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铁锈病
❶ 兰花叶子的背面有像黄锈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呢
兰花的叶子从茎部开始簇生,线状披兰的叶终年常绿,而且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也是我国有名的四君子之一。
做好以上的步骤,就能够很好的治愈它,再加上精心的呵护,很快的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❷ 救命啊,我的兰花叶子黄了
兰花叶尖枯焦,是常见的多发病害之一。它既损害了兰叶的完整性,影响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严重地影响了兰株的健康生长,甚至会危及兰株的生命。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认为,兰花叶尖枯焦是由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所造成的。而绝大多数是由生理病害引起的。现分述如下:
一、兰根生长不良
可以说,凡是有兰株叶尖枯焦,都有不同程度的败根现象存在。而根部生长不良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
1、水渍害:
主要是由于兰盆质地细密,水分挥发慢;培养基质不够粗糙,排水性能低下;浇水过想过多。兰花“喜雨而畏涝”,“喜润而畏湿”。但千万别把“润”字理解为潮湿滋润,而把兰上浇成如同水田里的烂泥。应该是绵雨暴雨要遮挡、盆面土干后的二三天才浇水为宜。兰盆景好选用质地粗糙的陶器盆,尽量用特制高筒有脚的,盆壁多孔、盆底有大孔的兰盆,如是质地细密的瓷盆、紫砂盆,最好是设法多钻孔;另方面盆底也千万不能用瓦片堵死,一定要架空。培养基质,一定要力求粗糙,就地取材的山泥,应混进碎砖粒、火烧土、或经消毒过的蛇木屑,杉木屑等粗植料,以增强透气疏水性能。
2、冰冻害:
兰花属阴生植物,不耐低温霜冻。气温零度以下时,大多数兰花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若根尖被冻伤、逐渐干皱、失去了吸收水份营养的能力,翌春气温回升,光照增强,叶尖得不到给养而枯焦。甚至春末所萌发的新芽,由于植株得不到给养而无力供给新梢发育的消耗,致使新梢长根十分缓慢,也同样出现叶尖枯焦。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简易温棚和就地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冻的,由于无法排湿、吸潮,薄膜内的水蒸气回滴于兰叶上而结冰,犹如被开水烫过似的。受冻轻微的,虽可恢复,但到春末夏初就逐渐出现大面积焦尾现象。所以对于简易温棚和就地覆盖薄膜的,应在棚内悬挂吸潮气的布、毯、麻袋、稻草帘等。
3、肥害:
“兰花喜肥而畏浊”。兰花施肥不仅浓度要低、间隔时间要长,施量也要少。过浓、过密的施肥易清伤兰根而导致叶尖枯焦。
另方面,栽兰花一般不需下基肥;如果要下,比例要少,一般以不超过百分之一为宜。没有经过发酵、腐熟、消毒的有机肥,不宜作为栽兰的基肥,以防在盆中发酵、烫伤根部。
4、高温害:
在盛夏金秋的高温季节,温室和塑料温棚里,在骄阳的辐射下气温高达30余度,甚至四十几度,十分闷热,场地上的有限湿气,一上升就被消耗掉,不可能抵达叶尖部分,从而导致叶端部、叶缘和叶尖枯焦。
还有一种情况是细筒盆种植的兰株,其根尖紧贴盆壁,气温高、盆壁发烫也会烫伤根尖而导致叶尖枯焦。
因此,在高温季节,应认真加强遮荫、透风、喷水雾降温,盆壁也需喷湿。
5、酸害:
对两年以上未换盆的基质,由于常施酸性化肥等因素,基质太过偏酸,也会引起败根,解决的办法是:①起苗更换新基质;②浇施一次3000倍液白碱水,以中和之。
6、激素害:
有的人,为了使兰株矮化,施以“哆效哩”等矮化剂,由于它的毒性太大、残效期长,使根部黑腐,致使根部的功能丧失,叶片得不到充足的给养而出现焦尖,直至全株枯死。
7、缺素害:
有的人,为了使叶片浓绿和多发芽而常增大氮肥的比例,使肥料的三要素失去相对的平衡。最常见的是缺钾症状显露,出现端部叶缘和叶尖枯焦。所以用肥别偏氮太过,注意根外补磷酸二氢钾,也可在盆面撒施些“芦苇草灰”。
8、病害:
最常见的根部疾患有根腐病、黑腐病、软腐病、青枯病等累及根部,致使根部丧失功能,导致叶尖先后枯焦,继而全株死亡。因此,每当新芽发育缓慢或叶片失神时,就应探查根部,如发现有问题,应起苗、洗净、消毒重植。
对此病,重在预防,一般是,培养基质不要太潮湿,力求偏于,不要偏氮肥。春暖气温回升后,用800~1000倍液“敌克松”浇根,十天一次,续两次,以后每季施一次,多可有效地防范于未然。
二、叶片生长异常
1、在生理上,有因偏施氮素,叶片过多幼嫩,抗逆性下降;有因喷药肥,浓度过高,施量过大,淤积叶尖所造成的肥药害;有因空气湿度太低而引起的干焦;有因冬季保温、水蒸气淤积叶尖,温度太低结冰的冻伤;有因叶尖长期与盆壁、培养基质接触而引起的伤害;有因缺钾引起的焦尖等,应针对致因,力避之。对喷药喷叶面肥八小时后,最好再吸清水以洗掉药肥、比较完全。
2、侵染性病害:
①焦尾病:其病特征是:受侵染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稍呈下陷,并逐渐变成钱褐色于枯状。②铁锈病:其病特征是:发病初期,叶背表面会鼓起许多铁褐色,似芝麻大小的隆起物,当斑粒破裂,其孢子会随风飘扬,四边扩散。③铁炮病:其病特征是,多先从叶的端部叶缘出现病斑;其形由小到大,直至密连成片,其色由黄转褐,最后变成黑褐色。
防治办法是,避免偏施氮肥;匆过度密植,兰盆别陈列得太挤;一旦发生病害,及时剪除染病部分(应多扩剪一二厘米),集中烧毁;其药物防治,要注意喷及叶背,并要求隔天一喷,续三次,将可比较完全控制病情。其防治的有效药剂有“亿力”1000倍液;“益普丹”500倍液;“大生45”500倍液;“好速净”80O倍液;“杀毒矾”500倍液。
三、如何区别生理病害与侵染性病害
生理病害的枯焦部分,色泽一致,没有点块斑,叶背斑部在潮湿条件下,没有霉状物释出;浸染性病害是先有点斑,逐渐扩大连成片而致整段枯焦,其斑色由浅到深,最后变黑,在潮湿条件下,有雾状物释出。
❸ 兰花锈斑病变
( 一)病害方面1.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兰叶,其症状是叶面出现椭圆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连片腐烂。大多在梅雨季节发生,散放孢子,传染其它叶片。在广州地区的7—8月,湿度80%以上,高温闷热时发病最盛。当发现时要立即剪除病叶,集中烧毁,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水湿,随即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洒。每10一15天喷洒1次,连续2—3次,即可抑制下来。 2.软腐病 又称细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发生,由雨水带菌进入幼芽心内,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由褐黄变为黑色,而至发臭死亡。当发生后要及时移到通风少湿的地方,并用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尔多液,或代森锌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射,每隔10一15天1次,连喷3次。 3.根腐病 多在高温多湿时发生。当盆土渍水、土壤板结、酸性较多、施肥过浓时镰刀菌趁机侵入根部,使根逐渐腐烂,植株吸收不到养分而死亡。如在早期发现,应迅即换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烂根败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整株兰花浸入15分钟左右,取出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000倍,浸透30分钟后晾干,重新种在更新的植料之内,放置在通风之处,让它逐渐恢复生机。 4.白绢病 大多危害墨兰和建兰。当高温多湿时节,其病菌的菌丝体先从假鳞茎或叶片基部入侵,接着危害根部。经发生后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发黄干枯,表面缠绕白色绢丝状的菌束,慢慢扩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兰根,都会中间通空,只剩下表皮,而假鳞茎亦只剩下纤维组织,呈现出叶断根断的干死现象。要防止白绢病的发生,首先要在种植前选用干净和消毒过的植料,不宜施用过浓的有机质肥料。当初发病时,立即进行换盆,改用新的植料。并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喷浇,或用灭菌丹或多菌灵600倍液将病株浸上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000倍浸透20分钟,重新栽种,另放置其它地方,与没有发病的正常兰花隔离,以防再发生传染。 5.病毒病 这病在各地都有发生,约有10多种。现常见的有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两种。使叶上出现多种花纹的斑点,叶正面色浅,背面色深,继而扩大至整叶枯黑而死。群众称之为“拜拉丝病”,被视为兰花的“癌症”,对家庭养兰和国兰出口威胁很大。有些海外兰商把染上此病的名兰品种带来内地以廉价出售。购买时要特别警惕,以免受骗。这种病毒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什么特效药可以防治。如发生此病,应即清理烧毁,对用过的兰盆、兰具等均要彻底消毒。 6.日灼病 在缺乏遮光的地方,兰花被夏天强烈的日光晒过,使叶肉内的一些叶绿素遭受坏死,继而被病菌侵入而发生病变。其病状多呈褐色或黑色斑点。防治的方法着重于加强荫蔽设施,特别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阳光照射。 至于有些衰老的兰叶发黄,或有些叶尖干枯,不一定都是由于病菌引起,大多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现的生理现象。这就需要注意改善水肥条件,增加空间湿度,经常通风换气等方法求 (二)虫害方面 1.介壳虫 俗称“兰虱”。为常见的主要害虫。一般危害较重的有盾蚧、条斑粉蚧、褐圆蚧、红蚧等。多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发生。常粘附在兰叶的叶脉和叶面上,即使该虫被杀死后,其介壳仍附着不脱。发现后可用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用5%的马拉硫磷800倍液,或用50%的敌百虫250倍液喷射2—3次即可杀死。必要时再用人工将介壳抹除。 2.蚜虫 常见的有桃蚜、棉蚜等。常危害兰花植株。它白色肉质、数量较大。在天气干燥时容易发生.其分泌物常诱致煤烟病等发生,转移危害其它花草。可用20%的乐果乳油加水500倍,或505@辛硫磷乳油加水2000倍喷射2-3次便可杀灭。 3.螨类 为软体小动物,圆形,繁殖很快,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花朵,常见的红蜘蛛危害较多。经发生后可用螨必死可湿性粉剂加水1000倍,或用杀螨松加水1000倍喷杀。 4.蓟马 蓟马的成虫和若虫均体型细长,黑褐色。其生活周期很短,发生代数较多,常危害兰花叶片。 (三)兰株在培养中常见病症的诊断防治 就大多数人来说,兰花高贵娇生惯养,在日常管理中最费心思的莫过于对兰株生长的异常情况(如根细嫩,瘦弱,或衰败坏死,叶有黑斑、褐斑、锈斑、叶烧,叶干失水,整株兰花衰败黄化,新芽长出就坏死等)的防治处理了。 兰株出现异常情况首先要分清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环境因素,营养因素,还是病虫害因素造成的,找出原因后,才能对症治疗,使您的兰花能骄傲地向人们展示。如若不然很可能盲目地去处理兰株的病症,尽管怀着美好的愿望,而于事无补,这种病症没减轻,而其它病症又出现了.只好暗自后悔。 下面就将兰株在培养中常见的病症如何诊断防治的知识介绍给兰友。 (1)根尖——腐烂 根尖常久接触培养土的积水,且通风不良,致细菌繁衍溃烂而引起。 种植时兰株动摇使兰根擦伤根尖,以及油、烟、汗湿触伤根尖受伤害所引起。 防治:在换盆、种株时,不要触及根尖,植后注意排水通风良好则可防止。 (2)烂根——呈黑烂 触伤根尖未愈而浇水,使细菌繁衍所致,预防法与根尖治法同。 根部呈空心无肉,为细菌类蚕食,也有虫类吞食,过湿或过干而发生黑网。 防治:种植时经消毒杀菌后,风吹至半干后再种植,则可防治。 (3)生长点——呈干性 生长点暴露培养土外,经日晒风吹所致。 球茎种植太深积水,不通风,使生长点腐烂。 防治: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则可起防治作用。 (4)芽——易生锈斑绣 烂芽是当芽开叶时芽心积水,经日晒所致。 若气温高,兰株在未回复正常温度时浇水,致使芽易生锈斑,非常严重。防治方法:注意高温和浇水时不可积在芽内。 (5)芽苞——株茎枯干 苞叶枯干,为天气闷热,通风不良,浇水把苞叶闷热所致。 若苞叶呈黑烂时,为培养土过湿,或培养土过久未更换而细菌感染所致。 (6)假球茎——皱缩 假球茎逐渐皱缩,数星期或数月之后,叶片呈黄绿色。因浇水不足,以树皮为栽植料者易发生,或长期低温所致。 受灼焦成斑块状,因阳光太强,引起日烧病,应给于遮荫。 (7)叶——变黄或变红 老叶片变黄,脱落,属正常老化现象。 叶片变成黄绿,其他各部份正常,因光照太强所致。 叶片变成紫红色,以新叶较明显。因紫外线,缺氮或低温伤害所致。 新生叶片先端似被灼焦,严重时基部枯死,盆中根部会死去,但不感染。因施肥太多.栽植材料中养份积存太多所致,宜洗去过多养分。 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尖和叶绿向内死亡,植株缺钙所致。 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起枯死,叶捻曲,植株缺硼所致。 (8)花苞——变黄或苞口不展开 花苞变黄再变褐色,因湿差太大或受乙烯污染所致一. 花苞粘合不易展开,湿度太低所致。 变质花苞,由遗传因素或不明生理因素所致。 (9)花蕾——不生长 花蕾不生长,因遗传因素或夜温度太高所致。 花蕾黄化,呈橙红色状,不久即脱落,是乙烯污染所致。 密液凝固使花萼前端粘合而不能正常展开。因温度太低,在蝴蝶兰,卡特利亚兰,万带兰中均会发生。 (10)花朵——未成熟即凋谢 唇瓣基部变红色,受低温伤害。 唇瓣呈异常之红而凋谢,因花粉块脱落或已受精所致。 唇瓣外缘变色而枯,部分花朵畸形,是由于受光线照射太久。 未成熟即凋谢,同时子房部位变黄色或粉红色,受乙烯污染所致。 (11)虫、蚁——致病害 因虫,蚁所引起致病害,只要把虫蚁杀灭即可,以后继续预防。 叶、芽、生长点、球茎、根的腐烂等,皆因天气闷热,温度高,浇水不慎,盆土积水而通风不良所致。 (12)肥害、药伤 肥伤即下肥过量,使兰株生长抗拒能力受阻而致枯萎。 为了芽数增加,不择手段多施肥,在一至二年内生长数量可观,但老株叶子有枯黄,根部皆已腐烂,严重时,即成长一芽,枯一芽。 由于施肥过量,积存太多,致使兰株无法消化而中毒素,传给小芽,使长成后产生了“拜拉斯”病,这是养兰人为追求数量而不择手段的最后结果。 (四)兰花缺素症的诊断与处理 在栽培兰花的过程中,要使兰花生长好,开花多而艳丽,除需要适当的阳光、湿度和通风外。还必须要供给适量的肥料。对于肥料如何配制和应用以及对兰花的功用如何,首先要对肥料要素有一定的认识。如氮能促兰花生长快,叶色浓绿;磷能使兰株充实,根系发达,形成花芽;钾能使兰株细胞各组织充实,增加抵抗各种病害的能力;钙能促根尖,和芽尖的生长;镁能调节光合作用,控制病斑蔓延;硫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硼能改善氧的供给,并促进氮素代谢;锌是活化剂:铁是植物氧化还源剂,也是生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元素;锰在醣类积累和运转上有重要作用;铜是植物体内氧化还原酶,和呼吸作用相关。当兰花缺少某一种元素或微量元素时,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我们要予以诊断,并加以处理。 兰花某些症状是指某一种元素缺乏而出现的一些典型症状。有时一种元素过多,也会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如氮肥过多,形成茎叶徒长,株体软,容易引起兰根腐烂,抗病能力减低,不易起花;磷肥过量时,叶片退绿黄化,抑制兰花生长等。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才能作出定论,做到对症用肥。
❹ 蝴蝶兰得了铁銹病怎么办
( 一)病害方面1.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兰叶,其症状是叶面出现椭圆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连片腐烂。大多在梅雨季节发生,散放孢子,传染其它叶片。在广州地区的7—8月,湿度80%以上,高温闷热时发病最盛。当发现时要立即剪除病叶,集中烧毁,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水湿,随即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洒。每10一15天喷洒1次,连续2—3次,即可抑制下来。 2.软腐病 又称细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发生,由雨水带菌进入幼芽心内,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由褐黄变为黑色,而至发臭死亡。当发生后要及时移到通风少湿的地方,并用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尔多液,或代森锌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射,每隔10一15天1次,连喷3次。 3.根腐病 多在高温多湿时发生。当盆土渍水、土壤板结、酸性较多、施肥过浓时镰刀菌趁机侵入根部,使根逐渐腐烂,植株吸收不到养分而死亡。如在早期发现,应迅即换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烂根败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整株兰花浸入15分钟左右,取出洗净晾干,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000倍,浸透30分钟后晾干,重新种在更新的植料之内,放置在通风之处,让它逐渐恢复生机。
❺ 如何识别与防治兰花锈病
锈病也是兰花世界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卡特兰、树兰、蕾丽兰、文心兰专、鹤顶兰、虾脊兰属、香果兰等。病原是锈菌类,如鞘锈菌(Coleosporium)、驼孢锈菌(Hemilleia)、孢锈菌(Sphenospora)、夏孢锈菌(Uredo)、单孢锈菌(Uromyces)等许 .. 锈病也是兰花世界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卡特兰、树兰、蕾丽兰、文心兰、鹤顶兰、虾脊兰、香果兰等。病原是锈菌类,如鞘锈菌(Coleosporium)、驼孢锈菌(Hemilleia)、孢锈菌(Sphenospora)、夏孢锈菌(Uredo)、单孢锈菌(Uromyces)等许多种类。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❻ 企黑兰花新叶片上很多红色斑点。是什么病应该怎样处理
出现这样的状况是铁锈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锈病,这种情况的话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使用一些石榴合剂或者是甲托溶液喷洒一下。
❼ 兰花开花就变铁锈色是什么病害
兰花开花就变铁锈色,我觉得应该是气温的原因而不是什么病虫害的缘故,所以你可以根据气温进行调节它的温度,这样是比较好的。
❽ 兰花叶尖干枯怎么回事
盆栽兰花叶尖干枯甚至整叶枯萎,主要原因是兰花炭疽病和圆斑病。该病专在梅雨季节或夏秋属之交高温多雨时大量发生,可在易发病期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10天1次,连喷3~4次作预防。家庭可购买小包装杀菌农药。
兰花遭受冻害或晚霜危害时,也易形成叶尖干枯或变色。因此,冬季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入冬前要把兰花移置室内通风向阳处。春天移置室外时,要注意避免晚霜危害。传统经验“春不风、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对防止兰叶干枯大有好处。
对于叶尖已干枯的兰叶,可用剪刀(最好经酒精消毒)按“Λ”形在干枯部分以下10毫米处剪去,以保持满盆绿色,如剪后再喷上述杀菌剂则更好。
❾ 我养的兰花叶尖枯黄是怎么回事
兰株叶片焦尖病,多数是由于水渍、日灼、气闷、冻伤、缺素、肥、药渍伤和生理性、侵染性烂根所致,生理性的叶尖枯焦部分,色泽—致,没有界色点斑痕,其背面也无浮门的异色粒状或丝状物释。发现兰叶焦尖后,应光认真观察、分析致病原因,排除生理病害的致因后,再从侵染性病害来辨认。 1.铁锈病铁锈病的病原为驼孢锈菌(Hemilleia) 铁锈病,俗称沙斑病,是危害兰株叶端背的主要病害,为世界性兰花病害之�6�1。病原菌入侵后,叶端背表层鼓起许多芝麻粒大小的铁褐色凸状物。数日后,凸状物破裂,露山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孢子。孢子随风飘扬,重复侵染兰株。由于早期病斑细小,色彩不明显,因此在叶面上不易觉察到。待到能发现病斑时,其病菌孢子已扩散了。这就给病情测报、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防治办法是经常检查叶端背,喷药防病时注意喷及叫‘端背。治疗本病的对症农药是:亿力1000倍液,粉锈宁,“大牛45"500倍液,世高 6000倍液,万佳生600倍液,敌力康1 000倍液等。预防可喷施代森锰锌500倍液。 2.褐锈病褐锈病的病原为夏孢锈菌(VredoJaponica)。该病菌从叶背气孔入侵,最初在叶面边缘出现淡褐色至橙黄褐色的细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蔓延成片,直到叶片枯落。病斑连成片时,斑色转黑,斑缘常有黄晕。该病常在寒流袭来的早冬和气温刚回升的仲春,基质过分潮湿I时发生。 防治该病的显效药剂是施保功1 500倍液,兰威宝800倍液和敌力康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代森锰锌的500倍液对陔病有预防作用。 3.枯尖病枯尖病的病原为葡萄孢真菌(Botrytis spp)。. 枯尖病病菌侵染叶端时,叶端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酌褐色斑。—旦病斑密连成片,叶端便告枯死,病斑上即长出黑色孢子囊。该病的最大特点是,病斑与健康组织的界限非常整齐。 该病的对症显效药剂是,施保功1 500倍液和敌力康1 000倍液,50%苯菌灵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