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花兰花的故事

花兰花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4-29 06:25:16

1. 兰花的历史(与名人的故事哦)

爱国诗人屈原不仅种兰,身佩兰花,而且以兰蕙高洁自比。他在《离骚》中专就多次写到属兰花:“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表,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使“兰”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种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兰花,他弃官归里,采菊养兰,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个喜爱兰花的皇帝,他常在上幸宛中观赏兰花,并写有《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汗漫录》说:“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2. 兰花的传奇

常识: 兰花基本常识. 广义的兰花是兰科植物的总称,石斛兰、卡特兰、蝴蝶兰、大花蕙兰等都 属于兰科。但是,中国传统上的兰花,主要是指兰属植物(Cymbidium),也有人称之为" 中国兰"或"国兰"。对于来自外国的兰花,就俗称为"洋兰"。兰花作为观赏植物不仅拥有广大的爱好者,而且成为诗歌、绘画和工艺品等寓意和表现的 题材。自古以来,养兰、咏兰、画兰、写兰者来去匆匆,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品种和墨宝。 纵观古今中外,不乏通过兰花联结友谊、促进交流、陶冶心性、培养情操的事例 故事: 羲之摹兰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约友修禊,选择了兰亭为修禊之所,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外,此地还盛开幽兰,馨香扑鼻。同去的名士们因此而留下了“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微音选泳,馥为若兰”、“仰泳挹遗芳,怡神味重渊”等咏兰名句。 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更得益于爱兰。兰叶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他的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精熟的高度。他的书法兰画映素,气脉贯通,字体秀美,错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势、因势利导,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我国元代一件稀世名瓷青花四爱图梅瓶,有“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四幅图,可见,王羲之爱兰影响之深远。 慧宗禅师与兰花的故事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华架、破碎的花盆,颗颗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 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明代皇帝与兰花的故事 明朝正德(1506—1522)皇帝南巡时,听说浙江兰溪的兰荫山上出产名贵兰花,便来到兰溪,想选几株珍品带回宫。兰荫山上兰荫寺的主持和尚有一株罕见的梅瓣兰花,此花神韵隽永,色彩清丽,异香四溢。主持得知皇帝要上山寻兰后,为了这株兰花不被皇帝选走,便叫弟子将它从土中挖起,栽在一个小香炉里。接着用一条长绳子绑住小香炉,垂放到山上一口深井底处。主持认为此兰万无一失了。 皇帝己上山进了寺院,主持忙向前迎驾。皇帝在寺中歇了一会后便命众侍臣去选挖兰花。他们挖了几株回来,但是都不合皇帝的心意。此时,一股兰花的幽香飘来,皇帝命侍臣去找散发幽香的兰花。众侍臣顺着幽香,找到了藏有梅兰的古井边。见有一截绳子露在井外,一个侍臣顺手将绳子往上拉,拽出了那只小香炉。香气就是从小香炉里发出来的,但是小香炉里的兰花不见了,侍臣们带了小香炉回去复命。皇帝对小香炉翻来覆去地细细端详,除有幽香外,看不出有什么别的奇特之处。便宣来主持,盘问这只香炉的底细。主持和尚搪塞道:用这只小香炉取井中泉水喝,可使人双目明亮。皇帝听后立即命内侍去井中提回一香炉的泉水,率先喝了,又叫众侍臣喝。泉水清凉,初喝一口,人果然有清心明目的感觉。 由于这口古井散发出异香,喝上一口井中泉水,人便清心明目,皇帝高兴地说道:“怪也!怪也!”并命内侍取来文房四宝,准备题写“兰荫深处有异香”七字,谁知刚写下“兰荫深处”四字,突然感觉头昏目眩,腹部疼痛。众侍臣也个个捧腹弯腰,叫苦不迭。 原来大家上山时一个个大汗淋漓,没多久又喝了井水,冷热相冲,因而腹部疼痛。皇帝无心再写,只得草草落款,匆匆下山。至今兰荫山石壁上还留有石刻:御题,兰荫深处,正德十四年五月十六日。 皇帝走后,主持庆幸那株珍贵的梅兰未被搜去,便同弟子去井里打捞,可那梅兰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鲁迅采兰 鲁迅家里几代人都喜爱兰花。1933年11月14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鲁迅从小就喜爱花、虫、鱼、鸟,读书之余跟随父亲在天井和百草园广植花草。他曾根据自已的经验、订正过《花镜》中的某些讹误。稍大一点,常约二弟作人、三弟建人至城内府山、塔山采兰。每年二三月份当兰花开放时,三兄弟常去会稽山、兰渚山、箬山春游、采兰。1911年3月18日,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出发前,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锸要大家带上。到了大禹陵,浏览了禹庙、窆石亭,就上会稽山采兰。后来,鲁迅把这次经历,写成《辛亥游录》,刊在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上。 关于那次会稽山采兰之事,周建人晚年还经常提起:“老大(鲁迅)采到‘一叶兰’后,兴奋极了,对我说:‘老三,我们真不虚此行!’回到家里,我们小心地将兰花上盆种好。以后,老大应蔡元培先生之邀,赴京供职,起初他想把兰花也一起带走,但终因路远迢迢而未带去。临行前,他特别关照我,要把这几盆兰花种好。不久,我也应聘去一所学校任教,平时很少回家,后来,‘一叶兰’终于坏死。为了不使老大痛心,我始终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总理赠兰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亲切地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中友好人士松村谦三先生。松村谦三先生致力于日中友好活动,多次访华,与周恩来总理成为好朋友。他非常喜爱中国的兰花,曾收集过不少品种。周总理深知松村先生的爱好,趁这次在杭州相会,吩咐随员去杭州苗圃挑一盆自己祖居绍兴选出的名兰,送给松村谦三先生。兰圃同志知道周总理的意图后,特地挑选了一盆叫“环球荷鼎”的兰花。此花是40年前由绍兴兰农在上虞大舌埠山中掘得的,当时被上海兰花爱好者郁孔昭以800银元购去,实为兰中极品。当时在杭州花圃中亦只有二三盆,当松村先生从总理手中接过这盆兰花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环球荷鼎”的珍贵,他更知道总理的美好心意。“兰”象征美,“兰”象征着友谊,总理希望日中友谊像“兰”一样常青,像“兰”一样馨香。 松村谦三先生晚年一直致力于日中友友好事业。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将儿子们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关照:要继承他的日中友好事业,要养好周总理赠送的兰花。 他的儿子松村正直牢记父亲教训,从养兰的门外汉,通过广结兰友,潜心钻研,几年后,兰技大进,成为日本兰界的养兰高手。他把“环球荷鼎”送给兰友,使“环球荷鼎”香飘日本岛。

3. 兰花花的故事讲述

一个地主抄家的丫鬟同青年长工的恋爱故事。因为无法忍受地主的残酷剥削压榨,一天他们决定趁夜逃走。可惜被狠心的地主发现,并且暗中在他们携带的干粮里下了毒。当毫不知情的两人逃到平日嬉戏玩耍的山顶时,开心的以为逃离了地主的魔掌,于是坐下休息并拿出干粮来充饥。唯一的一个包子,两人都你推我让。男的最后实在拗不过女的,咬起了包子。咽下第一口,还没来得及咬第二口,就硬生生的倒下了。。。女的一惊,大力摇撼倒在地上的男人,与久仍是没有回应,“砰”的跪倒在伊的身旁呼天抢地起来。泪眼中,她看到远远的地主带着家丁正往这边追来,把心一横。含泪的望着男的,抓起掉在一边的包子狠狠的咬了一口,静静的躺在了男的身边。。。哀伤的音乐响起,当气急败坏的地主率众赶到时,漫山遍野生长的兰色小花已经拔地而起。漂浮在空中的大片兰花花云朵轻托着两人的身体,飘离山顶,飘向远处。

4. 有没有关于兰花(吊兰)的故事

兰花谋杀案

作者:佳公子

沈复《浮生六记》里说过一个关于兰花的故事: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张)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值余游幕于外,(陈)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烫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这一起兰花谋杀案遂以沈复为兰花守节而终。由此想到井上靖悼念老舍的文章《玉碎》。井上靖说老舍曾给他讲过一个故事,某嗜茶者因茶败家,仅剩下一把好壶;另一嗜茶富豪欲得此壶,竟迎来壶主奉养若了干年。可是,壶主将死际,用了最后的力气把壶摔得粉粉碎。为了这个人壶俱亡的结局,井上靖和老舍争论起来,井上说可惜这把好壶,留下又有何妨?老舍默而不答。几年后,老舍含恨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井上靖由老舍之死想到壶的故事,隔世隔海,唏嘘不已。
兰花与佳壶俱成悲剧,即笔者今日道来亦觉不忍。其实这些悲剧不是不能避免。在壶,实在是可以留下。中国文化有以人殉道的传统,也有以人殉人、以物殉人的传统。前者或是崇高的,当然这是要讲一个为什麽殉以及殉什麽,否则也未必怎样崇高。而后者则无疑是残酷的。以人殉人,含有殉者自愿的情况,应系情之所致,那就没有过多理由好讲。在被动或被迫殉人的人、殉人的物呢,无论为了何样的大题目,去轻易剥夺他人及物的不可再的生命,此系人类文化野蛮的一面,亦不独中国文化有此弊端。何况我们所常见的是,为了不怎样的小题目,也会有如上的悲剧。
兰花的故事里,用滚水烫死兰花的人固然暴虐,但沈家之“不允”已输在先。沈家之兰原是得于张兰坡,即再分与人亦无损害。问题归根结柢是出在沈家之占有欲,且以此种占有为炫耀。好像是周华健《忘忧草》的歌词,“谁是谁的人”,谁又是谁的物呢!沈复之“誓不植兰”,不过是悲其失去占有而已,仍是惜己;真能惜兰者,是那位已故的张兰坡,又可惜张所托非人。兀那壶主,却是有人而不托,其欲至深。
川端康成曾引《伊势物语》句,谓之“有心人养奇藤于瓶中,花蔓弯垂竟长三尺六寸”;每诵此语,辄称善哉。

欢乐的兰花,你种了没有?
2006-03-25 20:51:24 老樟树@-01Im /article/-01Im-qejeba.html 复制 评论
今日在和煦的春日暖阳中莳弄越冬后的兰花,忽然想起一个关于兰花的故事:

唐慧宗禅师酷爱香祖——兰花,于寺庙中手植数十盆,日日精心呵护。

一日,禅师为弘法讲经,欲云游各地,行前嘱众弟子护好兰花。

初始,弟子们悉心呵护,殷勤照料。日久略有懈怠。

某日夜,风雨大作,恰逢此日弟子们未将兰花搬回室内,悉数毁损于风雨中。弟子皆惧。

几日后,禅师归,众弟子皆惶恐不安,以为必受重责。

孰料,阐释得知道实情后,只淡淡说了一句:

“当初,我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呀。”

闻此言,众人皆如释重负,且如醍醐灌顶,大彻顿悟。。。。。。

各位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时时心为物役,患得患失,

错过了多少快乐与幸福?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

你能做到以平常心来对待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吗?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学习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成家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往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上网的;

。。。。。。

朋友们,种一颗快乐的兰花于心田,我们的每一天将充满欢乐与幸福!

5. 关于兰花的传说故事

关于兰花的传说故事:

苍翠欲滴的宇龙山中,生长着珍稀奇异的兰花姐妹,她们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奇花异草。姐妹俩一样妩媚,一样艳丽,所不同的是姐姐生长在高高的悬崖上,妹妹却生长在弯弯的山道旁,姐妹见面的时间也不多。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圆月为沉睡的兰花姐妹盖上一层银亮的清辉。朝霞在东方升起的时候,晨露为睡眼惺忪的兰花姐妹点缀上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大自然宽厚仁爱的怀抱里,姐妹俩孕育了一个个娇小玲珑并美丽可人的蓓蕾,溢出缕缕醉人的清香。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形态特征:

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花葶侧生或发自假鳞茎基部,直立、外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长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

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6. 兰花草 的故事

??“我从山中来,来带着兰花草。源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兰花草》的词,是北大胡适校长写的,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之一的胡适晚年所作的一首题名为《希望》的诗。
浅面理解:从采兰、种兰、养护的过程中,看出作者对兰花的挚爱、对兰花开放时的向往。兰草花”的歌词,溢表着胡适先生铭心刻骨的乡土之情。可以看出那是胡校长是第一次种兰。
深入理解:来到北大读书的学生都是胡校长采来的兰花。胡校长想用自己的无微不至将学生培养成才(夙愿),释放学生的才华(满庭花簇簇),为学校为祖国增光(添得许多香)。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表达他的急切心情,但是其中更深层次的意思,由于不是很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所以不好表述。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也是一座革命的摇篮,“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可能是表达当时形势紧张(秋天),“兰花”还须好好保护。
很多写的不对的对方,还请给位老师多多指点

7. 《蓝花花的故事》介绍

蓝花花叙事曲是一首流行于陕西和青海、甘肃、山西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歌。兰花专花,据民间属传说实有其人,是陕西固临县临镇某村的一位女子,长得美丽,渴望幸福,但却被迫嫁给了一位姓周的地主“猴老子”。

兰花花不甘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自找“情哥哥”,并敢于信誓旦旦地宣布:“咱们俩死活长在一搭”。民歌不仅鞭挞了封建买卖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同时还赞扬了兰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

(7)花兰花的故事扩展阅读

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将乐曲分为“引子”、“蓝花花好”、“抬进周家”、“出逃”和“尾声”五个部分。

它通过对兰花花这样一个美丽、善良、天真而纯朴的农村姑娘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她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展现了兰花花勇于向封建势力抗争的坚强性格。作品借鉴国西洋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融合了中国戏曲音乐中的一些表现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中“引子”用于拉开故事帷幕,起过渡作用;“尾声”用于再现主题,进一步抒发对蓝花花的怀念和对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痛恨,这两部分的篇幅不大,在分析时不作赘述。“蓝花花好”、“抬进周家”和“出逃”三个部分是叙事曲主要描述的情节,也是作品分析的主要内容。

8. 如何演绎钢琴曲《兰花花的故事》

摘要来: 由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自独奏曲《兰花花的故事》是一首很好的中国乐曲。本文从钢琴教学的角度对此曲逐段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钢琴独奏曲《兰花花的故事》 钢琴教学 演奏技巧“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这是陕北民歌《兰花花》中的一句歌词。民歌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曲调咏唱,吸取了叙事性的手法,采用分节歌的形式,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向往纯真爱情、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农家女兰花花的形象,鞭挞了封建买办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兰花花勇于冲破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剩余3261字)

9. 兰花花的故事

兰花花原名叫姬延玲,小名叫叶子,1919年出生于延安南川临镇街一个农民家庭。她从小就心灵手巧,长的俊秀,到十六岁的时已出脱得端正水灵,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像雨后马兰花一样惹人喜爱,人们给她送了个绰号码叫“兰花花”。红军中有个战士,他与兰花花一见钟情,偷偷相爱,发誓要死死活活相伴终身,不久两个便发生了关系。因红军奉命过山西东征,红军战士只得和兰花花难分难舍地暂时告别 。
兰花花的父母认为女儿败坏了自己的门风,便托媒人把17岁的兰花花许给临镇后街富户任老五的的小儿子任小喜,兰花花不从,在父母的威迫下响吹细打抬进了任家。任小喜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因在宜川抢劫杀人被处决。第二年,兰花花又被父母强迫嫁给了临镇一个姓石的富户人家。石家的小子生得十分丑陋,满脸大麻子,他看上了兰花花的美貌,不惜花钱把兰花花买去做妻。兰花花在石家受尽折磨,她日夜思念自己的红军情人。因精神过于苦闷,终于在1942年正月病死,死时24岁,留下一女一男两个孩子。
红军战士东征胜利后回到陕北,得知兰花花被迫嫁人,非常难过,但又怕给兰花花带来麻烦,故也没敢去看望兰花花,只有苦在自己心里。之后又听到兰花花病亡,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在医院治疗中暗自构思怀念兰花花的相思之歌。出院后,他恰好又转业到固临县(今延安市临镇)文教科当科员。不久又调到固临县小学任教导主任。他还朝思暮想兰花花,便把在住院时编的兰花花歌曲整理出来(全长84句),把任家改为周家。教学生娃娃和村民演唱、传诵。《兰花花》很快在固临、延安、宜川、绥德等地传唱开来。后经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迅速传遍了陕甘宁边区和大江南北。全国解放后,唱遍了新中国,也传到了海外。

热点内容
瓷圆盘盆景 发布:2025-09-19 14:48:59 浏览:389
情人节长段 发布:2025-09-19 14:26:57 浏览:974
蟑螂绿植 发布:2025-09-19 14:21:28 浏览:335
勿忘我兰花 发布:2025-09-19 14:14:45 浏览:356
茶花落叶的原因 发布:2025-09-19 13:56:03 浏览:858
种绿植活动 发布:2025-09-19 13:55:08 浏览:472
红豆七夕情人节 发布:2025-09-19 13:54:53 浏览:244
电脑跟前绿植水培植物 发布:2025-09-19 13:49:58 浏览:473
果木盆栽店 发布:2025-09-19 13:49:12 浏览:214
金雀盆景用 发布:2025-09-19 13:43:47 浏览: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