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兰花
1. 兰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兰花来的特点是花色自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兰花象征高洁典雅。
兰花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兰花花色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兰花喜欢阴凉的环境,怕阳光直射。养护尽量放在半阴处,有散射光即可。
兰花喜欢湿润的环境,忌干燥,平时要经常通风。
肥沃的土壤可以让兰花生长的更加健壮,选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2. 写兰花的古诗词
一、《感遇·其一》
作者:唐代张九龄
1、原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翻译
兰叶逢春,枝叶茂盛,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作者:宋代苏轼
1、原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翻译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2)景色兰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及鉴赏:
1、《感遇·其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伤心难过之余,遂作《感遇十二首》。
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3. 兰花属于景物吗
兰花在中国久负盛名,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以香取胜,色泽宜人,迎寒怒放,风姿潇洒,品格高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古今文人描写的对象。兰”意象丰富了咏物诗的审美与内涵,诗人也赋予了自然之兰种种全新的含义,使其本身具有多种深意。
4. 描写山谷中一大片兰花盛开景色的好段
野生兰花哪里有一大片抄的,顶多有一大丛兰叶,但是花也是疏疏落落数枝,亭亭玉立,这还是花枝高的蕙兰建兰,如果是春兰,短短的花梗贴地,还不容易发现呢。这是因为一来兰花生长环境限制,不可能有大规模野生(人工培植除外,但也得一盆一盆放在一起才能凑很多花),另外兰花要多年的老芦头才开花,花枝也不会太繁多。空谷幽兰美在幽雅淡雅,闻香而觅,披荆寻路,下涉深谷,背阴山坡的深树浓荫下,青苔古石边,蓦然发现兰叶披离,几朵秀雅的兰花悠然开放,这是中国传统兰花的意境。如果是洋兰(热带兰)之类,花朵硕大绚丽,倒是能有一大片,不过可不容易有古色古香的意味了。
5. 怎样写蓝花草从远到近的景色
比如远处成片的兰花草与天相接与山脉相连。近处的兰花草随风摇曳,传来阵阵清香。
6. 赞美兰花的七绝诗句
1,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出自宋代王安石《春夜》
白话文释义为: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
白话文释义为: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春日》
白话文释义为: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 出自宋代张栻《立春偶成》
白话文释义为: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5,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扬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血飞。——出自唐代韩愈《晚春》
白话文释义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6,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出自宋代杨万里《伤春》
白话文释义为:春天来到之时,预料今年春天赏春的乐事肯定会很多,没想到今年又和往年一样,辜负了今年春天的美景。看到我是年年都不曾有眼去观赏那似锦的繁花。我不是在病中就是在愁中,那有心情去观花呢!
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自唐代杨巨源《城东早春》
白话文释义为: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早春呈张十八员外二首》
白话文释义为: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白话文释义为: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10,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出自唐代王驾《春晴》
白话文释义为: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1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出自唐代杜甫《登楼》
白话文释义为: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1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出自唐代韩愈《春雪》
白话文释义为: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高鼎《村居》
白话文释义为: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7. 关于兰花的诗句
关于兰花的诗句有:
1、《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2、《种兰》 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4、《咏兰》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译文: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5、《饮酒·幽兰生前庭》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8. 描写兰花美景的文章
一、香。中国兰花自古有“王者香”之称,其香清幽脱俗,飘飘忽忽,若有若无,沁人心脾。偶尔一阵清香袭来,能使人心旷神怡,提神醒脑,茅塞顿开,所以古代就有兰香能够催生祛病的传说。中国兰花神奇的香味,是世界上任何花香都无法比拟的。
二、姿。兰花的叶姿清雅潇洒,历来是诗人画家灵感的源泉。其软垂叶者,娇姿婀娜;其斜披叶者,飘逸洒脱;其斜立叶者,刚柔相济;其直立叶者,雄健刚劲。那些色彩缤纷的叶艺兰,更是绚丽多姿,分外迷人,难怪有诗赞日:“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观叶胜观花。”兰花的花形变化无穷,姿态万千,有的像荷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牡丹,还有的像松竹……真是包罗万象,数不胜数,好似聚集了花卉的精魂,从兰花中可以找到百花的缩影。
三、韵。兰花的风韵清丽脱俗,是品赏的内涵与精华。兰花中的荷瓣花、梅瓣花,品相端庄,气宇轩昂;兰花中的水仙瓣花,灵动秀气,温文尔雅;兰花中的奇花蝶花,有的形如秋菊,巧夺天工,有的形如牡丹,雍容华贵,风姿绰约,令人百看不厌,浮想联翩。
四、色。现代兰花的花色越来越丰富。嫩绿与洁白,象征着清雅纯洁与超凡脱俗;金黄、红、紫等,寓意富丽堂皇与高贵吉祥。但无论何种花色都共同体现了一个“清”字的本质,素净的清雅,红紫的清艳……都显出玉肌翠骨、纯朴雅丽,各种色彩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赏兰,主要是欣赏兰花的清雅淡素。由于兰花幽香清远,素洁脱俗,“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获得了诗人墨客的赞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看出人们赋予兰花的几种品格。一是清香宜人,优雅超脱,不媚世俗。如苏辙《种兰》诗:“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怜霜;根依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常见楚词章。”又如郑板桥《峭壁兰图轴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也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二是清白为人,刚正不阿,孤芳自守。如刘克庄《兰》诗:“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又如岭安卿《盆兰》诗:‘‘猗猗紫兰花,素秉岩穴趣;移栽碧盆中,似为香所误;吐舌终不言,畏此尘垢污;岂无高节士,幽深共情素;挽首若有思,清风飒庭户。三是宽容厚德,默默奉献,不图回报。如揭溪斯《秋蕙》诗:“山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又如张《咏兰花》诗:“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品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兰文化,兰花丰富的内涵凝聚了广大爱兰者的精神寄托。然而,笔者最赞赏的还是革命前辈董必武先生的赏兰妙论,他称兰花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生动地概括了赏兰的精髓。
9. 一盆兰花是一种风景其实是一种心境。。。。是谁的作品
一盆兰花,是一方风景,其实是一种心境。
单薄。瘦弱。孤傲。
分明是你映在我的眼前。
没有媚姿招展的仪态,也没有浓妆艳抹的颜容,朴素如同一株普普通通的草,绿灵灵地,脆生生地散发着清香。
一盆花,是一个秘密,其实是一种寄予。
端庄。高贵。娴雅。
分明是你站在我的面前。
送一片温馨给我。
盛夏的感觉。
春去夏来,谁能挡住岁月匆匆?潮动的爱怎能沉默不语?
蝉声蛙鸣,歌唱热烈的生活。
阳光雨水,洗礼烦躁的生活。
繁枝浓叶,遮荫多彩的生活。
一双手在推挡燃烧的心靠近,一颗心在期待清凉洁静的雪花,盛开在爱情的夏日。
恐惧一季的轰轰烈烈,难道厌烦爱情失却魅力?
清晨
在清幽的山谷
一缕清香引路
邂逅你在风中漫舞
你高洁的气度越隐越出
不容你再享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我娶你回家享受尘世幸福
丢失了青山秀水和花香鸟语
你努力适应温室的锁固
任我千般呵护
你青丝由黄转枯
六神无主的我正想放爱一条生路
你却在我们相遇一年的同一个上午
绽放出火红的一朵花说你不能把爱辜负
我感动你的感动
畅想明天甜蜜的路
突然发现你颤抖的身躯
褪尽了生命的绿
我千呼方唤你终于睁开了无力的眼
你喜极而泣用微弱的声音倾诉来生的缘
亲爱的请记住我的美
为你绽放为你凋零
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慰
捧着你来到你土生土长的山谷
你的姐妹们一如往故
天真的沐浴着七彩云雾和晶莹剔透的露珠
轻吟浅唱水袖轻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