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颂义荷花

颂义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3-12 16:18:07

A. 赠荷花的全诗意思 李商隐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现在河南省沁阳县)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的影响,不断受到排挤,以致终身潦倒。李商隐是晚唐诗坛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以抒写自己伤时忧愤和失意感慨为主,也有抨击时政和借古讽今之作。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暗示、衬托等手法,形成一种婉曲朦胧的风格,有时则流于晦涩。

李商隐的《赠荷花》诗,是吟咏荷花的。

荷花,也称为莲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起初,根茎细瘦如指,称为“蔤”(莲鞭)。蔤上有节,节上再生蔤。荷的节向下生须根,向上抽叶和生花梗。荷夏季开花,颜色有淡红色或白色。荷花凋谢后,花托膨大形成莲蓬,莲蓬内生长有很多坚果(俗称为“莲子”)。荷在夏秋生长的末期,莲鞭前端数节入土后,膨大成藕。第二年春天萌生新株。荷原产印度,在我国中部和南部浅水塘栽种较多。荷叶的用处也很多,花和叶子可以供人们观赏;藕可以食用或制作藕粉;莲子是滋补品;莲子、藕节、荷叶都可以入药。

对《赠荷花》诗中的“荷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荷花”是李商隐年轻时一位朋友的名字,是个女子。她与李商隐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却不能结合在一起。李商隐这首诗是为她而作。又有人认为,“荷花”是一位风尘女子的名字,李商隐有一次偶然遇见她。两人谈诗论文,很是投机。临别时,以诗相赠,比喻她虽流落风尘,却具有美好的品质。不管怎么说,《赠荷花》是一首好诗。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

伦:同等,同类。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只有荷花是绿叶红苞相配相映,荷叶的舒卷,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

绿荷:碧绿的荷叶。菡萏:未开的荷花。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天真:天然本性。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荷花荷叶长期互相辉映,荷叶减少,荷花衰败。令人愁苦难当。

翠:指荷叶。红:指荷花。愁杀人:令人愁苦至极。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备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第三至六句,是诗的主体部分。群芳谱中,惟有绿荷、红菡萏与众不同。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B. 荷花的象征意义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卓,历练成就。

(2)颂义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也叫莲花,列入我国的十大名花,其名称繁多,被称为“活化石”。荷花不仅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食用植物,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为古时江南人偏爱,遂将每年农历六月廿十四日定为荷花的生日。

荷花:有去湿消暑、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暑热烦温、咯血等,可治小儿中暑,外用浸涂可治天泡疮。

莲子:以湖南的“湘莲子”最为著名,具养心安神之效,用于虚烦,惊悸,失眠;炒莲子固涩作用增强,长于健脾止泻,补肾固涩。用于脾虚腹泻和肾虚遗精,带下。

莲子心:莲子心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的功效医学|教育网整理,可治疗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也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和失眠。

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各种出血症,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我国自古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因为荷花的根(藕)和叶有单纯利尿、通便的作用。

藕节:味涩收敛,既能收敛止血,又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对吐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尤为多用。

此外,莲衣能补脾阴;莲房消瘀、止血、去湿;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C. 荷花的寓意和象征

莲花是复出淤泥而不染的,所制以它具有着洁白的寓意,有很多文人会借莲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坚贞不渝。

它的观赏价值很高,从古时候它就有着吉祥富贵的寓意,人们会把荷花的贴纸贴到家中,也就是希望会给家中带来富贵。另外,莲花也象征着和朋友之间的情义,因此很适合送给自己的知己。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3)颂义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水景

在山水园林中作为主题水景植物:俗话说,“园无山不壮,山无水不丽”,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国园林中极为普通。

江南一带名园,多设有欣赏荷花风景的建筑,扬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桥”,桥上玉亭高低错落,造型古朴淡雅,精美别致,与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风景最佳处;

岳阳金鹗公园的荷香坊临水而建,与曲栏遥相贯通,香蒲薰风,雨中赏荷,深受群众喜爱。

D. 荷花象征的意义

荷花是我们的传统名花,叶面大气,茎干笔直,花朵清秀艳丽,在内人们的心里,荷花就容寓意着真、善、美。寓意着纯洁美丽的女子,也寓意着“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这样藕断丝连又纯真美好的爱情,古时候,人们也会对着荷花许愿,祈求可以赐给他们一段美好的姻缘。
在古代诗歌里,荷花一直是象征坚韧不屈,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意思就是说荷花从淤泥里生长起来却没有淤泥的污秽,从清水里长出来却一点也不妖艳,这就象征着清官,赞颂他们两袖清风,为民服务。荷花别名“青莲”, “青莲”与“清廉”同音,所以在看望官员时,携带一束荷花就是表达了对他们崇高的尊敬之情。
中国一直有以花赠友的习俗,梅花多是送给傲骨清风的君子,芍药花多是给知己的,而荷花,可以送给感情比较深厚的朋友,它可以象征着人们之间浓厚的友情。
荷花是佛门佛祖与菩萨的坐台,对于信佛教的人来说,这代表着圣洁,并且他们极力宣传荷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身上却没有一点污浊的这种清白、高尚的精神,并以这种精神为人生信条。所以,荷花它还象征着圣洁。

E. 荷花的寓意

荷花的寓意为真、善、美,通常用于形容善良美好的姑娘、纯洁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感。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的人品,象征着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还象征着圣洁。

1、清廉:在古代诗歌里,荷花一直是象征坚韧不屈,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意思就是说荷花从淤泥里生长起来却没有淤泥的污秽,从清水里长出来却一点也不妖艳,这就象征着清官。

赞颂他们两袖清风,为民服务。荷花别名“青莲”, “青莲”与“清廉”同音,所以在看望官员时,携带一束荷花就是表达了对他们崇高的尊敬之情。

2、友情深厚:中国一直有以花赠友的习俗,梅花多是送给傲骨清风的君子,芍药花多是给知己的,而荷花,可以送给感情比较深厚的朋友,它可以象征着人们之间浓厚的友情。

3、圣洁:荷花是佛门佛祖与菩萨的坐台,对于信佛教的人来说,这代表着圣洁,并且他们极力宣传荷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身上却没有一点污浊的这种清白、高尚的精神,并以这种精神为人生信条。所以,荷花它还象征着圣洁。

(5)颂义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

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

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通高118厘米,故宫博物院馆藏)则从美术方面,反映了荷花对时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件工艺珍品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荷花花纹概括形象,龙和螭跃跃欲动。可见,荷花被神化的龙、螭及仙鹤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圣洁的象征。

秦汉之前,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混战局面。在这个统一大帝国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

F. 荷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荷花有有“廉洁”和“洁身自好”的寓意。
荷花种类很多,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荷花洁雅,娇媚动人,含羞送香,玉玉婷婷,自古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恒为世人称颂,又有清水出芙蓉的俏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有“廉洁”和“洁身自好”的寓意。

G. 歌颂莲花的诗词

莲的古诗
点击:4381 时间:2014-08-06 18:37:03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莲的古诗。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莲的古诗。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上种,埋没任春蒲。

13、<芙蓉>

唐·陆龟蒙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
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14、<白莲>

宋·王禹偁

昨夜三更后,嫦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15、<莲塘>

宋·梅尧臣

不畏塘雨急,钿叶自相遮。
文禽忽惊去,冲落波上霞。

16、<和文与可菡萏轩>

宋·苏辙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17、<采莲曲>

明·常伦

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

18、<采莲曲>

明·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19、<秋荷>

清·郑燮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20、<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1、<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22、<荷花>

宋·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故应将尔当西施。

23、<横湖>

宋·苏轼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

24、<荷花>

宋·王氏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25、<再赋郡沼双莲>

宋·范成大

馆娃魂散碧云沉,化作双莲寄恨深。
千载不偿连理愿,一枝空有合欢心。

26、<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宋·范成大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27、<新荷>

宋·朱淑贞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28、<荷叶>

宋·林景熙

净根无不竞芳菲,万柄亭亭出碧漪。
乘露醉肌浑欲洗,无风清气自相吹。

29、<荷花>

金·赵沨

谁开玉鉴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

30、<藕花>

明·许成名

藕花塘上雨霏霏,无数莲房着水垂。
羞见鸳鸯交颈卧,却将荷叶盖头归。

31、<再过露筋祠>

清·王士禛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32、<芙蓉>

清·郑燮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33、<瓶中红白莲>

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
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

34、<白莲>

清·徐灼

凉凉簇簇水冷冷,一段幽香唤未醒。
忽忆花间人拜月,素妆娇倚水晶屏。

35、<莲塘>

清·朱克生

日暮莲塘里,浴水两鸳鸯。
低飞不远去,只在荷花傍。

36、<咏荷>

现代·朱诚

冲出污泥顶骄阳,风吹雨打亦何妨?
纵然夺得玉容去,留却莲子溢奇香。

37、<西湖夏荷>

现代·范承祚

芙蓉出水立娉婷,湖面天波影随形。
红颜多赖绿叶衫,画意浓郁富诗情。

38、<白莲>

现代·范承祚

悄悄碧池水生花,面如敷粉洁无瑕。
出身污泥竟不染,里表清白均属她。

分页: 1 2 3
莲的古诗
点击:4381 时间:2014-08-06 18:37:03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莲的古诗。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莲的古诗。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上种,埋没任春蒲。

13、<芙蓉>

唐·陆龟蒙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
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14、<白莲>

宋·王禹偁

昨夜三更后,嫦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15、<莲塘>

宋·梅尧臣

不畏塘雨急,钿叶自相遮。
文禽忽惊去,冲落波上霞。

16、<和文与可菡萏轩>

宋·苏辙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17、<采莲曲>

明·常伦

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

18、<采莲曲>

明·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19、<秋荷>

清·郑燮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20、<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1、<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22、<荷花>

宋·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故应将尔当西施。

23、<横湖>

宋·苏轼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

24、<荷花>

宋·王氏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25、<再赋郡沼双莲>

宋·范成大

馆娃魂散碧云沉,化作双莲寄恨深。
千载不偿连理愿,一枝空有合欢心。

26、<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宋·范成大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27、<新荷>

宋·朱淑贞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28、<荷叶>

宋·林景熙

净根无不竞芳菲,万柄亭亭出碧漪。
乘露醉肌浑欲洗,无风清气自相吹。

29、<荷花>

金·赵沨

谁开玉鉴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

30、<藕花>

明·许成名

藕花塘上雨霏霏,无数莲房着水垂。
羞见鸳鸯交颈卧,却将荷叶盖头归。

31、<再过露筋祠>

清·王士禛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32、<芙蓉>

清·郑燮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33、<瓶中红白莲>

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
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

34、<白莲>

清·徐灼

凉凉簇簇水冷冷,一段幽香唤未醒。
忽忆花间人拜月,素妆娇倚水晶屏。

35、<莲塘>

清·朱克生

日暮莲塘里,浴水两鸳鸯。
低飞不远去,只在荷花傍。

36、<咏荷>

现代·朱诚

冲出污泥顶骄阳,风吹雨打亦何妨?
纵然夺得玉容去,留却莲子溢奇香。

37、<西湖夏荷>

现代·范承祚

芙蓉出水立娉婷,湖面天波影随形。
红颜多赖绿叶衫,画意浓郁富诗情。

38、<白莲>

现代·范承祚

悄悄碧池水生花,面如敷粉洁无瑕。
出身污泥竟不染,里表清白均属她。

H. 荷花有哪些寓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导和平、和谐。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两句话,一是说“和而不同”;一是说“和为贵”。中华文化所说的“和”,绝不是不讲差异和矛盾的调和。而是指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后的贯通融合。这种贯通融合才是最为可贵的。我国有56个民族、34个行政区域,其中存在着差异和矛盾。面对这种差异和矛盾,始终坚持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坚持这种"和"的立场,是最为可贵的。而背弃了这种"和"的立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弃。

中国人一直认为“和”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协和万邦”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在民族、国家、文化层面上的重要体现。“协和万邦”,体现着古代先贤的政治理念、道德准则,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繁荣。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扬和平文化、和谐文化的进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扬中华"和"文化,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I. 颂义荷花酒53度酱香型价格

摘要 53度荷花原浆酒500ml 参考价:122元 雄安特曲38度品鉴小酒125ml 参考价:40元 42度封坛荷花原浆酒500ml 参考价:119元

热点内容
九月海棠红了 发布:2025-09-24 11:52:07 浏览:888
东营福源花卉 发布:2025-09-24 11:32:36 浏览:860
工笔盆栽图 发布:2025-09-24 11:32:32 浏览:986
臭海棠不开花 发布:2025-09-24 11:31:54 浏览:363
梅花易树 发布:2025-09-24 11:31:05 浏览:130
女子与玫瑰 发布:2025-09-24 11:14:04 浏览:95
黄晓明海棠花 发布:2025-09-24 11:13:31 浏览:888
玛樱花价格 发布:2025-09-24 11:05:36 浏览:695
花卉园中医院 发布:2025-09-24 11:03:21 浏览:478
皓之澜花卉 发布:2025-09-24 11:03:12 浏览: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