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荷花鱼
1. 桂林山水的资料
广西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她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 45'-109'104'40' ,北纬 24'18'-25'41' ,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65 平方公里。
人口和民族
桂林市现有总人口 476 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壮、回、苗、瑶、侗等 28 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 8.5% 左右,共有少数民族 68 万人。
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
气候条件:桂林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C。
土壤条件:桂林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耕作性好,宜发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
动植物资源:桂林市有1593种动物种类,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400多种; 水生物有娃娃鱼、鳗鲡等144种。有包括银杉、红豆杉、竹柏、银杏在内的高等植物1000多种。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矿产水利:桂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17种位于全国前列。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平均总水量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建有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桂林历史
距今约一万年前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 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为桂州。
隋唐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1911年为广西省会。
1914年(一说1912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地理位置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桂林历史悠久。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历史人物
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山异水自然地灵人杰,藏龙卧虎。古有赵观文、曹邺、蒋冕、吕调阳、石涛、陈宏谋、陈继昌、王鹏运、况周颐、唐景崧、近有马君武、李任仁、白鹏飞、李宗仁、白崇禧、周祖晃、梁漱溟、黄现璠、李天佑(以出生年为序)等一大批出生或长期生活工作在桂林的名人,成为“文化名城”桂林的骄傲。
城市建设
城市特色:桂林山清水秀文物古迹众多。岩溶地貌发育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漓江依山流转蜿蜒,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历代都在桂林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兴安灵渠、恭城文庙、靖江王陵、桂海碑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市区有文物古迹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21处。这些文物古迹都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完善。有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4座,处污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自来水厂3座,年供水量达8854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6000吨,用户54666户。公共汽车285辆,运营线路23条。市区道路400公里。人均绿地面积6.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9、51%。
规划管理:注重山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重两顶桂冠,促经济发展,保生态环境,跨世纪决策”为指导原则,以“保护山水名城,建设园林城,发展生态城”为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合理,形式新颖,形成了富有桂林特色的城市发展基本空间布局模式。
经济金融
产 业:桂林是一座基础较好的新兴工业城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医药、食品、汽车、电子为支柱,产品、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现代工业体系。
金融保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均在当地设有分支机构,本地银行为桂林市商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新华人寿等在当地设有分支机构。
交通、通讯
公 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市境内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拥有桂柳高级公路、桂黄一级公路、桂阳二级公路等一批公路网络,实现100%乡镇通车。
铁 路: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桂林火车站,俗称南站,目前为桂林最主要的客运火车站,车站于2005年翻新,接待吞吐能力大大加强;桂林火车始发站,俗称北站,目前拥有桂林始发,开往北京和深圳(正准备延长到香港九龙)等方向的线路。
航 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占地4.0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混凝土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D(已于2005年升级为4E),跑道长2800米。设计年飞行量4.2万架,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目前拥有国际国内航线44条,21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机场,可通航29个国内城市、港、澳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
水 运: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相联,可直达广州,香港和澳门。
邮 电:本地电信电力网全部建成,程控电话覆盖全市及各县,全部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计算机互联网业务。本地邮政形成了以邮递业务为主体 金融类和集邮类业务为支撑,信息类为补充的多元化邮政业务体系。全市22个邮政储蓄网点与全国31个省市间50多个城市计算机中心主机联网运行,所辖5000多个营业窗口通存通取。与世界130个国家、国内200多个城市开办了特快邮递业务。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19个,公共图书馆13个,市图书馆馆藏信息已上网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市美术馆是全自治区文化设施精品工程。广播电波覆盖率95%,电视覆盖率20%。
科 技:有独立的科研院所14个,国有单位科技人员8.6万人,县以上政府部门科研开发机构30多个,在光电子技术应用、新材料、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00多家中外企业在区内投资。
教 育:现有中小学校2105所,在校学生85.95万人; 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2个,在校学生3.83万人; 普通高等院校13所,在校学生2.64万人。1997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
医疗卫生: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49个,病床1.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83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619人。拥有全身CT、超声波仪等一批先进设备。
体 育:桂林市的体育运动水平较高。技巧、体操、举重、跳水等项目久负盛名,历年来为国家和自治区输送优秀运动员600名,其中有王维俭、颜伟霞、莫慧兰、唐灵生、肖建刚等世界著名运动员。1994年被自治区命名为体操城。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000示个,业余体校10余所,可举行多种国际国内单项比赛。在各类体育比赛中, 桂林籍运动员先后获5个世界冠军,54个国际(亚洲)冠军,168个全国冠军。全民健身运动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桂林小吃
桂林地处岭南要冲,自古官宦商旅云集,饮食习惯南北交融,粤、川、湘、浙、赣、闽均有承传。近世纪以来,粤、川饮食影响大,同时融入地方习惯,又因旅游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
冒热米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
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现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
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现在则不同了,顾客日夜盈门。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桂林米粉老店以又益轩粉店、石记米粉、味香馆最为有名。
特色小吃
桂林最有名的食品莫过于桂林米粉。此外,民间手工制作的马蹄糕、板栗粽等也颇受欢迎。十二县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产荔蒲芋制作的扣肉、阳朔的啤酒鱼和灵川狗肉等。
桂林三宝 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现在又有“桂林四宝”的说法,即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文章: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 广西的有名小吃有哪些
环江香猪 环江香猪出产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来都是当地官府敬奉朝廷的贡品,至今也还是当地居民用来款待贵客的不二之选。由于环江香猪生长在高寒山区,没有工业污染,又以山藤野薯为食,一般只有6、7公斤,肉质鲜美多汁,嫩滑非常,其中又以烤全猪最受赞誉,若能赶上一次香猪全席,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美事。 玉林猪脚粉 玉林被称为"小吃之都",而其中的猪脚粉能在这里拥有众多"粉丝",自然有其独到滋味。最关键的,就是猪脚的炮制,绝不是平常的卤味!煮熟的猪脚先要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起泡,再放到有八角、蒜米、姜糖等各种配料的卤汁里煲,最后加上滚热的烫粉,就宣告大功告成。猪脚的肥而不腻、剪粉的顺滑爽口,和着汤汁的浓香四溢,成了玉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玉林肉蛋 肉蛋则是另一种出身玉林的草根食品,无论大酒店小饭馆路边摊,都有它的身影;要制作肉蛋,不仅在材料上要精选上好的小黄牛后腿肉,遵循严格的加工工艺,实际制作时也是一种体力挑战。据说需要搅打,直到掷地能反弹10-20厘米才算合格。制作完成的肉蛋洁白嫩滑、配合浓厚的大骨汤,无论下粉还是入菜,都口感一流。 梧州凉茶 梧州常年温暖多雨湿气重,民间历来有喝凉茶消暑祛湿的传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梧州凉茶由多种中草药熬制而成,品种繁多,常喝可以解暑生津,梧州人一般每周至少要喝上一两杯。外地人到了梧州也总是慕名品尝,以免留下遗憾。小小一杯凉茶,第一口喝到的只是草药的清苦,但有心的人总能品到生活的甘甜。 梧州龟灵膏 传说远在三国时代的梧州地界就已经存在的龟苓膏,其实是一道当地的传统药膳,它是用鹰嘴龟和土茯苓,配以多种中药材,经过长时间熬炼而成的。成品乌黑剔透,光滑柔弹,微带中药的苦感,入口清凉生津,冷冻食用更加沁人心脾。由于坊间盛传它还有美容美颜的奇效,更是深得现代女性的大力追捧。 黄姚豆腐酿 黄姚豆腐酿产于民间,美名远扬,大文豪苏东坡曾赞赏道:有此物在桌,又何必鸡豚?其实如此美味却也不过是一道家常菜而已:把黄姚当地水豆腐掏烂揉碎,放入馅料捏成小包,加入黄姚豆豉文火慢煎,即可上桌。工序虽然简单,胜就胜在原汁原味,秘诀只在黄姚古镇千年古井中那一捧好水,才制得出这嫩滑的豆腐和清甜的口感。 柳州螺蛳粉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柳州螺蛳粉经过不断的改良,现在已经俨然是柳州的经典小吃了。米粉必须要用陈年的大米制成,吃起来弹性极好;汤料是通常由螺蛳、猪骨、辣椒以及各家秘制香料熬煮而成,这样精心制作出来的米粉味道可口,再佐以劲爆的辣椒,就这样成为几代柳州人骄傲的味觉记忆。 南宁粉饺 南宁粉饺是极具南宁代表性的食品,以米粉作皮,富有弹性;瘦肉和马蹄剁碎作馅,鲜香清爽,外形还很有些"南方饺子"的风范。等到蒸得香飘四溢时出笼,晶莹剔透,饱满圆润,浇上黄皮酱,洒些许油星,便是一味美食--粉饺了。许多南宁人从外地回来,一定还要找回最正宗的一家,过足那种舌尖上念念不忘的瘾。 南宁老友粉 都说南宁的粉品种最多,不过,老友粉始终是其中的金字招牌,独领风骚。辣椒、酸笋、豆豉、肉片,猛火爆炒,滚汤入粉,夏天吃着开胃,冬天吃着驱寒。无论身份贵贱,要想吃到最正宗的滋味,就都只能在拥挤的小粉摊里一起汗流浃背,欲罢不能。南宁人总是说:"几天不吃老友粉,就像很久不见老朋友一样!"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声名远播,如今更是在南方各大城市落地开花。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在桂林米粉制作过程中,卤水最为关键。材料,时机,火候,无一不影响着卤水的质量。真正的好卤水,色泽浓郁、过齿留香。淋上卤水、香油,配以黄的炸花生、绿的葱花香菜、红的辣椒,味重的拍两瓣蒜,贪心的加上卤蛋、油条,光是这过程,都让人等不及地满口生津。
3. 桂林有哪些特产
桂林的土特产品主要有:桂林“三宝”:三花酒、豆腐乳、辣椒酱;沙田柚、罗汉果、白果、荔浦圩、马蹄、腐竹、桂林米粉、荷花鱼、阳朔姜糖等。
个人感觉姜糖好吃!
4. 那位帅哥美女能帮我用英文介绍一下桂林的概况你。
Guilin Overview
-------------------------------------------------- ------------------------------
Guilin is a beautifu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many features of the landscape as the main citie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our. Guilin karst landforms of the most developed, the most typical area caves, thousands of Shi Feng, Wu Tong, the size of hundreds, ring the open valley flat and hilly plains uprooted, Koho, Nagareizumi, peak-cluster, peaks ring cloth, Lijiang River flo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untain, the river for the continents, between a dangerous shoals, Nagareizumi, waterfalls, is the essence of Guilin is located, forming a San-ching, Shui Sau, Dong Qi, Shi-US "Guilin landscape." Guilin is a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and even in modern times from the Han to Qing dynasties have left a splendid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Xing ling qu, Gongcheng Confucian Temple and so on, heritage rich heritage within the urban area A total of 552, is listed as heritage preservation at all levels, units of 117, including five national-level, autonomous regions and level 23, city (county) level 89. Jingjiang Palace and the Mausoleum, former residence of Li Tsung-jen, and the official residence of the former site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in Guilin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These cultural relics, there is a very high literary, historical, artistic value and appreciation value.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n harmony, both seamless and mutually embraced. City, in King, the King in the city, city scene blending.
Guilin tourism resources quantity, scenic wide geographic mix is good, the whole tourist area of Guilin Guilin as the core to the surrounding radiation, sh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pheres, radius of an area of up to 2 square kilometers. According to scenic feat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cenic areas: the Guilin - Li River - Yangshuo area, Xing ling qu scenic, scenic mountains MAOERSHAN, Longsheng Huaping scenic forests, oceans - a noble ginkgo forest area, Qingshitan reservoir scenic area. Guilin has been the State Council in 1979 as a socialist scenic tour of the city in 1982 as the State Department announced the first batch of 24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1985, at the national top ten scenic appraisal activity "Guilin scenery" ranked second. In 1986, Guilin has been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the building as the nation's seven major tourist cities. In 1991, "China's tourist attractions 40 good" selection in the second was awarded to Total "to the natural landscape-based tourist attraction." In 1997 was listed as one of four cities in China tourism. Guilin Li River scenic area in 1998 was named "Top Ten demonstration sites civilized tourist area", the same year the first batch of Guilin selected "China Excellent Tourism City." 1997 - 2000, Guilin,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in 46 major cities nationwid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ranked first, were foreign tourists and the related environmental experts hailed as a model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Guilin large-scale urban construction, the formation of a new city buildings, new urban landscape, the new urban style, Guilin City, a modern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y and reveal a new style, greatly enhanced the attractiveness of Guilin city tourism, Urban has become the largest open area, city tourism to become a new highlight in Guilin tourism development. Location: 1, Location: Guilin is a world famous tourist city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s located southwest Nanling Mountains, northeast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109 ° 45'-104 ° 40 ', latitude 24 ° 18' -25 ° 41 '. 2,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jurisdiction Xiufeng, Elephant Hill, Seven Star, Die Cai, Yanshan five urban and Lingchuan, Xing, Jeonju, Lingui, Yangshuo, Pingle, Lipu, Longsheng, Yongfu, Gongcheng, resources, irrigation Yang 12 counties,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 total area of 27,809 square kilometers. In which the urban area is 565 square kilometers. City History: Guilin has a long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Urban Maharatnakuta Zengpiyan rocks and artifacts found in the cave, after research, have entered Zengpiyan matriarchal society stage, about ten thousand years ago.
Xia Shang Zhou period, here is "Bai Yue" people's place of residence. Emperor set Guilin, elephant, the South China Sea Tri-County, which is "Guilin" the name originated, but Gunji not on today's Guilin. Han Yuanding six years (111 years BC), where the County is located only attached Lingling Jingzhou County. When the change is only an Eastern Han Hou. When the first cas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hu Wu after the return. Mannan first year (265 years), set before the beginning Agu County, County Seat of Guilin are in today.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hen the government is Lingnan Gui Zhou Zongguan. Tang Takenori four years (621 years), Li Jing Xiu city in the south Duxiu Peak. Zhenguan eight years (634 years) was renamed Lingui, belong to Guizhou before Agu. Photochemical three years (900 years), when they belong to Jing Jiang Jie Du.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when the South-han Chu has an Guizhou. SONG Shi, the former belong to the road southwest Guizhou, the latter is a static River House. Yuan is a quiet river road in Guangxi executive secretariat. Guilin, Guangxi prov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en are the government. In Guangxi province, when an. Renamed in 1914, Guilin Prefecture, beginning in 1940 set up Guilin. From November 1944 to July 1945 28, as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fter the retrocession of the Guangxi provincial cities remained. A long history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Guangxi.
November 22, 1949 Guilin, liberation, Guangxi Province, municipality, in 1958 was rename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 Guilin urban and suburban jurisdiction. September 8, 1998 by the State Council, Guilin, and Guilin area merged to form a new Guilin. Climate conditions: Guilin is located in low latitude, belong to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Within the mild climate, abundant rainfall, long frost-free period, light enough, heat is rich in a short summer and long winter, four seasons and basic with hot rainy season, weather conditions is extremely advantageous.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s 18.9 C. In August the hottest,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23 C, 1 Yue of the most cold month mean temperature of 15.6 C. The annual average frost-free period 309 days, the annual average rainfall is 1949.5 millimeters. The average evaporation of 1490 ~ 1905 millimeters. Annual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of 73 ~ 79%. Throughout the year winds to northerly winds dominated, with an average wind speed of 2.2 ~ 2.7 meters / sec. Annual average sunshine time of 1670 hours. The average atmospheric pressure of 994.9 hPa. Population: 4.76 million total population of Guilin, of which the urban population of 603.5 thousand people. The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 of 0.42% and a population density of 171 persons per square kilometer. National: Guilin is a multi-ethnic areas, there are 680,000 ethnic minority people, accounting for 14%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addition to Han, the total of 36 ethnic minorities, mainly Zhuang, Yao, Hui, Miao and Dong ethnic groups. Native procts: Guilin there are many staple: pomelo fruit great shape the United States, fleshy fragrance, famous; Valencia Orange high quality, color flav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mature early, very popular; Mangosteen is a "health care of the medicine, soft drinks of the Jiapin ", known as" Oriental fruit of God "; ginkgo large output, accounting for one-third of the country, the quality ranks first in the country; persimmon golden in color, the meat sweet incense, best-selling Australia,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Lipu-taro big wei shiang, reputation capital; 3 Huajiu, hot pepper paste, fermented bean curd known as "Guilin Sambo"; Guilin rice noodle ingredients aroma, taste delicious, especially in winter, the most praised listed horsemeat noodles; In addition, there horseshoe, lotus fish, yuba and other famous local proct. Today, Guilin: After a large-scal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Guilin has shown a modern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y of the new look; bright wide accessibility of roads and bridges, row upon row, scattered in buildings caused by construction, set sightseeing, leisure and shopping in one of the Tourist commercial district, garden green belt around the city ...... these are added to Guilin infinite glory. The "two rivers and four lakes" project communication and a huge water system around the city. It not only optimizes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as become a new highlight in Guilin scenic tour; in the country took the lead of the "toilet revolution",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standards, "star", the public going to the toilet all free of charge, completely relieved the visitors worry; in The first set a precedent in the country opened a free public buses and 4A scenic toll-free cars, for pedestrians to provide more convenient, but also improve urban quality.
--------------------------------
桂林概况
--------------------------------------------------------------------------------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秀丽和文物古迹众多为主要特征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岩溶地貌最为发育,最为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大小湖塘数百个,其间河谷开阔平缓,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丛、峰林环布,漓江依山势流转,江中为洲,间有险滩、流泉、飞瀑,是桂林山水精华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桂林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汉至清乃至近代,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兴安灵渠、恭城文庙等,文物古迹丰富,市区范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7处,其中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23处、市(县)级89处。靖江王府及王陵、李宗仁故居及官邸、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古迹,都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二者浑然一体,相互辉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整个大桂林旅游区以桂林市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根据景区特色,大致可划分为六大景区:即桂林——漓江——阳朔山水景区、兴安灵渠景区、猫儿山高山景区、龙胜花坪原始森林景区、海洋——高尚银杏林景区、青狮潭水库景区。 1979年桂林被国务院定为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1982年列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在全国十大风景名胜评比活动中“桂林山水”名列第二。1986年,桂林市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七个旅游重点建设城市之一。1991年,在“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中以总分第二被评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1997年被列为中国旅游年四大城市之一。1998年桂林漓江景区被评为“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同年桂林市首批入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7年--2000年,桂林连续四年在全国46座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一,被国内外游客和有关环保专家称赞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近几年,桂林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形成了新的城市建筑、新的城市景观、新的城市风貌,桂林城崭露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新风采,大大增强了桂林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市区已成为最大的开放式景区,城市旅游成为桂林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2、行政区划: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5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12个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城市历史:桂林历史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经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8·9 C。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 C,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C。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人口:桂林市总人口47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0.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1人。民族:桂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除汉族外,共有36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壮、瑶、回、苗、侗等民族。土特产品: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今日桂林: 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桂林已展现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新貌;亮阔通达的道路与桥梁,鳞次栉比,错落的致的楼房建筑,集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旅游商业街区,遍布全市的园林绿化带......这些都为桂林山水增添了无穷的光彩。“两江四湖”工程沟通了一个庞大的环城水系。它不仅优化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成为桂林游览景区的新亮点;在全国率先进行的“厕所革命”,建设标准按“星级”,公众入厕全免费,彻底解除了游人的后顾之忧;在全国首开先河地开通了免费公益公交车和4A景区免费专线车,为行人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品位。
5. 2月初去桂林旅游,哪里比较值得看呢
一、天气情况:
2月的桂林的天气比较冷,应该在10度左右吧,厚外套加毛衣的着装比较合适。
二、景点介绍:
一、市内景点
1、两江四湖。集桂林“城市山水风景”精华于一体,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夜晚游览,缤纷满目,物超所值。
2、象山公园。象山为桂林城市城徽,山如其名,为桂林“山”景观的代表作,过目不忘。
3、七星公园。内有七星岩国宾洞和骆驼山,特别是骆驼山,与象山齐名,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特意留影之处,足见其不凡。
4、芦笛岩。为桂林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洞内景观巧夺天工,为桂林“洞”景观的代表作, 不可不观。
(市内还有叠彩山、独秀峰、穿山、伏波山等其他景点,但有所不及以上4处)
二、周边及县区景点
1、漓江。桂林山水精华所在,用完美的自然风景全面诠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霸气,不可不去,不能不去;
2、阳朔景区。阳朔景点比较集中,推荐兴坪、遇龙景区及县城西街三个点。兴坪镇为漓江风景最精华的一处,是大自然的宠儿;遇龙河集自然山水风光和漂流休闲于一体;西街是中外文化的交汇地,酒吧林立,夜色阑珊中,别有一番风情;同时,在阳朔可以欣赏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山水演出---印象刘三姐,大师级的作品,保证过目难忘;
3、龙胜(金坑、大寨)梯田。是人类在与自然抗争过程中,自然风光与手工劳作的完美结合,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蜿蜒盘荡,错落别致,那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美(建议游金坑梯田)。此外,龙胜的温泉也大大有名,在游览之余,舒舒服服泡个温泉浴,身心皆快乐;
4、古东瀑布。一个突出环保概念的精致景区,主题就是“人景交融,徒步戏水”,在如此炎炎夏日中,与自然山水做一次最亲密的接触,不亦乐乎;
(桂林周边还有兴安县的灵渠景区、资源五排河漂流、荔浦银子岩景区,但与以上几个景区相比,全面性和代表性都有差距)
三、吃在桂林
给你介绍一下桂林的特色美食,不求多,但求经典,都是本人和朋友亲口品尝过的。
1、桂林米粉。独一无二的地方风味,为桂林人最爱的食品,百吃不厌哦,比较正宗的有石记、刘伯娘、崇善、明桂、神卤等招牌,数量数不胜数,市内大街小巷均有,完全不必担心找不到;
2、灵川狗肉。皮脆肉香,入口难忘,最正宗的在灵川县城,距桂林21公里,市内也有,如三里店建设印刷厂旁有一条街全部是卖狗肉和羊肉的,包你满意;
3、阳朔啤酒鱼。肉鲜味美,清甜可口,最正宗的在阳朔县城;
4、清水或黄焖漓江鱼火锅。市内穿山公园内、大圩磨盘山大桥、帝苑酒店附近均有;
5、临桂二小羊肉,干锅/清水都别有一番风味,市内有不少店;
此外还有尧山清水鸡、鲁家村砂锅鸡、驼峰牛排、肚包鸡、白果老鸭汤等等,味道非常好,虽然没有以上几样这么有代表性,但如果有机会,也可品尝一下。
这里只是粗略介绍了一下,特别是地址,因为涉及的地方较多,一时难以全面说清楚,还请见谅。
四、酒店住宿:
桂林大大小小的酒店、旅馆很多!星级酒店相对比较正规,一般是门市价打折,三星级酒店大概在160-220元之间,几十间房的小酒店,在酒店的报价后还是可以优惠少许滴!小酒店也就80元左右!游客出火车站都会遇到很多拉客的当地人,她们会很热情的给你介绍酒店住宿,旅游.....建议不要入住火车站附近,周围环境吵闹,人比较杂,感觉不太安全,晚上逛街也不太方便!
市中心就很多哦,三星级别的有桂林丽晶酒店,桂林金埔大酒店,桂林文华宾馆,还有步行街上的桂林绿玉居酒店(桂林正阳步行街伊人口),桂林名城大酒店(桂林正阳步行街上),二星标准的有桂林瀚浩酒店(桂林正阳步行街东口),桂林华天酒店(桂林百货大楼对面),桂林劳保饭店(桂林中心广场左侧),桂林桂江酒店(位于滨江路).....
希望以上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在旅游方面还需要什么帮助,可与QQ:12944978 联系,祝你旅途开心快乐。
6. 桂林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以下的内容可供参考
桂林,中国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她拥有得天独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辈子,是闪烁在祖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一颗璀璨名珠。市辖象山、秀峰、(高新)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及阳朔、临桂、灵川、兴安、全州、荔浦、恭城、资源、永福、龙胜、灌阳、平乐十二个县,占地面积27809平方公里。
桂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宝积山、甑皮岩、轿子岩、释迦岩、丹桂岩、穿山下岩等处,先后现古人类遗迹遗物。民国29年(1940)元月广西省会设在桂林市,解放后,省会迁至南宁,桂林为直辖市,98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正式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壮、瑶、回、苗、侗等几十个民族,市区现有人476万人。
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春”,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冬季的桂林,桂花盛开,满城飘香,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低也超不过8℃,所以在这个季节出行,您只需身着春、秋装,带上一两件御寒的冬衣(以内衣防寒服等轻便冬装为最佳),就可应付自如。桂林的春冬雨季划分不是很明显,因此气温差异也不大,着春装即可。
夏季,是桂林的雨季,雨量充沛大多集中在5、6月,有“雨桂林”之说。倘若您选择此时远游,切勿忘了带“晴雨伞”以备不时之需。而这时您身着一般的夏装就可以了。夏季空气温度高,对于北方游客而言较难适应,出行时,应尽可能准备些防中暑药物,及防蚊虫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桂林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主要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桂林的动物种类繁多,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雉、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鳜、鳗鲡等。桂林矿产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铅、锌矿、滑石矿和优质大理石等。
桂林的土特产品主要有:桂林“三宝”:三花酒、豆腐乳、辣椒酱;沙田柚、罗汉果、白果、荔浦圩、马蹄、腐竹、桂林米粉、荷花鱼等。
城市特色:桂林是一个风景文化名城。漓江、芦笛岩是享誉全球的名牌产品。历代在桂林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桂海碑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靖江王陵、兴安灵渠、恭城文庙等。市区有文化古迹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21处。这些文物古迹都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公路:桂林公路四通八达,有桂黄一级公路,桂林至阳朔二级公路以及桂林--柳州--南宁--北海的高速公路,国道321、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市境内322线已发展成高等级公路,并实现了100%乡镇和87%行政村通公路。
铁路:新建成的桂林火车客运始发站占地40公顷,大厅可容纳1.5万人,年呑吐量为100万人。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到国内主要城市。
航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占地4.0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候机楼5万多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D,跑道长2800米。设计年飞行量4.2万架,旅客年吞吐量500万人次。目前国际国内航线44条,21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机场,可通航29个国内城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泰国曼谷。
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相联,可直达成广州、香港和澳门。
邮电:本地电信电力网全部建成,市县程控电话普及并全部开通了移动电话、无能寻呼、计算机互联网业务。开设国内邮政储蓄网点,与世界150个国家、国内200多个城市开办了邮递特书快业务。
能源:桂林网区已建成总容量达40.3KW的供电系统,市区用电最高负荷达35KW。石油、液化气和煤炭的储备,供应充足。
给排水:桂林现有大中型水厂4个,日供水能力达34万吨,完全可以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全市现有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7.85万吨,污水处理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桂林是新兴的工业城市,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医药、食品、汽车、电子为支柱,产品、产业结构较为合
桂林市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各专业银行为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形式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保险业务也有了较好的发展。
科教:拥有科研院所有14个,县以上政府部门科研开发机构30多个,在光电子技术应用、新材料、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已有400多家中外企业在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
我市的普通高等院校有13所,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2个,中小学校2105所。
文化:公共图书馆13个,馆藏信息已上网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市美术馆是区文化设施精品工程。全市有文化馆10个,艺术表演团体15个。
卫生:全市拥有人民医院、医学院附院、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南溪山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49个,病床1.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83万人。
体育:我市是自治区命名的体操城。先后为国家和自治区输送优秀运动员600名,其中有王维俭、颜伟霞、莫慧兰、唐林生、肖建刚世界著名运动员。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000多个,业余体校10余所,可举行多种国际国内单项比赛。
桂林是中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每年接待入境旅客人数达几十万人,国内旅客数百万人以上。先后有几十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桂游览,留下了许多赞美之辞。
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27家,其中五星级二家,四星级三家,三星级十一家,共有客房6600多间,床位13000多张;国际旅行社18家,国内旅行社62家;旅游涉外定点车船企业25家,涉外车辆700余辆,涉外游船67艘。无论是综合接待能力、产业规模、行业服务质量还是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产业联动功能都达到了国内较高的水平和档次。为使桂林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特成立了桂林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推行套票和游览信誉卡制度,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旅游监查力度,端正行风。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其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岩溶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有各具特色的漓江、芦笛岩、尧山等桂林市景区和以花坪、秦堤、灵渠、猫儿山青狮潭水库为主的外环景区。漓江景区已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安灵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加可游性。
7. 广西主要有哪十大美食
根据网络的排行榜广西的十大美食有:
1、柳州螺蛳粉
2.桂林米粉
3.河池环江香猪
4.梧州龟苓膏
5.南宁粉饺
6.南宁老友粉
7.黄姚豆腐酿
8.梧州凉茶
9.玉林肉蛋
10.玉林猪脚粉
8. 桂林是属于哪个省份的市
桂林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下辖市。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国家对外开放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性旅游航运枢纽、全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万年智慧圣地;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际旅游胜地;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中央军委桂林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桂林历史悠久。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8)兴安荷花鱼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4月,桂林市在规划空间层次上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地理空间层次:
1、市域范围为桂林市行政辖区,包括6个区和11个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77万平方公里。
2、规划区包括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雁山区、七星区和临桂区六个行政区,以及灵川县、永福县、阳朔县和兴安县四个建制县,总面积为1167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范围主要包括桂林市区所辖的象山、叠彩、秀峰、七星4区,雁山区柘木镇和雁山镇,灵川县定江镇和大圩镇部分地区及八里街经济开发区,临桂区的临桂镇、四塘乡和庙岭镇部分地区等,总面积为866.3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