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动作
① 马兰开花二十一怎么跳
这是跳皮筋的口诀,跳皮筋玩法有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
单人跳由二人拉着约3至4米长的皮筋,在皮筋的中间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许多人同时参加。
集体跳跳皮筋的动作花样是由若干基本动作组成的联合动作。一个联合动作跳2×8拍,在儿歌或音乐伴奏下进行跳跃,跳橡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
比赛标准:
跳皮筋比赛要求选手必须在三个不同高度上做出三组不同的动作,每组动作不得少于2-3个。整套动作要求准确熟练、连贯协调、舒展活泼、自然大方。
比赛时间因年龄而异。儿童组1min30s-2min30s,少年组2min30s-3min30。
正式比赛要配以健康活泼、节奏感强的音乐,跳皮筋的动作要和音乐节拍协调同步。
比赛最高10分。分配比例:高度占3分,动作数量占5分,动作质量与音乐占2分。
② 关于一部我小时侯看过的国产动画
少年英雄历史上有很多
砸缸救人的司马光
铲除鳌拜的少年康熙等等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例子供参考
[解题过程]
少年英雄周公瑾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风起云涌。但有一个人,潇洒倜傥,卓绝不凡的名垂青史,他就是周瑜。
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
战功累累、屡战屡胜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讨江夏太守黄祖的战斗中,周瑜屡立战功,灭了这支队伍,成为东吴最有威望的人。
曹操攻取荆州后,实力大大强于东吴,东吴有些人就主张归顺投降,但周瑜极力主战,并指出曹军外强中干,有四个致命弱点。并和刘备联合最终在赤壁打败曹军,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瑜将随这一著名战役名垂千古。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少年英雄,英年早逝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时年36岁。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换上丧服,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悲痛万分。大家纷纷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战功以及他开朗的性情,宽宏的气度,待人的和气和谦虚,不禁激起对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怀念之情。《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历史依据的。
③ 动画片马兰花的故事内容
央视热播动画片马兰花
传说马兰花是朵神奇的花,能够实现任何愿望,但谁也没有见过它。
马兰山下住着孪生姐妹俩,姐姐大兰懒惰,妹妹小兰勤劳。大兰不干活,整天抱着老猫玩。
小兰嫁给了马兰山上的青年马郎,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过着幸福的生活。
山上有只老狼一直想得到马兰花,过不劳而获的生活。
小兰和马郎回家看望父母,带上了许多礼物。大兰见了十分嫉妒。小兰头上戴了一朵小花,大兰 误会那就是传说中神奇的马兰花。她认为小兰是靠马兰花的力量才过上好日子。
老猫一直也有个愿望,就是能开口说话。
于是大兰在老狼和老猫怂恿下,展开了一场争取马兰花的行动……
为了得到小兰头上的花,大兰和老狼无意中使得小兰掉下了河水里,大兰一下傻了眼,正在焦急时马郎来了,大兰无奈只好冒充小兰和马郎一起上了马兰山。
背负着“害死”妹妹的伏罪感,经过了风吹雨打、历尽了千难万险,大兰终于得到了马兰花,她终于可以向马兰花许愿,让妹妹“活过来”了。老狼和老猫也是狂喜万分,但事情却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小兰再次站在大兰面前,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大兰得到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但他们却惊喜地发现和明白,只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希望实现各自的愿望。
影片特点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这句经典的童谣,伴随着每个中国孩子的童年,流淌在每个孩子内心的最柔软处,是每一代人童年最经典的美好回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印记永不褪色,而且一旦再现必将还会让记忆升华。
《马兰花》作为经典儿童剧盛演50年,受到一代代少年儿童的喜爱和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已成为“世纪之花”。儿童剧《马兰花》是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建院剧目,当年一上演便十分轰动,周恩来总理对该戏提出“大兰是可能教育好的,不要让她和老猫一起死掉”的建议更使它成了家喻户晓的剧目。从首演至今,连演不衰,成为中国儿童剧史上的第一里程碑。所以,被称为“中国动画梦工厂”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给祖国母亲60周年的生日礼物,就是影院动画片《马兰花》,意义深远。
马兰花的花语就是爱的使者,影院动画大片《马兰花》在任德耀创作的同名舞台剧《马兰花》基础上改编,倾注了美影厂对传统经典的爱,倾注了美影厂对中国动画事业的爱,也倾注了美影厂对祖国母亲的爱。 原作中故事的核心是勤劳勇敢与懒惰怯懦的对立。如今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导演姚光华认为再用这点作为核心是不够的,改编经典就要有突破,新《马兰花》以环保、生存、和谐作为大背景。使原来的儿童剧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并融入全球语境下的价值观。 原作中的猫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消灭它是下策,让它从善才是上策。因此,在此次电影版中,老猫由原剧的十恶不赦的坏蛋变成了被坏人利用的角色。新设置的反角藤妖,就是为了加强了戏剧冲突。
影院动画片《马兰花》在原来主题的基础上,更具有思想冲击力,进行三方面的创新,主题更新,人物更新,意识更新。 如果说原来的《马兰花》主题价值观是“勤劳、纯朴、勇敢” ,那么现在的大型动画影院片《马兰花》则加上了“宽容”等主题元素。 影院动画片《马兰花》,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新的高度,重新结构故事,提升影片内在张力,使《马兰花》这个已为很多人所熟悉的故事,增添新内容,人物角色增加反面角色藤妖,使原来由勤、懒为主要矛盾的戏,转为以善、恶为主要矛盾的戏。
从塑造人物性格、动作特点和语言特征看,影院动画片《马兰花》也容入了全新的时代特征和理念,以使角色塑造更加丰满。新《马兰花》的故事是超越环保的,反垄断的主题,不让任何一个物种独存,不让任何一个物种独存就也不能消灭任何一个物种,哪怕像藤妖这样的反派,因此结局我们让藤妖有了生存的权利,但也加以限制。 同时,根据动画电影的特点,充分运用相关技术优点,发挥美影厂优势,影院动画片《马兰花》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使影片在故事性、想象力、可看性等方面均获得极高的提升。画面制作美轮美幻,音效配乐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剧情张弛有度,人物造型鲜明突出,让观众展开想象的翅膀,充满遐想,陶醉其中。
为了精心打造2009年国庆60周年献礼影院动画片《马兰花》,美影厂集结全部力量组成梦幻团队倾情制作,投资1500万,历时3年。编剧、导演皆为中国动画界重量级人物,再加上3D、特效、音效、作曲等人员各个出类拔萃,组成了高水准的梦幻创作班子。 配音演员、主题歌演唱者集结两岸三地最炙手可热的人气偶像,全明星班底的阵容,成为继《宝莲灯》、《西岳奇童》、《勇士》后中国国产动画片最豪华的梦幻团队。主题歌与台湾种子音乐、北京源泉动力合作,邀请吴克群、许茹芸、温岚倾情献唱,被影院动画片《马兰花》深深打动,吴克群、许茹芸特别为歌曲作词作曲并演唱。 为求在原著基础上有所突破,新影院动画片《马兰花》的梗概经过了20多次的修改,剧本更是由导演、制片人、编剧、文学顾问反复讨论,修改了10多次。在经过重重改进之后,新《马兰花》的故事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故事内涵,增强了戏剧冲突,而人物角色和全剧立意等都有了重大突破。
影院动画片《马兰花》将以“把幻想容入感情深处”作为创作核心理念,她以电影的功能、电影的视角、电影的叙事方式,尤其是尽显动画电影之功力与想象力,集可看性、感染力、市场号召力于一体,全力打造出一只为中国原创动画引以自豪的“世纪之花—《马兰花》”
④ 上海老弄堂的九子游戏玩法及游戏过程
九子游戏分别为:“打弹子、滚圈子(俗称滚铁圈)、踢毽子、盯核子(盯橄榄核)、造房子、拉铃子(拉叉铃)、刮片子(刮香烟牌子)、掼结子(翻麻将牌)、抽陀子(抽贱骨头)” 。
1、掼结子
缝起一个小沙包,捡上几颗称手的石子,这大概是除翻香烟牌子外最受欢迎的游戏了。规矩多的还会搬个台子,玩点花式;大多数时候也就是席地而坐,把自己玩成只“泥猴子”。
规则玩法:台子1张,骨牌6只,结子1只。持6只骨牌掷向台面,随后将结子甩手抛向空中,接在手心,抛接之间将桌上6只骨牌相继翻成白色(正面)、横式、竖式、最后翻成黑色(反面)为比赛终止。上抛结子需在10次内完成1式,超过10次的加次数10次后进入下式。结子、骨牌每落地一次(出台面)判作二次抛结子。抛结子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2、扯铃子
这是个需要苦练和技巧性的项目,常常是一群小鬼傻愣愣地看着大人们把个茶壶盖子耍得呼呼生风。
规则玩法:在5平方米的场地内放1只铃子,1付连绳的扯柃棒。运动员两手各握一根扯柃棒,设法将场内的铃子在扯柃棒绳子上转动起来,并变换各种动作,时间为3分钟。铃子转动为比赛开始,记1分;3分钟内铃子连续转动,不出现落地记5分;铃子在绳上、棒上、空中、地上每变换一种动作加1分,每落地一次扣1分。得分多者获胜。
3、抽陀子
这大概是弄堂游戏里最宣泄情绪的一项了,不少大人在教育小孩时也会搬出“贱骨头”作范本。
规则玩法:一般老上海人管它叫抽“贱骨头”。一根棍子上绑一条牛皮筋,抽在地上转的陀螺。陀螺有大有小,有木的有铁的,还可以比赛,2个陀螺对撞,谁的被撞停就输了。
4、套圈子
游乐园里的保留节目,一角钱换上十个圈圈,可每次总是眼看着要套中就被弹开。爸爸们往往是个中高手,一边教育孩子不要上当受骗,一边大显身手。
规则玩法:在6米×2米的长方形场地内,从起套线1.8米处起放20个瓶子,间隔距离为纵向0.4米、横向0.3米。准备直径为11厘米的套圈10个。比赛时每人持10个圈,投10次。从起套线直线向前的瓶子分值依次为1、2、3、4、5分。未投中计0分。运动员脚踏或超过起套线为犯规,投中无效。根据运动员套中分值的总和计算,分数高者名次列前,如总成绩相等,按单次分值最高者列前。
5、刮片子
分值刮片,互相紧贴,按照低层4张,次层3张,再次层2张,顶层1张叠放在场地中央。将主刮片刮向分值刮片,分值刮片被刮成反向面,计1分,同时取出。刮出场地外,将分值刮片取出,不计分。时间结束,比赛结束。10张分值刮片全部取出,比赛结束,计时结束。
6、顶核子
花个几分钱买包橄榄,吃完之后再小心翼翼地把核洗得干干净净就是现成的道具。
规则玩法:在场地内画直径10厘米、20厘米、40厘米三个同心圆圈,每圈线宽3厘米。核子(橄榄核)2个,一个放在圆心,一个由运动员手持。运动员身体须直立,用两手指持核子,顶中圈心核子。每名运动员可进行5次顶核子,如未顶中圈心核子为0分,如顶中,以核子最后所落的位置计算得分。10厘米圈为1分、20厘米圈为3分、40厘米圈为5分、40厘米圈外为10分。
顶核子时,颈部倾斜角度不得超过8.5度,手持核子不得低于颈部。根据运动员5轮得分总和计算成绩,分数高者名次列前。
7、滚轮子
把废旧钢丝绕个圆,在天井里一个人也可以玩上半天。用一些玩家高手的话说,这可是既有助于开发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平衡能力的项目。
规则玩法:在一个20米×4米的长方形场地内,放置3根圆柱。准备滚圈和铁钩各一个。听到出发信号后,从起点用铁钩钩住轮子向前滚动,在滚动中绕每根圆柱一圈后返回。不得用手接触滚圈,如果轮子倒地,可在倒地处扶起重来,但需加时5秒。最终所用时间少者为胜,若成绩相等,则按轮子倒地次数少者列前。
8、打弹子
几乎每个孩子兜里都少不了几颗花花绿绿的玻璃弹珠,除了从小伙伴那赢的,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家里的水仙花盆。
规则玩法:最简单的玩法是“互弹法”。一人将弹子弹出,另一人用弹子击发,击中者赢对方一枚,未击中,对方击发。另一种玩法是在地上挖六个拳头大小的坑,前五个坑间隔一米,最后一个坑间隔两米,为“主坑”。从第一个坑外一米处开始弹球,球不入坑则轮换。同一球连进五坑再进“主坑”后成为“主球”,“主球”可射杀任意其他弹球,被弹中的球算作失败。其他球可通过连续击中“主球”3次成为“新主球”。最后剩下的弹球为赢。
9、造房子
拾块红砖,画上房子,就可以拿“画笔”当道具开始游戏了。大多数时候还会在最顶端写上“大前门”三个字,那可是决定胜负的最高目标。“造房子”是在地面上先划好格子,式样有“直跳形”和“方跳形”的几种,格中标上阿拉伯数字,方形格的数字还故意错开,玩者按规定的跨越方式,扔籽包或其他物件(如钥匙串、铁块、玉石块、康乐球子、毽子等等)进格子里,完成各种难度动作。
跨步为初级,单脚跳跃为升级游戏,玩法先易后难,初级游戏只要把物件正确的扔进规定的格子里,双脚跨步走,按顺序1、2、3、4、5、6、7、8、9出格即可。升级游戏全程需用单脚完成跳格,游戏过程中脚不准踩线,扔进格子里的物件也不能压线,脚与物碰线即算失败,由等候的玩伴继续挑战。
规则玩法:在长4米宽2米的平坦长方形地面上画上四层楼房,依次将小方砖踢入每层楼房,按照楼房格子的安排进行单脚或双脚跳跃,回到起点为完成。砖必须踢入指定楼层方才作数,跳跃时单双脚不得踩线,跳错楼层必须重跳。胜负依据运动员完成建造各层楼的时间进行比较,用时少者列前;用时相当以重跳、重踢次数少者为胜。
(4)马兰花动作扩展阅读
其他相似游戏:
跳筋子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哼着童谣,和着节奏,这应该是“弄堂九子”中流传最长久的项目了。人多的时候总会由两个高手分别率领两队比赛;人少的时候一根橡皮筋加两个小板凳,一个人也可以玩得热火朝天。
规则玩法:依从膝盖、垂手、腰部、肩胛、头顶再依次往还的次序分9级进行比赛。每队三人,将橡皮筋拉开成等边三角形,对手三人须在标志物处按同一节奏、统一规定动作进行比赛。在任一高度未按同一节奏、统一动作和换位即为失败,停止比赛。最终按完成规定动作级数高者为胜。
⑤ 跳皮筋的歌谣
1.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2.锄禾与梅花(五言诗)
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小河流水
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去采花,姐姐采了一大把,我只采了一小把,姐姐得了大红花,我只得了金娃娃。
树上的叶子哗啦啦,我和姐姐去采花。姐姐采了八角半,我采了一朵马莲花。花,花,马莲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
4.小皮球,圆又圆,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5.橡皮筋,脚上绕,绕到东来绕到西。跳过山,跳过海,跳过祖国台湾岛。
6.下雪啦,下雪啦,地上铺满小雪花,小妹妹,摔倒了,地上一个雪娃娃。小妹妹,叫妈妈,快来呀,快来呀,大地给我照相啦。大地给我照相啦。
7.高跟鞋,高跟袜,我和高跟打电话,就怕高跟不在家。
8.小螺号,滴滴地吹,海鸥听了展翅飞。小螺号,滴滴地吹,浪花听了笑微微。小螺号,滴滴地吹,声声唤船归喽,小螺号,滴滴地吹,阿爸听了快快回喽。
9.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从小是个苦孩子,长大是个女英雄,毛主席题写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0.董存瑞,十八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革命的任务完成了。
11.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扩展资料: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约流行在20世纪50至80年代。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跳皮筋是多少90年代以前的人们的回忆,阳光明媚的课后,三五好友撑起皮筋,喊起歌谣,度过一个愉悦惬意的课间,而那跳跃的身影也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
⑥ 《马兰开花二十一》整首童谣是什么
这首歌是《马兰开花》。
《马兰开花》-赵嘉一
作词:张溪
作曲:张溪
一二三四五六七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我有一只会飞的猫 伸伸懒腰撒撒娇
亲爱的妈妈 总嫌她闹 噢
老爸在一旁 哈哈 偷着笑
老爸他绘画特别好 记录生活点滴的美好
我爱 我家 这座城堡 陪我走过所有的年少
啦啦啦 有你 有我 爱就在身旁
大人的操劳辅导 只为我更好
小小的世界 总会遇到 成长的烦恼
花开花落每一刻 感动全都知道
花样滑冰我很在行 练琴听话吃饭从不挑
我编的小说 写了好多条 噢 总有一天
这世界会看到 幸福的生活平凡
却充满着珍宝 未知的明天 遥远
却终究会来到 啦啦啦 有你 有我
爱就在身旁 大人的操劳辅导
只为我更好 小小的世界 总会遇到
成长的烦恼 花开花落每一刻
感动全都知道 花开花落每一刻
感动全都 知道
(6)马兰花动作扩展阅读
《马兰开花》是一首由赵嘉一演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由张溪作词作曲。
记录了一家三口温馨的家庭记忆,俏皮的旋律拉近了两代人对童年的解读,歌词为我们展现了严母慈父与古灵精怪的女儿之间平凡却珍贵的生活点滴。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无可取代的,也是无微不至。而在这首歌中,通过孩子和爸爸妈妈的真情对唱,将彼此间的爱透过歌词温暖人心。这首歌字里行间也表达了制作人张溪老师对赵嘉一小朋友的真心祝福,让人无不感受到与家人相伴的幸福与温暖。
赵嘉一,内地童星,三部乐艺术工作室“音乐宝宝”,自幼学习钢琴、小提琴、声乐,音色温柔甜美,2018年三部乐艺术工作室着力打造家庭原创儿童单曲,代表作《马兰开花》等。
⑦ 马兰开花二十一是什么意思
“马兰开花二十一”没有什么实际含义。
这是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流行的跳皮筋童谣中的一句。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增多,跳橡皮筋这种游戏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
童谣:小皮球,驾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7)马兰花动作扩展阅读
跳橡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挑、跨、碰、压、踢、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同时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歌谣,跳出各种花式图案。
运动时,有单脚跳和双脚跳两种形式,皮筋的高度一般随着参加者的过关,慢慢从脚腕向头部升高,最高点常常将橡皮筋勒在头颈上。
跳皮筋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
单人跳由二人拉着约3至4米长的皮筋,在皮筋的中间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
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许多人同时参加。
⑧ 跳皮筋的跳皮筋童谣
跳皮筋,我第一,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版
跳皮筋,我第一权,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得好,跳得齐,健康活泼数第一。
(8)马兰花动作扩展阅读:
跳皮筋比赛要求选手必须在三个不同高度上做出三组不同的动作,每组动作不得少于2-3个。整套动作要求准确熟练、连贯协调、舒展活泼、自然大方。
比赛时间因年龄而异。儿童组1min30s-2min30s,少年组2min30s-3min30。
正式比赛要配以健康活泼、节奏感强的音乐,跳皮筋的动作要和音乐节拍协调同步。
比赛最高10分。分配比例:高度占3分,动作数量占5分,动作质量与音乐占2分。
跳皮筋难易程度是由皮筋的高低决定的,最高的时候是以牵皮筋者踮起脚尖、高举一臂为准,这就是“珠穆朗玛峰”了。这时谁个儿最高谁就被派去牵绳。
⑨ 跳皮筋有哪几种玩法
1.老师,你好!
这是最最简单的,勾两下橡皮筋就算跳玩了。
2.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google了一下,发现来自一部电影。恩,小时候就那么随便唱唱,从来不问出处。即使
到现在,也不知道它来自哪里,更不知道马兰花究竟是什么样的花。不过,这首歌谣真
的流传很广泛!
3.小皮球,争上游,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
可以自由地规定跳到几十一。但我一直很纳闷,这个数数是依照什么规则来的?
4.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追我,我就跳山崖。山崖比我高,我就钻地洞。地
洞有炸药,炸死小日本。本,本,本,跳!
以前我一直以为李向阳跳的是山羊,并把它和体育课上的跳山羊联系起来。长大后才琢
磨出来,原来是“山崖”。。。
5.脚的连续四个动作,经常会有四字口诀与之对应,比如“加减乘除”,“长命百岁”
。
还有一些玩法,没有歌谣口诀,只有一个名字:大剪刀,小剪刀,并脚,趴进趴出,金
灿灿,银灿灿,铜灿灿,铁灿灿的一系列。很想追根溯源,考究一番,这些名字都是怎
么来的~~
--
生命的第一声啼哭是不夹一丝悲伤的
因为生命与之而来的那个世界里不存在悲伤
悲伤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产物
⑩ 80后经常玩的跳皮筋口诀
1、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2、
跳皮筋 ,我第一, 马兰花开二十一 。
二五六 ,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
四五六 ,四五七, 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 ,五五七, 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 ,六五七 ,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 ,七五七 ,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 ,八五七 ,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 ,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一。
跳得好, 跳得齐 ,健康活泼数第一。
3、
橡皮筋,
脚上绕,
跳到天上落在地,
跳过山,
跳过海,
跳到祖国的台湾岛!
4、
鸭子咪咪叫,老牛蹦又跳。
大马吃白菜,熊猫跑步快。
白兔圆耳朵,老虎叫呱呱。
老鼠比猪胖,公鸡会下蛋。
5、
马兰花,马兰花,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 ......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
跳皮筋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单人跳由二人拉着约3至4米长的皮筋,在皮筋的中间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许多人同时参加。
跳皮筋的动作花样是由若干基本动作组成的联合动作。一个联合动作跳2×8拍,在儿歌或音乐伴奏下进行跳跃。
(10)马兰花动作扩展阅读: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约流行在20世纪50至80年代。
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
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还记得当年跳皮筋时唱的歌谣吗?玩游戏的热闹场景又浮现在我们眼前。跳房子、抓沙包、踩影子……这些欢乐朴实的民间游戏对于“70后”、“80后”甚至“90后”而言,一定不陌生!
今天,小编从《中国民间游戏总汇》一书中精选了几个大家喜爱的经典民间游戏,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回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吧!
跳皮筋
“跳皮筋”当属女生最爱的游戏之一,在跳的时候大家一定会喊上口号:“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才能跳出感觉!
皮筋,也称猴皮筋儿、橡皮筋儿,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跳皮筋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游戏,动作简单易学,不受年龄、人数的限制和季节、场地的影响,器材简单。
游戏步骤
跳皮筋有挑、勾、踩、跨、摆、碰、绕、掏、压、踢等十余种腿部基本动作, 将这些基本动作排列变换、穿插组合,又可以形成多种精彩花样。
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编好花篮上南山......”念着熟悉的童谣,一群小伙伴们围成一圈,把腿盘在一起,拍着手,转着圈,谁的脚掉出来谁就被淘汰。
编花篮是一种流行范围十分广泛的传统游戏,也被称作跳四方、搭葡萄架等。在游戏中,游戏者双手彼此相牵,左脚搭于左手所构成的形状酷似水井外形的台中,因此也叫搭井台。
搭井台游戏的起源兴许与人们对水井的记忆有关。在旧时以及现在的广大农村地区,水井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游戏步骤
游戏开始之前,四人脸朝外,分别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背相向。各自左脚站立,右脚向后翘起,互相将脚脖架在下一人的腿弯处,组成一个“井”字形。
游戏开始后,四人同时用左脚跳跃,边跳边拍手唱歌谣。以唱的歌谣、拍手的节奏来使四人动作协调统一,直到有人失去平衡为止,坚持时间最长的组获胜。
滚铁环
滚铁环,又称滚铁圈、推铁环,早在汉代时就是百戏之一,是旧时汉族盛行的民间游戏。在四川德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就有滚铁环的图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滚铁环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民间游戏。
那时候的男孩们玩得投入,连上学也不忘带着,一到课间,操场上总是一番滚铁圈的热闹景象。放学后,他们更是滚着铁环回家,爱不释手,匆匆做完功课,挎着铁环找伙伴玩去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令人怀念的“滚铁环”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野,只能从记忆中找寻……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_跳皮筋
人民网_盘点跳皮筋编花篮等经典民间游戏 重拾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