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仙掌管荷花

仙掌管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3-11 00:21:02

⑴ 莲花仙子是什么神仙

八仙中的何仙姑,也叫做莲花仙子,被观音菩萨收为弟子,最终修成正果。

资料来源六个神仙跟莲花有关

⑵ 神仙头上的莲花代表什么

「莲花抄」在佛教里代表什麼意义?
证严法师的回答:
莲花在佛教中,象徵著一种清净无染的境界。因为莲花虽生在污泥当中,却不会受到污染,反而开得更漂亮;而且一开花即结果,因果相莲。

所以莲花在佛教里的意义有二:一是代表清净,在很污浊的地方也不受污染;二是莲花一开花,果就连在一起;花开见果,代表因果的关系相莲。

印度教

一位印度古代诗人用古梵文描写他的爱人道:“卿眼如莲苞,手如莲花,譬如莲藕。”在婆罗门教的神话中,创造之神据说是在毗湿奴入定时,从其肚脐中生出的莲花中钻出来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陆中部的比罗尔族在解释世界起源时也有相似的说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莲生出水面。是时巨神居于阴间,经莲茎出至水上,以莲花为座。”

已知的最早与莲有关的艺术品,也是把莲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是一尊头上戴着莲花的**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文献中有关印度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站在莲花上,戴着莲花的花环。

⑶ 关于荷花的典故谁有

睡莲

背景音乐的这首曲子叫做《睡莲》,二胡声在空旷幽深的夜晚听来尤为凄美。红颜薄命。…… 睡莲的传说也大多带着无语的哀愁。也许只有如此的柔肠寸断,才配得上她那令人窒息的美丽吧。曾经在网上读到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姑娘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那里有一条河围绕着村子。有一天,那条河枯竭了。为了家人,姑娘整天四处奔波,只为找到少的可怜的水。

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她一个人沿着河走着,心里满是忧愁。突然,一个声音清清楚楚传入她的耳朵:你的眼睛真美。她回头的刹那,就见河里淤泥中有一条鱼看着她。那是一条美丽的鱼,他身上的鳞片就像天空那么蓝,他有一双温柔的眸子,他的声音也是那么清澈透明。

那一眼,注定了一个传说。

鱼对姑娘说,如果姑娘愿意常常来看他,让他看见她的眼睛,他就可以给她一罐水。当然那无非是一个借口而已。鱼儿的心灵和她的心灵一样纤尘不染。于是,姑娘每天早晨都会和鱼相会,鱼也履行着他的承诺。每一天,家人总会不停的追问水的来历,但姑娘只是笑而不答。

他们虽隔水相视,但一种心境却可相通。第三天,姑娘发现自己爱上了鱼。在晨雾里,绵绵情话近乎不真实,最后,鱼对姑娘说:希望她做他的妻子。鱼从河里出来,到岸上拥抱了姑娘。他们就这样结为夫妻。

故事并没有结束。

终于,有一天村子里的人看到了他们相会的情景。他们认为鱼对姑娘使用了妖法。于是,他们把姑娘关起来,拿着刀叉、长枪来到河边。叫出鱼,用他的妻子威胁他。在他现身的那一刻,他们下手了。鱼在绝望中死去。然后,人们抬着鱼的尸体凯旋而归。他们把鱼的尸体抛到姑娘的脚下,幻想她会醒过来。可,那只换来她的心碎。

她抱起已经冰冷的鱼,向小河走去。倘若时间无法治愈伤痛,死亡总是可以的。他们就那么在人们诧异猜忌的目光中死去了。但,他们的子女却在水中世代繁衍。那就是今天的睡莲。

就像是恋人喜欢给自己的挚爱起无数昵称一样,令人怦然心动的睡莲自然也拥有着很多令人沉醉的名字:“池中仙子”、“睡美人”、“子午莲”。睡莲的属名Nymphaea来自希腊神话中掌管山林水泽的仙女宁芙(Nymph)。因为形态类似百合花的鳞茎,所以英文名又叫做“水百合(Water Lily)”。睡莲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双面夏娃”,既象征着纯洁天使,也是妖艳恶魔的化身。

在古埃及神话里,太阳是由荷花绽放诞生的,睡莲因此被奉为“神圣之花”,成为遍布古埃及寺庙廊柱的图腾,象征着“只有开始,不会幻灭”的祈福。古埃及人将肉身制成木乃伊,幻想死者只是如睡莲般暂时闭合,生命可以“如睡莲暮合晨开”。在神庙中或葬礼上,一定供着祈求逝者早获新生的睡莲,这就是花语“信仰”的由来。据说西元前1361年完成的埃及但克哈门王陵墓,就彷佛一个睡莲王国:莲形的神殿柱头;死者航行于幽冥大海的模型船,摇桨亦是支半开的睡莲;墙壁上,埃及艳后般打扮的美丽女子,手执含羞半放的睡莲,回头往后方的女伴鼻上递送过去。被视为线条僵硬严谨的埃及雕刻,因为这样的动作,也彷佛传出了“尼罗河的新娘”的柔软的香味。

不仅在埃及,印度文化中,莲花也代表着“生的再生”。在印度佛教里,睡莲被称为“观音莲”。无论是如来佛所坐,或观世音站立的地方,都有千层莲花,它象征着圣洁、庄严与肃穆。《佛陀本生传》记载,释迦佛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印度北部,出生时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有天女为之散花。大乘佛教天台宗的根本经典名为《妙法莲华经》,莲华,即妙法。对信徒来说,是睡莲、是荷花,并无大碍,因为这些“天上莲花,能随缘,视需要开花,让众心喜悦。说它们是假,却又是真,其实都在一心,所以称之为妙莲华”,莲花代表着接引众生的法门,芸芸众生就乘着莲座缓缓的飘入净土。而莲花,也就独享“福报”,成为极乐世界的花朵。

在中国,也有与印度关联的说法。民间传说中,送子娘娘就是让金童玉女坐着莲花投胎人间的。人们以莲花喻君子。而钱钟书认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就得自印度佛教。《中阿含经》里,释迦说“以此人心不生恶欲恶见而往。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花。水生木长出水上不著水。”莲花出人世污浊而生鲜美花叶,正如佛教的修行与解脱。

相反的,德国人心目中的睡莲,花语是妖艳(Glamorous)。森林深处沼泽里,躲着许多水妖,每当旅人接近,水妖就变成一朵朵清丽绝俗的睡莲,引诱旅人伸手摘取。人们被睡莲的美丽与香味所迷惑,不知的一步步陷入泥沼中,终于灭顶。睡莲的法语也有着“水中的妖精”之意。

纯情仙子、端庄佛台、艳色水妖,无论是哪一种,睡莲的美都是无庸置疑的。这也是众多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用睡莲作比的缘故吧。在莎士比亚剧作中,哈姆雷特王子的恋人奥菲莉亚不慎落入水中时,“就像黑夜里的白莲,伴随着满天的星辰,在潺潺的流水声中,轻轻地睡去……”西施也曾是采莲人,当年吴王夫差为了讨好佳人,特别在太湖之滨盖了一座有史以来第一座人工荷花池;而曹植日思夜梦的宓妃——洛神,投身洛水后,也化身成为一枝莲花……

上面这些典故既说睡莲,也提到荷花。从植物学的角度看,两者其实是不同。荷花无论在花形或叶片的尺寸上,皆比睡莲大得许多,且高挺出水面。而睡莲的叶子天然有个缺口,叶和花小小的、低低的依着水,也不会结出莲蓬。她比荷花更柔弱、矜持、含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用睡莲来比林徽音:“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宛如坠入情网时的芳心迷醉。而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一诗也写道“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听睡莲,写睡莲,就不能不说起法国印象派(Impressionism)巨匠莫奈(Monet)。莫奈曾说过:“普天之下能引起我兴趣的,只有我的画和我的花。”这“花”就是令莫奈一生倾情的睡莲。

莫奈画笔下睡莲的繁衍之地是一个调色板般的梦幻花园,也是莫奈“最美的作品”和他的“天堂”。1883年,半生潦倒的莫奈终于在自己43岁的时候带着全家搬到一个位于巴黎和鲁昂之间的水上花园。在这里,莫奈远离了人生的种种焦虑,笔下的睡莲飘摇着令人意醉情迷的优雅与安详。朦胧的笔触,薄雾中的睡莲,与其说它们是这片池塘的风景,不如说是一种色彩斑斓、微光闪烁的意境,一个微睡轻摇、紫色迷离的梦……

1900年莫奈展出了第一批12张睡莲池塘作品,当时作品中还有日本式的小桥。而1903-1908年间,莫奈又画了48张睡莲组图,这里已经没有了小桥。他自己为它们取名为《睡莲,水景系列》,并于1909年在杜朗-卢埃尔画廊展出,1907年所创作的竖画中的14幅也在其中。淡兰和深紫的水,金液一般的水,映着天空和岸边的变化莫测的水中,或淡或浓的睡莲,开着。而在最后的那幅《睡莲,晚间效果》里,睡莲已经不是一株具体的植物,而是一抹抹颤动的色彩,燃烧在绿脂般的水间,包容在垂柳的倒影中。一切恍然如梦,看得久了,人也变得痴痴的,恨不得来生就是其中的一枝融化了的睡莲。这时的莫奈已经几乎失明,与其说莫奈是在陶醉中作画,不如说是一种对弥漫在记忆中的睡莲的小心而深情的最后触摸了。完成最后一幅睡莲作品的第二天,莫奈便与世长辞。这些模糊而细碎的睡莲的影子,大约就是莫奈心中执著等待着的那遥远或并不遥远的瞬间与永恒吧。

一幅幅变幻着的睡莲,是莫奈在用光与影追忆着似水年华的印象,一切都在经历中楚楚动人起来。如此的境界,或许只有普鲁斯特(Proust)轻盈的意识流文字才能配得上了。“稍远些的水面上,片片睡莲簇拥在一起,犹如一座浮动的花坛,仿佛花园里那些蝴蝶花搬到了这儿,蝴蝶那般把蓝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这座水上花坛的斜面上……傍晚当它宛若某个遥远的海港,披着夕阳那玫瑰色的、梦幻般的霞光,不停地改变着色彩,以便始终跟色泽比较固定的花冠周围的那种在时光里隐匿得更深的、更奥妙的东西——那种存在于无限之中的东西——显得很和谐的时候,开在这片水面上的睡莲,就像是绽放在天际的花朵。”

人生原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就象一朵莲开在水里,淡定的面庞悠然地展向天空。不去在意纷扰,不去忧虑明日。静静的,静静的仰望唯一一次的生命……

⑷ 八仙神话故事中,八仙升仙后在天庭都掌管什么职位

在《东游记》中,八仙成功升仙以后也只是散仙而已,他们在天庭上是没有任何职位的。另外,八仙当时虽然升仙了,但是他们并不是属于天庭上的神仙,所以他们不仅在天庭上没有官职,而且他们平时也不能上天生活,只能跟其他散仙、地仙一起生活在人间。

八仙升仙后在天庭都掌管什么职位?

一、吕洞宾: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玉清内相。有个方言叫做狗咬吕洞宾说的就是他。

二、汉钟离:正阳开悟传道真君、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

三、铁拐李:救难药王真君。

四、韩湘子:开元演法大阐教化普济仙。

五、张果老,阴符洞渊省道真君。

六、曹国舅:天宝升化净士。

七、何仙姑:慈济宝诰还元娘娘。

八、蓝采和:啥也木有。让他们更加的难受了。

很多人都知道“八仙过海”,他们为啥要过海?

八仙之所以要过海,其实原因很尴尬

他们喝多了!在聚会,吃吃喝喝,好不痛快。喝完了酒,自然要“搞点事”。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喝多了便想做一些事情一样。八仙 忽然觉得“世界那么大,应该一起去看看”!和现在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转转一样的道理。可想而知古时候的人们也都是有情操的人们。于是他们决定渡海去看看瀛洲等海中仙山。同时为了显摆本事,约定不坐船靠自己的本领度过。

其次,《东游记》中的八仙虽然升仙了,但是他们只能算是散仙或者地仙。看过《西游记》的读者们都知道,散仙其实就是指菩提老祖这样的神仙,而地仙则是指镇元子大仙、铁扇公主等,尽管菩提老祖和镇元子大仙都是拥有无边法力的,但是他们的确是没能得到玉皇大帝的重用,所以也只能在人间生活。而八仙当时的能力更是远远比不上菩提老祖和镇元子大仙,他们的本领也就跟铁扇公主差不多,所以他们的待遇也就跟《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差不多。

综上所述,八仙成仙以后也只是拥有了一个神仙身份了而已,天庭上的职位都是要得到玉皇大帝的封赏才能够担任的,而八仙根本没能得到玉皇大帝的封赏,所以他们是没有资格在天庭任职的。

⑸ 仙人荷花怎么养

不要经常浇水,浇水时不要过多,让土壤是湿润状态就行
放在干燥通风处,能见到阳光就行
从来没给它换过土,好像也没问题
仙人荷花是好养的植物之一

⑹ 中国神话中掌管花的神仙叫什么的

望采纳: (一)
花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百花之神。据《淮南子》所言,统领群花,司天和以长百卉的花神叫女夷,也叫花姑。

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云:“女夷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这里说到了汉族民间信奉的两位花神,颇有点来历。女夷本是神话中主宰春夏万物生长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云:“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在后代的流传中,女夷不知为何成了道教女仙魏夫人的弟子,做了专司百花的女神,与其“主春夏长养”的神职终归还是关系密切,只不过权限缩小了许多,仅只为花神一职。

据《中国民间俗神》一书记载:花姑本是一个种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跃而为花神。《月令广义·春令》又云:“春圃祀花姑。《花木录》: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花姑在种花上有所建树,被以种花为业的花农奉为花神。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说花姑名叫黄令微,临川人,是个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却仍像个处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抚州并山的静室、临川的坛宇这两处已经荒芜了的胜迹整修一新,魏夫人闻知后,托梦给她,详加教诲,花姑得魏夫人教授传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记》亦有详细记载。
女夷、花姑两人,一神一人,都与花有关联,而被奉为花神,至于说两人为魏夫人的弟子,则为后世附会之说。花神掌管世间的花开花谢,还是百花的保护神。唐代就有花神的故事,《太平广记·神仙·殷天祥》引《续仙传》载,唐代阔州鹤林寺院内有一株一丈多高的杜鹃花,每年春末都聚花满树,烂漫如锦。这株杜鹃花,据传是一百年前由外国僧人从天台山移植到鹤林寺的。寺僧对其爱护有加,围上栏杆,又将院内锁闭,时常有人从门缝窥见三位红裳艳丽的女子在花树下游玩。有人偶尔进院折枝摘花,就会受到那三个女子的惩罚,俗传女子为花神。节度使周宝准备重阳节去鹤林寺,对道士殷天祥说:“鹤林之花,天下奇绝。道人能使它重阳节开花吗?”殷天祥回答说能,便在重阳节前二天住进鹤林寺,半夜有女子来敲门说:“你想要杜鹃花开是吗?”殷天祥问其何人,女子说:“我乃上天派来保护此花的花神。此花在人间已逾百年,就要返回天宫阆苑,现在,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让花开一次。”说完,女子忽然不见。来日晨起,杜鹃树上已绽出花蕾,重阳节那天,满树鲜花烂漫如春。消息传开,周宝和全城人都惊讶万分,纷纷前往观赏。没过几天,花一下全消失了,地上亦无落花。明人冯梦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说“惜花致福,损花折寿”,花农秋先爱花若痴,常常祭祀花神。所以当他受到宦家子弟张委的欺侮时,花神便以张委“损花害人,奏闻上帝”,上帝“夺其算”。而秋先在花神度化下登云成了仙,做了专管人间百花的护花使者。
正月梅花花神-----据说是北宋诗人林逋,他隐居于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一说是明代戏曲牡丹亭中柳梦梅,在梦中,他在梅花树下遇见为情而死的杜丽娘,其后杜丽娘还魂与柳梦相结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缘。二月杏花花神-----据说是键人氏,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一说为杨玉环,安禄山之乱平息后,玄宗欲移葬贵妃,但见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后人以杨玉环为杏花花神。三月桃花花神-----据说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他守边二十年,屡破契丹军。可能是他抵紧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驱逐凶祸一样,故获封为桃花花神。一说为唐朝诗人崔革,因为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四月牡丹花神-----据说为曾写下多首牡丹诗的唐代诗仙李白。五月石榴花神-----据说为从西域取回石榴的张春。一说为钟馗,因石榴花开时正籍端午,每家多贴钟馗以辟邪,于是石榴花和钟馗拉上关系。六月荷花花神-----据说为西施曾在苏州锦帆径留下采莲的故迹。七月玉簪花神-----据说是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因为她平时常插一朵玉簪花于鬓旁。八月桂花花神-----据说是五代的窦禹钧。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放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说为西晋荆州史石崇的爱妻绿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赵正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致石崇为赵王所杀,绿珠堕楼殉情。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九月菊花花神-----据说为陶渊明,这位东晋田园诗人以菊花为友,曾写下很多咏菊的诗句。以这位高节的隐士作为花之隐逸者的代表,最是恰当不过。十月兰花花神-----据说为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他深爱国家,但见朝政腐败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无法实现而投泪罗江自尽。十一月水仙花花神--据说指洛神。由于水仙花生于水边,其姿态飘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花神。十二月腊梅花神---据说是宋代的苏东坡及黄庭坚。因为他们倡议将黄梅改称为腊梅。 (二)
正月梅花傲雪出(花神寿阳公主)
“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雪花飘飘,岁寒早春时,梅花疏影横斜的天地,当真宛如仙境。梅花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为世人所钟爱。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寿阳公主天生丽质、清纯脱俗,最爱赏梅。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便在殿檐下小睡,伴随一阵香艳春风,梅花缤纷而下,正巧有朵梅花轻轻落在她的额中央,留下五片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就清丽可人的公主又平添几分迷人的风姿。于是纷纷仿效,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大家都说公主一定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展娇媚(花神杨贵妃)
“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
杏花属木本蔷薇科落叶树,花朵娇小可爱,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丽。农历而月又称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时,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动人。
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兵变,玄宗不得及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当时,众人将杨贵妃的尸体悬挂在佛堂前的杏树上。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笑春风(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同属木本蔷薇科的桃花盛开与农历三月,一般又称为桃月。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乃有所谓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四月牡丹添富贵(花神李白)
“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
牡丹,开于农历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浓色艳,有富贵之枝,而对牡丹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爱其国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传说众多,或说貂婵,或说丽娟(汉武帝的宠妃),但是以李百最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与李白进宫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五月石榴艳如燃(花神钟馗)
“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因此许多女子都喜欢榴花戴在云鬓上,增添娇艳。
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锺道,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锺道,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锺道,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锺道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荷花亭亭立(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荷花既莲花。莲花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且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喜爱。
莲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昨日愁(花神李夫人)
“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
蜀葵,植株修长而挺立,开于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娇媚,颜色五彩斑斓,其中,黄蜀葵又称为秋葵,在诗经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黄菱葵。秋葵是一种朝开暮落的花,一般人说的“昨日黄花”,就是以秋葵为写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曾为他写一极其动人的歌,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由于李夫人极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们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人团圆(花神徐惠)
“纤云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于岩领间,花族开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极浓。八月桂花香,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传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与湖州长城,自小就聪慧过人,五月大就会说话,四岁就能读论语,八岁能写诗文。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宫中,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后世就封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闲情致(花神陶渊明)
“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因此又称为菊月。
在菊花这个璀灿的香国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风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相当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传是陶渊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在群芳中备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喜爱,更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属了。

十月芙蓉如梦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开在霜降之后,农历十月就可以在江水边,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传是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因为在众多传闻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传最广,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乐曲以笙吹奏出缥缈的乐音,引人进入芙蓉仙乡中。中阮优美的旋律,写出芙蓉城内朵朵湛放的娇面的芙蓉,花光映波,绚丽非常。

十一月山茶香万家(花神白居易)
“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
茶花开放在寒风细雨的农历十一月,花朵五彩缤纷,有大红,粉红,紫白,纯白等。百的色胜玉,红的如火燃烧淡赤。万紫千红,飘香吐艳,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愉悦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知名的诗人,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备受称赞而闻名于世。传闻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许是诗人不畏强权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风细雨吧。
乐曲在琵琶化成的点点寒风中,进入了云南的山水间。二胡缓缓而出,如微寒的细风轻轻吹拂着山茶绿叶。竹笛明亮的音色,仿佛山茶花自绿叶中吐蕊,朵朵艳丽。

腊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水仙开于蜡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成为蜡月水仙的花神了。
乐曲由木管吹奏出淡淡的和弦,如湘江粼粼波光。古筝的清雅旋律,形容出水仙犹如凌波仙子的仙姿。高胡柔细的音色,画出水仙的碧叶如带,芳花似杯。雅洁恬静的旋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一如娥皇女英的至情至爱,动人心怀。

⑺ 八仙过海中荷花是谁的随身宝物

荷花是何仙姑的随身宝物。

⑻ 荷花的别称有几种,分别叫什么

荷花的别称有: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等25种;

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

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为了表达对荷花高洁形态的赞赏,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难得。

(8)仙掌管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对生长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红摇翠,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风姿绰约,装点人间。

在中国荷文化史上,盆荷这种形式出现之初只是被用于私家庭院观赏。如今,在中国各地园林中,盆荷的应用非常广泛。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水景和园林小品中经常出现。

荷花水石盆景是在杭州出现的一种新的盆景,它是荷花盆栽与水石盆景的有机结合,既体现山石的刚毅挺拔,又显示荷花的娇艳妩媚。荷花盆景可选用珊瑚石、砂积石、斧劈石、英石等山石作材料。

⑼ 和合二仙是哪个手里拿莲花

道家的和合二仙为掌管婚姻的喜神,至真道人说:和合二仙并有“欢天喜地”的别版称。人们图绘、权模塑他们的形象,用来祝福。图中的和合二仙是两个蓬头、笑面、赤脚的小孩模样,一个持盛开的荷花,一个捧有盖的圆盒(或一如意、一宝珠,取和[荷]谐合[盒]好之意)。和合之像多在婚礼时陈列悬挂,或者常年悬挂在堂中,取百年之好吉利之意。

⑽ 中国古代神话中掌管莲花或者水的是什么神

司莲花花神 蓝田玉”章兰英 ,出自镜花缘
荷花花神说法一荷花神周敦颐 说法二西施详见,网络十二花神词条
管水的,最有名的水神共工, 如水仙,晋《拾遗记》卷十云:“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之思慕,谓之水仙,立祠。” 水神共工
又如水伯,《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此外,还有水君,水母、龙王等别称。在古籍与百姓的传承中,诸水神皆有名讳。 “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苟芒,北海之神曰玄暝,西海之神蓐收(见《太公金匮》)”。 (长)江神为奇相(见《广雅·释天》), (黄)河神为冰夷(见《海外北经》), 蜀江(都江堰)神为李冰(见《太平广记》条引《成都记》等)。 而其中最著名的应当属共工了。 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怒而头触不周山,使天地为之倾斜。后为颛顼年诛灭。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允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又《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热点内容
兰花根部繁殖 发布:2025-09-24 17:17:21 浏览:89
蓝茉莉花语 发布:2025-09-24 17:15:46 浏览:743
玉兰花的外形特征 发布:2025-09-24 16:58:55 浏览:471
纸做的玫瑰花马尔克斯 发布:2025-09-24 16:58:52 浏览:410
茶花树苗造型 发布:2025-09-24 16:49:29 浏览:722
如意花卉的图片 发布:2025-09-24 16:28:57 浏览:330
兰花指症状 发布:2025-09-24 16:11:05 浏览:643
深港花卉市场 发布:2025-09-24 16:03:46 浏览:405
马甸花卉市场 发布:2025-09-24 15:54:28 浏览:658
兰花香好养 发布:2025-09-24 15:34:34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