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荷花
❶ 雾里荷花诗句
1.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❷ 泼墨泼彩的画法是什么
“泼墨”作为中国画创作的一种墨法,古已有之。据传唐王洽师事郑虔、项容。虔对水墨向来“用心”,荆浩评论项容“用墨独得玄门”,这对王洽影响很大,所以王洽在绘画上以“泼墨取胜”是有师承的关系。相传王洽疯颠酒狂,醉后,往往“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素”。朱景玄说,王洽“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雾,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视不见其墨污之迹。”
二米的山水画,属水墨大写意,是以泼墨法来画的,并参以积墨泼墨,其紧要处,又常以焦墨提其神。青藤的泼墨芭蕉、葡萄,潘天寿先生大幅泼墨荷花,黄宾虹、陆俨少先生山水画的泼水、泼墨,把水墨画传统技法,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影响极大。
泼墨法是用极湿墨,即大笔蘸上饱和之水墨,下笔要快,慢则下笔墨水渗开,不见点画,等干或将干之后,再用浓墨泼。即在较淡墨上,加上较浓之笔,使这一块淡墨中,增加层次。也有乘淡墨未干时,即用浓墨泼,随水渗开,可见韵致。或者笔头蘸了淡墨之后,再在笔尖稍蘸浓墨,错落点去,一气呵成,即见浓淡墨痕。一幅之中都用泼墨即平,所以间以惜墨法,就是再用干墨或燥墨勾出物象,稍加皴擦即可。泼墨得法,还须见笔,淋漓烂漫,有骨有肉。在干笔淡墨之中,镶上几块墨气淋漓的泼墨,可使画幅神气饱满,画面不平有层次,增强干湿对比的节奏感。古人所说:“王洽泼墨,李成惜墨,两家相合,乃成画诀”是也。
根据构思,意象体味,用泼墨法是激情的东西,泼后看似一小半已完成,但须细心收拾。泼墨为抽象墨块,需有构成意识,多淡墨,留“空白”,“活眼”写出黑白灰大的结构,开合气势,干或稍干后,再添加树石皴擦,云水屋宇,抽象中现具象,饶有风趣。再则,特别是创作大画,在画完成差不多了,用盛水笔洗中的涮笔水,根据需要泼画,涮笔水混合了色与墨,包含了丰富的淡灰颜色,用它来衔接轻重墨色,会使色调丰富,画面整体。
泼墨与泼水也可同时进行,把一碗墨和一碗水同时向纸上泼洒,随即用手涂抹,间或用大笔挥运,自然而有表现力地使水墨渗化融合起来,干后有“元气淋漓障犹湿”之感。
无论是大画、小画,大泼、小泼,一次泼,反复泼,泼墨有时应是辅助性的,主要还是靠物象的“骨法用笔”线条的皴擦点染而浑然天成。
泼墨用水的探索,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已广泛应用,画家们在实践中创造各种手法,目的是为了释放自我,追求个性鲜明,展示有现代效果的水墨画新风格。
❸ 水在最后的成语
最后一个字是水的成语
巴山蜀水[bā shān shǔ shuǐ]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跋山涉水[báshānshèshuǐ]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白山黑水[bái shān hēi shuǐ]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悲歌易水[bēi gē yì shuǐ] 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冰寒于水[bīng hán yú shuǐ]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裁云剪水[cái yún jiǎn shuǐ] 裁:裁剪。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餐风宿水[cān fēng sù shuǐ] 形容旅途的辛苦。
残山剩水[cán shān shèng shuǐ]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臣心如水[chén xīn rú shuǐ]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乘高决水[chéng gāo jué shuǐ]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尺山寸水[chǐ shān cùn shuǐ] 每一小块山水。
抽刀断水[chōu dāo àn shuǐ] 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出山泉水[chū shān quán shuǐ]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啜菽饮水[chuò shū yǐn shuǐ]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吹皱一池春水[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春风沂水[chūn fēng yí shuǐ]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歠菽饮水[pá shū yǐn shuǐ] 喝豆粥饮白水。喻生活清苦。
撮盐入水[cuō yán rù shuǐ] 形容立刻消灭干净。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大禹治水[dà yǔ zhì shuǐ]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登山临水[dēng shān lín shuǐ]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登山涉水[dēng shān shè shuǐ] 〖解释〗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簟纹如水[diàn wén rú shuǐ] 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斗升之水[dǒu shēng zhī shuǐ] 比喻微薄的资助。
饭蔬饮水[fàn shū yǐn shuǐ]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芙蓉出水[fú róng chū shuǐ]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观山玩水[guān shān wán shuǐ] 犹言游山玩水。
归之若水[guī zhī ruò shuǐ] 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形容人心所向。
滚瓜流水[gǔn guā liú shuǐ] 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河水不犯井水[hé shuǐ bù fàn jǐng shuǐ] 〖解释〗比喻互不干犯。
涸鲋得水[hé fù dé shuǐ] 〖解释〗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涸鱼得水[hé yú dé shuǐ]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黄尘清水[huáng chén qīng shuǐ] 比喻变化迅速。
黄汤淡水[huáng tāng dàn shuǐ] 同“黄汤辣水”。
黄汤辣水[huáng tāng là shuǐ] 泛指饮食。
兼葭秋水[jiān jiā qiū shuǐ]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江水不犯河水[jiā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解释〗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没有关系。
交淡若水[jiāo dàn ruò shuǐ] 指道义上的往来。
蛟龙得水[jiāolóngdéshuǐ]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蛟龙戏水[jiāo lóng xì shuǐ]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井水不犯河水[jǐngshuǐbùfànhéshuǐ] 指互不干扰;界限分明;不相联系。
君子之交淡如水[jūnzǐzhījiāodànrúshuǐ]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现在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kào shān chī shān,kào shuǐ chī shuǐ]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乐山爱水[lè shān ài shuǐ] 爱好山水风光。
乐山乐水[yào shān yào shuǐ]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连汤带水[lián tāng dài shuǐ] 比喻全部,无遗留。
廉泉让水[lián quán ràng shuǐ] 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流年似水[liú nián sì shuǐ]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落花流水[luòhuāliúshuǐ]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马龙车水[mǎ lóng chē shuǐ]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马前泼水[mǎ qián pō shuǐ] 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马如流水[mǎ rú liú shuǐ] 形容人马熙攘。
买臣覆水[mǎi chén fù shuǐ] 〖解释〗覆:泼。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
名山胜水[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见“名山胜川”。
模山范水[mó shān fàn shuǐ]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爬山涉水[pá shān shè shuǐ] 形容路途艰辛。
泼冷水[pō lěng shuǐ] 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千山万水[qiānshānwànshuǐ]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青蓝冰水[qīng lán bīng shuǐ]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 泛称美好山河。
清尘浊水[qīng chén zhuó shuǐ] 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清汤寡水[qīng tāng guǎ shuǐ] 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没有味道。
蜻蜓点水[qīngtíngdiǎnshuǐ]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情深潭水[qíng shēn tán shuǐ] 比喻友情深厚。
穷山恶水[qióngshānèshuǐ] 穷山:荒山。恶水:有害的河。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
如石投水[rú shí tóu shuǐ] 〖解释〗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
如鱼得水[rúyúdé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如鱼似水[rú yú sì shuǐ]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若涉渊水[ruò shè yuān shuǐ] 〖解释〗比喻处境艰险。
桃花流水[táo huā liú shuǐ]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桃花潭水[táo huā tán shuǐ] 比喻友情深厚。
听风听水[tīng fēng tīng shuǐ] 〖解释〗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拖泥带水[tuōnídàishuǐ]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
拖人落水[tuō rén luò shuǐ] 犹言拖人下水。
拖人下水[tuō rén xià shuǐ]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望穿秋水[wàngchuānqiūshuǐ]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污泥浊水[wūnízhuóshuǐ] 肮脏的泥;浑浊的水。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解释〗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显山露水[xiǎn shān lù shuǐ]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心如止水[xīn rú zhǐ shuǐ]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心同止水[xīn rú zhǐ shuǐ] 〖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行云流水[xíngyúnliúshuǐ]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悬河泻水[xuán hé xiè shuǐ]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悬河注水[xuán hé zhù shuǐ] 见“悬河泻水”。
一败如水[yībàirúshuǐ] 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形容失败惨重。
一肚子坏水[yī dǔ zǐ huài shuǐ]
一口吸尽西江水[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一廉如水[yī lián rú shuǐ] 为官廉洁,如流水一样清洁。
一清如水[yī qīng rú shuǐ]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一潭死水[yītánsǐshuǐ]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
一衣带水[yīyīdàishuǐ]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依山傍水[yī shān bàng shuǐ]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以石投水[yǐ shí tóu shuǐ]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
以水济水[yǐ shuǐ jǐ shuǐ] 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以水救水[yǐ shuǐ jiù shuǐ]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以水投水[yǐ shuǐ tóu shuǐ] 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
盈盈秋水[yíng yíng qiū shuǐ] 盈盈:清澈的样子。秋水:秋天的水清,比喻人的眼睛清澈。眼睛如一波清澈的水。形容女子水汪汪明亮而传神的眼睛。亦作“秋水盈盈”。
盈盈一水[yíng yíng yī shuǐ] 比喻相隔不远。
游山玩水[yóushānwánshuǐ] 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
源头活水[yuán tóu huó shuǐ]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❹ 腾冲有泼水节吗
腾冲应该没有泼水节吧!
❺ 如何画好泼墨荷花
泼水中去感受 艺术来源也生活
❻ 傣族风俗
历法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文学
傣族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古歌、神话、创世史诗产生和发达的时期;二是英雄史诗、传说、歌谣形成和昌盛的时期;三是故事、叙事长诗兴起和繁荣的时期;四是新文学蓬勃的时期。
著名的《傣族古歌谣》共收30首傣族古歌,反映了原始时期傣族先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天地起源神话有《英叭开天辟地》、《古老的荷花》、《费梅嘎帕》(《大火烧天》)等,人类起源神话有《葫芦人》、《葫芦生蛋》、《人类果》、《污垢泥人》等,洪水神话有《葫芦传人种》等,图腾神话有《鸟姑娘》、《象的女儿》、《神牛之女》等。史诗有《巴塔麻嘎捧尚罗》、《变扎贡帕》(《古老的荷花》)、《细木过》、《天地万物的来历》。英雄史诗有《厘俸》。歌谣主要是情歌、习俗歌、劳动歌、童谣等。
傣族人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述长诗。佛教的传入,傣文的创制,都对叙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傣族民间艺人接受、翻译和传播外来的佛经文学,同时还把傣族民间故事吸纳进来,创作了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据研究,仅阿銮叙事诗(即以佛本生经为核心内容的佛祖轮回转世的修行故事)的数目就多达550部。
总的来说,常见的傣族叙事诗有《金蛙阿銮》、《口袋阿銮》、《大叶子阿銮》、《金羚羊阿銮》、《香谷阿銮》、《酸鱼阿銮》、《十二位王妃的眼珠》、《朗兑罕》、《兰嘎西贺》、《相勐》、《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金皇冠》、《三牙象》、《七头七尾象》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戏剧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1]。
民歌舞蹈
傣族民歌曲调节奏灵活优美抒情。德宏民歌曲调鲜明重音突出,西双版纳民歌滑音装饰音较多,瑞丽山歌活泼爽朗各有特色。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其大多数都与佛教有关。
民居
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具什物。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利于保持居室干燥凉爽。在气候变化较大,平坝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傣族地区,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土掌房系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粮食和杂物,牲畜单独建圈。土墙有两层,厚达三尺,对防热保凉防寒保暖起到了独特的功效。土木夯实的平面屋顶厚达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顶上纳凉,秋收时又可在顶上翻晒谷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糯米装进竹筒后加水后,用一个玉米胡塞上,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傣族还有很多特色烧烤。傣族的凉拌也十分美味,比如干巴丝,包烧鱼等等,那可是美味至极啊。
普洱茶是云南普洱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粑丝是用水把米粉搅成颗粒,蒸熟后舂成团,擀成薄而大的圆饼,冷后叠成叠,食时烫软入碗,撒各种调料。泼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团,包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叶包好可作待客点心。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香茅草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一般先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并抹上适量的猪油,烤时香气四溢,这样烤出来的鱼香味扑鼻,鱼肉酥脆、味道鲜美独特。
❼ 关于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波涛滚滚、奔流不息、波光粼粼、惊涛骇浪、水泄不通。
❽ 怎样拍荷花的延时拍摄
夏天,最美不过屋檐下手捧西瓜,向外看风吹荷翻。现在,就一边捧着西瓜,一边学习怎么拍荷花吧~
1.光线
荷花开苞时间为凌晨3点开始,4点钟后花瓣开始展开。花瓣展开的时间也会跟阴天、雨天,也有一定的关系会延时展开时间。
拍摄荷花的最佳时间是早上七点到上午十点,荷花开得最好,散射光下拍摄荷花时光线柔和,光比较小,有利于表现荷花的淡雅和柔美。
下午的时候光线也柔和,但靠近中午时,花朵不是逐渐收拢就逐渐衰败,下午几乎看不到盛开的荷花,因此看到形状和光线合适的花就要及时拍摄,不要延误时机。
2.角度
拍摄的角度不同,展示的荷花的美也不一样。
俯拍展现花蕊
侧拍展现荷花的层次感
微距增加趣味
广角展示野趣
3.画面简洁
荷花本身线条很简洁,无论是花是叶片还是茎,都简简单单,不枝不蔓,所以在拍摄时要根据它的特点,做到以简洁为主。往往是构图越简洁,画面效果就越好。
利用荷叶作为前景和背景,可以遮挡很多的杂物。
利用荷叶的阴影,营造出四周较暗的氛围,自然主体就明确啦,当然,也可以后期将四周压黑,甚至可以处理成黑背景。
4.独特美
拍荷花的人很多,怎样让自己的作品更独特,是今天要说的重点。
1.小生物
抓拍在荷花上停留的小生灵,使作品增添生机和灵动
2.动感
偶来的一阵夏风,翻动了荷池,这时可拍摄出具有动感的作品。难点就是,作品容易糊,建议使用三脚架保持手机稳定的同时,进行连拍,后续再挑选满意的作品。
3.洒水
雨后拍荷,是很好的时机,沾着水珠的荷花,显得更加娇柔,让人怜惜。
如果没有遇上雨天,可以带个小喷雾瓶,对荷花进行喷水,喷水能让水滴更自然,同时,也避免了直接泼水伤害到荷花,做个爱花的拍花人。
4.记录美
按照荷花从生长到凋零这个思路,记录它的美。
所以除了拍盛放得正好的花,也拍摄含苞待放的花苞
渐渐凋零的它,残缺美,也是一种美。
❾ 处暑有哪些习俗
习俗一: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灯盏或者是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在民俗文化中,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习俗三: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❿ 带水的成语及其意思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不通水火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残山剩水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尺水丈波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抽刀断水 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出山泉水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吹皱一池春水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打落水狗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淡水交情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滴水不漏 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滴水穿石 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簟纹如水 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斗升之水 比喻微薄的资助。
反水不收 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风起水涌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风行水上 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芙蓉出水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覆水难收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海水群飞 比喻国家不安宁。
河水不洗船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洪水横流 横流:不循河道而流。洪水泛滥。比喻邪道横行。
洪水猛兽 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浑水摸鱼 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混水摸鱼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火耕水耨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交淡若水 指道义上的往来。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近水楼台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井水不犯河水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镜花水月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救民于水火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廉泉让水 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流年似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流水朝宗 朝宗:原指古代诸侯天子,借指百川入海。比喻人心所向。
流水落花 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流水无情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绿水青山 泛称美好山河。
马前泼水 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马如流水 形容人马熙攘。
名山胜水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同“名山胜川”。
模山范水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鸥水相依 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爬山涉水 形容路途艰辛。
盘水加剑 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加剑:自杀。
判若水火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泼水难收 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
千水万山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同“千山万水”。
青蓝冰水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秋水盈盈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清水无大鱼 指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
清水衙门 比喻没有油水的机构或地方。
如蹈水火 比喻处境艰难。
如石投水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
如鱼似水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若涉渊水 比喻处境艰险。
山崩水竭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山长水阔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指见“山长水远”。
山肤水豢 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山高水险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山砠水厓 石山和水滨。泛指荒僻的处所。
山眉水眼 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灵。亦作“水眼山眉”。
山穷水断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同“山穷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