水仙瓣 历史 清朝光绪中年由绍兴楼姓者选出,故命名为楼梅。据另一传说,谓当时主人宴客于兰厅,宴罢送客至门口,适有一盆兰花绽蕊舒瓣,于是主人挽客人入室欣赏,取名“留梅”,后又改为“楼梅”. 特征 三瓣大头细收根,分窠蚕蛾捧,大铺舌(开足后,前端后卷),色绿肩平,花葶细长,足可与大一品媲美。
41.华字 瓣型 荷瓣绿花 历史 清咸丰时由塘口华姓选出。 特征 外三瓣放角收根,剪刀捧,大卷舌,宀字肩,盛放后捧瓣撑开呈“开天窗”形式。
42.团子荷 瓣型
赤花类荷瓣 历史 清同治戊辰年由上海宝山团子村艺兰爱好者选出。一名赤团子、团子大荷。 特征 三瓣短阔、收根放角,肩平,剪刀捧,大卷舌,唇瓣苔色绒绿,缀上均匀散布而密集的殷红朱点、块,与花容秀姿相映成趣。
43.胜利大荷 瓣型 赤壳类绿花荷瓣 历史 原系1924年由无锡曹子瑜、荣文卿选出,当时命名曹荣大荷。1938年荣文卿将仅存小草二筒归作者沈渊如先生培植,历经二十年精心养护,日渐恢复茁壮,于1946年抗战胜利时得见一蕊,春盛开放,正适逢其会,作者为欢庆祖国重见光明,特汇集艺兰同好在无锡公园同庚厅举办兰展,当场改名为“胜利大荷”,以志爱国之心。 特征 五瓣短阔横大,色绿,大卷舌。叶阔而肥,呈弓形。为近代赤蕙荷瓣中杰品。
44.丁小荷 瓣型 绿壳类荷瓣 历史 清咸丰时由丁姓选出。 特征 三瓣戟行(瓣头尖,紧边,细收根),小荷花式剪刀捧,色绿中泛黄,肩平,拖舌,花形挺拔,为飘门水仙中杰出名种。
45.绿冠荷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抗战前由无锡陆心栽选出。一称大绿花。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色翠绿,剪刀捧,大卷舌。花色翠绿,花形特大,为近代绿荷瓣中杰出“瓣子花”(即近似荷瓣,却没有荷瓣那么厚实)。
46.绿魁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解放初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剪刀捧,大铺舌。
47.绿蕙荷鼎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1937年由绍兴兰贩从南京携去上海,经俞致祥先生鉴定。 特征 三瓣厚阔、圆大,剪刀捧,花色翠绿且糯,大铺舌。为近代绿蕙中佼佼者。
48.秦淮绿荷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1946年由蒋瑾怀在南京秦淮河畔绍兴兰贩钱章德设置花篓中选出。 特征 三瓣匀阔,瓣厚质糯,色浓绿如翠,剪刀捧,大铺舌。
49.泰素(金奥素) 瓣型 绿壳绿花荷形竹瓣素。 历史 清朝道光时在余姚金岙山发现,为诸神元所得,后转让泰号酒店,定命为泰素(近代艺兰界普遍以此称呼),亦有金岙素之称。 特征 荷形竹瓣,蚌壳捧,大卷舌。花色翠绿,瓣肉晶莹,唇瓣苔色全绿,绒气重。花葶细长,花期长,至十多天,三瓣依旧舒挺不后倾,捧瓣不开“天窗”.叶束斜直性,叶尖尖锐,很易辨识。繁殖快,健花性。为近代蕙兰素瓣中流传较多品种,亦为名种之一。
50.梁溪素 瓣型 尖狭瓣素唇瓣 历史 1948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尖狭,色极翠嫩,大卷舌,唇瓣纯绿。
51.大魁素 瓣型 绿壳绿花阔瓣荷形素 历史 清光绪丙子二年由许霁楼选出,因花瓣短阔,全绿苔唇瓣,为当时素唇瓣中罕见短阔珍奇之品,故命名为大魁荷素。后由汪可敬以佛番六百尊向许霁楼分出,转让给苏州顾翔霄。光绪壬寅秋,顾氏全部兰蕙品种皆归吴恩元所有,培植二十一年中,凡所开各盆兰花都与原名相符,而发现大魁素三瓣虽尚属短阔,惟舌大而卷,却与《同心录》书中所载似有出入。然而,凡除梅瓣外,剥视小蕊,舌短者居多,普通不具瓣型的“行花瓣”亦如此。当年吴恩元唯恐顾翔霄转让时或有遗疏而谬误,故以“顾氏大魁素”命名之。作者曾栽培多年。
52.金华绿蕙新素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素 历史 解放前由杭州蒋仲谋选出。 特征
荷瓣,花形类似泰素,只是唇瓣尤长阔,三瓣内弧度大。
53.巨州素 瓣型 绿壳绿花柳叶瓣素 历史 抗战前由巨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花形与温州素近似,惟捧瓣尤狭长,刚开放时即呈开天窗式。叶中心幅宽约1厘米,长达40多厘米,斜垂或折形。
54.雪鸥 瓣型 绿壳绿花仙素 历史 1958年由沈白涛选出。 特征 呈荷形水仙瓣;三瓣头圆阔、放角,收根细,剪刀捧,大铺舌,肩平。为近代自大魁素以后最杰出的荷形水仙素。
55. 温州素 瓣型 柳叶水仙式素荷瓣 历史 民国初,由温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长大,形似柳叶,剪刀捧(盛开时呈开天窗式),花色淡黄绿色、白卷舌。叶阔而垂软、长大,叶束外叶多数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壮。繁殖快,健花性。
55.温州素 瓣型 柳叶水仙式素荷瓣 历史 民国初,由温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长大,形似柳叶,剪刀捧(盛开时呈开天窗式),花色淡黄绿色、白卷舌。叶阔而垂软、长大,叶束外叶多数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壮。繁殖快,健花性。
56.彩蝶(翠蝶) 瓣型 绿壳绿花荷形蝴蝶瓣 历史 193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厚阔、每瓣横向下半幅呈唇瓣化,并上缀鲜细朱点,剪刀捧,大铺舌。花瓣翠绿,杂以浓艳朱点,红绿相映,宛如翠蝶飞舞,故以命名。自兰蕙分列各种花型以来,虽时有蝴蝶形蕙兰选出,但全属尖狭瓣“草蝴蝶”,唯至“翠蝶”选出后,方填补了蕙兰蝴蝶瓣中荷形蝶瓣的空白,亦可说是自古至今空前佳品。叶呈直立性,叶尖尖锐。
57.彩虹 瓣型 绿壳绿花草蝴蝶瓣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尖狭,副瓣横向下幅?外呈白绿色唇瓣化,上缀稀疏朱点,大落肩,捧瓣向上撑开着生,大铺舌。属“草蝴蝶瓣”但亦为近百年中蕙兰蝴蝶瓣中难得品种。
58.海鸥 瓣型 绿蕙扭瓣形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刚绽蕊舒瓣时,二片副瓣即呈扭曲状,浅软兜,刘海舌。为兰蕙瓣型中新颖奇种。 59.蛾蜂梅 瓣型 赤绿花波瓣形 历史 1934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呈波浪状捧瓣头圆、轻兜,瓣尖端似猫耳般向上翻竖,小如意舌。为蕙兰中罕见花形。
60.朵云 瓣型 绿壳绿花波瓣形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呈波状;捧瓣圆阔犹似猫耳状般向上翻皱着生,每片捧瓣内向中心处有一细圆淡黄色突出痕,周围有黄、白、绿晕色,大刘海舌。为皱角梅瓣形中别具风格的新奇品种,亦为我国兰蕙奇瓣型中增加了一种波瓣凸捧格式。
61.蕙莲 瓣型 赤转绿花莲花形 历史 194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花葶上几朵花序联缀成一朵,变成多瓣、多唇形。
62.双舌梅 瓣型 绿花梅瓣,唇瓣尖有倒“V”形深缺状。 历史 抗战前由宜兴朱竞南选出。 特征 梅瓣形花。大圆舌,舌尖端有倒“V”形缺痕状,宛如并联缀双舌。这种深陷倒“V”形缺舌为蕙兰唇瓣型中又增加了一种新奇形式。
63.杂样锦 瓣型 赤壳赤花杂样花形瓣式 历史 抗战前常熟张企贤选出。 特征 一葶多花中开有梅瓣、水仙瓣、尖狭瓣等形式。 64.赤蜂巧 瓣型 赤壳赤花梅瓣 历史 清末由杭州邵芝岩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而长,瓣肉厚。捧瓣尖有厚兜、上翻似猫耳捧,分窠,小如意舌。为赤蕙中奇品。由于花形近似绿蕙“蜂巧”,故命名为赤蜂巧。
❸ 谁能告诉我镜花缘中的花仙称号和姓名分别是什么
曼陀罗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书虫”史幽探
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才女“万斛愁”哀萃芳
洛如花仙子第三名才女“五色笔”纪沉鱼
青囊花仙子第四名才女“蝌蚪书”言锦心
疗愁花仙子第五名才女“雕虫技”谢文锦
灵芝花仙子第六名才女“指南车”师兰言
玫瑰花仙子第七名才女“绮罗丛”陈淑媛
珍珠花仙子第八名才女“锦绣林”白丽娟
瑞圣花仙子第九名才女“升平颂”国瑞徵
合欢花仙子第十名才女“普天乐”周庆覃
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梦中梦”唐闺臣
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女中魁”阴若花
木笔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风月主”印巧文
洛阳花仙子第十三名才女“回文锦”卞宝云
兰花仙子第十五名才女“血泪笺”田秀英
菊花仙子第十六名才女“玉无瑕”林书香
琼花仙子第十七名才会“龙凤质”宋良箴
莲花仙子第十八名才女“蓝田玉”章兰英
梅花仙子第十九名才女“百炼霜”阳墨香
海棠花仙子第二十名才女“花御史”郦锦春
桂花仙子第二十一名才女“水中月”田舜英
杏花仙子第二十二名才女”小太史”卢紫萱
芍药花仙子第二十三名才女“玉交枝”邺芳春
茉莉花仙子第二十四名才女“珊瑚囗【快忄换王】”邵红英
芙蓉花仙子第二十五名才女“玉玲珑”祝题花
笑靥花仙子第二十六名才女“个中人”孟紫芝
紫薇花仙子第二十七名才女“一剪红”秦小春
含笑花仙子第二十八名才女“蕙兰风”董青钿
杜鹃花仙子第二十九名才女“小嫦娥”褚月芳
玉兰花仙子第三十名才女“锦绣肝”司徒妩儿
蜡梅花仙子第三十一名才女“神弹子”余丽蓉
水仙花仙子第三十二名才女“凌波仙”廉锦枫
木莲花仙子第三十三名才女“小杨香”骆红蕖
素馨花仙子第三十四名才女“赛钟徭”林婉如
结香花仙子第三十五名才女“碧玉环”廖熙春
铁树花仙子第三十六名才女“女学士”黎红薇
碧桃花仙子第三十七名才女“鹦鹉舌”燕紫琼
绣球花仙子第三十八名才女“天孙锦”蒋春辉
木兰花仙子第三十九名才女“三面网”尹红萸
秋海棠花仙子第四十名才女“小猎户”魏紫樱
刺蘼花仙子第四十一名才女“女英雄”宰玉蟾
玉簇花仙子第四十二名才女“梦中人”孟兰芝
木棉花仙子第四十三名才女“织机女”薛蘅香
凌霄花仙子第四十四名才女“女中侠”颜紫绡
迎辇花仙子第四十五名才女“离乡草”枝兰音
木香花仙子第四十六名才女”采桑女”姚芷馨
凤仙花仙子第四十七名才女“芙蓉剑”易紫菱
紫荆花仙子第四十八名才女“清风翼”田凤囗【儇左亻换右羽】
蔷薇花仙子第四十九名才女“广寒月”常红珠
秋牡丹花仙子第五十名才女“鸳凤俦”叶琼芳
锦带花仙子第五十一名才女“鸿文锦”卞彩云
玉蕊花仙子第五十二名才女“夜光壁”吕尧囗【上艹下冥】
八仙花仙子第五十三名才女“清虚府”左融春
子午花仙子第五十四名才女“意中人”孟芸芝
青鸾花仙子第五十五名才女“睿文锦”卞绿云
旌节花仙子第五十六名才女“君子风”董宝钿
瑞香花仙子第五十七名才女“五彩虹”施艳春
荼蘼花仙子第五十八名才女“鸳鸯带”窦耕烟
月季花仙子第五十九名才女“朝霞锦”蒋丽辉
夜来香花仙子第六十名才女“水晶珠”蔡兰芳
罂粟花仙子第六十一名才女“书中人”孟华芝
石竹花讪子第六十二名才女“绮文锦”卞锦云
蓝菊花仙子第六十三名才女“连理枝”邹婉春
丁香花仙子第六十四名才女“玉壶冰”钱玉英
棣棠花仙子第六十五名才女“锦帆风”董花钿
迎春花仙子第六十六名才女”双凤钗”柳瑞春
千日红花仙子第六十七名才女“雄文锦”卞紫云
翦春罗花仙子第六十八名才女“画中人”孟玉芝
夹竹桃花仙子第六十九名才女“罗纹锦”蒋月辉
荷包牡丹花仙子第七十名才女“连城璧”吕祥囗【上艹下冥】
西番莲花仙子第七十一名才女“比目鱼”陶秀春
金丝桃花仙子第七十二名才女“峨眉月”掌骊珠
翦秋纱花仙子第七十三名才女“鸳鸯锦”蒋星辉
十姊妹花仙子第七十四名才女“花上露”戴琼英
丽春花仙子第七十五名才女“如意风”董珠钿
山丹花仙子第七十六名才女”尧文锦”卞香云
玉簪花仙子第七十七名才女“月中人”孟瑶芝
金雀花仙子第七十八名才女“瑶台月”掌乘珠
栀子花仙子第七十九名才女“麒麟锦”蒋秋辉
真珠兰花仙子第八十名才女“女蓓提”缁瑶钗
佛桑花仙子第八十一名才女“龙文锦”卞素云
长春花仙子第八十二名才女”比翼鸟”姜丽楼
山矾花仙子第八十三名才女“持筹女”米兰芬
宝相花仙子第八十四名才女“囗【氵宛】花石”宰银蟾
木槿花仙子第八十五名才女“胭脂萼”潘丽春
蜀葵花仙子第八十六名才女“镜中人”孟芳芝
鸡冠花仙子第八十七名才女“同心结”钟绣田
蝴蝶花仙子第八十八名才女“仁风扇”谭蕙芳
秋葵花仙子第八十九名才女“眼中人”孟琼芝
紫菜莉花仙子第九十名才女“铺地锦”蒋素辉
梨花仙子第九十一名才女“荆山璧”吕瑞囗【上艹下冥】
藤花仙子第九十二名才女“太平风”董翠钿
芦花仙子第九十三名才女“潇湘月”掌浦珠
蓼花仙子第九十四名才女“鹤顶红”井尧春
葵花仙子第九十五名才女“海底月”崔小莺
杨花仙子第九十六名才女“铁笛仙”苏亚兰
桃花仙子第九十七名才女“赛赵娥”张凤雏
草花仙子第九十八名才女“小毒蜂”闵兰荪
菱花仙子第九十九名才女“笔生花”花再芳
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才女“一卷书”毕全贞
❹ 《镜花缘》中的十二花仙分别是哪12种花
1、司曼陀罗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书虫”史幽探。
2、司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才女“万斛愁”哀萃芳。
3、司洛如花仙子第三名才女“五色笔”纪沉鱼。
4、司青囊花仙子第四名才女“蝌蚪书”言锦心。
5、司疗愁花仙子第五名才女“雕虫技”谢文锦。
6、司灵芝花仙子第六名才女“指南车”师兰言。
7、司玫瑰花仙子第七名才女“绮罗丛”陈淑媛。
8、司珍珠花仙子第八名才女“锦绣林”白丽娟。
9、司瑞圣花仙子第九名才女“升平颂”国瑞徵。
10、司合欢花仙子第十名才女“普天乐”周庆覃。
11、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梦中梦”唐闺臣。
12、司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女中魁”阴若花。
(4)兰花玉蒋荷扩展阅读:
《镜花缘》主要角色:
1、唐敖:
才思敏捷,喜爱游山玩水,却无心科考,只当了个秀才。其父临终遗言要唐敖至少也得当个会元,自此唐敖开始发奋努力,终于得中探花,却因曾与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结拜仍被降为秀才。
他有意弃绝红尘,便与女儿唐小山、舅兄林之洋、好友多九公等出海游历,他们经历了四十多个国家,见识了很多异国的风土人情。唐敖玩游之暇,教侄女林婉如念诗赋。他善良且重情义,一路上搭救了些由花神转世的女子。
在元股国,他救了两条被鱼民网件的人鱼。为救林之洋,他冒险揭下女儿国修治河道的皇榜。到了小蓬莱山,唐敖被山中美妙仙境吸引,顿觉名利之心都尽,万事皆空。
又由于他吃过了仙草,终于入圣超凡,进山不返。女儿小山来此寻访,他只是通过樵夫给小山一封信,要她改名闺臣,并约中过才女后,才可相聚。
2、林之洋:
善良而多风趣的小商人形象。虽为商人,却从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待人诚恳、朴实,很重情义。妹夫唐敖被革去功名,心中沉郁,想出海畅游以解愁闷,他爽快地答应了唐的要求,还拒收舟船饭食之费,建议用此钱买些货物到海外销售。
一路之上,他尽着唐敖的性子游玩。唐搭救了些由花神转世的女子,他全力支持,毫无怨言。歧舌国枝兰音的病只有远走外乡方可痊愈,兰音父亲将其托付给唐敖,为安慰这父女二人,林之洋也连忙替妹夫应承下来。
林之洋被女儿国国王扣留做“妃子”,缠足穿耳,板打倒吊,受尽磨难,在此孤立无援的时候,他得到了王储阴若花的帮助。唐敖获释后,林不忘其恩情,救出了被后母陷害的若花姑娘。
行至小蓬莱山,唐敖入山不返,林不听大家劝阻,足足寻找了一个月,直到看见妹夫写在石碑上的一首表示不再还俗的七言绝句,才肯承认唐确已成仙,只得含泪返回。侄女小山得知真情,坚决要去海外寻父,他又带小山出海。
他怕侄女思亲成病,对其格外体贴,想尽办法为小山消愁解闷。小山中了才女后,他又第二次陪侄女到海外寻亲。林之洋非常直率,当多九公治好歧舌国王子与王妃的病,国王送来了赏谢银子,他劝推辞的九公:与其学那半推半就的俗套,不如从实收了。
他在卖货时,总是钉是钉,铆是铆,容不得半点含糊,且深谙物以稀贵的道理,商人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这样,人们并不讨厌他,却因他的滑稽幽默,感到此人十分可爱。
当他听说翼民国的人是卵生时,就想买些人蛋回去卖给戏班做旦角,好从中发财,原来他是将戏剧中“旦”认做了“蛋”字,读后叫人忍俊不禁。
3、多九公:
年青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才学满腹,却未考中秀才,他就丢下书本,作了海船生意,因折了本钱,便以替人管船拿柁为生。他八十多岁,身体却非常健康,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由于久惯飘洋,他见多识广,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无一不知,还会治很多疾病。
在歧舌图他将王子、王妃的病治好,但他不贪钱财,一再推辞不受国王送来的谢赏银子。在黑齿国,他以貌取人,未把黑女红红、亭亭放在眼中,他傲慢谈学,结果受了学问更加渊博的两个黑女的羞辱,以至于后来怕再挨考问,当场丢丑,一见到学馆就心惊肉跳,不敢承认自己是读书人。
但多九公不计前嫌,当才女们进京赶考时,他又能悉心照料红红和亭亭。他在唐敖劝说下,把家传糊口用的药方,刊刻出来,以解人病痛。小山海外寻父,他在林之洋的邀请下,不顾年迈体弱,再次出海。多九公是一个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的劳动者形象。
❺ 《镜花缘》花仙子的名字和称号都是什么
曼陀罗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书虫”史幽探
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才女“万斛愁”哀萃芳
洛如花仙子第三名才女“五色笔”纪沉鱼
青囊花仙子第四名才女“蝌蚪书”言锦心
疗愁花仙子第五名才女“雕虫技”谢文锦
灵芝花仙子第六名才女“指南车”师兰言
玫瑰花仙子第七名才女“绮罗丛”陈淑媛
珍珠花仙子第八名才女“锦绣林”白丽娟
瑞圣花仙子第九名才女“升平颂”国瑞徵
合欢花仙子第十名才女“普天乐”周庆覃
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梦中梦”唐闺臣
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女中魁”阴若花
木笔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风月主”印巧文
洛阳花仙子第十三名才女“回文锦”卞宝云
兰花仙子第十五名才女“血泪笺”田秀英
菊花仙子第十六名才女“玉无瑕”林书香
琼花仙子第十七名才会“龙凤质”宋良箴
莲花仙子第十八名才女“蓝田玉”章兰英
梅花仙子第十九名才女“百炼霜”阳墨香
海棠花仙子第二十名才女“花御史”郦锦春
桂花仙子第二十一名才女“水中月”田舜英
杏花仙子第二十二名才女”小太史”卢紫萱
芍药花仙子第二十三名才女“玉交枝”邺芳春
茉莉花仙子第二十四名才女“珊瑚玦】”邵红英
芙蓉花仙子第二十五名才女“玉玲珑”祝题花
笑靥花仙子第二十六名才女“个中人”孟紫芝
紫薇花仙子第二十七名才女“一剪红”秦小春
含笑花仙子第二十八名才女“蕙兰风”董青钿
杜鹃花仙子第二十九名才女“小嫦娥”褚月芳
玉兰花仙子第三十名才女“锦绣肝”司徒妩儿
蜡梅花仙子第三十一名才女“神弹子”余丽蓉
水仙花仙子第三十二名才女“凌波仙”廉锦枫
木莲花仙子第三十三名才女“小杨香”骆红蕖
素馨花仙子第三十四名才女“赛钟徭”林婉如
结香花仙子第三十五名才女“碧玉环”廖熙春
铁树花仙子第三十六名才女“女学士”黎红薇
碧桃花仙子第三十七名才女“鹦鹉舌”燕紫琼
绣球花仙子第三十八名才女“天孙锦”蒋春辉
木兰花仙子第三十九名才女“三面网”尹红萸
秋海棠花仙子第四十名才女“小猎户”魏紫樱
刺蘼花仙子第四十一名才女“女英雄”宰玉蟾
玉簇花仙子第四十二名才女“梦中人”孟兰芝
木棉花仙子第四十三名才女“织机女”薛蘅香
凌霄花仙子第四十四名才女“女中侠”颜紫绡
迎辇花仙子第四十五名才女“离乡草”枝兰音
木香花仙子第四十六名才女”采桑女”姚芷馨
凤仙花仙子第四十七名才女“芙蓉剑”易紫菱
紫荆花仙子第四十八名才女“清风翼”田凤翾
蔷薇花仙子第四十九名才女“广寒月”常红珠
秋牡丹花仙子第五十名才女“鸳凤俦”叶琼芳
锦带花仙子第五十一名才女“鸿文锦”卞彩云
玉蕊花仙子第五十二名才女“夜光壁”吕尧蓂
八仙花仙子第五十三名才女“清虚府”左融春
子午花仙子第五十四名才女“意中人”孟芸芝
青鸾花仙子第五十五名才女“睿文锦”卞绿云
旌节花仙子第五十六名才女“君子风”董宝钿
瑞香花仙子第五十七名才女“五彩虹”施艳春
荼蘼花仙子第五十八名才女“鸳鸯带”窦耕烟
月季花仙子第五十九名才女“朝霞锦”蒋丽辉
夜来香花仙子第六十名才女“水晶珠”蔡兰芳
罂粟花仙子第六十一名才女“书中人”孟华芝
石竹花讪子第六十二名才女“绮文锦”卞锦云
蓝菊花仙子第六十三名才女“连理枝”邹婉春
丁香花仙子第六十四名才女“玉壶冰”钱玉英
棣棠花仙子第六十五名才女“锦帆风”董花钿
迎春花仙子第六十六名才女”双凤钗”柳瑞春
千日红花仙子第六十七名才女“雄文锦”卞紫云
翦春罗花仙子第六十八名才女“画中人”孟玉芝
夹竹桃花仙子第六十九名才女“罗纹锦”蒋月辉
荷包牡丹花仙子第七十名才女“连城璧”吕祥蓂
西番莲花仙子第七十一名才女“比目鱼”陶秀春
金丝桃花仙子第七十二名才女“峨眉月”掌骊珠
翦秋纱花仙子第七十三名才女“鸳鸯锦”蒋星辉
十姊妹花仙子第七十四名才女“花上露”戴琼英
丽春花仙子第七十五名才女“如意风”董珠钿
山丹花仙子第七十六名才女”尧文锦”卞香云
玉簪花仙子第七十七名才女“月中人”孟瑶芝
金雀花仙子第七十八名才女“瑶台月”掌乘珠
栀子花仙子第七十九名才女“麒麟锦”蒋秋辉
真珠兰花仙子第八十名才女“女蓓提”缁瑶钗
佛桑花仙子第八十一名才女“龙文锦”卞素云
长春花仙子第八十二名才女”比翼鸟”姜丽楼
山矾花仙子第八十三名才女“持筹女”米兰芬
宝相花仙子第八十四名才女“涴花石”宰银蟾
木槿花仙子第八十五名才女“胭脂萼”潘丽春
蜀葵花仙子第八十六名才女“镜中人”孟芳芝
鸡冠花仙子第八十七名才女“同心结”钟绣田
蝴蝶花仙子第八十八名才女“仁风扇”谭蕙芳
秋葵花仙子第八十九名才女“眼中人”孟琼芝
紫菜莉花仙子第九十名才女“铺地锦”蒋素辉
梨花仙子第九十一名才女“荆山璧”吕瑞蓂
藤花仙子第九十二名才女“太平风”董翠钿
芦花仙子第九十三名才女“潇湘月”掌浦珠
蓼花仙子第九十四名才女“鹤顶红”井尧春
葵花仙子第九十五名才女“海底月”崔小莺
杨花仙子第九十六名才女“铁笛仙”苏亚兰
桃花仙子第九十七名才女“赛赵娥”张凤雏
草花仙子第九十八名才女“小毒蜂”闵兰荪
菱花仙子第九十九名才女“笔生花”花再芳
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才女“一卷书”毕全贞
❻ 素荷主要有哪些品种
1、苍岩素:
清光绪年间浙江长乐镇钱氏选育,春兰名品之一,特征外三瓣圆大放角,猫耳捧瓣,呈大卷舌,花开翠色,舌头无杂质全白,叶阔呈半垂形,易花易养的品种。
2、蔡仙素:
1915年民国年间潘氏选育,特征副瓣长脚较阔,主瓣收根放角,呈刘海舌,有白峰,蚕蛾捧心半硬分窠,花葶拔高,平肩。
3、蔡梅素:
清乾隆年间蔡氏选育,低花梗低叶架,绿色花苞,两边捧瓣雄性化强,瓣色呈黄色,与蕊柱粘连一起,瓣端紧边呈拱抱状,中间隐筋明显,呈如意舌,外瓣收根大圆头,舌端平出或斜出状,不后卷。
4、丙子素荷:
名称引自日本兰花谱,目前国内已无该品种,均由日本引进,选育由江苏省无锡市蒋东孚选出,多年前流转日本,目前国内有栽培该品种苗,但数量不详。
5、翠文素:
算得上是新老种,1989年浙江绍兴棠棣赵银泉于余姚挖得,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与探索,详细记录了翠文素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地区信息,翠文素外三瓣长阔,外瓣收根放角,软捧大卷舌,花开素色无杂质,花葶较高,叶呈半垂状,花形端正,平肩。
6、海荷素:
1997年底于浙江舟山下山品种,在2000年杭州兰展上,叶宗芳凭着海荷素赢得该届金奖;此花叶姿斜立,叶片较宽,叶色嫩绿,外瓣短圆具绿覆轮;呈蚌壳捧状,舌端白卷,花色呈黄绿。据称海荷素下山时开得相当“荷”,瓣边覆轮也是非常'复轮';但经过十几年种养,少有人养得出如此荷瓣,加上此草极难种养,已逐渐被市场淘汰。
7、汉宫秋月:
选育于云南文山市,具体年份不详,曾在2014年云南省各市兰展上获得金奖无数,属近年来云南少有的上好新品种,取名'汉宫秋月'来自云南知名兰家,特征叶宽2厘米,花朵直径能达10厘米之大,宽2厘米,开品花色十分难得,有着翡翠之色,外瓣有绿晕,色香具全,目前该品种种养数量极少。
8、皓月荷素:
近年发现的新种,2003年于浙江天台山县天台山潘晓挖得,经由陈江与吴立文选育命名,特征呈花开桃腮素,中宫圆整,舌大而圆,犹如一轮皓月当空,故取名'皓月荷素',叶宽呈弓形弯曲状,叶色无光泽,于2010年获得浙江省第十届兰花博览会银奖。
9、鹤裳素:
清嘉庆年间,浙江杭州灵隐寺本空大师化缘路经五台山掘得,本空大师爱养兰花,其日常打坐房间都摆放了兰花,后来本空大师升为灵隐寺主持,寺内收藏兰花品种数不胜数;但由于抗日期间动荡时局,鹤裳素于民国时期流转日本;鹤裳素特征出芽碧绿,株高中等,叶质糯厚,清秀高雅,叶长可达20-30公分,叶宽1.3公分左右,叶姿半垂,叶色浓绿富有光泽;外瓣阔大收根放角,瓣肉深绿紧边,呈蚌壳捧。花莛翠绿粗壮挺拔,花开直径5-6公分。
10、魁荷素:
1916年民国时期于宁波林太和选出,特征外三瓣收根放角紧边,呈蚌壳捧,大圆卷舌,花色翠绿,花葶较高,叶姿半垂中幅阔,叶质较厚。
11、老文团素:
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由江苏苏州周文段选出,又称'周文段素',特征叶姿弓垂状,叶质较软,呈剪刀捧,大刘海舌,叶瓣质厚,色呈翠绿,净素淡雅,叶色富含光泽。
12、新文团素:
基本特征与老文团素形似,新文团之美在于平肩、色翠、花杆高,捧合等,可见古人选花之严谨,当下即使有众多素心品种粉墨登场也难以超越新文团素。
13、绿珠素:
关于这个品种,有2个说法,一种是由无锡张浩荣选出,于江南兰苑栽培,在江苏省春兰展会上获过金奖,浙江绍兴市第二十届兰花展览会银奖;第二种说法是1932年由兰界知名专家沈渊如老先生选出,特征叶色翡翠绿,呈平肩,外瓣有浅兜,呈合抱蕊柱,舌洁白无瑕,花箭挺拔,实属春兰素心经典品种。
14、宋荷素:
抗战前经由宋氏选出,春兰素瓣名品,外三瓣呈长阔,蚌壳捧,大卷白舌,花葶较高,落肩,叶姿斜立。
15、天童素:
民国初年选育于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山,呈绿花白舌,花容端庄。
16、王氏素:
抗战前浙江绍兴王锦禄选出,春兰素心名品,特征外三瓣狭长,呈软捧,净白郑舌,花葶较高,花梗较细,叶姿弯垂状。
17、香草素:
1936年由江苏无锡沈渊如先生选出,特征蚌壳捧,白长卷舌,外瓣长脚圆头,花开翠绿色,叶姿半垂状。
18、霸王素:
霸王素又称霸王荷素,由兰友陈江选出,属新种春兰素心名品,由于当时不识得此品种的优点,陈江赠几苗于兰友,至此仍有许多兰友均种养此品种,霸王素是可比肩老种名品之美。
19、雪莲素:
抗战前于浙江花农选出;荷形赤壳美,属春兰大花型品种,外瓣短阔收根放角,微微紧边,呈剪刀捧,微白大圆舌,花开嫩绿色,花姿俏丽。叶形较高,叶姿呈半垂,春兰素心难得珍品。
20、杨氏素蝶:
春兰名贵品种,1920年民国时期由陈义定主人宁波的杨祖仁选出;叶子呈斜立状,外三瓣短圆宽阔,花色绿白相映,犹如白蝶飞舞,柔波动人,直开大圆舌。
21、杨氏素荷:
1920年民国庚申年由陈义室主人选出,另一说法是由宁波杨祖仁选育;特征新芽碧绿,叶长20-25厘米,叶宽0.6-1厘米,叶色翠绿富含光泽,叶姿半垂状,外三瓣短圆紧边,收根放角,花瓣呈浅兜状,舌端净白大圆舌,微微后卷曲,花开品正素雅。
22、寅谷素:
清光绪年间由穆性选出,春兰素心老种名品,叶片修长,收根紧边,竹叶形外三瓣,呈剪刀捧,圆舌净素,葶高易花。
23、俞氏素荷:
春兰新种素心,2001年于浙江省舟山市黄杨尖下山俞宏达掘得命名,是目前浙江一带素心荷瓣最好品种之一,兰界对其资料描述不多,由于品种种养人数较少,对该品种的特征描述不详,曾有兰友在全国兰展上看到此花,评价写道:'其色,型,胫骨像至玉石不可多得'。
24、玉梅素:
清康熙年间于浙江绍兴选出,算得上至今流传最久的传统品种之一,春兰难得的梅瓣素心名品;叶形细狭半垂,叶姿斜立有光泽,舌端短圆如意舌,易花易芽品种,舌白桃腮素,难能可贵的是春兰唯一的赤壳素心品种.
25、月佩素:
清光绪年间浙江湖州钮慎五选出,但后赠于嘉兴许韵琴,方能流传至今,兰界又称钮荷素,但兰友惯称月佩素,特征叶姿弓垂状如开扇,叶质软韧,叶色翠绿光亮,彰显滋润感,外三瓣收根放角有略狭,紧边平肩往内拱抱,呈蚌壳捧,舌端大圆舌微向后卷。
26、张荷素:
清宣统年间浙江绍兴棠棣刘茂成选出,又称'大吉祥素',特征舌端舌白大圆舌,属春兰大花型,花葶较长,叶幅宽大,叶姿呈半垂状,外三瓣阔长收根放角,花开绿白色。
27、知足素梅:
1988年浙江绍兴漓渚胡和金与徐泉森于舟山狭门掘得,后卖给诸建华,诸李木,但在1966年10月湖州王阿海从漓渚引入数十苗至湖州,又由湖州冯如梅认为得到此梅,非常满意'知足',遂取名'知足素梅',此品种叶姿半垂状,叶幅细狭,叶质硬厚,白壳花苞,花梗细高出叶架,外瓣收根长脚圆头,呈挖耳捧,舌白净素呈如意圆舌,气味幽香风韵,水仙素瓣中佼佼者。
❼ 寓含传统文化意象梅、兰、竹、菊、荷、柳、松柏、芭蕉、梧桐、紫燕、鸿雁、杜鹃、哀猿等成语典故或古诗词
梅兰竹菊的诗词:
★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张渭《早梅》)
▲兰
蕙兰有恨枝无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竹
嫣然一笑竹蓠间, 桃李漫山总粗俗(苏轼《寓居定惠院》)
●菊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爱情诗及其意象
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
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送别诗及其意象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边塞诗及其意象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行旅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
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等。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宴殊《浣溪沙》)、“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张炎《高阳台》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唐代郭绍兰《寄夫》)、“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曹雪芹·《红楼梦》)等,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
蝉:喻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在狱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王沂孙《齐天乐》)等,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竹:喻刚正有节的节操、中通外直、虚怀若谷。
如郑板桥《竹石诗》:“咬定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明·夏昶《墨竹图轴》:“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清·丘逢甲《题画竹二首其一》:“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刘禹锡《庭竹》:“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杜甫《寄题江外草堂》:“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蒲松龄《竹里》:“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梅:喻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再如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喻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又如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再如“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陈毅《咏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兰:如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明·陈汝言《兰》:“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喻人才被埋没,怀才不遇;又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陈子昂《感遇》)、“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诗》)。
流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又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古诗词中,诗人也常常以流水喻光阴易逝。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等。
芭蕉:芭蕉和梧桐意象的意蕴差不多,常常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如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等。
杜鹃:常常用来渲染一种悲剧氛围。
如:“其间旦幕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等。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水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诗从常常用它来喻离情别绪之绵长。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等。
杨柳:杨柳表惜别或思乡之情。
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枝词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芙蓉”又称“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级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佳子”般的绝代佳人。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猛敛《怨歌》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打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
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漂游于西岳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
无论是用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废,或是赞美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咏月诗在中国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古代的“月”表现以下的几种象征:首先是象征团圆,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次是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三是把月亮当成美好的象征。爱的象征,比如张若虚的〈〈春花秋夜〉〉:“春江潮水连海说,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按照 闻一多的解释,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皎心的传递。第四是把月亮作为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污染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 自然的纯洁对心灵的纯洁,比如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这里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古人常来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白望毛平阔,月涌长江流,辽竖咏月佳问,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古诗词中鸿雁意象
中国古代的诗歌,真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鸿雁形象的意蕴加以阐述。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语出《汉书·苏武传》,从这个著名的典故开始,鸿雁就成了书信的象征,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这一点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了。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李商隐《离思》);“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云中谁寄锦书来,实可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等。
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庭院中的“庭树”,由远而近,步步换景,由此触发独在异乡的“孤客”思乡之情。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梦中凫雁满塘,自得其乐的景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戏答元稹》);“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人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在古诗词中,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的诗词还有很多。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龚自珍《己亥杂诗》)等等。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在古诗词中,以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这一点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的诗词还有很多。如:“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这里是用“征蓬”、“ 归雁”自比,说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又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何等的逍遥,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诗从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这里的“鸿雁”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多维解读,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引领初学者更好地把握古诗词中的意象,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诗歌中的菊花意象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geren/wzck/200804/84605.html《菊花》)
❽ 《镜花缘》里十二花仙的名字都是什么,写出对应的花
原著根本没有单独的十二花仙,只有众百花仙: 司曼陀罗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书虫”史幽探 司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才女“万斛愁”哀萃芳 司洛如花仙子第三名才女“五色笔”纪沉鱼 司青囊花仙子第四名才女“蝌蚪书”言锦心 司疗愁花仙子第五名才女“雕虫技”谢文锦 司灵芝花仙子第六名才女“指南车”师兰言 司玫瑰花仙子第七名才女“绮罗丛”陈淑媛 司珍珠花仙子第八名才女“锦绣林”白丽娟 司瑞圣花仙子第九名才女“升平颂”国瑞徵 司合欢花仙子第十名才女“普天乐”周庆覃 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梦中梦”唐闺臣 司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女中魁”阴若花 司木笔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风月主”印巧文 司洛阳花仙子第十三名才女“回文锦”卞宝云 司兰花仙子第十五名才女“血泪笺”田秀英 司菊花仙子第十六名才女“玉无瑕”林书香 司琼花仙子第十七名才会“龙凤质”宋良箴 司莲花仙子第十八名才女“蓝田玉”章兰英 司梅花仙子第十九名才女“百炼霜”阳墨香 司海棠花仙子第二十名才女“花御史”郦锦春 司桂花仙子第二十一名才女“水中月”田舜英 司杏花仙子第二十二名才女”小太史”卢紫萱 司芍药花仙子第二十三名才女“玉交枝”邺芳春 司茉莉花仙子第二十四名才女“珊瑚囗”邵红英 司芙蓉花仙子第二十五名才女“玉玲珑”祝题花 司笑靥花仙子第二十六名才女“个中人”孟紫芝 司紫薇花仙子第二十七名才女“一剪红”秦小春 司含笑花仙子第二十八名才女“蕙兰风”董青钿 司杜鹃花仙子第二十九名才女“小嫦娥”褚月芳 司玉兰花仙子第三十名才女“锦绣肝”司徒妩儿 司蜡梅花仙子第三十一名才女“神弹子”余丽蓉 司水仙花仙子第三十二名才女“凌波仙”廉锦枫 司木莲花仙子第三十三名才女“小杨香”骆红蕖 司素馨花仙子第三十四名才女“赛钟徭”林婉如 司结香花仙子第三十五名才女“碧玉环”廖熙春 司铁树花仙子第三十六名才女“女学士”黎红薇 司碧桃花仙子第三十七名才女“鹦鹉舌”燕紫琼 司绣球花仙子第三十八名才女“天孙锦”蒋春辉 司木兰花仙子第三十九名才女“三面网”尹红萸 司秋海棠花仙子第四十名才女“小猎户”魏紫樱 司刺蘼花仙子第四十一名才女“女英雄”宰玉蟾 司玉簇花仙子第四十二名才女“梦中人”孟兰芝 司木棉花仙子第四十三名才女“织机女”薛蘅香 司凌霄花仙子第四十四名才女“女中侠”颜紫绡 司迎辇花仙子第四十五名才女“离乡草”枝兰音 司木香花仙子第四十六名才女”采桑女”姚芷馨 司凤仙花仙子第四十七名才女“芙蓉剑”易紫菱 司紫荆花仙子第四十八名才女“清风翼”田凤囗 司蔷薇花仙子第四十九名才女“广寒月”常红珠 司秋牡丹花仙子第五十名才女“鸳凤俦”叶琼芳 司锦带花仙子第五十一名才女“鸿文锦”卞彩云 司玉蕊花仙子第五十二名才女“夜光壁”吕尧囗 司八仙花仙子第五十三名才女“清虚府”左融春 司子午花仙子第五十四名才女“意中人”孟芸芝 司青鸾花仙子第五十五名才女“睿文锦”卞绿云 司旌节花仙子第五十六名才女“君子风”董宝钿 司瑞香花仙子第五十七名才女“五彩虹”施艳春 司荼蘼花仙子第五十八名才女“鸳鸯带”窦耕烟 司月季花仙子第五十九名才女“朝霞锦”蒋丽辉 司夜来香花仙子第六十名才女“水晶珠”蔡兰芳 司罂粟花仙子第六十一名才女“书中人”孟华芝 司石竹花讪子第六十二名才女“绮文锦”卞锦云 司蓝菊花仙子第六十三名才女“连理枝”邹婉春 司丁香花仙子第六十四名才女“玉壶冰”钱玉英 司棣棠花仙子第六十五名才女“锦帆风”董花钿 司迎春花仙子第六十六名才女”双凤钗”柳瑞春 司千日红花仙子第六十七名才女“雄文锦”卞紫云 司翦春罗花仙子第六十八名才女“画中人”孟玉芝 司夹竹桃花仙子第六十九名才女“罗纹锦”蒋月辉 司荷包牡丹花仙子第七十名才女“连城璧”吕祥囗 司西番莲花仙子第七十一名才女“比目鱼”陶秀春 司金丝桃花仙子第七十二名才女“峨眉月”掌骊珠 司翦秋纱花仙子第七十三名才女“鸳鸯锦”蒋星辉 司十姊妹花仙子第七十四名才女“花上露”戴琼英 司丽春花仙子第七十五名才女“如意风”董珠钿 司山丹花仙子第七十六名才女”尧文锦”卞香云 司玉簪花仙子第七十七名才女“月中人”孟瑶芝 司金雀花仙子第七十八名才女“瑶台月”掌乘珠 司栀子花仙子第七十九名才女“麒麟锦”蒋秋辉 司真珠兰花仙子第八十名才女“女蓓提”缁瑶钗 司佛桑花仙子第八十一名才女“龙文锦”卞素云 司长春花仙子第八十二名才女”比翼鸟”姜丽楼 司山矾花仙子第八十三名才女“持筹女”米兰芬 司宝相花仙子第八十四名才女“囗花石”宰银蟾 司木槿花仙子第八十五名才女“胭脂萼”潘丽春 司蜀葵花仙子第八十六名才女“镜中人”孟芳芝 司鸡冠花仙子第八十七名才女“同心结”钟绣田 司蝴蝶花仙子第八十八名才女“仁风扇”谭蕙芳 司秋葵花仙子第八十九名才女“眼中人”孟琼芝 司紫菜莉花仙子第九十名才女“铺地锦”蒋素辉 司梨花仙子第九十一名才女“荆山璧”吕瑞囗 司藤花仙子第九十二名才女“太平风”董翠钿 司芦花仙子第九十三名才女“潇湘月”掌浦珠 司蓼花仙子第九十四名才女“鹤顶红”井尧春 司葵花仙子第九十五名才女“海底月”崔小莺 司杨花仙子第九十六名才女“铁笛仙”苏亚兰 司桃花仙子第九十七名才女“赛赵娥”张凤雏 司草花仙子第九十八名才女“小毒蜂”闵兰荪 司菱花仙子第九十九名才女“笔生花”花再芳 司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才女“一卷书”毕全贞 书中只有上官婉儿提到的12师 12友 12婢,和电视连续剧<镜花缘传奇>完全不一样。 参考资料:李汝珍:【镜花缘】 电视连续剧的是 1.阴若花(牡丹花仙) 2.白兰儿(兰花花仙) 3.杜鹃(杜鹃花仙) 4.粉玉桂(桂花花仙) 5.王芍儿(芍药花仙) 6.赵淑英(水仙花仙) 7.水莲(莲花花仙) 8.骆红渠(梅花花仙 9.宁娜(桃花花仙) 10.艳妮(山茶花仙) 11.司徒惠儿(菊花花仙) 12.廉锦枫(海棠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