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野生秋海棠

野生秋海棠

发布时间: 2022-04-04 17:04:50

⑴ 裂叶秋海棠的生长习性

冬暖夏凉的温度: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迅速,茎叶茂盛,花色鲜艳。生长适版温为19-24℃,冬季权温度不低于10℃,否则叶片易受冻,但根茎较耐寒。
半阴半阳的光照:秋海棠对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适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适宜的光照强度,根茎类为200-300lx。另外对光周期反应也十分明显。在短日照和夜间温度21℃的条件下,花期明显推迟。
疏松肥沃的土壤:野生种排水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这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腐叶土和炭土。碱性或粘重,易板结的土壤作为盆栽用途,不利于新根生长、导致茎叶矮小,色彩暗淡,易引起萎黄病。适合生长在pH值6.5-7.5的中性土壤。

⑵ 秋海棠科有哪些植物

双子叶植物,有5属,920种,中国有1属,有90多种。有名的有以下几种:
花卉植物名 球根秋海棠
拉丁名/别名 Begonia tuberhybrida / 茶花海棠
产地与习性 由多种原产南美山区的野生亲本培育出的园艺杂交种,为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高温,超过32℃,茎叶枯萎脱落,甚至块茎死亡。生长适温6-21℃,相对湿度为70%-80%。冬季亦不耐寒。
形态特征 株高约30cm,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叶为不规则心形,先端锐尖,基部偏斜,绿色,叶缘有粗齿及纤毛。腋生聚伞花序,花大而美丽。品种极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花瓣皱边等。花色有红、白、粉红、复色等。花期春季。
繁殖与栽培 常用扦插和分割块茎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生长季节可经常浇水,但盆土不宜太湿,否则会引起腐根,空气干燥则会落花。生长后期逐渐降低浇水量。生长季节和花瓣,每半月施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四季秋海棠
拉丁名/别名 Begonia semperflorens / 瓜子海棠
产地与习性 原产巴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干燥和积水,生长适温18-20℃,低于10℃生长缓慢,要求空气湿度大的环境。
形态特征 属须根类秋海棠,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具光泽,卵形,叶缘有锯齿。花淡红色,腋生,数朵成簇。园艺品种很多,株型有高有矮;花有单瓣和重瓣;花色有红、白、粉和中间色;叶色有绿、紫红与深褐色。
繁殖与栽培
繁殖与栽培 播种、扦插与分株法繁殖。春、秋均可播种。分株多春季结合换盆进行。

花卉植物名 蟆叶秋海棠
拉丁名/别名 Begonia rex / 虾蟆叶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 原产巴西和鳊东部一带,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宜阴湿环境和湿润的土壤,夏季忌阳光直射。
形态特征 无地上茎,地下根状茎平卧生长。叶基生,一侧偏斜,深绿色,上有银白色斑纹。花淡红色,花期较长。
繁殖与栽培 用扦插与播种法繁殖,生长季节10天左右施淡肥一次,应注意及时摘心,夏季通风不良,易受白粉虱危害。

花卉植物名 铁十字秋海棠
拉丁名/别名 Begonia masoniana / 马蹄海棠
产地与习性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冬季湿度不得低于10℃。夏季要求凉爽、半阴和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温度以22-25℃为宜,不耐高温,超过32℃,则生长缓慢,怕强光直射。空气湿度80%左右。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
形态特征 根茎横卧,肉质。叶柄上长有长绒毛,叶柄直接长在根茎上。叶近心形,长16-20cm,状突起和刺毛,淡绿色。中间有一类似十字形的紫褐色斑纹。花小、黄绿色。
繁殖与栽培 分株或叶插法繁殖。换盆时分株。叶插一般在夏季进行分株,保持床面潮湿,空气湿度不宜过高,否则易烂。约30余天,即能长出小植株。待长出小叶后即可移植。

花卉植物名 秋海棠
拉丁名/别名 Begonia evansiana / 八月春、断肠花、相思草
产地与习性 原产中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湿,忌阳光直射。怕干旱和水涝。冬季有休眠习性。花期8-9月。
形态特征 属球根类秋海棠,株高50-70cm,块茎球形,茎直立,上部分枝。叶片宽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细波状,通常背面为紫红色。聚伞花序,腋生,花朵淡红色。
繁殖与栽培 分株或播种法繁殖。4-5月播种,播后15天左右发芽,因种子较小,覆土宜浅。采集叶腋间的小珠芽栽种,一星期后可发芽,当年开花,夏、秋季除及时浇水外,还要向叶面喷水。夏季应避免日光直射。

花卉植物名 彩叶秋海棠
拉丁名/别名 Begonia cathayana / 红脉秋海棠、绒叶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 原产中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和半阴环境,越冬温度需在10℃以上,夏季宜凉爽环境,忌曝晒和干燥,生长适温为16-20℃。
形态特征 属须根类秋海棠,叶片斜卵圆形,鲜绿色,叶脉红色,花朱红或淡红色。
繁殖与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春、秋季最宜。在20-25℃的条件下,20-25天即可生根。生长季节应充分浇水,每15天施淡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银星秋海棠
拉丁名/别名 Begonia argenteo-guttata / 麻叶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 原产巴西,为多年生小灌木状,夏季生长适温25℃左右,较耐寒,怕日光直射。冬季生长适温15℃,需阳光充足,应适当控制水分。
形态特征 属须根类秋海棠,茎直立,。具分枝。叶片斜卵形,叶面绿色,嵌有稠密的银白色斑点,叶背面紫红色。花淡红色。
繁殖与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四季均可进行。也可进行叶插,但不定芽的产生较为困难。每年春天需换盆,并进行修剪。

⑶ 球根秋海棠的栽培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球根秋海棠又名茶花海棠,为秋海棠科多年生块茎草本植物。块茎为不规则扁球形,褐色。株高30厘米左右。叶片呈不规则心形,先端锐尖,基部侧斜,叶面深绿色。腋生聚伞形花序,花大而美丽,径5~7厘米或更大,花有粉红、淡红、橘红、紫红、黄、乳白、白及多种过渡色。雌雄同株异花,雄蕊多瓣化,有单瓣、半重瓣、重瓣,花瓣边缘有皱边、条纹或鸡冠状。品种甚多。

球根秋海棠是由十来个原产于南美山区的野生秋海棠作亲本培育出来的杂交种,喜凉爽、湿润和半阴的环境。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温度和光线的急剧变化很敏感。开花植株不能放在阴暗的室内,也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不耐高温,超过30℃茎叶枯萎、花蕾脱落;35℃以上,地上部分和地下块茎腐烂死亡。球根秋海棠属长日照开花、短日照休眠的植物。光照时间不足,叶片瘦弱纤细;光照过强,植株矮小,叶片增厚、卷缩,叶色变紫,花絮皱缩不能展开或呈半开状。

常见栽培的块茎类秋海棠还有:

秋海棠,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茎分枝、光滑。叶斜卵形,叶背及叶柄带紫红色。花淡红色,花期夏季。比较耐寒。原产我国南部山地,爪哇岛及日本也有分布。

中华秋海棠(B.sinensis)本种极似秋海棠,但形体稍小,高20~40厘米,分枝少,冬季休眠。花淡粉色,稍有香味,花期夏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至华北地区,北京郊区山地可见。

通常用播种繁殖,得到的植株可以开出各种色泽和不同类型的花。用小粒种子播种法播种。播种和出苗后的管理同四季秋海棠。种子十分细小,每克约7万粒;每个果实内有1300~4000粒。早春1至2月室内播种,温度18~21℃,2~4周可出苗。

球根秋海棠每年开花后地上部分枯萎,但球根——块茎仍要保留下来,次年2至3月再行栽植。栽种块茎不宜过深,以块茎顶部与土面齐平为好。栽植前土壤中施足底肥,栽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在15~20℃时,约经2~3周块茎顶部的芽可以长出。

为繁殖优良品种,也可在春末从优良母株上切取带茎叶的芽,长10厘米左右作插穗,插在以粗沙或蛭石为介质的插床中,温度21℃,很快可以生根。栽植后当年可以开花。但多数插穗在插床中下部形成块茎,地上部分枯萎。可将块茎收藏起来,次年栽植。

大家都喜欢球根海棠,但由于栽培环境条件的限制,有许多地方无法大量栽种。华北地区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栽培好是十分困难的。作者认为,我国沿海的青岛、烟台、大连,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和西南的云贵高原可以试验发展这种花卉。

球根海棠要求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透气好,保水持肥能力强,pH5.5~6.5。可用腐叶土、泥炭土配以腐熟的牛粪、鸡粪等作基肥,加少量河沙制成盆栽用土。生长期,每7~10天可施一次稀薄液肥。植株稍长高后,茎干易折,需竖支柱。生长季节避免过度干燥和潮湿,春末至夏季应遮光50%~70%,并经常在周围地面和台架喷水。在干燥、高温的中午,可向叶面少量喷水。

开花以后节制浇水,叶片呈现枯黄时说明逐渐进入休眠,茎叶干枯后即可完全剪去。块茎可取出沙藏或留在干燥的盆土中,贮藏块茎的温度为8~10℃。

球根秋海棠是著名的球根盆栽花卉之一,花色娇嫩艳丽,花形优美别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作为盆栽花卉,在世界广泛栽培,为重要的商品盆花。开花时常用来美化客厅、卧室、会议室,可在室内观赏二周左右。在一些凉爽地区,用它布置花坛,效果极好。

图6-13 球根秋海裳

⑷ 海棠在哪里生长

四季海棠原产南美巴西,1821年柏林植物园从巴西引进的植物的土壤中,发现了四季海棠的原种。1828年传入欧洲各地,1878年育种学家进行种间杂交取得成功,形成了现代四季秋海棠的特色。因此形成了四季海棠的多源杂种。秋海棠属除澳大利亚外,全世界从热带到亚热带均有分布,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秋海棠类的传说与典帮。《采兰杂志》载:古代有一妇女怀念自己心上人,但总不能见面,经常在一墙下哭泣,眼泪滴入土中,在洒泪之处长出一植株,花姿妩媚动人,花色像妇人的脸,叶子正面绿、背面红的小草,秋天开花,名曰:“断肠草”。《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相传昔人有以思而喷血阶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人们爱秋海棠,秋海棠类的姿色的确赏心悦目。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内观赏,也可在暖地栽开花坛或成片种植形成花繁叶茂的地被。有的观叶,有的观花,细赏之余,神韵无穷。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历代文人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赞赏海棠。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宋代刘子翠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形容海棠似娴静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优点于一身而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难怪唐明皇也将沉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了。
海棠花棠植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海棠花是制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装饰之用。海棠花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适用于城市街道绿地和矿区绿化。此外,有的海棠果实,可供食用、药用。花含蜜汁,是很好的密源植物。

⑸ 秋海棠的养殖方法

1、上盆

播种苗在-4片叶、扦插苗在发根后10-15天,即可分栽上盆。

2、浇水

上盆后的管理,在冬季每天浇水1次就可以了,一般浇水是在中午前后进行;夏天浇水的次数稍多,每天早晚各浇1次,在秋海棠夏季的生长旺季,还要注意每天喷雾,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6%-60%。春、秋每天也只要浇水1次,有时晚间可根据天气情况补充浇水即对现于的盆浇少的水。

3、施肥

上盆半月后,应放宽盆间距离,促进侧枝键壮,并追施稀薄肥1次。肥料的比例以N:P:K为3:1:2或2:1:2为好,再补充微量元素即可。肥料的浓度一定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烧根,以后每隔20-30天追肥1次。

4、光照和温度

秋海棠对于光照和温度也要求比较严格,对光照和温度的调节,根据种类而异。一般生长期控制在24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了,夏季要加强通风避免高温多湿。休眠期保持10摄氏度左右,这时要减少浇水,避免叶面积水。

(5)野生秋海棠扩展阅读:

秋海棠的生长习性

生长适温为19-24℃,冬季温度不低于10℃,否则叶片易受冻,但根茎较耐寒。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迅速,茎叶茂盛,花色鲜艳。秋海棠对光照的反映敏感的。一般适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

另外对光周期反应也十分明显。在短日照和夜间温度21℃的条件下,花期明显推迟。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野生种排水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

⑹ 蟆叶秋海棠常见的栽培种类有哪些

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粗壮肥大的根状茎肉质、匍匐、节极短。叶和花茎均从根状茎节的部位生出,在靠近地面处长成一簇。叶斜卵形,叶面深绿色,常具金属光泽,有不规则的银白色环带,叶背面红色,叶脉及叶柄多毛。花淡红色,高出叶面。园艺品种极多,主要是叶片色泽、斑纹有所不同。叶片极美丽,为主要的观赏部位。是重要的喜阴盆栽观叶植物和温室盆栽花卉。栽培普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

我国较常见栽培的品种有:

幻想(Fantasy),叶片边缘和中心为棕绿色,两者之间为银白色并有金属紫色的脉纹,叶面较平。

狂欢节(Fiesta),叶片绿色,有软毛,有粉棕色的斑点和银白色的斑块。

菲莉格瑞(Filligree),叶片有尖裂,叶脉及近旁深绿色,叶脉之间为银白色。

原产印度北部的阿萨姆地区。低纬度、高海拔,夏季不热,冬季不冷,气候温和而湿润。所以蟆叶秋海棠喜欢半阴、湿润而温暖的环境。

和蟆叶秋海棠类似的种类称为根茎类秋海棠。它们多具粗壮肥大的根状茎,匍匐生长,节极短。叶和花均从根状茎的节部抽出,叶片多具绚丽的彩虹斑纹,甚为美丽。通常根据产地不同又分为美洲种与亚洲种。其栽培方法与蟆叶秋海棠基本相同。

常见栽培的种类:

虎耳秋海棠(B.rex-cultorum)是蟆叶秋海棠和其他种之间的杂交种。品种很多,栽培甚广。叶面具不同颜色的斑块,异常美丽,为重要的室内盆栽观叶花卉。

斑叶秋海棠(B.rubelliana),根茎肥厚,生长健壮。叶阔卵圆形,浅裂,甚大,古铜绿色,表面有暗褐色斑点。花绿白色至粉红色,花序高出叶面。为一园艺杂种。

莲叶秋海棠(B.nelumbiifolia)根茎短粗。叶甚大,圆至卵圆形,似莲叶。花小,粉红或白色。产于墨西哥。

铁十字秋海棠又名刺毛秋海棠。叶卵圆形,表面有皱纹及刺毛,淡绿色,中央呈不规则的红褐色十字形斑块。花白色,甚少。是优良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有一变种称彩纹海棠(B.masoniana var.),叶片及叶柄上的毛较细软,叶片上的褶纹也较细小。

细蜘蛛秋海棠(B.cv.Tiger)又称虎斑秋海棠。植株细小。叶片长卵圆形,长约4厘米,叶面暗红色,有不规则的绿色斑块,背面紫红色、鲜艳,有绿色斑块,叶缘有白色的毛,十分美丽。适合于小盆栽植,可常年家庭室内栽培。

通常用分株、叶插和播种繁殖。分株宜在春季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二段或数段,使每段上最少带有新芽和2~3片叶。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入盆中,深度以根状茎上部与土面齐平或在土面下1厘米为好。叶插可在整个生长季节进行,在家庭中3~6月或8~10月为好。目前栽培的蟆叶秋海棠大多为优良品种,是通过杂交选择出来的无性系。在一般情况下,不宜用播种法繁殖,播种苗多数趋向野生种。只有在培育新品种时才用播种繁殖。播种方法同四季秋海棠。

叶秋海棠产于温暖潮湿的热带森林中,常生于岩石缝隙等土层虽浅但却含较多腐殖质的地方。培养中应特别注意遮阳。温室中栽培,夏季应遮光70%左右,春秋50%,冬季30%。四季均需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日向植株周围数次喷水,干旱的春季也可向叶面少量喷水。若空气湿度太低或阳光过强,则叶片反卷,边缘或叶面出现枯死的块斑。

盆栽用土以腐叶土或泥炭土加1/3的河沙和部分腐熟的牛粪、鸡粪作基肥配成。盆栽时不宜过深,以根状茎与盆土表面齐平为好。每年春季换盆,将宿土及腐烂的根去掉,用新土重新栽植。

蟆叶秋海棠不耐寒,冬季室温应在12℃以上,适宜的温度为18~25℃。高温干燥的环境对其生长十分不利,往往会使叶片变得小而厚,严重时叶片边缘干枯,幼叶不能展开,直至枯死。高温潮湿也易引起植株腐烂,多雨高温的三伏天,应将其移到遮雨、通风、凉爽的地方。

图6-12 蟆叶秋海裳

⑺ 帝王秋海棠的花是什么颜色

帝王秋海棠
帝王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一种植物。多年生、稍肉质草本。原产墨西哥。我国有人工引种栽培。

⑻ 求助,这个野生的秋海棠学名

看所生长的地区,如北京地区有中华秋海棠。

⑼ 这是什么花

中文学名 :丽格秋海棠
别称 :丽格海棠、玫瑰海棠、丽佳秋海棠、里拉秋海棠

花语 :和蔼可亲
宿根草本植物,块茎肉质,扁圆形;丽格秋海棠是由德国人将球根海棠与野生秋海棠杂交得到的新品系,花型花色丰富,花朵硕大,花品华贵瑰丽,属短日照植物,没有球根,也不会结种子,日照超过14小时便进行营养生长,反之在14小时以下即易开花,因此可用电照方法调节花期,常见于冬至春季开花。叶片自茎出,心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叶柄约为叶片长度的1/3-1/2,复花花序腋生,有小花20余朵,单瓣或重瓣直径约3厘米,甚为绚丽夺目,娇媚动人。大型的重瓣花好似月季、山茶、香石竹等名花的姿色,有时花瓣有裙边,其色泽自白、黄以至粉红、红、橙不。其中白色的山林女神;橙色的埃洛沙、路沙莉;黄色的探戈舞、黄色旋律;红色的海特、水妖;奶油色的巴洛马等都为优良品种。

热点内容
彩赤丹茶花 发布:2025-09-22 03:58:09 浏览:969
里荷花 发布:2025-09-22 03:58:00 浏览:920
古装樱花初音图片 发布:2025-09-22 03:54:14 浏览:407
玉兰花的种子怎么种植 发布:2025-09-22 03:44:58 浏览:674
茶花换盆僵苗 发布:2025-09-22 03:34:42 浏览:664
绿植加啥好 发布:2025-09-22 03:07:00 浏览:412
花卉油画大家 发布:2025-09-22 03:02:46 浏览:561
梅花得到的感悟 发布:2025-09-22 03:01:55 浏览:529
三亚玫瑰谷面膜 发布:2025-09-22 02:44:47 浏览:330
绿植店VI 发布:2025-09-22 02:44:34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