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戴海棠

戴海棠

发布时间: 2022-04-27 03:54:13

⑴ 带海棠的四字成语

甘棠之爱
gān táng zhī ài
【解释】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

【出处】《诗经·内召南·甘棠》:“蔽芾甘容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宾语;指对官吏的爱戴

【近义词】甘棠之惠

【成语故事】周武王时期,大臣召伯奉武王之命巡行南方地区,广施仁政,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由于政策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纷纷攻击与诬陷召伯。召伯为表忠心与清白,死在甘棠树下。召伯死后,民众怀念他,从此不再砍伐甘棠树。

⑵ 请问有谁知道“游龙戏凤”的唱词

马连良、张君秋《游龙戏凤》1957年录音
(正引子)离京来暗藏国宝,游天下访察民情。(定场诗) 大明-统锦山河,龙凤车撵多快乐!孤王离了燕京地,梅龙镇上景致多。(唱二黄四平调)有寡人离了燕京地,梅龙镇上闲散心。将玉玺交与龙国太,朝中的大事托付了众卿。孤忙将木马儿一声响,唤出递茶送酒的人。
(凤唱二黄四平调)自幼儿生长在梅龙镇,兄妹卖酒度光阴。我兄长巡更去守夜,他言道前堂有一位军人。将茶盘放至在桌案上,呀啐,急忙回转绣房门,啊啊啊,回转绣房门。
(正唱二黄四平调)好花儿出在深山内,美女生在这小地名。孤忙将木马儿一声振,(凤接唱)后面来了卖酒的人。
(正唱二黄四平调)好一个乖巧李凤姐,她与孤王要酒钱。我这里忙把银来取,九龙袋取出了一锭银。
(凤唱二黄四平调)用巧计诓过银一锭,问声军爷几个人?(正接唱)为军的一人一骑马,(凤接唱)一人用不了许多的银。
(正唱二黄四平调)龙行虎步把客堂进,(凤唱)用手儿关上两扇门,啊,掸一掸灰尘。我这里将酒席忙摆定,尊声军爷饮杯巡。
(正唱二黄四平调)这酒席摆的多齐整,缺少龙心与凤肝。孤忙将木马儿连声响,(凤唱)想是茶寒酒又凉。
(凤唱二黄四平调)没奈何斟上酒一杯,叫声军爷饮杯巡。(正接唱)接酒时将她来戏一戏,看她知情就不知情。
(凤唱西皮流水)月儿弯弯照天下,问起军爷你哪有家? (正接唱)凤姐不必盘问咱,为军的住在这天底下;(凤唱西皮流水)军爷作事理太差,不该调戏我们好人家。(正接唱)好人家来歹人家,不该斜插这海棠花。扭扭捏捏 捏捏扭扭十分俊雅,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凤接唱)海棠花来海棠花,倒被军爷取笑咱。我这里将花丢地下,从今后不戴这朵海棠花; (正接唱)李凤姐,做事差,不该将花丢在地下,为军的用手忙拾起,李凤姐,来来来,我与你插……插……插上这朵海棠花。(凤接唱)军爷百般来戏耍,去到后面我躲避了他。(正接唱西皮散板)哈……!任你走到东海岸、为军的赶到这水晶宫。(凤)前面走的李凤姐,(正)后面跟随我正德君。(凤)进得房来门关定。(正)叫声凤姐你快开门。
(四平调)在头上取下了九龙帽,避尘珠照得满堂红。叫一声凤姐你来看咱,哪一个庶民敢穿龙袍,啊……九爪全龙。(凤)见此情好似入梦境,真龙天子到房中。我这里上前忙跪定,尊声万岁把奴封。(正唱二黄四平调)孤三宫六院俱封定,封你闲游嬉耍富。(凤唱)叩罢头来龙恩谢,(正唱)用手搀起爱梓童。(凤唱)我低声问万岁打马欲何住? (正唱)孤王打马奔大同。(凤唱)就在这梅龙镇宿一晚,(正唱)游龙落在这凤巢中。
[戏凤]
词:李隽青曲:王纯
(李凤姊):人潇洒性温存 若有意似无情 不知他家何处
不知他何姓名 倒叫我坐立难安睡不宁
(皇帝):姓朱名德正 家住北京城 二十岁还没定过亲
(李凤姊):嘿 你来做什么
(皇帝):我爱上酒家人 我进了酒家门
(李凤姊):我哥哥不在家 今天不卖酒
(皇帝):卖酒的风情好 你比酒更迷人
(李凤姊):我们卖酒做营生 不懂爱也不懂情
(皇帝):为什么 坐立难安睡不宁
(大牛):你说爱又谈情 存的是什么心
再要不安份 我 送你进衙门
(李凤姊):大牛 别胡说快去扫地 说什么好人心
原来是假正经 人家的手帕 给你涂得满天星
(皇帝):满天星价连城 皇帝题的诗皇后绣的凤
(李凤姊):你假戏当成真 欺君罪你罪不轻
(皇帝):店名叫龙凤 难道不欺君
(李凤姊):我们龙凤店 远近都知名 皇帝都不管
我劝你少费心
(皇帝):不必提龙凤 还是论婚姻 你貌美丽 你 性聪明
一见就倾心再见就钟情 你愿意 我带你进京城
我和你双双对对配龙凤 深宫上苑 度晨昏
(大牛):我 一见你就讨厌 再见你更伤心 你要带她走
我就跟你把命拼 别以为梅龙镇上好欺人
(李凤姊):我们梅龙镇 守礼最严明 我担心受议论
不敢留客人 还是哥哥回来再上门 再上门
现在的世道可算的新鲜,京剧《游龙戏凤》是自《同光十三绝时期》便有此戏,马连良先生将它推到巅峰,后世却自以为借个名称就可以《龙凤呈祥》了,就是忘了,《龙凤呈祥》又叫《甘露寺》。当代的影视演员只求金银,不求道德。借个名就借吧,大肆的宣传《游龙戏凤》自此一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到叫一些老戏迷们不知道该看《梅龙镇》还是《游龙戏凤》,还以为舒淇是梅尚程荀的哪家弟子高徒,(没准有点老人以为舒淇、刘德华是刚出道的年轻京剧演员,给点鼓励吧,结果演的什麽东西,连起码的规矩都不懂)。年轻人不知电影是戏曲的同名作品,还是戏曲是电影的同名作品。只怕那时不知道看戏去戏院,还是去影院。
我忘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山》是谭鑫培的挑梁,中国影视演员可以算得是“谭门子弟”。幸亏谭鑫培逝世已经数十年,否则老爷子还得唱几回“回龙”。

⑶ 鬓间插海棠什么意思

头上戴海棠花或者海棠花发饰的意思

⑷ 簪花仕女图作者 时期 为什么画.表达一个什么东西 画面效果

《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绘,绢本设色(手卷),重彩,纵46厘米 横180厘米。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最新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感。

本卷工笔重彩描绘簪花仕女五人,执扇女侍一人,点缀在人物中间有猧儿狗两只,白鹤一只,画左以湖石、辛夷花树一株结束。仕女发式都梳作高耸云髻,蓬松博髻。前额发髻上簪步摇首饰花十一至六树不等,鬤(下部为哀)髻之间各簪牡丹、芍药、荷花、绣球等花,花时不同的折枝花一朵。眉间都贴金花子。着袒领服,下配石榴红色或晕缬团花曳地长裙。

此图没有花园庭院的背景,只绘了5位仕女和一名侍者。她们那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突出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的时代特征。几位仕女,乍看近似,实际各有特点,不但服装、体态,连眉目、表情也不相同。右起第一人身着朱色长裙,外披紫色纱罩衫,上搭朱膘色帔子。头插牡丹花一枝,侧身右倾,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对面立着的贵妇披浅色纱衫,朱红色长裙上饰有紫绿色团花,上搭绘有流动云凤纹样的

紫色帔子。她右手轻提纱衫裙领子,似有不胜闷热之感。第三位是手执团扇的侍女。相比之下,她衣着和发式不为突出,但神情安详而深沉,与其他嬉游者成鲜明对比。接下去是一髻插荷花、身披白格纱衫的贵族女子,右手拈红花一枝,正凝神观赏。第五位贵妇人似正从远处走来,她头戴海棠花,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衫,双手紧拽纱罩。头饰及衣着极为华丽,超出众人之上,神情似有傲视一切之感。最后一位贵妇,髻插芍药花,身披浅紫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白地帔子绘有彩色云鹤。她右手举着刚刚捉来的蝴蝶。于丰硕健美中,又显出窈窕婀娜之姿。画家还借小狗、鹤、花枝和蝴蝶,表现人物的不同嗜好和性格,卷首与卷尾中的仕女均作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画卷。
全图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能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各种不同手势。对衣纹和衣裙图案的描绘信笔而成,似规整但又非常流动。至于人物发髻和鬓丝,精细过于毫毛,笔笔有飞动之势。敷色虽然复杂,但层次清晰,丝绸间的叠压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薄纱轻软透明、皮肤光洁细润的质感十分逼真。全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仕女们的纱衣长裙和花髻是当时的盛装。
此卷传为周昉真迹,本卷无款识、题跋、观款,绘制时间约为唐贞元(785-805年)间,经南宋高宗赵构收藏,画心有南宋“绍兴”连珠印、南宋贾似道“悦生”葫芦印。《石渠宝芨。续编》著录为周昉作品。无北宋以远收藏印记,亦无元、明人收藏印记。经清梁清标、安岐收藏,至乾隆年间入藏清内府。

⑸ 绿化带海棠果能吃吗

海棠果是可以吃的。但是有些品种海棠果会发涩。
绿化带的海棠果不建议吃。每天经过风吹,雨淋,再加上空气状况很差,可能会有很多尘土,病菌,管理可能跟不上,会很脏的。不建议吃。

⑹ 绿化带海棠果能吃吗

绿化带的海棠果不建议吃。每天经过风吹,雨淋,再加上空气状况很差,可能会有很多尘土,病菌,管理可能跟不上,会很脏的。

⑺ 周昉的代表作《簪花仕女图》描绘了哪些内容

周昉主要活动于唐代宗至唐德宗时期,善画佛神、肖像,而以画仕女成就最高,被朱景玄《唐代名画录》列为神品。周昉所描绘的肌丰体肥、浓妆艳抹的嫔妃和贵妇一方面迎合了以胖为美的上层社会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审美趣味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仕女画传达了时代审美情趣,被朱景玄誉为“画仕女为古今冠绝”,成为唐代中晚期仕女画的主流式样,影响极大。

周昉所描绘的《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重彩,纵0.46米,横1.8米。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感。

本卷工笔重彩描绘簪花仕女5人,执扇女侍一人,点缀在人物中间有猧儿狗两只,白鹤一只,画左以湖石、辛夷花树一棵。仕女发式都梳高耸云髻,蓬松博髻。前额发髻上簪步摇首饰花不等,鬤髻之间各簪牡丹、芍药、荷花、绣球等花,花时不同的折枝花一朵。眉间都贴金花子。着袒领服,下配石榴红色或晕缬团花曳地长裙。

这幅图没有花园庭院的背景,只绘了5位仕女和一名侍者。她们那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唐代中期仕女形象的时代特征。几位仕女,乍看近似,实际各有特点,不但服装、体态,连眉目、表情也不相同。

右起第一人身着朱色长裙,外披紫色纱罩衫,上搭朱膘色帔子。头插牡丹花一枝,侧身右倾,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

对面立着的贵妇披浅色纱衫,朱红色长裙上饰有紫绿色团花,上搭绘有流动云凤纹样的紫色帔子。她右手轻提纱衫裙领子,似有不胜闷热之感。

第三位是手执团扇的侍女。相比之下,她衣着和发式不为突出,但神情安详而深沉,与其他嬉游者成鲜明对比。接下去是一髻插荷花,身披白格纱衫的贵族女子,右手拈红花一枝,正凝神观赏。第五位贵妇人似正从远处走来,她头戴海棠花,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衫,双手紧拽纱罩。头饰及衣着极为华丽,超出众人之上,神情似有傲视一切之感。

最后一位贵妇,髻插芍药花,身披浅紫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白地帔子绘有彩色云鹤。她右手举着刚刚捉来的蝴蝶。于丰硕健美中,又显出窈窕婀娜之姿。

画家还借小狗、鹤、花枝和蝴蝶表现人物的不同嗜好和性格,卷首与卷尾中的仕女均做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画卷。

全图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能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各种不同手势。对衣纹和衣裙图案的描绘信笔而成,规整但又非常流动。

至于人物的发髻和鬓丝,精细过于毫毛,笔笔有飞动之势。敷色虽然复杂,但层次清晰,丝绸间的叠压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薄纱轻软透明、皮肤光洁细润的质感十分逼真。

⑻ 《簪花仕女图》是一件怎样的文物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是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景。此图没有花园庭院的背景,只绘了五位仕女和一名侍者。几位仕女,乍一看极为相似,实际上却是各具特色:右起第一人身着朱色长裙,外披紫色纱罩衫,上搭朱膘色帔子。头插牡丹花一枝,侧身右倾,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对面立着的贵妇披浅色纱衫,朱红色长裙上饰有紫绿色团花,上搭绘有流动云凤纹样的紫色帔子。她右手轻提纱衫裙领子,似有不胜闷热之感。第三位则是手执团扇的侍女。相比之下,她衣着和发式不为突出,但神情安详而深沉,与其他嬉游者成鲜明对比。接下去是一髻插荷花、身披白格纱衫的贵族女子,右手拈红花一枝,正凝神观赏。第五位贵妇人似正从远处走来。她头戴海棠花,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衫。头饰及衣着极为华丽,超出众人之上,神情似有傲视一切之感。最后一位贵妇,髻插芍药花,身披浅紫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白色帔子绘有彩色云鹤。她右手举着刚刚捉来的蝴蝶,于丰硕健美中,又显出窈窕婀娜之姿。画家还借小狗、鹤、花枝和蝴蝶,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嗜好和性格。

至于人物发髻和鬓丝,精细过于毫毛,笔笔有飞动之势。敷色虽然复杂,但层次清晰,丝绸间的叠压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薄纱轻软透明、皮肤光洁细润的质感十分逼真。全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仕女们的纱衣长裙和花髻是当时的盛装:高髻上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在黑发的衬托下,显得雅洁、明丽。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特别是在色彩的辅佐下成功地展示出纱罗和肌肤的质感。画家在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一种柔和、恬静的美感。

《簪花仕女图》

⑼ 戏曲中有一句这一朵海棠花的是什么

这是京剧《游龙戏凤》里的唱词。
京剧传统剧目,此剧系生、旦合作内传统戏,又名《梅容龙镇》。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间,游龙戏凤。据传他在山西大同城郊李家村抢得美女李凤回京,刚至居庸关,又遇上一个绝色美女,就把李凤一人扔下走了。

剧情简介:
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间,游龙戏凤。据传他在山西大同城郊李家村抢得美女李凤回京,刚至居庸关,又遇上一个绝色美女,就把李凤一人扔下走了。过了一年,李凤在居庸关生下一男孩后,郁闷而死。当地百姓为李在居庸关南山坡上立坟,因坟上长满白草,故称“白凤冢”,至今此冢仍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京剧《游龙戏凤》表现这段故事,剧中称李凤为李凤姐。)朱厚照死后无嗣,臣下想起当年李凤的故事,遂到居庸关找到那个男孩回京即位,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这个故事就是在十三陵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的“正德无儿访嘉靖”的传说。称陵后的山峰为“恋花山”,是对朱厚照生在花丛,死在花下的嘲讽,而明廷为了皇家的脸面,就把“恋花山”改称“莲花山”了。

⑽ 京剧《游龙戏凤》中正德帝说「好高的房子」是什么意思

《游龙戏凤》「好高的房子」这出戏是典型的“粉戏”。

所谓的粉戏,就是指演男女调情低俗取乐的戏曲。常常隐含色情的意味。类似的色情在戏曲中,仍然以中国人喜欢的含蓄方式表达出来。而在西方对于女性胴体的赞美往往会刻画得更加写实直接一些。

这出戏的生行要把正德皇帝演得潇洒活脱,成竹在胸,气度不凡。

真龙假服变游龙,他日游至梅龙中;借宿洒肆风姐厨,游龙戏凤能成功。

《游龙戏凤》又名《梅龙镇》是家喻户晓的京剧对儿戏,在清朝升平署戏本档案里这出戏叫《戏凤》,由花旦和须生扮演,可以理解为正德皇帝就是那条龙、李凤姐就是那只凤。

剧情介绍

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访,乔装成军官的样子到梅陇镇游玩,住宿在李龙的客栈。夜晚,李龙外出巡夜打更,临走前告诉妹妹当客人敲响木马(惊堂木)就要去前厅奉茶送酒。

正德皇帝敲响木马,唤出可爱伶俐的李凤姐,她在奉茶的时候,正德皇帝见李凤姐天生丽质,很是喜欢。

在俩人互看一眼后,李凤姐想回绣楼时身上的花布条掉了,正德皇帝借机踩住花布条不让她捡起来,就这样一个要捡一个不让捡,来来回回好多次,终于李凤姐的脾气上来了,在分散正德皇帝的注意力时推开他,迅速捡起花布条回了绣楼。

正德皇帝觉得李凤姐活泼可爱蛮有意思的就第二次敲响木马,调戏了一番,一会儿要吃上等饭,一会儿嫌李龙的房间肮脏不堪。李凤姐把正德皇帝锁在客堂后,就去前厅准备酒菜了,酒菜摆好,李凤姐就出了前厅。

正德皇帝第三次唤出李凤姐,让她斟酒,没法子,李凤姐斟上酒在敬酒的时候,正德皇帝碰了一下李凤姐的纤纤玉手,于是乎经典的手拉手出现了。李凤姐责怪正德皇帝不该戏弄她,正德皇帝反而说她不该戴海棠花。

李凤姐将海棠花扔在地上,正德皇帝却要给她戴上,为了避开正德皇帝,她跑回了房间。

正德皇帝叫门李凤姐不开,正德使诈让她开了门并告诉她,他是当今圣上,李凤姐不信,正德皇帝亮出龙袍,李凤姐下跪讨封,正德皇帝封李凤姐做了妃子。

热点内容
花插花瓶就蔫了 发布:2025-09-19 20:02:20 浏览:803
美丽一朵小花 发布:2025-09-19 20:02:19 浏览:578
大红绣球打一花卉 发布:2025-09-19 20:00:30 浏览:167
翻荔枝盆栽 发布:2025-09-19 19:43:00 浏览:125
庐剧林丁香 发布:2025-09-19 19:31:47 浏览:859
写意花卉画范 发布:2025-09-19 19:27:41 浏览:812
情人节社会调查玫瑰花 发布:2025-09-19 19:07:06 浏览:584
张庭七夕 发布:2025-09-19 19:04:56 浏览:973
百合女同电影视频 发布:2025-09-19 19:04:21 浏览:3
用便利贴折玫瑰花 发布:2025-09-19 18:39:42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