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赋

兰花赋

发布时间: 2021-01-07 01:27:27

㈠ 秋兰赋 袁枚 全文翻译

白话译文

秋林空寂,百草凋衰,似有幽香从林中传来。这香味既像围着衣襟在弥漫,又不时缭绕于鼻端。虽然若断若续地似来自远处,却和悦温馨,沁人心脾,香味独特。我心中很诧异,这是兰花的芳香,但是开得不是时候,难道不知道寒天已到?

于是顺着地埂去寻找,沿着兰花池,拨开叶片,仔细地数那正开或尚未开的花朵。果然那兰花好似开口说话了,说我在这里。一看已经谢了差不多一半,整个枝条还挺着。像是眼含泪水有所期待,采摘者虽然来迟,却也使自己心中高兴。

若不是因为风吹香动,即便是幽居的人也未必知道。于是把兰花拾进书斋,放在明亮的窗前,朝夕为伴。担心它薄叶难禁秋霜,发茎又少形体孤单,加上风吹日晒,可能会受不了而生病。于是又把这兰花放在饰玉的几案上,用绣金的屏风围盖。经常利用进出的一些暇余,掀起围盖来再三嗅花香。

谁知这七朵花连续开了竞有一百日,开到后来,仍然精神内敛,不稍松懈。露因为冷而未晾干,花茎劲韧难于摧折,花瓣敛聚花期很长,香味虽淡却逸向四方。秋风虽在为它减却仪容,冷月却为它增添光彩。留下最艰贞一朵花,慰藉那大半生的萧条。

我情不自禁地心神为之倾覆,对它顾眷情深。解下身上的所佩等杂物,沐浴而独处,让自己的思想在空寂中自由驰骋,静静的屋檐风铃缄默不语。那赞颂的歌是这样: “秋雁经过长空,秋天的江水平静无波。兰花却与此不同,经秋更芬芳。秋啊秋啊,你能拿兰花怎么样呢?”

(1)兰花赋扩展阅读

1、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历溧水、沭阳、江宁等知县,有政声。33岁时以父丧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于小仓山筑园林,取名随园,从此吟诗授徒以终。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

2、作品鉴赏

文章从闻到兰的香气写起。“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这股香气在天气寒冷、百花凋谢的远方传来,芳香异常,引起作者的惊异。猜想一定是秋兰发出的香气,于是“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

这里作者笔下暗示出两个问题:一是兰不以华美艳冶诱人,而是远居幽深,芳香自溢;二是百草披靡而兰花正香,暗示了兰耐严寒、傲雪霜、坚韧自持的性格特点。这样写既寄寓着作者的思想,又为下文“舁之萧斋,置之明窗”的描写做了铺垫。

作者在寻找兰的时候,果然兰在那里说话了,它大声地喊道:“我在这里。”(“某在斯”)于是作者靠近去看,只见这株秋兰已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它两眼含着泪水,像是有所等待;然而高兴的是采集它的人终于姗姗而至了。

这是正面描写秋兰的第一层。作者落笔不俗,将秋兰人格化。兰虽以孤芳傲世,但是毕竟还希望人们闻到它的香气。同时这一描写,又不自觉地流露出作者隐居与出世的矛盾心情。

3、作品原文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予心讶然,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果然兰言:称某在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啼露眼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

苟不因风而枨触,虽幽人其犹未知。 于是舁之萧斋,置之明窗。朝焉与对,夕焉与双。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虽出入之余闲,必褰帘而三嗅。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贞吉。露以冷而未唏,茎以劲而难折。

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飙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㈡ 兰花赋的作品注释

1.九畹:是指大约一百零八亩的土地,一般喻指面积比较大的种植兰花等花草的园地。典出《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王逸 注:“十二亩曰畹。”一说,田三十亩曰畹。见《说文》。后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 唐·杨炯《幽兰赋》:“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 元·张昱 《赵松雪墨兰》诗:“ 玉庐——墨妙世无同,九畹高情更所工。” 明·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诗》之三十:“五更飞梦环巫峡 ,九畹招魂费楚词。” 清·秋瑾《兰花》诗:“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2.宓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王逸 注:“ 宓妃 ,神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 宓妃, 伏羲氏女,溺死洛,遂为洛水之神。”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序》:“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 唐·李白·《感兴》诗之二:“ 洛浦有宓妃 ,飘颻雪争飞。” 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微吟风引,薄蔡女之言才;妙解天成,过宓妃之受教,是以冬闺寳押,作颂方闲。”
3.龙舌、凤尾、千手、朵香:龙舌,花葶粗壮高大,叶阔呈弓形,为老八种赤蕙之首。凤尾、千手、朵香都是对兰花的形态的描述。
4.西子:春兰名品,瓣型:水仙瓣。历史:抗战胜利后无锡沈渊如选出。特征:梅形时三瓣圆紧,长脚收根,瓣肉厚,软蚕蛾捧,分窠,小刘海舌;荷形时三瓣头圆,长脚收根、放角,半硬捧,大圆舌,舌上缀有两条红色粗条。花容丰丽,翠绿色,苞叶红紫色,叶尖钝。 西子另指西施,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5.兰亭:地名,文中可直译为兰亭。兰亭在绍兴的西南部,离城约13公里。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
6.南陔:《诗·小雅》篇名,本文中指南面的土岗。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陔gāi:◎ 台阶,层次:“具泰一祠坛……三~”。◎ 田间的土岗子。◎ 指“陔夏”(古乐章名):“宾出,奏~”。
7.四友:意指岁寒四友:梅、兰、竹、菊。
8.丽娘:即杜丽娘,她是《牡丹亭》的女主人公。《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9.未了斋主:指辞赋家天山客,其本名为王宇斌。未了斋是天山客的书斋名,未了斋主在文中可译为“未了斋主天山客”。
10.离骚:《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11.葳蕤:音wēi ruí。①形容枝叶繁盛: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②华美、艳丽: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㈢ 斯兰的人物作品

《花开不等待》,《巢湖好》、《天女散花》、《茉莉花》、《送君一支内黄梅歌》、《巢湖美容》、《兰花赋》、《清风明月》、《安徽姑娘》、《六尺巷》、《半汤温泉赞》、《花开不等待》、《三月江南》、《雨丝》、《清迈的玫瑰》等,其中《巢湖好》和黄梅调《天女散花》曾获CCTV和BTV大奖。
斯兰也曾经发行过很多专辑:《桃花红 杏花白》中国民歌经典、《绿岛小夜曲》、《巢湖好》、《送君一支黄梅歌》、《兰花赋》……这些均是人们的收藏经典。在“邓丽君怀旧经典演唱会”上,斯兰曼妙的歌声撼动全场。而2013年斯兰在泰国文化中心皇家大剧院举办的“兰花赋——斯兰2013曼谷演唱会”,更是震撼了东南亚。

㈣ 奢廷兰花赋活精华面膜 性价比高不高啊

奢廷兰花赋活精华面 膜的浓度高,而且很补水,比较合适了,逆龄的,敷完一点都不干,脸摸起来滑滑的,嫩嫩的,望采纳

㈤ 李白写兰花的诗句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专 若无清属风吹,香气为谁发。 (表面赞美兰花,实际上说明自己志向清高远大。)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兰花本是生在幽谷当中无人得见,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赞美兰花。)

㈥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谁的诗

是康熙的《咏幽兰》也叫《兰花赋》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㈦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是什么意思

每年空谷一半时间来霜风,霜风吹过后草丛里留有清香之味。

在植物回的大答千世界中,兰科植物被植物学家公认为进化最完全的开花植物之一。兰花不仅花形优美,花色缤纷,香味四溢,而且花的形态千姿百态极其多样。

一、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写出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

二、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它和香味融为一体了,芷兰之室是说一个良好的环境。

(7)兰花赋扩展阅读

1、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淋漓尽致,坐在屋子里那么久都不知道屋子里有香气,当推开窗子时看到有蝴蝶循着兰花的香气飞了进来。

2、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叶胜看花。

兰花的花姿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这首诗就是用来形容兰叶婀娜多姿之美。

㈧ 求音乐:兰花赋舞蹈的歌曲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在哪里可以下载

求音乐:兰花赋舞蹈的歌曲 不知道叫什么在哪里下载呢

㈨ 娜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引谷中香 这句诗谁知道 了解这句诗就

康熙皇帝喜爱花卉。但百花中最喜欢的是兰花。在他的书房及养心殿内都放置了龙内姿凤逸的兰花容。他写下的咏兰诗: 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谁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他吟咏的不是兰的孤高隐逸,而是推崇兰的谦和踏实,不争虚华的品格。

㈩ 关于兰花的现代诗。

关于兰花的现代诗有:一朵兰花在春天里开、兰花花儿开、我是一朵兰花开在幽谷、兰花一样的你、我畅想在春天的玉兰花树下。

1.一朵兰花在春天里开

就剪下几瓣春的色彩来吧,裁成兰花的模样

然后,再给风挂上一串铃铛

在谁家的窗前,叮咚的绿色

是晨曦里,心灵的舞

诗文赏析:该诗表现了兰花在春天开放时的怡然自得和随风飘舞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2.兰花花儿开

在每一个落寞的季节,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件伤心的事

让我们觉得,这世界终究会有缺憾

然后,兰花花儿开了,它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

天真而又烂漫,欢喜别人的欢喜,悲伤别人的悲伤

诗文赏析:诗人在兰花开放时,感叹道人生的真谛与欢喜悲忧。

3.我是一朵兰花开在幽谷

雨是我的歌唱,根深植脚下泥土,那是祖国母亲的胸膛

本首诗短暂有力,体现了诗人对于兰花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对故乡的热爱。

诗文赏析:

4.兰花一样的你

走过寂寥、漫长的冬季,在这三月里

我希望遇到,一位像兰花一样的你

虽然你从山中来,花美香自溢

就是在梦里,我遥望的也是你

花不是人,人却更比花

无论在哪里,爱家都胜过爱自己

诗文赏析:本诗是写兰花,实际上是在写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未知伴侣的期待。

5.我畅想在春天的玉兰花树下

满树登枝,蘸墨风水皆入画;

悟物的遥托,有春风常得佳句;

妙笔花神的使者,引春歌涵映的和风,涵映笔尖的吞吐;

诗文赏析:本诗是描写了诗人在兰花树下的想象,及描写了兰花的美丽姿态,又展现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10)兰花赋扩展阅读:

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热点内容
硼砂盆栽 发布:2025-07-09 01:36:21 浏览:825
鸟不宿盆栽 发布:2025-07-09 01:28:21 浏览:412
萝卜如何盆景 发布:2025-07-09 01:26:54 浏览:568
武夷山盆景 发布:2025-07-09 01:25:16 浏览:720
梅花砚台 发布:2025-07-09 01:17:35 浏览:19
情人节快乐微信 发布:2025-07-09 00:54:41 浏览:961
大丁香结 发布:2025-07-09 00:53:58 浏览:196
樱花败网王同人 发布:2025-07-09 00:51:21 浏览:127
牡丹江自助餐 发布:2025-07-09 00:39:04 浏览:854
观摩插花 发布:2025-07-09 00:29:54 浏览:211