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酒帝皇

荷花酒帝皇

发布时间: 2022-03-26 19:05:17

⑴ 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做了哪些荒唐事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这个时候的东汉早已经危机四伏,衰败不堪了。可偏偏汉灵帝并非英明之主,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荒唐事。比如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而且还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应该是一个皇帝所做出来的,也因此,他的种种行为给东汉带来了巨大的危险,黄巾起义就是在这个时间段爆发的。

他在后宫仿造街市、市场、各种商店、摊贩,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各种商人在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

而他自己呢,则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商人在里面走来走去,也到酒馆里去饮酒作乐,还或与店主、顾客相互吵嘴、打架、厮斗,好不热闹。

他对政治不感兴趣,对玩却非常在行。曾经一度他非常喜欢驴,结果于逢迎的小黄门从外地精心选了四驴进宫。刘宏是如获至宝,每天驾一小车在宫内游玩。

刘宏的很多做法在常人看来非常之奇葩,可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⑵ 历史上有哪一位皇帝将卖官行为推向了极致呢

在古代中国众多的皇帝中,雄才大略者有之,痴呆平庸者有之,另类者也不少。东汉朝的刘宏可算是另类者中的翘楚!刘宏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死后无子,刘宏即位,是为汉灵帝。

听笔者聊聊他的那些奇葩事。

(一)不勤政谋政,常常挖空心思玩新花样

看着皇上不勤政谋政、磨皮擦痒打发日子的样子,善于逢迎的宦官小黄门从民间精心选了四头驴进宫。从小深居宫中的刘宏,如获至宝,叫人套上一架木车,找一个驭者驾驶,自己每天坐在车上在宫内四处游玩。乘车玩几天乏味了,干脆自己来当车夫。皇帝驾驴车游玩的新闻不胫而走,很快传到市间。跟风看来是世人古来有之的习惯哟,京城许多官僚士大夫竞相模仿,一时间民间的木匠俏上天,驴子的售价见风涨!

(汉文帝与薄姬)

与刘恒比较,刘宏没有过苦日子的经历。他的家族虽然不是继承皇位的嫡系,但过的肯定是有人侍候的锦衣玉食生活,从小就享乐惯了。

据史载,成年后的刘宏喜欢辞赋,自己创作了《皇羲篇》五十章。 他怜悯皇子刘协幼年丧母,追思其母王荣,创作了《追德赋》《令仪颂》,《汉诗》收录了其作品《招商歌》一篇。从而可以看出,虽说不上有啥天赋,但他的智商至少算正常,接受的是传统文人教育,既没有家人更没有老师给他传授为人处事、治国谋政的本领。他没有啥目标和理想,胸无大志,整天在吃喝玩乐中过日子。12岁当上皇帝后,在宦官们的引诱下,就这么进入了另类翘楚的角色。33岁(一说34岁)驾崩。他的死不足惜,令人叹息的是国家和老百姓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之中。

⑶ 我想问有没有人知道包三姑外传三十二集那裏皇上那个金罐叫什麼

苏小妹至今为止都不知道是否历史上真有其人,可是在对联的世界里,她和她的哥哥苏轼的互以对联嘲讽却十分有名。
如:讽刺哥哥胡须多的一联是: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而哥哥则讽刺妹妹额头高: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讽刺哥哥脸长: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妹妹眼窝太深: 几回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指朋字)
小妹窗前捉半风。(半风是指虱字,讽刺小妹绣花象捉虱子)

另外,苏小妹三难秦少游的故事也是和对联有关,其中两难秦少游不假思索,一笑而过,但是对苏小妹出的“闭门推出窗前月”却思索再三,直到苏东坡给了一个暗示,才对出“投石冲开水中天”

另外,苏小妹和哥哥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也以对联进行过戏谑。
佛印和尚: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讽刺和尚的光头)
佛印和尚: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小妹: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纪晓岚和朋友经常互相取笑,一日,一位姓陆,名耳山的朋友邀他踏青,在路过一方井时,纪晓岚取水来喝,看到井中的倒影,朋友说道:四眼井(讽刺纪晓岚近视眼)
纪晓岚立马反戈:陆耳山(陆是大写的六字,耳和山相对,井和山相对,十分工整,属于对联中的无情对)
另:纪晓岚的好朋友牛太守为儿子完婚,纪晓岚送联庆贺: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好对弹琴
主人家见是大学士送来的对联马上挂上,与众人品评,十分荣幸的样子。第2天,纪晓岚才告诉朋友,你还是不要挂了,我上联是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下联是说“对牛弹琴”

纪晓岚与和绅的关系经过三个连续剧的热播,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说说几个小故事:
工部和水部办公的衙门失火后,大司空金简督工重修,他与和绅一样借机搜刮金银,引起大众不满,有人在新建的衙门上贴了这样一个上联:
水部失火金司空大兴土木(这个对联因为嵌入了金木水火土,被认为是绝对)
当时和绅为中书令,纪晓岚对到:南腔北调中书令什么东西
和绅记恨在心,升任尚书后,请同僚喝酒,一只狗从旁跑过,和绅故意问: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官居侍郎)
纪晓岚从容对到:垂尾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巧解对联:
纪晓岚一次书写了这样一幅对联送给一家三兄弟:
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结果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告到了朝廷,皇上震怒,要治纪晓岚的罪,纪晓岚不慌不忙的答到:
这家大哥是卖炮竹的,所以是“惊天动地”
二哥是专管斗和秤的,所以是“数一数二”
三哥是卖烧鸡的,所以是“先斩后奏(先宰后做)”
皇帝听完大笑,免罪。

巧骂庸医:
有一次纪晓岚得病,因医生误诊,吃了不少苦头,好了之后,庸医还来求取对联,以显名声。纪晓岚于是把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名句:“不才名主弃,多病故人疏”,换动了一下变成了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不明(名)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医术不高明,所以人们都嫌弃;诊病多出事故,所以被病人疏远。
有一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里的小药铺,见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容貌端正,秀才便有爱慕之意(简直一下流胚子),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什么德性?),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糟了!),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没天理啊)。

(2)明代著名文学家杨升庵榜中状元还乡时,与一武状元水路同行。水路不宽,须一船先,一船后。两人都不愿自己的船居后。
武状元对杨升庵说:“我有一联,你若对上,甘随尾后。”杨升庵便点头同意。武状元念出上联:“二舟同行,橹速哪及帆快。”
这上联利用谐音,既指物,又指三国时的鲁肃和西汉时的樊哙,意在“文不及武”。杨升庵苦思冥想,终不能对,只好随后。杨一直将此事记在心中。十年过去了,这天儿子娶亲,“拜堂”的鼓乐齐鸣,他叫道:“有了!”挥毫而就。对的是:“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
这下联也利用谐音,既指物,亦指人,点出北宋中期武将狄青和西汉的萧何。狄青是武将,萧何是文官。含有“武不及文”之意。此联虽对上,然迟了十年。
这是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故事: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其二、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麼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什麼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麼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 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裏。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麼?」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裏卖的什麼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裏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裏把鱼拿出来了。
祈雨
明代崇祯十四年,苏州府大旱,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地方官员们平日只会贪污腐化、欺压百姓,到了这个当口,除了拜神求雨之外再无一丝一毫办法。于是下令筑起了祈雨坛,请来许多僧道,在坛上又烧符纸,又击令牌,官老爷们则又烧香,又磕头,一连鼓捣了好几天,结果连一点雨星也没求到。说也奇怪,本来天上还有几片浮云,经这么一折腾竟变成万里无云,每天白天烈日当空,夜里满天星斗,哪有一丝雨意。
于是有人偷偷地在祈雨坛上贴了一副对联,上面写道:

妖道恶僧,三令牌,击退风云雷雨;
贪官污吏,九叩首,拜出日月星辰。

这副对联一下子传遍了苏州府。
“师徒”对“父子”
清朝担任过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纪昀,字晓岚,平生博学多才,思路敏捷,擅长对对子。一天,他的老师请他去喝酒,席上有父子两人,都是在戊子年(1768)科举考试时同榜中式的举人。酒过数巡,喝得兴高采烈的老师忽然对纪昀说:“晓岚,你很会对对子,现在我出上联,如果你能即席对出下联,我将以一方百金古砚相赠,要是对不上来,就罚酒三大杯!”纪昀微笑点头答应。

于是,老师指着那两个同榜的父子说:“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上联刚出口,在座的其他客人都立即感到,这个下联是极其难对的。因为“父子”和“戊子”,下字相同;上字一为“父”一为“戊”,虽非同字,却是谐音(“父”音fù,“戊”古音mào,但清代已读如wǔ音)。全句两“父”三“戊”,五个“子”字,要对得字字工稳,实在比登天还难哪!

可是,再难的对子也难不倒纪昀。他看了老师一眼,立即想到师徒两人的官职:老师现任户都尚书,自己现任户部侍郎,是一正一副的户部长官,而古代管领全国户口簿籍的长官叫司徒。因此,后世也将户部尚书和侍郎俗称为司徒。于是一句妙不可言的下联顿时冲口而出:“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全堂掌声雷动。满面春风的老师亲自把价值百金的古砚送到了纪昀的手上。
嘲康有为联
1898年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亡命日本,组织保皇党,反对民主革命,逐步走向反动。1900年维新志士唐才常在汉口组织自立军,准备起兵勤王,事败被杀。当时传说,自立军未能按时起义与康有为贪污华侨捐款有关。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康有为回国出任孔教会会长,主张以孔教为国教,坚决反对共和。1917年张勋复辟时,康有为心急火燎地赶到北京出版社任溥仪小朝廷的弼德院院长,复辟失败后,又仓皇出逃。时人十分看不起他,有人撰联云:

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此联上句出于《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下句出自《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副对联,用屐足格,将康有为大名嵌于上下联末字,集经典名句又采用了歇后语的方式,即骂康有为是妖孽、是贼。
“曾子杀人”
某秀才,被人诬为杀人凶手,抓到公堂审问,呼冤不止。审案的是位太守,仔细看了案卷,知道这位秀才遭人诬陷,便说:“我出个对子,你若对得出,判你无罪。”

太守出的上联是:“投水屈原真是屈”。

他用的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的典故。

秀才一听上联,联想到自己的一肚子委屈,脱口而出:“杀人曾子又何曾”。

曾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有人向他母亲报告,说他在外面杀了人。曾子母亲开始不信,但一连几个人都这么说,曾母虽贤,也不能不对自己的儿子表示怀疑。后遂以“曾子杀人”说明流言可畏。这个秀才用上这么一个典故,真是再贴切不过。
财神庙联
中国民间诸神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大概要算财神了。别看财神品秩不高,如单就得票率而言,哪怕财神上级的上级的上级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也只能瞠乎其后,望尘莫及。

神仙也是人做的。据说财神姓赵名朗,字公明,秦时得道成仙,头戴铁冠,身骑黑虎,一手执鞭,一手握拳,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道教尊其为“正一玄坛元帅”,所以人们也称他为赵玄坛、赵公元帅。不过民间有时不买道教的帐,不知怎么一鼓捣,赵玄坛的前几种本领都没了,只剩下“求财如意”一种,握拳的手中也凭空多出了一个黄澄澄的金元宝,结果就成了香火鼎盛、门庭若市的财神。

“世人都晓神仙好”,不知神仙也有烦恼。财神庙衙门不大,财神和麾下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合称“五路财神”,总共才五位,可求财的人却如恒河沙数,财神整天焦头烂额,穷于应付。其次,财神掌管的钱财就是有数目的,可求财者多半狮子大开口,多多益善,贪得无厌,以有数之财应付无限之索求,难免左支右绌,捉襟见肘。更有甚者,有一号人,不干一丁点儿正事,整天泡在财神庙,死乞白赖,伸手要钱。给他吧,于理不合;不给吧,又被他缠得干不成正事,真是伤透脑筋。

财神毕竟肚子里有点墨水,心中有烦恼,自然就会形诸文字,于是挥笔写了副对联贴在庙门上,联曰: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

看来财神除叹叹苦经外还有点戏戒世人的意思,不过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人名巧对
李梦阳(1475年-1531年),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有《空同集》。

李梦阳性格诙谐,非常爱才,常出联命对,借以考试后生们的才华。他在江西督学时,有一个童子和他同名同姓。在唱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联让你对,对不上,你就改名,不要丢‘梦阳’的人。”于是他随口念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分明是借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同名作文章,以其名同人异,切合当时的现实。当然蔺相如的文采比起司马相如差得很多,言下之意是说李梦阳这个童子比不上他这位大文学家李梦阳。其实,李梦阳这个童子也很有才学,他略假思索即对:“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魏无忌即战国时期魏国贵族“信陵君”,就是窃符救赵的公子无忌。长孙无忌是唐代大臣,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此联以其“无忌”,双关两人不要顾忌,李督学觉得有理,非常赞赏这位童子的才智,于是马上改变了态度。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于是亲自推荐,予以重用。
嘲相士
清代有位相士,本领不大,口气却不小。自诩熟读《太清神鉴》《麻衣相法》《柳庄相法》之类的相术经典,并且天生一双神目,断人穷通寿夭,不差分毫。他嫌嘴上吹吹不过瘾,就干脆写副对联,贴在门上。联曰:

几卷书,谈名谈利
一双眼,知吉知凶

有位好事者见相士吹牛太离谱,心中有气,乘着黑夜,就在对联上加了几个字:

几卷破书,也要谈名谈利
一双瞎眼,哪能知吉知凶

翌日,相士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
蔡锷买笔
蔡锷是湖南省邵阳市郊区蒋河桥乡人,6岁启蒙读书,11岁师从邵阳名人樊锥,12岁中秀才。

1895年春,湖南学政江标到宝庆(今邵阳)举行岁试。蔡锷跟随父亲蔡正陵从乡下来到宝庆城里。一天,他到著名的宝元文具店买笔。老板见他小小年纪,便来府城应试,十分高兴,拿着一束笔说:“我出个上联,若能对上,这束笔就送你。”

老板的上联是:
“小学生三元及第”,

蔡锷摆着小脑袋,对曰:
“大老板四季发财”。

说完,拱手作揖,接过笔束,笑嘻嘻地离开了文具店。
总统卖鱼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手下,有号称“龙”“虎”“狗”的“北洋三杰”。其中“龙”指王士珍,“虎”指段祺瑞,“狗”则指冯国璋(1859-1919)。

冯国璋外表深沉,其实志大才疏,优柔寡断,而且爱钱如命,连段祺瑞都说他“有钱癖”。冯国璋农民出身,后来自己开有银行、钱庄,并在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苏北盐垦公司等企业有大量投资,家乡还有良田千亩,个人资产高达二千三百万。可是这位北洋军阀中的首富,并不餍足,居然连小钱也不放过。

1917年张勋复辟后,冯国璋任代理大总统,从南京来到北京,入居新华宫。他一眼就瞄上了中南海中的鱼。

中南海是中海、南海的合称,明清两代的帝王后妃常在其中放生,许多鱼的鳍上拴有作为放生标志的金牌、银牌或铜环,几百年来一直没捕捞过。冯国璋开价十万出卖捕捞权,结果以八万元成交,这钱自然进了冯的私囊。

中南海是国家财产,冯国璋居然把它当作私宅,这种丑恶行径必然引起人们的愤慨。

当时北京许多饭馆的菜单中忽然新增了一道“总统鱼”以和传统的“东坡肉”对偶,其含意自不难明白。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去世,有人作了副对联:

南海鱼何在
北洋狗已无

冯死后家产大半被经手人员侵吞,留给家属的并不多。

⑷ 古代时的皇上都喝什么酒、

宫廷拥有自己的调酒师和制酒作坊。古人称酒为天之美禄,《周礼》中规定,国家设酒府,以酒正为长官,负责按日、月、年来统计朝廷的饮酒之事,酒人,酒才负责造酒,品其薄厚以进献给君王。汉武帝的宫廷有九丹金液、紫红华英、太清红云之浆,浆属于淡酒。兰生就是汉宫廷中的名酒,百末旨酒是采百花末杂于酒中,旨,美也。汉时西域大宛国酿造的葡萄酒,被人带入中原,深受帝王们的喜爱,视为珍品。汉武帝就曾以葡萄酒迎接西王母的降临。魏文帝曹丕曾对大臣们说:“葡萄酿以为酒,过之流涎咽唾,况亲饮乎?”南北朝时,有蒲桃酒、千里酒、桑落酒、河东酒、菊花酒。唐人喜欢用“春”为酒起名。当时有:富春水、若下春、土窑春、石冻春、竹叶春、梨花春、罗浮春、翁头春、曲米春、抛青春。绍兴造的有蓬莱春酒。唐的光禄寺下属设置良醒署,隋唐至明清都一样。北宋宫廷有珍奇名酒鹿胎酒,南宋宫廷有蔷薇酒,皇帝将另一种酒赏赐给大臣------流香酒。元代皇帝在宴席上时常饮用琼华汁、玉团春等酒。明代宫廷的酒不再有光禄寺提供,而是由宦官机构御酒坊提供。御酒坊有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叶青、金茎露、太禧白。崇祯皇帝喜欢金茎露和太禧白。满清的我不想多谈了,我憎恨这个朝代。 我打字打出来的都是《中国通史》·董昶源编著里面的 不是网络。

⑸ 对这联的赏析

1、拆字拆得妙:
少女合为妙,人儿合为倪;一人合为大,言者合为诸。
2、一联两处拆字,且对仗工整,词性相同。
一联中首字拆为倒数两字,妙、大都是形容词
联中的字倪、诸为本联二、三字合成,倪和诸都可作姓。
3、细看上下联的对仗都很工整。

另有一对:
妙人儿倪氏少女
钟山寺峙立金童。
相比上一对,本联的对仗是有其形,金童对少女,也很对,但实不如上对工巧。

此为拆字联,一下地址有很多拆字联。
http://www.forspring.net/bbs/dispbbs.asp?boardid=27&id=77&star=1

对联相关的知识:http://blog.cersp.com/userlog6/80754/archives/2007/532918.shtml
另,摘一与之相关的传说:
《乾隆南巡趣闻》
http://www.qiuse.com/printpage.asp?BoardID=69&ID=21373

一次,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江苏通州,他突然想起直隶也有个通州,就在京城东边,便出了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让随侍大臣们对下联。谁知随侍大臣们对出许多下联,没一个让乾隆皇帝满意。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个小随从外出游玩,看到街上有许多当铺,小随从灵机一动,竟对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皇帝听后连连称赞,随把小随从官升三级。
一天,乾隆皇帝乔装外出,在镇江一家酒楼和告老还乡的大臣张玉书共饮,一个姓倪的歌姬唱曲助兴。一曲唱罢,乾隆皇帝口出一联;“妙人儿倪氏少女”。张玉书知道此联由“妙”、“倪”二字拆合组成,但不知怎样对才好,一时竟愣住了。谁知这位歌姬非常聪明,随口答道:“大言者诸葛一人”。乾隆皇帝听后禁不住拍案称绝,赏这个歌姬连饮三杯。
另有一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看见一个小孩正在农家小院里临摹字帖,那副样子极其认真,便走进院里和他交谈起来。乾隆皇帝问小孩会不会对对联,小孩回答说会。于是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小孩想了一会儿,对道:“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乾隆皇帝夸奖小孩说:“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明,可真是状元之才。”谁知小孩听后立即下跪,还说:“谢皇上赐状元之恩”。乾隆皇帝很是惊奇,忙问小孩:“你怎么知道我是皇上?”小孩回答说:“天底下谁敢点状元?只有当今皇上才有资格。”
乾隆皇帝无可奈何,又觉得小孩的话有理,只得封这个小孩为“童状元”。

楼主如对对联感兴趣,可以找一部老电视剧《联林珍奇》看一看,一定会喜欢。提问中的对联曾出现在该剧中。
《联林珍奇》讲述的是,对联神童林大秀的成长故事,片中有很多经典的绝妙对联,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书翰林书。

长长长长长长长 (声调2323223)
长长长长长长长 (声调3232332)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

⑹ 最早颁布禁酒令的皇帝是谁

史上最严厉的禁酒令:
自中国酿酒业的鼻祖杜康无意中酿造出第一壶琼浆至今,酒,已然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剂品。酒能助兴,所谓“杜酒劳频劝”、“空凝杜康语”,说的便是酒在活跃气氛、营造氛围上的功效;酒能消愁,曹操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佳句传世;酒能激发才智,“李白斗酒诗百篇”,对酒来说无疑是一种美誉;酒也有益健康,《本草新编》中说,酒“无经不达,能引经药”,又说“少饮有节,养脾扶肝,驻颜色,荣肌肤,通血脉”,所谓“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看来酒的好处着实不少。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确乎也包含着酒文化的发展,它甚至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特色。时至今日,酒在公务事务上的媒介作用日益凸显,于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中,一些“难事”、“要事”得以迎刃而解,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得以化解;找个时间坐坐,或是接风洗尘、迎来送往,几乎是无酒不说事,无酒不成席。
然而酒也的确惹出过不少的祸端。所谓酒色财气,酒是排在第一位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酗酒无度就会物极必反,如果说“酒后吐真言”、“一醉解千愁”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些积极因素的话,那么“酒后乱性”、“醉生梦死”就无丝毫的裨益了。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邓玉娇案”,路卫兵认为其中不能没有酒的因素。公安部早就在内部颁布过“禁酒令”,不禁也不行,我们可爱的警察叔叔们,面红耳赤、酒气熏天的去抓罪犯,自己也危险不是?去舞厅洗浴啥的执行公务也容易被拉下水不是?确实还是禁了的好。
其实早在大约1000年前,就有一位很英明的帝王,早就洞悉了公务人员喝酒的危害,而颁布过“禁酒令”,并且严令执行,自己亲自监督,亲自惩戒,绝不是说说就算的事。这个帝王牛人便是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
完颜亮(1122年—1161年)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金国的第四任皇帝,在位13年。完颜亮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汉人为师。性格沉稳老辣,极具城府。18岁即被拜为上将军,作战勇敢,足智多谋。但他不是嫡出,没能继承皇位,于是心有不甘,开始慢慢培植势力,铲除异己。终于在1149年发动宫廷政变,杀死金熙宗完颜亶后即位。关于完颜亮,在《金史》中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列举了他的三大罪状,“欲为君则弑其君,欲伐国则弑其母,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悖逆常纶的事基本上都干了,也由此得出结论是“三纲绝矣,何暇他论”。不过,凡是需一分为二的看,以上几件事,确实不像人干的,但就为政来说,完颜亮还是可圈可点的。
由于皇位来之不易,所以也就倍加珍惜。完颜亮勤于政事,这在金国的历任皇帝中,也属于佼佼者,治世颇有远见。应该说明的是,完颜亮是很懂政治的,极善权谋。他曾颁布“求言诏”,规定上至百官下至百姓,都可指出自己工作上的失误,诏中说“当以谕朕,使自警焉”(《金史》),单就这一点,对于一个权利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是哪一个君王都能做到的。
要说完颜亮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颁布的“禁酒令”。《金史》记载:“禁朝官饮酒,犯者死,三国人使燕饮者罪”,犯者死,这禁令是相当严厉的,就连外国使节到访,摆酒招待都得定罪。最关键的是,这道禁令不是一纸空文、说说就算的事,更不是仅限于重在抓落实。即便皇亲国戚违反禁令也是严惩不贷,《金史》记载:“大宗正徒单贞、益都尹京、安武军节度使爽、金吾卫上将军阿速饮酒”,徒单贞“以近属故”被“杖七十”,其余人等“皆杖百”。治乱需用重典,正是他的这种令出必行的雷厉作风,使他在经济政治上的一系列改革卓见成效,很快收拾了前朝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得金国经济繁荣,政通人和。
完颜亮命运的转变始自他的南侵计划。关于完颜亮为什么一定要南下攻宋,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柳永的《望海潮》词,这首诗词声名远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另一种说法来源于他的一个致命弱点—好色,而且不择手段,“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金史》),他要看上谁谁家算倒了大霉了,甚至“妇姑姊妹尽入嫔御”(《金史》),纵情淫乱已经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属下有逢迎拍马者夸说江南美女“资质丰盈,美妙绝伦”,完颜亮色心驱动,于是开始厉兵秣马。在路卫兵看来,这两种说法未免有夸大的成分,最多算是两个诱因。而真正的主因还是他权利欲望的膨胀,这从他“欲为君则弑其君”(《金史》,指的是完颜亮杀死金熙宗完颜亶自立)的夺宫之变中,不难得出结论。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超强的“权欲”,使他想获得更多的财富更多的美女。
然而踌躇满志的完颜亮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南下受阻之时,却祸起萧墙。

⑺ 代表王者、帝王的花是什么

牡丹花。

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花语

1、花型宽厚,被称为百花之王,有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之意。

2、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

3、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在唐代,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后期的朝代帝王都喜爱在宫廷养牡丹花,代表繁荣昌盛。

(7)荷花酒帝皇扩展阅读:

株型:

1、直立型: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以内。节间较长,新生枝年生长量在10-15cm,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cm,高者达1m以上。如“首案红”、“紫二乔”、“姚黄”等。

2、疏散型: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形成低矮展开的株形,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以上,新枝长,较软。如“赵粉”、“守重红”、“山花烂漫”、“青龙卧墨池”等。

3、开张型:枝条生长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角度在上述两者之间,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新枝年生长量6-8cm,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cm。如“状元红”、“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枝条生长缓慢,节间短而叶密,枝条分布紧凑短小,年新枝生长量为2-4cm,一般五年生株高15cm高左右。如“美人红”、“罗汉红”、“海云紫”等为代表。

5、独干型:多为人工培植的艺术造型,具有明显的主干,主干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cm。主干上部分生数枝,构成树冠(有的无树冠),形态古雅,酷似盆景,生长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号”等。

典故:

1、武则天与牡丹

在一个隆冬大雪飘舞的日子,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曾命百花同时开放,以助她的酒兴。下旨曰:“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谁都知道,各种花不仅开花的季节不同,就是开花的时刻也不一致。

紫罗兰在春天盛开,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争艳在深秋,梅花斗俏在严冬;蔷薇、芍药开在早上,夜来香、昙花开在夜间。所以,要使百花服从人的意志,在同一时刻一齐开放,是难以办到的。但是百花慑于武后的权势,都违时开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

后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了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艳,锦绣成堆。这更气坏了武后,下令用火烧死牡丹,不料,牡丹经火一烧,反而开的更是红若烟云、亭亭玉立,十分壮观。表现了牡丹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性格。

2、毛泽东与牡丹

毛泽东生前非常喜爱牡丹,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在严酷的战争间隙,一天率领周恩来、朱德等去延安万花山赏牡丹。

在牡丹丛中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公园。”

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的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⑻ 借杨贵妃讽刺君王的诗句及出处

李商隐的《马嵬》:
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①,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②传宵柝③,无复鸡人④报晓筹⑤。
此日六军⑥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⑦。
如何四纪⑧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⑨?
【注释】
①海外、九州:指传说中的仙境。他生未卜:指唐、杨二人曾订立的“愿世世为夫妇”的盟誓。
②虎旅:指禁军。
③宵柝(tuò):夜间巡逻报警的梆子。
④鸡人:皇宫中负责夜呼晓唱报告时间的人。
⑤晓筹:(竹签)报晓。
⑥六军:禁军。
⑦笑牵牛:嘲笑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
⑧四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将近四纪。
⑨莫愁:古代女子名,洛阳人,后嫁卢家为妇。此句讽刺唐玄宗身为帝王,反而不如民间夫妇能够白头相守。
【译文】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⑼ 从此君王不上朝的前一句

“从此君王不上朝”应为“从此君王不早朝”,前一句是:春宵苦短日高起。此句来自唐白居易的《长恨歌》。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注释:
春宵:新婚之夜。
出自《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恨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⑽ 乾隆让刘墉跳荷花池,刘墉是如何化解的

乾隆皇帝刚登基之时,也做过一些荒唐事,毕竟年轻难免浮躁,所以有一点沉溺酒色享乐之事。虽不严重,却也令刘墉等老臣十分担忧,但是毕竟是皇帝,所以很少有人敢于直言劝谏。



刘墉心里一想,原来皇帝在这里等着我呢,不过也没有办法,只能磨磨蹭蹭地往前走,忽然心生一计,转身跪了下来。乾隆疑惑,想这刘墉还能有什么把戏,刘墉说道:“刚刚臣在荷花池里看到屈原大夫,屈原说当年楚王昏庸无道,自己才会跳江,而今圣上乃是有道明君,自然不会让臣子如此。”

乾隆一听自然明白其中玄妙,但是还是不得不赶紧让刘墉起身,不停地安抚刘墉,以表现自己的贤明。不过想必心里还偷偷恨着呢吧。

热点内容
樱花庄3 发布:2025-09-23 03:33:37 浏览:860
荷花高中 发布:2025-09-23 03:32:09 浏览:218
马克花艺好吗 发布:2025-09-23 03:31:22 浏览:527
百合根腐病 发布:2025-09-23 03:31:22 浏览:389
二胡独奏梦中的兰花花 发布:2025-09-23 03:24:12 浏览:60
樱花期多长 发布:2025-09-23 03:24:11 浏览:869
荷花华子 发布:2025-09-23 03:22:43 浏览:147
药草兰花价格 发布:2025-09-23 03:16:44 浏览:891
丁香5月啪啪免费 发布:2025-09-23 03:12:23 浏览:492
地蚕和百合 发布:2025-09-23 03:07:27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