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破睡海棠

破睡海棠

发布时间: 2022-04-16 16:45:42

㈠ 杳杳海棠胭脂色,疏疏芦苇旧江山是什么意思

你这两句是仿写的古人作品。

原诗词为唐·郑谷〈江际〉诗:“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杳杳是昏暗朦胧,不清晰的意思。疏疏是稀疏的样子,也有朦胧的意思。

从字面来看你改了之后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海棠朦朦胧胧的带着一些胭脂的色彩,稀疏的芦苇仍然连着片延伸向远方。


《江际》
作者:郑谷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
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

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

㈡ 如何理解“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句词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㈢ 只恐夜深花睡去,海棠春睡的杨贵妃,影射史湘云什么结局

史湘云会因贾元春之死受到牵连,她因此与丈夫如牛郎、织女星一样长久分离。海棠春睡图讲述的是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因为安史之乱,被保护唐玄宗逃跑的军队指责,最终不得不吊死在树上。杨贵妃指代的应该是贾府出身的妃子贾元春。贾元春和杨贵妃一样,在政治斗争中死去。而贾元春的死去给贾府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或许这说的就是史湘云与丈夫的未来分离的命运。综上所述,史湘云与丈夫长久分离,与贾元春之死有关,很可能是因为贾迎春之死,牵连到史湘云的夫家,使得卫若兰不得不离开家庭谋生,与妻子分离。

㈣ 李清照的漱玉词

《漱玉词》

[宋]李清照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翠)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转调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醿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酒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欲)回舟,误入藕花(芙蕖)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行)鸥鹭。

如梦令(春晚)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多丽

咏白菊(兰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掺)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明)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菩萨蛮

风柔日薄(暮)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霁)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春景)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凤凰台上忆吹箫(闺情/离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慵自)梳头。任宝奁闲掩(尘满),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春晚(人远),云锁重楼(烟锁秦楼)。记取(惟有)楼前绿(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又添),一段新愁。

一剪梅(别愁/离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方)下眉头,却(又)上心头。

蝶恋花(晚止昌东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泪揾征衣脂粉暖),四(三)叠阳关,唱(听)到(了)千千遍。人道山长山(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若)把(有)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离情/春怀)

暖雨(日)晴(和)风初破冻。柳眼梅腮(柳润梅轻),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衣)金缕缝。山枕斜欹(欹斜),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鹧鸪天

寒(尽)日萧萧上锁(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龙)碾玉成尘。留晓(晚)梦,惊破一瓯春(云)。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怨王孙(赏荷)

湖上风来波浩渺(云锁重楼帘幕晓),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应也/似应)恨、人归早。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客)建康(安)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灯花空结蕊 ,离别共伤情)。

醉花阴(九日/重阳)

薄雾浓云(雰/阴)愁永昼,瑞脑消(喷)金兽。佳(时)节又重阳,玉(宝)枕纱橱,半夜凉(秋/愁)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似)黄花瘦。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釭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蕊)插残枝。酒醒熏破,惜春梦远,又不成归(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再)拈余香,更得些时。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色),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鹤)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离)恨(离)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壶中天慢(满庭芳/春情)

萧条庭院,又(有)斜风细雨,重门须(深)闭。宠柳娇花(莺)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飞)鸿过尽,万千心事难(谁)寄。

楼上几日春寒(寒浓),帘垂四(三)面,玉栏杆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清梦断),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疏)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云)高烟敛,更看今(明)日晴未?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春)已尽,日晚(晓/落)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秋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正)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晓)

来风急?雁过也,正(纵)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添字采桑子

芭蕉

窗前种得(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展)有馀情(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霖霪),点滴凄清(霖霪)。愁损离(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愁)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树(芳草/衰草),望断归来路。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澹沱(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态(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竟)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里(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画)烛,不管(爱)黄昏。

满庭芳(满庭霜)

残梅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浑)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禁(堪)雨藉,不耐风揉(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雪)减,须信道、扫迹(迹扫)情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御街行(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烟断(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潇潇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有)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按:《梅苑》此首有序文云:“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浣溪沙(闺情)

绣幕(面)芙蓉一笑开,斜偎(飞)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

髻子伤春懒(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遗)犀还解辟寒无。

怨王孙(春暮)

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

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怨王孙(春暮)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按:以上二词赵万里、王学初二氏据杨金本《草堂诗余》等书认为应属存疑之作,唐圭璋氏《全宋词》则信“帝里春晚”词为李作,“梦断漏悄”词为无名氏词。近年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确信其为李清照词,可从。

浪淘沙(闺情)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云)浓。一江春水(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按:此首《续草堂诗余》卷上作欧阳修词。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瑶(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闲拍(闲损/闷损)栏杆愁不倚。要来小看(着/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霜)鬓,怕见(向)夜间出去(怕向花间重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点(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忆秦娥

咏桐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吹/残)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愁也),又还寂寞。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破睡海棠扩展阅读:

李清照未得证实的诗词:

点绛唇(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整顿)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按:此首《词林万选》卷四、《历代诗余》卷五作李清照词。但《花草粹编》卷一、《续草堂诗余》卷上未标作者姓名。别又误作苏轼及周邦彦词。

青玉案(送别)

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莫便匆匆去)。秋正(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流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独(犹)把新诗(词)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余双(衰)泪,一似黄梅雨。

按:此首《花草粹编》卷七、《历代诗余》卷四十四、《词谱》卷一作李清照词。但唐圭璋、王学初、赵万里诸氏因拜经楼旧藏元刻初印本《翰墨大全》后丙集卷四未标作者姓名,疑非李词。

采桑子(夏意)

晚来一阵(霎)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幮枕簟凉。

按:此首《词林万选》卷四、《历代诗余》卷十作李清照词。《花草粹编》卷二作康与之词。

浣溪沙(春暮)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伤心(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看)成堂下竹,落花都入(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按:此首《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朱竹垞《词综》卷二十五、《历代诗余》卷七皆作李清照词。一作周邦彦词,见《草堂诗余》前集卷上和《片玉集》。

浪淘沙(闺情)

素约小腰身,不耐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婷婷(娉娉)何样似,一楼轻云。

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桃花深径(处)一通津。怅望瑶台清夜月,还照(送)归轮。

按:此首《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续草堂诗余》卷上、《历代诗余》卷二十六作李清照词。《花草粹编》卷五作赵子发词。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较)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中(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便)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按:此首《花草粹编》卷七、《历代诗余》卷四十三俱作李清照词。《梅苑》卷九未标作者姓名。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瘦(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开(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时(肥)。

按:此首《花草粹编》卷七、《历代诗余》卷三十八皆作李清照词。《梅苑》卷九作曾夫人子宣妻(按即魏夫人)词。然《乐府雅词》魏夫人名下未收此词。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明(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按:此首《花草粹编》卷四作李清照词。近人多信之。惟黄墨谷提出:“词意浅薄,不类清照之作。且清照所作咏梅之词,情意深厚,有‘此花不与群花比’之句,而此词则云‘梅蕊重重何俗甚’,非清照之作明矣。”语颇有识,兹从之,删录于此。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按:此首仅见《花草粹编》卷六。赵万里云:“虞真二部,诗余绝少通叶。”且谓此词“极似七言绝句,与《瑞鹧鸪》词体不合”。黄墨谷指出:“上片第三句有‘谁怜’句法,过变又用‘谁教’,上下片词意不连贯。”两说均有见地。兹删附于此。

如梦令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两个。灯尽欲暝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栖惶的我。

按:此首《草堂诗余续集》卷上作李清照词。《花草粹编》卷一、升庵《词品》卷五均作向丰之词。

品令

零落残红,恰浑似、胭脂色。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寂寞幽闺,坐对小园嫩绿。

登临未足,怅游子、归期促。他年魂梦(梦魂),千里犹到,城阴溪曲。应有凌波,时为故人留(凝)目。

按:此首底本原校云:“见吸古阁未刻本及《花草粹编》,一作曾公衮。”《花草粹编》卷七作李清照词,下注曾公衮。曾慥《乐府雅词》卷下亦作曾公衮词,但有异文,首二句全异。

品令

急雨惊秋晓,今岁较、秋风早。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

汀苹岸草,怎称得、人情好。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问道。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按:此首《词谱》卷九作李清照词。《花草粹编》卷七未标作者姓名。

长寿乐

南昌生日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按:此首仅见《截江纲》卷六,原题易安夫人撰。但宋人未见有如此称呼李清照者,且风格亦与清照迥异,疑非李作。

鹧鸪天

春闺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雁(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按:此首底本《漱玉词》校云毛钞本有此词。但《花草粹编》卷五、《历代诗余》卷二十七均题秦观词。

青玉案(春日怀旧)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莫,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按:此首底本校云毛钞本有此词。但《花草粹编》卷七、《历代诗余》卷四十五均作欧阳修词。

新荷叶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尽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按:此首历来未见着录。孔凡礼《全宋词补辑》据《诗渊》册二十五录出,原题作者“宋李易安”。但风格不类,不知是否为李作,姑录之备参考。

作者简介: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宋李清照撰。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礼部郎提点京东刑狱李格非之女,湖州太守赵明诚之妻也。清照工诗文,尤以词擅名。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上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今其启具载赵彦卫《云麓漫抄》中。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其与后夫构讼事尤详。此本为毛晋《汲古阁》所刊。卷末备载其轶事逸文,而不录此篇,盖讳之也。

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清照《漱玉词》一卷,又云别本作五卷。黄升《花庵词选》则称《漱玉词》三卷。今皆不传。

此本仅词十七阕,附以《金石录序》一篇,盖后人裒辑为之,已非其旧。其《金石录后序》与刻本所载,详略迥殊。盖从《容斋五笔》中抄出,亦非完篇也。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张端义《贵耳集》极推其《元宵词永遇乐》、《秋词声声慢》,以为闺阁有此文笔,殆为间气,良非虚美。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㈤ “一树梨花压海棠”指的是谁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出自一首诗中的,是苏轼写的,原文如下: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有趣,说出来,你可能感到大跌眼镜,因为这首诗是描写八十岁男人跟十八岁女子结婚后生活的事,真是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不用解释,一看内容就懂了!

其实题目就是取了最后一句话,梨花压海棠,两个人在鸳鸯被中睡觉,然后梨花压住了海棠……

我们都知道,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大都是粉红色的,其实就是一个暗喻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暗指白里透红的年轻女子!

那个梨花指的是八十岁的张先,那个海棠指的是十八岁的小妾,这里面还有这么一个故事的!

从古至今,也有很多传为佳话的老少恋,爱情是可以穿越年龄的!

有一部电影叫《洛丽塔》,又叫《一树梨花压海棠》,讲的就是类似的故事,看来外国人也被苏轼说中了啊……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

㈥ 描写"西府海棠"的诗句有哪些

1、却道海棠依旧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长记海棠开後

李清照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3、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娥眉暗拆海棠红粉面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晏殊

《玉楼春》

4、海棠珠缀一重重

晏殊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5、海棠乱发皆临水

王安石

《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6、繁富犹疑过海棠

李之仪

《鹧鸪天·浓丽妖妍不是妆》

7、一夜狂风尽海棠

葛胜仲

《浣溪沙》

8、欲为海棠传信息

叶梦得

《临江仙·三月莺花都过了》

9、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叶梦得

《虞美人·平波涨绿春堤满》

10、醉得海棠无力

周紫芝

《好事近·春似酒杯浓》

11、海棠开後春谁主

李弥逊

《虞美人·海棠开後春谁主》

12、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

李弥逊

《虞美人·年年江上清秋节》

13、破睡海棠能媚客

邓肃

《浣溪沙》

14、算明年、溪路海棠开

韩元吉

《满江红·寂寞山城》

15、前日海棠犹未破

张抡

《蝶恋花·前日海棠犹未破》

16、未见海棠开

侯置

《菩萨蛮·东风吹梦春酲恶》

17、无力海棠风淡漾

吴儆

《浣溪沙》

18、海棠如醉

陆游

《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

19、无力海棠风淡荡

范成大

《浣溪沙》

20、海棠如雪殿春馀

范成大

《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馀》

21、海棠映日

王质

《满江红·惨淡轻阴》

22、空山招得海棠魂

辛弃疾

《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

23、海棠开

辛弃疾

《浣溪沙·艳杏夭桃两行排》

㈦ "何似多情睡海棠"这句诗作者年代是什么全诗又是什么(最好附上鉴赏内容)急~求

不好意思,赏析没找到
久雨骤晴山园桃李烂熳独海棠未甚开戏作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雨霁风和日渐长,小园尊酒答年光。
直令桃李能言语,何似多情睡海棠?

㈧ 著名元曲有哪些

1、《窦娥冤》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形象。该剧同时体现了关汉卿的语言风格,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

2、《梧桐雨》白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是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杂剧。

该剧讲述唐明皇宠幸杨贵妃,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在长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观赏《霓裳羽衣舞》。忽报安禄山叛乱,明皇、杨妃仓皇出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逼明皇赐杨妃缢死。乱后,明皇退为太上皇,日日哭祭杨妃画像。

3、《汉宫秋》马致远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创作的杂剧。

该剧的基本冲突是汉元帝、王昭君和文武官僚、奸臣贼子的冲突。与匈奴的矛盾只是作为一个社会背景来写的。全剧的艺术特点在于抒写人物内心的感情,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4、《赵氏孤儿》纪君祥

《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全剧五折一楔子。

该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颇具特色,剧中的一批正面人物形象,作者赋予他们不畏强权、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他们的性格,是在剧情的展示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凸显的,真实感人。

5、《拜月亭》关汉卿

《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 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折一楔子。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故事。

(8)破睡海棠扩展阅读:

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㈨ 描写古代茅草屋的句子

1、走进屋子,环往四周,明媚的阳光从竹窗洒下来,那的桌子上也洒满了阳光。桌上摆着一张微黄的素绢,旁边放着一枚端砚,笔筒里插着几支毛笔。

2、地下室的窗口对着街道,因为怕小孩子们扔石头,装上一面百叶窗,又挂满了从篱笆上,沟渠边和田野间采来的奇形怪状的野草,……

3、房间当中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4、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5、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春睡海棠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幅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6、墙上挂着用金银各色丝线绣着狩猎图的帐幔,那绣工在当时可算得是最精致的了。床上铺着一块同样富丽的绸罩单,四围挂着紫色的短幔。

7、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细细打量一番,身下是一张柔软的木床,精致的雕花装饰的是不凡,身上是一床锦被,侧过身,一房古代女子的闺房映入眼帘,古琴立在角落,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8、整个房间都挂满了用金花点缀的深红色土耳其织锦。在房间的凹处,有一样长沙发模样的东西,上面放着几把阿拉伯宝剑,剑鞘是镀金的,剑柄镶嵌着一颗颗晶莹夺目的宝石。

十四、靠近竹窗边,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宣纸上是几株含苞待放的菊花,细腻的笔法,似乎在宣示着闺阁的主人也是多愁善感。

9、不时飘来一阵紫檀香,幽静美好。榻边便是窗,精致的雕工,稀有的木质。窗外一片旖旎之景,假山,小池,碧色荷藕,粉色水莲。不时有小婢穿过,脚步声却极轻,谈话声也极轻。

10、房间收拾得十分整洁,墙角边放一张简单的床铺,一头是棋盘格花纹的帐幔,另一头却只有粉刷的墙壁。地下铺着泥砖,真是一尘不染,但是很潮湿,好像上回冲洗以后,再也不肯干了。

11、卧榻是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纱帐的拔步床。给人的感觉是总体宽大细处密集,充满着一股潇洒风雅的书卷气。

12、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

13、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14、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份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着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15、这书房显得这样超凡的安静。空气是平均的,温温的。炉火也缓缓地飘着红色的光。墙壁是白的,白的纸上又印着一些银色图案画,两个书架也是白色的,那上面又非常美观地闪着许多金字的书。

㈩ 形容午睡的诗词

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宋·苏舜钦《夏意》。

译文: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2、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出自:宋·陆游《幽居初夏》。

译文: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3、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出自: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4、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出自: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译文: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

5、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出自:宋·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译文:午睡醒来,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声,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这莺儿却在哪里呢?是在绿杨影里,是在海棠亭畔,还是在红杏梢头?

热点内容
花卉绿植盆栽百货 发布:2025-09-21 03:05:47 浏览:613
茶山荷花池 发布:2025-09-21 03:04:41 浏览:260
满墙绿植 发布:2025-09-21 02:58:35 浏览:298
阿狸h情人节攻略 发布:2025-09-21 02:49:21 浏览:995
水仙花绿植 发布:2025-09-21 02:45:44 浏览:797
养成盆景 发布:2025-09-21 02:42:48 浏览:579
可爱花语头像 发布:2025-09-21 01:38:54 浏览:993
青苹果花语 发布:2025-09-21 01:36:54 浏览:118
女人梦到绿色盆栽茂盛 发布:2025-09-21 01:29:38 浏览:983
七夕雾水 发布:2025-09-21 01:24:52 浏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