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兰花期
A. 兰花在每个季节的生长状况是怎样的
按我国传统习惯,可把地生兰分为两大类:即一干一花的称“兰”;一干多花的叫“蕙”。其实兰花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品种开放,以其花期分,可分春兰、夏兰、秋兰、冬兰等4类。
2兰花的生态特性
兰花的生长发育状况,一是取决于本身的遗传因子,二是受环境因子的制约。在兰花的栽培和生长过程中,与温度、光照、空气湿度、水分、通气、土壤、肥料等因素至为密切。
2.1温度
兰花按地理分布大致上可分为热带兰、亚热带兰、温带兰。由于原产地的温度各异,使它们各自形成了对温度不同要求的遗传习性。但在种子发芽、幼苗培育、成苗生长时所需要的温度(也就是从晚春至初秋期间温度)却大致相同。一般最佳生长温度白天是18~30℃,夜间为16~22℃。气温在5℃以下、35℃以上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
不同产地的兰花,在冬季时对温度要求表现有很大差别。热带兰花要求白天16~18℃,夜间不低于14℃;亚热带兰白天要求13~15℃,或稍高些,夜间10~11℃;温带兰或亚热带高山兰白天不高于7℃,夜间0~3℃。还有一些原产于亚热带北缘或高山的兰花(如独蒜兰、春兰),在冬季有明显的休眠期,需要o~5℃的低温环境(即要有一个春化阶段),否则翌年就不能正常开花。
2.2光照
根据兰花对光照的需求,大致可分为阳性、半阴性阴性三大类。阳性兰花基本上无需遮阳或只需稍加遮阳(如火烧兰基本不要遮阳,竹叶兰只需30%~40%遮阳)。半阴性兰需要50%~70%遮阳(如万代兰、石斛兰、贝母兰)的一些品种。阴性兰花需要70%~90%遮阳(如国兰类普遍喜阴;而虾脊兰、斑叶兰等更喜阴,通常需要85%~90%遮阳)。从实践中发现,兰花对光照的需求有饱和点。光照达到饱和点之后,更好的阳光对兰花也没有作用。根据专业的测试,生长良好的兰花光照强度为4 000~5 000 1x,其发芽率、开花率、叶片和色叶俱佳。
兰科植物对光照的要求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地生兰对遮阳的要求大于附生兰;大叶的种类对遮阳的要求大于小叶种类;低海拔的种类对遮阳的要求大于高海拔的种类。兰花经夜间营养积累后,早晨光合作用能力种最强。早晨阳光照射角度低,兰花受光面积大。又因为早上阳光光线相对柔和,不会灼伤兰叶。因此夏天7:00前可以阳光直射兰叶,7:00后用遮阳网遮挡阳光。清明节前后可以让兰花多晒太阳,促使发根,多发叶芽,白露节以后天气转凉,新苗大多长成,亦可多照阳光,促使花蕾饱满,使兰株积蓄更多养分,以利来年生长。
光照是花芽分化生长的养分来源,阳光照射时间的长短也直接影响兰花开花。国兰的花芽多数在长日照的7~9月内形成,并开花结果。阳光照射多,兰叶较黄,兰根发达,健花。反之,则兰叶深绿,根系不发达,不易起花。阳光照射时间长的花瓣质厚,反之,则花瓣质薄。但若过分照射阳光,则会可能灼伤兰叶,甚至造成失水、死亡。
2.3空气湿度
在自然界,兰花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环境中,热带雨林的湿度一般在70%~90%,我国亚热带也达到60%~80%,兰花在生长期的空气相对湿度不能低于70%,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病害。
兰花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也因种类、生长时期、季节以及天气而异。在2~3月的早春,空气湿度较低,为70%~80%;春末至秋雨水较多,山林中空气湿度特别高,经常在80%~90%以上,故栽培国兰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而附生兰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比国兰(地生兰)更高。热带兰比温带兰要求高,生长期比休眠期要求高;白天比夜间要求高。因此,养兰要创造一个适于兰花生长的局部小气侯,室内应安装喷雾器和湿度计,以随时调控兰花生长适宜的空气湿度。
2.4水分调控
兰花具有“喜雨而畏涝,喜润而畏湿”的习性。兰叶质地较厚,表面有角质层保护,叶片蒸腾时不消耗大量水分,其假鳞茎和肉质根能贮藏一定的养分和水分i故较能耐旱。除发根、发芽期和快速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外,其他时间消耗水分较少。若水分过多,造成积水,阻塞根部呼吸,就易烂根。还会造成兰叶组织纤弱,生长不良,产生病害,由于一年四季空气湿度不同,兰花生长速度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控制水分是养好兰花的最根本条件。
2.5通风
栽培兰花时要特别注意通风条件.养兰场所须远离煤气、油烟、尘土飞扬之地。
2.6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以通气、松软、吸水渗水性好,呈微酸性pH值5.5~6.5的山地腐质土为好。另外,水苔、蕨根、树皮、木炭、泥炭土、煤渣、珍珠岩、浮石、陶粒、颗粒砖块等的合理配备,也可作为基质。凡是三相(即实相、水相、气相)比例(一般为6:2:2)符合兰花生长的中性材料(通气性好,有一定的保湿性,无化学反应,清洁)均可使用。
2.7肥料
主要是化肥和有机肥两大类。常用的化肥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肥,微量元素肥、单元肥、复合肥、缓铎肥;有机肥为人畜肥、沤制肥、草肥、商品有机肥。
3兰花盆栽技术
3.1花盆的选用
花盆应选既美观大方,又要透气性好的。其大小要看兰株的大小和培养目的而酌定。
3.2培养土和植料的消毒
常用消毒方法有3种。一是日光消毒法,就是选择晴天摊开让烈日暴晒3~5 d,以杀死细菌I二是蒸汽消毒法,适于小规模栽培,就是放在适当的容器中,隔水放在锅中蒸煮,利用100℃以上蒸汽高温消毒1 h就可将病菌完全消灭;三是药剂消毒法,以40%的福尔马林按每立方米500 mL的用量,均匀喷洒,然后将土料堆积一起,上盖塑膜闷7天后,摊开土料,散去药液气体后即可使用。
3.3兰苗的处理
一是清除老、烂、病、断根和病叶;二是消毒,可选用真菌、细菌并杀的32%“克菌”0.0067%溶液,或71%“爱力杀”0.017%溶液,浸泡兰苗15 min。预防虫害可用“虫卵绝”、“介壳净”0.125%溶液浸泡兰苗15 min。
3.4上盆
盆底先垫好透水层(较粗的砂石料等),其上再铺培养土,布人兰苗,老株靠盆边,新苗摆中间以利发根,覆盖细土,浇一次透水,放阴凉通风处即可。
日后的施肥、浇水得视兰苗的长势和气候情况而定。
B. 兰花,能当什么药
一、兰花的药用
据记载,兰的根、叶、花、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建兰根煎汤服,据说为催生胜药。叶治百日咳,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蕙兰全草能治妇女病,春兰全草治神经衰弱、蛔虫和痔疮等病。建兰叶可治虚人肺气(一作肝气)。兰花花梗可治恶癣。素心兰花瓣可以催生。蕙兰的素心花瓣阴干亦能催生。
在四川部分地区的农村称兰为“催生花”。据说妇女若遇难产,赶快搬一盆“催生花”进产房,孕妇闻到兰花香味,就会顺利分娩。这是否有科学道理,尚待妇产科专家的验证。
二、兰花的食用
(一)花香可熏茶
兰花的香气清烈、醇正,用来熏茶,品质最高。在兰花产区或大规模兰圃,兰花茶是有发展前途的。
据载:“花可助茶,膏可代饮”。在福建省,乡人用建兰花朵蜜渍,然后饮用。也有:“以盐梅干醉取汁名日梅油,用浸鲜花,以作香料”的记载。在日古
都——京都的东边有一家古老小店,几十年来都出售祖传的“兰花茶”。这是把产在京都北山上的春兰花朵,采下来,用特别方法晒成半干,再用盐渍装在小土瓶里。用时取两朵放在茶杯内,冲上开水即可饮用。兰花泡水后,恢复原来形状,既美丽又有特别香气,喝时风味非凡。花朵同时也可以食用。(二)花可食用
花可做汤。据载花可点汤,临点汤时,先以热水瀹过,花色新,汤味鲜美。兰花可作菜肴,乃筵席上的著名川菜,清香扑鼻,缭绕席间,食之令人终生难忘。川菜中的名菜有“兰花肚丝”,“兰花肉丝”等,还有“兰花包子”也其味无穷。
中国兰花的药用价值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花卉,花单生于花茎顶或成总状花序着生,多为绿白色或淡黄色,清香,花期因品种而不同。
由于兰花品种极多,而不同品种的兰花其药用功能也有所差异。如竹叶兰,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和消炎利尿之功效;又如白及,用其假鳞茎入药,能消肿、止血、补肺,生肌止痛。润肋行力;还如流苏虾脊兰,能清热解毒,强筋壮骨。此外,像三棱虾瘠兰、绿花勺兰、黑节草、石斛等大部分品种的兰花,都是上好的中草药,对某些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摘要】 目的 探索兰花的临床药效。方法 根据兰花的性味、功效,对诸症病人进行观察治疗。结果 兰花对阴亏津少,口干咽燥,肺热久咳,湿热水肿,肝气郁结,气血不调,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经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兰花对恶性肿瘤放疗后的消渴后遗症、肺结核咯血、久嗽干咳、尿道感染、白带、头晕目眩等确有神奇疗效。
中国的传统兰花是一种姿态优美,芳香馥郁(王者之香)的珍贵花卉。但历代医家对它的药用价值总结甚少。兰花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应用于临床内、妇科诸症。笔者十多年采用兰花治疗多种病症,疗效甚佳,总结如下。
1 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致口干烦渴后遗症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兰草,气味辛、平、甘、无毒。”“其气清香、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瘅。”“……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近代医学科学采用镭(钴 60 )对部分恶性肿瘤或癌症手术后进行放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肿瘤附近的组织器官造成某种程度损害及功能的影响。如鼻咽癌,唾液腺恶性肿瘤(粘膜表皮样癌),食道上、中段癌等的放疗,致使口腔的各种腺体,尤其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唾液腺及上消化道粘膜腺细胞的损坏,造成腺体的分泌大量减少,出现咽干灼热,舌燥唇焦,口渴引饮等上消渴之症状。笔者采用兰花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致该症42例,疗效甚佳。其中鼻咽癌16例;喉癌3例;舌癌1例;唾液腺恶性肿瘤4例;食道上、中段癌,食道贲门癌18例。如治疗一鼻咽癌放疗患者,潮安县彩塘镇人,男,54岁,鼻塞、鼻腔轻度出血年余,颈部淋巴结肿大,经上级医院CT及鼻咽顶部肿瘤组织活检,确诊为鼻咽癌。于市医院进行镭(钴 60 )模治疗。疗程结束致咽干口渴,唇舌干燥,终日饮水,服羚羊角粉,金钗石斛,麦冬等药物煎水服月余,未见明显改善。1999年10月就诊,采用铁骨素兰花根100g,卷柏30g,野菊花20g,水煎服,日1剂,服10天。症状明显好转,连服45天,显奇效,症状消失。
根据临床经验,不同部位及器官的恶性肿瘤放疗者配与部分中草药,效果更佳。如喉癌的放疗患者,素与山豆根、白茅根、蒲公英并用 〔1〕 ;食道癌放疗患者,应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灵仙等合用 〔2〕 。
2 清热凉血,养阴润肺,治干咳久嗽,肺咯血
现代中医药研究,建花全草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润肺功效,临床常用于肺结核咯血,调治久嗽干咳不止之症 〔3〕 。如治疗11例肺结核轻、中度咯血的患者。他们分别都服用中西止血药物,甚至肌注仙鹤草针,垂体后叶素等未能收效,采用建兰花鲜根50~100g,捣烂榨汁或水煎服,日2次,4~6天显效 〔2〕 。又如治疗不明原因的干咳不止的患者,采用兰花蕊30~50朵,水煎,放冰糖,日2次,服3~5天显奇效。这符合《本草纲目》中的“兰草主治生血,调气,养营,除胸中痰癖”之论。
3 顺气和血,利湿消肿,治尿道感染,妇女白带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黄兰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止白带,利水道,杀蛊毒,消痈肿,调月经,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现代中医认为兰花根有顺气和血,利
09-12-19 | 添加评论
0
zwwilliams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四季名花春兰(C.goeringii):
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国宝蕙兰(C.faberi):
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生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状。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C. 兰花在每个季节的生长状况是怎样的
兰花,有国兰,洋兰之分.
国兰,大致可分为春兰,蕙兰,建兰,报岁兰.
各种兰花的花期不同,所以每个季节的生长状态不尽相同.
具体要看你想了解的 是什么兰花.
具体可查看有关资料.
D. 一种小花,有两片蓝色花瓣,求花名!!!以下是图片http://www.dongbeifeng.com/bbs/read.phptid=225759
鸭跖草,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遗》),碧竹草(《本草图经》),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竹谱详录》),耳环草(《世医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蓝姑草、淡竹叶菜(《活幼全书》),竹鸡草(《濒湖集简方》),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纲目》),水竹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露草、帽子花(《植物学大辞典》),三策子菜(《东北药植志》),竹叶兰(《贵阳民间药草》),竹鸡苋(《江西中药》),竹根菜(《四川中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辽宁经济植物志》),碧蝉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竹管草、竹节草、鸭脚草、竹剪草(《江西草药》),兰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萤火虫草、鸭脚青、挂兰青、鸦雀草、兰紫草、哥哥啼草、竹叶活血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水草、水竹叶草、竹叶青菜、鸭脚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竹夹菜、翠蝴蝶、鹅儿菜(《广西中草药》),鸡冠菜、蓝花姑娘(《江苏药材志》),鸭仔草(《福建中草药》)。
为鸭跖草种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
科名:鸭跖草科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花期夏季。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西藏地区使用的鸭跖草,为同属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E. 兰科植物除了供观赏外,还有别的用途吗
兰科植物除了观赏外,主要的作用自然是它的药用价值了。它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祛风湿以及消炎利尿这些方面。
作为有着独具幽香的中国十大传统之一的兰花,享受悠久的栽培历史,自身底蕴深厚浓重。从古至今受到很多养兰爱好者的追捧,同时也为我们的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分雅致。至于它的药用价值还有多少,还需后辈们不断地开发探索。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觉得有用点个赞,关注我获取更多的养花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