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香草荷花海

香草荷花海

发布时间: 2022-04-27 07:31:53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

1、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简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② 47种最常用的摆盘花草

摆盘装饰,其实有很多花草可以使用,今天,我们就发布一些类花草的品种和它们的别名,如果大家要买的话,让采购对照着图片和名字去购买就行。

摆盘可食用花品种

旱金莲

Nasturtium

也称金莲花、印度水芹,其漂亮的红、橙、绿色能把盘子装饰得很美观。

莳萝花

Dill

也称洋茴香,香气近乎于香芹但更浓烈一些,味道辛香甘甜,温和而不刺激。

薰衣草

Lavanla

又叫灵香草,它的颜色让很多大厨钟爱用其摆盘。

小茴香花

Fennel flower

又叫小怀香、香丝菜、茴香菜,有一种独特的香气。

小黄瓜花

Cucumber flower

就是黄瓜开的花,没有别名。

日本粉红小杜鹃花

Japanese pink flower rhododendron

无别名。

琉璃苣

Borage

又称星星草,稍具黄瓜香味。

矢车菊

Centaury

又称蓝芙蓉、荔枝菊,其颜色颇多,有紫、蓝、浅红、白色等,其中紫、蓝色最为名贵。

山蒜花

无别名。

混合菊花

无别名。

油菜花

Cole Flowers

又叫芸薹,因颜色鲜艳,常被用作摆盘花草。

金纽扣

Golden Button

又名千日菊,有较刺激的辛辣味。

娇堇

无别名。

石竹花

Dianthus flower

又名石柱花,洛阳花,颜色多样,绚丽多彩。

星光璀璨花

无别名。

单瓣蓝茉莉

Blue Jasmine

又叫蓝雪丹、蓝雪花,具有淡淡的特别香气。

扁豆花

Bean Flowers

又叫豆角花、南豆花,微香,味淡。

芝麻菜花

Sesame cauliflower

无别名。

紫罗勒花

Purple Basil Flowers

又称紫叶九层塔,略带一点轻微的柠檬和薄荷的味道。

桔梗

Balloon Flower

又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

紫锥花

Purple cone flower

又名松果菊、紫锥菊,是一种合法的保健食用花。

野葱花

Wild onion

又名黄菊花

③ 四季的花(要详解和境遇)

一般是: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兰,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中国兰的根是为白芷,白芷象征人民百姓。蕙芷是自古以来仁义与民政的传统美德精华,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蕙兰根系人民 ,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春兰又称草兰是兰花中的一种。 是四季名花中春季的名花。 假鳞茎稍呈球形,叶4-6枚集生,狭带形,长20-60cm,少数可达100cm,宽0.6-1.1cm,边缘有细锯齿,花单生,少数2朵,花葶直立,有鞘4-5片,花直径4-5cm。 浅黄绿色,绿白色,黄白色,有香气,萼片长3-4cm,宽0.6-0.9cm,狭矩圆形,端急尖或圆钝,紧边,中脉基部有紫褐色条纹,花瓣卵状披针形,稍弯,比萼片稍宽而短,基部中间有红褐色条斑,唇瓣3裂不明显,比花瓣短,先端反卷或短而下挂,色浅黄,有或无紫红色斑点,唇瓣有2条褶片。花期2-3月。 主要品种: 春兰四大名兰:宋梅 龙字 十圆 汪字 春兰四大天王:宋梅 龙字 十圆 万字 春兰老八种:宋梅 龙字 十圆 万字 汪字 小打梅 贺神梅 桂圆梅 国兰双壁:宋梅 龙字 春兰之皇:宋梅 春兰皇后:绿云 梅瓣之皇:宋梅 荷瓣之冠:大富贵 环球荷鼎 水仙之冠:汪字 荷形水仙之冠:龙字 梅形水仙之冠:西神梅 奇花之冠:绿云 我国是世界荷花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荷花文化灿若星河,渊源流长。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心神相系,梦魂萦绕,于是或挥毫泼墨,或浅唱高歌,从而留下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诗书画文,其中不泛无价墨宝,千古绝唱。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郑风》中写道:“隰有荷花”。 南朝《西洲曲》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唐中主、著名词人李璟《浣溪沙》中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宋朝大诗人杨万里曾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面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①,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③。自李唐来④,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⑦,香远益清⑧,亭亭⑨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①①也;牡丹①②,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①③者也。噫①④!菊之爱①⑤,陶后鲜有闻①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①⑦众矣。 注释 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①⑦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编辑本段【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编辑本段【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编辑本段【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编辑本段【一剪梅】 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编辑本段【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诸如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编辑本段介绍文章 唐风宋韵品菊香 张婧 初秋九月,正是“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时节,不妨寻着古人笔下的缕缕墨香,沿着那南山下清幽曲折的小径、轻叩东篱深锁的柴扉,陶然忘情于菊花的风神清韵、傲骨晚香之中。 李白在《感遇》中写道“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这首五言古诗笔调自然流畅,在咏叹菊花的同时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与桀骜不驯、难逐俗流的高洁之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与《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境相似,体现了诗人超然世外、洒脱豪放的人生境界。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的诗处处体现着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思想,“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犹暂随。地偏初底袷,山拥更登危。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这首诗是作者于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与诸公宴上所作,面对满目花香,诗人并没有醉心于清歌醇酒之中,而是忧虑着处处兵戈戎马、战乱难平的国家危亡、民生疾苦,不禁触景生情,闻歌垂泪。岑参的《题菊诗》与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处。“强饮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作者借菊抒怀,菊本是供文人雅客持酒赏玩的花中君子,可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却只能如乱世佳人般“应傍战场开”,作者在怜惜菊花生不逢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家国的忧思之情。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菊》“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催时始见花。”准确地描述了菊花色、形兼备的观赏价值与医用功效。苏轼的《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娉婷袅娜的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陆游的《晚菊》“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将菊花之余香与蒲柳之凋黄作了鲜明的对照,表露了诗人如菊花般凌霜耐久、不畏世俗权贵的至诚之心。 编辑本段菊花诗词 《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 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安石 【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枝还好在, 可怜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 《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欧阳修 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古代又称“报春花”。中国人视梅为吉祥物,以为吉庆的象征。梅有“回德”之说:“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又说梅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旧时春联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梅在冬春之交开花,耐寒开放,“独天下而春”,是传春报喜的象征。梅又以“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而被喻为民族精华,为世人敬重。常见的吉利画有<一枝春信报春来>、〈竹梅双喜〉、〈喜报春光〉等。 我国古代爱国诗人陆游和新中国领袖毛泽东曾作过与梅有关的词。 编辑本段梅的诗词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寒冬斗士——梅,为历代文人画士所喜爱。千百年来,从《诗经》到现代散文,许多颂梅的佳作流传下来。 梅于冬春开花,称报春花使,独放于百花之前。古诗中有许多体现其时间早的意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飞雪落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杨记《少年游》)。“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白又冰,犹有花板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梅,它既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开放的花,而又是来年春天第一个盛开的花,这样这既是岁寒三友之一,又是一个美丽的报春使者。 诗词中咏梅的佳句顺手拈来,细细品味起来,我们眼中的“梅”早已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梅”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的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交伴的情感寄托物,梅的蕴含不同,意思深远。 梅的情感意思: 古往今来,诗言志,诗词中的万物在诗人的眼中,无不着其色,蒙上了感情的面纱,这使是梅物质而幻化为精神的,成为人感情的寄寓者。 相思的象征: “人间离别易岁时,只梅板,勿相思。”(姜夔《江梅引》)这便是诗人对远在它乡的故人的相思,“笛声三弄,梅心惊破”,“一板折得,人间天上,没有堪寄”(李清照《孤雁儿》)诗人对之夫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禁垂泪。 高洁、孤傲的象征: “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和青枝”(苏轼《江梅三首》)。苏轼所道梅格便是高洁孤傲吧。“梅枝高韵胜”(市居安《梅石问诗话》),“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林和清《山间小梅》),梅许是生性高洁,未尝与别种花同开,也许飞是它怕污损了自己的暗香。“莫恨香笑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李清照《满庭芳》)。诗人赞美的是梅之饱经风霜的折磨,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无意苦序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这又是诗人对自己的一个真实写照,梅常存于桥边,驿外,磅,崖缝,是那么的孤傲,那么的高洁,诗人陆游便是这样一种性格之人。“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晃冲之《汉宫春·梅》),诗人必是一高洁孤傲之人。 友情象征: “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范晔,浓浓友情倾注于一枝梅中,不知范晔当时收到此梅时是否被陆凯之举所感动呢?“携手江村,梅花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苏轼《行香子》),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展露无疑。 立于长廊中,长廊右为一水池,池中假山嶙峋,池右为一腊梅,簇簇金黄傲立于枝头,池中水已为冰,假山上草已为残根,近而观之,抚其板干,其干之硬可整而知,不禁为其之坚强不屈所感动,良久立于树下,思之远矣。

④ 晴雯死的时候对宝玉说的那句话是什么

楼上的已经说清楚最后对宝玉说的话,好多读者误解了“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以为是晴雯是后悔没早点和宝玉行云雨之事,这种说法太肤浅,也没好好理解晴雯这个角色,既然说我当日另有个道理,还不如说“我当日就勾引了你,也不会至此下场”,岂不是更痛快?晴雯说的当日另有个道理,说得是贾母安排晴雯和袭人侍奉宝玉,晴雯只不过遵循了主子的安排,她原本可以像鸳鸯一样可以拒绝的,哪里也不去,就是贾母死了就做尼姑或者自杀,但宝玉和贾赦不一样,晴雯还心怀希望的,以为横竖在一块,宝玉不会像贾赦那样无耻,只不过在一起过日子罢了,也单纯的以为王夫人也是遵循了贾母的意思,晴雯想的太简单了,宝玉虽不如贾赦无耻但无实权没担当,王夫人后来做的都是以一己之私瞒着贾母的,而宝玉又和晴雯性格比较类似,属于叛逆性格的,遇事凭性情,不会考虑太多,属于活的比较真性情的,宝玉的相知宠溺也助长了晴雯性格的发挥,但宝玉即便做错事还有家族担待,而晴雯得罪了很多人,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小人,以她这样出身卑贱的人谁会帮她呢?她的价值取向可不是袭人能比的,脂砚斋批语也说了,晴雯更向往精神之间的共鸣,并不是以为赢得父母长辈的喜爱,身躯交代主子,做事稳重踏实兢兢业业就是对宝玉的爱,晴雯也有表现自己对宝玉的喜欢,只不过太飘渺了,不那么直接,不那么功利,很叹息这么一个女子

⑤ 夏天有哪些特征

夏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二个季节,也是最炎热的季节,影视作品里的夏天很美,阳光灿烂,主角不是白得透明就是黑得黝黑发亮非常健康,在海边瘦瘦的好像不会出汗或者出汗也不会臭的样子。但现实中的夏天痛苦死了,热得都要蒸发了,难受!

有记录以来最长的夏季比基尼游行发生在2012年8月19日,在中国有1085人参加。与普遍的看法相反,犯罪率在夏季并没有增加。然而,犯罪的类型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夏季,自行车失窃和汽车偷窃增加。

许多美洲土著人在夏至期间举行仪式舞蹈来纪念太阳,许多古代文明庆祝夏至,例如,古希腊人庆祝农业神克罗诺斯;古罗马人向壁炉女神维斯塔致敬。在美国,有超过6.5亿次夏季长途旅行。许多瑜伽团体在夏至参加集体瑜伽庆祝活动,他们认为夏至是地球上生命流动的神圣过渡,也是向太阳致敬的最好时刻。七月,北半球最热的夏天,美国人平均每年吃20夸脱的冰淇淋,香草是最受欢迎的口味,巧克力排在第二位。

⑥ 花都香草世界春游作文350字数

花都湖的景观特色—四季都是花的海洋

“花都湖的建设特色,不是为造湖而造湖,而是利用新街河原有的天然地形地貌,进行提升改造,并赋予景观设计。”花都湖公园的建设理念从一开始就明确而清晰。

花都湖公园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亲水性,利用山水资源,以绿化为主,形成防洪与城市景观互为联动的亲水型生态长廊。此外,公园设计力求保留历史特色风貌,并融入本土文化元素,着力打造集自然保育、旅游、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园。

“我们在利用原有的生态资源基础上,力争打造一些有特色的景区,来丰富花都湖的内涵”,花都湖建设管理小组绿化工程负责人表示,注重原生态,突出自然,是花都湖的风格。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原生态补充、复原的手段和方法,尽量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不管水边,山体,还是其他景点,都充分体现了原生态,够“自然”。

在绿化苗木上,选择最经济最体现生态文明的做法,“我们不用进口或者异地品种,树的规格也不用太大的,以减少投资”,该负责人介绍说,行道树,一般采用常绿的乔木;绿化树方面,一是榕树类,二是樟树、秋枫,还有洋葡萄、大叶杜英,这些用得比较多。沿着湖边,市民漫步其中,犹如在林中走。“整个公园,给人的感觉就是‘够绿。

不管哪个季节,市民到花都湖来,都能看到花。花都湖在树种的种植上,以小叶榄仁、异木棉、风铃树、水芙蓉、鸡蛋花、桃花等这些开花的景观性树种为主。此外,灌木类也是选择开花比较多的品种,如小叶紫薇、龙泉花、杜鹃花、野牡丹等。水生植物方面,如水生的美人蕉、荷花、莲花等,它们不但开花,而且花期比较长。

三大功能

花都湖是花都的“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前起洪水调蓄作用的农田、鱼塘面积大大减少,势必给花都城区防洪增加压力,从水利防洪角度来看,在迎宾大道上游扩大湖面以收纳铜鼓坑、铁山河及新机场场外西北、西中排渠的来水是极其必要的。

花都湖是花都的“肺”,作为空气“调节器”,为市民提供清新的空气。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利用天然山水打造亲水型生态长廊,为市民提供“城市生态休闲绿廊”和“滨水城市客厅”,是建设和谐社会、幸福花都、花园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花都湖是花都的“肾”,能够过滤水源,保障水质,随着新街河流域截污工程的落实及花都湖的建设,对改善广州城内的珠江水质也将带来诸多益处。

八大景点

国花雕塑园: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五国国花建成的五组雕塑总共16个雕塑单体,巧妙融入园林,种植梅花、玫瑰、月季、长春花、凤仙等花卉,使园林更具国际色彩。在这里,你可以在亭台水榭间留恋徜徉,尽览各国国花的姹紫嫣红,可以品鉴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

岭南园:以岭南古代园林精神为依托,园中假山莲池、花木与亭台楼榭,有机结合。岭南园为二期工程,力争2013年11月动工建设,建成后作为游客服务中心,将定期举办各类展现花都人爱花、艺花、种花等生活风俗的盘花展、绘画影花展、盘景展、花事展。

湿地园:充分保护原有的湿地景观,以乡土植物,乔灌木以香樟、水杉、落羽杉、榕树、垂柳、石竹等为主,水生植物以香蒲、水鸢尾、芦苇、水竹等为主。

竹园:园区风景优美、灵峻飘逸,青竹翠绿,寰宇宁静,置身其中,曲岸翠蒲,茂林修竹,似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使人分外宁静与超然。

桃花湾:优美的湖岸风光与成片桃花林相映成趣,增添了别致的浪漫情怀。

法制林:以种植桂花为主,由2013年义务植树节时市、区法制干部职工共同种植。桂花分层次错落种植,香溢满街,双桂流芳、金桂秋满等特色桂景散布园中。

湖中栈道:栈道两边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尾尾鱼儿水中游,徐徐清风扑面而来。沿着栈道漫步,是一种诗意的舒爽。市民可在此拥抱自然、沉静身心。

环湖绿道:市民骑自行车可环湖一周,体验山水乐趣。穿行其中,一路湖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

⑦ 世上常见的花有哪些分别叫什么名字

世上常见的花:

1、夜来香

夜来香(学名:Telosma cordata (Burm. f.) Merr.): 柔弱藤状灌木;小枝被柔毛,黄绿色,老枝灰褐色,渐无毛,略具有皮孔。叶膜质,卵状长圆形至宽卵形,叶脉上被微毛。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着花多达30朵。


⑧ 与“芙蓉花”有关的诗和诗意有什么

1.《涉江采芙蓉 》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诗意: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2.《咏同心芙蓉》 隋代: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鲜艳明亮的荷花代表着祥瑞,亭亭玉立站在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一根花茎引出翠绿之色,两个花朵分用一片鲜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花颜好像拿走了歌伎的面色,香气迷乱好像舞动衣服引起的微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这样的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更何况它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诗意:
开得鲜艳的荷花预示着吉祥,笔直的立在水面上。一支孤茎引出一抹绿,两朵花共同分开两抹红。荷花秀丽的颜色仿佛歌女的容貌,馥郁的香气如舞衣下的微风。这两朵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况且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首联展现荷花动态之美,颔联为荷花着色,颈联与人作比,极写荷花的色、味,尾联是点睛之笔,揭示主旨,表达两心相悦的情感。
3.《阳羡歌·山秀芙蓉》 宋代: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山青芙蓉美,水明俨如画,仙游岩洞水波间。临风慨叹遥想,周处当年斩蛟灵,长桥千载尤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解绶带投冠簪,归隐躬耕田间,黄鸡白酒渔樵社。陈登不复少壮豪,耳边再无功名噪。

诗意:
贺铸是词坛上一位怪杰,其生活际遇,其艺术风格,其内心世界都是复杂而多彩的。他有许多词都是写骚情艳思的,但这首《阳羡歌》却透露着隐逸之情,充满了沉郁悲愤之气。
宜兴,古称阳羡。贺铸晚年寓居苏州,杭州,常州一带,常常往来于宜兴等地,此篇想是晚年的作品。
上片写景为主,开首两句写山川秀丽。据地方志所载,阳羡境内有芙蓉山,罨画溪。罨画,原指彩画,以此名溪,想是此处风景美丽如画。这里不言“芙蓉山高,罨画溪明,”而颠倒为“山秀芙蓉,溪明罨画。”这就使得“芙蓉”、“罨画”均一语双关。它们既是地名,又是形容词修饰语,写山川如芙蓉如彩画般的美丽可人。“真游”一句写溶洞之美。“真游洞”即仙游洞之意;真,即仙。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天师张道陵曾修行于此。洞中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美丽非凡。面对青山,碧水,沧波……,于是有感而发,转而写人。“临风”二句用周处之典。周处,阳羡人,少孤,横行乡里,乡人把他和南山虎、长桥蛟合称三害。有人劝周处杀虎斩蛟,实际上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种。周处上山杀虎,入水斩蛟,回来后知道原来乡人憎恶自己,于是翻然改过。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常以斩蛟比喻勇敢行为。唐刘禹锡《壮士行》诗有句云:“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贺铸“临风”二句既有对周处的赞美,又有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慨想”二字传导出的感情是复杂的。
下片抒怀与“慨想”暗脉相通。组,印绶,即丝织的带子,古代用来佩印。“解组”,即辞去官职。“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也比喻弃官。“解组”三句是说自己辞官归隐,终日与渔人樵夫为伍,黄鸡白酒,作个买田置屋的田舍翁。结处以陈登自比。据《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记载,东汉人,陈登,字元龙。许汜见陈登,陈登自己睡大床,而让许汜睡下床。后刘备与许汜论天下英雄时,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刘备责难许汜没有济世忧民之心,只知求田问舍,为个人打算。并且说,要是我的话,我要自己睡到百尺楼上,让你许汜睡在地上。此处贺铸借陈登说自己已不再有年青时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耳边也不再有功名利禄之语。这结句实则是反语,是壮志难酬的激愤之语。
4.《采莲曲二首》 唐代: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诗意: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近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5.《天净沙·秋 》 元代: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解与诗人意同。
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诗意:
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
我们在秋天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秋风卷着落叶扑面飞来,碰到身上有时就像粘住似的,好一会儿才飘落地面。诗人此时,就有一片“辞柯霜叶”缠上了他。何以见得?因为在上文的气氛中,飞舞在空中的霜叶只会加深“落尽”的印象,唯有停落在身上的片时的流连,才有可能启发诗人新的思考。霜叶“辞柯”而依人,这本身就沟通了“意同”的两者间的联系。“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其“飞来”完全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及含情脉脉的行为;而“题红”在其“红叶题诗”典故的原始意义上,则饱含着真、善、美的生活激情。秋天固然有萧瑟的一面,但对热爱生活的诗人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小令别出机杼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

⑨ 最香最吸引人的香草植物是哪种我想问的是最香的叶..不是最香的花..

1、说起香草植物,大家容易直观地想到薰衣草、碰碰香、迷迭香、薄荷这些。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叶片本身的香味,可以直接散发出来。 例如:养过薰衣草、薄荷的人都知道,用手去扫一下薰衣草植株,马上就会有一股清香味,散发在周围的空气中,而手中的香味,更是浓烈扑鼻。 看看我种的薰衣草、薄荷: http://hi..com/%BC%FD%CD%B7%BA%CF%B9%FB%D3%F3/album/item/a1dea612b807eaa06438db0d.html http://hi..com/%BC%FD%CD%B7%BA%CF%B9%FB%D3%F3/album/item/060103d2337380203bf3cf5f.html 2、不过,从我多年养花、种草的体验来看,植物叶片的香味,最纯正、持久、酣酽的,是柑橘类植物的叶片。 例如:佛手柑、柠檬、金桔、蜜桔的叶片,表面上是闻不到味道的。不过,摘一片叶子下来,撕开后,那股子香味,才真正是醒神、提气,沁人心脾呀!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q=%E4%BD%9B%E6%89%8B%E6%9F%91&um=1&ie=UTF-8&sa=N&tab=wi 3、柑橘类植物的叶片香味,特色分明,闻过即难忘怀。 所以,我认为:最香最吸引人的植物叶子,是柑橘。

⑩ 几幅对联

诗词小筑为您解答:

长白山山秀,鸭绿江江清。

夏天:两岸渔火旺,一轮江月白。
雄心壮志: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热泪为思家。

热点内容
花插花瓶就蔫了 发布:2025-09-19 20:02:20 浏览:803
美丽一朵小花 发布:2025-09-19 20:02:19 浏览:578
大红绣球打一花卉 发布:2025-09-19 20:00:30 浏览:167
翻荔枝盆栽 发布:2025-09-19 19:43:00 浏览:125
庐剧林丁香 发布:2025-09-19 19:31:47 浏览:859
写意花卉画范 发布:2025-09-19 19:27:41 浏览:812
情人节社会调查玫瑰花 发布:2025-09-19 19:07:06 浏览:584
张庭七夕 发布:2025-09-19 19:04:56 浏览:973
百合女同电影视频 发布:2025-09-19 19:04:21 浏览:3
用便利贴折玫瑰花 发布:2025-09-19 18:39:42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