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画荷花
A. 莲花的内涵与佛教的精神 佛教莲花手印代表什么含义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 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五浊者,即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
二、不与恶俱 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满 菩萨修行,放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四、本体清净 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 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
六、柔软不涩 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七、见者皆吉 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八、开敷具足 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净 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也。
十、生已有想 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
莲花印,表示我们心像一朵花,大莲花开口了,展开了。这个手印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殊胜,功能非常大。消灾、除障、治病、事业成就一切都可用,有观音菩萨的护持,是我们都成就。
B. 李苦禅书画作品多少钱一幅
谁说不卖???呵呵看看下面的。。。
李苦禅作品行情及价格走势
李苦禅(1899-1983)名英,号励公,山东高唐人。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画艺人影响下学画。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半工半读,同时在"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学习素描与西画。以后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国立艺术专科西画系学习。期间,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其"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字画)。1923年,齐白石大师不嫌贫寒,唯才是选,欣纳李苦禅于门下,并视为知己。曾预言"来日英若不享大名,世间是无鬼神也"。
后李苦禅求学艺专,年方三十就以教授之职执教于艺专、新华等校,卓然成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画研究员院务委员。山东省政府还为他建造了"李苦禅纪念馆"。
李苦禅擅大写意花鸟画,绘画主张以书法入画,作品继承绘画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自立面目。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鱼、鸡、鹰等为题材,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蓉》、《秋节风味》等。他的书法以草书见长,朴雄浑厚,风神婉转,与其画相得益彰。
李苦禅的存世作品不多。80年代末开始进入海外拍卖市场,价格不低,1990年他的24开《花鸟册》(个14*19.5cm)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5.4万元成交,1993年在北京拍卖市场上,他的《松鹰图》(327*150cm)以17.05万元成交,1994年他的《红荷》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9.35万元成交。近几年,他的作品有较大回落,他的《海鹰》(96*44cm)在 ’96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8万元成交;他的《群英图》(65*124cm)在广州嘉德拍卖回上以3.85万元成交;他的《耐盟图》(86*46cm)在’97荣宝拍卖会上以1.21万元成交;他的《无量寿佛》(估计1.5万至1.8万)在’98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只以0.55万元成交。从李苦禅的市场表现看,有逐级走低的趋势,后市值得关注。(本文主要取材于吴力超先生之《名家书画市场行情》一书)
附:李苦禅部分作品成交价:
时间(年)
拍卖行
作品
尺寸(cm)质地形式
成交价
1993佳士得荷花莲藕
94.6*44.7纸本设色3.2万港币1993永成竹鸟
59*99纸本设色0.99万港币1993永成晓兴图
69*69纸本设色1.1万港元1994苏富比野塘清趣
136*34纸本水墨4.37万港元1994苏富比鹰
136*68纸本设色4.14万港元1994嘉德红荷
66*132纸本设色9.35万人民币1995翰海英姿飒爽
160*144.5纸本设色13.2万人民币1995翰海花卉(四屏)
各137.5*34.5纸本设色8.8万人民币1996佳士得海鹰
96*44纸本设色1.38万港币1997嘉德秋色
69.5*46纸本设色3.08万人民币1997广州嘉德群英图
65*124纸本设色3.85万人民币1997广州嘉德风雨沥沥
67*69纸本设色1.65万人民币1997荣宝耐盟图
86*46纸本设色1.21万人民币1997荣宝红梅水仙图
87*47纸本设色2.42万人民币1998嘉德无量寿佛
65*64.5纸本设色0.55万人民币
C. 谁解此画中禅语:水中的荷叶、荷花及其倒影和宝塔倒影
我也很喜欢这首诗```很小就会背了
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色
有柔软的水,树影倒版影的活波
还有初权生的菏叶和刚来的蜻蜓
杨万里的诗写的很清新
所以要从中找出什么为国为家的寓意``基本上很难
大抵都是赞美生活
那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他的诗~~~
我觉得他的诗看上去就想到夏天
就我而言,我就想到新白娘子传奇里的那一大片西湖的荷花
所以就只是赞美夏天的感觉
D. 李苦禅:吃黄包车夫的苦,修国画大师的禅,为何说苦难是名家的必经之路
“禅”是为修身养心修炼成佛,面对人生的苦,都把它平心静气的作为成功的阶梯,吃过苦,受过磨难之后必然会收获造诣。齐白石对自己的学生李苦禅曾经也做出过极大的赞赏,他说:“愚者见一亦如无一,苦禅之学余而能焉,见一能为二也。”
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大风大浪才能造就海阔天空的胸膛。上帝在给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开另一扇窗,在这扇窗户中透进来的光亮必能给我们坚持下去的信仰。坚持不懈的去面对苦难,尽自己最大努力活出精彩,这样的人生便足够了,它也一定不会辜负我们。
E. 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下联急啊
楼下的对字句不对意境哈
画上荷花和尚画
念中朗月郎中念
和尚是念佛的人,荷花是念生之处
郎中是施药的人,朗月是禅心之处
F. 大家知不知道荷花在佛教中代表什么意思
莲花(学名Nelumbonucifera)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内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容花作譬喻。
众生轮回六道,沉迷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不知决觉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诉我们说:五欲六尘之欲乐,沾不得,染不得,应该体会五欲六尘空幻不实,如幻如化,要出离五欲六尘才能解脱自在,修学佛法者,要效法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之精神。
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其它之花,佛陀就较少比喻,佛陀坐莲花显的很庄严,清净自在,安详无比;假使佛陀坐在茉莉花上,不是显得怪怪的吗?不但不庄严,而且佛陀当下就显得没有气质了,逊色多了,不是吗?(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G. 画上荷花和尚画,求下联!
书临汉墨翰林书
H. 莲花为什么是佛教的象征物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中国敦煌、云岗、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艺术构想。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
不仅如此,莲还与佛教医学有着密切关系。莲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带露(下转86页)(上接50页)的莲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莲花以驻颜益色。莲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确能润泽肤色。初放鲜嫩的莲花用开水泡饮,其汁翠绿清香,有清暑解热和生津开胃之功效。莲的地下根茎称为莲藕。相传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结核,目犍连来探望他,并得知舍利弗喜欢吃莲藕,就带些新鲜莲藕让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莲藕后果然病愈。后来,佛祖弟子经常用莲藕作为药用来治病,并发现了莲藕的许多药用价值。
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
I. 莲花象征的意义
莲花的象征意义:高洁、圣洁、清廉。
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神圣净洁之花,并且极力宣传并倡导学习荷花的这种清白、圣洁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誉。
另外,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
(9)禅画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J. 画上荷花和尚画 对下联 求知道
这个对子,好多人对过。对子是很工整,对出来的也不少,请听这个
首先要有禅味,要考虑押韵,还要考虑工整,是有点难啊。
梦中蝴蝶众生梦
画上对梦中
荷花对蝴蝶
和尚对众生
画对梦
不知能合上楼主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