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小螳螂

兰花小螳螂

发布时间: 2022-04-15 19:58:05

『壹』 小螳螂怎么养呀好难哦 螳螂卵大概要多少度才能孵化

没养过一、人工高效规模饲养技术 目前已经有30余种具有成熟的人工饲养技术。
采集种源
多种螳螂均以卵块在树枝、树干、草茎、墙壁或石块上过冬。一般在9月至第二年2月均可开始采卵。采 宽背螳螂
卵时,选择卵块大,表面保护层较厚,光泽性强,卵块外无破口、磨损或被寄生虫蛀孔的优质、健壮卵,连同卵块的粘连枝条的一段剪下,插入放少许水的罐头瓶中。孵鞘内的卵开始孵化前(气温升至20℃前),应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
饲用昆虫
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很难饲养成功。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如蚜虫和家蝇等。蚜虫繁殖力极强,且易饲养。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其他饲料昆虫有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
人工配料
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只靠有限的活饵料很难满足需要,因此,必须配制人工饲料。下面介绍三个成功的人工饲料配方: 配方1:先将250毫升清水倒入容器中,取其中的少量水,将5克酵母片捣碎放入水中溶解,然后将50克鸡蛋黄、20克蜂蜜、20克蔗糖全部倒入,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锅中蒸沸,冷却后备用。 配方2:将100克鲜猪肝(其他动物肝也可),洗净切碎剁烂成糊状,加入蔗糖50克,拌匀备用。 配方3:水100毫升,鲜猪肝40克,蚜虫粉20克,豆粉5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酵母片1克。 采用以上三种配方时,要十分注意卫生消毒。配好的饲料经冷却后,可放入冰箱内短时间保存,按需取用。如大量饲养,最好根据用量隔日配制一次。
饲养管理
螳螂因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人工笼养有一定难度。室外用12米×6米×2米大笼罩饲养,笼内移植栽 兰花螳螂
种矮小树木和棉花等隔离物,并供螳螂栖息,减少接触机会,避免自相残杀。同时,喂以人工糊状饲料。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用饲料昆虫黄粉虫幼虫和苍蝇饲喂螳螂,即可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并产卵。
环境调控
人工反季节培育、打破休眠、模拟温湿度,人工创建自然条件,每天光照250瓦红外线,另外加照紫外线。
采收加工
在秋季至翌年春季采收。采后清理杂质,于沸水中浸杀或蒸30-40分钟,以杀死卵鞘中的卵,蒸透晒干或烘干即为中药桑螵蛸,备用或销售。注意必须把虫卵杀死,否则孵化出幼虫后,药效降低,影响质量。
炮制
取原虫整理干净,用2%-5%的食盐水溶液,拌匀,闷润,蒸2小时取出,晒干或文火炒干即可。 二、经济利用
药用价值
中药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虫的卵鞘。桑螵蛸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7种磷脂成分。桑螵蛸有抗尿频和收敛作用。磷脂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及其他细胞膜合成,桑螵蛸性味甘、咸、温、无毒,入肝、肾经。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之功能。主治遗尿、遗精、便频、肾虚腰痛、神经衰弱,也适用于妇女带下、经血不调等症。桑螵蛸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60-80元/千克。 除桑螵蛸以外,螳螂也可入药,即将螳螂的成虫干燥入药。螳螂有滋补强身、健肾益精、止搐定惊功能。主治体虚无力、阳痿遗精、小儿惊风抽搐、遗尿、痔疮及神经衰弱等症。临床应用主要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生防价值
螳螂可捕食40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螽斯苦虫、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等小型昆虫, 螳螂捕食壁虎
蝉、飞蝗等大型昆虫。
食用价值
螳螂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食用昆虫。
观赏价值
通过人工反季节培育,可以使人们周年欣赏到

『贰』 中国螳螂的品种有哪些(要图)

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

1、狭翅大刀螳

雌虫全长8.5-11.0CM,雄虫7.5-9.5CM,属大型昆虫,体多为绿色或褐色。在我国东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成虫主要以蚱蜢,蟋蟀,苍蝇,蛾子等为食。通常在秋初成虫,8月中旬为主要交配期,一生可产2-4块卵块。

『叁』 兰花螳螂的外形和兰花一样而得名,那么它是如何呈现出兰花样子的

兰花螳螂Hymenopuscoronatus,是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原生的一种螳螂,有几点可能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同:虽然叫做“兰花”,但它们并没有直接模仿任何一种兰花,把它们叫兰花,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称呼。兰花螳螂并非永远站在花卉上,相反,它们更多的是站在树叶上捕食。如果站在花卉上,兰花螳螂会比花卉更吸引昆虫,可能会释放一种不为人知的化学物质,让昆虫误以为是流满花蜜的罐子或者是雌性昆虫,使得一些昆虫无法控制自己……

『肆』 螳螂的生活习性

1、食性,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2、螳螂具有趋光性。

3、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

(4)兰花小螳螂扩展阅读

螳螂的分类:

1、魔花螳螂

也被人们称为“螳螂之王”。 外形艳丽, 可模仿花朵。魔花螳螂外表美丽、体型独特、数量稀少,是所有模拟花朵的螳螂种群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2、兰花螳螂产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都会生长着各种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兰花螳螂应该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抢眼的一种了。

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最适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3、非洲的绿巨螳螂是一种比较猛的螳螂,体长平均在9厘米左右。他们能捕食小型蛇鸟、青蛙、老鼠等。也有记录绿巨螳螂能吃掉蜈蚣、蝎子、蜘蛛(比较大的种类)。

4、金属螳螂该种类有着华丽无比的金属色光泽,因此得名金属螳螂。能够在树干上紧贴树皮,快速移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螳螂

『伍』 兰花螳螂用哪种昆虫针

兰花螳螂体形较小,加之螳螂类的昆虫身体都较软,建议用二号或三号昆虫针。

『陆』 螳螂吃什么,住什么环境,喝多少水,把养螳螂的要点说出来,越详细越好。我是在农村的。

当你遇到一只螳螂,或许是在路上,或许是窗上,又或许是在你的背上,当在你惊讶之后希望你可以多想想,如果你是第一次遇见螳螂,你会惊喜,你也许会有想把这个小小的酷酷的小东西当初宠物的想法,好吧,首先你可以思考下,你有没有能力养活她呢,如果只是一时好奇,那么还是放他回去吧(请不要扔到马路上,或者其他水泥地.找个灌木丛或者山上吧,你也不希望旅游团把你扔到马路上不是么)

那么,怎么算有能力养活呢?请看以下几点,如果能符合就可以养.

1.有耐心,有爱心
2.有时间照顾她 (千万不要过几天就忘了她哦)
3.周边有能找到螳螂食物的地方(比如有很多蚂蚱的草丛,比如山坡,当然还包括花鸟市场和昆虫商店了)

好了如果你能满足上面几点,那么恭喜你,你也成为爱好螳螂的一族了.你可以在螳螂吧和谈得来的朋友一起分享养螳螂的乐趣和经验

下面分享本人的一点经验和几点常识

1.螳螂是猎手 不是捕手 就是说螳螂善于伏击 而不是追击搏斗 还有就是大多螳螂喜欢倒挂着 可以找一个大一点的瓶子 在里面放一根树枝 或者找个笼子 都可以 还有个好东西叫 纱窗
让在螳螂的盒子里 非常适合

2. 虽然螳螂不吃东西一个多星期应该没问题(前提是没饿得半死)不过我还是建议2-3天喂食一次(这里指的是大型猎物 比如蝗虫 如果比较小 那就要提高平率) 所以你有时间去给他找吃的 不要一次太多 螳螂是贪得无厌的猎手 给多少吃多少 容易撑死 饿几天 捕食性会被激发

3.两只螳螂在一起弱的会被吃掉 所以不要节约空间 如果要交配 请确定是一个品种 而且放远一点 让他自己过去邀请她的新娘

4.关于猎物 螳螂能捕食任何大约为其体长1.2-1.5倍的生物 (前提是他状态正佳 状态不好的情况可以找弱一点的食物 比如蝴蝶 蛾子等 ps不要放蟑螂进去过夜 螳螂晚上就像一个雕塑 会被夜行的蟑螂要死 ) 当然 如果有黄粉虫是最适合不过了

5.关于突发情况 发现烦躁不安 把它放出去走走 一般较小的螳螂忽然不吃饭可能时要蜕皮 也或许快死了 你可以做的就是喂他吃东西 这时候找弱小的昆虫给他吃 也可以找根线挂着猎物下他眼前晃动 一般就会吃 (螳螂不吃不动的东西)还是不吃的话 你大概可以等一两天 看情况 不行的话 就放生了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铁线虫 这是一种寄生虫 寄生在螳螂的肚子里 属于绝症 其卵多于直翅目体内 所以吃黄粉虫比较安全

6.饲养的环境 干燥就好 要有空气流通 要有支撑物(提供他挂脚 放根树枝什么的 不需要叶子 枝干不要太多 或者就是纱网什么的) 空间要足够螳螂伸出双臂而撞不到

太潮湿会造成螳螂死掉 不时的清理环境 病菌也是螳螂最害怕的 所以他才每天n次清理自己

2011-09-10 11:15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3楼

网络 螳螂的词条 http://ke..com/view/28378.htm

2011-09-10 11:17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4楼

饲养扩展篇

摘选:

"..........2关于一龄小螳螂饲养问题
一龄小螳螂的饲养是饲养螳螂这个过程中难度最大,所需要心血最多的一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将小螳螂从小养到大,谁就真正领略到了螳螂之美,谁就真正成为螳螂高手。不过,饲养一龄的小螳螂难度非常大,不建议新手去饲养。下面就开始说说关于一龄小螳螂的饲养:很多人迷信,果蝇和蚜虫可以给螳螂提供充足的食物,还有人打算,小螳螂自相残杀会提供食物,最终会有幸存者,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亲爱的朋友,你可知道,小螳螂每捕获一个猎物有多少艰辛啊!.........."

全文de传送门 http://tieba..com/p/1179046770

2011-09-10 11:19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5楼

螳螂爱好者的最爱 绝美的兰花螳螂

2011-09-10 11:23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6楼

[经验分享]

我96年养过95年螳螂妈妈卵孵化出的小螳螂,记的是96年6月3日孵出的,我留下三只,其余放回公园了,有两只都是因为水,淹死的,最后一只用喷壶先喷一点水在花上,等干一些后把小螳螂放在花上,它自己会喝水的,找一些花上的蚜虫,把它放在上面,他自己会吃的。(第一天不用喂)千万不能水多,会淹死它的。过一个多星期它就脱皮了,第三龄就好养了,小蜜虫是最好的食物,以后我就不用讲了,你应该会了。

[经验分享]

养螳螂15年了,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首先是螳螂的采集,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发现过很多螳螂,那么你放心,明年你还来这,肯定有.
我在杭州就4个根据地,每次我去抓螳螂,赶时间的话不过几分钟.发现螳螂后,如果是饥饿多天警觉的螳螂,发现你之后它就会企图逃跑,这些螳螂有网兜之类的最好.
反正我不管怎样都是徒手..让螳螂爬到你的手上来是最好的办法,对于带着可乐瓶去抓螳螂的...鄙视之..
我都是带着小笼子去的

养螳螂切忌不能用水瓶,水瓶里面容易过潮,而且螳螂也不容易施展开手脚,纸盒,铁盒等容器就算了.
螳螂的活动范围不大,家里有条件的(家人允许),可以用大型玻璃缸,金鱼缸都是不错的选择,缸中一定要放树枝. 找木匠定做也可以,不过这要看RP了...现在找这个估计找不到..
我以前用的就是一个特质的小笼子,上下是木质的,边上都是网纱.不需要放任何植物,螳螂可以做任何事情,空间足够.
螳螂最好不要养在一起,容易悲剧
我还试过庭院放养,我们新家有个小花园,把螳螂安顿在花园的小树上,由于螳螂活动范围不是很大(除了快要羽化前2天出现的躁动,雄性本能的寻找雌性之外),放在花园中养是很有意思的,观察起来也更方便,如果要好好观察螳螂捕食,我自己常用的是把蝗虫的后腿第二关节以下去掉,在让他们自己爬过去(防止蝗虫逃脱)

配种: 如果怕将雌雄放一起发生悲剧,可以用用看这个办法,先安顿一直雄螳螂,等其安静下来,不再乱跑,让雌螳螂自己爬过去,这种方法成功率很高..以前我都是带着雌螳螂跑到野外去求合体的~嘿嘿

螳螂不需要每天都喂,最好是饿2天,再一次喂个饱.

刚孵化出的螳螂最难养,蚜虫是最好的食物,蚊子也不错,但是蚊子抓起来比较困难,而蚜虫好找一点..有人繁殖果蝇,我没试过,因为我实在讨厌双翅目.
螳螂羽化:
这个要特别小心,我曾经养过一只,羽化的时候由于树枝没找好,结果一条腿上出了伤痕(腿步蜕皮延迟了,部分骨骼硬化),羽化之后一条腿是弯的,过了几天就断了.所以螳螂快羽化的时候最好把它放到小树上,花盆植物就可以.羽化前2天会停止进食,并且会躁动,不用奇怪.

养螳螂和养其他任何宠物一样,都要付出心血..如果你是抱着玩的心态的话,那么请你放生它吧

最后,对于雌螳螂吃雄螳螂的问题,纯粹是好斗的习性(主要是大刀)造成的,是雄螳螂交配好从雌螳螂悲伤下来的时候惊动的雌螳螂,你让一直蝗虫在螳螂背上爬爬看就知道了,根本不是什么雄螳螂多少高尚,给雌螳螂营养.

以上 转自 http://tieba..com/f?kz=607064351

2011-09-10 11:28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8楼

[经验分享]

如果在幼龄若虫时期腿折了,还有希望的。
我家螳螂一条腿胫节处断了,下一次蜕皮时末端又长出脚了,但是,比正常的要小。不过,这时我家螳螂已经成年了,我推测,如果再蜕几次皮,说不定那只脚能完全长好。

楼主补充:如果是是末龄(就是成年的意思,不再蜕皮)就不行了

2011-09-10 11:33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2楼

转自中昆(既然会吞链接,那某家就全转了吧,原作见谅~)

参考 comparative aspects of rearing and breeding mantids by David D. Yager
螳螂是一类有性繁殖的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这个变化的过程,因为种类而各异。对于些小型种类,每个龄期一般比较短暂些,成虫的寿命也相对比较短。温度适宜得情况下,小型种类一般需要三到四周孵化,而大型则需要四到六周,小型种类一般有五到六个龄期,而大型因种类而异,要八到十龄。小型的种类的成虫寿命一般四到八周,而大型成体则可以存活长达四到六个月,人工条件下,也有一年以上的记录。环境因素对生命周期起到很大影响,湿度,温度,光照都会使若虫的荷尔蒙水平产生变化,从而对于生理代谢水平产生影响,最终引起龄期长度的变化。
大约有30%螳螂种类雌雄是异型的,一般来说,雄性龄期都较小些,也更早变为成虫,成虫寿命也短。因此,雄性个体显得更加脆弱,在饲养中,与雌性有不同的环境和食物的需求。

对于饲养的环境的设计,一方面是尽可能模拟螳螂在野外的生存环境。
在此基础上,对于环境得改良,筛选真正有利于螳螂生长繁殖的环境因子。

环境控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光照
在室内模拟自然光并不容易,白炙灯不是很好的选择(产生过多热量),一般用荧光灯管提供所需要的照明。
光周期对于生物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普遍使用12小时的光照每天,有些高纬度的种类需要每日15个小时的照明,才能很好得繁殖。减少白天的长度同样也能刺激温带的种类增加产卵量。
螳螂是靠视觉来捕食昆虫,因此,适度得光照对于捕食是必需得,而应该尽量避免阳光暴晒。
温度
温度需求因种类而不同,沙漠地区的种类白天可以需要35摄氏度甚至更高的室温,对于大多数种类一般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8到30度,都是比较适宜的温度。
然而,个人饲养得看法,我一般控制在24-26度,在空间有限得条件下。
加温装置要比降温装置来的容易,在国内比较容易的买到的爬虫饲养箱,里面安置个白炙灯,或者箱子在下面使用加热垫,都能有效提高饲养环境的温度。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使局部环境过热。当然最好的饲养工具是光照培养箱,由于其价格昂贵,另一个使用中发现的缺点,由于压缩机工作时候得震动,可能影响螳螂蜕皮。
个别种类,例如对于兰花螳螂,32摄氏度就是致死的温度,所以降温的空调房间,或者温控箱是饲养这样的种类所必须要考虑得。
湿度
理想的湿度一般在50—70%。湿度对小若虫尤为重要,第一是小若虫更容易散失体内的水分,二是在蜕皮的时候,保证蜕皮成功。因此,在饲养成虫的时候湿度可以率微降低。然而,过度潮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尤其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饲养容器的透气性。
我在控制湿度的时候,一般在饲养的瓶中放置海绵,或者是纸巾,然后在上面喷水,用来保湿。如果有水滴在饲养瓶中,或者有积水,对小若虫都是致命的,一是常会被粘住,或者去吮食水滴,而不去捕食。同样水滴也会粘住果蝇和小龄的蟋蟀,总之要避免水滴和积水。
湿度控制也是因种类而各异。因此,在饲养前,了解该种类的生活环境尤其重要。
环境与布景
螳螂一生至少更换两到三次饲养环境。为什么一开始不选用足够大的饲养空间呢?那是因为,过大饲养的空间,小若虫不容易找到放入的食物,最佳空间的大小一般是若虫体长四倍左右的长宽高。尤其是高度,许多种类的螳螂,例如花螳通常倒吊着转龄,所以空间高度至少要是若虫体长的三倍,并且在饲养的盒子的顶部安置纱网供其落脚。
食物
大多数种类的螳螂对食物并不挑剔,会捕捉任何会动的小虫(虽然蚂蚁和甲虫多数不会被接受)

2011-09-10 11:43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3楼

在人工条件饲养螳螂的主要食物是蝇类(果蝇,家蝇,丽蝇等),蟋蟀和蟑螂。所提供的食物本身得健康状况或者说营养条件,对于螳螂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例如,在给螳螂喂食蟋蟀前几天,给蟋蟀补充高蛋白的狗粮和新鲜的蔬菜。
成功喂食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大小的猎物。大多数刚刚孵化一龄若虫,可以捕食果蝇(野生型或者是残翅的),而对于一些更加小型的种类,甚至连果蝇也大到无法捕捉,只能提供其跳虫或者是一些小型的蟑螂的若虫(大小和跳虫相近)。各种大小的蝇类,如家蝇和丽蝇,对于那些比较纤细的种类比较合适,大小适宜的蟋蟀和蟑螂也是很好的选择,尤其对于那些大型的种类,作为成虫阶段大型猎物。选择食物,还要考虑到螳螂捕食习性,例如蟋蟀喜欢在容器的底部,而一些种类螳螂只在容器的顶部,用蟋蟀喂食这类螳螂也就不是很好的选择。
不同种类的螳螂喜好不同种类的食物,例如地面上活动的种类偏好地面上的昆虫,例如蟑螂蟋蟀,而呆在植物枝头,或者静候在花上的种类,会偏好蝇类和蜜蜂。有些种类螳螂甚至有一定的捕食特性,在没有提供其特定的昆虫时,甚至会因饥饿致死。
喂食的时间也要考虑到螳螂的习性,有夜间活跃的种类例如树皮螳螂,也有白天在日光下活动的种类例如花螳,一般一周至少要喂食两次,对于低龄的若虫建议每天都要喂食果蝇,投喂果蝇的数量一般在两到三个小时内基本吃掉为好,剩下个别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螳螂在蜕皮前24到36小时,不会再捕食,此时也该避免再喂食,因为猎物的活动会严重影响到螳螂蜕皮,这也是我反对一次放入过多猎物的原因。雌虫一般需要更加多得食物,尤其在产卵后,而雄虫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也利于交配。
在蜕皮时,螳螂很脆弱,很有可能被蟋蟀吃掉,所以在喂食蟋蟀蟑螂时尤为注意,及时清除残留的猎物。
对于食物,还要说明的是,野外采集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由于寄生虫或者农药的污染,螳螂都会因这样的食物,而留下了隐患,最终暴毙。
水分
在给饲养的容器内加水保持湿度的同时,也给螳螂提供了所需水分。雄性的螳螂(比较纤弱)和若虫对于环境湿度更加敏感。给饲育容器内放置水的容器并不是恰当的做法。在给水的时候,建议采用蒸馏水,而不是自来水,因为水中的氯等物质都可能对螳螂有害。
繁殖
成功的繁殖螳螂是一门艺术。
在人工条件下,可以观察到非常多样的交配行为。有些种类很容易就会交配,产出成百上千的受精卵,而有些种类,即使交配后,也会产出相当比例的未受精卵,而有些种类,诱导其交配都还是难题。
通过以下的方式,可以减少以上的情况。
成熟度,是交配的前提,一般雄性在最后一次蜕皮后一到两周后成熟,而雌性需要更加久的时间,雌性膨胀的腹部是产卵准备完成的一个信号。减少未受精卵的产生,最好在螳螂产出一到两个卵鞘之后,再交配一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同系内的繁殖,虽然这个情况时常发生,如果持续采用同一个卵鞘内的螳螂繁殖,在两到四代之后,该种系就会退化,卵的受精率会大大受影响。
对于那些雌雄异型的种类而言,成功得保护雄性螳螂是交配的关键。在交配前的几天把雌性移入较大的饲养空间内,让她熟悉该环境,避免交配时的紧张。将食物放入交配的空间内可以有效得分散雌性对于雄性的注意力。一旦交配完成,尽快移开雄性,如果在24小时内没有交配,也要移出雄性。
在交配之后,需要给雌性选择一个适当的产卵场所。对于大多数种类会在容器的壁上或者是顶部产卵,而另一些种类,会选择小的树枝,或者是底层落叶上产卵。所以,在不熟悉产卵习性得时候,可以提供给雌性多种选择。
产卵后可以移出雌虫,或者在卵鞘变硬之后将其移出,再粘到其他容器的壁上或者是小树枝上。卵鞘的保存环境,和成虫的饲养环境是基本一致,也要保持好适当的温度湿度。一般来说,卵鞘在3到8周内孵化,多数种类在4到6周内孵化。

2011-09-10 11:43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4楼

【先把母螳螂喂饱再交配 估计比较好 不吃老公 我们也就安心了】 理由如下

在1984年,两名科学家里斯克(E.Liske)和戴维斯(W.J.Davis)虽然同样在实验室里观察大刀螳螂交尾。但是做了一些改进:他们事先把螳螂喂饱吃足,把灯光调暗,而且让螳螂自得其乐。人不在一边观看,而改用摄像机纪录。结果出乎意料:在三十场交配中,没有一场出现了吃夫。相反地,他们首次纪录了螳螂复杂的求偶仪式:雌雄双方翩翩起舞,整个过程短的10分钟,长的达两个小时。里斯克和戴维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吃夫,原因之一是因为在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隐私”的螳螂没有机会举行求偶仪式,而这个仪式能消除雌螳螂的恶意,是雄螳螂能成功地交配所必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实验室喂养的螳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雌螳螂饥不择食,把丈夫当美味。为了证明这个原因,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7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媾。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媾,但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可见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动机是因为肚子饿。但是在野外,雌螳螂并不是都能吃饱肚子的,那么,吃夫就还是可能发生的。在1992年,劳伦斯(S.E.Lawrence)在葡萄牙对欧洲螳螂的交配行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野外研究。在他观察到的螳螂交尾现象中,大约31%发生了吃夫行为。在野外,雌螳螂大概处于中度饥饿。吃掉雄螳螂,对螳螂后代也的确有益。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里斯克和戴维斯也承认,欧洲螳螂发生的吃夫现象可能比其他螳螂远为普遍,是他们给螳螂带来恶名。但是,雄螳螂很显然不是心甘情愿地被吃的。

2011-09-10 11:46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5楼

正所谓穷凶极恶,别说螳螂,就算是人饿极了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哦,所以交配谨记喂饱女女啊!

2011-09-10 11:49 回复

魔夜の魂
75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6楼

[经验分享]

1.(最重要)有些人认为螳螂交配一次就是永远的,这是错误的,这样生出来的卵囊是不会出小螳螂的(指第二次以后),你这不是害了螳螂的心血吗!
2.大刀螳螂长期养在室内眼睛会变黑,视力下降,这时为时已晚,早上要让他见到太阳慢慢升起。
3.永远不要再螳螂活着的时候做标本,可以观察她的腹部。

[经验分享]

"本人养过100多只中华大刀,都是养在窗户的纱窗上,房间里任何地方它们都可以去,但它们一般就喜欢呆在纱窗上,抓来各种虫子往纱窗上一放,立刻就被抢掉了,包括有可怕大牙的大型蝈蝈,都毫无还手之力,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螳螂一般不会自相残杀,敞开的空间螳螂的战斗力和小笼子里不可同日而语"

http://tieba..com/f?kz=1056681268

[经验分享]
如果养在室内需要补水,可以向笼内的枝干或是螳螂的身体用喷壶喷雾,每天一次即可,不要过量;在室外注意遮阳,最好是把饲养笼挂在花草或藤蔓上,晚上的露水可以滋养它,喂食的量可以视食物的个头大小,一般看它的腹部,如果瘪下去就可以喂了,还有螳螂如果营养充分一般一周就会蜕皮,也有稍晚一些的,蜕皮时颜色会变浅(需仔细观察),对食物没了兴趣,会倒挂着不动,这时螳螂需要安静阴暗的环境就不要在往笼里放虫子了,蜕皮都是在夜间或黎明,蜕皮后放在通风适量见光的地方,蜕皮后螳螂身体很软,很脆弱,不要惊扰它,否则容易造成肢体畸形,隔一天等外壳硬化后再投喂食物;总之要 尽量模仿自然状态下的环境

[经验分享]

“一般状态下的螳螂3天就挂了”
我无语,我的tl有饿9天的纪录,照样很好,只要不饿到半死是越饿越有攻击性
一个星期不吃东西也就1~3龄若虫吃不消,再大一点的就无压力了

2011-09-10 11:56 回复

1502754
410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7楼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新手提出的种种问题
如果你遇见一只螳螂.先别着急去抓.你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条件养活它.如果不能.OK,给他放条生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当然要确保你不伤害它.如果你觉得它会伤害你脑子里萌生了把人家刀子,翅膀的念头.我想你还是放生吧.
每种螳螂的分布地点都大同小异:大刀通常分布在灌木丛和草地.宽腹往往在树上.薄翅算东北地区最常见的螳螂.有时候墙角就有.
养的地方可以用那种养仓鼠蜥蜴的盒子.还有油桶.最好模拟自然环境.但其实最佳选择是在盆景上边.螳螂也向往自由.你剥夺了它的大自由请赐给它小自由吧!.
公螳螂的尾部有两根须子.母的是尖状的产卵器.另外公螳螂的身体强壮程度也同样没有母的NB.所以它主要吃点小的飞虫.比如苍蝇,蝗虫若虫等.母的螳螂可以捕食自己1.5倍的任何生物.但前提是饥饿状态.母的螳螂不挑食.只要是昆虫就行.但最好是3倍体长一下.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螳螂冒风险.
基本食物:1L蚜虫,果蝇,2L同1L.3L可以捕食苍蝇,4L小蟋蟀.5-8L都用蟋蟀.抓不到虫子的就喂黄粉虫(花鸟市场一般都有)直翅目昆虫最有营养.但也有铁线虫的风险(我没见过).不是河边绝对没事.9L(公8L就该羽化了).即蜕变为成虫,长出翅膀.
即将蜕皮时晚上眼睛不发黑.胸部(通常说的脖子)变软.活动能力减弱,体色变浅.这时候千万不要碰.因为可能一点点小伤就会使螳螂蜕皮失败(羽化失败率更高).
驱铁线虫的方法就是用水浸泡螳螂的三分之一腹部.
螳螂的交配:公螳螂羽化变干即可交配.所以公螳螂成虫都有交配能力.母的要羽化一个月.这个时候一般在中秋节前后.母螳螂做产卵状.这就说明她已经有交配能力了.这种情况下吃夫可能不大.公螳螂如果不会自己找老婆可以人工放到母的身上
产卵:性成熟交配2-3天即可产卵.如果提起交配中华是23天,宽腹是18天左右.产卵前兆是食欲不振.您千万别不知道给扔了.那就失去了几百只螳螂啊
孵化:室内孵化通常是3个月.如果你想提起见到小TL可以放室内(前提是准备好充足的饲料)反之则置于阳台或者室外..不然着顾不过来放生也没法放啊..自然界(室外)通常为5月-6月孵化出小TL.建议留一只就够了.其他放生.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
总之要养你就要对它尊重.希望螳螂这个异型杀手能将种群壮大起来.
http://tieba..com/p/499479670如果你遇到一只螳螂
本贴欢迎补充

摘自螳螂吧

『柒』 兰花,螳螂的生活习性(简说的)!

生活习性:性喜阴,避光处及湿润、空气流通的沙质土壤环境。
养护要点:用小盆栽,避免强光照射,常喷药物防虫,并掌握其自然生长环境,合理养护。(无法简略了)

『捌』 这是什么昆虫

【兰花螳螂】(学名:Hymenopus coronatus):有着较为极端的性二态,成年雌性大约6-7厘米长,而雄性只有大约2.5厘米。和雌性比起来,雄性极为矮小,雄性和雌性也有不同的外观,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

产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都会生长着各种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兰花螳螂应该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抢眼的一种了。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最适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野生兰花螳螂生活在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是昼行性的昆虫,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类,也一样互相捕食。幼体也会自相残杀。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

伴随着雌性兰花螳螂逐渐变大,它们将能捕获更多类型的昆虫猎物。螳螂进化的第一阶段是形成深绿色体色,从而使它们很难被掠食者发现。下一阶段将出现在雌性兰花螳螂,它们体色趋向于黄色、白色和粉色。这意味着雌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大,体色更鲜艳,通过模拟花卉更能有效地吸引昆虫。相比之下,雄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小,很容易伪装隐蔽起来,从而使它们可以避开掠食者的攻击,更好地寻找交配对象,伏击猎物。

兰花螳螂从出生就具有掠食本能,只要是活的昆虫,如苍蝇、蜘蛛、蜜蜂、蝴蝶、飞蛾等它们都会捕食。因为兰花螳螂主要是在兰花上等待猎物上门,所以它们捕食的对象多半也是围绕花朵生活的小型节肢动物、爬虫类或鸟类。

『玖』 螳螂中的怪物,一种体型大,一种较凶猛,谁更胜一筹

螳螂是自然界昆虫中战斗力很强的存在,尤其是它的两个前肢咬合力度特别大,经过科学观察发现这两个前肢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所以伤害很大,而同时螳螂的种类也很多,而兰花螳螂是螳螂中最凶猛的,魔花螳螂是螳螂中体型最大的,两者其实魔花螳螂最厉害。

同时魔花螳螂的前肢力量也很大,即便兰花螳螂生性勇猛,但是力量肯定是比不上魔花螳螂的,体型上就更是一点优势都占不上,无论是短暂的战斗还是持久战都不会是魔花螳螂的对手,最后都会败北。

『拾』 兰花螳螂是不是喜欢兰花

兰花螳螂—来—世界上最“完美”的昆虫自

昆虫世界简直无奇不有,呈现给人们的精彩不断。在认识了那么多昆虫之后,你知道昆虫世界里谁是最“完美”、拟态最逼真的吗?堪称世界上最“完美”的昆虫,要数兰花螳螂了。

兰花螳螂是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一种生物,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上都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是极其美丽又最善伪装的“完美”昆虫。

说它善于伪装,是因为它能随着花色的深浅来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很奇怪吧。有一种长得像朵粉红淡雅兰花的螳螂,它的伪装技术之高超,真的是会让人感叹昆虫世界居然会如此妙不可言。

兰花螳螂在经过第一次蜕皮后就可以分辨出雌雄。翅膀的发育成熟,是兰花螳螂步入成年阶段的重要表现,这时雄性体形较小,只有雌性的一半,而且雄性的棕色斑面积会比较大些。

交配时雄螳螂会把储精囊放进雌螳螂的储精囊中,之后的雌性产卵就可以经过储精囊受精。只要交配一次,雌性就可以持续多次地产下受精卵。螳螂的交配行为可能有些残忍,因为雄性在交配后如果没有立刻离开,很可能就会被雌性所吞食。

热点内容
七夕节诗词诵读 发布:2025-09-21 06:03:12 浏览:578
花蕊重瓣茶花 发布:2025-09-21 05:35:49 浏览:593
1月24是情人节吗 发布:2025-09-21 05:28:28 浏览:602
剑兰花坚强 发布:2025-09-21 05:28:20 浏览:455
维生素b对绿植 发布:2025-09-21 05:02:07 浏览:842
绿植吊兜 发布:2025-09-21 04:37:39 浏览:906
生活家绿植 发布:2025-09-21 03:59:10 浏览:276
随意插花 发布:2025-09-21 03:51:54 浏览:569
荷花的果实叫什么名字 发布:2025-09-21 03:25:15 浏览:308
黄县花卉市场 发布:2025-09-21 03:25:14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