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刚荷花
Ⅰ 荷花是什么!
莲花,又称荷花、莲藕。是莲科莲属植物。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叶圆形,盾状,直径25至90厘米,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至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至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径10至20厘米,美丽,芳香;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荷叶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至10厘米,宽3至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粉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至10厘米。
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8至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莲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至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至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期8至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荷花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同时又具有单子叶植物的某些特征。荷花的胚芽被鳞片包裹着,和单子叶植物相似。从花的结构看,荷花具有3、4层花被,外轮萼片状,内轮花瓣状,雄蕊多数,雌蕊离生,花粉粒为单沟舟形。莲的茎有明显的分节现象,地下茎节长满须根。这些都是单子叶植物的特征。荷花的芽为混合芽,人们所见的莲芽,是藕的顶芽以及各节腋芽的位置。根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两种,播种所出的由种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主根不发达,发挥功能作用的是不定根。荷花的茎就是藕,是荷花的地下根状茎,是荷花储藏养分和供繁殖的器官。荷花的花单生,两性,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花柄等六部分组成。品种多样,花色丰富。
荷花为窃根水生花卉。藕是荷花横生于淤泥中的肥大地下茎。藕的横断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道,这是荷花为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气腔。此种气腔在叶柄、花梗里同样可以见到。在茎上还有许多细小的运输水分的导管,导管壁上附有增厚的粘液状的木质纤维素。它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折断拉长时,使出现许多白色相连的藕丝。老藕的丝尤多于微藕。种藕的顶芽叫“藕苫”,被鳞片包着。它萌发后抽出白嫩细长的地下茎,称为“藕带”。藕带分节,节的周围环生不定根。节上抽叶和花。从藕带先端形成的新藕叫主藕,旺盛者有4至7节藕筒,简长10至25厘米,直径约6至12厘米。主藕上分出支藕叫子藕;从子藕再长出的小葱称孙藕,常仅1节。藕的大小、形态、色泽、生藕的迟早、入泥深浅、品质风味等,均因品种而异,又受栽培和条件的影响。
荷花叶大,直径可达70厘米,全线,呈盾状圆形,具14至21条辐射状叶脉。叶面深绿色、粗糙、满布短小钝刺。刺间有一层蜡质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滚动的水珠。叶背谈绿,光洁无毛,脉隆起,中央有圆柱状叶柄挺举荷叶出水。柄上倒生较密刚刺,叶柄与地下茎相连处呈白色,水中及水上部分则为绿色。叶分三种:以顶芽最初产生的叶,形小柄细,浮于水面,称为钱叶,或叫荷钱;最早从藕带上长的叶略大,也浮于水面,叫浮叶;后来从藕带上长的挺出水面的叶叫立叶。无论是钱叶、浮叶或立叶,出水前均相对内卷成棱条状。立叶依生长早晚,其大小、高矮、顺序表现出明显的上升阶梯和下降阶梯。在新藕形成时抽出的立叶,比前张大而刚刺较短,叫“后把叶”,在其前方再出现一张形小、柄短、叶背微红的叶,叫“终止叶”。人们只要辨别出终止叶,就能找到泥中新藕的方位。
Ⅱ 荷花的生长过程是什么
荷花为多年生挺水植物。根状茎(藕)横走地下,肥厚,外皮黄白色,节部有鳞片状叶和不定根,节间膨大,纺锤形或柱状,内有蜂窝状孔道。基生叶。叶柄长,圆柱形,中空,有坚硬小刺,伸出水面;叶片大型,盾状圆形,波状全缘,挺出水面,上面粉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放射状。花大型,粉红色或白色,绮丽芳香。花芎4~5片,绿色,小型,早落;花冠多瓣、单瓣或重瓣,椭圆形,因品种而异;雄蕊多数,早落,花丝细长,花药黄色,药隔先端有棒状附属物;雌蕊心皮多数,埋藏于倒圆锥形花托即莲蓬内。莲蓬上的坚果即莲子,椭圆形,灰黑色。种子椭圆形,大小如花生仁,种皮红棕色。
荷花的繁殖过程可分为播种和分藕繁殖。在园林应用中,多采用分藕繁殖,来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且可当年观花。若植于池塘,一般采用整枝主藕做种藕;缸、盆栽时,主藕、子藕、孙藕均可用。在温度20℃左右时,约1周即可发芽,而后可分盆栽植单株,约2年后开花。分栽初期无论塘植、缸栽,场地应选在避风的全光照处,水不宜多。因浅水可提高土温,对莲苗早期生长有利。随着浮叶、立叶的生长,可逐渐提高水位,但池塘最深处的水位不得超过1.2米。缸植者,夏季应1~2天加水1次,碗栽则应每日浇水。浇灌荷花的水,若属地下水,须先引入水缸中,经过日晒提高水温后再用。秋末冬初,荷花已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不必经常浇水,缸盆内只须保持浅水即可。在北方要把缸、盆移入室内,以防冻害。湖塘植莲,若塘泥肥沃,一般不需追肥;缸、盆栽者,如果基肥充足,也不必追肥;尤其是碗莲,肥多易腐,值得注意。
Ⅲ 孙成刚的艺术经历
孙成刚从小爱好书画,先后师从画家郭石夫、秦天柱学习花鸟画,并得到许多名家如汤文选、姜宝林、赵宁安等人的点拨与传授。他一面勤奋观摩古人作品并悉心临摹,体会中国画的技法和蕴含在其中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味,一面通过观察周围的花鸟虫鱼,熟悉其造型特征和各种情态,并大胆进行创作,不断积累心得和经验,从而一步步走向艺术创造的殿堂。正是在继承了传统的写意形式,汲取了前人的写意绘画经验,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给以重新解读与扬弃后,完成了从物象到心象的转换,并在“以技入道”的提升过程中,完善并成熟着自己的艺术,使他的作品在笔饱墨酣之中洋溢浓郁的自然气息,展示了令人愉悦的清丽境界。他的花鸟艺术渐近于“画气不画形”,“以技入境”的高度和水准。
细读孙成刚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淋漓的元气,孙成刚把现象世界中自然物象转换为笔墨结构与形式,进行归纳、概括与精神性的处理;重要的是,他眼中的物象在经过心灵过滤后,化作笔简墨妙的意象——荷花、石榴、紫藤、枇杷、芭蕉等,都在删繁就简之后,成为极单纯、极简炼与极平实的“写意”之象。
读孙成刚的作品,可以看到他有较为扎实的笔墨造型基本功。孙成刚以愉悦的心情作画,他也把这种愉悦的情绪感染给观众。在他的花鸟画前面,人们在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还会得到这样的启发:只有虔诚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规范,艺术家的个性表达才有真正的意义。
Ⅳ 宋丹丹演过的电视剧里李润北和荷花是什么呢
胡润北(不是李润北)和何花(也不是荷花)是电视剧《我的儿子是奇葩》里面的两个人物,分内别是由容徐百卉(饰演荷花)和孙大川(饰演胡润北)饰演。
1、主女角何花(徐百卉饰),是男主角楚汉民的青梅竹马,性格火辣直率、感情细腻的湘妹子。表面坚强但内心柔弱,心地善良却依然遭受过爱情的伤害,不需要金钱富有的感情,于是最终与满口京腔、各种犯“二”的李建军牵手姻缘。而配角胡润北(孙大川饰),是女主角何花的前夫,剧情中对人物并没有过多介绍。
2、《我的儿子是奇葩》讲述了江波、楚汉民、何花是三个好朋友,生长在江南小镇的他们,像所有北漂一样,大学毕业,闯荡京城,为事业、为爱情、为父母的面子,为光宗耀祖,拼尽全力。
3、宋丹丹在本剧中饰演吕跃,是男主角楚汉民的妈妈,少小离家客居岳阳,为了能重返故乡北京,寄望于在北京闯荡的儿子楚汉民,为了让儿子能够在北京成家立业,亲自上京逼婚。
4、本剧是由安徽广播电视台、浙江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都市话题喜剧,由著名导演汪俊执导,佟大为、蔡宜达 、郭家铭等主演。
5、本剧于2014年3月6日登陆安徽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深圳卫视全国首播,并在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Ⅳ 《荷花淀》的原文
荷花淀
——白洋淀纪事之二
孙 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
“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的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
“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
“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
“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
“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的很!”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
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1945年于延安
【编后按:孙梨的平淡与自然,令我们的中学课本添了几分雅致,仅仅因为这一点,我也要感谢这位作家。
孙梨,原名孙树勋,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东村。1936年曾在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因此了解了白洋淀一带群众的生活,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1937年后他参与抗日革命工作,两年后到解放区做文艺宣传。1944年发表小说《荷花淀》、《芦花荡》等,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继赵树理之后又一位重要的解放区作家。孙梨的小说,着重挖掘农民,尤其是农村女子的灵魂美和人情美,人物朴实生动,夹在当时解放区较为古板的创作作风之间,显得别致生动。
Ⅵ 名人与荷花的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王抄冕画荷
明朝时候有个大画家,名叫王冕,最擅长画荷花,许多人为了要获要他的荷花画,都不辞辛苦,从老远的地方赶来。
王冕虽然很有名,但时小时候却很贫困,白天只好替人放牛,晚上自己自修。
有一天,王冕在湖边放牛时,忽然下起一阵雨,一会儿雨停了,但是湖里的荷花和荷叶却被雨水冲洗得非常乾净。王冕看了非常喜爱,便想把它画下来,于是赶紧用身上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来开始作画。起初当然画得不怎么好,可是王冕并不气 ,仍然不停地画,最后终于越画越像,就跟真的一样。王冕便把荷花画拿去看,卖得钱拿回家孝敬母亲。 王冕因为荷花画得很好,许多人撑着要买,他的环境便因此渐渐好转,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时他的名声也渐渐远播,终于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大画家。
启示:
任何一个专家都是由不会变成会的,而专家之所以能成为专家,就在于他比常人花下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学习的时间愈长,下的功夫愈深,所学来的也就愈精。王冕并不是天生就会画荷花,而是长时期不停地画,画得不好再画,一直画到像了为止。因此,我们不论学习甚么,都应该具备这个勤奋不懈的精神。
Ⅶ 历史人物中哪一位具有荷花精神并简要说明。
1.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自喻为莲、具有莲的品质。
2.还有王冕、陶渊明、和周敦颐
Ⅷ 荷花是哪部电视剧
鄢颇执导的电视剧《莲花》;
电视剧聊斋系列《荷花三娘子》。
Ⅸ 荷花是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
荷花是电视连续剧《樱桃红》中的女主角,该角色由著名二人转演员沈春阳回饰演,赵虎子的妻子,赵老答乐的儿媳,性格较为凶悍霸道,赵虎子对其百依百顺,赵老乐也对她心有余悸。
结婚前的荷花,是一个单纯又无辜的女人,嫁给赵虎子后,她越来越自私,心肠越来越狠毒,心机越来越重,老公公赵老乐收留两个孩子,她却想着却只有自己,口口声声说爱虎子,心里却容不下孩子。
(9)孙成刚荷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向阳村的赵老乐为儿子虎子的婚事忙前忙后,新儿媳荷花好不容易娶进了门,赵老乐却突然从外面捡了两个孩子回来。老乐不仅要养活孩子,而且还要让孩子过上和常人一样的生活。老乐视孩子为亲孙子,导致儿子及儿媳对老乐的误解。
虎子病了,老乐为救虎子不遗余力,当虎子获得第二次生命时,村书记道出了实情,老乐这一生从未结过婚,老乐不但收养了两个孩子,就连虎子也是老乐收养的儿子。
Ⅹ 莲花县老将军
1朱辉照---55中将(1911-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江西省莲花县湖上南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巡视员、协和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独立第一旅付政委 、政治委员兼晋西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延安中央党校第四部组教科科长,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一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三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军委民航局局长,中国民航局局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5年9月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57年6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64年4月17日在北京病逝
2.甘祖昌---55少将
甘祖昌(1905-1986) 江西莲花坊楼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独立团军需处处长,湘鄂川黔兵工厂总务科副科长,红六军团工人连副连长,补充团政治处主任,红六军团供给部材料科科长。1935年11月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军需科科长、供给部副部长和部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第一兵团后勤部副部长。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后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自愿辞职回乡当农民.曾被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3月28日在江西莲花病逝.
3.况开田---55少将(1912-1983)
江西莲花升坊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三军团特务营政治处宣传员,红一方面军供给部财务科副科长、会计科副科长、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任前敌指挥部供给部财务处第2科科长。1934年参加长征。参加了山城堡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冀察军区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后勤指挥所副主任,解放军第19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六分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分部政治委员,志愿军后勤部财务部部长,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济南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1月3日在北京病逝。
4. 李夫克---55少将(1915—1988)江西省莲花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国家政治保卫局保卫队大队长,陕北红三十军参谋长。李夫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原名李瑚开.是江西莲花人,1915年出生。1930年任本县少年先锋队大队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任湘赣军区红8军特务连排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后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队长兼军事教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途中曾任红3军团5师司令部参谋。曾任国家保卫局保卫队第二大队大队长、红30军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红30军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支队长兼军事主任教员、军事教育科科长。任抗大总校第1大队2支队支队长兼军事主任教员、抗大训练部军事教育科长、八路军120师358旅参谋长、晋西北军区参谋处处长兼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教导团团长、晋绥野战军副参谋长、晋绥军区3纵参谋长、西北野战军3纵独立5旅旅长、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1939年起任八路军第120师教导团 团长、120师358旅参谋长、晋绥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后兼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先后参加百团大战和田家会、甄家庄等战斗及晋西北反“扫荡”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副参谋长、第3纵队参谋长兼独立5旅旅长,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参加沙家店、瓦子街、扶郿、兰州等战役。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代参谋长。1958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历任军事科学院战役研究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秘书长、军政大学副校长兼理论研究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5.谢锡玉---55少将(1916-1995)
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人。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通科招待所代所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第3期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兼政治教导员,陇海南进支队第3团政治委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5纵队3支队8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2纵6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1军6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涟水、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4混成旅政治部主任,空4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4师政治委员。回国后,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空3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广州军区空军汕头指挥所政治委员,空7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9月6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9岁
6.江勇为---55少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老干部处,尚好) ?熝1|祁
江勇为(曾用名:江甲三),是江西省莲花县坪里上江人,1914年出生1929年冬担任根据地列宁小学教员,乡团支部书记,团区委书记。。1931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红军任江西三军团战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3师70团3连支部书记、红军学校高干队支部书记、教导团俱乐部主任、红军学校宣传科科长、红6军团总务处处长、50团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营教导员、718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南下支队2大队副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营政治教导员,718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南下支队2大队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359旅718团政治委员,任中原军区359旅718团政委、西北野战军3纵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3纵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处处长,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海军学院干部部部长,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科研部政治委员,国防部7院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监委驻六机部监察组组长,福州军区214指挥部副政治委员/部副政委。福州军区二一四指挥,第六机械工业部纪检组组长。曾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1月离职休养。现享受正部长级待遇。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7.朱云谦---55少将
朱云谦是江西省莲花县荷塘井下村人,1919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湘赣边区独立第3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少共区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坚持了南方叁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新四军军部教导营连指导员、特务营教导营、江北游击纵队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第5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是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的得力助手,罗炳辉称他为“小朱科长”。他担任15团政委时,和15团团长饶守坤率领15团在皖东北战场上纵横驰骋,打得泗县、灵壁城日军白天也紧闭城门,不敢出战。朱云谦原名朱云仙,22岁就当上团政委,少年气盛,也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为了记住这个教训,他改名朱云谦。1943年朱云谦在华中局党校学习,他写得一笔流利的钢笔字,知识面广,开大会作报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出口成章,有条有理,逻辑性强。刘少奇夸他是“工农干部知识化的典型”。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盱嘉县委任书记,并兼任盱嘉支队司令员、政委。朱云谦“新官”上任烧了“叁把火”,一是调整了县委和盱嘉支队司令部驻地,实行了一元化领导。二是把军事斗争摆在首位,攻下了敌军津里据点。叁是建立了一个新区,与日伪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4年除夕,他率领部队袭击盱眙县城,伏击日伪军300多人。朱云谦调回部队后,担任淮南路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淮南军区副参谋长。1946年7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淮南,朱云谦临危受命,带领一个团和叁个县的地方武装留下来坚持游击战争,后按上级指示向苏中突围,担任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11纵31旅副旅长、旅长、29军85师师长兼政委。金门战斗,第85师的第253团是第一梯队的一个团,由于渡海作战由82师首长指挥,朱云谦没有随第一梯队过海。第一梯队快打光时,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培善曾命令朱云谦率部队增援,后来又取消了这个命令。建国后,朱云谦担任军参谋长。1950年,中央军委组建空降部队,空降旅旅长王建青因体检不合格,1951年,调朱云谦接替,任空军陆战师师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朱云谦在空军历任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文革期间,朱云谦长期受迫害,1972年从农场释放回京,1976年至1978年担任广州军区空军政委。1978年,朱云谦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他是中共12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去世。
8胡登高--55少将 1914年出生,江西莲花荷塘路边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学校第四分校特科队区队长,第六军团18师53团机枪连长、17师50团副营长、营长,补充团参谋长,代团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分校大队长、大队教育主任,延安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抗大总校校务部部长,东北军政大学第一支队支队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卫生部政委(部长孙仪之)。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后,任解放军第三十三文化速成中学政治部副主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1年11月12日逝世.
9--徐国贤----55少将(1916-2000)
徐国贤同志是江西省莲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任班长、代理排长、指导员兼连长、营长、教导员等职,参加了湘赣时期的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营长、副团长、支队长、团长等职,率部参加晋西北反击日寇扫荡战役,坚持雁北敌后游击战,参加了中原突围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营长、359旅第七一七团副团长、支队长、团长、359旅第4大队大队长等职,率部参加晋西北反击日寇扫荡战役,坚持雁北敌后游击战,参加了中原突围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旅长、旅长、师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和进军新疆、解放南疆等战役战斗,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副军长兼二军5师师长(第359旅改称第5师)兼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2军4师师长兼政委,新疆阿克苏地委书记、阿克苏军分区司令员、副军长兼参谋长、代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为巩固我国西北边陲,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新疆地区的安定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调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后,为部队的全面建设付出了自己的心血。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委员. 2000年7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徐冰——原海军总医院院务处领导(原工程兵副司令员徐国贤将军之女)
10金忠藩---55少将(1917—1989)金忠藩是江西莲花三板桥金家村人,1917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17师51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359旅717团营教导员,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718团政治处主任、719团政治处主任、717团参谋长、南下第一支队第1大队参谋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支队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2纵6师17团团长、2军6师副师长。参加了中原突围、运城、宜川、荔北等战役。建国后任陆军师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1.刘镇---55大校61少将
刘镇是江西莲花神泉乡大湾人,1914年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1军团1师1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连指导员、团俱乐部主任、2师4团政委、师政治部统战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起,先后入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担任过军委供给部汽车队队长兼指导员、军委卫生部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供给部政治处主任、军委经济建设部处长。1944年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保卫团长兼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警备4旅12团政委、第一野战军4军12师副政委。参加了宜川、扶□、兰州等战役。建国后,任陆军师政委。1951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后历任空军干部学校政委,西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68年任兰州军区空军政委。1961年晋为少将。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2.朱家胜-55上校61少将
江西莲花荷塘中村人,(1914—2007)。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乡苏维埃政府委员、主席,区苏维埃少先队主任委员,游击队政治委员,警卫营政治委员,红八军第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宣传干事、1933年5月,他是71团3连指导员,参加了棠市战役,红六军团模范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军团政治部总务处长。参加了长征,在长征中任红6军团51团总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教导营队指导员,第七一八团营教导员,八路军南下支队营政治委员,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组织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一兵团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起,朱家胜调任南疆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以后又任新疆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勤部政治委员,政治部干部部代部长,南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顾问。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3.龙炳初---55大校61少将(1914-1975),
江西省莲花县坪里桃岭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第49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特派员,第4支队政治委员,第5大队政委,南下支队第3大队副政治委员,第9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5师15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天水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5年1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终年61岁。
14.郭东桂—少将(1910-1976)
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泰恒村,1931年入伍, 1955.09-1964.04 任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未晋升。
15.陈云开—少将(1916-?)
江西省莲花县坊楼村人,曾任沈阳市卫生局长。
16金树云少将(1904~1965)黄埔军校第五期辎重科毕业。别字艮三,琴水乡金家村人人。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附、副官、复兴社特务处情报站副组长、训育员、办事处副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湖南临澧特训班第三大队中校中队长,军统局江南特训班上校副主任,军统局中美合作所特科技术训练班总队长,军统局重庆爆破训练班上校副主任。1945年起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调查室少将主任兼军统局西安站长,西安绥靖公署第二处少将处长兼中央训练团西北青年训练总队总队长。1949年到台湾。
17.刘一道(少将),字贯吾(1884-1951)三板桥村溪人,少将军衔,曾任湖南省长公暑参议。
18.李厥德(少将),字厚安(1890-1952) 六市乡垄上村人,少将军衔,曾任广东弹药厂长。
19.金树馨(少将),字桂高(1902-1957),琴水乡金家村人,少将军衔,曾任江西省保安处参议。
20.李旋(少将),字砥中(1893-1952),琴亭院下村人,少将军衔,曾任国民党军事法庭检查长。
21.严奉琦(少将),(1908-1972)六市乡垭坞村人,少将军衔,曾任江西大余县长。
22.金振伟(少将),字新亚(1897-?),水乡金家村人,少将军衔,曾任顾祝同部第三战区副处长/。
23.刘超寰(1901-1987)国民党陆军中将。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30年11月中,第1师第2旅第4代副团长。1933年12月中,第1师独立旅第3团长。1936年9月中,第1师2旅第3团长。1937年4月24日第1师第1旅上校旅长。1937年5月,第1师整编,刘超寰任1师第1旅旅长,后为第一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后升任第七十八师副师长。1939年任196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1939年6月24日,刘超寰任陆军少将。1945年1月9日,为第1军副军长。1946年初,国民党军进行整编,第1军改称整编第1师(仍是军级)副师长刘超寰。整编第二十七师师长。1948年9月由整编第三十六师恢复原军番号。1949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6军军长。1948年秋到台湾。1956年退役。1987年秋病逝。
24.刘浩,文中身份为东北军区前方办事处处长,少国军将军衔。建国后任云南省参事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