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盆钧瓷

海棠盆钧瓷

发布时间: 2022-04-18 14:37:58

⑴ 中国五大名窑的代表作是什么

代表作:

1、汝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等。而台北故宫则藏有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与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等。

(1)海棠盆钧瓷扩展阅读

艺术特色:

1、汝窑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是陈设用品。所见传世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只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以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

2、汝窑

汝窑烧制的汝瓷因为其绝妙的色泽、独特艺术价值,深得帝王欢心,有“宋瓷之冠”的美誉,位居五大名窑之首。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3、哥窑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

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4、钧窑

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的蓝色光泽。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烧制色釉“窑变”为其特色。

5、定窑

定窑器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⑵ 钧瓷的四大特点

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即钧瓷的釉面所产生的纹理。钧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釉面易形成奇美的纹理,也叫纹路。钧瓷特殊的釉料和独特的烧造工艺,促成釉面在煅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氧化、还原、熔化流动呈色及分相等变化,再加上烧成后釉面开片,使钧瓷表面在色彩万变的基础上又出现多种奇妙美丽的纹路,如蚯蚓走泥纹、蟹爪纹、莬丝纹、羽片纹、鱼子纹、珍珠点等名贵纹路。

钧瓷外型以端庄、浑朴、古朴、斯文为特征。钧瓷器皿,棱角清楚,线条幽美,文饰精练,雕塑别致。钧瓷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摆设品,置之庭室,华丽堂皇,满屋生辉;陈之几案,心旷神怡,雅致韵人。钧瓷胎质,熏陶清纯,松软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清脆悦耳。钧瓷的釉质深沉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活动感。釉中经常浮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今人用“五光十色润如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来赞誉钧瓷釉质的纯洁和釉色的艳丽。钧瓷的釉色,各不雷同,有的一器一色,有的一器多色,但却找不到两件色彩完整雷同的产品。这就是人们说的“钧无 双配“,也是钧瓷奇特艺术作风的一个方面。 钧瓷奇特的艺术作风,从来为海内外各界人士所赞扬。钧瓷的经济价值更为同行业所注重。

⑶ 浅谈如何注意钧瓷收藏细节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除了具有作为工艺品的观赏价值以外,还具有无以伦比的收藏价值。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生产和制造有典藏价值陶瓷的历史传统,因此在民间和宫廷中,陶瓷艺术品屡见不鲜,并且珍贵至极。走进陶瓷收藏的世界中去看待这些针对的艺术品,人们总是不胜唏嘘它们的美感和巧夺天工。但对于生活中的陶瓷知识却所知甚少,更加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收藏细节以及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走进陶瓷收藏的世界,去看看这些稀世珍品应该如何收藏至今。
何为钧瓷
钧瓷产于河南禹州神垕,属青瓷。最早的钧瓷出现于唐代,宋朝兴盛,经历元、明、清等朝代。宋代的钧瓷列为皇家珍品,禁止民间收藏。钧瓷以铜红釉的稳定烧成的技艺闻名天下。精品钧瓷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如熟葡萄、盛开玫瑰,红如牡丹。钧窑出现在宋代的河南禹县,宋钧窑釉色多为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器形一般多是花盆、盘、炉尊、洗、碗等。宋代的钧瓷也叫做“花瓷”,名字的缘由来自于其釉面不规则呈现流动细线,犹如“蚯蚓走泥纹”一般,再加上其钧釉烧制变化巧夺天工,具有“钧瓷无双”的美誉。

⑷ 钧瓷能养出什么效果

钧瓷能养出的效果:钧瓷与玉比,钧瓷比玉美,似玉非玉。

钧瓷乳光洁如釉,有玉一般柔和的质感,又有玉特有的变化性。其中,釉面上纵横交错的开片纹、珍珠点、蟹爪痕、蚯蚓走泥等奇效,使釉质更透活欲滴。

钧窑胎质细腻,釉色艳丽夺目,品种繁多,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碗碟以碗盘为主,而花盆最好。

钧瓷不象单色瓷那样千篇一律,也不像手绘瓷那样有固定的图案,而是釉色千变万化、妙趣横生,形成“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的美,为欣赏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同样的钧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一种人,不同的心境可以看出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境蕴涵着不同的人生感受、情感体验。

钧瓷的艺术特色

钧瓷的艺术美,是通过神奇的窑变工艺而获得的,它不同于人工的绘画雕刻艺术,具有特殊的古典美,使人感到瑰丽、丰富。

钧釉的乳光状态和窑变现象是构成钧瓷艺术美的两个外观特征。乳光状态是指钧窑釉那种像青玛瑙或蛋白石一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不仅使钧釉产生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蓝色,而且还赋予一种含蓄的光泽和优雅的质感,减少因釉面玻化而带来的妖艳浮光。

窑变现象是指钧釉在高温下熔融流动,乳浊和着色色彩发生复杂的交错变化,而使釉色变得绚丽多彩,紫、红、蓝、白交相掩映,给人一种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美的感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钧瓷

⑸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钧瓷有哪些特征

我们知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钧瓷处于恢复发展期。早期成型以手拉坯为主,后期在保留传统手拉坯的同时,已普遍使用石膏模注浆成型,不但提高了产量,还使传统造型大批投入生产。

当年的造型主要以仿古为主,并有一些创新。其品种主要有坛子瓶、丰肩虎头瓶、双耳花瓶、鹅颈瓶、胆瓶、玉壶春瓶、活环瓶、双耳八钉瓶、六方瓶,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长方式、六方式花盆,三足炉、将军盔、鱼捕尊、浮雕龙纹大盘、帽筒、绣墩等各式尊、洗、盆多达150种。器型高度小于3-4厘米,大到50-70厘米,一些瓶、炉在颈肩部有虎头、狮头、异兽等耳饰,并有一些镂空器型。前期钧瓷产品大多数较为粗糙、笨重,胎质细腻呈白或灰白色,底部常有半透明的过底釉,圈足多较深。后期圈足部常有复线,足底部护胎釉多为深褐色,呈现“铜口铁足”现象。胎质多为深灰色、灰白色和白色,吸水率低,瓷化程度较高。

釉色因烧成方式不同大致分为三类,仿宋蓝钧釉色以天青、天蓝、月白为主,在这些单色釉中偶有带红或者紫斑者,因这些斑块为铬锡红料点抹而成,发色呆滞。也有少量麦芽绿、孔雀绿、瓜皮绿釉。用风箱小炉烧制的钧瓷,其釉色与民国时期的卢钧风格类似,釉色光华五彩,鲜艳玉润。以紫、红为主,不少以沉稳雄浑的紫色调杂以红色悬浮颗粒并辅有各种色彩的鱼子纹,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20世纪60年代,釉色已由过去的单色釉为主发展为多色釉,釉质含润,已有莹玉透活之妙,主要有天青、天蓝、月白、鱼肚白、碧蓝、米黄、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玫瑰红、玫瑰紫等釉色。

⑹ 钧瓷的四大特点是什么

钧瓷凭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居于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钧瓷的基本色调呈现的是一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蓝色称“天青”,较深的称“天蓝”。比“天青”更淡,则称为“月白”。釉层富含玻璃微粒,散射蓝光,正如天空蔚蓝之故。

钧瓷外型以端庄、浑朴、古朴、斯文为特征。钧瓷器皿,棱角清楚,线条幽美,文饰精练,雕塑别致。钧瓷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摆设品,置之庭室,华丽堂皇,满屋生辉;陈之几案,心旷神怡,雅致韵人。钧瓷胎质,熏陶清纯,松软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清脆悦耳。

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⑺ 北宋钧瓷的器形有哪些

我是钧瓷TV《禹州钧瓷》栏目主编,喜欢收藏钧汝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窑瓷器。请关注我,做您身边的收藏顾问,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会及时回复您!

要说宋代钧瓷器型,可以从民窑和官窑两个角度来说。

宋代民窑代表器物造型分类:

以上是根据考古或者现存的器物的总结,当然也有可能有些器型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以至于我们没有那个福气见到了

⑻ 鉴赏和收藏一件钧瓷,需要注意哪些

钧窑瓷在北宋时就生产,到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继汝窑之后在河南禹县(当时称钧州,故名)。以当时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为最有名。烧制品为最好,是烧制皇室用瓷。

这种窑的瓷先烧素胎,北京翰海春拍藏品征集。一八零。五六零五。三二三七。高经理。出窑后施釉进行二次烧制,以铜掺入釉料,使其产生泛红色的釉面。

在高温下产生窑变现象千变万化,有玫瑰色、有天蓝色、天蓝葡萄紫、有自然流淌出的蚯蚓走泥纹、底上有蟹甲绿和记大小规格的数字,如:一、二、三、四。这些数字恰似数字款。钧窑器造型古朴典雅、釉面自然。

钓瓷在历史上几乎没间断过,但是人们追求的是宋代的钧瓷,但是很少,而元钧和清代钧窑是有区别的,如果分代是可以分的。如:宋钧釉好、胎好,元钧粗糙,清钧过细,但釉面及瓷器的神韵是不够的。

在宋早期到目前的历史长河中。钧瓷的出现量、仿制量都有所增加。要能认出宋代好的钧瓷器件也不是很简单的事。这要有断代能力才能分辨出来是宋代的还是元代的、明代的。要了解钧瓷的特点,才会知道钧瓷时代特征,也要学习鉴别技术。

钧窑在历代烧造的过程中,也分官钧、民钧。

官钧稳重,器有下坠感,胎质坚硬,扣之声音如铁,多次施釉显得肥腻,有流淌的曲线感,手能抚摸到,常有蚯蚓走泥纹,有流动感,有的有紫红色的窑变飘渺如真,底有蟹甲绿斑,有护胎釉,有数字如款号的大小,数小的大,数大的小。

宋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民钧和元钧走泥纹呆板,胎质粗糙釉不均。金钧粗而发黄露胎多。元钧几乎仅有大半截釉。元器重而大,喜堆贴纹饰,釉流淌严重。元以后仿品虽精,但纹饰呆板,失真不活。断代主要原因靠胎、釉、纹饰,如:宋不加装纹饰,元半截釉,金元胎黄褐,显粗糙。

金-元钧窑天?葡萄紫海棠式盆托

元代钧釉盏托

钧窑红斑是釉中含铜所出现的,红斑和其他釉色交接处有一过渡的是宋代的。元代的过渡差一些。有蚯蚓走泥纹,有蟹甲绿,足有满釉的少,胎质有泥质成为宋产。砂质的为元代的。应该说,钧瓷和景德镇瓷用的高岭土瓷胎是有区别的,和其他窑口用料也不一样。

宋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宋钧窑玫瑰紫釉尊-北京故宫

钧窑五色:天青、粉青、月白、海裳红、玫瑰红,如果再加上交叉色那就多了。钧瓷号称千年不变色,证明釉好,但白色部位不太亮,胎釉常常带有棕眼。

金-元钧窑天青紫斑釉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元代均窑罐

明代钧窑鼓钉三足洗

清雍正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北京故宫

评判一件钧瓷整体的质量还要同时兼顾方方面面,其鉴赏主题具体表现在型、质、色、纹(画)、韵这五方面。

即观其型、认其工、看其色、辩其纹、品其韵,鉴赏钧瓷应从这五个方面综合考量:

1、型:钧瓷造型要求简洁、端庄、大气,做工精细、规整。

具体说,型,就是钧瓷的设计造型,是陶艺家的雕塑,体现一个艺术家的水平,体现一个艺术大师的审美眼光、修养、修为、学识和创作风格,这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宋均窑胆瓶―大英博物馆藏

俗话说“型为本,釉为魂”讲的就是造型是钧瓷第一要素这个道理。也有人比喻说,钧釉是一袭华美的布料,看它穿在怎么样的钧瓷模特身上,同样强调了造型的重要性。

宋钧窑玫瑰紫海棠口盆托-大英博物馆藏

2、工:胎质要求坚实、致密、厚重,釉质要求细腻、温润、浑厚、活泼。

工,就是匠人注浆、拉坯、修坯、粘接、打款等工艺环节的制瓷水平。

一是做得认真不认真,精细不精细。

二是工艺复杂程度决定了工匠做工的工艺含量,工艺的含量多少直接决定了作品价值的高低。

往往是,一件造型异类、工艺复杂的作品耗时耗力耗工,它的价值自然要高于一般作品。

宋钧窑鼓钉三足洗底部

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底局部

元代钧窑天蓝紫斑如意枕底部

元钧窑天青釉墩式碗底

明钧窑月白釉双耳三足炉底

清雍正仿钧釉天球瓶底部

3、色:釉色首先要求纯正、稀少,有个性,或艳美或含蓄,或淡雅或拙朴,或纯净或五彩渗化乱中有序。

釉,就是钧瓷窑变的釉色。钧瓷与青花瓷等瓷器不一样,是唯一靠窑变着色的釉色装饰的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色彩变化多端。

“三分做七分烧”“生在成型,死在烧成”说的都是窑变釉色的不容易掌控。

“过手七十二,货卖一张皮”,不管你的窑炉如何设计;也不管你所用的柴、煤、气或其他燃料,釉子配方、制瓷工艺的如何特殊,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层好的让人惊艳的釉色,为了钧瓷的仪表这“一张皮”。

而这一张皮决定了此钧瓷值不值钱,所以说,釉色要奇。

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北京故宫

金-元钧窑月白出戟尊

明十五世纪钧窑丁香紫瓷尊高24 cm,口径19.5 cm

清乾隆仿钧窑变釉兽耳尊

民国仿钧窑如意花盆

4、纹(画):纹路精美、奇巧,窑变自然、丰富,形象逼真,画面合理,形、神皆备。

宋钧局部

元钧局部

明钧

清代钧釉局部

5、韵:窑变道法自然,意境悠远,有神韵、风韵、气韵、情趣,令人神往,让人暇想,或富含哲理,能给人智慧,给人启示。

现简单介绍几种值得收藏的窑变效果,仅供参考:

1、窑变自然、奇特,象形,象物,如景,似画,并要神形皆备,不留人为痕迹,少有杂纹干扰,形象突出,画面合理,自然奇缺,不可复制,此乃钧中极品。

2、釉变色彩纯正、洁净、高贵、淡雅。釉质细腻、温润、浑厚、活泼,可与宋钧媲美,此乃钧瓷爱好者的一致追求。

3、釉变丰富,多姿多彩,纹路精美,视觉冲击力强,乱中有序,花而不俗,产出不多。

4、釉变质朴古拙,斑驳奇妙,诡秘含蓄,其观赏主题并不符合形式美学的规律,赏的只是一种趣。有种与众不同的“怪”和“异”,令人“匪夷所思”,令人肃然起敬,产出极少。

5、釉色纯净,釉质浑厚莹润,玉质感非常强,似玉非玉胜似玉。釉色釉质俱佳者产出极少,人见人爱。

6、釉色纯正,过渡自然,有一定特色,高雅不俗,烧成难度较大。

热点内容
辉县玫瑰庄园在哪 发布:2025-09-20 22:22:23 浏览:917
铁艺扶手花铸造技术 发布:2025-09-20 22:14:48 浏览:987
小盆栽不施肥 发布:2025-09-20 22:00:32 浏览:704
七夕你一个人怎么过 发布:2025-09-20 21:58:58 浏览:820
梅花鹿收茸 发布:2025-09-20 21:57:46 浏览:627
餐厅绿植有 发布:2025-09-20 21:53:13 浏览:821
梅花馨园 发布:2025-09-20 21:44:54 浏览:958
徐州樱花渡 发布:2025-09-20 21:40:34 浏览:641
茶花女读书心得800字 发布:2025-09-20 21:37:33 浏览:11
伊夫黎雪樱花 发布:2025-09-20 21:27:35 浏览: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