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古人兰花分级

古人兰花分级

发布时间: 2022-03-25 06:37:29

① 五大兰花的品质

国兰抄被称为花中君子,国兰一共有:春袭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兰——美好;蕙兰——贤德、贤贞,蕙质兰心,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蕙心”是指团结一起美丽善良的中国心; 建兰——俊雅,朱德元帅曾赞曰:“建兰株丛蓬勃,刚劲有力,轩昂挺秀,一派英姿。”墨兰——娴静:青春永驻,象征淡泊高雅。寒兰——清幽高洁,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

寒兰

② 古人釆用哪些方式给兰花命名,有何特点

添加义项
?
兰花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6个义项):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国画
《人鱼的旋律》第二部出现的角色
2006年美国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导演电影
2010年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编著图书
左河水的诗作

兰花 -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编辑词条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植物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兰花
别 称
中国兰、春兰、兰草、兰华、幽兰、山兰、国香、空谷仙子、香祖

被子植物门
英文名称
Orchid

29种

植物界

树兰族

微子目


兰科
拉丁学名
Cymbidium ssp.

单子叶植物纲
亚 科
兰亚科
命名者及年代
Sw.,1799

兰属
亚 纲
百合亚纲

目录
1基本介绍
2形态特征
3分布区域

4价值介绍
5商业价值
6兰花之乡

7栽培相关
8兰艺历史
9其他相关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约有超过800个属和25,000个种(一些资料列出超过30,000个种),和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养的交配种和变种。英国皇家植物园的“世界兰花对照表”列出了约24,000个公认的种名,每年还会增加约800个新种。兰科植物的种类比包括硬骨鱼纲的所有脊椎动物还要多,约占单子叶植物纲所有种类的1/4。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兰科与水玉簪科分类于微子目内,在1998年发表的APG 分类法中归于仙茅目中,而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则将其列于天门冬目下,并认为与仙茅科亲缘关系接近。 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极度复杂性,花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并与真菌建立共生关系,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
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生活方式有地生(如红门兰、白芨、绶草等)、附生(或有石生,绝大部分兰花皆有附生习性)和最奇特的腐生(如天麻、山珊瑚、上须兰、蕙兰属的大根兰和多根兰等等),也有少数为攀缘藤本(如香草兰),有须根,附生的有气根;茎直立、悬垂或攀缘;单叶互生,有叶鞘;花因与昆虫的授粉模式而特化出唇瓣,花器构造复杂;假鳞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器官,主要见于附生兰。有些品种的花朵大型而美丽,而且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因此常被作为花卉栽培观赏。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兰花是易活的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2]。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常与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左右对称、唇瓣、花粉块和合蕊柱是兰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花粉成块的特征却有些例外,除拟亚兰科和杓兰亚科没有,其他大部分兰科植物还有花粉块柄。古人以“一茎一花者为兰”,一茎多花者为蕙。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2]。各地的气候、环境、都能影响兰花的生长,所以选择植料的方式不同。例如福建闽南一带,四季天气较暖和,不会太冷,兰花生长速度快,适合用小鹅卵石种植,第一、节省资源。第二、鹅卵石利于通风、不积水。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区域
由于地生兰大部分份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
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七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样品蕙兰大一品
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期为3~5月,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寒兰
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瑕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莲瓣兰是主产于云南省滇西北地区的一种地生兰,时逢每年的元旦春节盛开。这种兰花的花瓣呈椭条形,酷似盛开的莲藕花瓣,民间以花喻花,定名为“莲瓣兰”

③ 古人兰花诗词

古人兰花诗词句:
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知。
…………, 寻者遍山隅。

④ 兰花的古代雅称

兰花从古至今都深受人喜爱,因此别称也很多。有九畹,九畹花,兰苕,国香,幽兰,服媚,芳兰,侍女,古香等等。古人用兰花来形容温婉,温纯,贤德的女性,也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和友情。别名。《采兰杂志》:“兰待女子因种则香,故名侍女。侍女花,宜男草,是绝对也。”

第一香

《广群芳谱》:“兰无偶,称为第一香。”

古香

兰的别名。兰以清香文静,古朴雅洁而著称,故有此说。元 萨都刺《兰皋曲》:“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

国香

语出《左传 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人因称兰花为国香。宋 黄庭坚《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宋 张炎《清平乐》:“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宋 杨泽民《浣溪沙》:“一径栽培九畹成,丛生幽谷兔欹倾。……馥郁国香难可拟,纷纭俗眼不须惊。”

静姿

喻兰花幽静娴雅的姿容。宋 杨万里《蕙花初开》:“灯梦得幽馥,月写传静姿。”

九兰

指兰草。语出《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唐 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谈丛散馥,韫余气于九兰;笔海流涛,骇洪波于八水。”

九畹

《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 注:“十二亩曰畹。”一说,田三十亩曰畹。后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唐 杨炯《幽兰赋》:“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元 张昱《赵松雪墨兰》:“玉庐墨妙世无同,九畹高情更所工。”明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五更飞梦环巫峡,九畹招魂费楚词。”清 秋瑾《兰花》:“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九畹花

指兰花。清 陈维崧《采桑子·题兰花小册》:“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花。”

孩儿菊

兰的一种。元 方回《订兰说》:“古之兰,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儿菊者。”元 方回《秋日古兰花》:“绿叶梢头紫粟攒,《离骚》经里古秋兰。时人误唤孩儿菊,惟有诗翁解细看。”

红荣

喻兰花。唐 李白《赠友人三首》:“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蕙兰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花,色黄绿,有香味,庭园栽植,可供观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晋 阮籍《咏怀》:“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晋 陆机《鳖赋》:“咀蕙兰之芳荄,翳华藕之垂房。”宋 邹浩《四柏赋》:“蕙兰馥郁乎亭槛,锦绮焜煌乎涂泥。”

兰黄

兰花。以其蕊黄,故称。三国 曹丕《秋胡行》:“府折兰黄,仰结桂枝。”

兰英

兰花。汉 王逸《九思·悯上》:“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唐 崔日用《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汉 枚乘《七发》:“兰英之酒,酌以涤口。”谓同兰花一样香美之酒。后因以借指美酒。唐 上官昭容《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媚世

兰花别名。谓其清香四溢,悦人媚世,故称。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兰》:“《退居录》:‘兰,一名媚世。’”

女兰

指兰花。兰性温纯,颇女性化,故称。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兰草》:“《淮南子》云:男子种壮,美而不芳,则兰须女子种之,女兰之称,或因乎此。”

十步

唐 韩伯庸《幽兰赋》:“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薄秋风而香盈十步,凡皓露则花飞三田。”元 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则花飞九畹。”故以“十步”作为兰的别称。

水香

泽兰的别名。宋 洪刍《香谱·兰香》:“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泽兰》:“吴普《本草》一名水香,陶氏云亦名都梁,今俗通呼为孩儿菊,则其与兰草为一物二种,尤可证矣。”

王者香

汉 蔡邕《琴操·猗兰操》:“〔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后因称兰花为“王者香”。清 孔尚任《庚辰元日题翁岩求兰谱》:“百花头上春正月,王者香传第一枝。”

心馨

兰的馥香沁人心脾,舒畅愉悦,故谓兰为“心馨”。元 郝经《幽兰诗》:“猗兰郁幽姿,心馨忘目悦。”

馨烈侯

《清异录》:“唐保大二年,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令取沪溪美土为馨烈侯拥培之具。”于是“馨烈侯”成了兰花的一个雅号。

⑤ 古代喜欢兰花的伶人有哪些

股古代喜欢兰花的浏览器有很多,因为古人的兰花是代表着一种高雅之情,很多君子都喜欢用蓝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诉求。

⑥ 兰花象征什么品质外貌,特点特征是怎么样的古人对其的赞誉有什么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版尚。兰花风姿权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悬兰草 遇净土而生 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

⑦ 古人画的兰是什么兰花

古人画中的兰分为两种,即兰和蕙,一箭单花者为兰,一箭多花者为蕙,赏画时切不可弄错。

⑧ 古代兰花的别称是什么

古代兰花的别称,兰草、幽兰、国香等。
希望帮到你。

⑨ 兰草在古代指什么植物

古人所喜好的“兰”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兰花不是同一件事物。古兰是一种菊科专植物的泽兰。清代属学者吴其浚在《植物实名图考》中也为当代植物学家初步鉴定:古代所说的兰中的兰草即现在的菊科植物佩兰、泽兰、华泽兰等。古代所说的兰中的蕙草(薰草)即现在的唇形科霍香之类的植物。

热点内容
花艺随风 发布:2025-09-23 08:11:33 浏览:78
赣州花艺中心 发布:2025-09-23 08:01:07 浏览:52
枣庄兰花 发布:2025-09-23 07:50:08 浏览:20
秋海棠雌蕊 发布:2025-09-23 07:49:24 浏览:254
樱花能盆栽吗 发布:2025-09-23 07:32:37 浏览:55
兰花神童冠 发布:2025-09-23 07:11:56 浏览:110
小叶蓝丁香 发布:2025-09-23 07:10:30 浏览:160
盆栽苏子 发布:2025-09-23 07:09:34 浏览:67
纸百合插花 发布:2025-09-23 07:01:37 浏览:55
软软的樱花 发布:2025-09-23 07:01:09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