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的特点描写

兰花的特点描写

发布时间: 2022-04-15 19:34:02

1. 兰花的特点

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特点分别是:

1、有唇瓣:兰花除了一般化具有的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结构外,还具有唇瓣的解构,兰花有六枚花被(花萼与花瓣区分不明显,统称为花被),分为内外两轮,其中内轮有一枚特化成了唇瓣。唇瓣的作用是吸引昆虫来传粉并为昆虫驻足提供平台。

2、可180°扭转:多数兰花的花梗和子房扭转180°。

3、有花粉团:兰花的花粉通常粘合成团,作用是便于昆虫传粉时把花粉全部带走,提高传粉效率。当昆虫进入下一朵花时,被带出的花粉团可以自动调整方向,使其正好接触到黏性柱头上,从而完成异花授粉。

4、有蕊柱:除子房外,兰花的整个雌雄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状体,称蕊柱。蕊柱的形成使得雌雄蕊在空间上分离,促进了异花授粉。

5、有有蕊喙:兰花的柱关和花药之间有一个舌状的器官(源自柱头上裂片),叫蕊喙,是兰花特有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自花授粉。

(1)兰花的特点描写扩展阅读:

一、形态特征

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花葶侧生或发自假鳞茎基部,直立、外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长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

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通常见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几部分组成。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

兰花结构的奇特是为了适应昆虫传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团和唇瓣等,加之,兰花为两侧对称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数目减少、子房下位、花形状、大小和颜色多样、多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二、兰花的主要品种:

1、纹瓣兰

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L.) Sw.,附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通常包藏于叶基之内,叶4-5枚,厚革质,花葶从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下垂,长20-60厘米,萼片与花瓣淡黄色至奶油黄色,萼片狭长圆形至狭椭圆形,花瓣略短于萼片,狭椭圆形,花期4-5月,偶见10月。

纹瓣兰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等地区均有栽培。

2、寒兰

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假鳞茎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带形,薄革质,暗绿色,前部边缘常有细齿。

花常为淡黄绿色而具淡黄色唇瓣,也有其他色泽,常有浓烈香气;花瓣常为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唇瓣近卵形;蕊柱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8厘米。花期8-12月,寒兰耐寒性不强。

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分布于中国、日本南部、朝鲜半岛南端。

株型修长健美,叶姿优雅俊秀,花色艳丽多变,香味清醇久远, 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为国兰之一。

3、春兰

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又名朵兰、扑地兰、幽兰、朵朵香、草兰,是中国兰花中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人们最为喜欢的种类之一。植株一般较小,假鳞茎较小,卵球形。

叶带形,边缘无齿或具细齿。花多单朵或两朵,不出架;花色以绿色、淡褐黄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狭椭圆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中国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

生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南端等。广义的春兰还包括豆瓣兰、莲瓣兰、春剑,它们的主产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区,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4、多花兰

兰科兰属的一种附生植物。花茎直立或稍倾斜,花序长20~30cm,着花20~40朵,花红褐色。叶长椭圆形,2~4枚着生于大型的假鳞茎上。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分布于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

多花兰其叶革质肥厚,并具有光泽,抗旱防寒力强,花色繁丽多姿,亦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较理想的盆栽花卉之一。

5、建兰

地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2--6枚,带形,有光泽,长30-60厘米,宽1-2.5厘米。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一般短于叶;总状花序具3-9朵花;花常有香气,色泽变化较大,通常为浅黄绿色而具紫斑;

萼片近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花瓣狭椭圆形或狭卵状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长1.5-2.3厘米,略3裂。蒴果狭椭圆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通常为6-10月。

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产中国多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和草药价值。

2. 兰草花的特点

你好,兰草花的特点有;万带兰的叶片呈棍棒状;卡特兰的叶片肥厚呈硬革质;春兰、建兰的叶片呈细而长的条形;鹤顶兰的叶片则又大又软,而且薄。因此,兰科植物的叶片共同点较少。

兰花的茎形态变化也较大,有直立茎、根状茎和假鳞茎3类。因兰通常在地下都有假鳞茎,有时还有横走的根状茎。

兰草花的根大都为海绵状须根。

兰科植物的花最具代表性,为分类的依据。花由萼片3枚、花瓣3枚及蕊柱1枚共同组成。兰花的萼片已瓣化,在平常人看来就是外层的3个“花瓣”。内层的3片花瓣中下方的一枚通常为唇瓣,唇瓣多样化、特异化是兰科植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国兰的唇瓣称为舌瓣。唇瓣在兰花发育的初期位于花的上方,随着花蕾的绽开,兰花的花梗、子房出现了复杂的扭转,使花来了个180°大转身,唇瓣到了最下方。

兰花的花为两性花,但雌雄花蕊合生在一起呈柱状,所以又称全蕊柱。在国兰中合蕊柱又称“鼻头”,望采纳。

3. 兰花有哪些特点

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是以香为著称的花卉。兰花属兰科,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版生草本。高20~权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3片成一束。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评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时候,文人一般把美文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兰科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其中就有750属35000余种,单兰属就有70余种。

4. 兰花的特征和特点

兰花的特征和特点?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栽培管理方法上,春兰、蕙兰与其他植物有所不同。我们对这种不同特点的讨论,对研究兰蕙的栽培管理是有好处的。 兰花是单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假球茎和肉质肥大的丛生根,带形或线形叶从假球茎抽生,假球茎有多个(7-8)不定根的生长点,呈圆形、椭圆或长椭圆形,上面还有不定数的薄鳞片,故有假鳞茎之称。这些鳞片腋间有七八枚不定芽。新苗就是从这些不定芽中抽出的。

兰的根,粗壮肥大,肉质分校少,偶有生出支根的,无根毛。外层为根皮组织,内层为皮层组织,皮层组织细胞较发达,有根菌共生,故兰花又称为菌根植物。菌根是营养植株使之生长的主要器官,是兰花生育、开花、生存、繁殖等生命循环的依靠。可以说,没有菌根就没有我们种的春兰和夏兰。“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在这里用来说明菌根的重要性是恰当的。我们讨论兰花载培管理,首先应该弄清菌根发育的基本过程。 在兰根的表皮及皮层组织中有共生兰菌,并含有大量的水和空气。

5. 兰花特征介绍:大约80字

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6. 兰花的样子描写(150字)

1、墨绿色的兰叶又细又长,舒展着,如同仙女的飘带。跳舞兰特别引人注,它的花瓣又薄又大,淡黄色,中间还布满赤褐色的小丝条,微风吹来,真像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还带来清幽的香味。

2、兰花的叶子细而长,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它们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极有观赏价值。明代诗人张羽有诗赞曰:泣露光偏乱,寒风影子斜;俗人那解此,观叶胜观花。那墨绿的叶,好似一掐就会挤出水来,嫩的弱不禁风,嫩的让人不忍触摸,可那一片片迎风而长的叶子,又显得是那么的倔强和有生命力。

3、它的姿态那样小巧秀丽,修长的叶子伸得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真叫人喜爱;那盛开的花好像在对我微笑,那么清丽淡雅。花瓣雪白雪白的,仿佛涂上了一层银粉。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7. 兰花的外形特征

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常与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

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左右对称、唇瓣、花粉块和合蕊柱是兰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花粉成块的特征却有些例外,除拟亚兰科和杓兰亚科没有,其他大部分兰科植物还有花粉块柄。

(7)兰花的特点描写扩展阅读:

兰花生长习性

兰花最佳生长温度是18--30摄氏度,5摄氏度以下,35摄氏度以上生长缓慢,生殖生长期为5--18摄氏度。兰花在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兰病。因此,室外栽培要创造一个适于兰花生长的逐部湿度小气候,室内安装喷雾器和湿度计。

叶质地较厚,表面有角质层保护,因此,兰叶不消耗大量水分。兰的假鳞基和肉质根能贮藏一定的养分和水分,因此较能耐旱。除发根、发芽期,快速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外,其他时间消耗水分较少。若水分过多,造成土壤积水,阻塞根部呼吸,就易烂根。

水多亦会造成兰叶细胞壁充水,叶面气孔张开,造成内含养分淡薄,进而造成组织纤弱,生长不良,产生病害。兰花是"喜雨而畏潦,喜润而畏湿"。由于春、夏、秋、冬空气湿度不同,兰花生长速度不同,对水分要求也不同。

8. 兰花有什么特点

香独具四清,即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回古今名人对它评价极高,答被喻为“花中君子”。它的花、叶、果、根还可制药,有清热解毒、化疾止咳、止血镇痛等功效。喜阴,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喜空气流通的环境。

9. 兰花的特点是什么

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兰花结构的奇特是为了适应昆虫传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团和唇瓣等,加之,兰花为两侧对称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数目减少、子房下位、花形状、大小和颜色多样、多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兰花有六枚花被(花萼与花瓣区分不明显,统称为花被),分为内外两轮,其中内轮有一枚特化成了唇瓣。唇瓣的作用是吸引昆虫来传粉并为昆虫驻足提供平台。

兰花的花粉通常粘合成团,称花粉团,作用是便于昆虫传粉时把花粉全部带走,提高传粉效率。当昆虫进入下一朵花时,被带出的花粉团可以自动调整方向,使其正好接触到黏性柱头上,从而完成异花授粉。

除子房外,兰花的整个雌雄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状体,称蕊柱。蕊柱的形成使得雌雄蕊在空间上分离,促进了异花授粉。

兰花的柱关和花药之间有一个舌状的器官(源自柱头上裂片),叫蕊喙,是兰花特有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自花授粉。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 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 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 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 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 地生兰,如 春兰、 惠兰、 建兰、 墨兰和 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 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热点内容
七夕节诗词诵读 发布:2025-09-21 06:03:12 浏览:578
花蕊重瓣茶花 发布:2025-09-21 05:35:49 浏览:593
1月24是情人节吗 发布:2025-09-21 05:28:28 浏览:602
剑兰花坚强 发布:2025-09-21 05:28:20 浏览:455
维生素b对绿植 发布:2025-09-21 05:02:07 浏览:842
绿植吊兜 发布:2025-09-21 04:37:39 浏览:906
生活家绿植 发布:2025-09-21 03:59:10 浏览:276
随意插花 发布:2025-09-21 03:51:54 浏览:569
荷花的果实叫什么名字 发布:2025-09-21 03:25:15 浏览:308
黄县花卉市场 发布:2025-09-21 03:25:14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