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半卷海棠

半卷海棠

发布时间: 2022-03-27 22:13:00

『壹』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的作品赏析

小说中,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诗歌,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贾迎春限韵,贾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林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薛宝钗的为第一,贾探春表示赞同,贾宝玉则为林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
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古时贵族人家的闲情逸致的表现,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也不会例外。这些诗和有关情节给读者提供了认识这种生活的画面。如果从这一角度看,诗本身的价值是不大的,但作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手段,它仍有艺术上的效用。
特别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些诗多半都“寄兴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来归宿也借他们的诗隐约地透露给读者了。凡此种种,要使每一首诗都多方关合、左右逢源,必须经作者惨澹经营、匠心独运,才能臻于完美的境地。

『贰』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的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

『叁』 红楼梦中的海棠诗原文

先是贾探春提出要建一个诗社,正好在这时贾芸送给贾宝玉两盆海棠花,于是贾宝玉建议说就先做海棠诗,所以起名叫海棠社,后来一度中断,再后来林黛玉作了一首桃花诗,被薛宝钗等人看见,于是就将海棠社改名为桃花社

『肆』 红楼梦中的一首诗,半卷香怜半掩门,冰做泥土玉为盆。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并解释!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回.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答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1)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这句是说看花的人,“半卷”、“半掩”与末联的娇羞倦态相呼应。
(2)“碾冰”句: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烘染。
(3)“偷来”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曹雪芹之祖曹寅有“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可能都为这一联所借鉴。
(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有《梅花》诗说:“月黑林间逢缟袂”。这里借喻白海棠,并改“逢”为“缝”,另藏深意。

『伍』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的介绍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是一代文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七言律诗,见于《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林黛玉的诗中“碾冰为土”一语,评者多欣赏它设想的奇特,若看作是对薛宝钗讥语的反击则锋芒毕露。以缟素喻花,实际上暗示她的夭亡,而丧服由仙女缝制,可能是因为她本是“绛珠仙草”。此外像“秋闺怨女拭啼痕”之类句子,脂砚斋评语已点出“不脱落自己”,也如同她的“眼泪还债”。

『陆』 《红楼梦》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这句和白海棠有什么关系

这句不直接写白海棠,而是侧面入手,先描写赏花者的姿态.... 半掩门,轻倚在门边撩开半卷湘帘,然后望向园中的白海棠.... 就差不多这样的意境吧....

『柒』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的作品原文

半卷湘帘半掩门(1),碾冰为土玉为盆(2)。
偷来梨蕊三分白(3),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4),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捌』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的作品注释

(1)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这句是说看花的人,“半卷”、“半掩”与末联的娇羞倦态相呼应。
(2)“碾冰”句: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烘染。
(3)“偷来”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曹雪芹之祖曹寅有“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可能都为这一联所借鉴。
(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有《梅花》诗说:“月黑林间逢缟袂”。这里借喻白海棠,并改“逢”为“缝”,另藏深意。

『玖』 "帘卷海棠红"出自哪首诗词啊

一、可找到的说法有二:
1、出自古词:《虞美人》
黄昏有约君知否,
对月频呼酒.
纤纤帘卷海棠红,
旧梦难寻只影卧花丛.
清风作伴香尘路,
空把佳期误.
青春虽美不多时,
多少红颜垂泪病相思.
但这一词查不到作者。
2、出自朱自清散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个比较可考。
二、朱自清《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简介:1924年,马孟容执教今温州中学,与当时逃兵乱来温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马孟容先生精心制作一幅 尺多宽的《月夜八哥海棠图》赠送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爱不释手,细细品味,整整看了两天,并回赠《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见朱自清散文集《温州的踪迹》首篇)散文一 篇,恭敬地说:“以文换画,自是文雅之事,只是你的画是传神妙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写的仅得其万一,贻笑大方了。”一时成为文界艺坛的美谈。
三、《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文: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枣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清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铃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枣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温州作。

『拾』 半卷湘帘半掩门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释:

湘帘:用湘妃竹做的窗帘。这句说看花人,“半卷”,“半掩”与末

的娇羞倦态相呼应。

碾冰句:因为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应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烘托。

偷来句:意思是说海棠的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的巧妙、别致。可能对宋·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有所借鉴。

月窟缟袂;月窟,月宫;袂,袖口;缟袂,白衣。这里借喻白海棠。

出自《红楼梦》37回。

热点内容
兰花香型 发布:2025-09-23 01:37:08 浏览:852
广玉兰花蕾 发布:2025-09-23 01:35:34 浏览:191
珞珈樱花诗 发布:2025-09-23 01:24:09 浏览:388
茶花树送人 发布:2025-09-23 01:16:00 浏览:437
红牡丹珠画 发布:2025-09-23 01:12:13 浏览:929
百合的药性 发布:2025-09-23 01:00:38 浏览:493
宜兴市盆景 发布:2025-09-23 00:56:40 浏览:23
常见花卉价格 发布:2025-09-23 00:46:23 浏览:604
牡丹江博能 发布:2025-09-23 00:29:16 浏览:86
组合花折纸纸艺网 发布:2025-09-23 00:22:33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